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根据本人教学经验,在《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中,学生不喜欢重复学习计算机导论或计算机文化,同时对长篇的英文阅读也感到枯燥。因此本书在写作方法上有所创新,根据*的国外官方网站(如维基百科英文版,国外计算机教程网站等),在第一篇中,以简明的计算机术语英文解释方式来学习计算机专业词汇及基本概念,同时引入技术热点,如电子商务,人工智能,智能手机,大数据,云计算、高性能计算等概念。内容有新颖性,时效性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不重复计算机导论知识,也避免了枯燥的长篇英文阅读。在第二篇中精选AppleMicrsoftAdobe,维基百科英文版等著名公司的官网,引入计算机新产品,新技术,新软件和国外计算机教程,使学生通过阅读了解计算机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掌握专业词汇和科技英语表达方式。而目前国内计算机英语教材鲜有计算机新产品的英文技术文档介绍,有较强的创新点。附录提供的学习配套资源齐全,方便学习。本教材的编写思路具有创新性,相信具有良好的教学价值和推广前景。 内容简介
本书按照计算机体系结构组织内容,涉及计算机系统、技术和应用等方面,目的是提高读者计算机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本书选材与时俱进,内容新颖独特,简明扼要,难度适中,取材广泛。新技术与新产品的介绍与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实用性强。图文混排,易用性强,内容与习题多样化,便于教师与学生开展互动式教学,培养专业英语应用能力。
本书适合作为全国各高校信息类(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等)的专业英语本科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工程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Section I Text
Unit 1 Hardware 3
Part I Computer terms 3
New Words 5
Phrases 8
Abbreviation 8
Exercises 8
Part II Reading materials 12
Set up your iPhone, iPad, and iPod touch 12
术语参考译文 14
Unit 2 Software 17
Part I Computer terms 17
New Words 19
Phrases 20
Abbreviation 20
Exercises 20
Part II Reading materials 23
Apple Computer 23
术语参考译文 24
Unit 3 Operating Systems 26
Part I Computer terms 26
New Words 28
Phrases 28
Abbreviation 29
Exercises 29
Part II Reading materials 31
Smartphone 31
术语参考译文 32
Unit 4 Data 34
Part I Computer terms 34
New Words 36
Phrases 36
Abbreviation 37
Exercises 37
Part II Reading materials 40
Data structure 40
术语参考译文 41
Unit 5 Programming 43
Part I Computer terms 43
New Words 45
Phrases 46
Abbreviation 46
Exercises 47
Part II Reading materials 49
The Basics: 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Concepts 49
术语参考译文 50
Unit 6 Computer Science 52
Part I Computer terms 52
New Words 54
Phrases 56
Abbreviation 56
Exercises 57
Part II Reading materials 59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59
术语参考译文 61
Unit 7 Multimedia 64
Part I Computer terms 64
New Words 66
Phrases 67
Abbreviation 68
Exercises 68
Part II Reading materials 71
Big data 71
术语参考译文 72
Unit 8 Networks 74
Part I Computer terms 74
New Words 76
Phrases 77
Abbreviation 77
Exercises 78
Part II Reading materials 80
Network security 80
术语参考译文 81
Unit 9 Internet and Online Services 84
Part I Computer terms 84
New Words 86
Phrases 86
Abbreviation 87
Exercises 87
Part II Reading materials 90
Internet 90
eCommerce Resources 91
术语参考译文 92
Unit 10 World Wide Web 94
Part I Computer terms 94
New Words 96
Phrases 97
Abbreviation 97
Exercises 97
Part II Reading materials 100
Understand Web applications 100
术语参考译文 107
Section II Computer Courses
Unit 1 Adobe Dreamweaver CC 111
Unit 2 C Programming 119
Unit 3 Features Available only on Windows 10 139
Unit 4 Excel Training 144
Unit 5 Word Training 153
Unit 6 PowerPoint Training 157
Unit 7 Access Training 161
附 录
附录一 习题参考答案 171
Unit 1 Hardware 171
Unit 2 Software 171
Unit 3 Operating Systems 173
Unit 4 Data 173
Unit 5 Programming 174
Unit 6 Computer Science 175
Unit 7 Multimedia 175
Unit 8 Networks 176
Unit 9 Internet and Online Services 176
Unit 10 World Wide Web 177
附录二 专业英语样卷 178
试卷一 178
试卷一参考答案 180
试卷二 180
试卷二参考答案 182
试卷三 183
试卷三参考答案 187
试卷四 187
试卷四参考答案 191
附录三 软件水平考试程序员级专业英语试题节选 192
附录四 英语构词法和基本句型 198
附录五 学术英语写作常用句子 210
附录六 词汇表 212
单词表 212
短语表 221
缩写表 225
精彩书摘
Operating Systems
Part I Computer terms
* Operating Systems
The operating?system (OS) is the most important program that runs on a computer. Every general-purpose computer must have an operating system to run other programs and applications. Computer operating systems perform basic tasks, such as recognizing input from the keyboard, sending output to the display screen, keeping track of files and directories on the disk, and controlling peripheral devices such as printers. Computers and mobile devices must have an operating system to run programs. (ref. Fig.1-3-1)
Fig.1-3-1 Operating system
For large systems, the operating system has even greater responsibilities and powers. It is like a traffic cop—it makes sure that different programs and?users?running at the same time do not interfere with each other. The operating system is also responsible for?security, ensuring that unauthorized users do not?access?the system.
* Multitasking
The ability to execute more than one?task?at the same time, a task being a program. The terms multitasking and multiprocessing are often used interchangeably, although multiprocessing mplies that more than one?CPU is involved.
In multitasking, only one CPU is involved, but it switches from one program to another so quickly that it gives the appearance of executing all of the programs at the same time.
* Multiprocessing
Supports running a program on more than one?CPU.
* Multi-user
Refers to computer systems that support two or more simultaneous users. All?mainframes and minicomputers are multi-user systems, but most personal computers and workstations are not.
* Multithreading
The ability of an?operating system?to?execute?different parts of a program, called threads, simultaneously. The?programmer?must carefully design the program in such a way that all the threads can run?at the same time without interfering with each other.
* Real time
?Responds to input instantly. General-purpose operating systems, such as?DOS?and?UNIX, are not real-time.
* Linux Operating Systems
Linux?is a freely distributed open source operating system that runs on a number of hardware platforms. The Linux kernel was developed mainly by Linus Torvalds and it is based on UNIX.
* Windows Operating Systems
Microsoft Windows?is a family of operating systems for personal and business computers. Windows dominates the personal computer world, offering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GUI), virtual memory management, multitasking, and support for many peripheral devices.
* Mac Operating Systems
Mac OS is the official name of the?Apple Macintosh operating system. Mac OS features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GUI) that utilizes windows, icons, and all applications that run on a Macintosh computer have a similar user interface.
* Control panel
A?Macintosh?utility?that permits you to set many of the?system?parameters. For example, you can control the type of beeps the?Mac?makes and the sensitivity of the?mouse.
* Mobile operating system
A mobile?operating system, also called a mobile OS, is an operating system that is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run on mobile devices such as mobile phones, smartphones, PDAs, tablet computers and other handheld devices. The mobile operating system is the software platform on top of which other programs, called application?programs, can run on mobile devices.
* Smartphone
Smartphones are a handheld?device?that integrates mobile phone capabilities with the more common features of a handheld computer or?PDA. Smartphones allow users to store information,?e-mail, install programs, along with using a mobile phone in one device. For example a smartphone could be a mobile phone with some PDA functions integrated into the device, or vise versa.
* NOS—network operating system
Abbreviated as NOS, a network operating system includes special functions for connecting computers and devices into a local-area network (LAN). Some operating systems, such as UNIX and the Mac OS, have networking functions built in.
……
前言/序言
计算机专业与英语密切相关,计算机业界人员必须掌握最新技术,英语水平成为决定工作能力的因素之一。
计算机英语其内容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与公共英语相比更注重阅读理解能力,只有看懂计算机软硬件安装使用说明手册、计算机屏幕英语提示信息、编程与程序调试过程中的反馈信息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有看懂计算机新技术、新产品的帮助、培训教程,国外原版计算机教材,以及英文文档和技术资料等,才能及时掌握并研究计算机新技术,提高专业水平。
本教材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基础篇,以单元(Unit)为单位,共10个单元,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操作系统、数据、程序设计、计算机科学、多媒体、网络、因特网及在线服务、万维网。每个单元分为术语、单词、短语、缩略词、练习、泛读课文、术语参考译文。习题形式多样,有选择题、匹配题、填空题、翻译题和口语题等。第二部分应用提高篇,内容取材广泛,均选自Apple、Adobe、Microsoft等著名计算机公司及国外计算机技术官方网站。按单元介绍国外计算机学习教程,以及计算机新技术、新软件、新产品、新设备等,如Dreamweaver CC、C语言教程、iPhone手机、Apple计算机、Windows 10新特性、Office 2016新功能等。第三部分附录,提供习题参考答案、专业英语样卷、软件水平考试程序员级专业英语部分试题、构词法和基本句型、学术英语写作常用句子、教材词汇表等。
本书选材与时俱进,内容新颖独特,实用性强,叙述简明扼要,难度适中;内容与习题多样化,教学操作性强,易用性强,适合于高校计算机专业英语本科教学使用。本书可以满足不同院校计算机专业英语本科教学需求,也可作为计算机工程人员的参考用书。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7年3月
璀璨星河:宇宙探索入门手册 引言 自古以来,浩瀚的星空便激发着人类无限的遐想与好奇。从仰望星辰的远古先民,到如今通过精密仪器窥探宇宙深处的科学家,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止。这本《璀璨星河:宇宙探索入门手册》旨在为所有对宇宙怀有热情、渴望了解其奥秘的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系统且引人入胜的入门指南。我们相信,宇宙并非遥不可及,它的规律与壮丽,可以通过恰当的方式被感知、理解和欣赏。 第一章:宇宙的基石——天文学基础概念 在踏上这段宇宙之旅前,我们首先需要建立对宇宙基本构成和运行规律的认知。本章将深入浅出地介绍天文学中最核心的概念,为后续的章节打下坚实的基础。 恒星与行星:宇宙中的舞台 恒星的生命周期: 我们将详细解读恒星的诞生、演化与死亡。从炽热的星云如何凝聚成恒星,到它们如何燃烧其核燃料,经历主序星阶段,再到红巨星、白矮星、中子星乃至黑洞等不同演化终点。我们将探讨不同质量恒星的命运差异,以及超新星爆发的壮丽与重要性,它们不仅是宇宙奇观,更是构成更重元素的关键。 行星的形成与多样性: 围绕恒星运转的行星,其形成过程错综复杂。本章将阐述星云假说,描述行星如何从行星盘中吸积形成。我们将重点介绍太阳系内八大行星的独特特征,包括它们的轨道、大气成分、地质活动以及潜在的水体存在。同时,我们会触及系外行星的发现,了解其观测方法(如凌日法、径向速度法)以及我们对行星系统多样性的初步认识,例如超级地球、热木星等。 星系:宇宙的宏观结构 星系的分类与形态: 宇宙并非恒星的简单集合,而是由数量庞大的恒星系统——星系——构成的。本章将介绍星系的分类方法,包括我们熟悉的旋涡星系(如我们所在的银河系)、椭圆星系、不规则星系等。我们将通过精美的图像和生动的描述,展现不同星系形态的独特之美,并解释这些形态可能与星系形成、演化以及碰撞合并有关。 银河系:我们的宇宙家园: 作为人类的归属,银河系值得我们深入了解。我们将介绍银河系的结构,包括核球、盘面(旋臂)、晕等部分,并描述我们的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本章还会探讨银河系的演化历史,以及我们对黑洞“人马座A”的研究进展。 宇宙的尺度: 理解宇宙的浩瀚,离不开对宇宙尺度的认识。我们将介绍光年、秒差距等天文学单位,并通过类比,帮助读者直观感受恒星、星系乃至宇宙大尺度结构的遥远距离。 宇宙的组成:从可见到未知 普通物质: 我们熟悉的恒星、行星、气体和尘埃,构成了宇宙中可见的“普通物质”。本章将概述这些物质的组成元素,以及它们在宇宙中的分布情况。 暗物质与暗能量: 然而,现代宇宙学研究表明,普通物质仅占宇宙总质能的不到5%。我们将介绍暗物质和暗能量这两个神秘的组成部分,解释它们的存在如何影响星系的旋转速度、星系团的引力以及宇宙的加速膨胀。虽然我们尚未直接观测到它们,但它们对宇宙结构和演化的影响不容忽视。 第二章:穿越时空的旅行——宇宙的起源与演化 宇宙并非永恒不变,它拥有一个壮丽的诞生与漫长的演化史。本章将带领读者回溯宇宙的起点,探寻其演变的脉络。 大爆炸理论:宇宙的黎明 证据的支撑: 大爆炸理论是目前解释宇宙起源最被广泛接受的模型。本章将详细阐述支持大爆炸理论的关键证据,包括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的发现及其意义,解释它是宇宙大爆炸后残留下来的“余晖”;哈勃定律揭示的宇宙膨胀,以及轻元素的丰度与其预测的吻合。 早期宇宙的景象: 我们将尝试描绘大爆炸后极早期宇宙的景象,从奇点到暴胀时期,再到夸克-胶子等离子体、核合成,最终形成质子和中子。本章将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还原宇宙从炽热致密的状态逐渐冷却、膨胀的过程。 结构的形成:从均匀到复杂 引力的作用: 宇宙早期的物质分布并非完全均匀,存在微小的密度涨落。本章将强调引力在宇宙结构形成中的核心作用。正是引力,使得这些密度稍高的区域不断吸引周围的物质,最终形成了最早的恒星、星系以及星系团。 星系的合并与演化: 星系并非孤立存在,它们在引力的作用下会相互靠近、碰撞甚至合并。本章将介绍星系合并对星系形态、恒星形成率以及超大质量黑洞演化的影响。我们将通过模拟和观测证据,展现星系演化的动态过程。 宇宙的未来:猜想与预测 宇宙的终极命运: 宇宙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但科学家们基于目前的观测数据,提出了几种可能的结局。本章将探讨“大挤压”、“大撕裂”和“永恒膨胀”等不同的宇宙终极命运模型,并分析它们各自的科学依据和观测挑战。 第三章:望远镜下的奇迹——观测宇宙的工具与技术 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强大的观测工具。本章将揭示这些“眼睛”,它们如何帮助我们窥探宇宙的奥秘。 电磁波谱:宇宙的语言 从可见光到射电波: 宇宙中的天体发出的不仅仅是可见光,还有射电波、微波、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本章将介绍电磁波谱的各个波段,并阐述不同波段的观测对象和信息。例如,射电望远镜可以探测寒冷的分子云和遥远的射电星系,X射线望远镜则能揭示炽热的黑洞吸积盘和超新星遗迹。 大气层的挑战与对策: 地球大气层对许多电磁波具有阻碍作用,因此,科学家们发展出了多种克服大气干扰的技术。本章将介绍地面望远镜的选址(如高山、高原)、自适应光学技术,以及太空望远镜(如哈勃空间望远镜、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的优势。 新型观测手段:拓展视野 引力波天文学: 近年来,引力波的探测开启了全新的观测时代。本章将介绍引力波的产生机制(如黑洞合并、中子星碰撞),以及LIGO、Virgo等引力波探测器的原理和观测成果。引力波为我们提供了不同于电磁波的宇宙信息,是研究极端天体事件的有力工具。 中微子天文学: 中微子是宇宙中最神秘的粒子之一,它们几乎不与物质相互作用,能够携带来自宇宙深处的信息。本章将介绍中微子探测器(如冰立方)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探测超新星爆发、活动星系核等现象中的作用。 太空探测器:近距离接触 行星探测器: 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如旅行者号、好奇号、毅力号等,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近距离观测行星、卫星、小行星和彗星的机会。本章将列举一些标志性的探测任务,介绍它们所取得的重大科学发现,例如火星上的水迹、土星卫星的地下海洋等。 空间望远镜的演进: 从早期的伽马射线探测器到如今的先进成像和光谱分析望远镜,太空望远镜一直是人类探索宇宙的眼睛。本章将回顾重要的空间望远镜,并展望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强大的太空观测平台。 第四章:宇宙的奥秘与前沿——探索未知的疆界 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和观测工具后,我们来深入探讨当前宇宙学研究中最引人入胜、最具挑战性的问题。 系外行星的搜寻与生命的可能性 宜居带与生命探测: 随着系外行星数量的不断增加,寻找地外生命已成为科学界的热点。本章将介绍宜居带的概念,以及我们如何通过分析系外行星的大气成分来寻找生命的迹象(如生物标记物)。 SETI计划:倾听宇宙的声音 SETI(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项目一直在积极地搜寻可能来自外星文明的信号。本章将介绍SETI项目的原理、方法以及目前取得的进展,并探讨我们对宇宙中智慧生命存在性的哲学思考。 黑洞的本质:时空的终极扭曲 事件视界与奇点: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和极端的现象之一。本章将深入探讨黑洞的性质,包括事件视界——物质和光无法逃脱的边界,以及奇点——理论上密度无穷大的点。 黑洞的观测与研究: 从射电望远镜对黑洞周围物质的观测,到引力波探测器对黑洞合并的探测,我们对黑洞的理解正在不断深入。本章将介绍黑洞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它们在星系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 宇宙学中的未解之谜 暗物质的本质: 尽管暗物质的存在已被广泛接受,但其具体的性质仍然是一个巨大的谜团。本章将介绍目前主流的暗物质候选者(如WIMPs、轴子等),以及科学家们正在进行的各种探测实验。 暗能量的驱动力: 宇宙的加速膨胀是由暗能量驱动的,但暗能量究竟是什么,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本章将介绍暗能量的几种可能模型,以及相关的观测挑战。 多重宇宙假说: 一些理论物理学家提出了多重宇宙的概念,认为我们的宇宙可能只是无数个宇宙中的一个。本章将简要介绍多重宇宙假说的理论基础,并探讨其在科学界和哲学界的意义。 第五章:浪漫的星空诗篇——天文学中的艺术与文化 天文学不仅仅是科学,它也深深地根植于人类的文化与艺术之中。本章将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天文学的浪漫与人文魅力。 星图、星座与神话传说 古人如何解读星空: 在没有现代科技的时代,人们通过观察星辰的运动,划分星座,并赋予它们丰富的神话故事。本章将介绍一些著名的星座及其背后的神话传说,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了古代的导航、历法和宗教信仰。 现代星图的绘制与应用: 从简单的星盘到复杂的数字星图软件,现代星图依然是我们认识星空的重要工具。本章将介绍星图的绘制原理,以及在天文学研究、业余观星和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宇宙在文学、艺术与哲学中的回响 文学作品中的星辰大海: 从科幻小说到诗歌散文,宇宙一直是文学创作的灵感源泉。本章将引用一些经典作品,展现宇宙的宏大、神秘以及它如何激发人类的想象力。 视觉艺术中的星空意象: 梵高笔下的《星夜》、卡西尼探测器拍摄的土星环照片,都展现了宇宙的视觉冲击力。本章将分析艺术作品中对宇宙的描绘,探讨它们如何表达人类对宇宙的敬畏、好奇与向往。 哲学思辨与宇宙观: 宇宙的存在引发了深刻的哲学思考。本章将探讨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宇宙的意义以及我们对未知的好奇心在哲学上的体现。 业余天文学的乐趣与价值 如何开始你的观星之旅: 本章将为有志于成为业余天文学家提供实用的建议,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望远镜、如何学习观星技巧、如何参与观星社群等。 业余观测的科学贡献: 业余天文学者在一些科学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观测变星、搜寻彗星等。本章将介绍业余观测的价值,鼓励读者积极参与到宇宙探索的队伍中来。 结语 《璀璨星河:宇宙探索入门手册》仅仅是开启您宇宙探索之旅的一扇门。宇宙的奥秘无穷无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希望这本书能点燃您对宇宙的热情,激发您不断探索的精神。无论您是学生、爱好者,还是对宇宙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都愿您在这段旅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璀璨与震撼。让我们一同仰望星空,感受宇宙的无垠与壮丽,并永远保持那份探索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