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8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专用教材:考前冲刺预测试卷综合应用能力(C类)》共设置5套试卷,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大纲以及真题精心编写而成,覆盖了大纲所要求的题型,即科技文献阅读题、论证评价题、科技实务题、材料作文题。答案讲解深入浅出,简洁明了,条例清晰,结构严谨。为考生指明解答思路与方向,帮助考生轻松应对考试,为真正的考试奠定下良好的基础。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8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专用教材:考前冲刺预测试卷综合应用能力(C类)》中设置的5套模拟试卷在深入研究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真题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符合考试大纲要求,契合实际考情,为考生在事业单位的考试中助力加油!     
目录
   【试卷部分】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综合应用能力(C类)考前冲刺预测试卷(一)(1)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综合应用能力(C类)考前冲刺预测试卷(二)(9)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综合应用能力(C类)考前冲刺预测试卷(三)(17)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综合应用能力(C类)考前冲刺预测试卷(四)(25)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综合应用能力(C类)考前冲刺预测试卷(五)(33)  
【答案部分】  
考前冲刺预测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41)  
考前冲刺预测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解析(43)  
考前冲刺预测试卷(三)参考答案及解析(45)  
考前冲刺预测试卷(四)参考答案及解析(47)  
考前冲刺预测试卷(五)参考答案及解析(49)      
精彩书摘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综合应用能力(C类)  
  考前冲刺预测试卷(一)  
  满分:150分时限:120分钟  
  一、科技文献阅读题:请认真阅读文章,按照每道题的要求作答。(50分)  
  2017年10月4日,中秋之夜,中国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上空发生了一次火流星事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喷气动力实验室(JPL)所属的近地天体研究中心的探测显示,这次火流星事件发生的高度约为37000米,火流星在与大气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约相当于540吨TNT炸药爆炸。  
  火流星是亮度非常高的一类流星。按照国际天文联合会的定义,如果流星在越过观测者正上方(天顶)时,视星等比-3等更明亮,则可被称为火流星。这样的亮度,大约与火星、木星亮时差不多。但观测者刚好在天顶处观测到流星的情况十分罕见,因此一般会综合实际观测到的流星视星等和当时流星与地平线的夹角,来确定流星在天顶时的视星等。  
  火流星的直径一般在1米左右,它们可能来自于小行星、彗星的碎片,也可能来自于星际空间的尘埃。这些天体一般围绕太阳运动,当接近地球这样的大行星时,便会受到行星引力摄动,脱离原来的轨道,闯入地球等行星的大气层。进入地球大气的火流星,除了在与大气摩擦的过程中不断被减速、加热外,还会因其速度超过音速而压缩它前面的空气,形成激波。激波同样会对火流星产生加热作用。随着加热过程的进行,火流星会逐渐融化,运动方向前后的压强差还会对火流星产生挤压作用。当挤压作用超过火流星本身的抗拉强度时,火流星便会爆炸、碎裂。  
  有报道称,美国用于导弹预警的侦察卫星可被用于火流星探测。此外,国际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用来监控全球核试验的次声波监测网,也能发挥同样的作用。这套监测网记录下的火流星事件中,2013年2月15日发生在俄罗斯的火流星事件释放的能量多。当时一颗直径在17米左右、质量约为7千吨的火流星从哈萨克斯坦进入俄罗斯,在车里雅宾斯克上空爆炸。据估计,这颗火流星总共释放的能量与44万吨TNT爆炸相当,导致约1500人受伤就医,100多人住院。大部分伤者受伤的原因是冲击波引起的玻璃碎裂和房屋震动,而不是被落到地面的陨石击伤。本次发生在中国云南省的火流星事件,释放的能量较少,因此除了在中秋之夜制造了一场天文奇观外,不足以造成实际的损害。  
  火流星与大气摩擦释放的热量,会将它自身及周围的大气分子电离。流星划过夜空时发出的灿烂光芒,就来自电离气体放出的光。大气分子、原子被电离时会发出红光,而由于火流星本身被电离的物质不同,发出的光的颜色也不同。例如,当火流星上的铁被电离时,将发出黄光;硅被电离时,将发出橘黄色的光。除了观赏效果外,火流星电离大气形成的等离子体柱也是科学家们研究中高层大气性质的机会。科学家们可以使用流星雷达,不断向天空中的各个方向发射无线电波。当无线电波被称作“流星余迹”的等离子体柱反射时,利用接收到的反射无线电波的信号特征,科学家能获得距离地面几十到一百多千米的高层大气密度、温度、风场等信息。  
  如果火流星的残骸没有在与大气摩擦的作用中燃烧殆尽,就会有陨石坠落到地面。按照化学成分的不同,可以将陨石划分为以硅酸盐为主的石质陨石、以金属铁和镍为主的铁质陨石和多种成分混合的石铁陨石。  
  陨石是太阳系中古老、原始的天体物质之一。古老的陨石年龄与地球相当,在45亿年左右。地球上现存古老的岩石的“年岁”,都比不上这些陨石。因此地球和太阳系早期的演变过程,可以借助这些“天外来客”来回答。2015年,NASA的科学家在陨石中发现了构成DNA和RNA的基本化合物,从而为陨石在地球生命演化过程中可能发挥过作用的论点增加了论据。  
  由于流星体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这次火流星事件是否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小行星撞地球”,还有待研究。然而,彗星、小行星等小天体撞击地球引发灾难的威胁,却是现实存在。  
  为了监测可能对地球产生威胁的天体,20世纪90年代,各国航天和天文研究机构联合成立了国际小行星监测网,开始对可能与地球接近的小行星进行普查式的寻天观测。NASA所属的阿雷西博(Arecibo)射电望远镜、欧空局发射的红外空间观测平台(InfraredSpaceObservatory)、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站等仪器都在日夜监测着太空中的不速之客。此外,NASA还将功能部分失效的NEOWISE红外太空望远镜改造成了专门用来探测小行星、彗星等小天体的飞船。在执行监视任务的同时,NEOWISE也对小行星轨道在大行星引力摄动作用下的变化进行研究。  
  如果一颗小行星被证实将要撞击地球,科学家已经提出了许多方案来使小行星偏离原来的轨道,或者碎裂成不会造成危害的残块,来消除它们对地球的威胁。在这些方案中,威力大也有效的方法是发射核弹到小行星附近,运载核弹的飞船首先在小行星上砸出一个浅坑,随后在浅坑中引爆核弹,使小行星碎裂成较小的碎片,在与地球大气层的摩擦中燃烧殆尽。此外,还有动能撞击、引力牵引、太阳帆等使小行星改道的方法。而无论哪种方法的实施,都需要全世界有航天发射能力的国家紧密合作,共同应对小行星威胁。  
  10月12日,小行星2012TC4将与地球擦肩而过。它的个头与一般的民房相仿,近时距离地球仅4.4万千米,相当于地球到月球距离的八分之一。由于已经准确确定了其轨道,确认它不会撞击地球,科学家并不对它的造访感到紧张,反而希望利用这次机会测试国际间联合探测和追踪小行星的能力。  
  ——摘自《科技日报》(2017年10月12日04版)  
  根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后填涂作答,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1)火流星本身的硅物质在电离时发出黄光。  
  (2)流星在天顶时的视星一般会综合实际观测到的地平线到流星的仰角来确定。  
  (3)火流星事件带来的人员受伤,主要原因是冲击波引起的二次伤害和被落到地面的陨石击伤。  
  (4)飞船将核弹发射到小行星表面的浅坑中,引爆核弹,可使小行星碎裂成较小的碎片,避免撞击地球。  
  2.多项选择题: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涂正确选项的序号,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1)以下哪项对火流星起加热作用?()  
  A.火流星与大气发生摩擦B.火流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激波  
  C.火流星运行过程中所受的压强D.火流星所受的太阳辐射  
  (2)火流星的作用有()。  
  A.供游客观赏  
  B.为研究大气提供依据  
  C.为研究地球生命演化提供论据  
  D.研究太阳系早期演变过程  
  3.根据文章,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补“火流星”发生历程的因果示意图的缺项,其中①不超过15字,②③④均不超过10字。  
  4.请给本文写一篇内容摘要。  
  要求:概括准确,条理清楚,文字简洁,不超过200字。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综合应用能力(C类,自然科学专技类)考前冲刺预测试卷》  一、本书特色与定位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综合应用能力(C类,自然科学专技类)考前冲刺预测试卷》是一本专为备考2018年度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报考C类(自然科学专技类)岗位的考生精心打造的实战型复习资料。本书紧扣最新考试大纲,深度剖析历年真题及考情趋势,通过高质量的模拟试卷,帮助考生在考前阶段进行系统、高效的冲刺训练,全面提升综合应用能力,为成功登榜奠定坚实基础。  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其“真题导向”和“能力训练”的双重属性。我们深知,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的核心在于考查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反思来逐步培养。因此,本书的编写团队由长期从事事业单位考试研究的资深专家和一线教师组成,他们凭借对考试规律的深刻洞察,精心设计了多套与真实考场难度、题型、知识点分布高度一致的模拟试卷。这些试卷不仅涵盖了C类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侧重于考查考生在面对复杂情境时,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决策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本书的定位是考前最后阶段的“实战演练”与“查漏补缺”利器。它不是一本全面的基础知识讲解教材,而是基于考生已经掌握一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通过模拟真实考试环境,帮助考生检验学习成果,发现知识盲点和薄弱环节,并针对性地进行强化巩固。通过反复演练,考生可以熟悉考试节奏,掌握答题技巧,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从而在考场上更加从容自信。  二、内容构成与优势解析  本书的整体结构设计力求科学、严谨、实用,主要由以下几个核心部分构成:  1.  权威模拟试卷(4-5套):        紧扣大纲,高度仿真: 每套试卷均严格按照2018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大纲(C类,自然科学专技类)进行命制,题型、题量、分值分布、难度系数等均与真实考试高度一致。我们特别关注自然科学专技类岗位对专业知识的运用要求,因此试卷中会融入大量与自然科学、技术应用、工程实践等相关的实际问题情境。        题型全面,能力考察深入: 试卷囊括了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C类岗位常考的各种题型,包括但不限于: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图形分析题、数据分析题等。这些题型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地考查考生的知识掌握程度、逻辑思维能力、信息提取与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以及科学素养等。        知识点覆盖广泛,重点突出: 试卷紧密围绕C类岗位所需的专业领域知识展开,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天文、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医学等相关基础知识及应用。同时,试卷也会根据近年的考情分析,重点考查那些具有高频出现、高分值、高难度的知识点和能力点。        情境化设计,强调应用: 试卷中的题目设计力求贴近工作实际,情境化设置,要求考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场景相结合,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例如,可能会出现根据实验数据预测结果、分析工程方案优劣、解读科研报告、制定技术改进计划等题目。  2.  精准解析与深度剖析(针对每套试卷):        答案准确,选项解析详尽: 每一道题目的答案都经过反复核对,确保准确无误。更重要的是,本书提供的解析不仅仅给出正确答案,更重要的是对每个选项进行逐一分析,明确错误选项的错误之处,正确选项的正确理由。        解题思路与方法点拨: 对于选择题,我们会揭示出题者设置干扰项的思路,以及快速排除干扰项的技巧。对于非选择题,我们会详细阐述解题的逻辑步骤、关键论证点、应包含的要素以及如何组织语言才能更清晰、更有条理地表达。        知识点溯源与拓展: 解析部分会针对题目所涉及的关键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回顾,并根据考试要求进行适度的拓展,帮助考生巩固基础,深化理解。同时,我们会指出该知识点在考试中的重要性以及可能出现的其他考查方式,为考生提供更全面的复习视角。        易错点提醒与能力提升建议: 针对考生在练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普遍性错误和薄弱环节,解析中会进行重点提示,并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帮助考生有效避免重复犯错,逐步提升解决同类问题的能力。  3.  考情分析与备考策略(附赠):        历年真题趋势梳理: 结合近几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特别是C类)的真题,对考试的题型结构、知识点分布、难度变化、热点考查方向等进行深入分析,为考生指明复习的重点和方向。        分类考查要点概览: 针对C类岗位常见的专业方向,梳理其在综合应用能力考查中的共性和个性化要点,帮助考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备考心态与时间管理建议: 考前冲刺阶段,良好的心态和高效的时间管理至关重要。本书会提供一些实用的备考心态调整方法和考前时间规划建议,帮助考生保持积极状态,优化复习效率。        答题技巧与注意事项: 传授一些在考场上能有效提升得分率的答题技巧,如审题技巧、时间分配策略、蒙题技巧(在不得已时)、规范答题格式等,并提醒考生在考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三、适用人群     正在备考2018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考生: 特别是那些报考C类(自然科学专技类)岗位的考生,本书将是你们考前冲刺阶段不可或缺的利器。    希望通过模拟训练,检验学习效果的考生: 如果你已经学习了基础知识,但希望通过实战来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找到不足,本书将提供绝佳的机会。    需要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率的考生: 模拟试卷的反复演练,能够帮助你熟悉考试节奏,掌握答题技巧,从而在考场上游刃有余。    对考试形式和题型不熟悉的考生: 本书的高度仿真性,能让你提前熟悉考试的“真面目”,减少临场陌生感。    希望在有限时间内高效复习的考生: 本书精选高质量试卷,配以深度解析,力求在短时间内帮助考生最大化复习效果。  四、使用建议  1.  循序渐进,逐套演练: 建议考生按照试卷的顺序,在相对独立的时间段内完成一套模拟试卷,尽量模拟真实考试环境(限定时间,不翻阅资料)。 2.  认真审题,独立思考: 在做题过程中,务必认真阅读题目要求,充分理解题意,避免因审题不清而失分。 3.  及时对照,细致分析: 完成试卷后,立即对照答案进行核对,并认真阅读解析。重点分析错题原因,理解解题思路,并回顾相关知识点。 4.  查漏补缺,强化巩固: 针对解析中指出的薄弱环节或易错点,及时翻阅教材或相关资料进行复习巩固,形成针对性的学习计划。 5.  总结规律,优化技巧: 在多套试卷演练后,总结考试的规律性,以及自己在答题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优化答题策略和技巧。 6.  调整心态,劳逸结合: 考前冲刺阶段,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在紧张复习的同时,也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休息,以最佳状态迎接考试。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综合应用能力(C类,自然科学专技类)考前冲刺预测试卷》 致力于成为每一位C类岗位考生的得力助手,助你在2018年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中脱颖而出,实现职业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