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译文集》(15卷),仅以译文集书名就刊行43000套,这是后人难以逾越的两个出版高峰。
安徽文艺出版社为纪念傅雷先生逝世50周年、《傅雷译文集》出版35周年,精心打造《傅雷译品典藏》(插图版)。
傅译《约翰.克利斯朵夫》是文学翻译界拔地而起的一座丰碑,傅译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则使傅雷成为了巴尔扎克在中国的代言人。不幸的是,这位中国代言人翻译完巴氏之《幻灭》,竟成为傅译的绝唱,傅雷的“幻灭”。《译品典藏》以九卷之篇幅收录巴尔扎克8部作品和罗曼罗兰的2部作品。最后一卷,丹纳的《艺术哲学》,傅雷一生锺爱之书。
《傅雷译品典藏插图版:艺术哲学》系法国史学家兼批评家丹纳的名著,由著名翻译家傅雷译出。
《傅雷译品典藏插图版:艺术哲学》包括《艺术品的本质及其产生》《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尼德兰的绘画》《希腊的雕塑》和《艺术中的理想》等五个部分。作者从种族、环境、时代三原则出发,全面论述欧洲艺术,以实际事例说明伟大的艺术家不是孤立的,而是他所出身的种族、他所成长的环境和他所经历的时代全面影响的结果。
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形成享誉译坛的傅译特色。主要翻译罗曼.罗兰、巴尔扎克、丹纳、服尔德、梅里美等法国名家名作,尤以《高老头》《约翰.克利斯朵夫》《艺术哲学》等译作著名,计三十四部,约五百万言,全部收录于《傅雷译文集》。一百余万言的文学、美术、音乐等著述收录于《傅雷文集》。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初期受迫害,于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与夫人朱梅馥双双愤而弃世,悲壮的走完了一生。身后由次子傅敏选编出版的《傅雷家书》,则是他性情中的文字,不经意的笔墨,不为发表而创作。新读者大多通过家书才认识傅雷,甚至把书信家傅雷置于翻译家傅雷之上。
傅雷译本以传神为特色,译文必须为纯粹的中文,而无生硬拗口之病,如Lucien n’était pas le seul à ronger le socialisme.(见《约翰.克利斯朵夫》法文原版第六卷一一三页)傅雷的译句,简单而清楚:“然而社会主义的蛀虫,不止吕西安一个。”
——罗新璋
傅雷先生是诞生在浦东、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大家,是享誉中外的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和教育家。在其数十年的翻译生涯中,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系统译介了西方文学名著,对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等名家作品的翻译更是堪称典范。
——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党委委员/上海浦东傅雷文化发展专项基金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周俊同志
译者序
序
第一编 艺术品的本质及其产生
第一章 艺术品的本质
第二章 艺术品的产生
第二编 意大利文艺复兴期的绘画
第一章 意大利绘画的特征
第二章 基本形势
第三章 次要形势
第四章 次要形势(续)
第五章 次要形势(续)
第六章 次要形势(续)
第三编 尼德兰的绘画
第一章 永久原因
第二章 历史时期
第四编 希腊的雕塑
第一章 种族
第二章 时代
第三章 制度
第五编 艺术中的理想
第一章 理想的种类与登记
第二章 特征重要的程度
第三章 特征有益的程度
第四章 效果集中的程度
人名译名原名对照表
法国史学家兼批评家丹纳(Hippolyte Adolphe Tamne,一八二八-一八九三)自幼博闻强记,长于抽象思维,老师预言他是“为思想而生活”的人。中学时代成绩卓越,文理各科都名列第一;一八四八年又以第一名考入国立高等师范,专攻哲学。一八五一年毕业后任中学教员,不久即以政见与当局不合而辞职,以写作为专业。他和许多学者一样,不仅长于希腊文,拉丁文,并且很早精通英文,德文,意大利文。一八五八至一八七一年间游历英、比、荷、意、德诸国。一八六四年起应巴黎美术学校之聘,担任美术史讲座;一八七一年在英国牛津大学讲学一年。他一生没有遭遇重大事故,完全过着书斋生活,便是旅行也是为研究学问搜集材料;但一八七O年的普法战争对他刺激很大,成为他研究“现代法兰西渊源”的主要原因。
他的重要著作,在文学史及文学批评方面有《拉封丹及其寓言》[一八五四],《英国文学史》[一八六四-一八六九],《评论集》,《评论续集》,《评论后集》[一八五八,六五,九四];在哲学方面有《十九世纪法国哲学家研究》[一八五七],《论智力》[一八七〇];在历史方面有《现代法兰西的渊源》十二卷[一八七一-一八九四];在艺术批评方面有《意大利游记》[一八六四-一八六六]及《艺术哲学>[一八六五-一八六九]。列在计划中而没有写成的作品有《沦意志》及《现代法兰西的渊源》的其他各卷,专论法国社会与法国家庭的部分。
《艺术哲学》一书原系按讲课进程陆续印行,次序及标题也与定稿稍有出入:一八六五年先出《艺术哲学》(即今第一编),一八六六年续出<意大利的艺术哲学》(今第二编),一八六七年出《艺术中的理想》(今第五编),一八六八至一八六九年续出《尼德兰的艺术哲学》和《希腊的艺术哲学》(今第三、四编)。
丹纳受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界的影响极深,特别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他在哲学家中服膺德国的黑格尔和法国十八世纪的孔提亚克。他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无论物质方面的或精神方面的,都可以解释;一切事物的产生,发展,演变,消灭,都有规律可寻。他的治学方法是“从事实出发,不从主义出发;不是提出教训而是探求规律,证明规律”见本书第一编第一章;换句话说,他研究学问的目的是解释事物。他在本书中说:“科学同情各种艺术形式和各种艺术流派,对完全相反的形式与派别一视同仁,把它们看做人类精神的不同的表现,认为形式与派别越多越相反,人类的精神面貌就表现得越多越新颖。植物学用同样的兴趣时而研究橘树和棕树,时而研究松树和桦树;美学的态度也一样,美学本身便是一种实用植物学。”他这个说法似乎是取的纯客观态度,把一切事物等量齐观;但事实上这仅仅指他做学问的方法,而并不代表他的人生观。他承认“幻想世界中的事物像现实世界中的一样有不同的等级,因为有不同的价值”。他提出艺术品表现事物特征的重要程度,有益程度,效果的集中程度,作为衡量艺术品价值的尺度;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特征的有益程度,因为他所谓有益的特征是指帮助个体与集体生存与发展的特征。可见他仍然有他的道德观点与社会观点。
我对《傅雷译品典藏插图版:艺术哲学》的期待,更多的是源于对傅雷先生翻译风格的深刻认知。他的译笔,总有一种洗练、典雅、而又饱含深情的特质。他翻译的文学作品,让我感受到原作的灵魂穿越了语言的壁垒,直抵人心。所以,当我知道他翻译了“艺术哲学”,我便充满了好奇。这本书会是怎样的表达方式?是严谨的学术论述,还是充满激情的思想碰撞?傅雷先生的翻译,从不回避复杂和深刻,他会用最贴切的中文,去解释那些可能晦涩的哲学概念。我期待着,在这本书中,我能读到对艺术本质的深刻剖析,对美的不同维度的解读,以及艺术家创作过程中所经历的心路历程。我希望,通过傅雷先生的眼睛和笔触,我能重新审视那些我习以为常的艺术作品,发现它们背后隐藏的更深层次的意义,甚至,能够启发我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观察和理解我们身边的世界,不仅仅是艺术,还有生活本身。
评分拿到《傅雷译品典藏插图版:艺术哲学》这本书,我最先被它的装帧所吸引。我是一个非常注重阅读体验的人,书籍的外在,往往能预示着内在的品质。这本“典藏插图版”,光是名字就透露出一种精良的制作态度。我想象中的插图,不应该是那种随意的点缀,而应该是经过精心挑选,能够与文字内容相辅相成的。它们或许是名家画作的局部特写,又或许是建筑的精美线条,亦或是雕塑的神态捕捉。每一张插图,都应该像一个独立的艺术品,在阅读的间隙,提供视觉的享受和思考的契机。我期待着,这些插图能够成为我理解艺术哲学的触角,通过视觉的冲击,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让遥远的艺术史变得鲜活。我甚至想象,在某个章节讨论到某种风格时,恰好会配有一幅代表性的作品,那将是多么美妙的对照和印证!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件可以触摸和感知的艺术品。
评分读到《傅雷译品典藏插图版:艺术哲学》这个名字,我的心底涌上一股莫名的期待。傅雷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分量,是他对艺术和翻译的极致追求,是他翻译的书籍,总能让人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温度和深度。而“艺术哲学”,更是直击人心的话题。我脑海中立刻勾勒出一幅画面:在宁静的午后,捧着一本厚重的书,纸页泛着古朴的光泽,书中或许有大师的画作,或许有雕塑的细节,它们静静地诉说着关于美、关于创造、关于人生的哲思。我无法想象里面具体会讲些什么,但仅仅是“艺术哲学”这四个字,就足以让我在脑海中翻腾出无数关于艺术的疑问和感悟。它会不会深入探讨艺术的起源?艺术家是如何从混沌中捕捉灵感的?美究竟是什么,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又或者,它会带领我们走进不同时代的艺术流派,去理解米开朗琪罗的悲怆,去感受梵高的炙热,去体会莫奈的光影流转?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像一把钥匙,开启我内心深处对艺术世界的未知和渴望,让我不仅仅是欣赏,更能理解,更能思考。
评分听到《傅雷译品典藏插图版:艺术哲学》即将面世,我立刻想到的是,这或许会是一本能够“润物细无声”地影响我内心世界的书籍。傅雷先生的译作,总是具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它不会强加观点,而是通过细腻的文字,慢慢地渗透到读者的思考中。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那些在艺术领域中看似遥不可及的哲学理念,让它们变得触手可及。它会不会讲述那些伟大的艺术家们,是如何在他们充满艰辛的创作生涯中,探索和实践他们的艺术哲学?会不会揭示不同艺术流派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例如存在主义、形式主义等等?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知识,更能激发我内心的共鸣。当我看到书中描绘的艺术家的执着与困惑,或者理解了某种艺术表达背后深邃的思想时,我希望能从中获得一种启迪,一种对人生、对价值的全新理解。这本书,在我心中,已经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次与大师对话,一次与艺术灵魂的深度交流。
评分《傅雷译品典藏插图版:艺术哲学》这个书名,让我联想到了一些关于艺术与人生哲学的深度探讨。我猜想,这本书的内容,或许会超越单纯的艺术史梳理,而是会从哲学的高度,去追问艺术的终极价值和意义。它会不会探讨艺术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艺术如何反映时代精神,又如何塑造人们的思想和情感?我期望,这本书能够引发我对于“为什么我们要创作艺术?”“艺术是为了什么?”这些根本性问题的思考。是不是,艺术是人类表达内心最深处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方式,是抵抗庸俗、寻求超越的途径?或许,书中还会涉及不同文化、不同时代对艺术的理解差异,展现艺术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我希望,读完这本书,我能对艺术有一个更加宏大和深刻的认识,不仅仅是停留在技法和风格层面,更能触碰到艺术与人生、与社会、与宇宙的内在联系,从而提升自己对生活的美学感知和哲学理解。
评分书质量不错,可惜不是彩插,存着可能会看的。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不错的书,质量很好,一点小磕碰没事
评分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错的书,很不
评分傅雷译品典藏插图版:艺术哲学
评分傅雷的翻译简直绝了,就像他自己的作品一样。阅读没障碍,注释也比较到位,图版也比较丰富,可惜是黑白。纸张好,装帧好,印刷好,包装好。
评分我非常崇拜傅雷先生,优秀的翻译家。
评分我非常崇拜傅雷先生,优秀的翻译家。
评分挺好的,这一套算集齐了,好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