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8考研英语题库系列:阅读理解必练101篇》是由中公考研师资根据多年来的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经验编写而成的。本书的主要特色如下:
1.书内含码 码上有课
本书中2006年~2017年英语(一)阅读理解每套真题都含有二维码,帮助考生解答做题疑惑,讲解答题技巧。
2.考情揭秘,技巧透析
本书上篇章是传统阅读的题型概述,介绍了题型、题材、技能和解题策略,对常考的主旨题、细节题、结构题、含义题、推断题和态度题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备考策略。下篇章是新题型的题型概述,介绍了考情和题型种类;对每个题型都指明了题型特点和解题步骤。帮助考生系统了解真题考查方向,胸有成竹地应对考试。
3.真题模拟,分类训练
本书上篇将传统阅读分为“社会伦理类”“商业经济类”“文化教育类”“环境科普类”四大类,下篇将新题型分为“7选5题型”“排序题”“匹配题”三大类,均配备真题及模拟题,满足考生对真题的需求,同时练习题供考生巩固知识,进行自测训练。考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可在细致研读真题后,趁热打铁做模拟练习题,逐层深入训练,检验复习效果。
4.移动自习 随时随地
购书享有中公教育移动自习室多样增值服务,内含:核心考点免费学,在线题库任意练,考友圈答疑解惑,视频直播随时看。让考生可以搬着“自习室”,随时随地学习。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8考研英语题库系列:阅读理解必练101篇》是由中公考研师资根据丰富的经验编写而成的。
本书按照阅读理解传统题型和新题型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共包括五章,章为题型概论,包括阅读理解传统题型的考试题型演变、文章选材归类、主要考查技能以及六大解题策略,其余四章按照常考阅读题材分类,分为“社会伦理类”“商业经济类”“文化教育类”“环境科普类”,每章下设5个单元,每单元包括4篇阅读,共80篇阅读。
下篇共包括四章,章为题型概论,其余三章严格依据大纲给出的三种备考题型分类,即“7选5题型”“排序题”“匹配题”,共21篇阅读。
目录
第一章题型概论(2)
一、考试题型演变(2)
二、文章选材归类(2)
三、主要考查技能(2)
四、六大解题策略(2)
第二章社会伦理类(4)
Unit1(4)
Unit2(18)
Unit3(32)
Unit4(46)
Unit5(60)
第三章商业经济类(73)
Unit1(73)
Unit2(88)
Unit3(102)
Unit4(116)
Unit5(130)
第四章文化教育类(143)
Unit1(143)
Unit2(157)
Unit3(171)
Unit4(184)
Unit5(198)
第五章环境科普类(211)
Unit1(211)
Unit2(225)
Unit3(238)
Unit4(252)
Unit5(265)
第一章题型概论(280)
一、考情分析(280)
二、题型种类(280)
第二章7选5题型(281)
一、题型特点(281)
二、解题步骤(281)
三、题型练习(281)
Text1(281)
Text2(285)
Text3(289)
Text4(292)
Text5(296)
Text6(299)
Text7(303)
第三章排序题(307)
一、题型特点(307)
二、解题步骤(307)
三、解题方法(307)
四、题型练习(308)
Text1(308)
Text2(312)
Text3(315)
Text4(319)
Text5(321)
Text6(325)
第四章匹配题(329)
第一节匹配题一:(为标题)匹配例子或者阐述句(329)
一、题型特点(329)
二、解题步骤(329)
三、题型练习(329)
Text1(329)
Text2(333)
Text3(337)
Text4(341)
第二节匹配题二:(为段落)匹配标题或者概括句(344)
一、题型特点(344)
二、解题步骤(344)
三、题型练习(345)
Text1(345)
Text2(348)
Text3(351)
Text4(355)
精彩书摘
上篇 传统题型
章 题型概论
第二章 社会伦理类
第三章 商业经济类
第四章 文化教育类
第五章 环境科普类
一、考试题型演变
阅读理解传统题型是相对于新题型而言的,即四选一题型。1987年以前都是每小题1分,1988年开始变为每小题2分。题量由10道、15道增至20道。2002年以后由5篇减至4篇,每篇后的问题由4小题增至5小题。这说明阅读理解传统题型的分值、题量、难度都在不断增加,需要考生花更多的精力去备考。
二、文章选材归类
分析阅读理解传统题型的历年考题,发现选材集中于社会伦理类、商业经济类、文化教育类、环境科普类,其中社会伦理类题材稍多于其他三种。因此本书将阅读理解文章按此四种题材分类。考生只要平时多加训练,掌握各种题材文章的常用词汇,考试时便不会对文章感到陌生。本书每篇文章都列出了文中的重点词汇及短语以便考生掌握各种题材的常用词汇。
三、主要考查技能
1.理解主旨要义。
2.理解文中的具体信息。
3.理解文中的概念性含义。
4.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
5.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
6.理解文章的总体结构以及上下文之间的关系。
7.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
8.区分论点和论据。
四、六大解题策略
根据阅读理解的考查技能,我们将传统题型分为以下六种题型,而每种题型都有独特的解题方法:
(一)主旨题
主旨题一般以两种形式出现,一种是问文章的main idea,选项为四句话;一种是问文章的topic或者best title,选项为短语。不管哪种形式,都是考查文章的中心思想。而一篇思维缜密、结构严谨的议论文,中心思想一般会出现在文章的首段或尾段,因此考生要通过阅读首尾两段来概括出中心思想。当然也有例外,有的文章开头是引子,引子之后才是文章主旨,这样的文章一般引子处会设题,以推断题或者结构题的形式出现,考查引子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要为文章选标题,那么标题一定要将文章的主要观点涵盖全面,一般来说,文章反复提到的词便是中心思想核心词。
(二)细节题
细节题的题干中一般含有文章中出现的细节信息,如人名、地名、时间、数字、加引号的词、专业术语、段落信息词等。因此考生要根据这些细节信息(即关键词)回到原文去定位,即从哪找答案;然后再将选项与原文作对比,选出正确答案。
回文定位有三种方法:
1.根据出题顺序返回原文。
2.根据关键词返回原文。
3.根据题干或选项中的重点词或其同义词返回原文。
对比选项与原文要注意:选项中有的是原文复现,有的是原文词汇的同义复现。
(三)结构题
结构题的考查形式一般是要求考生推断文章前一段或下一段的内容,或者如果文章以引子开头,问引子有什么作用。此题要求考生对文章的布局谋篇有一定了解。考生主要是根据相关段落的过渡句做出判断。该题型在近些年考的相对较少。
(四)含义题
含义题侧重考查考生通过上下文判断词义、句意的能力。有两种考查形式:一是超纲词含义的推断,二是熟词在特定场合或语境中的意思。考生作答时,要到所考查词语或短语的前后文中寻找答案,根据语境推断其含义。
(五)推断题
推断题考查考生对原文重要信息的推理和判断能力。解答推断题要把握以下三原则:
1.全面分析,切忌片面思考,得出片面结论。
2.不要选择表层信息答案,要立足于由已知信息推断未知信息。
3.忠实于原文指导思想,切忌脱离原文,主观臆断。
如果是适合用排除法做的推断题,要了解干扰项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文章中直接用于表述细节的信息常为干扰项。
2.与文章内容或观点含义相反的结论必为干扰项。
3.不合常理或不合逻辑的结论也是干扰项。
(六)态度题
态度题一般是考查作者对文中提到的某个人或某件事的观点或态度,选项一般是有关态度的词汇。做态度题要把握以下六原则:
1.表示“客观”的词多为正确选项,如objective(客观的),impartial(公平的),unbiased(无偏见的)和unprejudiced(无偏见的)等。
2.作者态度基本不会是漠不关心,所以此类词一般不是正确选项,如indifferent(漠不关心的),uninterested(不感兴趣的),impassive(无动于衷的)和unconcerned(不关心的)等。
3.好还是坏,支持还是反对,态度一般会比较明确,带中立色彩的词相对来讲不容易成为正确答案,如neutral(中立的),ambiguous(模棱两可的)等。
4.尽量不要用贬义词去评价作者的态度。
5.考生不要把自己的好恶揉进其中。
6.要注意区分作者本人的态度和作者引用的观点的态度。
根据对历年真题的分析,此类题材范围广泛,涉及社会甚至国际热点问题、法律道德的相关问题、互联网上的热点事件等,如:贪污和权利之间的法律惩罚界限、快速时尚、女性承受的压力、信息安全、工会组织与政客的斗争等。此类文章对观点态度的表述往往比较隐晦,考生只有多关注社会问题,多积累相关的背景知识,才能加快阅读速度,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跨越语境:深度解析高分阅读理解之道》 内容概要: 本书旨在为广大考研英语的备考者提供一套系统、深入的阅读理解训练方案。区别于市面上单纯罗列题目的资料,本书将重点聚焦于阅读理解的核心能力培养——即如何精准捕捉文章主旨、理解细节信息、推断隐含意义、辨析作者态度以及把握篇章结构。我们相信,掌握了这些能力,考生便能触类旁通,应对各类题型和文章,最终在考研英语阅读理解部分取得理想的成绩。 本书共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核心能力解构与训练 本部分将考研英语阅读理解的各项核心能力细致拆解,并针对每项能力设计了专门的训练模块。 模块一:主旨概括的艺术 核心理念: 文章的主旨是理解的“纲”,抓住纲才能挈领。我们不局限于识别段落主题句,更强调通过分析段落间的逻辑关系、作者反复强调的观点、以及文章的整体走向来提炼出最精准的中心思想。 训练内容: 主题句识别与重构: 学习如何在不同的句式结构中快速定位主题句,以及如何根据上下文信息重构不明显的主题句。 段落功能分析: 掌握区分段落的首句、末句、支撑句、转折句等功能,理解它们在构建文章主旨中的作用。 篇章结构解读: 分析常见的文章结构模式(如总分总、并列、对比、因果、递进等),理解不同结构如何支撑文章的主旨。 “一眼看穿”主旨题: 教授多种快速锁定主旨题选项的技巧,包括排除法、关键词匹配法、以及基于篇章结构的推理法。 实战演练: 精选历年考研真题中的主旨概括题,提供详细的解题思路和错误选项分析,帮助考生巩固所学。 模块二:细节辨析的精准度 核心理念: 细节题看似简单,却往往是考生失分的“重灾区”。本模块将带领考生超越字面意思,深入理解细节在文章中的实际作用,学会辨别事实、观点、例子、数据等不同细节的含义,并准确判断其与题干的关联性。 训练内容: “三问”法定位细节: 教授如何围绕题干中的关键词,通过“谁?(主语)”“做什么?(谓语)”“怎么样?(状语/宾语)”这三个核心问题,精准定位原文信息。 同义替换与近义词辨析: 强化词汇的语境理解,识别题干与原文中常见的同义替换、近义词、反义词的运用。 逻辑关系细读: 关注细节之间的逻辑联系,如因果、并列、转折、递进等,理解细节如何支撑作者的论点。 隐含信息的挖掘: 学习如何从细节中推断出作者未直接说明但意图表达的意思,例如通过例证推导普遍性结论。 区分“表述一致”与“意思一致”: 强调即使原文和选项表述相似,也需关注意思是否完全一致,避免陷入“看起来对”的陷阱。 实战演练: 选取大量不同类型的细节题,展示如何通过严谨的逻辑推理和信息匹配,从干扰项中找出唯一正确选项。 模块三:推理判断的深度与广度 核心理念: 推理判断题是考查考生理解深层含义、把握作者意图的关键。本模块将引导考生跳出原文表面信息,深入分析作者的用词、语气、逻辑编排,从而准确推断出文章未直接给出的信息。 训练内容: “三步法”推理: 教授“定位原文——分析语境——排除干扰”的系统推理步骤。 作者态度与情感分析: 辨析作者在陈述事实、评价观点时所使用的词汇和语气,准确判断其是支持、反对、中立、怀疑还是其他。 隐含意义与言外之意: 学习如何理解作者的“未尽之言”,例如通过反语、双关、设问等修辞手法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 逻辑链条的构建与推演: 分析文章的逻辑结构,理解作者是如何一步步引导读者得出结论的,并从中推断出可能存在的逻辑漏洞或作者未明确提及的联系。 “由此可知”的边界: 强调推理的严谨性,避免过度推理或主观臆断,确保推断出的信息在原文逻辑的支持范围之内。 实战演练: 精选历年考研真题中的推理判断题,重点解析高难度题目的思维过程,剖析常见推理误区。 模块四:词汇与句子的语境化解读 核心理念: 词汇和句子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但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下可能发生变化。本模块将帮助考生摆脱孤立背单词的模式,学会如何在具体的文章语境中理解词义和句子含义,从而准确把握文章的细微之处。 训练内容: “上下文猜词”法: 教授多种基于上下文猜测词义的方法,如通过同义替换、反义对比、因果关系、语境暗示等。 复杂长难句解析: 拆解考研英语中常见的复杂长难句结构,包括多重从句、插入语、倒装等,帮助考生理清句子成分和逻辑关系。 虚拟语气、被动语态、否定结构等特殊句式辨析: 重点讲解这些句式在考研英语中的特殊含义和考查方式。 句子之间的逻辑衔接: 分析句子与句子之间的承接关系(如顺承、转折、因果、例证等),理解它们如何共同构建段落和篇章的意义。 实战演练: 选取包含大量生僻词汇和复杂句式的文章,指导考生如何通过语境理解,快速准确地把握句子和词汇的含义。 第二部分:精选高频考点题型专项突破 本部分将针对考研英语阅读理解中出现频率极高、且难度较大的几种题型,进行深度剖析和专项训练。 题型一:细节查找题(Fact/Detail Questions) 特点分析: 考查对文章具体事实、细节、数据、例子等信息的理解和定位。 解题策略: 强调“关键词定位”与“回原文核对”,训练考生快速在文章中找到与题干信息对应的句子,并仔细比对选项与原文的异同。 题型二:主旨/中心思想题(Main Idea/Topic Questions) 特点分析: 考查对文章整体或段落核心观点的把握。 解题策略: 强调“宏观把握”与“微观验证”,引导考生通过识别段落首尾句、反复出现的核心词汇、以及文章的结构模式来确定主旨,并通过阅读全文来验证。 题型三:推理判断题(Inference/Implication Questions) 特点分析: 考查对文章隐含意义、作者态度、文章结论等深层含义的理解。 解题策略: 强调“就近原则”与“逻辑推导”,训练考生在原文信息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合理推断,并警惕过度推理。 题型四:作者态度/观点题(Author's Attitude/Viewpoint Questions) 特点分析: 考查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褒贬、赞扬、批评、中立等情感态度的判断。 解题策略: 强调“词汇辨析”与“语气分析”,引导考生关注作者使用的形容词、副词、动词以及句子结构,来判断其态度。 题型五:词义句意猜测题(Vocabulary in Context/Sentence Meaning Questions) 特点分析: 考查对文章中特定词汇或句子的准确含义的理解。 解题策略: 强调“语境优先”与“回原文验证”,引导考生通过上下文信息来猜测词义和句意,并最终在原文中寻找支持。 题型六:文章结构/写作目的题(Article Structure/Purpose Questions) 特点分析: 考查对文章整体逻辑结构、段落安排、作者写作意图等的分析。 解题策略: 强调“篇章梳理”与“目的推断”,引导考生梳理文章的逻辑线索,理解各部分在整体框架中的作用,并推断作者的写作动机。 第三部分:模拟演练与能力进阶 本部分为考生提供了模拟真实考场环境的练习机会,并指导考生在练习中不断总结经验,实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精选模拟题组: 包含若干套模拟题,题型、难度、文章题材均严格参照历年考研真题标准,力求为考生提供逼真的训练体验。 详细解析与错题归因: 每道题均附有详尽的解析,不仅解释正确选项的理由,更深入剖析错误选项设置的“陷阱”和考生易出错的原因。 “错题本”构建与反思: 指导考生建立个人错题本,并对错误进行分类归因(如是词汇问题、句子结构问题、逻辑理解问题、还是审题不清等),针对性地进行巩固复习。 “难题攻坚”策略: 针对考生普遍认为困难的文章题材(如科技文、社会科学文等)和题型,提供专门的解题技巧和阅读策略。 备考进阶指导: 提供不同备考阶段的学习建议,帮助考生合理规划时间,循序渐进地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本书特色: 理论与实践并重: 不仅教授解题技巧,更注重培养考生的阅读理解底层能力,使之能够举一反三。 系统性与条理性: 将复杂的阅读理解能力分解为可操作的模块,层层递进,逻辑清晰。 深度解析与精细打磨: 对每一道题、每一个选项的考查点都进行深入剖析,力求精益求精。 贴合考研实际: 内容紧密围绕考研英语阅读理解的最新趋势和考查要点,确保训练的有效性。 启发式教学: 引导考生主动思考,而非被动接受,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的目标读者: 所有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尤其是希望在英语阅读理解部分取得高分的考生。无论你是基础薄弱需要系统入门,还是基础较好希望查漏补缺、实现能力跃升,本书都将是你的得力助手。 通过本书的学习,我们期待考生能够掌握一套科学有效的阅读理解方法论,提升对英文文章的理解深度和广度,最终在考研英语这场挑战中,自信地跨越语境,赢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