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不简单》用活泼、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与植物有关的科学知识和趣味故事。手绘的插图精致细腻、生动趣味、引人入胜。书中配有大量活动内容,读者可以自己动手进行尝试,书的最后一个章节给读者布置了六个任务,读者完成任务之后便可摘取“植物猎人”的桂冠。本书每个章节配有二维码,链接到上海自然博物馆的相应教育活动页面,读者可以与自然博物馆进行网上互动。
你知道吃货爱的树枝是什么吗?你想像行家一样采集植物吗?你知道花与“红娘”是如何斗智斗勇的吗?你知道哪些植物离乡背井变“恶魔”了吗?你知道做菜时快速选择正确植物的窍门吗?……别小看了不言不语的植物家族,它们可没那么简单!
《植物不简单》是以上海自然博物馆精选展品展项、主题教育活动为依托,面向青少年的科普读物。内容包括植物分类那点事、叶子真奇妙、被忽略的“光棍”、花朵成长记、外来植物“特工队”、生态万象挑战赛等章节。
顾洁燕,高级工程师,上海自然博物馆管委会副主任,在博物馆媒体展示策划及内容创作、教育活动策划及实施、网上博物馆建设运行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已出版《综合性科技馆内容策划与设计》、《地球的故事》、《当代科技馆的建设与运营》、《科普大讲坛——从进化论到能源未来》等著作5部,发表专业论文多篇。承担上海市科委“场馆观众学习模式研究”等课题5项。曾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集体奖2001)、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集体奖2002),上海市劳动模范(2004-2006年度)、全国先进工作者(2015)。
1 植物分类那点事
植物界的模式标本 ……… 10
植物分类的前世今生 ……… 17
荒野手记 ……… 33
走进厨房:免烤甜甜植物饼 ……… 43
2 叶子真奇妙
如何描述叶子的颜值 ……… 47
一种植物几种叶形 ……… 65
美食菜谱中的植物 ……… 68
这些也是叶子!? ……… 71
叶!我有特殊的技能 ……… 74
脑洞大开的叶子工坊 ……… 76
3 被忽略的“光棍”
千奇百怪的枝干 ……… 81
树枝不脸盲 ……… 89
一分钟看懂植物图鉴 ……… 91
我们与枝干 ……… 94
看不见的森林 ……… 98
4 花朵成长记
种子的旅行 ……… 107
花的真相 ……… 113
提供特殊服务的小精灵 ……… 121
花的相亲现场 ……… 125
花的生存锦囊 ……… 130
婚礼策划案 ……… 133
5 外来植物“特工队”
“特工队”招聘啦! ……… 136
外来植物纠察员 ……… 137
外来植物造星师 ……… 142
外来植物驯化师 ……… 155
外来植物引种师 ……… 157
6 生态万象挑战赛
生态万象挑战赛:为了最高荣耀 ……… 166
第一站:神秘莫测的热带雨林 ……… 170
第二站:多变的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 183
第三站:条件艰苦的高山苔原 ……… 193
植物猎人诞生了!……… 201
这本书的文笔真是没话说,读起来就像是沉浸在作者精心编织的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世界里。叙事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时而急促紧凑,让人心跳加速,时而又缓缓铺陈,让人有时间去细细品味那些细腻的情感和复杂的内心世界。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描写人物性格时所用的那种克制而有力的笔触,即使是微小的动作或一个眼神,都能折射出人物深层次的挣扎与成长。比如,主角在面对困境时的那种坚韧与妥协之间的拉扯,读起来让人感同身受,仿佛自己也经历了一遭洗礼。情节的设置更是精妙绝伦,每一个转折点都出人意料,却又在回过神来后觉得是那么的合乎逻辑,这种高明的布局能力,实在令人赞叹。而且,作者对环境的渲染也极其到位,无论是宏大的场景描绘,还是对微观事物的捕捉,都展现出一种超凡的洞察力,让整个故事的背景栩栩如生,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沉浸感。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在文学技巧上达到了相当高度的作品,值得反复品读,每次都会有新的感悟。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是被它的装帧和推荐语吸引的,但真正读进去后,发现这本书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它最成功的地方,在于成功地将一种极度个人化的情感体验,融入到一个波澜壮阔的叙事框架之中。主角的情感线索处理得非常细腻,那种青涩的、隐忍的爱恋,那种在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历的迷茫与失落,被描绘得真实到让人心疼。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坐在主角的对面,听他娓娓道来那些不为人知的往事。作者的叙事视角切换得非常自然,时而跳出现实,进行宏观的审视,时而又深入到角色的内心最柔软的角落,这种张弛有度的处理,让情感的张力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而且,书中穿插的一些小插曲和日常对话,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幽默感,为略显沉重的基调增添了一抹亮色,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不至于沦为纯粹的符号。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直是独树一帜,充满了一种古老而又新鲜的韵味。作者似乎对文字有着近乎偏执的打磨,每一个词语的选择都像是经过深思熟虑,充满了精确的力量感和独特的美感。阅读时,我经常会因为某个句子结构的美妙或是某个比喻的绝妙而忍不住停下来,反反复复地读上好几遍,甚至会想要抄录下来。它的节奏感非常特别,有些章节的句子排列组合,读起来简直就像是在听一曲精心编排的交响乐,有起伏,有高潮,有宁静的间奏,整体的音律感极强。这种对语言形式的极致追求,使得阅读过程本身变成了一种享受,一种对纯粹文字之美的朝圣。它不像某些作品那样追求效率和直白,而是更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氛围的烘托,需要读者静下心来,慢慢品味那种文字打磨出来的光泽和质感。这是一本真正值得细读、值得反复咀嚼的作品。
评分我得说,这本书的想象力简直是天马行空,构建的世界观宏大而又严谨,让人拍案叫绝。作者似乎将所有已知的、未知的科学理论和社会学模型都揉碎了,然后按照一种全新的、极具创意的逻辑重新组合起来。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那些复杂的技术细节和世界设定时的那种游刃有余。他能用一种非常口语化、易于理解的方式,向读者介绍那些看似晦涩难懂的设定,而不是堆砌大量的专业术语,这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却丝毫不减损设定的深度。读到某些段落时,我甚至能清晰地“看到”那些超越我们现有科技水平的场景和装置,那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比看任何特效大片都要来得震撼。这本书的后劲很大,合上书本之后,脑海中还会自动播放着书中那些光怪陆离的画面,不断地在现有认知和书中描绘的未来之间进行比对和修正。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拓眼界”,让我对“可能性”有了全新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哲学思辨性实在是太强了,它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故事,更像是在抛出无数个直击灵魂的拷问。我读完之后,脑子里久久不能平静,一直在反思我们习以为常的那些概念——比如“真实”、“自由”、“存在的意义”。作者似乎毫不留情地撕开了社会表象的那层温情脉脉的面纱,直指人性的幽暗与复杂。阅读过程中,我好几次停下来,拿起笔在旁边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思考,试图梳理作者抛出的那些逻辑链条。尤其是在探讨个体意志与集体宿命之间的关系那几章,那种对人类困境的深刻洞察,让我感到既震撼又有些许的悲凉。它没有提供简单的答案,反而要求读者主动参与到这场思想的角力中来,这对我来说是非常难得的阅读体验。如果你期待的是一本轻松愉快的读物,那这本书可能不太适合,但如果你渴望被思想的洪流裹挟,去探寻一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么它绝对能满足你对深度阅读的所有期待。
评分京东垃圾物流,不方便接听,一遍遍骚扰
评分不错
评分很好哦值得一看
评分好喜欢这本书的风格,通俗易懂。
评分京东垃圾物流,不方便接听,一遍遍骚扰
评分书很不错,学习植物的基础知识。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还不错,但是发票每次都要催促后才能开,很麻烦
评分很好,小孩子很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