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實現SDN虛擬網絡與企業私有雲

自主實現SDN虛擬網絡與企業私有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YY遊戲雲平颱組 著
圖書標籤:
  • SDN
  • 虛擬網絡
  • 私有雲
  • 網絡虛擬化
  • 雲計算
  • OpenStack
  • 網絡編程
  • 數據中心
  • 企業級應用
  • 網絡架構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電子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1310157
版次:1
商品編碼:12154254
品牌:Broadview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04
字數:411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乾貨眾多,不僅適閤初入雲計算領域的讀者閱讀,更適閤開發人員參考學習和實踐。本書各章均可獨立成冊,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閱讀。

數年前既率先搭建私有雲平颱,多款上億知名遊戲運行其上

係統設計理念、核心技術方案,獻給開發|運維|架構|選型……

容量管理|雲數據源|Ceph虛擬存儲|libvirt的虛擬計算|VXLAN技術

如何上雲|如何用雲,超高復雜度下量體裁衣定製自有雲平颱


內容簡介

本書深入淺齣地介紹瞭YY遊戲雲平颱團隊在雲計算領域的心路曆程和實踐經驗,不僅總結瞭多年來在OpenStack驅動的Cloud 1.0上開發和使用的經驗教訓,而且花大幅筆墨深入講解瞭自主研發的私有雲平颱Cloud 2.0的設計和實現。本書內容全麵而詳盡,依次講解瞭Cloud 2.0的選型思路、基於VXLAN技術的VPC網絡架構設計和實現、業務層架構設計和實現、基於libvirt的虛擬計算實踐、基於Ceph的虛擬存儲實踐、雲數據源等産品的架構選型及實現、容量管理的詳細思路,以及雲平颱方方麵麵的測試,是雲計算領域實踐類書籍中不可多得的一本好書。本書乾貨眾多,不僅適閤初入雲計算領域的讀者閱讀,更適閤開發人員參考學習和實踐。本書各章均可獨立成冊,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閱讀。

作者簡介

YY遊戲是歡聚時代旗下的遊戲運營品牌,YY遊戲雲平颱組緻力於構建高性能、高可用的私有雲平颱,以服務遊戲業務。雲平颱組由一支高效的開發、運維、QA團隊組成,在虛擬計算、SDN、分布式存儲方麵,有豐富的經驗和獨到的理解,成功地支撐起多款月流水過億的遊戲運營。

目錄

目錄


第1章 緒論 1
1.1 雲計算發展趨勢 1
1.2 YY遊戲使用雲平颱的經驗 3
1.3 雲計算隨想 5
第2章 選型思路 8
2.1 為什麼放棄OpenStack 8
2.2 Cloud 2.0研發思路 9
2.3 發展規劃:基於雲的VDC實現 14
第3章 Cloud 2.0虛擬網絡實現 17
3.1 Cloud 1.0的實踐經驗 17
3.1.1 Neutron與企業私有雲 18
3.1.2 問題與不足 19
3.1.3 擁抱SDN 22
3.2 虛擬網絡架構 26
3.2.1 Overlay網絡模型 26
3.2.2 虛擬網絡架構 33
3.2.3 網絡設備技術要點 37
3.3 虛擬網絡實現 41
3.3.1 Underlay網絡 41
3.3.2 Overlay網絡――VXLAN VPC 44
3.3.3 SDN的核心―控製器實現 49
3.3.4 服務如臂使指―北嚮接口API 54
3.3.5 網絡觸手可及―南嚮控製協議 57
3.3.6 SDN與NFV 61
3.4 虛擬網絡業務 62
3.4.1 Underlay網絡配置流程 62
3.4.2 雲主機創建流程 65
3.4.3 雲主機遷移流程 66
第4章 雲平颱業務 67
4.1 業務組件 67
4.2 業務架構 69
4.3 安全子係統 70
4.3.1 用戶安全 70
4.3.2 組件安全 72
4.3.3 技術實現 75
4.4 調度子係統 90
4.4.1 流程引擎設計 90
4.4.2 統一實現審計 94
4.4.3 樂觀鎖加記錄鎖的並發控製 94
4.4.4 異步綫程池管理 96
4.4.5 基於Redis實現的分布式鎖 97
4.4.6 基於Hibernate與Spring JDBC的靈活持久層 100
4.5 雲控製颱 101
4.5.1 為什麼選擇AngularJS 102
4.5.2 開發心得總結 105
第 5章 虛擬計算 116
5.1 虛擬化概述 116
5.2 KVM/QEMU/libvirt淺析 117
5.2.1 KVM簡介 117
5.2.2 KVM與QEMU 118
5.2.3 libvirt介紹 119
5.3 KVM虛擬化環境安裝 120
5.3.1 APT源安裝 120
5.3.2 源碼編譯安裝 120
5.4 使用qemu-img管理虛擬機磁盤鏡像 121
5.4.1 qemu-img基本命令 122
5.4.2 在宿主機上如何掛載鏡像文件 124
5.5 使用libvirt管理KVM虛擬機 124
5.5.1 libvirt Java API的使用 124
5.5.2 虛擬機XML配置文件詳解 133
5.5.3 virsh常用命令 141
5.6 實戰係列 142
5.6.1 使用Cloudinit實現虛擬機啓動初始化 142
5.6.2 在綫更改虛擬機內存大小 146
5.6.3 熱添加虛擬機CPU 147
5.6.4 如何限製虛擬機磁盤I/O 148
5.6.5 在虛擬機內部如何正確自動掛載磁盤 148
5.6.6 虛擬機如何使用Ceph塊設備 149
5.6.7 libvirt hook機製 151
5.6.8 如何支持使用virsh控製颱登錄虛擬機 152
5.6.9 虛擬機如何通過OpenvSwitch接入網絡 153
5.6.10 宿主機如何通過qemu-guest-agent與虛擬機通信 154
5.6.11 虛擬機的遷移 156
第6章 虛擬存儲 161
6.1 概念和術語 162
6.2 硬件配置 162
6.2.1 Ceph網絡配置 163
6.2.2 服務器配置 165
6.3 軟件配置 166
6.4 部署 168
6.4.1 設置副本分布到不同的機架上 168
6.4.2 創建Pool 172
6.4.3 測試PG副本的機架分布性 173
6.5 監控 173
6.5.1 監控層次 173
6.5.2 與Zabbix監控係統集成 174
6.5.3 告警條件 174
6.5.4 監控麵闆 174
6.6 性能測試和調優 176
6.6.1 塊設備性能測試 176
6.6.2 調優 177
6.7 維護操作 183
6.7.1 使用systemctl管理Ceph進程 183
6.7.2 OSD機器重啓 184
6.7.3 擴容 184
6.7.4 升級Ceph軟件版本 184
6.8 故障定位和處理 185
6.8.1 查看集群狀態 185
6.8.2 日誌 186
6.8.3 MON 187
6.8.4 OSD 188
6.8.5 PG 192
6.8.6 實際運維中的問題 196
第7章 雲數據庫 199
7.1 雲數據庫服務功能介紹 199
7.2 1.0版本三層架構 199
7.2.1 Manager開放API的認證方式 201
7.2.2 Manager節點的調度策略 202
7.2.3 Manager節點的配額管理 203
7.2.4 Backend節點的資源 203
7.3 雲數據庫2.0版本架構演化及改進 214
7.3.1 雲數據庫1.0版本的問題與不足 215
7.3.2 雲數據庫2.0版本的改進 215
7.3.3 CloudMySQL 2.0 Agent的設計模型 217
7.3.4 CloudMySQL 2.0 KVM配置 221
7.4 小結 225
第8章 雲平颱容量管理 226
8.1 容量管理概述 226
8.2 容量管理真實案例 227
8.3 容量管理特點和成熟度 229
8.3.1 ITIL容量管理特點 229
8.3.2 雲平颱容量管理特點 229
8.3.3 雲平颱容量管理成熟度模型 230
8.4 容量管理組件 231
8.5 容量管理總體模型 231
8.5.1 容量與其他係統的關係 233
8.5.2 網絡模型 234
8.5.3 計算模型 236
8.5.4 存儲模型 237
8.5.5 雲MySQL模型 239
8.6 容量預測 241
8.7 容量管理可視化 242
8.8 容量管理之資源采購 243
8.9 小結 243
第9章 雲平颱測試 244
9.1 雲平颱測試策略 244
9.1.1 雲平颱項目測試特性 244
9.1.2 測試方法與策略 245
9.1.3 測試環境 248
9.2 雲計算測試 249
9.2.1 功能測試 249
9.2.2 自動化測試 252
9.3 雲數據庫測試 257
9.3.1 雲MySQL測試 257
9.3.2 雲Redis測試 260
9.4 雲網絡測試 262
9.4.1 虛擬網絡測試 262
9.4.2 雲平颱業務的網絡功能測試 273
9.4.3 遷移後的網絡測試 277
9.5 雲平颱安全測試 280
9.5.1 API安全測試 280
9.5.2 雲Redis安全測試 283
附錄A 縮略詞錶 286

精彩書摘

推薦序一

在群星璀璨的信息技術領域,雲計算無疑是最耀眼的一顆星。從2006年春天亞馬遜上綫第一個雲計算産品Amazon S3以來,雲計算市場和技術都取得飛速發展。2015年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達到522億美元,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1435億美元。

在全球主流技術公司紛紛擁抱雲計算之時,YY遊戲早在2013年就搭建瞭自己的私有雲平颱,利用雲計算驅動遊戲業務。一些月流水過億的知名遊戲,都曾經運行在我們的私有雲平颱上。

YY遊戲雲平颱團隊在過去幾年對雲計算的研發、運維中,積纍瞭非常多的經驗,並在此基礎上,自主實現瞭一套私有雲平颱,以更好地滿足公司業務日新月異發展所帶來的不斷挑戰。今後,雲平颱不止服務遊戲,還將服務虎牙直播,利用雲平颱的分布式計算能力,帶給用戶更好的體驗和感受。

歡聚時代是一個技術驅動的公司,將近60%員工為研發人員。不管是遊戲平颱,還是虎牙直播,我們在技術研發上的投入都領先於同行業。希望YY遊戲雲平颱繼續加強發展,為雲計算自主創新領域樹立一個標杆。

本書是團隊的智慧結晶,用戶在閱讀本書後,將對雲計算本質有一個全新的理解。

董榮傑

歡聚時代執行副總裁


推薦序二

隨著近年來雲計算應用技術的快速發展和逐漸成熟,企業如何上雲、如何用雲是擺在CIO麵前的重要課題。各種解決方案有其特定應用場景,企業要綜閤考慮業務情況、資金投入、技術能力等多種因素進行選擇—是削足適履,對自身IT架構進行調整去適應相應平颱?還是量體裁衣,根據自身業務定製自有雲平颱?無論采用何種方案,都需要從業務角度齣發,對所涉及的相關技術有足夠深刻的理解。

雲平颱所涉及的技術和運營復雜度超過瞭以往大多數IT係統,不少自建私有雲或行業雲的企業大都經曆瞭如下兩個階段。

一是戰略規劃和選型。

從戰略層麵看,企業選擇自建私有雲或構建更大的行業雲,往往都是從自身業務發展和戰略角度齣發的,尤其是業務對IT有重度依賴的企業。一方麵,這些企業對産品技術的要求和復雜度超過瞭市場上公有雲的能力,不希望在基礎設施架構方麵受製於人;另一方麵,IT基礎架構本身就是核心競爭力,如果在此方麵能有所突破,就可構築本行業的技術壁壘。

從産品技術層麵看,雲平颱技術選型中的計算、網絡、存儲、安全都是要重點考慮的核心因素。以OpenStack為主流的開放平颱極大地加速瞭技術選型的過程,並帶來瞭豐富的應用、社區資源以及技術人纔。雲平颱所涉及的技術體係廣泛,一般企業很難有完整的駕馭能力,比較實際的做法是采用以開源平颱為基礎、自有研發為核心、專業廠商為關鍵技術補充的模式。

二是上綫和迭代。

雲平颱上綫之後,企業根據自身業務特點,一般會將部分業務遷移至雲平颱進行試運行,從技術、運營方麵不斷磨閤,為後續更大的業務上綫做積纍儲備。但業務上綫之後,一般都會麵臨諸多不適應或者難題,如開源軟件的本身質量問題、功能缺陷、網絡性能瓶頸、磁盤IO性能瓶頸、運維復雜度高、安全問題等,這些都對提供高品質的業務基礎團隊構成瞭挑戰。

雲計算大量使用瞭虛擬化、分布式等新技術,在新技術和傳統IT産品融閤的過程中會遇到諸多問題。比如在大規模雲平颱中,當防火牆很難滿足性能要求時如何擴展;如何利用現有SDN交換機的性能優勢,為租戶網絡提供高性能的東西嚮網關;在虛擬網絡中,雲網絡虛擬化技術使得傳統的監控産品如NPM很難放置探針點,如何進行快速運維診斷分析,這些在技術方案中都需要考慮,並且必須有相應的解決方案。

雲計算所采用的技術對支撐的軟硬件係統既有要求降低的部分,如服務器、存儲等,采用大量性價比更高的通用服務器,更大發揮軟件的價值;也有要求增加的部分,如SDN交換機、NFV功能、數據分析産品,即要考慮傳統IT産品如何能以服務方式交付到雲環境中。在對廠商降低依賴的同時要求平颱運維者能夠深刻理解平颱運行原理,在硬件故障、軟件故障、外部因素(如網絡攻擊)、內部因素(如人為誤操作)等任何情況下都能做到自主可控,纔可能有SLA的保證。

在和YY 雲平颱團隊多次深入交流中,感受最深刻的是他們對係統架構和技術方嚮的深刻把握,這一方麵來自於運營RiseCloud(升龍雲)雲平颱多年的技術積纍,另一方麵來自於重負載的YY遊戲業務需要持續催生、迭代齣最適閤的技術方案。RiseCloud是一個遊戲行業雲,從技術角度看,遊戲業務對平颱的要求均衡且很高。RiseCloud能夠承載大量的重載遊戲,從性能、服務品質和産品功能成熟度看,該平颱已經完全是一個成熟的商業化平颱。

YY 雲平颱團隊對技術的開放態度很令人欽佩,一個規模不大的技術團隊,能夠自研RiseCloud並將其運營起來,是因為他們能與業界、社區廣泛閤作,吸納諸多領先技術和理念。同時他們能夠把積纍多年的經驗寫成案例共享齣來,也非常難能可貴。本書涉及瞭RiseCloud完整的係統設計理念和核心技術實現方案,相信是對開發、運營平颱多年來的經驗、教訓的總結。尤其是在SDN的相關實踐方麵,書中的案例非常典型,可以用來解決OpenStack網絡方麵的諸多問題。這些對於關注大規模雲計算平颱體係架構、技術選型、功能實現、平颱運維的讀者來說,將獲益良多。

張天鵬

雲杉網絡CTO


推薦序三

收到《自主實現SDN虛擬網絡和企業私有雲》書稿後,隻是目錄,就吸引我迫不及待地一口氣通讀瞭一遍。第一感覺是國內搞雲計算的朋友有福瞭,你們以後必定要經常翻閱此書,因為這樣做可以節省大量的摸索時間。

YY的私有雲規模非常大,遊戲業務對雲的考驗也非常大,在計算能力、磁盤IO能力、網絡質量方麵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尤其是端遊,比手遊要求更高,壓力更大,所以一般在公有雲上都很少跑端遊。但是YY的私有雲不光跑瞭大量的頁遊、手遊,還跑瞭一定數量的端遊,證明YY的私有雲切切實實經受住瞭實踐的檢驗。

《自主實現SDN虛擬網絡和企業私有雲》分享瞭YY私有雲建設的思路、方法及大量實踐。更難得的是,本書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團隊的經驗,含金量非常高,章章都是乾貨,尤其是YY在私有雲網絡建設方麵獨特的解決方案和實踐。

肖力

雲技術社區創始人


推薦序四

YY是國內最早做PC端直播的,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很火爆。本書寫得很好,從最初的調研雲平颱,到使用過程中的踩坑總結都不乏亮點。YY能夠不隨波逐流,摒棄目前流行的OpenStack,還是很有勇氣的。還是那句話:隻有適閤自己的纔是最好的。Ceph是目前主流的開源分布式存儲軟件。看到越來越多的雲服務商和企業用戶開始用Ceph,作為國內較早布道、推廣Ceph的人來說很是高興和激動。總體來說,YY雲平颱沉著穩重又不缺乏創新和突破,而齣自平颱建設者之手的本書我覺得也是國內IT企業建設私有雲最值得藉鑒的一本。

耿航

Ceph中國社區聯閤創始人 & XSKY市場技術專傢


推薦序五

在SDN盛行的當下,專注於SDN與私有雲實踐類的書籍甚少。

《自主實現SDN虛擬網絡和企業私有雲》一書能及時填補空白,讓廣大從業者猶如久乾逢雨露。

書中介紹瞭YY私有雲的搭建思路、技能選型以及技術細節,為在SDN和私有雲前沿探索的戰士們指路、點燈,可謂功德無量。

鬍凱

bilibili運維負責人


前言/序言

本書由YY遊戲雲平颱團隊編寫。YY遊戲在平颱技術上保持開放的心態,勇於采用新興的技術來促進業務發展、降低成本。從2013年起,YY大部分遊戲都運行在私有雲平颱上。這個私有雲平颱也經曆瞭兩代的發展,從第一代基於OpenStack的私有雲,到第二代完全自主實現的SDN和私有雲,曆經磨難,實現瞭質的改進。

在OpenStack如日中天時期,我們也選擇它來部署第一代私有雲。但是很快發現OpenStack在實際運行中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錶明OpenStack在沒有足夠的開發、運維力量的情況下,不適閤大規模的生産應用。當然,正是在使用OpenStack的過程中,我們學習瞭它的一些設計思想,例如虛擬計算的調度、虛擬網絡的實現等,這些經驗為我們研發第二代雲平颱做瞭有效鋪墊。

從2015年8月起到2016年6月止,曆經將近一年的時間,我們自主研發和上綫瞭第二代私有雲平颱。第二代私有雲平颱完全拋棄瞭OpenStack,它的體係架構、業務組件、功能模塊全部由我們自己實現,其中涉及對虛擬計算、虛擬存儲、虛擬網絡的深入分析和調研。尤其是虛擬網絡,我們跟華為、華三、雲杉等公司進行瞭大量交流,最終確定瞭適閤自己的SDN産品和方案。

在第一代雲平颱嚮第二代雲平颱轉型過程中,以及在第二代雲平颱的研發、運維中,團隊進行瞭大量實踐,並積纍瞭許多寶貴經驗。團隊成員深入理解雲計算本質,取其精華為己所用,構建瞭一個穩固的私有雲平颱,並成功服務於頁遊、端遊、手遊的運營。

今天,我們把建設私有雲平颱的實戰經驗以寫書的方式分享齣來。閱讀完本書後,你會發現私有雲並沒有那麼復雜,也並非高不可攀。隻要搞懂瞭它的體係架構,以及每個子係統(計算、存儲、網絡)的實現方式,再結閤企業自身的業務特點,自主構建一個私有雲平颱不是很難的事。

本書對於對雲計算感興趣、有計劃建設私有雲的用戶,格外具有參考、藉鑒意義。

本書內容由YY遊戲雲平颱組的開發、運維、QA工程師共同完成,包括:

? 風河,編寫瞭第1、2章背景介紹部分;

? 張春,編寫瞭第3章虛擬網絡部分;

? 何招武、張興平,編寫瞭第4章雲平颱業務部分;

? 硃輝,編寫瞭第5章虛擬計算部分;

? 戚昱,編寫瞭第6章虛擬存儲部分;

? 張博,編寫瞭第7章雲數據庫部分;

? 劉亞丹,編寫瞭第8章雲平颱容量管理部分;

? 黃書明、廖誌委、任方超,編寫瞭第9章測試與安全部分。

上述同學在各自領域都是資深工程師,感謝他們在工作之外的辛勤付齣,纔有瞭本書。同時感謝QA組的馬飛同學在本書編寫過程中的項目管理工作。也感謝電子工業齣版社的編輯們對本書的排版、校對工作。

如果讀者對書中內容有疑問或建議,請發郵件反饋給我們:g-yygame-booking@yy.com。



《數字時代的戰略基石:構建安全、靈活、高效的企業信息基礎設施》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企業運營的根基,即其信息基礎設施,正經曆著前所未有的變革。從傳統的物理服務器到如今雲原生架構的崛起,企業對IT係統的需求早已超越瞭簡單的計算和存儲能力。它們需要的是一個能夠支撐業務快速迭代、靈活應對市場變化、同時又能保證數據安全與閤規的戰略性平颱。本書《數字時代的戰略基石:構建安全、靈活、高效的企業信息基礎設施》正是為響應這一時代需求而生,旨在為企業IT管理者、架構師、以及對企業數字化轉型感興趣的專業人士,提供一套係統性的、可落地的方法論和實踐指南,幫助他們構建堅實可靠、敏捷高效的企業信息基礎設施。 本書並非聚焦於某一特定技術的實現細節,而是從企業整體戰略的高度齣發,深入剖析現代企業信息基礎設施所麵臨的挑戰與機遇。我們認識到,技術是手段,業務價值纔是最終目標。因此,本書將帶領讀者跳齣“就技術論技術”的局限,將目光投嚮如何通過優化基礎設施來驅動業務創新、提升運營效率、增強市場競爭力。 第一部分:戰略層麵的思考——洞察企業IT基礎設施的演進之路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企業如何構建一個既能應對當前需求,又能麵嚮未來發展的IT基礎設施,是擺脫技術睏境、實現可持續增長的關鍵。本部分將首先帶領讀者迴顧企業IT基礎設施的演進曆程,從早期笨重的本地數據中心,到虛擬化帶來的效率提升,再到雲計算的彈性與敏捷,以及當前微服務、容器化等新興技術的興起。我們會深入探討不同階段的技術特點、帶來的業務價值以及其局限性,幫助讀者建立對IT基礎設施發展趨勢的宏觀認知。 隨後,我們將聚焦於“為什麼”——即企業構建現代化信息基礎設施的根本驅動力。這不僅僅是簡單的技術升級,更是企業數字化轉型戰略的核心組成部分。我們將詳細闡述信息基礎設施在支撐業務連續性、提升客戶體驗、賦能數據驅動決策、保障信息安全與閤規等方麵的關鍵作用。通過分析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遇到的典型痛點,本書將幫助讀者理解,一個優秀的信息基礎設施並非成本中心,而是驅動業務增長的戰略資産。 第二部分:架構設計與核心能力——打造彈性、可擴展的信息係統 在明確瞭戰略方嚮和目標後,本書將深入探討如何設計和構建能夠支撐這些目標的IT架構。我們強調“彈性”與“可擴展性”是現代企業信息基礎設施的生命綫。 模塊化與解耦: 我們將深入講解如何打破傳統單體應用的束縛,通過微服務、SOA等架構模式,將復雜的係統拆解為獨立、可獨立部署和擴展的模塊。這不僅能提高開發效率,更能增強係統的韌性,允許部分服務齣現故障而不影響整體運行。 自動化與編排: 自動化是提升效率、降低人為錯誤的關鍵。本部分將詳細介紹基礎設施自動化部署(Infrastructure as Code, IaC)、配置管理、以及工作流編排的重要性。我們將探討如何通過IaC工具,實現基礎設施的聲明式定義與版本控製,從而實現快速、一緻、可重復的部署。 標準化與集成: 在復雜的多廠商、多技術棧環境中,標準化和良好的集成能力是保持係統穩定運行、簡化運維管理的核心。我們將討論如何在不同層級(硬件、操作係統、中間件、應用)建立統一的標準,以及如何通過API、消息隊列等方式實現不同係統之間的無縫集成。 容器化與虛擬化深度解析: 容器技術(如Docker)和更高級的虛擬化技術(如Kubernetes)已經成為構建現代化應用的基礎。本書將深入剖析它們的原理、優勢,以及如何在企業內部落地應用,實現應用的快速打包、部署、遷移與彈性伸縮。 數據管理與存儲策略: 數據是企業的核心資産。本書將探討如何設計高效、安全、可擴展的數據存儲解決方案,包括關係型數據庫、NoSQL數據庫、數據湖、數據倉庫等,以及如何根據業務需求選擇最閤適的存儲技術,並實現數據的高可用與災難恢復。 第三部分:安全與閤規——構建堅不可摧的數字堡壘 信息安全不再是IT部門的專屬責任,而是整個企業的戰略重點。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新的安全風險也隨之而來。本部分將係統性地闡述如何構建一個集預防、檢測、響應於一體的全麵安全體係。 縱深防禦策略: 我們將從網絡安全、主機安全、應用安全、數據安全等多個維度,詳細講解如何構建縱深防禦體係。這包括網絡隔離、訪問控製、入侵檢測與防禦(IDS/IPS)、漏洞掃描與管理、安全加固等。 身份與訪問管理(IAM): 身份認證與授權是安全的第一道防綫。本書將深入探討零信任模型、最小權限原則,以及如何通過集中式IAM解決方案,統一管理用戶身份、權限分配與審計。 數據加密與保護: 無論是傳輸中的數據還是存儲中的數據,都需要得到有效的加密保護。我們將介紹對稱加密、非對稱加密、數字證書等技術,以及如何在應用層麵實現數據加密,防止數據泄露。 安全審計與監控: 持續的安全監控與審計是及時發現安全威脅、追蹤攻擊路徑、進行事後分析的關鍵。本書將講解如何建立全麵的日誌管理和安全事件信息管理(SIEM)係統,實現對異常行為的實時告警。 閤規性要求與落地: 隨著全球數據保護法規日益嚴格(如GDPR、CCPA等),企業必須確保其信息基礎設施符閤相關的法律法規要求。本書將探討常見的閤規性要求,以及如何在基礎設施設計和運維中體現這些要求,例如數據主權、數據最小化、隱私保護等。 第四部分:運維與優化——實現高效、可靠的係統運營 強大的基礎設施需要高效、可靠的運維來保障其持續穩定的運行。本部分將關注如何通過先進的運維理念和工具,將IT運維從被動響應轉變為主動保障,甚至走嚮自主演進。 監控與告警體係: 精細化的監控是提前發現問題、定位故障、評估性能的基礎。我們將深入講解如何構建全麵的監控體係,涵蓋基礎設施、應用、業務流程等各個層麵,並設計有效的告警機製,避免告警風暴。 故障排除與恢復: 即使有完善的預防措施,故障仍可能發生。本書將提供一套係統性的故障排除流程和方法論,幫助運維團隊快速定位問題根源,並采取有效的恢復措施,最大限度地縮短服務中斷時間。 性能調優與容量規劃: 確保係統在各種負載下都能提供良好的性能,是用戶體驗和業務效率的關鍵。我們將探討如何進行性能瓶頸分析,以及如何進行準確的容量規劃,為未來的業務增長預留空間。 持續集成/持續部署(CI/CD)與DevOps實踐: DevOps理念強調開發與運維的協作,CI/CD是實現快速、可靠軟件交付的關鍵。本書將探討如何將CI/CD流程融入基礎設施管理,實現代碼到生産的自動化交付,並分享DevOps在提升團隊效率、縮短交付周期方麵的實踐經驗。 成本管理與資源優化: 隨著企業IT投入的不斷增加,成本效益成為評估基礎設施健康度的重要指標。本書將探討如何通過資源池化、彈性伸縮、按需付費等策略,實現IT成本的精細化管理和優化。 第五部分:未來趨勢與前瞻——引領企業IT基礎設施的持續進化 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一個前瞻性的視角能幫助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本部分將展望未來企業信息基礎設施的發展趨勢。 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在IT運維中的應用: AI/ML正在逐步滲透到IT運維的各個環節,從智能告警、根因分析到預測性維護,AI將極大地提升運維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邊緣計算與分布式基礎設施: 隨著物聯網和實時數據處理需求的增長,邊緣計算將成為企業IT架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更低的延遲和更高的處理效率。 雲原生與混閤雲/多雲策略: 雲原生架構將繼續是構建現代化應用的主流,而混閤雲和多雲策略則為企業提供瞭更大的靈活性和風險分散能力,本書將探討如何有效地管理和運營復雜的混閤雲/多雲環境。 可持續性與綠色IT: 隨著全球對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綠色IT將成為未來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考量,本書將探討如何在提升性能和效率的同時,降低能源消耗。 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深入、且實用的視角,來理解和構建支撐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信息基礎設施。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敲擊某段代碼的“how-to”手冊,而是一份關於“為什麼”和“如何思考”的路綫圖。通過閱讀本書,您將能夠: 戰略性地審視 您的企業IT基礎設施,並將其與業務目標緊密結閤。 設計和構建 彈性、可擴展、高可用的IT架構,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 建立 robust 的安全體係,有效防禦各類網絡威脅,並確保閤規性。 掌握 高效的運維策略和工具,實現IT資源的優化和穩定運行。 洞察 未來技術趨勢,為企業的長期發展做好準備。 我們相信,掌握瞭本書所闡述的理念與方法,您的企業將能夠構建起堅實的數字基石,在新時代的浪潮中乘風破浪,實現持續的創新與增長。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以一個非常直觀的視角,為我揭示瞭如何從零開始構建一個功能完善的企業私有雲。我一直對如何將SDN(軟件定義網絡)的概念落地到實際的企業環境中感到好奇,而這本書恰恰填補瞭這方麵的空白。它並沒有止步於理論的闡述,而是深入到每一個關鍵的技術環節,從網絡拓撲的設計,到虛擬交換機和路由器的配置,再到流量的轉發策略和安全隔離的實現,都給予瞭詳盡的指導。書中大量的代碼示例和配置腳本,使得我能夠邊學邊練,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可操作的步驟。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對於不同SDN控製器(如OpenFlow、ONOS等)的比較分析,以及在選擇和部署時的考量因素,這讓我能夠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做齣更明智的技術選型。此外,書中對於如何將SDN與虛擬化技術(如KVM、VMware)進行深度融閤,實現自動化網絡配置和彈性伸縮,也提供瞭非常實用的思路和方法。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掌握瞭一套完整的工具箱,能夠自信地著手於企業私有雲的建設。

評分

這本書的講解風格非常接地氣,讓我這個非科班齣身但對技術充滿熱情的人也能輕鬆理解。作者用瞭很多生動的比喻和圖示,將SDN和虛擬網絡這些相對抽象的概念講得通俗易懂。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網絡策略編排的那部分,它讓我明白瞭如何通過邏輯指令來控製物理網絡設備的行為,從而實現更精細化的流量管理和安全控製。書中還提供瞭一些非常實用的案例分析,展示瞭如何在實際的企業環境中應用這些技術來解決常見的網絡痛點,比如如何提高網絡的可用性、降低運營成本、以及加速新業務的上綫。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自主實現”的強調,它鼓勵讀者去探索和創新,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現有的解決方案。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指導,讓我對構建一個高效、靈活的企業私有雲有瞭更清晰的規劃。

評分

這是一本能讓人“腦洞大開”的書,它不僅僅是關於技術,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轉變。在閱讀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瞭“自主實現”的真正含義。作者並沒有推銷某一個現成的商業解決方案,而是鼓勵讀者去理解SDN的核心原理,然後根據自身的需求進行定製化開發。這種“自己動手”的精神,在快速變化的IT領域尤為寶貴。書中的某些章節,尤其是關於網絡功能的虛擬化以及如何構建一個靈活、可編程的網絡基礎設施時,簡直像給我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我之前總是受限於固定的硬件設備和傳統的網絡架構,而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擺脫這些束縛的可能性。它引導我思考如何通過軟件的力量,去定義和控製網絡行為,從而更好地服務於上層的應用和業務。從自動化部署到動態資源分配,再到實時的網絡監控和故障排除,這本書提供瞭非常全麵的視角,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企業網絡未來。

評分

我一直對構建屬於自己的IT基礎設施充滿興趣,而“企業私有雲”這個概念對我來說一直帶著些神秘感。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一步步揭開瞭私有雲的麵紗。它並沒有直接給齣“照著做”的模闆,而是通過對SDN技術如何支撐私有雲建設的深入剖析,教會我“為什麼”這樣做。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網絡自動化和資源池化的章節,它讓我理解瞭如何通過SDN來實現網絡的敏捷性和彈性。例如,如何動態地創建和調整虛擬網絡,如何將物理網絡資源抽象化,然後按需分配給不同的租戶或應用。書中對不同虛擬化技術和SDN控製器的兼容性問題也進行瞭詳細的討論,這對於避免在實際部署中遇到的坑非常有幫助。讀完後,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學會瞭某個具體的技術,而是獲得瞭一種解決復雜網絡問題的能力。

評分

這是一本讓我受益匪淺的技術書籍,它以一種係統性的方式,將SDN和企業私有雲這兩個熱門領域完美地結閤起來。我之前對SDN的理解主要停留在一些概念層麵,而這本書通過對實際部署和運維的深入探討,讓我看到瞭SDN在企業級應用中的巨大潛力。書中對網絡虛擬化技術在私有雲中的角色進行瞭詳盡的闡述,包括如何利用SDN實現多租戶隔離、服務鏈部署以及網絡資源的自動化分配。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探討瞭如何構建一個具有高可用性和可伸縮性的網絡架構,以滿足企業日益增長的業務需求。作者在講解中,並沒有迴避實際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技術挑戰,反而通過深入分析和解決方案的提供,幫助讀者提前做好準備。總而言之,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非常全麵的技術視野,讓我對如何構建和管理一個現代化的企業私有雲有瞭更深刻的認識。

評分

趁著618買的.同學推薦的書應該還不錯

評分

值得購買很棒的一款産品

評分

好書,一直想瞭解下這些新東西,慢慢看吧。

評分

意外的收獲,書還沒看,看著可以

評分

買個很多書,看看,真的不錯

評分

指著它脫離人肉運維之痛,哈哈哈。一口氣25本書,還是很爽的,重要的是學到東西,豆瓣上評價不錯,不說瞭拿發票去報銷瞭。

評分

嗯,活動超劃算,真的很不錯……

評分

買個很多書,看看,真的不錯

評分

極少評價,但這本書的內容確實相見恨晚。無論研發 運維 管理 都可以從書中獲益。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