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昆虫,比人类还了不起。明星昆虫学者丸山宗利,邀你走进不可思议的昆虫世界
科普达人“博物君”与“售前君”联合翻译
天空的首批征服者,不是恐龙、不是鸟类,而是昆虫!
吵架、记恨,拟态、放臭屁,骗婚,欺凌……昆虫的日常颠覆你的想象
插图丰富,图文并茂,渴望探索新知的你不容错过
知名设计师设计精美印金封面,典雅开本,极具阅读美感与收藏价值
同系列《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假设的世界:一切不能想当然》《走进奇妙的元素周期表》正在热销
海报:
本书是知名生物学者丸山宗利所著的科普读物。
你小时候是不是很喜欢昆虫呢,有没有养过金铃儿、金琵琶、蝈蝈,听它们演奏的小曲为乐?其实昆虫的日常生活远比人类世界精彩纷呈。常常被人瞧不起的“小虫子”,却比人更早生活在地球上,能力比人强大的也数不胜数。
昆虫早就有了多种严密的社会组织和交流模式。它们也会因为生活琐事吵架;恋爱时也会一展歌喉或曼妙舞姿,与情敌展开彩礼大作战。它们酷爱旅行,喜欢打扮自己,有独特的贞操观,还会婚姻诈骗。
让我们跟随学者丸山宗利,一起走进充满奇思妙想的昆虫世界吧。
丸山宗利,科普作家,农学博士。生于1974年,现任九州大学综合研究博物馆助教。
曾担任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和美国的菲尔德自然博物馆研究员。专业研究蚂蚁和白蚁等具有共生关系的昆虫,解开它们的多样性,每年积极奔走调查昆虫生态,发现新品种。
2015年因参加日本人气节目《热情大陆》,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明星昆虫学者。
《了不起的昆虫》销售超过13万册。还著有《角蝉》《森林和水边的甲虫志》《蚂蚁洞里的冒险》等。
柳永山,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物理系,曾负责某知名杂志微博运营,采用灵活的沟通和互动方式打造良好口碑,目前自主创业。
张辰亮,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分类学硕士,科普达人,为各大媒体撰写科普文章数百篇,著有《海错图笔记》《掌中花园》,译有《不列颠图解百科——无脊椎动物卷》等。
新锐昆虫学者丸山宗利为我们展现了精彩的昆虫世界,昆虫无所不能!
——养老孟司(日本知名作家、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昆虫的世界真是奥妙无穷,我们日常所见的不过是管中窥豹。自然界的深奥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不可思议的昆虫世界能改变人的世界观,事实比小说更加精彩,昆虫真的很了不起。
——热心读者
前言
第一章为什么昆虫如此丰富多样
第二章智慧生活
第三章社会生活
第四章与人类的关系
后记
绝妙的保鲜技术
人类想随时吃到鱼和肉,就得面对如何保存这些“尸体”的难题。现在的冷藏技术很发达,但在古代,碰上运气好捕获很多猎物时,除了晒干或腌制,就只能尽快吃掉。
捕食性昆虫通常会尽快吃掉食物,但狩猎蜂发明了一套独家保鲜技术,可以每天为幼虫提供食物。它们擅长麻醉术,用毒针使猎物处于假死状态,这样就可以维持新鲜长期保存了。
蜂类中有一类叫作细腰亚目的高等族群,其中包含蜜蜂、胡蜂等大中型蜂类,它们大多属于捕食性蜂类。
它们在狩猎、筑巢、产卵等习性上千差万别,在研究昆虫生态时,社会性昆虫才是最有意思的。比如雌性泥蜂会在地面上挖坑道筑巢,再寻找螽斯科的镰尾露螽,抓住它并注入少量毒素,麻醉镰尾露螽的神经中枢,使其长时间不能动弹;然后把它抱回巢穴,在它身上产卵后再埋起来。孵化出来的幼虫就以镰尾露螽为食,生长发育,其间镰尾露螽一直处于活着的状态,被一口一口啃食,直到死亡。这也是许多捕食性蜂类幼虫的共同特点。
蜘蛛、螳螂、蝉、蝴蝶和蛾的幼虫以及甲虫等会成为狩猎蜂的捕食对象。狩猎蜂攻击猎物时会直击对方要害,此后它们的筑巢方式各不相同,有的会提前找到一个类似竹筒的洞,然后把猎物运进去,有的捕获猎物后在原地筑巢。
蛛蜂科的蜂类专门捕捉蜘蛛。沙漠蛛蜂是世界上最大的蛛蜂,张开翅膀后比小孩的手掌还要大。它们的猎物主要是遍布美洲的大型蜘蛛(如狼蛛)。
操纵僵尸
在寄生性生物中,通过操纵寄主达到目的的并不在少数,就像操纵一具半死的僵尸一样。
首先举一个非昆虫类的例子:线形动物门的铁线虫长约二十到三十厘米,寄生在灶马或螳螂身上。为了在水中繁殖,铁线虫在寄主体内长大后,会操纵寄主前往有水的地方,一旦来到水边,立刻破腹而出。此举让灶马成为溪流性鱼类重要的饵料,也让其他水生昆虫获得了生机,从而保护了河川的生态环境。
日本也有一种长背泥蜂科的蜂,专门捕食蟑螂,让幼虫吃蟑螂长大。亚洲热带区域广泛生息的美丽物种扁头泥蜂,其狩猎方式经常被科学家拿来研究。这种蜂会往蟑螂体内精准地注入两次毒素,第一次注入胸部神经节,准确地麻痹蟑螂的前脚,第二次注入蟑螂掌管逃跑反射行动的神经。蟑螂的体格要比蜂大很多,蜂无法带着它飞回巢穴,于是将它变成一具能走路却逃不掉的僵尸蟑螂,拉着它的触角,引诱它回巢后,在上面产卵。
还有一种蚤蝇科蚤蝇属的蝇寄生在名为火蚁的北美蚂蚁身上,其幼虫在蚂蚁体内发育成熟后,会把蚂蚁的头“割下”,再从中爬出化蛹,听起来就叫人毛骨悚然。
在被蝇的幼虫割掉头之前的八到十个小时内,这种蚂蚁会离开巢穴,到处走动。虽然蚂蚁具有攻击性,此刻却不会展露出来。就像“僵尸”一样,没有意志的蚂蚁也丧失了“神志”。这时的蚂蚁只是一个行走的工具,找到最合适的羽化环境,即杂草堆积的地方,便一头钻入其中。不久,蚂蚁会被体内的幼虫“斩首”,幼虫在蚂蚁头中化蛹,羽化后从蚂蚁的嘴里飞出来。日本也有很多同科的蝇类,很可能也有这种行为。
贞操带
把自己的基因延续下去,是所有生物与生俱来的本能。青蛙和大多数鱼类等水生生物的雄性,通过体外受精使自己的精子与交配对象的卵子结合。而大多数陆生生物是体内受精,不过雌性配偶仍有和其他雄性交配的可能。
人类面对这种情况,通常会以忌妒来表达自己的不安。在这一点上,动物倒不必担心,它们为了让自己的基因被优先选择,采用了一种更不择手段的极端方法。
最直接的方式是在与雌性交尾之后,让对方不能与其他异性交尾。人类曾经发明了带锁的金属内裤,叫作“贞操带”。同样,昆虫世界也有这种东西。
日本虎凤蝶或冰清绢蝶这类早春时节现身的小型凤蝶,雄蝶在交尾时把精包送入雌蝶体内,同时分泌出黏液,用交尾栓(交尾囊)把它的生殖器盖上。这样一来,雌性就无法与其他雄性交尾了。这种蝴蝶是否交过尾也一目了然。
名为龙虱的水生甲虫虽然也会做交尾栓,但雌性能用脚把它取下来。对雄性来说,这可真是个悲伤的故事。
为了阻止雌性和其他雄性交尾,昆虫还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比如说有的雄性会不停地与配偶发生关系。舞毒蛾在交尾后会一直和雌性黏在一起,阻止其他异性的引诱。
不论是不停地交尾,还是交尾结束后仍然待在对方背上,这类行为都称作交尾后的保护行动。长额负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锹甲在交尾后也会一直待在雌性背上,让其他雄性无法靠近。
雄性昆虫当然也会遇到已经与其他雄性交过尾的雌性,这种情况下再给它戴上贞操带也没有意义了。
但是,珈蟌科的深山珈蟌的雄虫在这种情况下仍然会强行与雌性交尾,它们的阴茎前端有突起,交尾时能拔出之前的雄性留在雌性身体里的精包。
此外,与人类不同的是,大多数雌性昆虫可以把精包保存在体内,产卵的时候,再从里面取出精子进行受精。也就是说,受精时用的是预先藏在雌性体内储精囊里的精子,这意味着靠近储精囊入口的精子会被优先使用。
例如侏红小蜻就会把前一次交配的雄性的精包顶到里面,再把自己的放进去。
雄性之间的这种行为叫“精子竞争”,无论是被拔出来还是顶进去,应付这种竞争,雌性都很不容易。当然,雌性和多只雄性交尾后,谁的基因最后留下来,就代表它选择了谁。
说实话,我刚拿到手的时候还有点犹豫,毕竟现在市面上关于自然界的书汗牛充栋,要找到一本真正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实在不容易。但这本书最妙的地方在于它的视角转换,它没有停留在我们对昆虫“讨厌”或“有趣”的表面标签上,而是深入到了它们生存逻辑的深处。作者对“合作”与“竞争”这两个主题的探讨,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例。他用蚂蚁群落的组织结构,完美诠释了高效能团队的运作模式,那种无私奉献与集体利益至上的理念,比起很多企业管理书籍还要深刻。更让我惊叹的是,书中对不同昆虫防御策略的分析,从伪装到化学武器,每一种都透露出生命进化的鬼斧神工。读完后,我对那些曾经匆匆扫过的“小虫子”产生了极大的敬畏之心,它不再是单纯的生物,而是某个领域内无可匹敌的生存大师。这本书的深度,绝对值得反复品味,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感悟。
评分这本书真正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它所蕴含的哲学思辨深度。它绝不仅仅是告诉你“什么虫子吃什么”,而是引导你去思考生命存在的意义、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以及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作者在探讨食肉性昆虫如何维持种群平衡时,自然而然地引申到了“必要的破坏”这一概念,挑战了我们对“好”与“坏”的简单二元对立认知。这种将自然观察上升到人文思考的层次,让这本书拥有了超越普通科普读物的价值。它促使我停下来,反思自己对待周围环境的态度,认识到每一个微小的存在都有其不可替代的生态位。读完最后一章,合上书本的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被拓宽了一个维度,那种感觉,就像是突然被赋予了一副特殊的“透视眼镜”,能够看透表象,直抵事物的本质。这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而非仅仅是知识的获取。
评分从装帧设计上来说,这本书体现了一种对知识的尊重和对读者的体贴。纸张的选择非常考究,不是那种廉价的涂布纸,而是略带纹理的哑光纸,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油墨的印刷清晰锐利,即便是最小的绒毛和触须也能看得一清二楚。内页的插图部分更是亮点,它们并非简单的照片堆砌,而是经过精心挑选和排版的艺术品,有些甚至是作者根据野外观察手绘的线稿,保留了手绘特有的生动和灵气。这些图文结合的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也让这本书的观赏价值大大提升。我甚至把它放在客厅的书架上,单纯作为一件具有自然美学的装饰品,它所散发出的那种内敛而高雅的气质,是很多设计感强的当代书籍所不具备的。它更像是一本传承了欧洲博物学传统的典籍,而非快消时代的出版物。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太吸引人了,那种复古的插画风格,配上深沉的墨绿色调,一下子就把我带进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自然世界。我原本以为这可能是一本偏学术性的科普读物,毕竟“昆虫”这个主题本身就带着一丝严谨的味道,但翻开内页才发现,作者的叙述方式实在是太有画面感了。他不像是在介绍生物学知识,更像是在讲述一个个微小生命的史诗。比如,书中对某种甲虫蜕变过程的描写,细致到每一层外骨骼的剥离和新生的光泽,那种挣扎与新生的张力,读起来让人屏息凝神。我尤其喜欢作者对光影的捕捉,他总能将那些平时我们视而不见的微观细节,用文字描绘得如同舞台上的聚光灯,鲜活立体。这本书的排版也很有心思,留白得当,让读者在阅读那些密密麻麻的专业术语时,也能找到喘息的空间,整体阅读体验非常舒适流畅,让人忍不住一页接一页地读下去,好像自己也化作了那微小的观察者,潜入了那个不为人知的地下王国。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简直是一股清流,完全打破了我对科普读物那种平铺直叙、干巴巴的印象。作者的语言功底非常扎实,充满了古典文学的韵味,用词考究,句式多变,读起来简直是一种享受。他似乎有一种魔力,能把最枯燥的生物学名词,巧妙地融入到富有诗意的句子中,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美感。我记得其中一段描述蝴蝶迁徙的段落,他将成千上万的翅膀描绘成“流动的金色河流,承载着古老的记忆与未知的方向”,那种宏大叙事与细腻描写的完美结合,让人不禁感叹文字的力量。这本书的节奏控制也十分到位,时而缓慢深沉,侧重于对特定物种的冥想式观察;时而又节奏加快,描绘群体行动的紧张感,让读者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注意力。这绝不是那种“翻完就忘”的书,它的文字本身就值得收藏。
评分京东活动很给力,书折后很便宜,质量好,颜色鲜,物流快,支持网上购书,不出门也能买到满意的书
评分京东活动很给力,书折后很便宜,质量好,颜色鲜,物流快,支持网上购书,不出门也能买到满意的书
评分物流送货速度很快呀
评分满意
评分满意
评分满意
评分满意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京东活动很给力,书折后很便宜,质量好,颜色鲜,物流快,支持网上购书,不出门也能买到满意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