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10-13岁 《我的第--本趣味生物书(第2版)》是家长送给孩子的好礼物,是孩子送给自己的智慧书。
《我的第--本趣味生物书(第2版)》可以激发小读者的科学想象力,教会小读者科学地思考,并且帮助小读者在脑海中创造无数联想,把生物知识与经常碰到的各种生活现象联系起来。
哇!生物原来如此有趣!快来看啊!这里有奇妙有趣的知识,这里有引人入胜的故事,这里有生动形象的图画,你将在快乐的阅读中增长知识。
亲爱的小读者:
你知道人类为什么直立行走吗?
世界上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细菌是人类的朋友还是敌人?
金蝉脱壳展翅高飞的奥秘是什么?
许多动物家族为什么要群居?
森林医生啄木鸟为什么不会得脑震荡?
鱼类为什么像张飞一样睡觉?
世界上真的有吃人的植物吗?
凶残动物为什么有仁爱的慈母心肠?
恐龙到底是怎么灭绝的?
……
答案就在《我的第--本趣味生物书(第2版)》,它将带你进入奇妙的生物世界,让你了解生动有趣的生物知识,让你从此爱上生物。
内容简介
《我的第--本趣味生物书(第2版)》将带你进入奇妙的生物世界,让你了解生动有趣的生物知识。《我的第--本趣味生物书(第2版)》讨论了各种看似简单却又蕴含着丰富多彩知识的题目、引发思考的问题、引人入胜的故事、有趣的难题、各种奇谈怪论,以及从各种日常生活现象或者科学幻想小说里找到的各种出人意料的知识。学习了这本《我的第--本趣味生物书(第2版)》,你将成为让伙伴们羡慕的小生物学家。
作者简介
曲相奎,为崔振明笔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黑龙江作家协会会员。从事中学教育20年,一个能和学生打成一片,并文理兼通的中学教师,在生活中有许多心得,精通散文写作,作品风格清秀、文字朴实。出版了多本家教、国学方面的书籍,与此同时还参与国家各种教育课题的研究,并和国内益智专家张祥斌合作出版了多本益智方面的图书。
内页插图
目录
奇妙探索 / 001
直立行走——人类进化的里程碑 / 002
争论不休——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 004
长寿楷模——乌龟为什么寿命长 / 007
人的寿命——世界人口老龄化进程 / 009
植物五官——眼耳鼻舌身 / 012
养精蓄锐——动物为何要冬眠 / 014
冬虫夏草——到底是虫还是草 / 017
身体时钟——免疫功能的保护神 / 019
特异功能——动物可以预报地震 / 022
生物科学 / 025
微生物——生物王国的祖先 / 026
微型发电机——奇妙的生物电 / 029
神奇的胃——为什么胃不能消化掉自己 / 031
病毒——十恶不赦的人体杀手 / 034
细菌——是人类的朋友还是敌人 / 036
烟草——威胁人类健康的大敌 / 039
生物武器——全人类恐惧的根源 / 041
癌症疫苗——人类的希望之星 / 044
虫类世界 / 047
牵丝结网——世上神奇的狩猎工具 / 048
蜻蜓——昆虫中的捕猎能手 / 051
金蝉脱壳——展翅高飞的奥秘 / 054
飞蛾扑火——另类无知的笑话 / 056
不停搓脚——苍蝇的另类本领 / 059
神秘闪光——昆虫世界的发光器 / 061
化学语言——蚂蚁的通信方式 / 064
“∞”字舞蹈——辛勤工作的蜜蜂 / 066
动物王国 / 069
狮虎相争——壮观的场面 / 070
毒蛇首领——让人心惊肉跳的眼镜王蛇 / 072
翩翩起舞——孔雀开屏为哪般 / 075
沙漠之舟——戈壁滩上的强者 / 078
多重功能——神奇的大象鼻子 / 081
杂食黑熊——生存力极强的动物 / 083
溜须拍马——发生在猴子王国的趣闻 / 086
国宝熊猫——经济实用型动物的研究 / 089
狼群生活——动物界的群体 / 092
鸟类拾趣 / 095
雍容华贵——珍奇的鹤类家族 / 096
暮鸟归巢——身藏惊人本领的鸽子 / 099
鸟类海盗——海上强盗军舰鸟 / 102
以假乱真——杜鹃从不自己哺育后代 / 104
重磅炮弹——鸟类对飞机的危害 / 107
北极燕鸥——候鸟迁徙的冠军 / 109
捕鼠能手——长相丑陋的猫头鹰 / 112
大个鸵鸟——不会飞的鸟 / 115
森林医生——为什么不会得脑震荡 / 117
鱼类家族 / 121
鳞片年轮——判别鱼的年龄 / 122
难辨雌雄——鱼类性别区分 / 124
张飞睡觉——鱼类的睡眠方式 / 127
钓鱼的鱼——同类世界的另类 / 130
海上飞机——翱翔的飞鱼 / 132
另类的鱼——深海探照灯 / 135
鱼喝海水——出奇的生物本领 / 137
长途跋涉——大马哈鱼的故乡恋 / 140
植物乐园 / 143
昙花一现——无怨无悔的一生 / 144
花叶开合——含羞草真的会害羞吗 / 147
梅花傲雪——一树独先天下春 / 149
榆花开放——貌不惊人的春天使者 / 152
国色天香——统领群芳是牡丹 / 154
高产作物——马铃薯世界趣闻 / 157
灵芝草——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 / 159
流血红木——颜色特殊的神奇植物 / 162
趣味生物故事 / 165
恐龙灭绝——争论不休的各种假设 / 166
太湖银鱼——来自一个美丽的传说 / 168
罂粟花开——人类不幸悲剧的来源 / 171
肥胖奥秘——两大中枢的调节功能 / 173
变色避敌——枯叶蝶高明的隐身术 / 175
舐犊情深——恶兽也有慈母心肠 / 178
铁树开花——环境带来的变化因素 / 180
鹊桥相会——喜鹊帮忙有争端 / 182
参考文献 / 185
精彩书摘
森林医生——为什么不会得脑震荡
大家听完动物园叔叔的介绍,天也接近中午了。这时候,小明和小欣开起了玩笑,两个人追追打打的,小明在前面跑,小欣就在后面追,前面有个陡坡,奔跑的小明腿一软,就头重脚轻地从上面摔了下来,这一下,脑袋瓜实实在在地撞在了地上,吓得大家全都“哎呀”一声。
小明从地上爬了起来,揉了揉脑袋,觉得没怎么样。大家也都把担着的心放了下来。小智在一边开玩笑地说:“看你们还胡闹,这下小明成了脑震荡了吧。”小明满脸不在乎地说:“我是啄木鸟,怎么可能脑震荡?”
动物园叔叔看着大家开心的样子,也来了兴致,问大家:“你们知道为什么啄木鸟不会得脑震荡吗?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在森林里,我们常可听到啄木鸟用喙“笃、笃、笃”啄击树木的声音。这是啄木鸟在给那些遭到害虫侵袭的病树“治病”呢,所以人们常把啄木鸟称为 “森林医生”。
啄木鸟发现树木有虫时,就啄破树木,以细长、能伸缩自如、前端倒生短5钩并带有黏性涎沫的舌头探入树内,钩出害虫,将其吞食。当捕捉树干深处的害虫时,它的头和树干几乎呈90°角,一啄一啄,“笃、笃、笃……”从早到晚不停地敲击。啄木鸟一天可发出500~600次啄木声,每啄一次的速度达到每秒555米,是空气中音速的1.4倍;而头部摇动的速度更快,约每秒580米,比子弹出膛时的速度还快。啄木时,它头部所受的冲击力等于所受重力的1000倍。为什么啄木鸟头部受到如此大的冲击力却安然无恙,而不会发生脑震荡呢?
原来,啄木鸟的头骨十分坚固,由骨密质和骨松质组成,它的大脑周围有一层绵状骨骼,内含液体,对外力能起到缓冲和消震作用;它的脑壳周围还长满了具有减震作用的肌肉,能把喙尖和头部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上,使其在啄木时头部严格地进行直线运动。假如啄木鸟在啄木时头稍微一歪,这个旋转动作加上啄木的冲击力,就会把它的脑子震坏。正因为啄木鸟的喙尖和头部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尽管它每天啄木不止,也能常年承受得起强大的震动力。
另外,啄木鸟的大脑和头骨之间存在着小小的硬脑膜,这样就不会像人类那样发生脑震荡。而且它们的大脑上下尺寸长于前后的尺寸,这就意味着作用在头骨上的力量被更好地分散了。
研究人员设置一个特定的环境观察啄木鸟,他们用传感器测试它啄食的力度,并用两台慢镜头摄像机来捕捉这些啄食的镜头。研究人员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收集啄木鸟头骨的分析数据,详细标注了这些部分是如何组合的以及骨头密度的变化情况。借助收集到的数据,科学家能够使用电脑模拟演示啄木鸟啄食过程中对头骨产生的作用力。
研究人员通过模拟演示发现了啄木鸟不得脑震荡的三个因素。首先,环绕整个头骨的舌骨结构在最初的冲击中扮演着安全带的作用。其次,鸟嘴的上下部位不均等,当撞击力从鸟嘴尖传递到骨头的时候,这种结构削弱了冲击力并使它远离了大脑。最后,头骨不同部位的“海绵”构造的层状骨骼能够帮助分散冲击力,因此也能保护大脑。
生物小链接
啄木鸟是著名的森林益鸟,可以消灭树皮下的害虫如天牛幼虫等,因而被称为“森林医生”。白腹黑啄木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前言/序言
亲爱的小读者:
你知道人类为什么直立行走吗?
世界上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细菌是人类的朋友还是敌人?
金蝉脱壳展翅高飞的奥秘是什么?
许多动物家族为什么要群居?
森林医生啄木鸟为什么不会得脑震荡?
鱼类为什么像张飞一样睡觉?
世界上真的有吃人的植物吗?
凶残动物为什么有仁爱的慈母心肠?
恐龙到底是怎么灭绝的?
……
生物科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活动规律的科学。如果你仔细琢磨大千世界的生物,就会发现它们不但具有无穷的魅力,而且很多生物还和我们的衣食住行联系在一起。让我们打开这本《我的第一本趣味生物书(第2版)》,一起来探索它们的奥秘吧。
大千世界生物多种多样,这激发了人们积极探索的兴趣,它们各自不同的属性又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地球上现存的生物估计有200万~450万种,已经灭绝的种类更多,估计至少也有1500万种。了解它们,研究它们,无疑成为人类共同的愿望。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生物学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细胞、分子到遗传学形成了完整的生态学体系。21世纪,生物学科必将起到先导的作用,同时,人们预测,21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在未来的人类社会里,生物学科一定会对社会的经济发展起到其他学科无可替代的作用。
本书第1版受到了广大小读者的喜爱,《我的第一本趣味生物书(第2版)》在保留第1版全部优点和特色的基础上,又对全书内容进一步完善,修改了一些配图,并对内文的版式进行了重新编排,使内容更鲜活生动;对一些表述进行了字斟句、反复推敲,使全书的可读性、易读性进一步提高。
本书从中小学生能直接产生兴趣的话题出发,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给读者送上一盘充满趣味的生物学大餐。书中讨论了各种看似简单却又蕴含着丰富多彩知识的话题、精彩的对白、引人入胜的故事、争论不休的难题、鲜为人知的奇谈怪论,以及日常生活中所隐含的生物学知识,我们都能在这里找到出人意料的答案。它将带你走进妙趣横生的生物世界,让你了解生动有趣的生物科学知识。通过阅读这本书,你将成为让伙伴们羡慕的小生物学家。
编著者
2016年1月
开启一场生动有趣的生命探索之旅! 想象一下,当您翻开一本充满惊奇的书,眼前不再是枯燥的文字和冰冷的图表,而是活生生的生命故事,以最引人入胜的方式徐徐展开。这,就是《我的第一本趣味生物书(第2版)》想要带给您的阅读体验。这是一本为10-13岁的小读者量身打造的入门级生命科学读物,它并非要填鸭式地灌输知识,而是旨在点燃孩子们内心深处对自然界万物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以一种轻松、愉快、充满探索精神的方式,去认识、理解并热爱我们身边的生命世界。 这本书是您孩子开启生物学探索之旅的绝佳起点。我们深知,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抽象的概念和过于专业的术语往往会让他们望而却步。因此,《我的第一本趣味生物书(第2版)》采用了全新的视角和叙事方式,将复杂的生物学知识转化为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个个有趣的现象,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感受生物学的魅力。我们不再是冷冰冰地罗列“细胞”、“基因”这些词汇,而是通过孩子们能够理解的语言,去描绘细胞的奇妙结构,去讲述基因如何传递生命的信息,去展现它们在每一个生命体中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 走进奇妙的微观世界:细胞的奥秘 您是否曾好奇,为什么我们能看见、能思考、能奔跑?这一切的根源,都隐藏在一个个微小的“生命工厂”——细胞之中。在本书中,我们将带领小读者们,戴上一副看不见的“显微镜”,潜入细胞的内部,探索这个复杂而精密的微观世界。我们会发现,细胞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小盒子”,它拥有自己的“大脑”(细胞核),负责指挥身体的各项机能;它有“能量站”(线粒体),为生命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还有各种各样的“细胞器”,各司其职,共同维持着细胞的正常运转。我们会了解到,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之间有什么有趣的区别,例如植物细胞拥有的“绿色能量工厂”(叶绿体),能够利用阳光制造食物,这也是植物能够自给自足的秘密。我们将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类比,让孩子们轻松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对生命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 生命蓝图的秘密:基因与遗传 生命的传承,是一个充满魔力的过程。您的眼睛颜色像爸爸还是妈妈?您的身高又像谁多一些?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藏在名为“基因”的生命密码里。本书将以一种充满趣味的方式,揭示基因的神奇面貌。我们会用形象的比喻来解释基因是什么,它们如何存在于染色体中,又如何像一本指令手册,告诉身体如何生长、发育,甚至决定着我们的一些特征。我们会了解到,父母是如何将一部分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继承父母的某些特点。通过一些有趣的例子,比如不同品种的狗,它们外形各异,但都属于“狗”这个大家族,就是因为它们共享着一些共同的基因,同时又有着各自独特的基因组合。这本书将帮助孩子们初步理解遗传的原理,并认识到基因在塑造生命多样性方面的重要作用。 千姿百态的生命:从微小到宏大 生命的世界是如此丰富多彩,令人叹为观止。从微不足道的细菌,到庞大的蓝鲸,从陆地上的参天大树,到海洋深处的奇特生物,每一种生命都有其独特的生存方式和生存智慧。本书将带领孩子们漫步于这个广阔的生命画廊,领略生命的千姿百态。 陆地上的奇迹: 我们会走进神秘的森林,观察古老树木如何依靠光合作用生长,它们又如何为各种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我们会认识那些在草原上奔跑的哺乳动物,了解它们如何适应环境、如何捕食与被捕食。我们还会探访那些在沙漠中顽强生存的动植物,它们的生存之道充满了智慧。甚至,我们会揭秘那些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小家伙”——昆虫,它们拥有令人惊叹的身体构造和生活习性,例如蚂蚁的社会分工,蝴蝶的蜕变过程,都充满了奇妙的科学原理。 海洋的呼唤: 广阔的海洋,孕育着多少令人费解的生命?我们将潜入蔚蓝的海底,邂逅色彩斑斓的珊瑚礁,认识那些在深海中发光的奇特生物,它们如何在黑暗的环境中生存。我们会了解到,为什么海里的生物可以如此自由地游动,它们的身体构造又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会认识那些在海洋中叱咤风云的捕食者,以及那些温顺的草食性动物,了解它们之间微妙的生态平衡。 看不见的王国: 除了我们肉眼可见的生物,还有一个庞大的“看不见的王国”——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它们虽然渺小,却对地球上的生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会了解到,有些细菌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们帮助我们消化食物,有些细菌则是“坏家伙”,会引起疾病。我们会了解疫苗的作用原理,以及我们的身体是如何对抗病菌的。 生命的联系:生态系统与相互依存 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体,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彼此之间,以及与它们所处的环境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了一个庞大而精密的生态系统。本书将引导孩子们去理解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食物链与食物网: 谁吃谁?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却构成了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动力。我们会用生动的图例,描绘出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结构,从生产者(植物)到初级消费者(食草动物),再到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以及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它们共同构成了稳定的生态循环。我们会了解到,当食物链中的某个环节发生变化时,整个生态系统都会受到影响。 共生与寄生: 一些生物之间的关系,远比捕食者与被捕食者更为微妙。我们会认识那些“互相帮忙”的共生关系,例如蜜蜂与花朵,蜜蜂为花朵传粉,花朵为蜜蜂提供花蜜。我们也会了解到那些“一方受益,一方受损”的寄生关系,例如某些寄生虫如何影响宿主。这些关系,都展现了生命世界的神奇与复杂。 环境的塑造者: 生命体不仅受到环境的影响,它们也在不断地塑造着自己的环境。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为地球上的大多数生命提供了呼吸的必要条件。珊瑚礁的形成,为海洋生物提供了丰富的栖息地。本书将帮助孩子们认识到,每一个生命体,无论大小,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参与着地球的演变。 生命科学的未来:探索与发现 生物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科学,充满了未知与可能。本书将以鼓励性的方式,展望生命科学的未来,激发孩子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 保护我们的星球: 随着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本书将介绍一些当前面临的生物学挑战,比如濒危物种的保护,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以更可持续的方式与自然和谐相处。 科技的助力: 现代科技,如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等,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我们对生命的认知,并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难题提供新的途径。本书将简要介绍这些前沿领域,让孩子们对生命科学的未来发展有初步的了解,也许,未来的生物学家就将诞生于阅读这本书的孩子之中。 为何选择《我的第一本趣味生物书(第2版)》? 内容精炼,易于理解: 我们精选了生物学中最核心、最有趣的内容,并用最简单、最生动的语言进行阐述,确保10-13岁的孩子能够轻松掌握。 图文并茂,趣味盎然: 书中配有大量精美的插图和照片,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阅读过程充满视觉的享受,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趣味性。 互动性设计,激发思考: 除了文字和图片,书中还可能包含一些小问题、小挑战,鼓励读者主动思考,将知识融入实践。 科学性与趣味性的完美结合: 在保证科学严谨性的前提下,我们力求让每一页都充满乐趣,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爱上生物学。 全面更新,紧跟时代: 作为第二版,本书在内容上进行了更新和完善,力求呈现最新的科学认知,并以更符合现代读者需求的方式进行呈现。 《我的第一本趣味生物书(第2版)》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更是一扇窗,一扇通往奇妙生命世界的窗。它将引导您的孩子,用好奇的眼睛去观察,用敏锐的心去感受,用探索的精神去发现,从而在心中种下一颗热爱生命、尊重自然的种子。这是一次寓教于乐的阅读体验,一次点亮孩子未来科学梦想的启程。翻开它,让生命的故事,在孩子的心中,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