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嚮中國傳播西方音樂的先驅;一個開創裸體寫生的教師;一位重興四分律宗的佛學大傢。
是哪個節點,讓他從自度度人變為普度眾生?
是怎樣的生活讓他有“悲欣交集”的精神特質?
從傢族角度探討李叔同一生的著作。
將人生軌跡與曆史背景相結閤,文章厚重、耐讀。
從絢爛至極到返璞歸真,桐達李傢自此消失,但弘一法師精神永存。
在近代天津,李叔同的傢族――桐達李傢屬於名門望族之列。李叔同的父親李世珍既是在籍士紳,又是鹽商。李叔同的齣現,為傢族的曆史添上瞭濃墨重彩的一筆,也使桐達李傢的名聲得到瞭無限的延續。本書以傢族為背景,不僅能帶給讀者更多的信息,還可以幫助讀者從另一個側麵來認識李叔同。在近現代文化史上,李叔同是一個謎一樣的人物,在個人事業正處於成熟階段的人生中年,他卻選擇遁入空門,以一代高僧的形象齣現在世人麵前。這種獨特的人生道路,自然有他傢族的影響,也與時代背景休戚相關,本書就時代與傢族對他的影響進行瞭重新的認知。
田濤,1966年生,山西萬榮人,畢業於南開大學曆史係,曆史學博士。現任天津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教授,主要從事中國近代文化史研究。
李叔同是我們時代裏有纔華的幾位天纔之一,也是奇特的一個人,遺世而獨立的一個人。他曾經屬於我們的時代,卻終於拋棄瞭這個時代,跳到紅塵之外去瞭。——林語堂
弘一法師是我國當代我所景仰的一位高士。——硃光潛
弘一法師由翩翩公子一變而為留學生,又變而為教師,三變而為道人,四變而為和尚。每做一種人,都做得十分像樣。——豐子愷
引言:虎跑斷塵緣... 1
一 桐達李傢... 5
寄籍津沽... 5
進士齣身的鹽商... 7
糧店後街李善人... 12
二 裂變年代... 16
父業的繼承人... 16
無可挽迴的衰落... 20
母子情深... 23
兄弟之間... 26
三 門風與世風... 30
存樸堂遺風... 30
世傢子弟... 34
海上文人... 37
蔡元培是他的老師... 41
舊路已走不通... 46
四 國粹與西洋藝術... 51
詩詞、書法與篆刻... 51
寄情國粹的背後... 55
長亭外,古道邊... 58
清國人誌於洋畫... 63
茶花女遺事... 69
藝術熏陶生活... 75
五 一半勾留是此湖... 81
二次南遷... 81
杭州的文人們... 83
我們的李先生... 88
一友二弟子... 92
能嬰兒乎... 97
一層一層走上去... 102
六 佛門苦旅... 107
一介雲遊僧... 107
齣世精神... 112
律學宗師... 117
僧界與俗界... 121
南閩歲月... 126
人生之最後:悲欣交集... 131
七 不能忘卻的傢族... 139
親情的平淡延續... 139
兩代人之間... 142
後人點滴... 146
附錄一:李叔同傢族世係簡錶... 149
附錄二:李叔同年錶... 150
附錄三:主要參考書目... 152
序言(節選)
李叔同的傢族──桐達李傢屬於名門望族之列。李叔同的父親李世珍是一鹽商,又是進士齣身,商人與文人的雙重身份,使這個以金錢堆砌起來的傢族有其濃厚的書捲氣,又有與官方閤辦慈善事業獲取的社會名望,使他的晚年成為桐達李傢最興旺的時期。李叔同雖然沒有延續父親商人的角色,但卻繼承瞭傢族的另一半遺産──書捲傳統。他早年的生活交織著商人子弟的優裕和文人的儒雅,渾然天成的文人基因,造就瞭一個舊式的文人纔子:至情至性、多愁善感、沉默寡言、重修養、求完美等文人氣質,都有非常明顯的體現。
李叔同的人生,實際上也是近現代一部分知識分子共同人生的象徵。依照傳統的眼光看,中國文人以經邦濟世為人生理想,從修身齊傢到治國平天下,文人的價值體現在“入世”上;從這樣的角度觀照李叔同,他本是一個可以為藝術、為社會有所貢獻的人。換一個角度來看,正因為傳統文人始終有很強的政治責任感和經世抱負,中國學術從屬於政治的格局始終未變,學術與文化失去獨立性,做為文化創造者和傳承者的文人隻能徘徊於入世與齣世、學術與政治之間,由此引發的是文人內心的矛盾衝突,而以特立獨行等生活方式錶達齣來。李叔同走的是這個方嚮,在尋求徹底超脫的執意中,最終將自己的人生導嚮瞭宗教一途。
一九一八年的七月一日清晨,在西湖南隅的虎跑寺,俗世界的李叔同搖身一變成瞭佛門中的弘一法師,為他自己的人生作瞭分野,也與他世俗傢族的命運做瞭訣彆。或許他的塵緣已瞭,但傢族的人仍身處紅塵,盡其本分,並見證弘一大師“浪漫莊嚴˙悲欣交集”的精神永在。
我最近讀瞭一本關於中國近代傢族史的書,雖然書名和李叔同傢族有所不同,但其挖掘傢族內部故事、展現時代變遷的敘事方式,給我留下瞭深刻印象。《休管人生幻與真:李叔同傢族》這個名字,讓我立刻聯想到那種既有宏大曆史背景,又聚焦於微觀情感和人物命運的敘事。李叔同的生平,本身就充滿瞭戲劇性——從一個富傢公子,到藝術巨匠,再到一代高僧,這其中的轉變,絕非偶然。我想,這本書應該會深入剖析他人生道路上那些重要的轉摺點,並且會嘗試去解讀這些轉摺背後,傢族的力量是如何起作用的。是傢族的期望?還是傢族的牽絆?抑或是傢族的某種精神傳承,引導著他走嚮瞭不同的人生選擇?書中對“幻與真”的探討,也讓我産生聯想,在那個新舊交替、思潮湧動的時代,個體和傢族的身份認同、價值取嚮,是否也充滿瞭迷茫與掙紮,究竟什麼是真實的自我,什麼是被社會、被傢族塑造的“幻影”?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去理解一個時代的傢族如何在個體命運中投下長長的影子。
評分這本書我還沒來得及翻開細讀,但光看書名《休管人生幻與真:李叔同傢族》,就已經勾起瞭我無限的好奇心。李叔同,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傳奇色彩,他既是近代中國傑齣的音樂傢、美術傢、書法傢,又是後來遁入空門的弘一大師,其人生軌跡之跌宕起伏,足以讓人驚嘆。而“傢族”二字,更是為這份傳奇增添瞭更多維度的解讀空間。我想,書中一定不僅僅是講述李叔同個人的故事,而是將他置於一個更廣闊的傢族背景之下,去探尋那些影響他一生,或被他影響的親人們的故事。傢族的興衰、情感的糾葛、命運的起伏,這些都如同織就人生幻與真的絲綫,交織在一起,勾勒齣一段段或悲或喜、或真或幻的往事。我期待著書中能為我揭示,在那個動蕩的年代,李叔同的傢族是如何經曆風雨,又是如何在他的人生選擇中扮演瞭怎樣的角色。或許,透過傢族的視角,我們能更深刻地理解李叔同為何從繁華走嚮清淨,從塵世走嚮彼岸。這不僅僅是對一位曆史名人的緬懷,更是對中國近代社會變遷和傢族文化變遷的一次深刻洞察。
評分我最近一直在尋找能夠引發深度思考的書籍,而《休管人生幻與真:李叔同傢族》這個書名,恰好觸動瞭我內心深處的某種渴望。李叔同,這個名字本身就承載著太多的故事和爭議,他的藝術成就、他的宗教情懷,都足以引起人們的關注。但“傢族”二字的加入,讓這個人物的形象更加立體和豐滿。我想,這本書很可能是在探究,在李叔同輝煌的人生背後,他的傢族扮演瞭怎樣的角色?是傢族的支持,讓他得以施展纔華?還是傢族的牽絆,促使他最終選擇遁入空門?“休管人生幻與真”這句點睛之語,更是引人遐想,似乎暗示著一種對人生虛幻與真實的辯證思考,這種思考,是否與他傢族的經曆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領我走進一個真實的傢族生活,去感受那個時代特有的溫情與冷酷,去理解個體如何在傢族的洪流中,尋找真實的自我,又如何在虛幻與真實之間,做齣屬於自己的選擇。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引人入勝的敘事,讓我沉浸其中,獲得思想的啓迪,而不僅僅是瞭解一段曆史。
評分我對曆史人物的傳記一直情有獨鍾,尤其是那些在某個曆史節點上,扮演瞭重要角色,並且其人生充滿瞭轉摺的人物。《休管人生幻與真:李叔同傢族》這個書名,立刻抓住瞭我的眼球,因為它不僅提到瞭在中國近代史上極具影響力的人物李叔同,更將其置於“傢族”的視角之下,並用“幻與真”來概括人生的主題。我猜想,這本書不會僅僅是簡單地羅列李叔同的生平事跡,而是會深入挖掘他所處的傢族環境,探討傢族的文化傳統、經濟狀況、以及親人之間的關係,如何共同塑造瞭他的人生軌跡。在我看來,傢族是一個人最最初始的“世界”,它提供的養分、設置的邊界,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個體的成長和選擇。而“幻與真”的錶述,又似乎點明瞭書中可能探討的核心——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我們所追求的,所看到的,究竟是真實的自我,還是被外界、被社會、甚至被傢族所賦予的虛幻?這本書的評價,我期望它能提供一種全新的理解視角,讓我們從傢族的層麵,去重新審視李叔同這位傳奇人物,以及那個時代背景下,普通傢庭和個體所經曆的種種迷茫與抉擇。
評分我一直對那些擁有復雜生命軌跡的人物深感興趣,李叔同無疑是其中最令人著迷的一個。他的跨界人生,從俗世的輝煌到宗教的清淨,本身就是一齣引人深思的戲劇。《休管人生幻與真:李叔同傢族》這個書名,更是把我的好奇心引嚮瞭更深處——傢族。我好奇的是,是什麼樣的傢族背景,能夠孕育齣這樣一位多麵的人物?是優渥的物質條件,給瞭他自由探索藝術的土壤?還是傢族的某種基因,讓他對精神世界有著天然的敏感?書中“休管人生幻與真”的錶述,似乎暗示著一種超脫世俗的智慧,或許這種智慧,正是李叔同在傢族經曆中,逐漸領悟齣來的。我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揭示,在李叔同的傢族脈絡中,是否存在著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一些關於親情、關於傳承、關於人生選擇的深刻教訓。這本書的評價,我更多的是從一個故事敘述者的角度去看待,它是否能將一個傢族的故事,講述得跌宕起伏、引人入勝,並且能讓讀者在故事中,思考關於“幻”與“真”的哲學命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