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8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全真题库》中公教育河南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的研发团队,立足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试要求和历年真题考查内容,结合考试的整体发展变化,总结命题规律,帮助考生从整体上认识教师招聘考试,把握考试方向,提高学习效率。本题库具有以下特点:   
(1)突破思维,专项特训模拟演练   
本题库以专项特训的形式对教材内容进行系统地梳理,并对真题归纳整理,剖析命题规律,科学预测考试趋势,旨在帮助考生夯实知识基础,掌握知识要点。   
(2)紧扣考情,梳理考试重点难点   
本题库依据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出题特点,在每章伊始梳理出考试重点和难点,帮助考生抓住考试热点,轻松备考。   
(3)详解真题,洞悉考试命题动向   
本题库“历年真题精讲”板块收录了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2010—2017年真题,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剖析,帮助考生梳理答题思路。“真题分析与预测”板块对历年真题的难易程度、出题方向进行了分析,总结命题规律,对考生起到提示和指引作用。   
(4)精选习题,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本题库所涉及的每一道预测试题都是依据考试要求和历年真题的特点,精挑细选而成。题型较为全面,题量丰富,以期考生能融会贯通,提高实战能力。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8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全真题库》一、前言:前言对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的考情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本书的特点,考生通过其中的内容可以快速了解本书的使用方法,方便复习活动开展。   
二、正文内容:正文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新课程改革、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与教育写作七部分内容,并设置了以下板块:   
考试重、难点:明确考试中的重难点内容,使考生对重难点内容一览无余。   
历年真题精讲:回放2010—2017年真题,帮助考生及时了解考试题型和出题动态。   
真题分析与预测:梳理2010—2017年以来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解析考试热点。   
预测试题:丰富的精编试题,确保考生“熟能生巧”。   
参考答案及解析:专业研发团队的详细解答,帮助考生“答疑解惑”。   
三、中公移动自习室:购书享有移动自习室配套全方位服务——核心考点轻松学+在线题库任意练+考友圈答疑解惑+视频直播免费看。     
目录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2)  
知识梳理(2)  
考试重点(3)  
考试难点(3)  
历年真题精讲(3)  
真题分析与预测(16)  
考前预测(17)  
参考答案及解析(20)  
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23)  
知识梳理(23)  
考试重点(24)  
考试难点(24)  
历年真题精讲(24)  
真题分析与预测(34)  
考前预测(35)  
参考答案及解析(38)  
第三章教育目的(41)  
知识梳理(41)  
考试重点(42)  
考试难点(42)  
历年真题精讲(42)  
真题分析与预测(47)  
考前预测(48)  
参考答案及解析(50)  
第四章教育制度(53)  
知识梳理(53)  
考试重点(54)  
考试难点(54)  
历年真题精讲(54)  
真题分析与预测(57)  
考前预测(58)  
参考答案及解析(59)  
第五章学生与教师(61)  
知识梳理(61)  
考试重点(62)  
考试难点(62)  
历年真题精讲(62)  
真题分析与预测(73)  
考前预测(73)  
参考答案及解析(76)  
第六章课程(79)  
知识梳理(79)  
考试重点(80)  
考试难点(80)  
历年真题精讲(80)  
真题分析与预测(86)  
考前预测(87)  
参考答案及解析(90)  
第七章教学(93)  
知识梳理(93)  
考试重点(94)  
考试难点(94)  
历年真题精讲(94)  
真题分析与预测(121)  
考前预测(122)  
参考答案及解析(126)  
第八章德育(130)  
知识梳理(130)  
考试重点(131)  
考试难点(131)  
历年真题精讲(131)  
真题分析与预测(139)  
考前预测(139)  
参考答案及解析(142)  
第九章班主任与班级(146)  
知识梳理(146)  
考试重点(146)  
考试难点(146)  
历年真题精讲(147)  
真题分析与预测(152)  
考前预测(153)  
参考答案及解析(155)  
第十章课外、校外教育(158)  
知识梳理(158)  
考试重点(158)  
考试难点(158)  
历年真题精讲(159)  
真题分析与预测(160)  
考前预测(160)  
参考答案及解析(161)  
第十一章教育科学研究(163)  
知识梳理(163)  
考试重点(163)  
考试难点(163)  
历年真题精讲(164)  
真题分析与预测(166)  
考前预测(166)  
参考答案及解析(168)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172)  
知识梳理(172)  
考试重点(173)  
考试难点(173)  
历年真题精讲(173)  
真题分析与预测(174)  
考前预测(175)  
参考答案及解析(176)  
第二章认知(178)  
知识梳理(178)  
考试重点(179)  
考试难点(179)  
历年真题精讲(179)  
真题分析与预测(193)  
考前预测(194)  
参考答案及解析(197)  
第三章情绪、情感和意志(201)  
知识梳理(201)  
考试重点(201)  
考试难点(201)  
历年真题精讲(201)  
真题分析与预测(205)  
考前预测(205)  
参考答案及解析(207)  
第四章个性心理(209)  
知识梳理(209)  
考试重点(209)  
考试难点(209)  
历年真题精讲(210)  
真题分析与预测(216)  
考前预测(216)  
参考答案及解析(219)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222)  
知识梳理(222)  
考试重点(223)  
考试难点(223)  
历年真题精讲(223)  
真题分析与预测(224)  
考前预测(224)  
参考答案及解析(225)  
第二章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227)  
知识梳理(227)  
考试重点(227)  
考试难点(227)  
历年真题精讲(228)  
真题分析与预测(237)  
考前预测(237)  
参考答案及解析(239)  
第三章学习与学习理论(242)  
知识梳理(242)  
考试重点(243)  
考试难点(243)  
历年真题精讲(243)  
真题分析与预测(254)  
考前预测(254)  
参考答案及解析(257)  
第四章学习动机(261)  
知识梳理(261)  
考试重点(262)  
考试难点(262)  
历年真题精讲(262)  
真题分析与预测(272)  
考前预测(273)  
参考答案及解析(276)  
第五章学习策略(281)  
知识梳理(281)  
考试重点(281)  
考试难点(281)  
历年真题精讲(282)  
真题分析与预测(287)  
考前预测(287)  
参考答案及解析(288)  
第六章学习迁移(290)  
知识梳理(290)  
考试重点(290)  
考试难点(290)  
历年真题精讲(291)  
真题分析与预测(295)  
考前预测(296)  
参考答案及解析(298)  
第七章知识的学习(302)  
知识梳理(302)  
考试重点(303)  
考试难点(303)  
历年真题精讲(303)  
真题分析与预测(306)  
考前预测(306)  
参考答案及解析(308)  
第八章技能的形成(311)  
知识梳理(311)  
考试重点(311)  
考试难点(311)  
历年真题精讲(312)  
真题分析与预测(313)  
考前预测(313)  
参考答案及解析(314)  
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培养(315)  
知识梳理(315)  
考试重点(315)  
考试难点(315)  
历年真题精讲(316)  
真题分析与预测(319)  
考前预测(320)  
参考答案及解析(321)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324)  
知识梳理(324)  
考试重点(325)  
考试难点(325)  
历年真题精讲(325)  
真题分析与预测(329)  
考前预测(329)  
参考答案及解析(332)  
第十一章教学心理(335)  
知识梳理(335)  
考试重点(335)  
考试难点(336)  
历年真题精讲(336)  
真题分析与预测(343)  
考前预测(344)  
参考答案及解析(346)  
第十二章心理健康教育(349)  
知识梳理(349)  
考试重点(349)  
考试难点(350)  
历年真题精讲(350)  
真题分析与预测(354)  
考前预测(355)  
参考答案及解析(356)  
第一章我国课程改革概述(360)  
知识梳理(360)  
考试重点(360)  
考试难点(360)  
历年真题精讲(361)  
真题分析与预测(363)  
考前预测(363)  
参考答案及解析(364)  
第二章新课程带来的变革(366)  
知识梳理(366)  
考试重点(367)  
考试难点(367)  
历年真题精讲(367)  
真题分析与预测(376)  
考前预测(376)  
参考答案及解析(378)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概述(382)  
知识梳理(382)  
考试重点(383)  
考试难点(383)  
历年真题精讲(383)  
真题分析与预测(392)  
考前预测(392)  
参考答案及解析(394)  
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养成(397)  
知识梳理(397)  
考试重点(397)  
考试难点(397)  
历年真题精讲(398)  
真题分析与预测(399)  
考前预测(399)  
参考答案及解析(400)  
第一章教育法律基础(402)  
知识梳理(402)  
考试重点(404)  
考试难点(404)  
历年真题精讲(404)  
真题分析与预测(407)  
考前预测(407)  
参考答案及解析(408)  
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汇编(410)  
知识梳理(410)  
考试重点(410)  
考试难点(410)  
历年真题精讲(411)  
真题分析与预测(422)  
考前预测(423)  
参考答案及解析(428)  
知识梳理(434)  
考试重点(434)  
考试难点(434)  
历年真题精讲(434)  
真题分析与预测(444)  
考前预测(445)  
参考答案及解析(448)  
河南省教师招聘课程体系笔试课程体系(456)  
河南省教师招聘课程体系面试课程体系(457)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458)      
精彩书摘
     第一部分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教育学的定义,教育的本质。  
  2.教育起源学说。  
  3.学校教育的历史发展与改革。  
  4.中国、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  
  5.教育学的创立与变革。  
  1.学校教育的历史发展与改革。  
  2.中国、西方古代教育思想。  
  一、单项选择题  
  1.【2017年许昌市襄城县真题】下列选项中最符合孔子关于教育对象主张的是()。  
  A.“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B.“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C.“学而优则仕”  
  D.“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答案】D。解析:“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是孔子关于阶级固化的主张,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是不变化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意思是可以让老百姓按照我们指引的道路走,不需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学而优则仕”反映了孔子的教育目的,即学业优异的人应该走入仕途。“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的意思是只要自愿拿着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反映孔子在教育对象上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  
  2.【2017年许昌市襄城县真题】《大学》中提出大学的终极目标是()。  
  A.明明德B.止于至善  
  C.化民成俗D.名人伦  
  【答案】B。解析:《大学》中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是做人和做学问的最大目标,是为学、为人、为政的最高境界。亲民是大学为学、为人之道的实践方法、基本要求和效果。止于至善是大学教育的终极目标。  
  3.【2017年许昌市襄城县真题】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  
  C.杜威D.赞科夫  
  【答案】B。解析:赫尔巴特是康德哲学教席的继承者,近代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4.【2017年许昌市襄城县真题】“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这是哪位教育家关于教师人格作用的观点?()  
  A.加涅B.布鲁纳  
  C.班杜拉D.乌申斯基  
  【答案】D。解析:乌申斯基提出“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  
  5.【2017年许昌市襄城县真题】“教育即生活”是杜威教育本质论的基本观点之一,其主要含义是()。  
  A.教育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不是儿童生活的过程  
  B.教育不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是儿童生活的过程  
  C.教育是学校的生活,而不是儿童的生活  
  D.教育不是学校的生活,而是儿童的生活  
  【答案】B。解析:“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要求学校与社会生活结合,二是要求学校与儿童的生活结合。  
  6.【2017年许昌市襄城县真题】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主张的著作是()。  
  A.《大学》B.《论语》  
  C.《学记》D.《中庸》  
  【答案】C。解析:“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出自《学记》,阐述了教育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7.【2017年许昌市襄城县真题】将游戏理解为儿童创造性地自我教育活动,主张为儿童建设公共游戏场所的教育家是()。  
  A.蔡元培B.陶行知  
  C.蒙台梭利D.福禄贝尔  
  【答案】D。解析:德国的福禄贝尔是教育史上系统研究游戏的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第一个教育家。他认为游戏是儿童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是一种本能性的活动,是儿童内心世界的反映,通过游戏可以表现和发展儿童的各项能力。他主张为儿童建设公共游戏场所,以培养儿童的社会的、民族的美德。  
  8.【2017年许昌市襄城县真题】教育家()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  
  C.道尔顿D.马卡连柯  
  【答案】A。解析: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首先对班级授课制进行研究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  
  9.【2017年许昌市襄城县真题】把教学过程分为情境、问题、观察、解决、应用等教学步骤的教育家是()。  
  A.杜威B.巴班斯基  
  C.卢梭D.洛克  
  【答案】A。解析:杜威把教学过程分为情境、问题、观察、解决、应用五个教学步骤。  
  10.【2017年许昌市襄城县真题】提出“只有当教学走在学生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这一命题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B.赞科夫  
  C.胡适D.马寅初  
  【答案】B。解析:赞科夫提出“只有当教学走在学生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  
  11.【2017年许昌市襄城县真题】“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的重要主张。  
  A.实践教育学派B.实证教育学派  
  C.传统教育学派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  
  【答案】D。解析:“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杜威的观点,属于实用主义教育学派的重要主张。  
  12.【2017年郑州市高新区真题】一般认为,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  
  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D.卢梭的《爱弥儿》  
  【答案】B。解析: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  
  13.【2017年洛阳市市直真题】在教育史上,以儿童为中心著称,主张教育即生活,强调目的与生活的统一,在问题中学习的教育家是()。  
  A.卢梭B.杜威  
  C.洛克D.裴斯泰洛齐  
  【答案】B。解析: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派代表人物,他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从做中学”,并且提出教育的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活动中心”和“经验中心”。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精讲与题型破解:助力教师梦想启航》  前言  教育,是点亮未来的火炬,是塑造灵魂的熔炉。每一位怀揣教育梦想的你,都渴望在三尺讲台上挥洒热情,用知识和爱心播撒希望的种子。然而,通往教师职业的道路并非坦途,教师招聘考试更是对你专业素养和应试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尤其是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它不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更是衡量教师综合素质的关键指标。  本书的诞生,正是源于我们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以及对广大考生需求的深刻洞察。我们深知,一本优质的辅导教材,应当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引路人,为你拨开迷雾,指引方向;又如同一位严谨的教练,助你磨砺技巧,提升实力。因此,我们倾注了大量心血,力求打造一本集系统性、全面性、前瞻性、实操性于一体的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辅导精品,帮助你以最扎实的基础、最从容的心态,迎接教师招聘考试的挑战,最终实现你的教师梦想。  本书特色  一、体系化精讲:构建教育理论的坚实骨架  教育理论是一个庞大而精深的知识体系,涵盖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育伦理等多个分支。很多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往往感到知识点繁杂,难以把握重点,容易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境。  本书在内容编排上,遵循了由宏观到微观、由理论到实践的逻辑顺序,对教育理论的各个核心板块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精讲。我们不是简单地罗列知识点,而是深入剖析每个理论产生的背景、核心观点、发展演变以及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学科基础知识深度解析: 我们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经典理论出发,系统讲解了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德育的特点与原则、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学习理论、动机理论、教师心理等关键内容。对于每一个理论,我们都力求做到:        溯源正本: 追溯其历史渊源,理解其思想精髓。        脉络清晰: 梳理其逻辑结构,掌握其内在联系。        核心提炼: 聚焦其核心概念和重要命题,做到精准记忆。        现实应用: 阐述其在当前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中的意义和价值,帮助考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情境相结合。    政策法规与伦理规范全面覆盖: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因此,了解并遵守国家教育法律法规,践行教育伦理,是每一位合格教师的必备素养。本书详细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重要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帮助考生准确理解其核心条款,并在考试中灵活运用。    前沿动态与改革热点紧密追踪: 教育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政策导向不断涌现。本书高度关注当前教育改革的前沿动态,如素质教育的深化、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家校社协同育人等热点话题,并将其融入到理论讲解中,帮助考生把握教育发展趋势,展现出与时俱进的教育视野。  二、题型破解:直击考试核心,提升应试能力  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本书在理论精讲的基础上,特别注重题型分析和解题技巧的传授,致力于将考生从“死记硬背”的泥潭中解脱出来,培养其“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应试能力。     经典题型深度剖析: 针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试中常见的选择题(单选、多选)、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本书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我们会详细讲解每种题型的特点、考察意图、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        选择题: 教授如何快速定位题干关键词,排除干扰项,辨析易混淆的概念,以及利用排除法、代入法等解题策略。        填空题: 指导考生如何根据上下文提示,回忆并填写准确的概念、理论名称或法律条文。        简答题: 强调要点式答题,指导考生如何组织语言,条理清晰地回答问题。        论述题: 传授如何构建清晰的论证结构,引用理论支撑,结合实际进行分析,展现深刻的理解。        案例分析题: 重点讲解如何从案例中提炼问题,运用教育理论和法律法规进行分析,提出具有操作性的解决建议。    海量精选例题与真题演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本书精心收录了大量高质量的例题,覆盖了各个知识板块,紧密结合了考试的热点和难点。更重要的是,本书甄选了历年(或与本年度考试形式相似)的真实考试题目,并提供了详尽的答案解析。        例题解析: 每一道例题都附带了详细的解析,不仅告知正确答案,更重要的是解释了答案为何正确,以及错误选项的错误原因,帮助考生深刻理解知识点。        真题回顾: 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考生可以直观地了解考试的命题风格、难度梯度和重点考察范围,提前做好备考部署。        模拟演练: 针对性的模拟练习,帮助考生检验学习效果,发现薄弱环节,并能在模拟环境中熟悉考试节奏,调整应试心态。  三、实操导向:理论联系实际,提升育人能力  教师招聘考试考察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是考生能否将理论知识应用于教育实践。本书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导向,帮助考生成为一名能够解决实际教育问题的优秀教师。     情境化教学案例: 我们精心设计了一系列贴近中学教学实际的情境化案例,涵盖了学生管理、课堂教学、家校沟通、师德师风等多个方面。考生需要运用所学的教育理论和法律法规,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并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理论+实践”的解读模式: 在讲解每一个重要理论时,本书都会穿插“实践应用”或“案例启示”的板块,引导考生思考该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体现,以及如何将其转化为指导教师行为的原则。例如,在讲解“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时,我们会结合实际的课堂教学场景,分析教师如何利用这一理论来设计分层教学,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进步。    模拟试题紧扣考情: 本书的模拟试题,不仅在知识点上覆盖全面,在题型和难度上也最大程度地贴近最新的考试趋势,力求让考生在考前就能体验到真实考试的氛围,从而提升临场应变能力和自信心。  四、备考策略:科学规划,高效学习  备考是一个系统工程,科学的备考策略能够事半功倍。本书特别为考生提供了实用的备考指导,帮助考生优化学习过程。     制定备考计划: 指导考生如何根据考试大纲和自身情况,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明确学习目标。    高效学习方法: 传授有效的学习方法,如如何做笔记、如何进行知识点梳理、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如何进行知识点复习与巩固等。    心理调适建议: 备考过程中,良好的心理状态至关重要。本书也提供了一些心理调适的建议,帮助考生缓解压力,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  结语  教育是一项充满爱与智慧的伟大事业。每一位有志于投身教育事业的考生,都值得拥有一个公平竞争、展现才华的平台。本书,正是为你量身打造的备考利器。我们相信,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刻苦的练习,你一定能够掌握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的核心要点,破解考试的重重难关,在教师招聘的道路上,昂首阔步,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愿本书能陪伴你,点燃你的教育梦想,照亮你前行的道路!祝你考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