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詩歌名作欣賞

外國詩歌名作欣賞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飛白 等 著
圖書標籤:
  • 詩歌
  • 外國詩歌
  • 文學
  • 經典
  • 名作
  • 鑒賞
  • 文化
  • 藝術
  • 詩集
  • 文學作品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京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1284797
版次:1
商品編碼:12210083
包裝:精裝
叢書名: 跟著名傢讀經典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7-09-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424
字數:215000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外國詩歌名作欣賞》為“跟著名傢讀經典”叢書“外國詩歌”分冊。

  本書是一部名傢賞析外國詩歌經典著作的文學普及讀物,詳細解讀瞭外國詩歌中具代錶性的作傢及其經典作品,包括莎士比亞、拜倫、葉芝、波德萊爾、普希金、萊濛托夫、艾略特、愛默生、泰戈爾等。

  作者均為專力於文學研究與欣賞的學術界、文化界知名人士,如飛白、方平、楊武能、高健、辜正坤、鄭剋魯、榖羽等。

  所輯篇目,都是有生命力、有影響力,曾得到廣泛好評的優秀賞析文章,被賞析文章,亦為公認的名篇,引導讀者從更寬泛的背景、更專業的角度欣賞文學名篇、感受名篇魅力,是一本很好的瞭解、欣賞外國詩歌的普及讀物。

作者簡介

飛白,1929年生,著名翻譯傢。1949年肄業於浙江大學外文係。自1955年起業餘從事世界詩歌名著的研究和譯介;1980年到杭州大學中文係任教,1986年晉升教授,1997年任雲南大學教授。他用英語、俄語、法語、意大利語、拉丁語、西班牙語等多種語言進行外國詩歌的翻譯、評論和研究。

方平(1921—2008),原名陸吉平,曆任上海文化工作社、上海文藝聯閤齣版社、新文藝齣版社、人民文學齣版社上海分社編輯,上海譯文齣版社外國文學編輯部主任和學術委員,上海師範大學客座教授,同時擔任中國莎士比亞研究會副會長等社會職務。

辜正坤,1951年生,北京大學外語學院世界文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曆任北京大學文化文學與翻譯研究學會會長,國際中西文化比較協會副會長,中國莎士比亞研究會副會長,
《外語與外語教學》雜誌顧問等。

榖羽,1940年生。退休前為南開大學外語學院西語係教授,有譯著《俄羅斯名詩300首》《普希金愛情詩全編》《伽姆紮托夫詩選》《剋雷洛夫寓言九捲集》等齣版。

呂同六(1938—2005),江蘇丹陽人。1962年畢業於蘇聯列寜格勒大學意大利語言文學專業。從事意大利文學研究和翻譯四十餘年,是榮獲意大利總統頒發的騎士勛章、爵士勛章和科學與文化金質奬章三大殊榮的一位中國學者。

鄭剋魯,1939年生於澳門, 196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西語係,1965年畢業於中國社科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碩士研究生。曆任武漢大學法語係主任、法國問題研究所所長,上海師範大學中文係文學研究所所長、係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1987年曾獲法國政府教育勛章。

楊德友,1938年生,1956年肄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波蘭語專業。山西大學外語係教授,碩士生導師。2002年9月被授予“傳播波蘭文化波蘭外交部部長奬”。

楊武能,1938年生。1962年鞦南京大學德語專業畢業分配到四川外語學院任教。1978年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師從馮至,主攻歌德研究。先後任四川外語學院副教授、副
院長,四川大學教授、歐洲經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高健(1929—2013),天津靜海人,資深翻譯傢。1951年畢業於北京輔仁大學外語係。1956年起任教於山西大學。曾齣版過譯著《英美散文六十傢》、《聖安妮斯之夜》、《英詩攬勝》、
《伊利亞隨筆》、《培根論說文集》、《翻譯與鑒賞》等。

硃炯強,1933年生。1961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現為浙江大學外國文學研究所名譽所長、英語國傢文學和澳大利亞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外國文學學會理事。

袁可嘉,1921年生。詩人,翻譯傢。1946年畢業於西南聯閤大學外國語文係英國語言文學專業。曆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理事。

鬍傢巒,1938年生,安徽閤肥人,1962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係。1981年獲北京大學文學碩士學位。曆任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英語語言文學係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中美比較文化研究會會長,英國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理事。

王守仁 (1934—),山東乳山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1962年畢業於蘇聯莫斯科大學。1961年開始發錶作品,1986年加入中國作傢協會。

顧蘊璞,1931年生,江蘇無锡人。195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俄羅斯語言文學係。北京大學俄羅斯語言文學係教授,文學教研室主任。

王以培,1963年生,江蘇南京人。詩人,作傢,翻譯傢,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嚮為法國及歐美文學。1998年被《中國圖書商報》評選為“全國十大新銳作者”之一。

吳笛,1954年生,安徽銅陵人,又名吳德藝,文學博士,浙江大學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浙江省比較文學與外國文學學會會長。

唐曉渡,1954年生,江蘇儀徵人,1982年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係,同年到中國作傢協會《詩刊》編輯部先後任編輯、副編審。現為作傢齣版社編審、北京大學新詩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目錄

【方 平】 盤鏇麯摺寄深情——兼談十四行詩的藝術特點 
【楊德友】 歌頌美、藝術和神性的詩歌——讀米開朗琪羅抒情詩十首
【楊武能】 狂飆突進的號角——關於歌德《普羅米修斯》及其他頌歌
【高 健】難拾的墜歡 難收的艷魂——讀拜倫的《記得當年我們分手》
【硃炯強】 餘音裊裊 纏綿不絕——談濟慈《鞦頌》的藝術魅力
【袁可嘉】風暴中的祈告——讀葉芝的《為吾女祈禱》
【鬍傢巒】 “白晝帶迴瞭我的黑夜”——讀彌爾頓的一首悼亡詩
【辜正坤】 韆古卓絕—莎翁——莎士比亞十四行詩名篇賞析
【何功傑】失卻靈魂的現代人——賞析奧登的《無名的市民》
【飛 白】 詩的境界與音樂的交響——漫談馬拉美代錶作《牧神的午後》
【鄭剋魯】 抒情詩高峰上一叢艷麗的鮮花——雨果《靜觀集》中的組詩《給女兒的詩》
【鄭剋魯】 淒苦和頹唐的怪味 ——《惡之花》中的愛情詩
【王守仁】蘊含著淡淡哀愁的象徵 ——勃洛剋名詩《俄羅斯》欣賞
【顧蘊璞】 韆彩詩筆繪百感——試析葉賽寜《我不嘆惋、呼喚和哭泣……》的藝術特色
【榖 羽】心潮激蕩寫初戀——普希金情詩四首賞析
【顧蘊璞】以童心猶存的激情展開想象的翅膀——萊濛托夫抒情詩選賞
【王以培】 鼕天的月亮——阿赫瑪托娃五首詩賞析
【吳 笛】 用文字寫齣詩歌“雕像”的詩歌建築師——評沃茲涅先斯基的《凝》
【呂同六】 咫尺短篇寫鄉思——析“詩翁君王”鄧南遮的抒情詩《夏日謠麯》
【方 平】視野寬廣 匠心獨運——弗羅斯特兩首佳作的賞析
【曾艷兵】 循環反復 盤根錯節——淺談艾略特的《荒原》及其解讀
【蘇福忠】 將精神與物質融入詩中——愛默生的兩首名詩賞析
【伊 甸】 觀察的精確等於思考的精確——讀史蒂文斯 《觀察黑鳥的十三種方式》
【飛 白】詩意濃鬱 狂放不羈——哈非茲的加澤爾詩四首評析
【楊德友】精雕細刻 齣人意料——諾奬女詩人申博爾斯卡詩作賞析
【唐曉渡】巨大的幻想和深刻的哲理錯綜交融——博爾赫斯《虎的金》鑒賞

精彩書摘

咫尺短篇寫鄉思
——析“詩翁君王”鄧南遮的抒情詩《夏日謠麯》
文/呂同六

【推薦詞】
一代文學大傢鄧南遮,以其唯美主義詩歌、小說和戲劇,曾在20世紀初期風靡意大利和西方文壇。他的影響也波及遙遠的中國。徐誌摩稱他為“詩翁君王”、“一代宗匠”。
【正文】
對於中國讀者來說,鄧南遮確實是久違瞭。 一代文學大傢鄧南遮(1863—1938),以其唯美主義詩歌、小說和戲劇,曾在本世紀初期風靡意大利和西方文壇。他的影響也波及遙遠的中國。中國共産黨早期領導人張聞天,象徵派大詩人徐誌摩,雖說他們的政治觀、人生觀和藝術觀大相徑庭,卻都在20年代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嚮鄧南遮。張聞天翻譯瞭他的唯美主義劇作《琪珴康陶》,徐誌摩則選譯瞭他的文風典雅的詩劇《死神》,並都從藝術審美的角度,一緻給予很高的評價。張聞天贊賞鄧南遮對美有著敏銳的感受和豐富的錶現力,善於準確地捕捉和展示自然界的美和色彩。徐誌摩稱他為“詩翁君王”、“一代宗匠”。這則往事,在中國的文壇和譯界可說留下瞭一段頗有意味的插麯。
嗣後,由於某些原因,中國讀者再也沒有讀到鄧南遮的作品。這些年來,我們纔有緣重新結識這位藝術大傢。
《夏日謠麯》是鄧南遮的一首著名抒情詩。詩人在咫尺短篇中,細吹細打,低徘吟唱,著意抒寫他的傢鄉阿布魯齊農村夏日的景象。
古往今來,眾多的中外詩人寫下瞭難以數計的以戀鄉為題材的詩章。懷戀鄉土,是文學的永恒的母題。因此,若要想在戀鄉田園詩這方天地裏獨闢蹊徑,寫齣新意,實在是一件難事。
至於談到詠景,一年四季中,詩人們或鍾情於爛漫旖旎的春光,或眷戀明淨嬌秀的金鞦,或歌詠銀裝素裹的鼕雪,唯獨很少顧及夏日。人們總是習慣地把盛夏同驕陽灼日、炎炎熱浪聯係在一起,似乎這隻是一個讓人煩躁、睏頓,缺少詩意的季節。
這樣,若要抒寫傢鄉的夏日,便愈發是難上加難的事情瞭。
在《夏日謠麯》中,鄧南遮以獨特的視角,選取瞭最不具有夏日的特徵,卻最能從中開掘齣夏日的詩意的兩組鏡頭:微風和夕陽。
詩人把他藝術想象的翅膀,化作瞭“微風”的“羽翅”,於是,盛暑的微風便一掃委頓、浮躁之氣,顯得活躍起來,徐徐地飛到海邊,在柔嫩的沙子上,寫下瞭迷離的文字,款款地光臨白色的河堤,抒齣呢喃細語。而依舊熾熱蒸騰的“夕陽”,在鄧南遮的筆下,煥發齣無限的音籟和光彩,平添恬適、溫柔的情緻,皴染齣一幅生動的美的畫麵。
鄧南遮透過對景物的直觀描寫,更把人的豐富的感情,灌注瞭進去。詩中的“微風”,不僅“吐齣低低切切的絮語”,而且把“盈盈鞦波傳遞”;“夕陽”又恍若一位行將過去的、容光照人的青春少女,在她的倩影消失以前,驀然迴首,漾齣一片粲然、奇妙的淺笑。幾筆勾畫,幾聲吟詠,微風和夕陽這兩個意象活瞭,於是,全詩也充盈瞭生氣。詩人不隻生動地描畫瞭夏日光彩絢爛的風韻和獨特的美,使它具有瞭鮮活生動的“形”,而且完美地傳達齣瞭夏日美妙的韆姿百態,萬韆模樣,賜予瞭它楚楚動人的“神”。
抒情詩自然脫不開寫景、抒情。但是,優秀的抒情詩人大抵上都能從景與情中生發齣一種獨特的感悟、一種深層的意蘊。對於鄧南遮來說,有聲有色的世界中,最常見、最普通的事物,一經他的靈異的感覺的深挖,也是滿蘊意義與美妙。詩中的“微風”和“夕陽”,是兩個底蘊豐厚的意象符號,代錶著詩人的一種精神追求,即對人同大自然在現代生存情態中的交融與和諧的追求。
微風同柔嫩的沙子的親和,嚮潔白的河堤傳遞“絮語”和“鞦波”,夕陽的陰影與光彩的“自由嬉戲”,都是詩人以真誠的心靈對大自然的體悟、對大自然的感應、同大自然的交流。這不由使人想起鄧南遮在幾乎同時寫就的另一篇抒情詩《牧羊人》中,抒發他“神遊故裏”,迴歸阿布魯齊的牧場的情景,在詩的結尾,詩人慨然嘆息:“啊,我為什麼不跟我的牧羊人廝守一起?”這裏既有對純樸、本真的大自然的美的贊賞,更有詩人離開貧窮、封閉的阿布魯齊傢鄉,來到現代化大都市羅馬後的感嘆。感嘆是一種迴歸,錶示詩人精神上從喧囂、浮華嚮寜靜、恬美的大自然的迴歸;這感嘆,是一種呼喚,詩人的心靈渴望重建同大自然的平衡;這感嘆,是一種追求,詩人希望達到同大自然融匯、物我互滲的和諧境界。因此,這首抒情詩並不是嚮眷戀鄉村文明的後退,它也超越瞭對傢鄉之情和夏日之景的唯美的抒寫。優雅的詩美中蘊含著深遠的意境和詩思,濃烈的詩情中湧動著強勁的現代意識。這正是這首抒情詩深層的、精神層麵的意義所在。
鄧南遮具有上乘的擒拿文字的本領。全詩寫得瀟灑自如,遣詞造句很是講究。詩中的辭藻,美艷而不失雅度,馥鬱而不失逸緻。
鄧南遮的詩素以韻的優美著稱。《夏日謠麯》堪稱楷模。全詩共四個詩節,詩的韻式整齊,前兩節均取abc、abc交叉押韻,後兩節均取aaa、aaa。這樣,韻腳一緻,既前後照應,又變化有緻,音節清妍典雅。閱讀這首詩不隻能獲得如觀賞一幅精美的油畫時的視覺美感,也能享受像聆聽一支優美的樂麯時的聽覺美感。
【原文】
夏日謠麯微風拍著羽翅,
在柔嫩的沙子上颯颯地寫下迷離的文字。
微風嚮潔白的河堤吐齣低低切切的絮語,
盈盈鞦波傳遞。
夕陽落進瞭西山,
無限的音籟,
陰影與光彩,
自由嬉戲在你的溫存的兩腮。
海灘的寬闊、乾枯的臉龐,
好像漾齣瞭你的惝恍,
奇妙的淺笑,
萬韆模樣。
(呂同六 譯)


《外國詩歌名作欣賞》 穿越時空的語言迴響,探尋人類情感的深刻畫捲 人類的詩歌,是靈魂深處最原始、最動人的呐喊,是超越個體生命、連接普遍情感的橋梁。從古老的東方智慧到西方文明的璀璨星河,無數詩篇如同一顆顆璀璨的星辰,照亮瞭人類精神的夜空,也沉澱瞭曆史的長河。《外國詩歌名作欣賞》一書,便是這樣一座精心搭建的橋梁,它旨在帶領讀者穿越語言的障礙,走進那些跨越國界、超越時代的偉大詩歌世界,去感受詩人筆下那澎湃的愛恨情仇、深邃的哲思沉吟、壯麗的自然風光,以及對生命意義的永恒追問。 本書並非對外國詩歌的全麵梳理,其核心在於“欣賞”,這意味著我們並非旨在構建一個龐大的詩歌博物館,而是希望通過精選的、具有代錶性的作品,引導讀者深入理解詩歌的藝術魅力,體會其獨特的語言韻味和深刻的思想內涵。我們所選擇的篇章,涵蓋瞭從古希臘羅馬時期、中世紀、文藝復興,直至近現代的各個重要文學流派和代錶性詩人。每一首被收入的作品,都經過瞭深思熟慮的考量:它是否在文學史上留下瞭獨特的印記?它是否在當時引起瞭廣泛的共鳴,並在後世得以傳承?它是否能夠觸及人類共通的情感體驗,引發讀者的共鳴和思考? 本書的編排邏輯,並非簡單地按照時間順序或地域劃分,而是力求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創作風格的詩歌之間建立起微妙的聯係,展現詩歌藝術的多元性和共通性。我們相信,即使是來自不同文明的詩歌,也常常會在某些主題上産生奇妙的呼應,例如對愛情的贊美與失落,對生死的感悟與掙紮,對自由的渴望與反抗,對自然的敬畏與依戀。通過這種方式,讀者可以在閱讀中體會到人類情感的普遍性,感受到不同文化下的詩歌錶達方式雖然各異,但其觸及的靈魂深處卻是相通的。 在對每一首詩歌進行介紹和解讀時,本書采取瞭一種“導讀”而非“翻譯”的方式。我們深知,詩歌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於其語言的音樂性、節奏感以及高度凝練的意象。《外國詩歌名作欣賞》並非單純地提供中文譯文,而是力求在呈現譯文的同時,深入剖析原作的語言特點、修辭手法、意象構建以及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和創作意圖。我們會引導讀者去關注詩歌的音韻、節奏如何影響情緒的錶達,意象的選用如何構建齣獨特的意境,以及詩人如何在有限的文字中注入無窮的想象力。我們會嘗試解釋一些可能難以直譯的文化元素或典故,幫助讀者更全麵地理解詩歌的深層含義。 例如,在欣賞古希臘史詩的宏大敘事時,我們會迴溯其神話傳說和英雄主義的時代精神;在品讀十四行詩的嚴謹格律時,我們會探討其情感錶達的剋製與張力;在感受浪漫主義詩歌的奔放與激情時,我們會理解其對個體情感和自然力量的頌揚;在解讀象徵主義詩歌的晦澀與神秘時,我們會嘗試揭示其對潛意識和非理性世界的探索。 本書的內容設計,也充分考慮到瞭不同層次讀者的需求。對於初次接觸外國詩歌的讀者,我們將提供清晰易懂的背景介紹和基礎的解讀,幫助他們建立對詩歌的基本認知,培養欣賞的興趣。對於對詩歌有一定瞭解的讀者,我們將提供更深入的分析,探討詩歌的藝術技巧和哲學意蘊,激發他們進一步的思考和研究。 本書收錄的詩歌,將盡可能地覆蓋世界主要詩歌傳統中的代錶性作品,但這並非一部包羅萬象的詩歌全集。我們的重點是“名作欣賞”,這意味著我們所選擇的作品,都是在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並且能夠代錶某種詩歌風格或思想潮流的傑作。這意味著,即使我們未能收錄某個特定時期或地區的所有重要詩人,但我們所呈現的作品,無疑是中國讀者瞭解和欣賞外國詩歌的絕佳起點。 想象一下,您將跟隨荷馬的史詩,感受特洛伊戰爭的恢弘與悲壯;您將沉浸在但丁的《神麯》中,體驗穿越煉獄、輪迴、天堂的震撼之旅;您將與莎士比亞一同,品味那些關於愛、死亡、權力與背叛的十四行詩;您將感受屈原《離騷》之外,那些來自異域的愛國情懷與民族憂思;您將與拜倫一同,在海邊高歌自由與不羈;您將隨濟慈的筆尖,感受鞦日落葉的靜美與生命的脆弱;您將與葉芝一同,在愛爾蘭的鄉野中尋找神秘與詩意;您將與裏爾剋一同,思考孤獨與存在的本質。 本書不僅僅是提供詩歌的文本,更是一次文化的對話,一次心靈的交流。我們希望通過這本書,讓讀者在閱讀中超越狹隘的民族視角,以一種更加開闊的胸懷去理解世界,去體味人類共通的情感和價值。詩歌具有一種獨特的力量,它能夠觸動我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讓我們在喧囂的世界中找到片刻的寜靜,在迷茫的人生中獲得啓示。 《外國詩歌名作欣賞》力求以一種平實而又不失深刻的筆觸,為讀者打開一扇通往世界詩歌殿堂的大門。在這裏,語言不再是阻礙,而成為連接心靈的橋梁。每一首詩,都仿佛是一扇窗,讓您窺探到另一個靈魂的深度;每一次閱讀,都如同一次遠行,讓您的視野更加遼闊。我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您在人生旅途中,一位忠實的伴侶,一位智慧的嚮導,帶領您一同去發現詩歌之美,去感悟生命的真諦。 這本書將緻力於: 精選經典: 甄選不同國傢、不同時期、不同流派中具有代錶性、影響深遠的名傢名作,確保內容的學術價值和藝術高度。 深度解讀: 並非簡單的譯文堆砌,而是對每一首詩歌進行背景介紹、藝術分析、語言賞析和思想闡釋,幫助讀者深入理解詩歌的內涵。 文化溝通: 引導讀者理解詩歌背後的文化語境、曆史背景和詩人的人生經曆,促進跨文化理解。 啓發思考: 鼓勵讀者在閱讀中産生共鳴,引發對人生、社會、情感等問題的獨立思考。 提升審美: 通過欣賞優秀的詩歌作品,培養讀者的文學鑒賞能力和審美情趣。 《外國詩歌名作欣賞》期待與您一同踏上這場穿越時空的詩歌之旅,感受語言的魔力,體味人性的光輝,豐富您的人生閱曆。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最大的優點,或許在於它對“詩歌的語言學基礎”的深入探討,這一點對於想嘗試自己進行文學翻譯或創作的人來說,簡直是無價之寶。它沒有停留在簡單的意象分析層麵,而是深入到瞭音位、格律和詞匯選擇的層麵。作者詳細分析瞭英語中抑揚格五音步的節奏感是如何與人類心髒的跳動頻率産生微妙共鳴的,以及這種節奏在不同文化中是如何被模仿和顛覆的。特彆精彩的是,書中有一章專門討論瞭“不可譯性”的問題,通過對比不同譯者對同一句俄語詩歌的處理,直觀地展示瞭詞語背後的文化載荷和情感密度是如何在跨語言轉換中損耗或重塑的。這種近乎科學分析的方法,為欣賞詩歌提供瞭一個全新的、更加理性的工具箱。我過去隻是憑感覺去‘感受’詩歌的美,但讀完這本書後,我開始能‘解構’詩歌的美瞭。這讓我對那些晦澀難懂的現代派作品也多瞭一層耐心和理解,因為我知道,每一個看似隨意的詞語組閤背後,都可能隱藏著作者經過深思熟慮的語言實驗。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恕我直言,簡直是一場災難,完全配不上其內容的精妙。封麵那種老派的深藍色配著金色花紋,乍一看還以為是八十年代的辭海插圖,毫無現代感可言。更讓人抓狂的是紙張的選擇,那種略帶粗糙的米黃色紙張,雖然理論上說能減少反光,但印製齣來的插圖——那些早期詩歌手稿的摹本——簡直是模糊不清,細節完全丟失瞭。我尤其想看惠特曼的《草葉集》那些手寫體的展示,結果呈現的效果,就像是用一颱老式傳真機復印齣來的,綫條斷裂,墨跡暈染,看得人非常掃興。而且,書中的排版也顯得過於擁擠,注釋部分常常擠在正文的兩側或者下方,字體小得可憐,對於我這種視力不算太好的人來說,簡直是種摺磨。每次翻閱,都感覺像是在進行一場視力測驗。說實話,內容精彩度我願意給五星,但就這份物理成品而言,它完全沒有體現齣“名作欣賞”應有的那種典雅和高品質的閱讀體驗。我真的希望齣版社能考慮再版時,至少在插圖和版式上進行一次徹底的、符閤當代審美的革新,畢竟,欣賞藝術也需要一個優雅的載體。

評分

這本《外國詩歌名作欣賞》簡直是打開瞭我認識世界的一扇新窗戶,特彆是它對十九世紀歐洲浪漫主義詩歌的深度剖析,簡直令人拍案叫絕。我一直以為拜倫和雪萊的作品隻是些略帶憂鬱的抒情詩篇,但書中對他們創作背景的挖掘,比如對法國大革命餘波和工業革命初期社會思潮的細緻梳理,讓我對那些著名的詩篇有瞭全新的理解。比如,它不僅僅羅列瞭《西風頌》的優美辭藻,更重要的是,它將詩歌中的“毀滅與創造”的主題,與當時的社會變革緊密聯係起來,解釋瞭為什麼“鼕天來瞭,春天還會遠嗎?”會成為那個時代最強有力的呐喊。作者的文字功力也極其深厚,那種論述時而如涓涓細流般細膩入微,描摹齣詩人筆下每一個細微的情感波動;時而又如洪鍾大呂般擲地有聲,一語道破詩歌背後深刻的哲學意涵。閱讀過程中,我時常需要停下來,去查閱一些背景資料,那種沉浸式的學習體驗,遠勝於過去那些枯燥的教科書。尤其喜歡它對詩歌意象的拆解,比如對“夜鶯”這一意象在不同詩人筆下的象徵意義的對比分析,展現瞭東西方詩歌傳統在處理自然與人類情感時的微妙差異。這本書對於想深入理解西方文學脈絡的讀者來說,絕對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評分

坦白說,我對書中對東亞詩歌影響的提及部分感到非常失望,感覺像是匆忙塞進來的一個附錄,缺乏應有的深度和尊重。作者在主要篇幅都聚焦於英法德意等歐洲大陸的文學流派時,對日本俳句和中國唐詩的引入,簡直可以用“蜻蜓點水”來形容。僅僅提到瞭幾位代錶人物的寥寥數語的介紹,然後就匆匆迴到對裏爾剋或艾略特的分析中去瞭。尤其是對中國古典詩詞的翻譯處理,顯得非常生硬和教條化,完全沒有捕捉到那種韻味和意境上的精髓。例如,對李白某首名篇的譯文,讀起來平鋪直敘,失去瞭原詩中那種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磅礴的氣勢,更像是字麵意思的轉譯,而非藝術的再創造。這讓這本書在“世界性”的視野上大打摺扣,讓人覺得作者的學術視野似乎還是停留在傳統的歐洲中心主義框架內。對於渴望全麵瞭解世界詩歌精粹的讀者來說,這部分的缺位和薄弱,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遺憾,極大地影響瞭整體的閱讀體驗和價值評估。

評分

我發現這本書的敘事結構非常具有啓發性,它沒有采用按時間順序或地域劃分的傳統方式,而是選擇瞭一種主題串聯的敘事邏輯,這一點我非常欣賞。比如,它將“對永恒的追問”這一主題,橫跨瞭古希臘的抒情詩、文藝復興時期的十四行詩,乃至現代派詩歌中的碎片化錶達,進行瞭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這種“主題式”的編排,使得讀者在比較不同時代詩人如何應對同一哲學命題時,能立刻抓住核心的異同點。例如,作者將荷馬史詩中的命運觀,與卡爾維諾後期作品中對不確定性的擁抱並置分析,這種跨界比較的張力十足,讓人腦洞大開。這種處理方式,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互動性和探索欲,它不像是在聽一位老師講課,而更像是在參與一場高水平的學術圓桌會議。我個人的閱讀習慣是喜歡帶著批判性思維去閱讀,而這本書恰恰提供瞭足夠多的切入點,讓你不斷地質疑、反思和補充自己的理解。這種開放式的處理,讓原本可能晦澀難懂的古典詩歌,煥發齣一種與現代人息息相關的生命力。

評分

我為什麼喜歡在京東買東西,因為今天買明天就可以送到。我為什麼每個商品的評價都一樣,因為在京東買的東西太多太多瞭,導緻積纍瞭很多未評價的訂單,所以我統一用段話作為評價內容。京東購物這麼久,有買到很好的産品,也有買到比較坑的産品,如果我用這段話來評價,說明這款産品沒問題,至少85分以上,而比較差的産品,我絕對不會偷懶到復製粘貼評價,我絕對會用心的差評,這樣其他消費者在購買的時候會作為參考,會影響該商品銷量,而商傢也會因此改進商品質量。

評分

《南宋名傢詞選講》1冊,講8傢詞人。

評分

讀書節活動買的,劃算,質量也好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

紙張不錯,印刷清晰,字體看著舒適

評分

《南宋名傢詞選講》1冊,講8傢詞人。

評分

評分

真方便,上午訂書下午到

評分

本書是一部名傢賞析外國詩歌經典著作的文學普及讀物,詳細解讀瞭外國詩歌中具代錶性的作傢及其經典作品,包括莎士比亞、拜倫、葉芝、波德萊爾、普希金、萊濛托夫、艾略特、愛默生、泰戈爾等。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