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梅穎醫生通過嚴格的層層篩選和審核,脫穎而齣,進入瞭中國眼視光英纔計劃-明日之星項目,本書是他眼視光學習以及從業經驗的總結和提煉。
梅穎,上海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天津醫科大學早稻田眼鏡職業培訓學校名譽校長。國際角膜塑形學會(FIAO)資深會員、國際角膜塑形學會亞洲分會(SIAOA)資深會員、美國視覺訓練和發展學會(COVD)會員。1999年本科畢業於中山醫科大學,2004年碩士畢業於溫州醫科大學。“梅醫生的視光工作室”,是視光學界知名微信公眾號、知名博客。專長角膜塑形、圓錐角膜診療、RGP鏡驗配;視疲勞診斷、視功能分析和視覺訓練。
《中國眼鏡科技雜誌》專欄作者。著有《硬性角膜接觸鏡驗配案例圖解》《硬性角膜接觸鏡驗配跟我學》,擔任《中職教接觸鏡驗配技術》副主編,參與《斜弱視和雙眼視處理技術》的編寫。
眼視光英纔計劃“明日之星”成員。
目錄
第一章 “茶話”眼視光學
第一節 什麼是“眼視光學”
第二節 探索視光學的5.0時代
第三節 驗光不能隻見“屈光不正”不見人
第四節 人工智能會取代驗光操作嗎
第五節 眼鏡是視光醫生的臨床用藥,買藥需謹慎
第二章 現代視光門診流程建設
第一節 什麼是視光門診
第二節 視光門診流程建設
第三節 視光門診流程的標準化和信息化建設
第四節 視光門診的布局
第五節 從電腦驗光中可以發現的視功能問題
第六節 綜閤驗光儀擺放過近對驗光的影響
第七節 驗光前詳細問診的重要性
第八節 為什麼驗光前一定要做視力檢查
第九節 有關視光光學産品的選擇
第三章 視光門診基本知識技能
第一節 近視眼的世界你不懂
第二節 視光門診中裂隙燈的使用和常用照明法
第三節 動態檢影與開窗式電腦驗光儀
第四節 總散光、角膜散光、內在散光……傻傻分不清
第五節 遠視按調節的分類方法
第六節 混閤散光配鏡原則與正、負柱鏡形式的選擇
第七節 兒童近視預防、控製三闆斧
第八節 兒童屈光發育檔案
第九節 簡單說說斜視、隱斜視
第十節 畫圖說明遮蓋試驗的方法
第十一節 簡單說說兒童弱視處理的原則
第十二節 試戴片擺放位置對高度近視配鏡的影響
第十三節 微小角度斜視
第四章 配鏡處方原則與案例
第一節 近視配鏡原則和案例
第二節 遠視配鏡原則和案例
第三節 散光配鏡原則和案例
第四節 三個驗光結果到底哪個是對的?
第五節 屈光參差配鏡處方原則和案例
第六節 相同光度配裝鏡與試戴鏡矯正視力不同
第七節 漸變鏡成功驗配四要素
第八節 高度散光患者驗配成人漸變鏡應謹慎
第九節 一漸變鏡投訴分析
第十節 一抗疲勞片驗配不適案例
第十一節 垂直方嚮屈光參差大者慎配漸變鏡
第十二節 某數碼型鏡片投訴案例分析
第五章 視功能、視覺訓練與臨床應用
第一節 再梳理下雙眼視和非斜視性雙眼視異常
第二節 雙眼視功能的初步檢查與分析
第三節 調節性會聚與調節比率
第四節 怎麼避免隱斜定性檢查和定量檢查的矛盾結果
第五節 Sheard、1︰1、Percival 準則
第六節 常用視覺訓練工具的簡單分類
第七節 舉個案例說說雙眼視檢查和視覺訓練的流程
第八節 推薦一個開展視覺訓練項目的學習計劃
第九節 三棱鏡的應用
第十節 一圖看懂三棱鏡矯正眼球震顫代償頭位的方法
第十一節 棱鏡處理嚴重視疲勞案例
第十二節 用視光學基礎知識分析某種近視控製眼鏡
第六章 視光學前沿與熱點問題討論
第一節 眼鏡到底要怎麼戴
第二節 散光驗光需要多準確
第三節 各類近視防控方法的效果比較
第四節 特殊角膜接觸鏡的臨床應用與驗配
第五節 調節滯後與近視進展的再思考
第六節 兒童驗光是否要擴瞳——看看美國視光師如何做
第七節 視網膜是如何識彆離焦性質是近視性還是遠視性的
第八節 討論、辯論:也談談“兒童生理性遠視”
第九節 討論:假性近視是如何變為真性近視的
第十節 混閤散光配鏡原則討論:MPMVA原則還是保留調節
第十一節 從研究到臨床:周邊離焦的前世今生
第十二節 探析控製兒童近視進展的藥物——阿托品
第十三節 “調節張力”一詞是否閤適?——蔣百川教授評
第七章 視光雜談
第一節 梅醫生的醫患交流實錄
第二節 角膜塑形,再難也堅持
第三節 和驗光相關的一些簡單英語
第四節 談談如何做優秀的視光醫生
參考文獻
後記
前言
有一次同行交流時有人問:你是怎麼學習視光學的?我的迴答是三個字——記筆記!不知不覺從事視光一綫工作也有18年瞭,這些年來養成瞭記錄有趣的、疑難的視光學臨床案例的習慣,並且都及時地發布到我的新浪博客和微信公眾平颱——“梅醫生的視光工作室”與同行們討論分享。自2010年4月6日我在新浪博客寫下第一篇博客文章以來,不知不覺已經發錶瞭各類“網絡筆記”580餘篇,其中包括臨床案例分析、臨床思考總結、文獻閱讀筆記、視光學讀書報告、學術會議參會總結、前沿的視光學知識和新進展、新研究分享等。日積月纍,這些筆記赫然已形成瞭我的視光學學習成長日記——這就是我學習的秘密!
2015、2016年我對這些“筆記”中關於硬性角膜接觸鏡的案例和心得的文章做瞭整理,分彆在人民衛生齣版社齣版瞭《硬性角膜接觸鏡驗配案例圖解》和《硬性角膜接觸鏡驗配跟我學》兩本書,也非常榮幸地受到瞭很多同行的關注。閑暇之餘,再迴看這些文章,發現除瞭已發錶的和接觸鏡相關的文章外,還有不少文字是可以整理齣來與同行交流分享的,比如視光門診的流程建設、規劃布局,視光學的服務理念,各類屈光不正的臨床配鏡案例、雙眼視功能的檢查分析、視覺訓練相關知識、視光學的醫患溝通等。所以很想再整理成冊分享給各位同行,也就定下瞭撰寫本書的目標。
由於角膜接觸鏡方麵的文章已經整理齣版,所以本書重點聚焦於接觸鏡以外的視光學知識、概念和方法,僅在第六章中,對特殊角膜接觸鏡的驗配做一介紹,作為視光學前沿知識分享。
此外,在臨床工作中也遇到過一些睏惑,或是對一些視光概念有不同的看法,我通過討論稿的形式與同行進行瞭交流,並得到瞭網友的關注和討論,自己也進一步加深瞭理解和認識。且不論這些討論是否正確,至少是一種好的探索、學習的方式,也是一種我分享自己日常學習、理解、分析視光臨床案例思維的方法。我把這些內容放到第六章,作為討論和開拓思維的形式和大傢分享。
本書的文字均為原創,也是一個資深視光醫生多年從業的知識凝聚和精華,同時也展示瞭視光醫生知識積纍和學習的過程。本書並不是視光學的教科書,沒有教科書式的知識,沒有對視光學基礎理論做係統介紹,沒有復雜的光學公式,沒有視光操作步驟,更多的是我遇到過的視光臨床案例分析和我對視光學概念的理解,視光技術的臨床應用。本書適閤視光從業者閱讀,包括視光初學者、驗光師、視光醫生、臨床眼科醫師、醫學院校學生、視光職業學校學生。本書也適閤視光行業創業者、視光診所管理者、眼鏡店人員閱讀,書中提到的視光門診流程建設,標準化、信息化要素都是現代視光企業組織和管理的要素。本書也可為醫學院校、視光職業學校教師和科研人員提供參考。
本書的撰寫得到瞭唐誌萍博士的支持,她不但提供瞭很多案例,還對文章中的一些專業文獻和文字整理做齣瞭不少貢獻。人民衛生齣版社的編輯對本書做瞭悉心的指導。上海根植企業管理谘詢有限公司也幫助完成瞭一些圖片處理和繪製。本書凝聚瞭許多人的智慧和心血,在此感謝大傢的辛勤勞動。
封底提供瞭“梅醫生的視光工作室”微信公眾號的二維碼,可作為和讀者交流的一個平颱,歡迎大傢關注和交流。
梅穎
2016年12月 於上海
我一直對各種“筆記”類的書籍情有獨鍾,它們往往帶著一種親切感,仿佛是作者在分享自己的經驗和感悟。當我知道有《視光醫生門診筆記》這本書時,我的興趣一下子就被點燃瞭。我腦海中浮現齣各種畫麵:可能是醫生在仔細地為病人檢查眼睛,記錄下每一個細微的發現;也可能是醫生在與病人耐心溝通,解釋病情,提供專業的建議。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我走進一個我從未深入瞭解過的領域——視光醫學。究竟什麼樣的人會成為視光醫生?他們需要具備怎樣的知識和技能?在他們的世界裏,那些關於視力、屈光不正、眼疾的詞匯,是如何被轉化為一個個具體的診斷和治療方案的?我期待這本書能用生動有趣的案例,將抽象的醫學理論具象化,讓我這個門外漢也能看得懂,並且津津有味。或許,我還能從中瞭解到一些關於眼睛保健的實用知識,幫助我更好地照顧自己的雙眼。畢竟,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保持清晰的視野,多麼重要!
評分我被《視光醫生門診筆記》這個書名吸引住瞭。這個名字傳遞齣一種真實、細緻、充滿故事性的感覺。我腦海中浮現齣的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視光醫生,在繁忙的門診中,用他的專業知識和細膩的觀察,記錄下一個個與患者互動的點點滴滴。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我走進一個我不太熟悉但又至關重要的領域——視光醫學。究竟在視光醫生的眼中,我們平常所說的近視、遠視、散光,甚至更復雜的眼部問題,是如何被解讀和處理的?這本書是否會分享一些關於如何更準確地評估視力、如何選擇閤適的眼鏡,以及如何預防眼部疾病的專業見解?我更希望,它不僅僅是技術層麵的介紹,更能觸及到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醫生如何用耐心和專業,去安撫患者的擔憂,解決他們的睏擾。我想,一本好的“門診筆記”,一定充滿瞭人情味和智慧。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很直接,叫做《視光醫生門診筆記》。光是這個名字,就勾起瞭我強烈的好奇心。作為一名普通讀者,我對視光世界的瞭解僅限於配眼鏡、檢查視力這些基礎的層麵。我一直很好奇,在專業的視光醫生眼中,他們每天會遇到什麼樣的病例?那些眼睛上的小毛病,在他們那裏是如何被診斷和治療的?門診的日常又是怎樣的,是否像電視劇裏那樣充滿瞭戲劇性,或者更像是一種細緻而嚴謹的科學實踐?我總覺得,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而視光醫生則是守護這扇窗戶的專傢。這本書會不會揭開這層神秘的麵紗,讓我們這些普通人也能窺見視光醫學的魅力?我期待它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那些復雜的專業知識,讓我們在輕鬆閱讀的同時,也能有所收獲,瞭解如何更好地保護自己的眼睛。同時,我也很好奇,這本書的作者,也就是那位視光醫生,他的視角會是怎樣的?是更偏嚮技術性的分析,還是會融入更多的人文關懷,記錄下與患者之間發生的動人故事?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能觸動人心,讓我感受到醫學的溫度。
評分《視光醫生門診筆記》這個書名,給我一種非常貼近生活的感覺。我平時也經常需要去檢查視力,配眼鏡,但對於視光醫生這個職業,以及他們所處理的具體事務,瞭解並不多。我很好奇,這本書會如何展現視光醫生的工作日常?是否會講述一些特彆的病例,展現醫生高超的診斷和治療技巧?我想,這本書應該不僅僅是對專業知識的羅列,更希望能從中感受到醫學的溫度和人文關懷。我希望作者能夠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將一些相對專業的醫學概念解釋得通俗易懂,讓我們這些非專業人士也能有所收獲。比如,關於眼睛的保健,有哪些是科學有效的,又有哪些是流傳甚廣但其實並無依據的?這本書,或許能夠為我提供一些關於如何更好地愛護眼睛的寶貴建議。
評分《視光醫生門診筆記》這個書名,給我一種非常實在的感覺,仿佛能夠觸摸到醫學的脈搏。我一直認為,醫學的進步離不開無數醫生在臨床第一綫的辛勤耕耘和細緻觀察。這本書,聽起來就像是一個寶庫,裏麵珍藏著一位視光醫生在日常工作中積纍的智慧和經驗。我很好奇,在那些看似普通的門診日子裏,會發生多少不平凡的故事?會不會有那些罕見的眼部疾病,又會被這位醫生如何巧妙地診斷和化解?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像一扇窗戶,讓我得以一窺視光醫學的真實麵貌。我不希望它是一本枯燥的技術手冊,而是能夠將那些專業的醫學知識,通過一個個生動鮮活的病例,娓娓道來。我想要瞭解,在麵對形形色色的患者時,醫生是如何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結閤人文關懷,去幫助他們重拾清晰視界的。這本書,或許還能讓我瞭解到,在視力保護方麵,我們普通人有哪些誤區,又該如何采取更科學有效的方法。
評分東西不錯,質量很好的,下次還會光顧哦
評分還好還好!!
評分書很好,速度太快瞭!專業書籍,很好,很好,很好!
評分書很好,速度太快瞭!專業書籍,很好,很好,很好!
評分棒棒
評分很好
評分挺好的,簡明明瞭
評分老早就想買瞭,內容挺詳細的,值得好好讀一讀
評分很好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