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探险:从零开始写分布式服务框架

架构探险:从零开始写分布式服务框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业兵 著
图书标签:
  • 分布式系统
  • 微服务
  • 架构设计
  • Go语言
  • RPC
  • 服务框架
  • 源码分析
  • 实践
  • 高并发
  • 可扩展性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19594
版次:1
商品编码:12127885
品牌:Broadview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一个长期战斗在一线的美团-大众点评技术专家

★详细讲述了分布式服务框架的底层实现细节

★清楚梳理了分布式服务框架周边的知识点

★从零开始构建了一个分布式服务框架

★实战操练的代码透漏出作者身经百战的深厚功力

★技术原理和内部实现分析提升技术理解和洞察力

★目前企业真正使用微服务非常少,而使用分布式服务框架比较多,实现相对简单,作者所在公司美团在分布式服务框架实现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架构探险:从零开始写分布式服务框架》能顺利地带领你走出架构险境,让你对分布式服务框架所涉及的技术了然于胸,并能合理地利用这些技术,搭建符合自身需求的分布式服务框架。


内容简介

  《架构探险:从零开始写分布式服务框架》的初衷是希望把分布式服务框架的实现细节及分布式服务框架周边的知识点梳理清楚,为那些对分布式服务框架感兴趣的人打开一扇窗户,降低获取相关知识的门槛。所以《架构探险:从零开始写分布式服务框架》围绕实现分布式服务框架所需的知识点,进行了比较详尽细致的介绍。包括常见的RPC框架、常见的序列化/反序列化方案及选型、分布式服务框架服务的发布引入实现细节、软负载实现、底层通信方案实现、服务注册与发现实现、服务治理常见的功能等。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逐步讲解,层层深入,最终完成一个可运行的分布式服务框架。

  通过《架构探险:从零开始写分布式服务框架》,读者可以完整地了解实现一个分布式服务框架的所有技术细节和实现原理,希望对想了解分布式服务框架实现细节的读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作者简介

  李业兵

  先后在支付宝运营支撑事业部、去哪儿网酒店事业部任职高级开发工程师。于2015年加入猫眼电影(原美团网旗下电影事业部),负责交易业务线架构与开发工作。

  擅长电商交易领域系统设计与架构,在电商交易领域系统架构设计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

  对高并发系统设计、服务化架构、互联网中间件开发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精彩书评

  随着微服务的流行,支撑微服务的分布式服务框架成为大家优先发展的重点。服务化的基本原理掌握起来相对比较容易,但是要从零构建一个分布式服务框架却比较困难,涉及通信、线程并发、服务调度等。本书详细讲解了构建服务框架所需的各种技术及框架选型,手把手教初学者搭建一套完整的分布式服务框架,如果你想掌握分布式服务框架底层的技术细节,自己开发一套适合本公司和领域的服务框架,本书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华为架构师,《分布式服务框架原理与实践》《Netty木又威指南》作者李林锋


  简洁明了的文字把技术介绍得深入浅出,实战操练的代码透漏出作者身经百战的深厚功力,通过本书不仅可以快速全面地了解和上手分布式服务框架开发技术,还能通过技术原理和内部实现的分析介绍,提升我们对技术的理解和洞察力。

  ——猫眼电影技术负责人陈清阳


  基于服务调用相关知识,业界已产出了不少技术书籍。本书汲取各家之精华,不同技术层级的人通过不同的章节都能获得极大的收获。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是一个长期战斗在工程一线,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美团-大众点评技术专家,设计过大量的工程框架并主导开发实现,经受住了多种复杂业务形态的考验。凭借着作者本人多年的积累,凝聚出了书中丰富的示例和经验总结。通过这些示例和经验总结,内容逐渐深入,全方位揭示了服务间通信的各项技术关键点,能有效地帮助读者从新手成长为专家。

  ——美团点评高级技术专家(原美团点评技术委员会委员)黄波


  本书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分布式系统开发的各方面知识,循序渐进,实例代码比较多,非常适合初入分布式开发并且有Java开发经验的人员参考学习。

  ——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副总裁(原去哪儿网高级系统架构师)孙立


  其实我们都在架构中探险,或许自己目前正身陷险境,我们希望得到一本“宝典”,教会自己如何找到架构的成功捷径。李业兵老师写的这本《架构探险:从零开始写分布式服务框架》就能顺利地带领我们走出险境,让我们对分布式服务框架所涉及的技术了然于胸,并能合理地利用这些技术,搭建符合自身需求的分布式服务框架。

  ——特赞科技CTO黄勇·


目录

第1章 常用的RPC框架 1

1.1 RPC框架原理 1

1.2 RMI介绍 2

1.2.1 原生RMI代码示例 3

1.2.2 RMI穿透防火墙 5

1.3 CXF/Axis2介绍 7

1.3.1 CXF介绍 7

1.3.2 Axis2介绍 14

1.4 Thrift介绍 21

1.4.1 Thrift工作原理介绍 23

1.4.2 Thrift IDL语法说明 26

1.4.3 基于Apache Thrift的Java版完整案例 28

1.4.4 基于Java注解的简化实现 36

1.5 gRPC介绍 42

1.5.1 protobuf3语法介绍 43

1.5.2 gRPC使用示例 45

1.6 HTTP Client介绍 53

1.6.1 构建HttpClient对象 54

1.6.2 构建URI对象 55

1.6.3 构建请求对象(HttpGet、HttpPost) 56

1.6.4 HttpClient发起调用及获取调用返回结果 56

1.7 实现自己的RPC框架 61

1.8 RPC框架与分布式服务框架的区别 68

1.9 本章小结 68

第2章 分布式服务框架总体架构与功能 69

2.1 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OA) 69

2.1.1 面向服务架构范式 69

2.1.2 服务拆分原则 71

2.2 分布式服务框架现实需求 72

2.3 分布式服务框架总体架构及所需的技术概述 72

2.4 本章小结 74

第3章 分布式服务框架序列化与反序列化实现 75

3.1 序列化原理及常用的序列化介绍 75

3.2 Java默认的序列化 77

3.3 XML序列化框架介绍 80

3.4 JSON序列化框架介绍 82

3.5 Hessian序列化框架介绍 87

3.6 protobuf序列化框架介绍 88

3.7 protostuff序列化框架介绍 93

3.8 Thrift序列化框架介绍 98

3.9 Avro序列化框架介绍 100

3.9.1 Avro介绍 100

3.9.2 Avro IDL语言介绍 101

3.9.3 Schema定义介绍 103

3.9.4 Maven配置及使用IDL与Schema自动生成代码 103

3.9.5 Avro序列化/反序列化实现 105

3.10 JBoss Marshalling序列化框架介绍 110

3.11 序列化框架的选型 112

3.12 实现自己的序列化工具引擎 113

3.13 本章小结 118

第4章 实现分布式服务框架服务的发布与引入 119

4.1 Spring Framework框架概述 119

4.1.1 Spring Framework介绍 119

4.1.2 Spring Framework周边生态项目介绍 121

4.2 FactoryBean的秘密 122

4.2.1 FactoryBean的作用及使用场景 123

4.2.2 FactoryBean实现原理及示例说明 124

4.3 Spring框架对于已有RPC框架集成的支持 127

4.3.1 Spring支持集成RPC框架介绍 127

4.3.2 基于RmiProxyFactoryBean 实现RMI与Spring的集成 128

4.3.3 基于HttpInvokerProxyFactoryBean实现HTTP Invoker与Spring的集成 131

4.3.4 基于HessianProxyFactoryBean实现Hessian与Spring的集成 133

4.4 实现自定义服务框架与Spring的集成 136

4.4.1 实现远程服务的发布 136

4.4.2 实现远程服务的引入 144

4.5 在Spring中定制自己的XML标签 150

4.6 本章小结 158

第5章 分布式服务框架注册中心 159

5.1 服务注册中心介绍 159

5.2 ZooKeeper实现服务的注册中心原理 161

5.2.1 ZooKeeper介绍 161

5.2.2 部署ZooKeeper 161

5.2.3 ZkClient使用介绍 164

5.2.4 ZooKeeper实现服务注册中心 173

5.3 集成ZooKeeper实现自己的服务注册与发现 175

5.3.1 服务注册中心服务提供方 175

5.3.2 服务注册中心服务消费方 176

5.3.3 服务注册中心实现 178

5.4 本章小结 189

第6章 分布式服务框架底层通信实现 190

6.1 Java I/O模型及I/O类库的进化 190

6.1.1 Linux下实现的I/O模型 190

6.1.2 Java语言实现的I/O模型 194

6.1.3 Java Classic I/O(Blocking I/O)介绍 194

6.1.4 Java Non-blocking I/O(NIO)介绍 211

6.1.5 NIO2及Asynchronous I/O介绍 233

6.2 Netty使用介绍 255

6.2.1 Netty开发入门 256

6.2.2 Netty粘包/半包问题解决 265

6.3 使用Netty构建服务框架底层通信 320

6.3.1 构建分布式服务框架Netty服务端 320

6.3.2 构建分布式服务框架服务调用端Netty客户端 330

6.4 本章小结 347

第7章 分布式服务框架软负载实现 348

7.1 软负载的实现原理 348

7.2 负载均衡常用算法 349

7.2.1 软负载随机算法实现 349

7.2.2 软负载加权随机算法实现 350

7.2.3 软负载轮询算法实现 351

7.2.4 软负载加权轮询算法实现 352

7.2.5 软负载源地址hash算法实现 354

7.3 实现自己的软负载机制 355

7.4 软负载在分布式服务框架中的应用 357

7.5 本章小结 361

第8章 分布式服务框架服务治理 362

8.1 服务治理介绍 362

8.2 服务治理的简单实现 364

8.2.1 服务分组路由实现 364

8.2.2 简单服务依赖关系分析实现 374

8.2.3 服务调用链路跟踪实现原理 380

8.3 本章小结 380

附录A 如何配置运行本书完成的分布式服务框架 381

精彩书摘

  7.2负载均衡常用算法

  负载均衡常用算法主要有随机、加权随机、轮询、加权轮询、源地址hash等。

  7.2.1软负载随机算法实现

  随机算法原理为:获取服务列表大小范围内的随机数,将该随机数作为列表索引,从服务提供列表中获取服务提供者。

  为负载均衡策略算法定义接口如下:

  publicinterfaceClusterStrategy{

  publicProviderServiceselect(ListproviderServices);

  }

  其中接口方法入参providerServices为服务提供者列表。

  软负载随机算法的实现过程如下。

  importares.remoting.framework.cluster.ClusterStrategy;

  importares.remoting.framework.model.ProviderService;

  importorg.apache.commons.lang3.RandomUtils;

  importjava.util.List;

  publicclassRandomClusterStrategyImplimplementsClusterStrategy{

  @Override

  publicProviderServiceselect(ListproviderServices){

  intMAX_LEN=providerServices.size();

  intindex=RandomUtils.nextInt(0,MAX_LEN-1);

  returnproviderServices.get(index);

  }

  }

  实现原理:获得服务提供者列表大小区间之间的随机数,作为服务提供者列表的索引来获取服务。

  7.2.2软负载加权随机算法实现

  加权随机算法在随机算法的基础上针对权重做了处理。软负载加权随机算法实现代码如下。

  importares.remoting.framework.cluster.ClusterStrategy;

  importares.remoting.framework.model.ProviderService;

  importcom.google.common.collect.Lists;

  importorg.apache.commons.lang3.RandomUtils;

  importjava.util.List;

  publicclassWeightRandomClusterStrategyImplimplementsClusterStrategy{

  @Override

  publicProviderServiceselect(ListproviderServices){

  //存放加权后的服务提供者列表

  ListproviderList=Lists.newArrayList();

  for(ProviderServiceprovider:providerServices){

  intweight=provider.getWeight();

  for(inti=0;i

  providerList.add(provider.copy());

  }

  }

  intMAX_LEN=providerList.size();

  intindex=RandomUtils.nextInt(0,MAX_LEN-1);

  returnproviderList.get(index);

  }

  }

  实现原理:首先根据加权数放大服务提供者列表,比如服务提供者A加权数为3,放大之后变为A,A,A,存放在新的服务提供者列表,然后对新的服务提供者列表应用随机算法。

  7.2.3软负载轮询算法实现

  轮询算法,将服务调用请求按顺序轮流分配到服务提供者后端服务器上,均衡对待每一台服务提供者机器。软负载轮询算法实现代码如下。

  importares.remoting.framework.cluster.ClusterStrategy;

  importares.remoting.framework.model.ProviderService;

  importjava.util.List;

  importjava.util.concurrent.TimeUnit;

  importjava.util.concurrent.locks.Lock;

  importjava.util.concurrent.locks.ReentrantLock;

  publicclassPollingClusterStrategyImplimplementsClusterStrategy{

  //计数器

  privateintindex=0;

  privateLocklock=newReentrantLock();

  @Override

  publicProviderServiceselect(ListproviderServices){

  ProviderServiceservice=null;

  try{

  lock.tryLock(10,TimeUnit.MILLISECONDS);

  //若计数大于服务提供者个数,将计数器归0

  if(index>=providerServices.size()){

  index=0;

  }

  service=providerServices.get(index);

  index++;

  }catch(InterruptedExceptione){

  e.printStackTrace();

  }finally{

  lock.unlock();

  }

  //兜底,保证程序健壮性,若未取到服务,则直接取第1个

  if(service==null){

  service=providerServices.get(0);

  }

  returnservice;

  }

  }

  实现原理:依次按顺序获取服务提供者列表中的数据,并使用计数器记录使用过的数据索引,若数据索引到最后一个数据,则计数器归零,重新开始新的循环。

  ……


前言/序言

  推荐序

  2015年,我写了自己的第一本书《架构探险:从零开始写JavaWeb框架》,书中记录了一款轻量级JavaWeb框架的整个开发过程。我将该框架取名为SmartFramework,因为我认为JavaWeb框架应该更容易上手,运行得更快,更加轻量级。

  为何我要写“架构探险”?

  我希望有更多看过这本书的朋友,能够对JavaWeb框架的底层原理更加清楚,不仅能熟练使用框架,而且还能知道框架底层都做了些什么,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我认为所有的开发者都应该这样要求自己。

  此外,我认为学习技术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分享,只有分享才能让自己得到更快的进步。但在分享之前,我们需要花时间去不断学习,这个学习过程也许是痛苦的,但当自己将所学技能分享出去的时候却是快乐的。不仅如此,我们通过分享还会收到大家更多的反馈,这些反馈能够帮助我们得到更加全面的成长。

  架构和“探险”有何关系?

  架构说简单点就是一堆技术、框架、工具的组合,至于怎么组合,这就非常考验架构师的经验和水平。一个优秀的架构,可以让开发效率变得更加高效,为企业节省更多的成本。程序员可将自己更多的精力放在业务需求的实现上,不会被底层的复杂技术细节所干扰。

  架构师(或从事架构工作的人)就像是探险者一样,他们走在团队的前面,为大家铺路,带领大家找到成功捷径。此外,做架构工作不能照搬别人所谓的最佳实践,而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灵活选择,设计最为合理的架构。架构的目的是为了让业务变得更加容易落地,降低开发成本与统一开发规范。架构师的职责就是避免大家踩坑,他们需要将自己的经验总结下来,并带领大家走最正确的路。架构师不只是在体验探险的凶险和快乐,而是把探险所积累的经验沉淀下来,让后面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架构探险是一种信仰

  其实我们都在架构中探险,或许自己目前正身陷险境,我们希望得到一本“宝典”,教会自己应该如何找到架构的成功捷径。李业兵老师写的这本《架构探险:从零开始写分布式服务框架》就能顺利地带领我们走出险境,让我们对分布式服务框架所涉及的技术了然于胸,并能合理地利用这些技术,搭建符合自身需求的分布式服务框架。

  这本书传递了“架构探险”的精神,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其实架构探险是一种信仰,它指引我们在架构之路上继续前进。

  黄勇·特赞科技CTO

  2017年6月

  前言

  缘起

  随着互联网浪潮风起云涌,互联网行业发展非常迅猛。此时将所有业务集中实现在一个应用上的做法已经满足不了公司及业务发展的需要了。基于面向服务体系架构来构建系统成了互联网架构师构建系统的不二选择,而面向服务体系架构能够落地的基础技术之一就是分布式服务框架。

  要完全掌握分布式服务框架存在一定的技术门槛,市面上不乏一些非常出色的开源分布式服务框架。但对于新手而言,直接通过阅读源码来掌握分布式服务框架原理也并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

  现在市面上也有专门的书籍来介绍分布式服务框架,但大都是从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来描述其原理的。有句俗语:“有些事,难不难,做了才知道;有些山,陡不陡,爬了才知道。”对于程序员来说,总是想通过具体的代码来了解一个分布式服务框架的实现细节,这样更为直观和深刻。为了帮助部分想了解分布式服务框架内部实现原理,甚至想自己实现一个分布式服务框架的读者,我写了这样一本介绍如何从零开始写一个分布式服务框架的书,希望能够对想了解分布式服务框架实现细节的读者有所帮助。

  内容大纲

  全书一共8章。按照分布式服务框架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各个组成部分所需的知识点或者这些知识点适当的延伸来组织每一章节的内容。建议读者按照全书章节的组织顺序来阅读。

  第1章主要介绍日常开发常用的RPC框架,包括RMI、CXF、Axis2、Thrift、gRPC、HttpClient,并就每一种RPC框架给出了实际可运行的代码示例,以及自己实现的一个简易版的RPC框架。

  第2章对于基于服务体系架构做了介绍,对分布式服务框架总体架构及实现分布式服务框架所需的技术做了概要性介绍。

  第3章介绍9种序列化/反序列化方案,每一种序列化/反序列化方案均给出了相应的代码示例,并给出了具体的选型建议。同时,将这9种序列化/反序列化实现集成在一起,实现了可配置化的序列化/反序列化工具引擎,最终整合在分布式服务框架实现内部。

  第4章对Spring做了概要性介绍。有针对性地对FactoryBean周边知识及如何使用FactoryBean实现分布式服务的发布和引入做了详细介绍并给出代码实现。

  第5章介绍ZooKeeper常用知识及如何使用ZooKeeper实现服务的注册与发现,并给出了具体的代码实现。

  第6章围绕系统之间底层通信相关的知识点来组织,从JavaI/O体系(阻塞I/O、NIO、NIO2)到Netty相关知识均做了详细介绍。最后就使用Netty实现分布式服务框架底层通信给出了代码实现。

  第7章介绍常用的软负载算法,并针对每一种算法给出了代码实现。同时将实现的多种软负载算法集成可配置的软负载工具引擎,最终整合在分布式服务框架实现内部。

  第8章介绍分布式服务框架服务治理相关的概念及方法论,并就部分服务治理功能给出了具体实现。

  全书完整地实现了一个可以实际运行的分布式服务框架,全书所有代码均提供下载。

  致谢

  首先感谢我的妻子,在写书这段时间,宝宝的出生给了我人生中最好的礼物,宝宝的咿呀学语、一个不经意的笑容都能给我莫大的支持和鼓励。

  同时,感谢猫眼电影公司的同事和领导,给了我宽松的学习与工作氛围,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得到了很多成长的机会。

  最后,感谢辛苦劳作的编辑,本书能够出版有你们很大的一份功劳。

  写在最后

  这本书偏向实战,会有很多代码实现细节的描述,全书完整的代码实现会另给下载链接。本书所实现的分布式服务框架并未经历严苛生产环境的考验,定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日后有机会再继续完善。写书对我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因为一个技术点,自己能理解和会用文字表达出来让别人也能理解是完全不同的层次。心中特别忐忑,担心因为自己对知识理解不够深入,以及文字表达水平不够,导致对读者有所误导。书中难免有错误和疏漏之处,在此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李业兵



《架构探险:从零开始写分布式服务框架》 一、 内容概述 本书并非一本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一次充满实践乐趣的架构探索之旅。它将带领读者从零开始,亲手构建一个完整的分布式服务框架。这意味着,你将不再仅仅是学习概念,而是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握构建复杂分布式系统的关键技术和思维模式。 本书的核心在于“从零开始”。我们不依赖任何现成的、成熟的分布式框架,而是回归最本质的设计原则和技术选型。从最基础的网络通信,到服务注册与发现,再到负载均衡、容错机制,以及最终的分布式事务,每一个环节都将进行深入的剖析和代码实现。这不仅仅是代码的堆砌,更是对架构设计思想的逐步演进。 我们将聚焦于以下几个关键模块的构建: 核心通信层: 探讨不同通信协议(如 TCP、HTTP、gRPC)的优劣,并选择一种或多种协议进行实现。我们将深入理解网络IO模型(同步阻塞、异步非阻塞、事件驱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高性能、高并发的通信组件。你将学习如何处理序列化与反序列化,如何设计灵活的消息传递机制。 服务注册与发现: 这是分布式系统的基石。我们将从最简单的基于配置中心或内存的注册方式开始,逐步过渡到更健壮的、基于分布式一致性协议(如 Zookeeper、etcd)的服务注册与发现方案。你将理解服务心跳、健康检查、节点动态增删的原理和实现。 远程过程调用(RPC): 如何让不同服务之间能够像本地调用一样方便?我们将设计并实现一个轻量级的RPC框架。这包括服务代理、Stub的生成、请求与响应的编解码、序列化协议的选择(如 Protocol Buffers, Avro),以及网络通信的封装。 负载均衡: 当服务有多个实例时,如何将请求合理地分配到这些实例上?我们将实现多种负载均衡策略,如轮询、随机、加权轮询、最少连接等,并分析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 服务治理与容错: 分布式系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服务不可用、网络延迟等问题。本书将重点讲解如何设计和实现熔断、降级、限流等容错机制,以保证系统的整体可用性和稳定性。你将学习到服务调用链的追踪、监控与告警的实现思路。 配置中心: 如何动态地管理和更新分布式系统中各个服务的配置?我们将设计一个简易的配置中心,支持配置的发布、订阅和版本管理。 分布式事务(初探): 虽然完全实现一个健壮的分布式事务框架复杂度极高,但本书将对分布式事务的核心概念(如两阶段提交、三阶段提交、TCC)进行介绍,并可能包含一个简化版本的实现,让读者对分布式事务的挑战和解决方案有初步的认识。 部署与监控: 讨论如何将构建好的框架进行部署,以及如何进行基础的监控和日志记录,以便于后续的维护和问题排查。 二、 目标读者 本书的目标读者并非仅限于经验丰富的架构师,更欢迎那些渴望深入理解分布式系统底层原理,并愿意动手实践的开发者。 有一定Java(或其他主流后端语言)开发经验的开发者: 熟悉面向对象编程、数据结构与算法,了解基本的网络编程概念。 对分布式系统原理感到好奇的开发者: 想要从根本上理解微服务、RPC、服务治理等概念是如何工作的。 希望提升架构设计能力的开发者: 学习如何从需求出发,一步步设计和实现一个复杂的系统。 正在或计划构建分布式系统的团队: 能够为团队成员提供统一的技术视野和实践指导。 对底层技术充满热情,喜欢“拆解”和“重构”的开发者: 享受从无到有构建技术的成就感。 三、 内容特色与亮点 “从零开始”的实践路线图: 摒弃“拿来主义”,回归本源,亲手打造每一个核心组件。这种深入骨髓的理解是任何现成框架的学习都无法比拟的。 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每个知识点都将伴随清晰的源码实现和代码示例,让你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也能看到实际落地的过程。 循序渐进的难度梯度: 从最简单的通信模型开始,逐步引入更复杂的分布式概念,确保读者能够平稳过渡,逐步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注重设计思想的传递: 不仅仅是教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教你“为什么这么做”。深入分析各种技术选型的权衡利弊,培养读者的架构思维。 真实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模拟实际分布式系统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让读者提前储备应对复杂场景的能力。 不回避复杂性: 对于分布式系统中的核心难点(如一致性、容错),本书将进行深入的探讨,力求让读者对这些挑战有清晰的认识,并了解现有的解决思路。 强调动手能力: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亲手实践来加深理解。读者可以通过跟随本书的步骤,构建出属于自己的分布式服务框架,这将是学习过程中最宝贵的财富。 可扩展性和模块化设计: 在框架设计中,我们会强调模块化和可扩展性,以便读者在掌握基础后,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和功能扩展。 四、 学习价值与成果 通过本书的学习,你将能够: 掌握分布式服务框架的核心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 深刻理解网络通信、序列化、RPC、服务发现、负载均衡、容错机制等关键技术。 能够独立设计和实现一个基础的分布式服务框架。 提升在复杂分布式系统设计和开发中的能力。 为深入研究更高级的分布式技术(如分布式数据库、消息队列、大数据处理框架)打下坚实的基础。 拥有从零开始构建复杂系统的自信和能力。 在面试中,能够从容应对关于分布式系统设计和实现的挑战性问题。 五、 潜在延伸与思考 在掌握了本书的基础框架后,你将能够基于此框架,进一步探索和实现更高级的分布式特性,例如: 分布式追踪系统(Distributed Tracing): 如何跟踪跨多个服务的请求链路,便于调试和性能分析。 分布式配置中心的高可用性与一致性: 引入 Raft 或 Paxos 算法,构建更鲁棒的配置中心。 更复杂的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 例如 Saga 模式,实现最终一致性。 服务网格(Service Mesh)的核心概念: 理解 Sidecar 模式、流量管理、安全策略等。 自动化部署与弹性伸缩: 结合容器技术(如 Docker, Kubernetes)实现框架的自动化部署和按需伸缩。 性能优化与调优: 针对各个模块进行更细致的性能分析和优化。 《架构探险:从零开始写分布式服务框架》 是一次系统性的架构实战训练,它将带领你告别“黑盒”,深入理解分布式系统的“心脏”是如何跳动的。准备好踏上这场充满挑战与惊喜的架构探险之旅了吗?让我们一起,用代码构建一个强大的分布式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架构探险:从零开始写分布式服务框架》这本书,真的给我了一种“从小白到大神”的质感。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分布式系统,特别是“分布式事务”这块,一直都感觉是一片混沌。但这本书的作者,用一种极其耐心和细致的方式,将这个复杂的问题层层剥开。他没有上来就讲什么两阶段提交或者三阶段提交,而是从最根本的“原子性”问题讲起,通过一个又一个形象的比喻,让我理解了为什么在分布式环境下,实现事务的原子性如此困难。然后,作者才一步步引入了各种解决方案,并详细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以及适用场景。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TCC”模式的讲解,它让我在实际工作中,找到了解决复杂业务场景下分布式事务的思路。而且,这本书的篇幅虽然不小,但读起来却一点都不枯燥,作者的文笔流畅,而且穿插了很多自己踩过的“坑”和总结的经验,读起来就像是在听一位老友在分享他的宝贵财富,让人受益匪浅。

评分

最近有幸拜读了《架构探险:从零开始写分布式服务框架》,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冲击波至今仍在回荡。我一直认为,真正的技术学习,就是要深入骨髓,理解其“为什么”。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这一点。它不像市面上很多泛泛而谈的分布式书籍,只是罗列概念和框架,而是真正带你“动手”,从零开始,一点点搭建起一个属于自己的分布式服务框架。这种“从无到有”的过程,是对知识最深刻的内化。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 RPC通信”部分时,不仅仅是介绍了gRPC或者Thrift,而是从TCP/IP协议栈开始,讲到序列化、反序列化,再到消息头的设计,一步步揭示了RPC的底层逻辑。当我跟着书中的代码一步步实现时,那种对底层原理的理解,是阅读任何API文档都无法比拟的。而且,作者对于“限流”和“熔断”的讲解,也相当有深度,他没有简单地给出几个算法,而是详细分析了它们的设计哲学,以及如何在不同的场景下进行权衡和选择。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要真正掌握分布式服务,不仅仅是要会使用现有的框架,更重要的是理解它们是如何工作的,这样才能在遇到问题时,找到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评分

《架构探险:从零开始写分布式服务框架》这本书,绝对是我近年来读过的技术书中,最值得反复品味的一本。它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完的书,而是需要你沉下心来,跟着作者的思路,一步步去“探险”。我最喜欢书中关于“服务治理”的章节,作者对于“配置中心”和“日志收集”的讲解,让我彻底颠覆了之前对这些功能的认知。我一直以为它们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但书中通过实际案例,让我看到了它们在分布式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巧妙的设计,实现高效的服务管理。特别是当作者讲解如何设计一个可伸缩的配置中心时,让我对“一致性”和“分布式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独特,不像枯燥的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技术向导,用一种循循善诱的方式,带你领略分布式架构的魅力。我经常会在工作之余,重新翻阅其中的一些章节,每次都能有新的收获。它让我不仅仅是学会了“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为什么这样做”。

评分

我想对《架构探险:从零开始写分布式服务框架》这本书用“惊艳”来形容。我之前接触过一些分布式系统,但总感觉隔靴搔痒,不痛不痒。直到读了这本书,我才真正感受到,原来构建一个健壮的分布式服务框架,是如此的精妙。作者在“消息队列”部分的讲解,真的是太到位了。他没有仅仅停留在Kafka、RabbitMQ的接口层面,而是深入到消息的传递机制、消息的确认机制,甚至是如何处理消息丢失和重复消费的问题。我跟着书中的示例,尝试构建了一个简单的消息总线,那种对消息流转过程的掌控感,让我觉得前所未有的自信。而且,书中对于“灰度发布”和“版本控制”的讲解,也让我脑洞大开。我一直以为这些功能非常复杂,但作者通过精巧的设计,将它们变得触手可及。这本书不仅仅是技术指导,更是一种思维的启迪,它让我明白,分布式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从每一个细节入手,都需要精心的设计和持续的优化。

评分

这本《架构探险:从零开始写分布式服务框架》真是让我醍醐灌顶,如同打开了通往分布式世界的大门。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分布式服务总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知道它很重要,但具体怎么构建、遇到问题怎么解决,总是模糊不清。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作者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一步步引导读者构建起一个完整的分布式服务框架。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服务发现”和“负载均衡”的讲解,作者没有直接丢出复杂的算法,而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生动的例子,将这些核心机制背后的原理剖析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当他讲到如何手动实现一个简单的服务注册中心时,那种成就感简直无法言喻。更难得的是,书中还深入探讨了“容错”和“分布式事务”等难点,这些都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痛点,而作者的解决方案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让我豁然开朗。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技术,更是在培养一种解决复杂问题的思维方式,让我能够更自信地面对分布式架构带来的挑战。

评分

618买的,原价的五折。买了一二十本书,包装完好,有些书页没有隔开。总体还是不错的。

评分

感觉不错,思想到位

评分

非常好满意~~~~~~~~~

评分

挺快的,就是包装,不敢恭维。

评分

朋友推荐买的,分布式入门书籍,还没看,等学习了之后再追评。

评分

京东一直值得信赖,物美价廉,送货神速!

评分

好就一个字。。。。。。。。。

评分

书是正版,618 打折很实惠,接下来要好好的拜读了

评分

这本书内容还是很期待,但是包装太差了,书已经折损了,还有污渍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