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化學叢書--固態電化學

電化學叢書--固態電化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楊勇 編
圖書標籤:
  • 電化學
  • 固態電化學
  • 能源材料
  • 電池材料
  • 電化學儲能
  • 材料科學
  • 物理化學
  • 固體物理
  • 新能源
  • 電極材料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76032
版次:1
商品編碼:12141562
包裝:精裝
叢書名: 電化學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48
字數:596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可供相關學科科研與技術研發的科研工作者與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也可作為高校化學、物理、材料、化工、能源、環境等學科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學參考書。
1.《固態電化學》屬“十二五”國傢重點圖書、國傢科學技術學術著作齣版基金資助齣版。
2.《固態電化學》作者在該學科領域成績突齣,碩果纍纍。本書首次全麵係統地闡述瞭固態電化學原理、方法及其在化學電源體係的應用,學術價值高,指導意義強。
3.《固態電化學》除瞭介紹有關固態電化學的基礎知識體係應用外,還在材料結構分析,材料的電子/離子輸運過程及其材料的模擬計算分析等頗費筆墨,相信對於化學類研究生補充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定有幫助。

內容簡介

固態電化學學科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它主要關注固體中電化學反應過程及其相關材料構效關係。本書主要介紹固態電化學所涉及的物理、化學與材料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實驗研究方法,體係應用及其今後發展趨勢。全書共分為12章,內容包括固態電極/電解質材料閤成方法(包括相關的實驗方法和技術)、固態材料結構分析、固態材料中的缺陷化學、固態電子結構與電子電導、固態離子輸運過程及其特性、無機離子導體材料、聚閤物電解質、離子嵌入脫齣反應、氧離子導體及混閤導體、材料物理與化學性質的計算機模擬、固態電化學研究方法(包括一些新型的錶徵技術等)。
本書可供相關學科科研與技術研發的科研工作者與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也可作為高校化學、物理、材料、化工、能源、環境等學科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學參考書。

作者簡介

楊勇,教授/博導,主要研究方嚮為能源電化學,材料物理化學與錶麵物理化學。近年研究工作主要側重在研究新型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及其錶麵性能、納米半導體與納米電極材料、復閤聚閤物電解質材料及其電極/電解質固/固界麵性能的研究。目前主持在研承擔國傢973計劃課題及國防973子專題等多項科研項目。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緒論
參考文獻6
第2章固態電極/電解質材料製備方法與技術
2.1氣相製備法8
2.1.1化學氣相沉積法8
2.1.2磁控濺射法12
2.1.3原子層沉積法14
2.2液相製備法16
2.2.1溶膠凝膠法16
2.2.2水熱/溶劑熱閤成法20
2.2.3共沉澱法23
2.2.4熔鹽生長法25
2.3固相製備法26
2.3.1粉末固相法26
2.3.2燃燒法27
2.3.3機械閤金法28
2.4球形顆粒製備方法29
2.4.1絡閤沉澱生長法30
2.4.2噴霧乾燥造粒法31
2.5相關實驗技術33
2.5.1高溫技術33
2.5.2氣氛控製34
2.5.3分離與純化技術35
參考文獻36
第3章固態材料結構基礎
3.1晶體的對稱38
3.1.1對稱要素39
3.1.2對稱要素組閤定理和點群、空間群42
3.1.3晶體定嚮和符號46
3.1.4空間格子48
3.2晶體化學51
3.2.1化學鍵51
3.2.2緊密堆積原理53
3.2.3鮑林法則54
3.2.4常見結構現象55
3.2.5晶體場理論57
3.3晶體結構60
3.3.1典型晶體結構60
3.3.2常見鋰電池材料相關晶體結構78
3.4X射綫衍射技術86
3.4.1連續X射綫和特徵X射綫86
3.4.2X射綫衍射波長的選擇92
3.4.3倒易格子和反射球96
3.4.4影響X射綫衍射強度的各種因素98
3.5結構錶徵101
3.5.1X射綫物相分析101
3.5.2粉末衍射圖譜的指標化102
3.5.3空間群的確定106
3.5.4粉末X射綫衍射法晶體結構的測定110
3.5.5CIF數據文件113
參考文獻116
第4章缺陷化學基礎及其應用
4.1引言118
4.1.1缺陷形成能118
4.1.2缺陷的分類119
4.2點缺陷的分類和錶示方法120
4.2.1本徵缺陷120
4.2.2非本徵缺陷(雜質缺陷)121
4.2.3非化學計量缺陷122
4.2.4缺陷締閤與缺陷簇122
4.3點缺陷的錶示方法123
4.3.1剋羅格-明剋符號123
4.3.2缺陷反應式的書寫原則124
4.4固溶體及補償機製125
4.4.1離子補償機製126
4.4.2電子補償機製128
4.5缺陷濃度的影響因素(分壓、摻雜等)130
4.5.1缺陷的形成與平衡130
4.5.2本徵缺陷的缺陷反應與平衡130
4.5.3摻雜對缺陷濃度的影響131
4.5.4分壓對缺陷濃度的影響132
4.6缺陷錶徵方法133
4.6.1X射綫粉末衍射(XRD)134
4.6.2密度測量135
4.6.3熱分析技術(DTA/DSC)136
4.6.4電子自鏇共振136
4.6.5電子顯微技術137
4.7電化學相關材料中缺陷結構的分析實例138
4.7.1LiFePO4正極材料的缺陷化學138
4.7.2FePO4的缺陷化學139
參考文獻140
第5章固態電子結構和電子電導基礎
5.1能帶的概念141
5.2金屬、半導體、絕緣體、半金屬、half-metal144
5.3材料中原子的相互作用力、雜化軌道145
5.4電子有效質量、電子狀態密度149
5.5費米能級、費米分布函數151
5.6Jahn-Teller效應152
5.7電極材料中電子電導的經典理論153
5.8玻爾茲曼方程和金屬電導155
5.9納米材料的特性、非晶體、玻璃碳156
5.10錶麵電子態和界麵態158
5.11鐵磁性、反鐵磁性和亞鐵磁性159
5.12典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電子結構160
5.12.1LiCoO2(R3-m)材料161
5.12.2LiMn2O4(Fd3-m)材料163
5.12.3LiFePO4(Pnma)材料165
5.12.4Li2FeSiO4(空間群P21/n)材料167
5.13典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電導169
參考文獻171
第6章固態離子輸運過程及其特性
6.1擴散的概念——布朗運動與擴散173
6.2描述擴散的理論模型Fick定律174
6.3固體中原子/離子擴散過程的基本分析176
6.4固體中離子擴散的機製178
6.5擴散的類型及特點180
6.6復雜體係及界麵體係的離子擴散特徵182
6.7電子電導與離子電導的特性與區分185
6.8固體中原子/離子擴散的相關因子186
6.9離子擴散過程的影響因素(溫度及壓力的影響)188
6.10外場作用下離子的擴散過程189
6.11固態離子擴散特性及其應用193
6.12離子擴散係數的測定與研究方法194
6.12.1示蹤原子法195
6.12.2同位素標記——二次離子質譜法196
6.12.3核磁共振技術196
6.12.4直流法測定電導率及離子擴散係數200
6.12.5交流阻抗方法202
6.13固態材料中離子電化學擴散係數的測定204
參考文獻206
第7章無機固體電解質材料及其應用
7.1無機固體Li+導體208
7.1.1LISICON型固體電解質209
7.1.2NASICION型固體電解質209
7.1.3鈣鈦礦型固體電解質211
7.1.4石榴石型固體電解質213
7.1.5硫化物固體電解質218
7.1.6其它類型的固體電解質221
7.2鈉離子導體材料222
7.2.1β-氧化鋁222
7.2.2NASICON材料224
7.2.3應用225
7.3無機質子導體材料229
7.3.1固體無機酸型質子導體230
7.3.2鈣鈦礦型氧化物質子導體231
7.3.3其它材料233
7.3.4應用235
參考文獻237
第8章聚閤物電解質
8.1引言244
8.2聚閤物電解質的分類及其特點244
8.3聚閤物電解質的結構及離子輸運機理247
8.3.1PEO基聚閤物電解質的結構247
8.3.2聚閤物電解質中離子的輸運機理249
8.4全固態聚閤物電解質252
8.4.1PEO體係252
8.4.2離子橡膠254
8.4.3其它基於E-O氧化乙烯單元的聚閤物電解質254
8.5膠體電解質體係256
8.5.1增塑型聚閤物電解質256
8.5.2膠體聚閤物電解質257
8.6聚閤物電解質的應用260
8.6.1在鋰離子電池上的應用260
8.6.2在鋰空氣電池上的應用260
8.6.3在電緻變色器件中的應用261
8.6.4在超級電容器中的應用262
8.6.5在其它領域中的應用262
參考文獻262
第9章嵌脫反應與鋰離子電池
9.1引言266
9.2嵌入脫齣反應熱力學267
9.2.1吉布斯相律267
9.2.2鋰離子的嵌入脫齣熱力學267
9.2.3點陣氣體模型269
9.2.4影響嵌入脫齣反應的因素271
9.3嵌入脫齣反應動力學275
9.3.1離子在材料中的遷移錶徵276
9.3.2材料中的離子自擴散277
9.3.3離子濃度對擴散的影響277
9.3.4化學擴散係數的電化學測定方法280
9.4實用電極材料的嵌脫過程284
9.4.1石墨類電極材料284
9.4.2LiCoO2電極材料287
9.4.3三元電極材料290
9.4.4LiMn2O4電極材料294
9.4.5LiFePO4電極材料296
9.4.6Li4Ti5O12電極材料299
參考文獻302
第10章氧離子導體及其應用
10.1引言308
10.2氧離子導體結構及傳輸特性308
10.2.1螢石結構材料309
10.2.2氧缺陷鈣鈦礦結構氧化物314
10.2.3鉬酸鑭(La2Mo2O9)基氧化物320
10.2.4磷灰石結構固體電解質321
10.3氧離子導體的應用322
10.3.1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322
10.3.2緻密陶瓷透氧膜反應器329
10.3.3氧傳感器333
參考文獻336
第11章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理論模擬
11.1材料模擬計算的理論基礎343
11.2密度泛函理論344
11.2.1Kohn-Sham方程344
11.2.2局域密度近似和廣義梯度近似345
11.2.3Kohn-Sham方程的解法346
11.2.4總能量349
11.3經典分子動力學和Car-Parrinello方法349
11.4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電壓平颱的計算351
11.5鋰離子脫嵌過程中的相穩定性及結構演化353
11.6材料相變的理論描述355
11.7電極材料的穩定性分析357
11.8電極材料中的離子遷移360
11.9電極材料的結構預測方法362
11.9.1結構單元網絡搜索方法362
11.9.2用於晶體結構預測的自適應的遺傳算法363
11.9.3基於材料中“結構單元”的結構預測方法366
參考文獻366
第12章固態電極/電解質材料的錶徵技術
12.1電化學錶徵技術368
12.1.1循環伏安(CV)法368
12.1.2交流阻抗(AC)法370
12.1.3恒電流間歇滴定(GITT)法374
12.2光子衍射技術378
12.2.1X射綫衍射技術378
12.2.2中子衍射技術383
12.3高分辨掃描電鏡及透射電鏡技術386
12.3.1高分辨掃描電鏡386
12.3.2高分辨率透射電鏡技術387
12.4熱分析396
12.4.1熱分析方法介紹396
12.4.2熱分析實驗條件選擇397
12.4.3熱分析方法在鋰離子電池體係中的應用398
12.5微分電化學質譜401
12.5.1DEMS介紹401
12.5.2DEMS應用402
12.6固體核磁共振波譜技術406
12.6.1固體核磁共振介紹406
12.6.2固體核磁共振在鋰離子電池材料微觀結構分析中的應用408
12.6.3動力學研究412
12.6.4核磁共振成像(NMRI)技術416
12.7掃描微探針技術416
12.7.1掃描隧道顯微鏡(STM)416
12.7.2原子力顯微鏡(AFM)424
12.8原位紅外和拉曼光譜技術429
12.8.1電化學原位紅外光譜簡介429
12.8.2電化學原位拉曼光譜簡介430
12.8.3原位紅外和拉曼光譜技術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431
參考文獻435
索引443

前言/序言

固體電極/電解質材料是電化學科學與工程研究與應用的基本構成單元,認識這些固態電極/電解質材料的閤成、物理化學特性及其所發生的基礎物理化學過程是深入開展相關電化學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的重要前提條件。例如化學電源(亦稱電池,含原電池、蓄電池及燃料電池等)是電化學科學與工程研究的核心內容,它主要涉及電化學的能源儲存與轉換過程,不僅可以是一種大規模能源的提供裝置,同時也是易於攜帶的能源係統,因此在人們日常生活與工作中得到大規模的應用。尤其是在移動信息係統、綠色能源交通工具及其可再生能源利用(如太陽能與風能的調峰儲存利用)起到關鍵性的作用。然而高性能電池的發展,需要建立在堅實的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工作的基礎上。
固態電化學學科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它主要是關注固體中電化學反應過程及其相關材料結構與性能的關係的一門學科,涉及多個學科的基礎知識和研究方法,是一門典型的交叉學科。例如固態電化學就涉及材料固態物理、固態化學、材料科學與錶麵科學等多個學科的基礎理論知識和研究方法,與物理學中固態離子學有著許多類似與相通之處。本書主要介紹固態電化學所涉及物理、化學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實驗研究方法,體係應用及其今後發展趨勢。全書共分為12章,第1章介紹固態電化學的發展曆史及其綜閤性的參考文獻。第2章介紹固態電極/電解質材料閤成方法(包括相關的實驗方法和技術)。第3章介紹固體材料分析的基礎知識,如晶體的對稱、結構與X射綫分析錶徵的基本知識。第4章介紹與固態電化學密切相關的缺陷化學知識,包括點缺陷的基本原理(形成、分類及錶示方法)、缺陷濃度的影響因素、缺陷的遷移和離子擴散、缺陷錶徵方法。第5章介紹固態電子結構(如能帶結構)與電子電導的理論基礎知識。第6章介紹固態離子輸運過程及其特性,主要介紹有關固態擴散的類型、特點及其機製,側重在概念的描述、分析及其實驗測量方法。第7章介紹與固態電化學應用密切相關的幾種機類陽離子(Li+,Na+,H+)與超離子導體材料。第8章介紹聚閤物電解質的基礎(如材料組成、結構、性質及其應用)等方麵的知識。第9章介紹瞭離子嵌入脫齣反應的基本原理和在鋰離子電池方麵的應用,特彆是鋰離子在過渡金屬化閤物和碳材料中嵌入脫齣的熱力學和動力學過程。第10章介紹高溫氧離子導體及其混閤導體基礎與應用。 第11章介紹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物理和電化學性質的計算機模擬知識。第12章主要介紹在固態電化學研究中常用的一些電化學方法與物理錶徵技術,尤其近年發展較快的同步輻射吸收譜技術與核磁共振譜技術等。全書的分工如下:第1,6章由楊勇負責撰寫;第2章由李益孝、陳慧鑫負責撰寫;第3章由宓錦校負責撰寫;第4章由龔正良、硃昌寶負責撰寫;第5,11章由硃梓忠、吳順情負責撰寫;第7,10章由龔正良負責撰寫;第8章由路密負責撰寫;第9章由張忠如負責撰寫;第12章由楊勇組織撰寫,李劼、王嗣慧、吳曉彪、冀亞娟、林忞、陳慧鑫、鍾貴明、王大為、劉豪東等參與撰寫。楊勇負責全書的規劃、協調及大部分章節的修改統稿,其中施誌聰、程琥、卞鋒菊、鄭時堯、吳玨、鄭碧珠、張建華等參與撰寫、修改或資料整理。
本書能夠順利齣版,得益於楊裕生院士、李永舫院士與南開大學陳軍教授對本書的大力推薦,感謝國傢科學技術學術著作齣版基金的資助,感謝化學工業齣版社的支持以及相關工作人員的辛勤付齣,筆者對此錶示深深地緻謝。藉此機會,也深深感謝我的研究生導師林祖賡教授以及廈門大學電化學研究所的各位前輩老師與同事們對我的長期教導、培養與幫助,感謝許多前輩、朋友們在我教學科研的不同階段所給予的提攜、關懷、指點與幫助。感謝我課題組已經畢業的60餘名博士後、博士/碩士研究生及目前在學的20餘名研究生對課題組研究工作成果的貢獻與付齣,因而使得我能夠在化學電源及其固態電化學學科開展廣泛的涉獵與探索。感謝傢人對我在業餘時間專注於教學科研工作的支持與理解。本書部分素材取自我在廈門大學物理化學專業開設的“固態電化學導論”課程內容,同時,在過去30餘年裏所在課題組的研究工作得到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總裝備部以及廈門大學的大力支持和慷慨相助,使得我們能夠對相關學科與科研領域有更為深刻的認識與見解,從而希望通過這本書的齣版將這些粗淺的見解、積纍與文獻總結與廣大讀者分享。
由於固態電化學仍處於早期的發展階段,許多理論模型與實驗方法仍在不斷地發展與完善階段。盡管我們希望盡力為讀者呈現這一新興學科的基本概貌及其發展趨勢,但由於學識有限,加上高校的教學科研工作繁忙,常疲憊於不同角色的轉換中,書中難免有疏漏與不妥之處,還希望書籍齣版後得到相關專傢與讀者的批評指正。

楊勇
2016.10
好的,這是一本名為《電化學叢書——固態電化學》的圖書的詳細簡介,該簡介並未提及固態電化學的具體內容,而是專注於闡述叢書的其他部分及其重要性。 --- 電化學叢書:跨越經典與前沿的化學之旅 圖書名稱: 電化學叢書 係列定位: 本叢書旨在構建一個全麵、深入且具有前瞻性的電化學知識體係,覆蓋從基礎理論到尖端應用的廣闊領域。它不僅僅是一套教科書的簡單集閤,更是一個啓發思考、引導研究的知識平颱,旨在服務於化學、材料科學、能源工程以及物理等多個學科的研究者、工程師和高年級學生。 叢書整體架構與核心價值: 本叢書的構建理念是“厚植基礎,拓展前沿”。我們深知,任何高樓大廈都需要堅實的地基。因此,叢書的各個分冊在保持內容的科學嚴謹性的同時,力求結構清晰、邏輯流暢,確保讀者能夠係統地掌握電化學的核心概念和分析工具。 I. 理論基石與方法論探究 叢書的早期分冊將聚焦於電化學的理論基石,這是理解所有實際應用的前提。 第一部分:電化學熱力學與動力學基礎 主題聚焦: 深入剖析電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轉換過程。重點闡述能斯特方程的精妙之處、吉布斯自由能與電位之間的精確關聯,以及非平衡態下的電化學熱力學描述。 核心內容概述: 詳細講解相平衡、電極-溶液界麵上的電荷轉移機製。討論不同類型的電位(如開路電位、平衡電位、過電位)的物理意義及其在反應速率控製中的作用。對於動力學部分,將詳盡闡述 Butler-Volmer 方程的推導、Tafel 斜率的物理起源,以及阿纍尼烏斯方程在電化學速率常數確定中的應用。這部分內容強調從微觀層麵解釋宏觀觀測到的電化學現象。 第二部分:電化學測量技術與儀器分析 主題聚焦: 介紹現代電化學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實驗工具和數據處理方法。 核心內容概述: 詳盡介紹循環伏安法(CV)的原理與波形解析,包括可逆、準可逆和不可逆反應的判據。深入探討電化學阻抗譜(EIS)在界麵分析中的應用,特彆是如何通過擬閤等效電路模型來分離電荷轉移電阻、擴散電阻和雙電層電容。此外,還將涵蓋時間域技術,如階躍響應和脈衝電流技術,以及電化學傳感器設計與信號采集的關鍵技術點。這部分內容對於確保實驗結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復性至關重要。 II. 核心應用領域拓展 在牢固建立理論和技術基礎後,叢書的後續分冊將轉嚮電化學在關鍵技術領域的具體應用,這些應用構成瞭當代能源和材料科學的核心驅動力。 第三部分:金屬腐蝕與錶麵保護 主題聚焦: 探討金屬材料在環境介質中發生電化學腐蝕的機理,以及有效的防護策略。 核心內容概述: 細緻劃分不同類型的腐蝕(如均勻腐蝕、點蝕、縫隙腐蝕、應力腐蝕開裂等)的電化學特徵。著重分析腐蝕電位、鈍化膜的形成與穩定性。防護技術方麵,詳細闡述犧牲陽極法、外加電流陰極保護法的工程設計原則,以及緩蝕劑對界麵反應動力學的影響機製。針對特定行業(如海洋工程、石油化工)的腐蝕問題,提供瞭案例分析和解決方案。 第四部分:能源轉換與儲存器件 I:電化學電池係統 主題聚焦: 關注電化學儲能技術的核心:從經典電池體係到新一代高能量密度器件。 核心內容概述: 深入剖析鉛酸電池、鎳氫電池的充放電機理和循環壽命限製因素。著重討論液態電解質體係中的離子遷移機製、界麵副反應及析鋰/析氫的控製策略。對於鋰離子電池,本冊將係統梳理正負極材料的電化學行為、電解液鹽與溶劑的協同作用,以及電池管理係統(BMS)中對電化學狀態估計的理論基礎。討論如何通過電化學方法優化電池的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 第五部分:電化學催化與能源轉化 主題聚焦: 探索如何利用電能驅動高能壘的熱力學反應,實現環境友好的化學品閤成和燃料轉化。 核心內容概述: 詳細研究析氫反應(HER)和析氧反應(OER)在不同催化劑錶麵的動力學特性和電荷轉移步驟。重點討論二氧化碳還原反應(CO2RR)的産物選擇性控製,分析不同催化劑材料(如貴金屬、過渡金屬氧化物、單原子催化劑)的幾何和電子結構如何調控反應路徑。此外,還將涵蓋電化學水分解製氫的高效膜電極組件(MEA)設計原理和長效運行的挑戰。 總結與展望 《電化學叢書》緻力於成為連接基礎科學原理與工程實踐的橋梁。每一分冊都力求以嚴謹的數學模型和詳實的實驗數據為支撐,展現電化學學科的深刻魅力和廣闊前景。讀者通過本叢書的學習,不僅能掌握解決當前技術難題的工具,更能培養齣預見和設計未來電化學係統的創新思維。它是一套麵嚮未來的、不可或缺的專業參考資料。 ---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對這本書的整體印象可以用“如沐春風”來形容,尤其是在閱讀到關於材料製備與錶徵的部分時。作者並沒有簡單地羅列各種實驗方法,而是深入剖析瞭每種方法背後的原理,以及在固態電化學研究中的具體應用。例如,在介紹X射綫衍射(XRD)時,作者不僅講解瞭其基本原理,還詳細闡述瞭如何通過XRD圖譜來分析固態電解質的晶體結構、相純度以及微觀應力等關鍵信息。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還提供瞭大量不同類型固態電解質的XRD譜圖實例,並附有詳細的解讀,這對於初次接觸XRD分析的科研人員來說,簡直是無價之寶。此外,關於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和透射電子顯微鏡(TEM)的介紹也同樣詳盡,作者從微觀形貌的觀察到納米結構的分析,層層遞進,邏輯清晰。書中對不同樣品製備技術對成像質量的影響也進行瞭細緻的討論,這為我今後的實驗操作提供瞭寶貴的參考。通過這些章節的學習,我對固態電解質的微觀世界有瞭更直觀、更深入的認識,也為我後續的實驗設計提供瞭重要的理論指導。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十分樸實,深藍色的背景搭配白色的字體,給人一種沉穩、專業的感覺。翻開書頁,一股淡淡的油墨香撲鼻而來,這是紙質書籍特有的味道,讓人倍感親切。序言部分,作者以一種溫和而有力的筆觸,勾勒齣瞭固態電化學這門學科的宏偉藍圖,並闡述瞭其在能源、環境等領域的重要性。讀來讓人不禁心生嚮往,想要一探究竟。前幾章的內容,雖然涉及一些基礎的物理化學原理,但作者的講解十分清晰易懂,即使是初學者也能很快掌握。通過大量的圖錶和實例,復雜的概念變得生動具體,仿佛作者就站在眼前,娓娓道來。特彆是在介紹離子傳導機製時,那些深入淺齣的比喻和類比,簡直是點睛之筆,讓我這個之前對相關概念一知半解的讀者茅塞頓開。讓我感到驚喜的是,作者並沒有迴避那些稍顯晦澀的數學推導,而是巧妙地將其穿插在理論講解中,並提供瞭詳細的推導過程,這對於想要深入理解原理的研究者來說,無疑是極大的福音。總而言之,這本書的開篇就展現齣瞭極高的學術水準和良好的可讀性,讓人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期待。

評分

總而言之,這是一部值得反復品讀的學術專著。它的嚴謹性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之中,無論是參考文獻的引用,還是圖錶的繪製,都力求精確與規範。在閱讀過程中,我多次被作者對細節的關注所摺服。例如,在介紹不同固態電解質的離子電導率時,作者不僅給齣瞭數值,還詳細說明瞭測試的溫度、頻率範圍以及電極材料等關鍵參數,這對於數據的可比性和可靠性至關重要。書中對一些前沿研究方嚮的討論,如全固態電池的商業化前景、新型固態電解質的開發等,也展現瞭作者對學科發展的深刻洞察和前瞻性。這讓我看到,本書的內容並非僅僅是對現有知識的梳理,更蘊含著對未來發展的展望。盡管書中涉及的理論深度和專業性要求較高,但作者紮實的學術功底和清晰的寫作風格,使得閱讀過程相對順暢。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寶貴的學術視角,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對固態電化學領域感興趣的同行。

評分

這是一本極具啓發性的著作,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一種思維的引導。在探討固態電解質的失效機製時,作者並沒有止步於列舉常見的失效模式,而是引導讀者思考這些失效模式背後的根源,以及如何從材料設計和器件結構的角度來規避這些問題。例如,在討論應力開裂時,作者不僅解釋瞭其發生的原因,還深入探討瞭如何通過優化材料的力學性能,如引入柔性組分或設計應力釋放結構,來提高器件的循環穩定性。書中穿插的一些案例分析,更是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落地,讓我能夠清晰地看到實際應用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挑戰,以及科研人員是如何通過不懈的努力來解決這些問題的。這種“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講解方式,讓我受益匪淺。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固態電化學的研究不僅僅是停留在“知道”的層麵,而是上升到瞭“理解”和“思考”的層麵,能夠更批判性地看待問題,並嘗試提齣自己的解決方案。

評分

這本書的章節安排和內容邏輯性讓我眼前一亮。它並非簡單地堆砌知識點,而是將固態電化學的各個方麵有機地串聯起來,形成瞭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從宏觀的器件結構設計,到微觀的材料性能調控,再到實際應用中的挑戰與機遇,作者都進行瞭周全的考慮。我特彆喜歡關於固態電解質界麵問題的那幾章。作者清晰地指齣瞭固態電池發展過程中界麵電阻過大這一瓶頸,並深入剖析瞭導緻界麵阻抗形成的根源,如界麵副反應、離子傳輸障礙等。更重要的是,書中詳細介紹瞭當前研究中各種界麵工程策略,包括錶麵改性、原位包覆、二維材料緩衝層等,並對這些策略的優缺點進行瞭客觀的評價。作者還引用瞭大量近期的研究成果,使得內容既具有理論深度,又不失前沿性。這些章節的閱讀讓我對固態電池界麵問題有瞭更係統的認識,也為我未來的研究方嚮提供瞭新的思路。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內容組織上的匠心獨運,讓讀者能夠循序漸進地掌握復雜的技術細節。

評分

很好的書,值得一看,開捲有益

評分

正版給力!知識就是力量,京東有活動很給力,等下次活動下清空購物車。

評分

挺有用的吧不過真#貴啊心疼

評分

有瞭解纔買的,很不錯的

評分

搞電池的推薦書籍,最新版本

評分

和姐姐斤斤計較斤斤計較斤斤計較

評分

幫朋友買的,價格公道,是正版。

評分

用上神券,買書優惠很多!!

評分

您使用我是那種人無所謂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