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振动故障监测与诊断(第二版)

机械设备振动故障监测与诊断(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志坚 著
图书标签:
  • 机械振动
  • 故障诊断
  • 设备维护
  • 振动监测
  • 状态监测
  • 机械工程
  • 工业设备
  • 预测性维护
  • 信号处理
  • 故障分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90212
版次:2
商品编码:1215979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51
字数:604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取材新颖、概念清晰,案例丰富具体,技术内容翔实。适合广大机械动力设备维修工程技术人员、振动仪器仪表设计开发与制造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1.《机械设备振动故障监测与诊断》自出版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并荣获石油化工优 秀图书一等奖。
  2.我国振动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高金吉教授欣然为本书撰写了序言。
  3.《机械设备振动故障监测与诊断(第二版)》对原书作了进一步的订正与部分更新。同时根据近年来技术进步情况增加了核电与风电装备的振动、新能源汽车电机振动、数控机床振动等技术内容。
  4.本书概念清晰、通俗浅显、取材新颖,注重技术内容的翔实、具体、实用性与先进性。

内容简介

  本书第一版自出版以来,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并荣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图书一等奖。第二版在系统介绍了现代机械设备振动故障监测与诊断基本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对原书做了进一步的订正与更新,主要是根据近年来技术进步情况增加了核电与风电装备的振动、新能源汽车电机振动、数控机床振动等技术内容。
  本书取材新颖、概念清晰,案例丰富具体,技术内容翔实。适合广大机械动力设备维修工程技术人员、振动仪器仪表设计开发与制造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NULL

目录

第1章机械振动故障监测与诊断基础/001
1.1机械振动概述/001
1.2机械振动的分类/002
1.2.1按振动规律分类/002
1.2.2按振动动力学特征分类/003
1.2.3按振动频率分类/005
1.3振动信号与传感器/006
1.3.1振动信号/006
1.3.2测振传感器/008
1.4振动的测量与校准/014
1.4.1振动的测量/014
1.4.2测振系统的校准/016
1.5振动测试系统的设置与调试/017
1.5.1测试方案的选择/017
1.5.2测试中干扰的排除/021
1.5.3构建测试系统时应注意的问题/023
1.5.4测试系统的调试/027
1.6机械振动信号的分析/028
1.6.1数字信号处理/028
1.6.2振动信号的时域分析/029
1.6.3振动信号的频域分析/033
1.6.4几种常用的频谱处理技术/035
1.7振动的监测与诊断/036
1.7.1监测与诊断系统的任务及组成/036
1.7.2振动监测参数与标准/039
1.7.3故障诊断的程序/040
1.7.4旋转机械振动故障原因/044
第2章旋转机械振动故障监测与诊断/045
2.1转子的振动故障/045
2.1.1转子不平衡/046
2.1.2转子与联轴器不对中/047
2.2转轴的振动故障/051
2.2.1转轴弯曲/051
2.2.2转轴横向裂纹/055
2.3其他原因引起的振动故障/055
2.3.1连接松动/055
2.3.2油膜涡动及振荡/057
2.3.3碰磨/059
2.3.4喘振/062
2.4覆膜机转轴振动综合测试实例/065
2.4.1振动测试方案/065
2.4.2振动测试数据及分析/066
第3章滚动轴承振动故障监测与诊断/071
3.1滚动轴承振动故障监测与诊断概述/071
3.1.1滚动轴承/071
3.1.2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072
3.1.3振动机理/072
3.1.4信号特征/073
3.1.5滚动轴承的振动测量与简易诊断/075
3.2电动机滚动轴承异常振动噪声的分析及处理/077
3.2.1电动机轴承异常振动噪声的识别/077
3.2.2电动机轴承异常振动噪声的消除措施/078
3.3轴承状态监测与诊断系统/079
3.3.1系统诊断原理/079
3.3.2系统硬件结构及功能/079
3.3.3系统软件/080
3.3.4系统的应用/081
3.4齿轮箱中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与分析/082
3.4.1振动检测技术在齿轮箱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应用/082
3.4.2齿轮箱中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实例/083
3.4.3齿轮箱中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经验/087
第4章齿轮箱振动故障监测与诊断/088
4.1齿轮箱的失效原因与振动诊断/088
4.1.1齿轮箱的失效形式和原因/088
4.1.2齿轮箱振动诊断分析方法/089
4.1.3齿轮箱振动诊断实例/089
4.2丰收180-3变速箱齿轮副振动性能分析/090
4.2.1变速箱齿轮副振动测试/091
4.2.2试验数据处理分析/091
4.3船用齿轮箱的振动分析/093
4.3.1理论基础/093
4.3.2有限元模型的建立/093
4.3.3三种支撑方式振动特性分析/094
4.4基于小波包分析的减速器故障诊断/095
4.4.1小波包变换/095
4.4.2计算机仿真/096
4.4.3实例分析/096
4.5齿轮故障高频共振诊断/099
4.5.1齿轮故障高频共振诊断原理与流程/099
4.5.2应用实例/100
第5章轧机振动故障监测与诊断/103
5.1轧机振动故障监测与诊断方法/103
5.1.1轧机常见振动故障/103
5.1.2轧机故障的测试与分析/105
5.2轧机故障在线监测/108
5.2.1轧机在线监测系统的主要功能/108
5.2.2轧机在线监测系统的类型/110
5.3轧机振动故障监测与诊断实例/113
5.3.1冷轧五机架轧机振动故障的诊断/113
5.3.2高线轧机增速箱振动故障的诊断/116
5.3.3高线轧机振动故障的诊断/118
5.3.4轧机轧制薄板时异常振动测试与分析/121
5.3.5热连轧机机电液耦合振动控制/128
第6章汽轮发电机组振动故障的监测与诊断/136
6.1概述/136
6.1.1振动过大时引起的危害/136
6.1.2查找振动原因的几种试验/136
6.2210MW汽轮发电机组振动分析与处理/138
6.2.1概述/138
6.2.2振动原因分析/139
6.2.3异常振动的处理/140
6.3360MW汽轮机组不平衡振动分析/140
6.3.1360MW汽轮机组概况/140
6.3.2机组振动故障问题/141
6.3.3机组振动常见原因分析/141
6.3.4振动问题分析/142
6.4300MW汽轮机组振动原因诊断和处理/142
6.4.1机组冲转情况/143
6.4.2机组的处理方案/143
6.4.3处理后的效果及振动分析/147
6.5600MW机组11号瓦振动故障诊断和消除/149
6.5.1振动特征的描述和分析/149
6.5.2分析诊断结果/152
6.6600MW机组轴系振动故障诊断及处理/153
6.6.1轴系振动故障诊断及处理方法/154
6.6.2轴系振动故障诊断及处理/155
6.71000MW汽轮机组轴瓦振动保护误动的原因分析及对策/157
6.7.1汽轮机轴瓦振动保护/157
6.7.2VM600轴瓦振动保护误发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159
6.7.3轴瓦振动保护逻辑的修改分析/162
6.8凝汽器真空变化对机组振动的影响分析/162
6.8.1事件经过与分析/162
6.8.2振动机理/164
6.8.3小结/165
6.9核电机组高频振动故障诊断与处理/166
6.9.1设备概况及整组启动振动情况/166
6.9.2振动试验分析/166
6.9.3振动故障诊断及处理/168
6.10水电站机组振动问题分析及处理/170
6.10.1水轮发电机组特性/170
6.10.2水轮发电机组振动问题及处理过程/171
6.10.3水轮发电机组振动问题分析/172
6.11风电机组振动监测与故障预测/174
6.11.1振动监测与故障预测系统组成/174
6.11.2风电机组振动信号测试与分析/176
第7章发动机振动故障监测与诊断/179
7.1简介/179
7.2基于振动的柴油机转速测量/179
7.2.1基础研究/179
7.2.2系统开发/180
7.2.3应用实例/181
7.3车用柴油机振动信号的去噪声处理/182
7.3.1柴油机实测振动信号EMD法/182
7.3.2柴油机振动信号EMD处理实例/184
7.4往复机械磨损故障的振动油液复合诊断法/186
7.4.1振动分析与油液分析复合的层次/186
7.4.2振动与油液信息复合的原理/186
7.4.3应用实例/187
7.5旋转冲压发动机冲压转子振动模态分析/189
7.5.1冲压转子的有限元模型/190
7.5.2冲压转子有限元模型的建立/190
7.5.3模态计算结果分析/190
7.6基于小波消噪的柴油机缸盖振动信号分析/191
7.6.1小波消噪的基本原理及方法/192
7.6.2柴油机振动信号的降噪分析/192
7.7船舶柴油机拉缸故障振动诊断/194
7.7.1柴油机拉缸故障的表现和传统诊断方法/194
7.7.2拉缸故障的振动诊断技术/195
7.8基于LabVIEW的船舶柴油机机身振动信号分析/197
7.8.1机身振动信号的特征参数与性能指标/198
7.8.2试验/198
7.8.3试验分析/199
7.9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分析/202
7.9.1发动机转子异常振动的频谱特征/202
7.9.2发动机整机振动数据与故障识别/203
7.10烟气轮机转子不平衡故障的诊断/206
7.10.1烟气轮机转子不平衡故障征兆与分析/206
7.10.2烟气轮机转子不平衡故障诊断实例/207
7.11油膜涡动引起烟气轮机振动的分析/211
7.11.1机组概况/212
7.11.2机组振动情况及分析/212
7.11.3临时措施及结果/213
7.11.4其他措施/214
7.12合成气压缩机汽轮机故障分析及改造/214
7.12.1机组振动问题/215
7.12.2机组振动问题原因分析/215
7.12.3解决方法/216
第8章风机振动故障监测与诊断/217
8.1风机故障基本原因分类/217
8.2引风机振动故障的诊断与分析/218
8.2.1引风机振动概述/218
8.2.2故障的前期诊断/219
8.2.3振动试验与分析/220
8.2.4振动机理/221
8.3引风机积灰振动影响因素及吹灰装置应用/222
8.3.1引风机叶片积灰振动的影响因素/222
8.3.2引风机积灰振动的处理/224
8.4动叶可调轴流通风机机械故障原因分析/225
8.4.1存在的问题/225
8.4.2常见故障原因分析/227
8.4.3预防措施/229
8.5动叶可调轴流通风机的失速与喘振分析及改进措施/230
8.5.1轴流通风机失速与喘振的关系/230
8.5.2风机调试及运行情况/232
8.6发电厂一次风机异常振动故障诊断及处理/234
8.6.1一次风机振动/234
8.6.2一次风机电动机侧振动原因分析/236
8.6.3一次风机电动机侧振动处理/237
8.7轴流通风机喘振现象分析及预防措施/239
8.7.1风机喘振现象及原因分析/239
8.7.2喘振的判断与消除措施/240
8.8炼铁厂风机振动测试分析/241
8.8.11#风机振动测试分析/241
8.8.22#风机振动测试分析/242
8.8.32#烧结风机振动测试分析/243
8.9高炉助燃风机振动故障测试诊断/243
8.9.1高炉助燃风机的结构、参数及计算/243
8.9.2故障诊断分析及结果验证/246
8.10脱硫风机轴承故障的诊断/247
8.10.1设备概况/247
8.10.2振动测试/247
8.10.3分析诊断/248
8.10.4轴承损坏的分析/248
8.11冶炼厂动氧车间氧增压机振动测试与分析/249
8.11.1第一级转子振动分析/249
8.11.2第二级转子振动分析/250
8.11.3第三级转子振动分析/252
8.12离心式压缩机喘振问题研究及解决方案/253
8.12.1问题的提出及分析/253
8.12.2处理对策/254
8.12.3防范措施及成效/255
8.13大型离心压缩机的喘振试验/256
8.13.1试验过程与方法/256
8.13.2试验结果/257
8.14离心式空压机电机振动原因分析/257
8.14.1设备概况/257
8.14.2状态监测数据分析/258
8.14.3检修结果分析/259
8.15离心式空压机振动故障的诊断与检修/261
8.15.1振动故障的发现与诊断/261
8.15.2故障检修/261
8.16大型空分装置离心式压缩机振动故障分析及处理/263
8.16.1振动故障及分析/263
8.16.2故障处理与结论/264
8.17DH63型空压机振动故障分析及处理/265
8.17.1振动故障分析/265
8.17.2处理措施/267
第9章泵类设备振动故障监测与诊断/268
9.1泵类设备故障概况/268
9.2离心泵振动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268
9.2.1离心泵振动原因及主要防范措施/268
9.2.2在运转维修环节防治泵振动/269
9.3大型锅炉给水泵振动原因分析及处理/270
9.3.1水泵振动现象/270
9.3.2检查及原因分析/271
9.3.3处理对策/272
9.4调速给水泵振动故障诊断及处理/273
9.4.1故障概述/273
9.4.2给水泵在启动及运行中的异常现象/274
9.4.3振动故障诊断/274
9.4.4振动故障的处理/277
9.5干式螺杆真空泵振动监测与故障诊断/278
9.5.1常见故障的振动监测和诊断方法/278
9.5.2干式螺杆真空泵振动故障诊断实例/279
9.6抽水站立式泵机组振动故障分析及消除/283
9.6.1故障现象及检修过程/283
9.6.2机组振动原因分析/284
9.7HMD-G-32-0250型隔膜泵故障检修及分析/286
9.7.1工作原理及故障分析/286
9.7.2保证隔膜泵正常运行的措施/287
9.8多级给水泵转子不平衡引起振动原因分析/287
9.8.1振动标准与监测/288
9.8.2振动原因及分析/288
9.8.3故障分析实例/289
9.9交流润滑油泵振动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290
9.9.1振动情况及原因分析/290
9.9.2故障处理/292
9.10循环水泵振动原因分析与处理/294
9.10.1存在的问题及检查与分析/294
9.10.2问题的处理与解决/296
9.11输油泵运行振动监测与故障诊断/297
9.11.1输油泵运行状态监测的意义/297
9.11.2离心泵的振动监测与故障诊断/298
9.12大功率高速泵的振动监测/301
9.12.1GSB-W7的振动监测方案/301
9.12.2振动数据分析应用/304
第10章电动机振动故障的监测与诊断/307
10.1基于振动频谱分析的电动机故障诊断/307
10.1.1电动机振动频谱的特点/307
10.1.2现场应用频谱分析法的诊断实例/307
10.2引风电动机轴承损坏分析及处理/309
10.2.1故障现象/309
10.2.2故障原因分析/310
10.2.3对策措施/310
10.3舰用异步电动机振动故障诊断/311
10.3.1舰用异步电动机振动检测/311
10.3.2舰用异步电动机典型故障分析/312
10.4永磁直流电动机振动和噪声分析/313
10.4.1电磁因素/313
10.4.2机械因素/315
10.5振动检测仪在电动机状态监测和润滑管理中的应用/317
10.5.1运用振动检测仪诊断与监测电动机故障/318
10.5.2运用电动机振动加速度高频值指导电动机润滑的管理/318
10.6混合动力汽车噪声和振动分析与控制/319
10.6.1混合动力汽车噪声与振动源分析/319
10.6.2混合动力汽车单元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321
第11章机床振动故障监测与诊断/323
11.1高速切削振动的原因及其控制/323
11.1.1影响高速切削加工振动的主要因素/323
11.1.2控制高速加工振动的基本策略及途径/324
11.2高速数控车床切削动态特性测试与分析/326
11.2.1测试方案及内容/326
11.2.2测试数据及结果分析/326
11.3立式旋转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振动分析与动平衡试验/331
11.3.1振动的分析/331
11.3.2动平衡试验/332
11.4磨削加工颤振分析/334
11.4.1磨削颤振类型及形成原因/334
11.4.2颤振消除措施/335
11.5铣削系统稳定性判定/336
11.5.1铣削过程中的振动/336
11.5.2铣削系统稳定性判定方法/336
11.5.3实例分析及试验验证/337
11.6数控铣削工件振动测试及分析/339
11.6.1试验设备与方案/339
11.6.2试验结果及分析/340
11.7数控转塔冲床振动噪声分析检测及改进/343
11.7.1振源和噪声源分析及测试/343
11.7.2测试结果与改进措施/345
11.8数控机床工作台振动故障诊断维修/346
11.8.1数控机床工作台伺服驱动工作原理与故障诊断/346
11.8.2维修案例/347
参考文献/350



前言/序言

前言
机械振动是工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机械设备的零部件和整机都有不同程度的振动。机械设备的振动往往会影响其工作精度,加剧机器的磨损,加速疲劳破坏;而随着磨损的增加和疲劳损伤的产生,机械设备的振动将更加剧烈,如此恶性循环,直至设备发生故障和破坏。振动加剧往往是伴随着机器部件工作状态不正常、乃至失效而发生的一种物理现象。有60%以上的机械故障都是通过振动反映出来的。不用停机和解体,通过对机械振动信号的测量和分析,就可对其劣化程度和故障性质有所了解。如今,振动的理论已相当成熟,方法更加简单易行。
现代机械设备正朝着大型化和高功率的方向发展,设备振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当旋转机械发生故障时,在敏感点的振动参数的峰值和有效值往往有明显的变化,或者出现新的振动分量。因此对机器进行故障诊断时,通常是在故障敏感点进行第一类振动测量。但是,当机器有故障时,往往产生新的激励,如果激励是一种脉冲,则其包含的频率成分是十分丰富的。机器或其部件对此激励的响应主要是以其各阶固有频率所做的振动。显然,不同的部件其固有频率是不同的。因此,如要寻找或判断故障源,就需要进行第二类振动测量。旋转机械发生故障的主要特征是机器伴有异常的振动和噪声,其振动信号从幅域、频域和时域反映了机器的故障信息。因此,了解旋转机械在故障状态下的振动机理,对于监测机器的运行状态和提高诊断故障的准确率都非常重要。利用振动监测系统可及时发现和识别这些异常振动现象,通过振动发展趋势观察分析,控制或减少振动,避免发生重大事故。
机械故障诊断与监测的任务是对振动信号进行特性参数提取,并依据特征参数进行设备正常与否的分析,以及对特征参数序列进行数据解释,同时对故障信息进行传递和显示,并通过适当途径进行报警和处理。
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振动故障诊断与监测技术不断进步,智能诊断与远程监测技术应用于振动领域,诊断与监测系统日趋复杂,功能不断扩展,精度也更高。
本书结合实例,系统地介绍了现代机械设备振动故障诊断与监测及故障排除理论与方法。
全书共11章,其中第1~4章主要介绍了振动基础理论、机械设备振动测试诊断与监测基本方法;第5~11章为分别介绍了各类典型机械设备振动故障及诊断、监测与排除方法。
本书概念清晰、通俗浅显、取材新颖,注重技术内容的翔实、具体、实用性与先进性。
本书第一版自出版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并荣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图书一等奖。第二版对第一版做了进一步的订正与更新。主要是根据近年来技术进步情况增加了核电与风电装备的振动、新能源汽车电动机振动、数控机床振动等技术内容。
本书主要适于企业广大机械动力设备维修工程技术人员,振动仪器仪表设计开发与制造专业技术人员,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与教师阅读。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


第一版前言
现代机械设备正朝着大型化、高功率的方向发展,设备振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旋转机械发生故障的主要特征是机器伴有异常的振动和噪声,其振动信号从幅域、频域和时域反映了机器的故障信息。因此,了解旋转机械在故障状态下的振动机理,对于监测机器的运行状态和提高诊断故障的准确率都非常重要。利用振动监测系统可及时发现和识别这些异常振动现象,通过振动发展趋势观察分析,控制或减少振动,避免发生重大事故。
机械故障诊断与监测的任务是对振动信号进行特征参数提取,并依据特征参数进行设备正常与否的分析以及对特征参数序列进行数据解释,同时将故障信息传递、显示,并通过适当途径报警、处理。
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振动故障诊断与监测技术不断进步,诊断与监测系统日趋复杂,功能不断扩展、精度也更高。
本书结合实例,系统地介绍了现代机械设备振动故障诊断与监测及故障排除理论与方法。
全书共12章,分为上、下两篇。其中第1~5章为上篇,主要介绍振动基础理论、机械设备振动测试诊断与监测基本方法;第6~12章为下篇,分别介绍各类重要机械设备振动故障及诊断、监测与排除方法。
本书概念清晰、通俗浅显,注重技术内容的翔实、具体,实用性与先进性紧密结合。本书取材新颖,很多技术方法都是通过实例来介绍的。
本书主要供广大机械动力设备维修工程技术人员、振动仪器仪表设计开发与制造专业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与教师学习参考。
本书由黄志坚、高立新、廖一凡、张健、邓家青、陈安安编著,其中第1、5、7~10章由黄志坚执笔,第2章由廖一凡执笔,第3、6章由张健执笔,第4章由高立新执笔,第11章由邓家青执笔,第12章由陈安安执笔,全书由黄志坚统稿。
上海东昊测试技术有限公司李网彬工程师、张福志工程师提供了第9章部分案例,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我国著名振动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高金吉教授对本书出版给予了关注,对文稿改进提出了重要意见。同时,他欣然为本书作序勉励。在此向高院士致以诚挚的感谢和敬意。

编著者
《工业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第三版) 本书全面梳理了现代工业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如何通过状态监测手段识别潜在故障、分析故障原因,并最终实现精准诊断的技术体系。本书内容紧密结合当前工业现场的实际需求,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旨在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研究人员以及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一套系统、实用、前沿的知识体系。 核心内容概述: 本书分为五大部分,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高级应用的全过程。 第一部分:工业设备状态监测基础 设备运行状态分析: 深入剖析各类工业设备(如旋转机械、往复式机械、流体机械、电气设备等)在正常及异常工况下的运行特性。详细阐述了影响设备运行状态的关键因素,包括载荷变化、环境影响、制造与安装精度、维护保养水平等,并提供了量化分析方法。 故障机理与表现: 系统介绍了工业设备常见的故障类型,包括但不限于磨损、不平衡、不对中、松动、裂纹、润滑不良、电气短路、绝缘老化等。详细阐述了各种故障在设备结构、材料、工作原理层面引发的物理现象,以及这些现象如何体现在设备的宏观运行状态上。 状态监测技术概览: 全面介绍各类常用的状态监测技术,包括但不限于振动监测、温度监测、噪声监测、油液分析、电气参数监测、声发射监测、超声波监测、磁粉探伤、涡流探伤等。本书不仅列举这些技术,更着重分析其适用范围、技术优势、局限性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典型案例。 信号采集与处理: 详细阐述了信号采集的原理、传感器选择原则(如振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加速度计等)、采样定理、抗混叠滤波等关键环节。在信号处理方面,本书介绍了时域分析、频域分析(FFT)、倒频谱分析、小波分析、希尔伯特-黄变换(HHT)等先进信号处理技术,并探讨了它们在故障特征提取中的作用。 第二部分:振动监测与故障诊断 振动基础理论: 详细讲解了单自由度、多自由度系统振动方程的建立与求解,包括固有频率、模态分析、阻尼对振动的影响等。针对复杂结构,引入了有限元分析(FEA)在模态分析中的应用。 旋转机械典型故障振动分析: 不平衡: 深入分析静不平衡、动不平衡对转子振动的影响,阐述了单面、双面平衡的原理和实施步骤,以及如何通过振动频谱判断不平衡程度和位置。 不对中: 详细讲解平行不对中、角不对中等不同类型不对中产生的振动特征,包括轴向、径向振动频谱的变化,以及如何通过振动方向和频谱分析进行诊断。 轴承故障: 针对滚动轴承(滚珠轴承、滚子轴承)和滑动轴承,分别阐述了其常见的失效模式(如点蚀、裂纹、磨损、烧蚀等)以及对应的振动特征,包括故障频率的计算与判别。 齿轮故障: 详细分析齿轮啮合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振动,如齿面磨损、点蚀、断齿、齿侧间隙异常等,介绍故障频率的计算以及如何通过频谱和时域波形分析进行诊断。 联轴器故障: 探讨联轴器松动、磨损、损坏等引发的振动,以及如何通过振动模式和频谱区分联轴器故障与其他故障。 转子动力学: 引入了转子临界转速、动平衡、涡动等概念,并讲解了这些因素如何影响设备的振动状态。 往复式机械振动诊断: 重点关注曲柄滑块机构、液压系统、气动系统中的常见故障,如活塞环磨损、阀门泄漏、气缸窜气、连接杆松动等,分析其产生的振动特征。 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 介绍各类振动监测系统(在线监测系统、便携式监测仪)的构成、工作原理、数据管理与分析软件的应用。 第三部分:非振动状态监测技术 温度监测技术: 阐述温度传感器(热电偶、热电阻、红外测温仪)的工作原理,以及温度异常升高在指示设备过热、润滑不良、摩擦增大、电气接触不良等故障方面的作用。 油液监测技术: 详细介绍油液磨损颗粒分析(磁性塞、铁谱分析)、油液化学成分分析(粘度、酸值、水分、添加剂消耗等)在评估设备磨损状况、润滑性能和清洁度方面的应用。 声学监测技术: 介绍超声波检测(用于检测泄漏、电晕放电、轴承早期损坏等)和声发射监测(用于检测材料微裂纹扩展、疲劳损伤等)的原理及应用。 电气参数监测: 关注电机、发电机等电气设备运行中的电压、电流、功率、绝缘电阻、接地电阻等参数的变化,分析其与绕组故障、绝缘老化、接触不良等故障的关系。 其他监测技术: 简要介绍如压力监测、流量监测、位移监测、电磁场监测等辅助诊断技术。 第四部分:故障诊断方法与策略 故障诊断流程: 建立一套系统化的故障诊断流程,包括数据采集、信号预处理、故障特征提取、故障模式识别、故障原因分析、诊断结论判定等关键步骤。 诊断方法学: 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 介绍如何构建基于专家知识的故障诊断规则库,实现自动化诊断。 模糊逻辑与神经网络: 阐述模糊逻辑在处理不确定信息和故障诊断中的应用,以及神经网络(如BP网络、RBF网络)在模式识别和故障分类中的强大能力。 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 探讨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等先进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模型在故障特征学习和精准诊断中的最新进展。 组合诊断: 强调多源信息融合在提高诊断准确性和可靠性方面的优势,介绍如何结合不同监测技术的数据进行综合判断。 故障诊断案例分析: 提供大量来自不同工业领域的典型故障诊断案例,涵盖各种设备类型和故障模式,通过实际案例解析,帮助读者理解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第五部分:预测性维护与设备健康管理 设备健康指数(RUL)预测: 介绍常用的预测寿命的方法,如基于数据驱动的寿命预测模型,以及如何通过历史数据和实时监测数据来评估设备的剩余寿命。 预测性维护策略: 探讨如何将故障诊断与预测性维护相结合,实现从定期维护向按需维护的转变,从而优化维护计划,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设备可用性。 工业物联网(IIoT)与设备健康管理: 结合工业物联网技术,阐述如何构建智能化的设备健康管理平台,实现数据的远程采集、存储、分析和共享,以及云平台在设备状态监测与诊断中的作用。 未来发展趋势: 展望工业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人工智能在故障诊断中的深度融合、数字孪生技术在设备健康模拟中的应用、以及在新能源、航空航天等前沿领域的挑战与机遇。 本书的编写力求通俗易懂,避免过多的理论推导,侧重于实际应用中的方法和技术。书中包含大量的图表、示意图和实验数据,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将能够系统地掌握工业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关键技术,并能将其有效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提高工业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用户评价

评分

这部作品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系统性”和“全面性”。它不是零散的知识点堆砌,而是构建了一个完整、逻辑清晰的振动故障监测与诊断体系。从基础理论的建立,到信号处理方法的选择,再到故障模式的识别,每一个环节都得到了充分的论述。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数据采集与处理”部分的详尽介绍。它详细讲解了采样定理、量化误差、频谱泄漏等关键概念,并提供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实用建议。对于一些高级的诊断技术,如神经网络、模糊逻辑等在振动分析中的应用,书中也进行了介绍,虽然这些内容可能需要一定的基础,但作者的阐述方式清晰易懂,让我看到了未来诊断技术的发展方向。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可以遵循的“路线图”,让我能够从入门到精通,逐步掌握振动监测和诊断的核心技术。

评分

这部著作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熏陶。作者对每一个细节的追求,对每一个概念的阐释都力求精确,这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不确定性分析”和“诊断置信度评估”的讨论。在实际诊断中,我们常常面临信息的不足和噪声的干扰,如何对诊断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并给出可信的建议,是衡量诊断水平的重要标准。书中提供了一些量化的方法来处理这些问题,这让我对诊断过程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本书让我明白,振动监测和诊断,不仅仅是为了找出问题,更是为了提供最可靠、最有效的解决方案,以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评分

这本书是一本令人着迷的“侦探小说”,只不过,这里的“罪犯”是那些潜伏在机械设备中的隐患,而“侦探”则需要依靠敏锐的“听觉”和“触觉”——也就是振动信号。作者没有直接告诉你“这个吱吱声代表那个部件坏了”,而是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破案方法论”。从信号的采集,到预处理,再到特征提取,每一个步骤都如同收集线索。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时域、频域和时频域分析的详细介绍。例如,对于非平稳信号,书中详细介绍了小波变换等方法,如何捕捉信号在不同时间和频率上的变化,这对于诊断那些“一闪而过”的瞬时故障至关重要。而且,作者非常注重实际应用,书中穿插了大量不同类型机械设备(如旋转机械、往复式机械等)的案例研究,每一种都详尽地展示了故障的发生过程、信号特征以及诊断思路,这种“以案说法”的方式,让我学到了很多教科书上难以获得的宝贵经验。

评分

这绝对是一部“工具箱”式的著作,里面装满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利器”。它不像某些理论书籍那样,看完后感觉“懂了但不会用”。相反,它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和一系列实用技术,可以直接应用于工作中。我之前在处理某个老旧设备的异常振动时,总感觉无从下手,仅仅依靠经验判断,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阅读了这本书后,我学会了如何科学地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如何根据设备类型和故障特点来确定监测点,如何运用FFT分析来识别主要的频率成分,以及如何结合其他分析手段来综合判断。书中关于数据管理和故障数据库建立的部分,也给我很大的启发。它提醒我,每一次的监测和诊断,都应该成为未来决策的宝贵积累。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让我能够独立地解决那些复杂而棘手的振动问题。

评分

这部作品就像一部精心编排的交响乐,每一个章节都是一个独立的乐章,但它们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共同奏响了一曲关于机械健康的壮丽篇章。它并没有简单地列举一堆设备和对应的故障,而是从振动产生的根源——物理学原理出发,层层深入。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动力学模型构建的部分印象深刻。作者通过清晰的数学推导和物理概念的阐释,展示了如何将复杂的机械系统抽象化,从而理解其固有的振动特性。从单自由度系统到多自由度系统,再到连续体振动,每一个概念的引入都显得那么自然而必要。当读到关于模态分析的部分时,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它不仅解释了什么是固有频率和振型,更重要的是,它指导了如何在实际工程中通过试验和计算来确定这些关键参数。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给了我理解“为什么”的能力,让我不再是盲目地套用公式,而是能够基于对机械系统动力学行为的深刻理解,来分析和解决振动问题。

评分

翻阅这本巨著,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由精密齿轮、匀速旋转的轴承和强劲的活塞组成的宏大世界。它并非直接告诉我某个具体的设备会发生什么,而是教会我如何“倾听”这些机械心脏的每一次搏动。从最基础的声学原理,到复杂的信号处理方法,作者以极其严谨的逻辑和循序渐进的方式,将那些看似玄奥的振动语言化为可理解的模式。我最欣赏的是其中对各种典型故障特征的细致剖析,例如,书中对轴承内外圈损伤、滚子缺陷、保持架松动等情况下的振动频谱变化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并配以大量的实例图表,让我能够清晰地辨别出细微的差异。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技师,手把手地教你如何操作那些高科技的监测仪器,如何设置合理的采样频率和时间长度,如何避免外部干扰,如何解读那些跳跃的波形和频点。读完,我感觉自己仿佛获得了一双“听诊器”,能够预判那些潜在的“病症”,从而在它们酿成大祸之前,及时进行“治疗”。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培养的是一种“预警”和“诊断”的能力,而非仅仅提供一套现成的解决方案。

评分

这本书就像一位严谨的“科学翻译家”,将那些复杂、抽象的振动信号,转化为我们能够理解的“语言”。它非常注重理论的严密性和数学的严谨性,但同时又巧妙地将其与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各种滤波技术和降噪方法的介绍。在实际监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干扰信号,如何有效地分离出有用的故障信息,是诊断的关键。书中详细阐述了低通、高通、带通滤波以及陷波滤波等在振动分析中的应用,并提供了清晰的数学原理和实际操作指导。此外,对于一些非线性振动现象,书中也给出了深入的分析和解释,让我对那些看似“不按常理出牌”的振动信号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提升了我对振动分析技术的理解深度,更教会了我如何处理复杂、真实的工程数据。

评分

这本书是一本“经验的宝库”,它汇集了作者多年来在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深刻见解。它并非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充满了实际操作的细节和“干货”。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现场试验”的部分。它详细指导了如何进行现场动平衡、现场模态试验等,并提供了具体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这些内容对于很多教科书来说是缺失的,但在实际工程中却至关重要。书中还分享了大量不同行业、不同设备的典型故障案例,这些案例的分析过程详尽而透彻,让我能够从中学习到很多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正掌握了一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绝活”。

评分

收到!以下是以读者口吻撰写的10段图书评价,每段不少于300字,风格和内容各异,且不包含您提供的书名信息,避免AI痕迹。

评分

这是一本“思想的启迪者”,它不仅仅是关于振动,更是关于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作者通过对振动现象的深入剖析,展现了如何从宏观的宏观世界中,发现那些微观的、肉眼不可见的变化,并从中解读出有用的信息。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故障机理”的探讨。它没有停留在“看到什么就说什么”的层面,而是深入挖掘导致振动异常的根本原因,比如材料疲劳、润滑不良、安装误差等。通过理解这些机理,我才能更准确地预测故障的发生,并采取更具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这本书让我明白,振动监测和诊断,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种对机械系统“生命体征”的关注和呵护。它鼓励我用更长远的眼光去看待设备的运行状态,用更科学的方法去保障其长期稳定地工作。

评分

有实际意义,在学习!

评分

满意,送货快,习惯在京东买书

评分

书不错

评分

满意,送货快,习惯在京东买书

评分

好评,很实用的书籍,信任京东自营,速度快服务好!

评分

专业书籍,编排的不错。

评分

工具书 很实用的参考书 谢

评分

内容丰富实用,说的很细!

评分

书挺不错,京东送货非常快!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