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9-14岁 ★《手推车大作战》荣获刘易斯?卡罗尔书架奖,文学性与故事性并重,属于国际一流水准的儿童文学作品。
★自出版半个多世纪以来,不断再版,受到国际上一代代儿童的喜爱和追捧,被改编成电视剧、广播剧、舞台剧和音乐剧,并被美国儿童文学评论杂志《学校图书馆杂志》评为“塑造21世纪的100本书”之一。
★小说讲述了一场发生在2026年的纽约的虚构战争,它以豌豆枪为武器,以卡车司机和手推车小贩为敌对双方,整个故事极富幽默性与讽刺性。这场以小博大的较量不仅传递了勇气与智慧的重要性,也会提高孩子的阅读与写作水平。
★行文之中用到的素材丰富多样,诸如日记、会议速记、报刊来信等,因而阅读本书的过程也是一次提高阅读与写作水平的过程。
★装帧设计精美,精致的原创手绘插图与流畅的行文相得益彰,给孩子文学与艺术的双重体验。
内容简介
2026年的纽约有三十万辆卡车在街上横行霸道,堵塞交通,人们敢怒而不敢言。一天,卡车司机马克故意撞翻了花匠莫里斯的手推车,使莫里斯当场车毁人伤。不仅如此,卡车司机还利用媒体四处抹黑,诬陷手推车造成了交通瘫痪。此后,全城的手推车小贩同仇敌忾,决定向卡车宣战。他们自制了五百多把豌豆枪对卡车发起了反击,手推车大战由此开始。然而,处于社会底层的手推车小贩,能够战胜资本雄厚、背后有市长撑腰的卡车司机吗?到底要走多少艰辛之路,才能实现真正的公平和正义……
作者简介
简?梅里尔(1923-2012),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一生创作了近三十部儿童文学作品。梅里尔生于纽约罗彻斯特,在安大略湖附近的韦伯斯特长大,在那段时期阅读的大量书籍,是她创作儿童小说的灵感源泉,多年担任编辑的经验,也为她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手推车大作战》是梅里尔影响力很强的一部作品,出版五十多年来,受到国际上一代代儿童的喜爱和追捧,被改编成电视剧、广播剧、舞台剧和音乐剧,并被美国儿童文学评论杂志《学校图书馆杂志》评为“塑造21世纪的100本书”之一。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这是一本引人入胜的好书,书中精心设计的情节和对白极其幽默和滑稽。——美国《纽约时报》
《手推车大作战》既幽默又寓意深远。这样的好书无须大肆宣传,只要被一个读者发现,就会掀起一场阅读狂潮。——美国《号角》杂志
这部幽默的作品告诉我们:要相信改变的力量,即使你面对的是一个超级强大的敌人。——美国《华盛顿邮报》
目录
推荐序 追求和平,从了解战争开始 Ⅰ
作者序 所有人都该知道的一场重要战役 Ⅲ
第一章 导火线:水仙花惨案 1
第二章 最好的证据 5
第三章 无所不知的手推车之王8
第四章 战争的前奏11
第五章 迷路的电影明星15
第六章 花生酱演说17
第七章 一触即发的战争 20
第八章 三巨头的密会 23
第九章 打压手推车的秘密运动33
第十章 手推车大反击39
第十一章 秘密武器 46
第十二章 豌豆枪大作战:第一阶段 53
第十三章 安娜将军的徒手战略 62
第十四章 爆胎之谜 68
第十五章 拘捕花贩弗兰克74
第十六章 警察局长与大块头莫尔的较量 82
第十七章 豌豆枪大作战:第二阶段86
第十八章 供不应求的弗兰克帽 93
第十九章 图钉税 97
第二十章 豌豆封锁令100
第二十一章 波西工厂防御战103
第二十二章 偷袭手推车秘密基地 110
第二十三章 审讯手推车之王 116
第二十四章 利马总计划和绑架阴谋120
第二十五章 三对一的赌局 129
第二十六章 神秘的战争捐款 138
第二十七章 卡车司机宣言142
第二十八章 休战 145
第二十九章 和平游行 150
第三十章 疯狂的攻击154
第三十一章 最后的偷袭 160
第三十二章 牢房里的胜利 163
第三十三章 转折点:文字战 168
第三十四章 布利克街战役 179
第三十五章 和平会议 185
第三十六章 战后那些年190
精彩书摘
2026 年3 月15 日下午,一辆卡车冲向一名花匠的手推车,手推车战争由此开始。花匠的水仙花散落街头,手推车被碾碎,他本人则倒栽葱摔进一个浸着酸黄瓜的桶里。
推着手推车的花匠名叫莫里斯。卡车司机名叫马克,当时在猛犸象运输公司工作。马克的全名是埃尔伯特?P. 马克,不过在后来有关手推车战争的大部分叙述中,他都被简称为马克。
这件麻烦事发生在纽约市第六大道和17 街相交处。马克想把卡车停在路边。他有满满一车钢琴凳要卸货,但街边那块他想停进去的地方不巧小了那么一点点。
当马克意识到他实在是停不进去时,他朝花匠莫里斯大吼,叫莫里斯把手推车挪开。莫里斯的小车正好停在马克的前面。
莫里斯停在这里已经有半个小时了,生意还不错。他压根儿也不搭理马克的吼叫。
马克猛按喇叭。
莫里斯这才抬起头,说道:“我为什么要挪地方?我正在这里做生意。”
假如马克好言相请,莫里斯也许会把他的小车往前挪上几英尺。要知道莫里斯心气很高,可不喜欢被人吼。而且,那会儿他正有一位顾客。
所以,当马克再次朝他咆哮“挪开!”时,莫里斯只是轻轻地耸了耸肩。
“请您自便!”说罢,他就转头和那位顾客继续聊了起来。
“听着,在五点之前,我得把这一千零八十个钢琴凳全卸下来。”马克说。
“我还得卖掉二十四把水仙花呢,”莫里斯回答道,“明天它们可就不新鲜了。”
“我看再过两分钟它们就不新鲜了。”马克冷冷地说。
就像好几个历史系的学生所说的那样,马克原本可以用卡车的前挡泥板把莫里斯的小车往前顶那么一点点。他的卡车可比手推车大太多了,轻轻一推就可以让小推车的车轮往前滚。倒不是说莫里斯比较能接受被推这么一下,只不过卡车司机们遇到有小车挡道时一般都会这么做。
但是马克出离愤怒了。跟那个时候所有的卡车司机一样,他习惯了高高在上、无人可挡。猛犸象运输公司又是当时纽约最大的卡车公司之一,马克可不喜欢跟一个手推车小贩磨叽。
马克看出莫里斯不打算挪车,就开始往后倒车。莫里斯听见卡车引擎嗡嗡作响,并没有回头看。他以为马克要继续往前开,另找位子。没想到,马克径直朝莫里斯的小推车车尾开了过去。水仙花立刻被甩到了几百英尺开外,而莫里斯本人,就像我们之前说的,摔进了一个酸黄瓜桶。这便是我们如今所知道的水仙花惨案。
我们能了解到水仙花惨案的这些细节,全都归功于一个小男孩。他在过生日时得到了一台照相机做礼物,当天他恰巧就站在那个酸黄瓜桶旁边。他的名字叫马文?西利。
前言/序言
守住你的勇气和智慧
战争并不是童书里的稀缺题材,荣获2012 年纽伯瑞文学银奖和国家图书奖金奖的畅想《十岁那年》就是一本以战争为背景的儿童小说,还有《阿米拉的红铅笔》《那年深夏》等优秀童书,也都描述了身处战争环境中的儿童的成长。
《手推车大作战》也讲述了一场战争。然而从很多角度来说,这本书都是一本奇书,是童书里的稀缺品种。《纽约时报》曾评论道:“除了《手推车大作战》,你还能找出第二本童书,里面几乎没有儿童出场,主角都是大人吗?”
一本以大人为主角、孩子几乎没有出现的童书?一本虚构的“历史小说”?一场发生在城市的以豌豆枪为武器的“战争”?是的。它就是这么一本书。
它以写历史报道的方式,讲述了一场发生纽约街头的战争。战争的时间设置非常奇特,是随着这本书的再版时间而定的,每一版的时间都不一样。比如第一版出版于1964 年,战争发生的时间是1976 年;第二版出版于1974 年,战争发生在1986 年;第三版出版于1985 年,战争发生在1996 年。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一版是50 周年纪念版,在美国出版于2014 年,战争发生的时间随之修改为2026 年。作者以这种改动来让每个时代的读者有一种手推车大战发生在不远的将来的感觉,跟我们当下的生活拉开距离。
这场战争一方是以三巨头为首的卡车司机和以“手推车之王”为首的手推车小贩。这场战争跟世界上大大小小的战争一样,起源于对资源的争夺。车型巨大、财力雄厚还有市长支持的卡车公司,为了加快运输速度,决心独霸道路。散布在纽约街头,贩卖鲜花、热狗等物品的手推车小贩势单力薄,收入低微,无权无势,看起来很好欺负。在手推车小贩还未发觉时,战争已经在暗暗地酝酿了。而在一辆巨型卡车把一辆装满水仙花的手推车碾碎之后,战争爆发了。手推车小贩联合起来,决定反抗。
跟世界上大大小小的战争一样,这场战争也有阶段、高潮、转折、结束,也有标志性的事件、会议、约定、谈判,也出现领袖、战争英雄、公众人物,除了正面的“武力”战争,也少不了媒体上的文字战争。最后也会留下丰富的战争遗产,包括作者所写的这本书。
这看似是非常严肃的战争,关乎手推车小贩的生死存亡。可是武器豌豆枪一出场,立即就带来了神奇的幽默与讥讽的效果。战争的各个阶段也笑料不断,所有人物的意图、言行无不直接、直白,充满了童趣。
作者简?梅里尔是位童心未泯、有些顽皮的儿童文学作家,为了营造一种历史档案研究的感觉,她不仅在书里加入了各种形式的素材,比如日记、会议速记等,还正儿八经地在正文之前加了一篇历史教授康柏利的前言,并写了一篇自序,讲述了自己的写作缘起和意图,还正经地感谢了一堆奇奇怪怪的人。最后你一看落款,日期是2036 年,手推车战争结束10 年之后。为了增加这段“历史”的真实感,她还在书中客串了一个角色,造成亲历历史的假象,细心的你在阅读的时候不妨留心一下。
在这场以小博大的战争中,卡车代表强大、权力、金钱、强势;小推车代表弱小、智慧、团结。最后的胜利者是谁呢? 20 世纪60 年代,在纽约喧闹拥挤的格林威治村,我们亲爱的作家简?梅里尔看着那些体型巨大、吵闹、喷着尾气的大卡车,说道,卡车给她的感觉就好像霸凌给每个人的感觉。除却为青少年讲述战争的意图,除却本身欢腾热闹的故事,或许她还想通过这本书告诉你,成长也会遭遇一场场“战争”,如果有一天你遭遇霸凌,请像这些手推车小贩面对大卡车时一样,守住为自己抗争的勇气和智慧!
绿宝石的秘密:迷雾之森的探险 作者:艾琳·麦格雷戈 著 译者:李明 审校:张华 适合年龄:9-14岁 页数:320页 首次出版年份:2023年 主题:勇气、友谊、自然保护、解谜 --- 内容梗概: 在被古老传说笼罩的“寂静之森”深处,隐藏着一颗据说能让大地重获生机的“绿宝石”。故事的主人公,十四岁的少年亚瑟,一个对机械和古地图充满热情的内向男孩,与他那活泼好动的青梅竹马——坚信世间万物皆有灵性的女孩莉拉,因为一封神秘的信件,被卷入了这场关乎森林命运的宏大冒险之中。 这封信来自亚瑟已故的祖父,一位著名的博物学家,信中提到了一张残缺不全的地图,以及一个关于“三把钥匙”和“七个守护者”的谜团。寂静之森,正面临着一场无声的危机——一种名为“枯萎病”的神秘疾病正在迅速蔓延,威胁着森林中所有生命的存续。当地的居民,包括那些世代居住在林边村庄的伐木工和药草师,对此束手无策,迷信与恐慌在人群中滋生。 亚瑟和莉拉决定追随地图的指引,深入那片连当地猎人都避之不及的禁地。他们的旅程并非一帆风顺,他们很快发现,寻找绿宝石的竞争者不止他们一组。一股由贪婪的文物商人组成的势力,也在追踪着同样的传说,他们不择手段,意图窃取宝石,将其私有化,为己牟利。 第一部分:地图的召唤与初识险境 亚瑟利用他娴熟的机械知识,修复了祖父留下的一台老旧的指南针,它似乎能对特定的矿石产生反应。莉拉则凭借她对植物和动物的直觉,解读了信中那些看似毫无意义的自然符号。他们发现,进入寂静之森的第一道考验,是解开一个基于天文观测的古代石阵谜题。 在石阵中,他们遇到了第一个守护者——一位隐居的制钟匠,他看中了亚瑟对精密度工的理解。制钟匠没有直接提供帮助,而是要求他们完成一个复杂的计时装置,以证明他们有足够的耐心和专注力去面对未知的挑战。这个过程教会了亚瑟,耐心比蛮力更重要。 第二部分:迷雾中的盟友与背叛 随着探索深入,他们进入了森林中弥漫着永恒迷雾的“低语谷”。在这里,他们遭遇了另一位探险者,一位名叫“老橡树”的流浪学者。老橡树表面上乐于助人,向他们传授了识别“枯萎病”早期迹象的方法,并帮助他们避开了山谷中那些会发出迷惑性声响的陷阱。 然而,莉拉敏锐地察觉到,老橡树对森林的了解过于精确,他的出现似乎也与那群文物商人有着某种微妙的联系。在一次关键的夜间露营时,亚瑟发现老橡树正在暗中绘制他们行程的地图,并试图窃取指南针。这次背叛让他们明白了,信任在危险面前是何等奢侈。 他们设法逃脱,并意外地救助了一只受伤的“银翼”猫头鹰,这只猫头鹰成为了他们重要的信使和向导,带领他们找到了通往下一阶段的关键——一条隐藏在瀑布后的地下河。 第三部分:古老的回响与知识的重量 地下河的探险考验了他们的勇气和协作能力。河道幽深,水流湍急,他们必须依靠事先准备好的浮力装置和亚瑟设计的简易水下灯光系统才能前进。 在地下河的尽头,他们遇到了第二位守护者——一位年迈的药草师。药草师告诉他们,绿宝石并非实体,而是一种象征,象征着森林的“平衡之源”。要找到它,必须理解“生命的循环”。她给了他们一个任务:收集三种特定植物的样本,每种植物都代表着生、长、逝的阶段,并用特定的顺序混合,以调制出能暂时抑制“枯萎病”的药剂。 在这个过程中,亚瑟开始理解祖父留下的笔记中那些看似无意义的植物图谱的真正价值——那是对自然界精确的生物学观察。莉拉则通过与药草师的交流,学会了敬畏和尊重每一个微小的生命。 第四部分:最后的试炼与守护者的真相 旅程的终点指向了森林的最高峰——“云端之塔”。这座塔并非人造建筑,而是由巨大的水晶矿脉自然形成。文物商人也已赶到此处,他们正试图使用强力的钻探设备来挖掘所谓的“绿宝石矿脉”。 他们发现,第三位守护者,竟然是那群被“枯萎病”困扰的林边村民的长老们。长老们解释说,绿宝石的传说是一个谎言,一个用来保护森林核心生态系统的“诱饵”。真正的“平衡之源”是塔顶那片被矿脉滋养的纯净水源。如果水源被污染或过度开采,整个森林都会死亡。 文物商人已经被塔顶的能量场(实则是一种高浓度的磁场)所困扰,他们的设备濒临崩溃。亚瑟必须利用他所有的知识,在不破坏自然结构的前提下,解除商人的困境,并利用他的机械天赋,重新校准古老的“引流系统”,确保水源能够持续、均匀地流向下游。 在莉拉的劝说和长老们的协助下,商人们最终认识到他们行为的后果,并放弃了他们的掠夺计划。亚瑟成功稳定了水源。 结语: 亚瑟和莉拉没有找到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石,但他们拯救了寂静之森。他们明白了,真正的宝藏不在于攫取,而在于保护和理解。他们带着比宝石更珍贵的东西——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和坚不可摧的友谊,回到了村庄。寂静之森的枯萎病开始消退,绿宝石的传说,成为了守护这片土地永恒的秘密。 --- 本书特色: 硬核解谜元素: 结合了古老的密码学、基础的天文学知识和机械原理,鼓励小读者进行逻辑思考。 生态教育视角: 巧妙地将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等概念融入冒险故事中,引导青少年关注环境保护。 人物成长弧线: 亚瑟从一个只会看图纸的男孩,成长为能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探险家;莉拉学会了如何平衡直觉与审慎。 精美插图: 全书穿插了大量由知名插画师绘制的森林手绘风格插图,再现了寂静之森的神秘与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