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接口开发与自动化测试

Web接口开发与自动化测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虫师编著 著
图书标签:
  • Web接口
  • RESTful API
  • 自动化测试
  • 接口测试
  • Postman
  • Python
  • HTTP
  • Swagger
  • 持续集成
  • 微服务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10997
商品编码:12093236760
出版时间:2017-04-01

具体描述

作  者:虫师 编著 定  价:59 出 版 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04月01日 页  数:276 装  帧:平装 ISBN:9787121310997 本书特色:
Django Web开发,通过开发发布会签到系统,全面了解Django MTV模型。
Django单元测试,在Web应用中如何编写单元测试。
Django接口开发/Django-REST-Framework应用接口开发。
主流接口测试工具介绍:Postman、JMeter、Robot Framework、soapUI。
接口自动化测试框架设计:Requests + unittest +等 第1章Python学习必知.1
1.1Python2.x与Python3.x选择.1
1.2Python的安装.2
1.2.1在Windows下安装Python.2
1.2.2安装Python 2和Python 3两个版本.3
1.2.3“python”不是内部或外部命令.5
1.3扩展库的安装.6
1.3.1pip安装扩展库.6
1.3.2tar.gz文件安装.9
1.3.3.whl文件安装.9
1.3.4GitHub克隆项目安装.9
1.4开发工具选择.11
1.4.1Sublime Text3.11
1.4.2Atom.13
1.4.3PyCharm.14
1.5程序报错不要慌.15
1.5.1缩进错误.15
1.5.2引包错误.16
1.5.3编码错误.16
1.5.4学会分析错误.17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本书以接口测试为主线,以Web开发为切入点,全面介绍了Web接口开发与自动化测试过程中使用的相关技术。全书分为15章,靠前章介绍了Python的基础知识,解答初学Python的同学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第2章到第5章以开发发布会签到系统为需求,介绍了Django Web开发技术;第6章介绍了unittest单元测试框架,以及在Django中如何编写单元测试;第7章到靠前0章主要介绍接口的相关概念、Web接口开发、接口测试工具和接口自动化测试框架的开发;靠前1介绍了安全接口的开发与测试;靠前2章和靠前3章介绍了Web Services技术;靠前4章和靠前5章介绍了Django Web项目的部署和接口性能测试。 虫师 编著 虫师,原名胡志恒,不错测试工程师。2011年6月开始在博客园上持续分享各种测试技术和经验,文章多次被51testing等网站转载,精通性能测试、自动化测试等技术。     什么是接口?如何对接口进行测试呢?我曾经也有很长一段时间并不太理解什么是接口测试。为什么没有一本讲接口测试的书呢?性能测试和UI 自动化测试的书籍每年都会出版好几本,与之相比,几乎找不到一本专门介绍接口测试的书。现在想来可能是因为它太简单了吧!简单到没什么可讲的,甚至接口测试比功能测试还要简单得多。但是,真的做好接口测试又很难,或者说难点并不在于接口测试本身,而是需要有读懂接口代码处理逻辑的能力,这就要求你必须具备一定的开发基础,因而对许多测试人员来说,已经形成了门槛。要写一本关于接口测试的书,一种讨巧的做法就是把目前主流的接口测试工具都介绍一遍,这很符合主题。然而,我并不认为把这些工具都学好就可以做好接口测试。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的接口使用了加密,例如,用时间戳+密钥生成AES 加密字符串,再将字符串生成base64&n;等
《Web接口开发与自动化测试》 内容概要 本书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现代Web接口开发的核心技术与实战技巧,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如何构建高效、可靠的自动化测试体系。全书围绕“开发”与“测试”两条主线展开,旨在帮助读者掌握从零开始构建健壮Web服务的全过程,并掌握利用自动化测试手段保障服务质量的方法。 第一部分:Web接口开发基础与实践 本部分将带领读者走进Web接口开发的广阔世界,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逐步深入到实际开发中常用的技术栈与设计模式。 第一章:Web接口的世界 什么是Web接口? 解释Web接口的定义、作用以及在现代互联网应用中的重要性。对比RPC、RESTful等常见的接口通信模式,阐述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HTTP协议详解:深入剖析HTTP协议的工作原理,包括请求方法(GET, POST, PUT, DELETE等)、状态码(2xx, 3xx, 4xx, 5xx)、头部信息(Headers)以及请求体(Body)的构成。理解RESTful架构风格的核心原则,如无状态性、可缓存性、统一接口等。 API设计原则:探讨如何设计清晰、易用、可扩展的API。包括资源命名、版本控制、数据格式(JSON, XML)的选择与规范、错误处理机制的设计等。强调API的可用性、安全性和性能对用户体验的影响。 开发环境搭建:指导读者搭建适合Web接口开发的本地开发环境,包括安装必要的软件(如Node.js, Python, Go等)、配置集成开发环境(IDE)、以及使用版本控制工具(Git)进行代码管理。 第二章:后端开发语言与框架选型 主流后端语言介绍:简要介绍当前流行的后端开发语言,如Python(Django, Flask)、Node.js(Express, NestJS)、Java(Spring Boot)、Go(Gin, Echo)等,分析它们的特点、生态系统以及适用范围。 框架选择与使用:以一种或两种主流语言的框架为例,详细讲解框架的核心概念、项目结构、路由配置、模型-视图-控制器(MVC)或模型-视图-视图模型(MVVM)等架构模式的应用。 数据库交互:讲解如何将Web接口与数据库进行集成。包括关系型数据库(MySQL, PostgreSQL)和NoSQL数据库(MongoDB, Redis)的基本概念、SQL查询语句、ORM(对象关系映射)框架的使用,以及数据迁移和索引优化。 第三章:构建RESTful API 核心概念与实践:深入讲解RESTful API的设计理念,包括资源标识、HTTP动词的正确使用、请求与响应的格式化。 数据模型与序列化:如何定义和管理数据模型,以及如何将数据模型转化为JSON或XML等格式进行传输(序列化),反之亦然(反序列化)。 路由与控制器:讲解如何在框架中定义API路由,并将请求分发到相应的控制器(或处理函数)进行业务逻辑处理。 请求参数处理与验证:详细介绍如何接收和解析HTTP请求中的各种参数(路径参数、查询参数、请求体参数),并进行有效性验证,防止非法数据进入系统。 第四章:身份验证与授权 安全的重要性:强调API安全的关键性,以及身份验证和授权在保护API免受未经授权访问中的作用。 常见的认证方式:讲解Token-based认证(如JWT - JSON Web Tokens)、OAuth 2.0、Session-based认证等。分析它们的实现原理、优缺点及安全注意事项。 授权机制设计:探讨如何实现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ABAC)等授权策略,确保不同用户拥有对资源的访问权限。 安全性最佳实践:涵盖HTTPS的使用、防止SQL注入、XSS攻击、CSRF攻击等常见的Web安全漏洞,以及密码存储的最佳实践。 第五章:API文档与版本管理 API文档的重要性:解释清晰、准确的API文档对于开发者协作、第三方集成以及API的维护有多么关键。 Swagger/OpenAPI规范:介绍Swagger/OpenAPI规范,并演示如何使用Swagger UI生成交互式的API文档。讲解YAML或JSON格式的Swagger文件编写。 API版本控制策略:探讨不同的API版本控制策略,如URL版本控制、Header版本控制、Query参数版本控制等,以及如何管理API的生命周期,平滑过渡到新版本。 第二部分:Web接口自动化测试的理论与实践 本部分将从自动化测试的基本原理出发,逐步深入到Web接口自动化测试的各个环节,包括测试用例设计、测试框架的选择与使用、以及如何构建完整的CI/CD流程。 第六章:自动化测试基础 什么是自动化测试? 解释自动化测试的概念、目标、优势以及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的定位。 测试金字塔:引入测试金字塔模型,阐述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端到端测试(E2E)在自动化测试体系中的相对位置和重要性。 测试用例设计原则:讲解如何设计有效的测试用例,包括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错误推测法等。强调针对API测试的特殊性,例如参数组合、异常场景的覆盖。 自动化测试框架:介绍常见的自动化测试框架,如Python的`pytest`、`unittest`,Java的`JUnit`、`TestNG`,JavaScript的`Jest`、`Mocha`等,并简要分析它们的特点。 第七章:Web接口自动化测试工具与框架 Postman/Newman:详细介绍Postman作为API测试和开发的强大工具,包括其请求构建、断言、环境管理、集合(Collection)的组织方式。讲解如何使用Newman将Postman测试集合集成到自动化流程中。 Requests库(Python):深入讲解Python的`requests`库,演示如何使用它发送HTTP请求、处理响应、设置请求头、Cookies、代理等。将其作为编写自定义API测试脚本的基础。 RestAssured(Java):介绍Java生态中用于API自动化测试的RestAssured库,演示其声明式API设计,如何方便地构建请求、解析响应、进行断言。 其他常用工具:简要提及其他适用于API测试的工具,如SoapUI(虽然偏向SOAP,但也可用于REST)、Insomnia等,并说明它们在特定场景下的优势。 第八章:编写高质量的API测试用例 测试场景设计:如何根据API功能设计全面的测试场景,包括: 功能性测试:验证API的增删改查(CRUD)操作是否符合预期。 边界值和异常测试:测试各种边界条件下的输入,以及无效输入、非法输入、超出范围的输入等,验证API的健壮性。 性能和压力测试:初步接触如何使用工具模拟高并发场景,检测API的响应时间、吞吐量等。 安全性测试:验证API的身份验证、授权机制是否有效,以及是否存在常见的安全漏洞(如SQL注入)。 数据驱动测试:讲解如何实现数据驱动测试,将测试数据与测试脚本分离,提高测试用例的可维护性和复用性。 断言(Assertions)的应用:详细讲解如何在测试脚本中设置断言,以验证API响应的状态码、响应体数据、响应头等是否符合预期。 第九章:集成测试与端到端(E2E)测试 集成测试视角:讲解如何设计和实现针对多个API之间交互的集成测试,验证不同服务组件协同工作时的正确性。 E2E测试概述:介绍端到端测试在Web接口自动化测试中的作用,尤其是在前端与后端交互的场景下。 结合UI自动化:简要探讨如何将API自动化测试与UI自动化测试(如Selenium, Playwright)结合,实现更全面的端到端场景验证。 第十章:持续集成(CI)与持续部署(CD) CI/CD的理念:解释持续集成和持续部署的核心思想,以及它们如何加速软件交付、提高产品质量。 Jenkins/GitLab CI/GitHub Actions:以一种或多种主流CI/CD工具为例,演示如何配置自动化构建、触发API自动化测试。 自动化测试在CI/CD中的集成:讲解如何将API自动化测试集成到CI/CD流水线中,实现代码提交后自动运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决定是否继续部署。 测试报告与反馈:演示如何生成清晰的测试报告,并将测试结果反馈给开发团队,以便及时发现和修复问题。 本书特色 实战导向:本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了大量代码示例和操作指导,帮助读者快速上手。 全面覆盖:内容涵盖了Web接口开发的各个关键环节,以及自动化测试的完整流程,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知识体系。 循序渐进:从基础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高级主题,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学习。 关注质量:不仅教授如何开发接口,更注重如何通过自动化测试来保障接口的质量和稳定性。 现代技术栈:聚焦当前主流的Web开发技术和自动化测试工具,确保读者学习到的知识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能够独立完成高质量的Web接口开发,并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自动化测试体系,显著提升开发效率和产品稳定性。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手里这本《Web接口开发与自动化测试》似乎跟我当初设想的有很大出入。我本来以为会看到很多关于如何利用Python的Requests库、Java的Apache HttpClient或者JavaScript的Axios来发送HTTP请求,如何解析JSON、XML响应,如何处理状态码、Header信息。自动化测试方面,我期待能看到如何使用Robot Framework、Appium或者BDD框架(如Cucumber)来编写易于理解和维护的自动化测试脚本。我会仔细研究如何模拟各种用户行为,如何进行数据驱动测试,如何处理登录、注册、购物车等常见业务场景的测试。甚至,如果能有关于API安全性的讲解,例如如何测试SQL注入、跨站脚本攻击,或者如何使用OWASP ZAP等工具进行安全扫描,我会觉得这书非常有价值。然而,这本书的内容却在讲述一种我闻所未闻的“情感化API接口”的概念。它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共情算法”来分析用户的心理状态,并据此动态调整API的响应。书中充斥着“情绪向量”、“情感共振频率”等术语,以及大量的流程图,但这些流程图描绘的不是程序逻辑,而是某种精神层面的交互过程。我试图从中找到一点点关于HTTP请求、响应、测试工具的影子,但都落空了,感觉这更像是一本心理学研究的报告,而非技术书籍。

评分

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翻开了《Web接口开发与自动化测试》,脑海中描绘着学习如何利用Postman、JMeter等工具进行接口调试,如何编写清晰易懂的测试脚本,如何搭建CI/CD流水线实现自动化回归测试的蓝图。我渴望了解如何为不同的API设计有效的测试用例,如何处理异步请求、分页数据、文件上传下载等复杂场景。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分享一些关于性能测试、压力测试的经验,告诉我如何评估API的响应时间和吞吐量,如何发现潜在的性能瓶颈。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学到如何用代码来驱动测试,如何写出可维护、可扩展的自动化测试框架,甚至是如何利用AI技术来辅助测试用例的生成和分析。可是,这本书的目录和内容,完全是另一番天地。它花费了大量的篇幅在讲解一种名为“时空协同API”的新概念,并且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意念指令”来调用和管理这些API。书中有大量的图表,但那些图表展示的不是流程图或架构图,而是某种抽象的能量流动模型。我看到了一些关于“意识节点”和“数据情绪”的描述,这……这到底是什么?难道是某个实验性质的项目的内部资料?我试图从中找到哪怕一丝关于HTTP、JSON、XML的字眼,但一无所获。

评分

拿到《Web接口开发与自动化测试》这本书,我原本以为会深入学习到如何设计、构建和测试RESTful API,了解HTTP协议的各种细节,掌握JSON、XML等数据格式的处理,以及如何使用Postman、Swagger等工具进行接口调试。自动化测试方面,我期待能看到如何用Python、Java等语言编写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端到端测试,如何使用Selenium、Cypress等框架实现UI自动化,以及如何将API自动化测试融入CI/CD流程。我希望能学到如何提高测试覆盖率,如何发现和修复bug,如何进行性能和安全测试。然而,这本书的内容完全是另一回事。它似乎在探讨一种“意识流API”的概念,重点在于如何通过“脑电波同步”来传递和处理信息。书中充斥着关于“思维粒子”、“潜意识数据流”的讨论,以及大量的示意图,但这些示意图描绘的不是软件架构,而是某种抽象的意识网络。我看到了关于“意念接口协议”和“精神状态映射”的详细描述,但这些与我理解的Web接口开发和自动化测试风马牛不相及。我试图从中找到任何关于HTTP、TCP/IP、单元测试、端到端测试的字眼,但都徒劳无功,感觉这更像是一本科幻小说的设定集,而非技术实操指南。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是《Web接口开发与自动化测试》,但我看到的这本,似乎有点……跑偏?我本以为会深入探讨RESTful API的设计哲学、HTTP协议的细枝末节,或者讲解如何利用Python、Java等语言构建健壮的后端服务。甚至,我期待能看到一些关于GraphQL、gRPC的介绍,了解它们在现代微服务架构中的应用。自动化测试的部分,我猜想会有丰富的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端到端测试的实践案例,诸如Selenium、Cypress、Playwright等工具的使用技巧,以及如何设计一套高效的测试框架,覆盖接口的各种异常场景和性能瓶颈。当然,如果能包含一些API安全测试的知识,比如SQL注入、XSS攻击的防护,那就更完美了。然而,翻开它,扑面而来的是各种我从未听说过的网络协议,什么UDP的变种、一种叫做“量子纠缠通信”的设想,还有关于“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API认证体系”的理论推演。这……这和“Web接口开发”沾边吗?难道是我对“Web接口”的理解过于狭隘了?感觉像是从一本科幻小说里硬生生摘抄出来的章节,充满了宏大而虚幻的概念,但就是找不到一点点关于实际开发和测试的落脚点。

评分

作为一名期望在Web接口开发和自动化测试领域有所精进的开发者,我预设了这本书会是关于如何在现代Web架构中设计、实现和保障API质量的实操指南。《Web接口开发与自动化测试》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我期待书中能有详尽的教程,讲解如何使用Spring Boot、Django、Node.js等流行框架来构建RESTful API,如何处理数据库交互、用户认证、权限管理等核心功能。在自动化测试方面,我希望看到关于如何为API编写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的讲解,如何使用Mockito、unittest、pytest等框架来模拟依赖、验证逻辑。同时,我也期待能够学习到如何利用Postman、Insomnia等工具进行手动和自动化测试,如何生成测试报告,以及如何将自动化测试集成到CI/CD流程中。然而,这本书的内容似乎完全偏离了这个主题。它似乎在探讨一种“跨维度API接口”的概念,其中涉及了“熵增原理在API响应中的应用”和“量子退火算法在API路由优化中的作用”。我看到了大量的公式和数学推导,但这些推导似乎与实际的Web开发技术没有直接关联。我花了很长时间试图理解“信息熵衰减因子”和“概率路径选择”是如何指导API的设计,但始终不得其解,感觉像是在阅读一本晦涩的物理学论文。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