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7银行业专业人员初级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银行业专业实务个人贷款考点精讲及归类题库(初/中级适用)》是中公教育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研究院编写而成。本书根据2016年真题、考试大纲,在深入研究历年考试真题的基础上,充分把握考试难度,筛选相关的内容编辑成书。本书旨在帮助考生从整体上认识银行业专业人员初级职业资格考试考查的特征和内容,掌握考点,夯实基础。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7银行业专业人员初级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银行业专业实务个人贷款考点精讲及归类题库(初/中级适用)》设置了“本章考情分析”“本章考点精讲”“本章归类题库”等版块,实现学练结合。本书分为成了七个章节,包括:个人贷款概述、个人贷款营销、个人贷款管理、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消费类贷款、个人经营类贷款、个人征信管理。
通过对教材深入地讲解银行考试所需的知识内容,尽可能让考生更深入地理解、掌握知识点,以真正满足考生的考试需求。
目录
第一章个人贷款概述
本章考情分析1
本章考点精讲1
第一节个人贷款的性质和发展1
考点1个人贷款的概念和意义1
考点2个人贷款的特征3
考点3个人贷款的发展历程3
第二节个人贷款产品的种类4
考点4按产品用途分类4
考点5按有无担保分类6
考点6按贷款是否可循环分类7
第三节个人贷款产品的要素8
考点7贷款对象8
考点8贷款利率8
考点9贷款期限9
考点10还款方式10
考点11担保方式11
考点12贷款额度12
第四节信用卡业务与个人贷款13
考点13信用卡业务概述13
考点14信用卡业务中的个人贷款15
考点15信用卡个人贷款业务与一般贷款业务的异同16
第五节互联网金融与个人贷款17
考点16互联网个人贷款业务基础知识17
考点17互联网个人贷款业务模式17
考点18互联网个人贷款风险管理19
考点19互联网个人贷款行业监管19
本章归类题库20
参考答案及解析28
第二章个人贷款营销
本章考情分析32
本章考点精讲33
第一节个人贷款目标市场分析33
考点1市场环境分析33
考点2市场细分34
考点3市场选择和定位35
第二节个人贷款客户定位37
考点4合作单位定位37
考点5贷款客户定位37
第三节个人贷款营销渠道38
考点6合作机构营销38
考点7网点机构营销39
考点8电子银行营销40
第四节个人贷款营销组织41
考点9营销人员41
考点10营销机构41
考点11营销管理42
第五节个人贷款营销方法43
考点12品牌营销43
考点13策略营销44
考点14定向营销45
本章归类题库46
参考答案及解析54
第三章个人贷款管理
本章考情分析59
本章考点精讲59
第一节个人贷款流程59
考点1贷款的受理与调查59
考点2贷款的审查与审批62
考点3贷款的签约与发放62
考点4贷款支付63
考点5贷后管理64
第二节个人贷款业务风险识别与评价68
考点6信用风险识别68
考点7信用评分模型68
考点8申请评分69
考点9行为评分69
考点10催收评分70
考点11信用风险监控70
第三节个人贷款定价71
考点12个人贷款定价71
第四节抵质押物管理73
考点13押品管理基本概念73
考点14押品管理基本流程74
考点15押品价值评估74
考点16押品风险控制措施76
本章归类题库78
参考答案及解析85
第四章个人住房贷款
本章考情分析89
本章考点精讲89
第一节基础知识89
考点1贷款基础知识89
考点2房产税及相关交易税费92
考点3房地产估价93
第二节贷款流程96
考点4受理与调查96
考点5审查与审批98
考点6签约与发放99
考点7支付管理99
考点8贷后管理100
第三节风险管理101
考点9合作机构管理101
考点10操作风险管理104
考点11信用风险管理106
第四节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107
考点12基础知识107
考点13贷款流程110
本章归类题库113
参考答案及解析136
第五章个人消费类贷款
本章考情分析150
本章考点精讲151
第一节个人汽车贷款151
考点1基础知识151
考点2贷款的受理与调查152
考点3贷款的审查与审批154
考点4贷款的签约与发放154
考点5支付管理156
考点6贷后管理156
考点7合作机构管理158
考点8操作风险管理160
考点9信用风险管理161
第二节个人教育贷款162
考点10个人教育贷款的含义和分类162
考点11个人教育贷款的特征163
考点12个人教育贷款的发展历程164
考点13贷款要素165
考点14贷款的受理与调查166
考点15贷款的审查与审批167
考点16贷款的签约与发放168
考点17支付管理169
考点18贷后管理169
考点19操作风险管理171
考点20信用风险管理171
第三节其他个人消费类贷款172
考点21其他个人消费类贷款172
本章归类题库173
参考答案及解析191
第六章个人经营类贷款
本章考情分析200
本章考点精讲200
第一节个人商用房贷款200
考点1基础知识200
考点2贷款流程201
考点3风险管理203
第二节个人经营贷款204
考点4基础知识204
考点5贷款流程205
考点6风险管理206
第三节农户贷款207
考点7基础知识207
考点8贷款流程207
第四节下岗失业小额担保贷款208
考点9下岗失业小额担保贷款208
本章归类题库210
参考答案及解析223
第七章个人征信管理
本章考情分析228
本章考点精讲228
第一节概述228
考点1个人征信系统介绍228
考点2个人征信系统的主要功能229
考点3建立个人征信系统的意义229
考点4个人征信的发展历史230
考点5个人征信的相关法律231
第二节个人征信系统的管理及应用231
考点6个人征信报告内容231
考点7个人征信体系的数据收集流程232
考点8个人征信体系的管理模式232
考点9个人征信查询233
考点10异议处理233
考点11互联网金融下征信业务的新发展234
本章归类题库235
参考答案及解析240
附录个人贷款相关法律及监管政策和法规243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244
精彩书摘
章个人贷款概述
节个人贷款的性质和发展
考点1个人贷款的概念和意义
(1)定义:个人贷款是指贷款人向符合条件的自然人发放的用于个人消费、生产经营等用途的本外币贷款。
(2)个人贷款的意义:
微观角度(对于金融机构的积极意义):
①为商业银行带来新的收入来源。
②有助于银行分散风险。
宏观角度(对于宏观经济的积极意义):
①实现居民的消费需求,满足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对居民而言)
②促进消费市场的启动、培育和繁荣。(对市场而言)
③扩大内需,推动生产,带动相关产业,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和稳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而言)
④有助于商业银行调整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增加经营效益以及繁荣金融业起到促进作用。(对金融机构而言)
(1)个人贷款是向符合条件的自然人发放的贷款,这也是与公司贷款最明显的区别。但是,个人贷款和公司贷款都属于商业银行贷款,两者是以主体特征为标准而对贷款进行分类的结果。
(2)个人贷款的意义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理解。微观角度是指个人贷款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对商业银行的意义。概括而言,个人贷款对商业银行有增加收入来源和分散风险的作用。宏观角度是指个人贷款对整体宏观经济运行所产生的作用,这一方面的作用较广,但考生可用从对居民和消费者的作用、对消费市场的作用、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对商业银行的作用这四个方面来进行理解和记忆。
考生应熟记个人贷款的概念,同时应对个人贷款意义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理解。
下列不属于个人贷款对于宏观经济的意义的是()。
A.实现居民的消费需求,满足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B.促进消费市场的启动、培育和繁荣
C.扩大内需,推动生产,带动相关产业,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和稳定的发展
D.为商业银行带来新的收入来源
【答案】D。解析:个人贷款对于宏观经济的意义有:实现居民的消费需求,满足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进消费市场的启动、培育和繁荣;扩大内需,推动生产,带动相关产业,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和稳定的发展;有助于商业银行调整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增加经营效益以及繁荣金融业起到促进作用。
考点2个人贷款的特征
1.贷款品种多、用途广
商业银行个人贷款品种既有个人消费类贷款,也有个人经营类贷款;既有自营性个人贷款,也有委托性个人贷款;既有单一性个人贷款,也有组合性个人贷款。
2.贷款便利
各商业银行都在为个人贷款业务简化手续、增加营业网点、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从而使得个人贷款业务的办理较为便利。
3.还款方式灵活
还款方式有等额本息还款法、等额本金还款法、等比累进还款法、等额累进还款法、组合还款法等。而且客户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还款能力的变化情况,与贷款银行协商后改变还款方式。
4.低资本消耗
与公司类贷款比较,低资本消耗是个人贷款最明显的特征。
个人贷款产品可以多层次、全方位地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可以满足个人在购房、购车、旅游、装修、购买消费用品和解决临时性资金周转、从事生产经营等各方面的需求。考生应注意,个人贷款并不是可以满足贷款人的所有需求,一般只是满足个人消费、生产经营需求。
考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在个人贷款业务的发展过程中,各商业银行不断开拓创新,逐渐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个人贷款业务,下列不属于个人贷款特征的是()。
A.贷款品种多、用途广B.贷款便利
C.利率优惠D.还款方式灵活
【答案】C。解析:个人贷款的特征有四个方面:①贷款品种多、用途广;②贷款便利;③还款方式灵活;④低资本消耗。
考点3个人贷款的发展历程
我国个人贷款业务的发展经历了起步、发展和规范三个阶段。
表1-1个人贷款的发展历程
考生应将三个阶段和三个动因联系在一起进行记忆。
第二节个人贷款产品的种类
考点4按产品用途分类
1.个人消费类贷款
定义:个人消费类贷款是指银行向申请购买“合理用途的消费品或服务”的借款人发放的个人贷款,具体来说,是银行向个人客户发放的有指定消费用途的人民币贷款业务。
个人消费类贷款包括: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汽车贷款、个人教育贷款、个人住房装修贷款、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个人旅游消费贷款和个人医疗贷款等。
(1)个人住房贷款。
表1-2个人住房贷款的分类、含义及特点
(2)其他个人消费类贷款。
表1-3其他个人消费类贷款的分类、含义及特点
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发展进阶指南:从基础到精深的实战演练 本书并非聚焦于2017年度银行业专业人员初级资格考试的特定知识点梳理与题库,而是旨在为所有致力于在银行业务领域深耕、追求专业能力全面提升的从业者,提供一套系统、前瞻性的职业进阶与实战技能提升方案。 本书内容涵盖了银行业务运营的宏观视角、风险控制的精细化管理、新兴金融科技的应用整合,以及客户关系深度维护等多个维度,旨在帮助读者超越单一考试科目的范畴,建立起全面、立体的银行业务认知体系。我们相信,真正的专业能力来源于对行业脉络的深刻理解和对复杂业务场景的有效应对。 --- 第一部分:现代银行业务运营与监管新格局 本部分内容聚焦于当前银行业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监管政策的迭代更新,以及银行业务模式的战略转型。我们不侧重于历史考点回顾,而是深入分析“现在”和“未来”。 1. 宏观经济与金融政策的深度解读 全球金融市场联动性分析: 探讨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变动(如美联储、欧洲央行)对国内利率、汇率及资本流动的影响机制。 国内宏观审慎管理框架: 详细解析中国人民银行及金融监管部门在逆周期调节、系统重要性评估(G-SIBs/D-SIBs)中的最新要求,特别是对宏观杠杆率和信贷增速的指导原则。 结构性改革下的银行业务定位: 分析普惠金融、绿色金融(ESG投资)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以及商业银行如何调整资产配置以适应“双碳”目标和实体经济转型需求。 2. 银行合规与内控体系的现代化升级 本书将合规性提升到战略高度,而非仅作为基础门槛。 反洗钱(AML)与反恐怖融资(CFT)的科技赋能: 重点介绍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进行交易监测和可疑活动报告(SAR)的新技术应用,以及如何应对日益复杂的跨境资金流动监管挑战。 数据治理与隐私保护(GDPR/PIPL对银行业的影响): 深入剖析《个人信息保护法》背景下,银行在客户数据采集、使用、存储和跨境传输中的合规要求,以及建立高效数据治理体系的实践路径。 操作风险的量化与前瞻管理: 探讨如何通过流程梳理、控制点设计和情景分析,识别和量化运营流程中潜在的差错、舞弊和系统故障风险。 --- 第二部分:资产负债与资本管理的前沿实践 本部分侧重于银行核心盈利能力的构建与维护,从资产的投放效率到负债的成本控制,进行全链条的优化探讨。 1. 资产组合的精益化管理 信贷资产质量的动态监测: 引入压力测试(Stress Testing)在资产组合风险因子敏感性分析中的应用,超越传统的单一项目评审。 不良资产的处置与证券化创新: 探讨不良资产管理的新模式,如不良资产支持证券(ABS)的结构设计、风险隔离机制,以及AMC与商业银行在问题资产处置中的协同效应。 非信贷资产的战略配置: 分析债券投资组合、同业往来等非信贷资产在优化流动性、平抑收益波动中的作用及相应的久期管理策略。 2. 负债成本的精细化控制与存款活化 存款结构优化的量化模型: 介绍如何利用客户生命周期价值(CLV)模型,对不同存款客户进行分层定价和精细化维护,降低高成本存款的依赖度。 同业融资与市场化负债工具的运用: 深入解析大额存单(NCDs)、二级资本债等工具的发行时机选择、市场定价机制及其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 “零售化”战略下的负债导向: 探讨如何通过提升客户综合贡献度(交叉销售)来稳定和优化低成本的活期存款占比,实现负债成本的内生性下降。 --- 第三部分:数字化转型与金融科技深度融合 本部分完全聚焦于银行业务的未来形态——数字化赋能。我们不讨论传统IT系统的基础维护,而是关注颠覆性技术的实际业务应用。 1. 科技驱动下的业务流程再造(BPR) 分布式核心系统(New Core Banking System)的实施挑战与收益: 探讨从传统集中式架构向微服务、云原生架构迁移的战略意义、技术选型标准及组织变革管理。 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在后台运营中的深化应用: 案例分析RPA如何从简单的重复任务处理,扩展到复杂的票据审核、合规审查等高价值场景。 开放银行(Open Banking)生态构建: 分析API经济下,银行如何通过技术接口与外部合作伙伴安全、高效地进行数据和能力共享,拓展获客渠道和服务边界。 2. 智能风控与反欺诈体系的迭代 机器学习在信用评分中的进阶应用: 介绍如何利用图计算(Graph Computing)技术构建企业关联网络,识别隐藏的担保链风险;以及如何应用深度学习模型预测客户的早期违约信号。 实时交易反欺诈系统(Real-Time Fraud Detection): 讲解基于行为生物特征识别、设备指纹技术和多因素验证的组合策略,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钓鱼和账户盗用风险。 --- 第四部分:客户关系管理与高端财富顾问能力重塑 本书强调,在产品同质化的时代,客户体验和专业顾问的价值是银行建立长期竞争壁垒的关键。 1. 财富管理顾问的专业深度要求 跨资产配置的复杂性: 不仅限于基础的基金、保险配置,更深入探讨私募股权(PE/VC)、房地产信托(REITs)等另类投资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及其在客户投资组合中的适当性原则。 家族信托与遗产规划: 介绍家族信托的法律架构、税务筹划功能,以及高净值客户在财富传承过程中的核心痛点和银行的解决方案。 KYC/KYP(了解你的客户/了解你的产品)的深度执行: 强调客户风险画像的动态更新,确保向客户推荐的产品与其财务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高度匹配,防范销售误导。 2. 数字化渠道的用户体验优化(UX/UI) “人机协同”的服务模式构建: 探讨智能客服(Chatbot/Voicebot)如何有效处理标准化查询,让人工座席专注于复杂的情感连接和高价值咨询。 全景式客户视图(Omni-Channel View): 如何整合线上线下数据,确保客户无论通过手机银行、微信公众号还是柜台接触银行,都能获得一致、连贯的服务体验,避免信息孤岛。 总结: 本书是为渴望从“合格的从业者”迈向“卓越的金融专家”的读者量身定制的。它提供的是一套面向未来的思维框架和跨领域整合能力,旨在武装读者应对未来十年银行业复杂多变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