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生或死,
或矛盾或统一,
总有那么一些关系、一些感情,
始终纠缠不清。
本书收录了曹禺的代表作《雷雨》《日出》等。《雷雨》通过周鲁两家8个人物的历史与现实纠葛,反映了约30年的复杂社会生活和冲突,奠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现实主义剧作家的地位,也是中国话剧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日出》讲述了交际花陈白露的悲剧故事,艺术上更为成熟。
曹 禺
(1910—1996)
剧作家。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出生于天津。中学时热心参加新剧演出,1928年升入南开大学政治学系,后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3年完成四幕话剧《雷雨》,随后创作话剧《日出》《原野》。抗日战争期间创作有《蜕变》《北京人》《家》(改编自巴金同名小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创作的剧本有《明朗的天》《胆剑篇》(执笔)、《王昭君》等。
我感动地一口气读完它,而且为它掉了泪。不错,我落了泪,但是流泪以后我却感到一阵舒畅,同时我还觉得一种渴望、一种力量在我身内产生了……《雷雨》这样地感动过我,《日出》和《原野》也是。
—— 巴 金
《雷雨》的语言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几乎都是通常的口语,但却具有一种逗人的诱惑力。他从来不用那些华丽的辞藻,却让你感到它内在蕴蓄着丰富的潜台词,而且又是那么富于抒情性,它能把人物内心的隐秘都表现出来。
—— 田本相
雷雨 002
日出 127
胆剑篇 261
周 萍 ( 向四凤)不,你为什么说自己不好?你告诉他们!(指蘩漪)告诉
他们,说你就要嫁我!
周 冲 ( 略惊)四凤,你——
周蘩漪 ( 向 周 冲)现在你明白了。(周冲低头)
周 萍 (突向蘩漪,刻毒地)你真没有一点心肝!你以为你的儿子会替——会破坏么?弟弟,你说,你现在有什么意思,你说,你预备对我怎么样?说!哥哥都会原谅你。
〔周冲望蘩漪,又望四凤,自己低头。
周蘩漪 冲儿,说呀!(半晌,急促)冲儿,你为什么不说话呀?你为什么不抓着四凤问?你为什么不抓着你哥哥说话呀?(又顿。众人俱看周冲,周冲不语)冲儿你说呀,你怎么,你难道是个死人?哑巴?是个糊涂孩子?你难道见着自己心上喜欢的人叫人抢去,一点儿都不动气么?
周 冲 (抬头,羔羊似的)不,不,妈!(又望四凤,低头)只要四凤愿意,我没有一句话可说。
周 萍 ( 走到周冲面前,拉着他的手)哦,我的好弟弟,我的明白弟弟!
周 冲 (疑惑地,思考地)不,不,我忽然发现……我觉得……我好像我并不是真爱四凤;(渺渺茫茫地)以前——我,我,我——大概是胡闹!
周 萍 ( 感激地)不过,弟弟——
周 冲 ( 望着周萍热烈的神色,退缩地)不,你把她带走吧,只要你好好地待她!
周蘩漪 (整个幻灭,失望)哦,你呀!(忽然,气愤)你不是我的儿子; 你不像我,你——你简直是条死猪!
周 冲 ( 受侮地)妈!
周 萍 ( 惊)你是怎么回事?
周蘩漪 ( 昏乱地)你真没有点男子气,我要是你,我就打了她,烧了她,杀了她。你真是糊涂虫,没有一点生气的。你还是你父亲养的,你父亲的小绵羊。我看错你了——你不是我的,你不是我的儿子。
周 萍 ( 不平地)你是冲弟弟的母亲么?你这样说话。
周蘩漪 (痛苦地)萍,你说,你说出来;我不怕,你告诉他,我现在已经不是他的母亲!
周 冲 (难过地)妈,您怎么?
周蘩漪 ( 丢弃了拘束)我叫他来的时候,我早已忘了我自己,(向周冲,半疯狂地) 你不要以为我是你的母亲,(高声)你的母亲早死了,早叫你父亲压死了,闷死了。现在我不是你的母亲。她是见着周萍又活了的女人,(不顾一切地)她也是要一个男人真爱她,要真真活着的女人!
周 冲 ( 心痛地)哦,妈。
周 萍 (眼色向周冲)她病了。(向蘩漪)你跟我上楼去吧!你大概是该歇一歇。
周蘩漪 胡说!我没有病,我没有病,我神经上没有一点病。你们不要以为我说胡话。(揩眼泪,哀痛地)我忍了多少年了,我在这个死地方,监狱似的周公馆,陪着一个阎王十八年了,我的心并没有死; 你的父亲只叫我生了冲儿,然而我的心,我这个人还是我的。(指周萍)就只有他才要了我整个的人,可是他现在不要我,又不要我了。
周 冲 ( 痛极)妈,我最爱的妈,您这是怎么回事?
周 萍 你先不要管她,她在发疯!
周蘩漪 (激烈地)不要学你的父亲。没有疯——我这是没有疯!我要你说,我要你告诉他们——这是我最后的一口气!
周 萍 ( 狼狈地)你叫我说什么?我看你上楼睡去吧。
周蘩漪 ( 冷笑)你不要装!你告诉他们,我并不是你的后母。
〔 大家俱惊,略顿。
周 冲 ( 无可奈何地)妈!
周蘩漪 ( 不顾地)告诉他们,告诉四凤,告诉她!
鲁四凤 ( 忍不住)妈呀!(投入鲁妈怀)
周 萍 (望着弟弟,转向蘩漪)你这是何苦!过去的事你何必说呢?叫弟弟一生不快活。
周蘩漪 (失了母性,喊着)我没有孩子,我没有丈夫,我没有家,我什么都没有,我只要你说:我——我是你的。
周 萍 (苦恼)哦, 弟弟! 你看弟弟可怜的样子, 你要是有一点母亲的心——
周蘩漪 ( 报复地)你现在也学会你的父亲了,你这虚伪的东西,你记着,是你才欺骗了你的弟弟,是你欺骗我,是你才欺骗了你的父亲!
周 萍 (愤怒)你胡说,我没有,我没有欺骗他!父亲是个好人,父亲一生是有道德的,(蘩漪冷笑)——(向四凤)不要理她,她疯了,我们走吧。
周蘩漪 不用走,大门锁了。你父亲就下来,我派人叫他来的。
鲁侍萍 哦,太太!
亲近名著 守望童年
每一部名著,尤其是其中的经典性作品,事实上都浓缩、隐含着特定时代、特定民族、特定文化所形成的最基本、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心智成果,代表着人类文化发展的某些不可复制和不可替代的智慧和方向。同时,经典又是经过人类阅读的随机拣选和时间长河的无情淘汰,才逐渐浮出历史地表,最终固定在人类精神发展的文化坐标上的。
文学经典之所以享有这样的文学史地位,首先是因为,经典提供的是一种具有整体文学史意义的独特而绝对的高度,它总是以自己的方式洞悉或表达了历史、社会、人生、人性的基本奥秘或本相,表达了对于这些奥秘或本相深刻的体认和独到的感悟;经典又总是以自己的方式构筑成文学史上一个永恒的美学神话,并向文学史释放着永不消失的艺术灵光。安徒生童话对于社会和人生真相的有力揭示,卡洛尔童话对荒诞艺术的绝妙实践,林格伦童话对儿童解放在哲学上和美学上的重要贡献,都是文学史上突出而典型的例子。由于这些作品在文学史上所达到的高度是重要而独特的,因此,它们在一些特定的方面是无法被逾越的。
经典还提供了一种文学史意义上的判断尺度。经典代表着文学史上最卓越的艺术成就和经验,它虽然无法被轻松地逾越,但却往往成为人们普遍心仪和乐于效仿的榜样。更多的时候,经典所提供的高度则被人们用来打造成一把衡量高下、评说成败的艺术标尺。人们会用经典构成和显示的标尺来看一看,某部作品与经典的距离究竟有多远。
因此,对于经典的尊崇和信赖,成为人类最基本的精神生活态度之一。
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形成了一大批影响过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精神发育和成长的经典名著。提起文学史上的许多名著,人们常常会有一种重新打开童年心灵履历的难忘和激动。在他们的童年记忆中,甚至,在他们后来的阅读记忆中,这些作品都曾经那么深刻地参与并影响了他们的心灵建设,为他们的成长打下了宝贵的“精神的底子”(钱理群先生语)。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这套“语文新课标基础必读丛书”收入了《朝花夕拾》《繁星?春水》《昆虫记》《飞鸟集?新月集》《安徒生童话》等十部古今中外文学名著。这些作品触及社会、人生、自然、命运等最基本的人类价值和命题,因而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和情感力度。我相信,让每一个孩子在他们的童年时代就亲近这样的作品,正是一项为当代儿童和青少年的精神“打底”的事业。
让我们一起来亲近和享受这样的作品,守望和珍惜童年的阅读。
方卫平(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6 年4 月12 日于丽泽湖畔
拿到《语文新课标:雷雨·日出》这本书,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学生时代在课堂上学习这两部巨作的情景。曹禺先生的笔触,总有一种独特的魔力,能够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的时代背景描绘得淋漓尽致。《雷雨》中周家的那个夜晚,仿佛一场永不停歇的暴风雨,将所有人都卷入命运的漩涡,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和身份秘密,都如同蛛网般缠绕,让人心惊肉跳。而《日出》则像一幅展现那个年代浮华与苍凉的画卷,陈白露的挣扎与幻灭,令人唏嘘不已。这本书打上了“新课标”的印记,这让我对其内容充满了好奇。我猜想,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文本解读,更会融入新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从更深层次去理解作品的内涵,去思考人性的复杂,去体会时代的变迁。或许,它会提供一些新的视角,让我们看到这两部作品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的现实意义,或者鼓励我们去探讨一些更具争议性的议题。总之,这本书让我对重新认识这两部经典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本身就有一种诗意与力量的结合。“雷雨”象征着某种风暴,某种压抑已久的情绪的爆发,也可能是一种命运的不可抗拒。“日出”则代表着新生、希望,抑或是短暂的慰藉。将这两部作品放在一起,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张力,一种从黑暗走向光明(或者说,在黑暗中寻求光明)的叙事。作为一名曾经的学生,我对这两部作品的了解,更多的是通过课本和课堂上的讲解。我记得《雷雨》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它强烈的戏剧冲突和极具震撼力的悲剧力量,周家那层层叠叠的秘密,几乎让我喘不过气来。而《日出》则给我一种更直接的社会批判感,陈白露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命运,更是那个时代下许多女性的缩影。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可以再次以一种更加成熟的心态去审视这些作品,去理解它们所反映的那个时代,以及它们对于人性的深刻洞察。我很好奇,这本书会如何引导读者去体会作品中那种悲怆的美感,以及在绝望中寻找一丝希望的韧性。
评分这本《语文新课标:雷雨·日出》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一种经典的、带着历史厚重感的风格,让人一眼就联想到那些在课本里反复研读过的名篇。我最近正好在整理自己的书架,看到它,就突然回想起学生时代为了背诵课文、理解人物关系而熬过的那些夜晚。虽然我现在已经不是学生了,但每当看到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总会忍不住去回味,去思考它们在不同时代所代表的意义。这本书的题目,直接点明了曹禺的两部代表作,这本身就足够引起我的兴趣了。我印象最深刻的“雷雨”大概是关于那个压抑、扭曲的家庭,以及人物之间复杂而悲剧的关系,周朴园、繁漪、鲁大海、四凤……这些名字至今仍鲜活地留在我的记忆里,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如同那个时代下无数普通人命运的缩影。而“日出”,则给我一种截然不同的感觉,虽然同样是时代的写照,但似乎带着一丝对未来的期盼,或者说是对改变的渴望。陈白露这个角色,我记得她曾经是那样耀眼,又那样苍凉。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或许可以重新拾起这些经典,用现在的眼光再去审视,去理解,去感受。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再次窥探那个遥远而又亲切的文学世界。
评分说实话,我拿到这本书时,并没有立即翻开细读,但我能感觉到,它背后蕴含的教学设计一定花了不少心思。曹禺先生的这两部剧作,尤其是《雷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几乎是必考的经典。每次翻开,总能感受到一种沉重的压抑感,那种家庭内部的矛盾冲突,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最终的悲剧结局,都像一张巨大的网,将所有人都牢牢困住。我记得我曾经为了理解周朴园这个人,查阅了很多资料,试图去分析他身上的矛盾性,既有封建大家长的威严,又有深藏的愧疚。而《日出》,则给我一种更具时代冲击力的感觉,陈白露的命运,似乎是对那个时代浮华与腐朽的一种直接控诉。这本书以“新课标”为导向,我想它一定会在传统的解读基础上,加入更多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元素。比如,可能会提供不同的解读视角,鼓励学生去发掘作品中更多元的含义,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情节和人物分析。我很期待它能提供一些非常规的解读方法,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深度。
评分我尤其期待这本书在“新课标”的视角下,会如何解读曹禺这两部经典。要知道,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和拓展。学生时代的阅读,更多的是为了应试,是老师教授的解读,而如今,我更希望能够从更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去品味这些作品。比如,“雷雨”中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对人性的探讨,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而“日出”,则可能触及到更广泛的社会问题,贫富差距、道德沦丧,这些主题在任何时代都不曾消失。我很好奇,新的课标会引导我们关注作品的哪些方面?是人物内心的挣扎,还是社会环境的塑造?是语言艺术的精妙,还是思想深度的挖掘?这本《语文新课标:雷雨·日出》就像一个引子,它让我思考,文学教育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让这些经典作品不再是陈旧的文本,而是能够与当下产生共鸣的思想火花。这不仅仅是对曹禺作品的重温,更是对文学教育理念的一次审视和更新,让我充满了期待。
评分挺不错的一本小说。
评分还不错,孩子很喜欢的,很好
评分高中必读书目,也是我曾经非常喜欢看的小说之一。
评分好书推荐一下吧一起吃饭呢
评分不错的,一直喜欢京东的东西,关键是快
评分正版图书,价格实惠!
评分【内容简介】
评分语文老师指定阅读书籍,可惜没有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
评分高中必读书目,也是我曾经非常喜欢看的小说之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