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国古代的大智慧

易经:中国古代的大智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全海 著
图书标签:
  • 易经
  • 中国哲学
  • 古代智慧
  • 周易
  • 命理
  • 预测
  • 文化
  • 经典
  • 玄学
  • 八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06393393
版次:1
商品编码:1221370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6-01
用纸:特种纸
页数:27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一部《易经》折射出中国古代的大智慧。学习《易经》,可以让我们明白自然之理;读《易经》,也可以对个体生命的发展有所帮助;通过读《易经》可对国家社会进行种种具体而微的分析,而且与现代学术思想诸多方面能互相阐释、互相印证。

《易经》提供一个浅显易懂的《易经》现代文本,用现代人所能理解和接受的语言来解释和阐述古老《易经》的概念及图像。只要下定决心认真学习这本书,它必然会带来具有实际意义的深远而有益的影响。


内容简介

《易经:中国古代的大智慧》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浅显易懂的《易经》现代文本,用现代人所能理解和接受的语言来解释和阐述古老《易经》的概念及图像。这些概念和图像包含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貌似琐碎具体的事务到具有哲学意味的形而上学思维。

作者简介

张全海,男,1973年生于安徽省怀宁县,博士,现在中国人民大学工作。著有《老子校正几则》、《古洞新佛》、等几十篇文章在国家核心杂志发表,已出版书籍有《李鸿章家训》、《世系谱牒与族群认同》、《50根新竹签玩转老易经》、《孙子兵法》(上下册)。

目录

第一章:捕捉六十四卦中的大智慧/1

1.乾卦:乾为阳,万物在运动变化中回溯本性/3

2.坤卦:坤为阴,学会包容/5

3.屯卦:迈出艰难的第一步/7

4.蒙卦:在启蒙时期培养良好的学习品性/9

5.需卦:学会等待/11

6.讼卦:避免冲突,远离是非的漩涡/13

7.师卦:做一个合格的领袖/15

8.比卦: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17

9.小畜卦:学会克制自己,蓄精养锐/19

10.履卦:面对危险,小心谨慎/21

11.泰卦:顺应自然和谐之道/23

12.否卦:闭塞混乱中求得自保/25

13.同人卦:与伙伴齐心协力/27

14.大有卦:富足后懂得理财/29

15.谦卦:懂得进退,谦虚谨慎/31

16.豫卦:创造幸福,享受安乐/33

17.随卦:随屈就伸,顺应自然/35

18.蛊卦:防患于未然,避免重蹈覆辙/37

19.临卦:懂得亲民,领导的艺术/39

20.观卦:善于观察,把握全面的信息/41

21.噬嗑卦:用法律铲除障碍/43

22.贲卦:装饰的艺术/45

23.剥卦:学会忍耐与等待/47

24.复卦:事物总有转折点/49

25.无妄卦:轻举妄动会招致无妄之灾/51

26.大畜卦:蓄积能量,向前人学习/53

27.颐卦:养生之道/55

28.大过卦:像栋梁一样强固,无过不及/57

29.坎卦:如何面对险境/59

30.离卦:附丽而得以生发/61

31.咸卦:针砭时弊,治病救人/63

32.恒卦:持之以恒地努力/65

33.遯卦:小猪的命运/67

34.大壮卦:强壮与戕伤的矛盾/69

35.晋卦:主动进攻,晋升的技巧/71

36.明夷卦:韬光养晦,重获光明/73

37.家人卦:怎样经营一个家庭/75

38.睽卦:求同存异,相辅相成/77

39.蹇卦:知难而进的人生态度/79

40.解卦:化解危难,突破束缚/81

41.损卦:损有余而补不足/83

42.益卦:在最恰当的时刻给人最合适的帮助/85

43.夬卦:快速做出决断/87

44.姤卦:男女相遇而成婚媾/89

45.萃卦:如何面对生病/91

46.升卦:晋升之道,循序渐进/93

47.困卦:在逆境中生存/95

48.井卦:爱护生命的源泉/97

49.革卦:虔诚地洗心革面/99

50.鼎卦:从日用炊具到尊贵神器/101

51.震卦:来自上天的警示和赐福/103

52.艮卦:环顾周身,掌控全局/105

53.渐卦:循序渐进/107

54.归妹卦:女大当嫁/109

55.丰卦:丰收与扩展/111

56.旅卦:人生就像旅途/113

57.巽卦:顺服的智慧/115

58.兑卦:谈话沟通而致欣悦/117

59.涣卦:涤荡污浊/119

60.节卦:节俭是福/121

61.中孚卦:忠信感动天地/123

62.小过卦:及早防范遏止过失/125

63.既济卦:登上巅峰往往就要走下坡路/127

64.未济卦:走向成功的最后一步/129

第二章:大智慧中的预测规律/131

《易经》为什么可以预测事物/133

《易经》预测学非常独特/136

《易经》可调动人大脑中的记忆/137

《易经》是明了现在和未来趋势的“催化剂”/139

《易经》是个变化的系统/141

《易经》中八卦属性与社会有关/144

《易经》让你理解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147

查询《易经》时的注意要点/149

第三章:怎样用《易经》预测事物/151

为所要预测的事物起一个卦象/153

一、蓍草占卦法/153

二、六爻预测法(火珠林占卦法)/164

三、八字预测法/210

附:六十四卦速查表/252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捕捉六十四卦中的大智慧

《易经》六十四卦每一卦象都附有一组卦辞和爻辞,卦辞是每卦一条,总括全卦的大意,爻辞除乾坤二卦为七条外,其余都是六条,每一条爻辞提示本爻的意旨。卦辞爻辞的最大特点是假象喻义,通过借用人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物象来暗示一定的“神谕”,以此来提示占问者怎样解读问题与卦爻之间的关联,指导我们如何寻找人生疑问的答案。在通行的《易经》文本中每一卦还附有《彖》与《象》这两组文字,据传这是孔子对于《易经》所作的注释性内容,因为这不是《易经》古本的原文,所以在下面的解读过程中就省去这部分内容。

1.乾卦

乾为阳,万物在运动变化中回溯本性

●卦辞:大利亨通,有利于占问。(乾,元,亨,利,贞。)

乾卦的创设与古人“仰观于天”有关,它的特点就在于运动变化和积极改造,世上万事万物具备了这样的自然属性,自然就是无往而不利的。

乾卦的六个爻都是阳爻,所以这是纯阳之卦,阳爻代表着力量,古人相信这种力量是来自上天的神圣力量,就像太阳每天给大地以能量一样。我们今天可以把这种力量称作阳性活力。我们把大地比为母亲,她充满阴性活力,大地养育万物并保持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而阳性活力则使得我们遵循宇宙万物的秩序去创造并改造世界。

●六爻分占

初九→潜藏起来的龙,还没有什么动作。(潜龙勿用。)

九二→龙出现在田地里,利于拜见大人物。(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白天勤勉发奋,晚上进行自我反省,就算遇到危险,也不会有什么坏的结果。(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龙跳进水渊之中,没有什么灾祸。(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龙飞上天,利于拜见大人物。(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龙飞得太高,将有悔恨的事情发生。(亢龙有悔。)

用九→看不见一群龙的首领,吉利(在六十四卦中,只有乾、坤两卦有“用爻”,也就是多了一个爻出来,因为这两卦代表天地,所以就有其特殊性)。(见群龙无首,吉。)

高祖斩蛇。选自《吴友如画宝》。六十四卦的排序都有一定的自然生长的道理,乾卦为天,第一位;坤卦为地,第二位。有了天地,然后产生万物。古时的皇帝认为,此卦不是一般人能打出来的。据《汉高祖本纪》中记载,秦始皇常说:“东南有天子气。”刘邦认为这个“天子气”与自己有关,用《易经》打卦,打出乾卦,心中大喜。当秦始皇东巡时,刘邦以为是来抓他,就与吕后跑到芒砀山躲起来了。后来,刘邦奉命带领一批民工,赶往骊山为秦始皇修墓,在芒砀山遇到一条粗如碾盘的巨蛇,刘邦借酒壮胆,用剑将巨蛇一斩为二。后人附说,刘邦斩蛇后,一个老妪哭诉而来道:“白帝之子被赤帝之子杀死了。”刘邦决定扯旗起义,并最终创建西汉。

2.坤卦

坤为阴,学会包容

●卦辞:大利亨通。占问关于母马的问题,吉利。君子应该有所作为,虽然开始的时候可能会迷失方向,但后来还是能够找到道路的。如果去西南方向,可能会结交到朋友或者获得利益;如果去东北方向,将会丧失朋友,或者破财。如果占问是否平安,此卦显示为吉祥。(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坤古时写作巛(川),有平顺舒展之意,这是古人“俯察于地”(大地山川)后的感悟,大地广阔而厚重,能载承万物,具备广博敦厚容纳的德行。

坤卦是由六个阴爻组成,是纯阴之卦,代表了宇宙中女性生命的力量。如果说乾卦具备“统天”的阳性活力,那么坤卦则具备“顺天”的阴性之德,包容顺从是坤卦的本质属性。坤顺的原则告诉我们接受事物的方法是脚踏实地和适度中肯,润物细无声,和缓温润地渗透于万物。

●六爻分占

初六→当你踩到白霜时,就应该知道结冰的日子为期不远了。(履霜,坚冰至。)

六二→亲自划船过渡,虽然有些不熟练驾船技术,也不会有什么危险。(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六三→像周武王打败商朝一样,凡事可行。或者参与一项伟大的事业,即使没有多少成就,但是最终还会有所回报。(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六四→守口如瓶,这样就不会有什么过失,当然也不会得到别人的赞誉。(括囊,无咎无誉。)

六五→像穿着金黄色的下衣一样,绚丽夺目,非常吉祥。(黄裳,元吉。)

上六→两条龙在郊外战斗,两败俱伤,血流满地。(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用六→永远柔顺贞正,将会有利。(利永贞。)

任用三杰。选自《帝鉴图说》。世界万物全靠大地生养,大地是信心的源泉。汉高祖刘邦在与项羽争夺战时,打了很多败仗,连妻子吕氏与父亲也被楚霸王俘虏,非常沮丧,便又用《易经》卜卦,得坤卦,大喜,更加坚定了信念,最终将项羽打败,建立西汉。当时,项羽拥兵四十万人马,而刘邦仅有十万。刘邦为什么能打败项羽呢?刘邦自己总结:“出谋划策,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治理国家,安抚百姓,管理粮饷,我不如萧何;攻城夺地,我不如韩信。这三人,都是豪杰,我能用他们,就是我得天下的原因。而项羽手下,只有一个能人范增,他还不用,这就是他战败的根本原因。”

3.屯卦

迈出艰难的第一步

●卦辞:大利亨通,有利于占问。不能有所大的举

动,但适合于封建诸侯。(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屯(zhūn) ,象征万物初生状态之难。当身处艰难创业初期,我们为自己打好坚实的基础,发展广泛的人脉,以此作为自己创业的根基。

在这一时期里,面前充满了模糊和无序,聪明的人要像从线团中理出头绪那样,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以适应和改造现实。

就像小草初生,破土而出时,接受第一缕阳光和第一滴雨露,它此时还无法预知自己将来的命运,只有在不断地承受风吹雨打之后,才能茁壮地成长起来。当人们从事一项新的冒险事业时,起初他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并没有把握,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在新领域中摸索前进,慢慢熟悉了解环境,不断调整自己的策略,并主动同有关的人讨论磋商。起初那些陌生人可能对他们怀有敌意,但只要他们怀着一颗真诚仁爱的心,同这些人分享收获的喜悦,最后就能化敌为友。

●六爻分占

初九→以大石头垒砌为坚固的墙体,作为抵挡风雨的强大掩体。如果占问居所有关的问题,大吉利。适合于封建诸侯(今天可解为成立分公司等)。(磐桓,利居贞,利建侯。)

六二→一群人乘马而来,拥拥攘攘,一会儿踟蹰不前,一会儿又调转回头,这不是强盗匪寇,而是一群抢婚(今天解读为娶亲)的人。如果女子占问婚嫁之事,则近期不会有所归宿,要等十年后才能找到如意郎君。(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六三→追逐麋鹿进入山林,却没有得到管理山林田猎的官吏的帮助,高明的人这时候就会主动放弃逐鹿行动,如果硬要进入山林寻找麋鹿,那最后只能是无果而终。(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六四→骑着马盘旋往来,前去求婚,只要坚定信心前往,一定会吉祥如意,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九五→囤积肥肉,以少为好,多则不好。如果占问日常小事则吉,如果占问大事则凶。(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上六→骑在马上盘旋不前,人们泣不成声,泪水涟涟。(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季布。选自《人镜阳秋》。有了天地之后,万物盈满天地,开始创生,所以,坤卦之后是屯卦。季布曾经是西楚霸王项羽的部将,项羽被围垓下,季布和钟离昧在项羽兵败后逃走。季布为人仗义,好打抱不平,尤其是说话算数,信誉非常好,人们都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来源。季布在逃亡的路上,用《易经》为自己卜卦,得屯卦,心里大喜,明白自己最终会逢凶化吉,便躲藏在濮阳一个姓周的人家。最后刘邦果然赦免了季布,并任命他为郎中。图为季布跟随西楚霸王项羽作战时的情景。

4.蒙卦

在启蒙时期培养良好的学习品性

●卦辞:有年幼孩童来求我为他占卜,不是我主动去给他占卜,初次卜筮之后得到了显示吉凶的卦象,但是孩童怀疑这次占问的结果,要求再卜筮几次,这明显是对我和《易经》的亵渎,就算我不计较给他再占问几次,但是这样做,《易经》是不会提示“神谕”的。总的来说,占得本卦还是有利的。(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蒙,既有事物萌动初生、蒙昧无知的意思,也可指人的眼睛矇眬不清。孩童象征着人生及事物的初始蒙昧状态,稚子在启蒙阶段,需要诚心向老师求教,这样老师才乐于为他传道、授业、解惑,如果对师长心存疑虑,甚至再三滥问,这是对老师的大不敬行为,自然不会得到良好的教导。

人生处在蒙昧状态时期,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内心也有着莫名的恐惧,但因还没接受良好的教育,在学习和待人接物方面还存在很多的缺陷,这就需要得到老师的教导。

●六爻分占

初六→眼睛蒙翳的人可以看见东西了,受刑罚的人可以脱离牢狱了。如果轻举妄动,将会带来危险。(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九二→家里的厨师眼睛看不清东西了,为儿子娶个媳妇,儿子成家了,家务也就有人张罗处理了。(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六三→不宜娶媳妇,如果硬要嫁娶,那男人将会有丧身之祸,女人只能陪着嫁妆度日,这样有什么好处呢?(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六四→蒙昧无知而又身陷困顿之中,举步维艰。(困蒙,吝。)

六五→像孩童一样讨人喜爱,虚心向长者学习,吉祥。(童蒙,吉。)

上九→严厉惩罚蒙昧之人。如果方法不当,将会使他变成坏人;如果方法得当,蒙昧之人可能会帮助你一起对付坏人。(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王莽与光武帝。选自《绣像西汉演义》。万物创生之初,必然蒙昧、幼稚,需要启蒙,所以,屯卦之后是蒙卦。汉朝分为西汉与东汉(传说是因为刘邦在芒砀山将巨蛇一斩为二的原因),西汉因王莽篡汉灭亡,东汉是汉光武帝刘秀建立。公元8年,王莽逼西汉皇帝孺子婴禅让,自己登上帝位,定国号为“新”。王莽当了皇帝之后,有些不放心,就用《易经》卜了一卦,得出蒙卦,从而知道,汉朝必有中兴之主。这个中兴之主指的就是汉光武帝刘秀。

5.需卦

学会等待

●卦辞:在战场上有所俘获,这是荣光的事情。占问诸事吉祥。有利于过大河。(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需,从字形上看有天降雨露的意思,另外也与“须”同,有等待的含义。云气上蒸于天,必待阴阳之气相交而成雨,这是等待的象征。高明的人在时机不成熟时,可以饮食调养身体,以娱乐陶冶性情,涵养以待时而动。心怀诚信,胸中光明豁达,从容等待机会,同时所待之事出于正道,如此才能获得吉祥,能穿越大川,建立功业。

雨水在该来到的时候自然到来,带来阴暗潮湿的天气,但也带来了丰收的前景。正像我们经常发现的那样,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起初出现凶兆,后来也许就转化成了有趣的挑战和机遇。在这期间我们可以去补充生命的能量,去享受美味佳肴,去恢复精力,去回味生命的真谛。不久我们将会重新投入战斗,并有所斩获。

●六爻分占

初九→在郊外原野中长久驻留,这是等待时机的一个好方式,而且也不会有什么灾难。(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九二→如同在沙滩上驻留一样,总是不很稳妥,而且可能开始还会遭到别人的指责,但只要静心自处,最终还是会获得吉祥的。(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九三→在泥沼中驻留,不能自拔,终究会招来盗贼的窥探骚扰。(需于泥,致寇至。)

六四→在血泊中驻留等待,最终从洞穴中逃出险境。(需于血,出

自穴。)

九五→酒足饭饱,不愁吃穿,在安闲富足的环境中等待时机。占问诸事吉祥。(需于酒食,贞吉。)

上六→进入了洞穴,有三个不速之客到来,只要以礼相待,终会吉祥。(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蔡顺拾葚供亲。选自《二十四孝图》。万物幼稚,启蒙后需要饮食来养育,所以,蒙卦之后是需卦。当时正值王莽之乱,蔡顺拾桑葚为母亲充饥,遇到赤眉军。这是一支农民起义军,为了和王莽的军队表示区别,兵卒都把眉毛涂抹成红色,所以便叫赤眉军。士兵问:“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士兵被蔡顺的孝心感动,送给他两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据说蔡顺当时曾为自己卜了一卦,得需卦,心里清楚自己不会被赤眉军杀害。


前言/序言

前 言

一部《易经》折射出中国古代的大智慧,为什么这样说呢?先看《易经》文本的形成:画卦的是伏羲氏,重卦的是神农氏,作卦辞、爻辞的是周文王,作“十翼”的是孔子;弘扬《易经》精髓的还有秦始皇、汉武帝、张良、诸葛亮、唐太宗、刘伯温等人,这些著名的战略家,精通《易经》之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更令人称奇的是,距今三百多年前,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看到《易经》后,通过研究卦爻,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二进制计算机;瑞士心理学家古斯塔夫·琼认为《易经》是一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内尔斯·波尔甚至把太极图印在自己的衣袖上……

大家熟知的《三十六计》亦从《易经》而来,借助太阴六六之数,并暗合六十四卦中阴卦三十有六而成数。《易经》研究者王建先生认为,六十四卦中“既济”卦就是周文王的预测,西周军队将进攻商纣王,渡过济水就意味着纣王失败,西周胜利,天下安定,亦即“过济水而既”。后来发生的武王伐纣史实,验证了周文王的预言。实际上这对于一位幽禁多年而潜心研究《易经》的文王来说,并非难事。

学习《易经》,可以让我们明白自然之理。在《后天八卦图》中,东方文化是从代表冬天的坎卦上行到经过春天的震卦到代表夏天的离卦过程,而西方文化则是从代表夏天的离卦经过代表秋天的兑卦到代表冬天的坎卦的过程,二者完全相反。由冬到夏,气温升高,阳气渐长阴气渐消,万物生长发育,欣欣向荣,所以东方文化的核心思想就是天人合一,天和人是一回事,万物一体。为什么能够天人合一呢?因为这个时候,人的阳气足,是往上行的,能够接近天。而由夏到冬,是气温下降,阴气渐长阳气渐消,万物收获果实,最后潜藏过冬,所以西方文化的核心思想就是天人相分。为什么天是天、人是人呢?因为这个时候,人的阴气重,是往下收缩的,离天越来越远。天人合一导致了东方文化是一种辩证、宏观、系统、有机的形象思维,而天人相分导致了西方文化成为一种实证、独立、逻辑分析的抽象思维。二者一阴一阳,分别代表着这个世界的不同面相,它们都正确,但只有合在一起才更全面。

读《易经》,也可以对个体生命的发展有所帮助。在纷繁复杂的今天,我们总是面临众多的困惑和抉择,有一系列的疑问需要解答。人生的计划怎样才能成功?怎样增进与我所爱的人之间的关系?什么样的工作能给我带来最大的精神满足和经济收入?任何时候当你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你向古老的《易经》寻求帮助,相信你会从中找到有意义的答案。

我们越来越觉察到,现今有更多的人在参考《易经》这本“天书”作为他们日常生活的指南。他们查阅这本书以制订重大决策,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家庭中,在工作时,在社会生活和同异性的交往中,无论什么时候,当需要对一个特定的问题寻求有价值的答案时,他们都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有益的线索。

通过读《易经》可对国家社会进行种种具体而微的分析,而且与现代学术思想诸多方面能互相阐释、互相印证。比如,当你犹豫不决时,《易经》可以帮助你清醒头脑,做出正确的选择。虽然书中的卦辞已很古老,但可以说,每一次打开它,你都能从中发掘出富于启发性的思维火花。它确实是一把经过了历史的考验、可以打开幸福和成功之门的金钥匙。我们相信,只要你下定决心认真学习这本书,它必然会给你带来具有实际意义的深远而有益的影响。

自古以来,《易经》都被认为是一本充满神秘色彩的书,它可以用来预测吉凶,也可作为一种集体游戏。不管你是否了解它更深层次的意义,我们相信,它对我们的影响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大大增强。

虽然在遥远的古代,《易经》被人们普遍地用来指导日常生活,但随着“现代化”的推进,《易经》文本的晦涩难懂,已经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理解此书的最大障碍,许多不熟悉古文的年轻人对此只能望洋兴叹。

本书最大的愿望就是试图为您提供一个浅显易懂的《易经》现代文本,用现代人所能理解和接受的语言来解释和阐述古老《易经》的概念及图像。这些概念和图像包含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貌似琐碎具体的事务到具有哲学意味的形而上的理性思维。例如,你可能面临这样一个抉择:你渴望享受一顿美餐,但又担心会使你发胖。你是应该接受这种诱惑呢还是抵制它?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对它的解答却要涉及更深层次的观念意识。而通过学习参考《易经》,你将从追根溯源中深刻理解这种意识的本质。



《易经:中国古代的大智慧》 探寻宇宙与人生的根本法则,解锁智慧的千年之秘 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时常感到迷茫与困惑。生命的意义何在?宇宙的运行是否有规律可循?人如何在变幻莫测的环境中找到立足之地,实现自我价值?千百年来,无数智者都在追寻这些问题的答案,而中国古代的《易经》,正是这样一部承载着深邃洞察与卓越智慧的经典。 《易经》,这部古老而神秘的典籍,不仅仅是一部占卜之书,更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哲学体系,一把开启宇宙奥秘与人生智慧的钥匙。它以阴阳爻(— —)和(—)的组合,构建起一套精妙的符号系统,描绘了天地万物的生成、演变、发展和消亡的规律。从微观的个体命运到宏观的社会变迁,从自然的季节更替到人伦的道德准则,《易经》都提供了深刻而独特的解读。 穿越时空的智慧之光: 《易经》的智慧,穿越了数千年的历史长河,历久弥新,依然闪耀着指导我们生活的现实意义。它教会我们观察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理解“变”是宇宙永恒的主题,并在此基础上学会顺应时势,趋利避害。 阴阳之道: 《易经》的核心在于阴阳二元对立统一的哲学观。阳代表着积极、刚健、光明;阴则代表着消极、柔顺、黑暗。事物的产生与发展,正是阴阳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结果。《易经》引导我们认识到,世界并非非黑即白,而是充满了矛盾与和谐的统一。理解了阴阳之道,我们便能更好地理解人性的复杂,社会的动荡,以及自然界的规律。例如,在人际关系中,理解对方的“阳”与“阴”的特质,有助于化解冲突,建立和谐。在个人成长中,认识到自己“阳”的积极一面和“阴”的内省一面,方能达到平衡发展。 象数之学: 《易经》的卦象,既是符号,又是图像,更是事物发展的模型。每一个卦都代表着一种特定的情境,其卦辞和爻辞则揭示了该情境下的发展趋势、吉凶祸福以及应有的处事之道。通过对卦象的解读,我们可以洞察事物发展的本质,预见可能的走向,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易经》的象数之学,并非神秘的预言,而是一种基于对自然和社会深刻观察的逻辑推理。它教导我们,通过观察表象,可以触及事物的内在规律。例如,当我们面临困境时,可以从卦象中找到启示,了解当前局面的本质,以及可能出现的转机。 辩证思维: 《易经》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思想。它强调“物极必反”,任何事物发展到极致都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例如,盛极必衰,乐极生悲。这种认识,使我们不因一时的成功而骄傲自满,也不因一时的挫折而气馁绝望。它鼓励我们在顺境中保持警惕,在逆境中寻找希望。《易经》的智慧,在于其对事物动态发展和相互转化的深刻理解。它告诉我们,没有一成不变的格局,也没有永恒的绝境。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理解变化,并在变化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易经》的应用价值: 《易经》的智慧,并非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体现在其强大的实践指导意义上。古往今来,无数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乃至普通百姓,都从中汲取力量,指导人生。 人生哲学: 《易经》提供了一套关于如何认识自我、认识世界、如何安身立命的人生哲学。《乾》卦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激励我们积极进取,努力拼搏;《坤》卦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教导我们宽厚仁爱,包容万物。它让我们明白,人生的成功与否,不在于一时的风光,而在于能否顺应自然,不断学习,持之以恒。《易经》教导我们,面对人生的起伏,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也要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韧性。 决策智慧: 在现代社会,信息爆炸,选择多样,决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易经》的卦爻,可以看作是对不同情境的精妙描摹,其指导的处事原则,对于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决策,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它帮助我们分析利弊,权衡得失,选择最佳的行动方案。例如,在面对复杂的商业谈判时,我们可以借鉴《易经》中关于“中正”和“时宜”的原则,来判断最佳的沟通策略和谈判时机。 危机管理: 《易经》中充满了对“危”与“机”的深刻洞察。《坎》卦的“水洊至,险”象征着险阻与困难,但其“亨,小利贞”则暗示了在困境中蕴藏着转机。《颐》卦的“山下有雷,颐”,象征着进食与养育,也暗含着潜伏的危机。《易经》教会我们,危险往往伴随着机遇,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在危机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发现突破口。《易经》的智慧,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在风险中找到安全的路径,在挑战中挖掘前进的动力。 人际和谐: 《易经》对人伦关系的阐述,如《家人》、《亲人》、《朋友》等卦,都蕴含着深刻的相处之道。它强调真诚、信任、理解与沟通,指导我们如何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友谊关系乃至社会关系。《易经》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需要如同自然界的阴阳一样,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方能长久。 《易经:中国古代的大智慧》,将带您走进这部中华文明的瑰宝。本书将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为您层层剥开《易经》神秘的面纱,展现其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和对人生实践的深刻启迪。您将了解到: 《易经》的起源与发展: 追溯这部古籍的悠久历史,了解其如何在漫长的岁月中演变和传承。 八卦与六十四卦的奥秘: 详细解读每一卦的卦形、卦德、卦辞和爻辞,理解其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和哲学内涵。 阴阳五行理论在《易经》中的体现: 深入理解阴阳五行如何构成《易经》的理论基础,以及它们如何解释自然界和人世间的运行规律。 《易经》的智慧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结合具体的案例,阐述《易经》的哲学思想如何指导我们的决策、提升我们的情商、帮助我们实现个人价值。 如何学习与运用《易经》: 提供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和实践建议,让您能够真正地将《易经》的智慧融入日常生活。 无论您是初次接触《易经》,还是希望更深入地理解这部经典,本书都将是您不可多得的向导。它不仅是一次智识的启迪,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让我们一同翻开《易经》,开启一场探寻宇宙与人生根本法则的智慧之旅,在这部古老典籍中,发现属于您自己的“大智慧”。 《易经》的智慧,并非高高在上,而是体现在我们生活的点滴之中。它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一种思考人生的高度,一种应对万物的从容。它鼓励我们保持好奇心,不断探索,不断成长。 《易经:中国古代的大智慧》,诚邀您一同品读,一同感悟,在这部凝聚了中华民族千年智慧的经典中,找到属于您的人生方向与内心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读《易经:中国古代的大智慧》这本书,让我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本以为《易经》是晦涩难懂的古籍,但作者以一种非常生动、贴近生活的方式,将那些古老而深刻的道理娓娓道来。书中对“阴阳”、“五行”等基本概念的解释,不再是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例子,比如自然界的四季更替、人生的起伏变化,让我们这些初学者也能轻松理解其内在逻辑。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变”的阐述,它并非是消极的宿命论,而是强调了顺应变化、积极调整的重要性。这让我意识到,无论是在个人成长还是在事业发展中,都应该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随时准备适应新的环境和挑战。书中不乏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解读,通过《易经》的视角来审视,使得那些熟悉的典故焕发出新的光彩,也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古人智慧的超前性。它不仅仅是一本哲学书,更像是一本人生指南,教会我们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如何做出更明智的选择。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洞察力,看待问题也更加全面和辩证。

评分

《易经:中国古代的大智慧》这本书,让我领略到了一种与西方哲学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作者巧妙地将《易经》的精髓与现代社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使得这本书在保持古老智慧的同时,又具有了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我对书中关于“道”的阐释尤为着迷。它不是一个具象的概念,而是一种运行的规律,一种宇宙的秩序。作者通过对天地万物运行规律的描绘,让我们理解了“道”无处不在,也无时不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书中关于“无为而治”的讨论,更是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我曾经认为“无为”就是什么都不做,但读完这本书才明白,真正的“无为”是一种顺应自然、不妄为、不强求的高境界。这对于我们常常陷入焦虑和过度努力的现代人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解脱和启示。它教会我们,与其徒劳地对抗,不如静观其变,找到最合适的介入点。这本书让我更加敬畏自然,也更加理解了“天人合一”的深刻含义。

评分

《易经:中国古代的大智慧》这本书,可以说是我近几年来读到的最令人振奋的图书之一。作者以一种充满激情和洞察力的方式,揭示了《易经》这部古老经典中蕴含的无穷智慧。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中庸之道”的阐释。它不是一种平庸的妥协,而是一种成熟的智慧,一种在极端之间找到平衡点的艺术。作者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活场景,让我们理解了“中庸”在人际关系、事业发展乃至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性。它告诉我们,过犹不及,过度的张扬和过度的压抑都可能带来不好的结果,而适度的、恰到好处的应对才是最智慧的选择。这本书让我对“变”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再是单纯的“变化”,而是包含着“机遇”和“挑战”的双重含义。它鼓励我们积极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在变化中发现机遇,在挑战中实现自我。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一种理解人生的视角,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

在翻阅《易经:中国古代的大智慧》的过程中,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于那个充满智慧的时代。作者的文笔功力深厚,将深奥的哲学概念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这一点对于像我这样并非专业研究者的人来说,实在是福音。书中关于“君子”品德的论述,更是让我深受启发。它描绘了一个理想人格的形象,强调了仁爱、诚信、刚毅等品质的重要性,这些品质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卦象的解读,作者展示了如何从事物发展的规律中汲取智慧,如何趋吉避凶,如何把握时机。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时”的理解,书中强调了不同时机采取不同策略的重要性,这对于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规划人生、处理事务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而且,作者在解读过程中,并没有回避《易经》中可能存在的争议和不同解读,而是提供了多种视角,鼓励读者独立思考,这使得这本书更具学术价值和启发性。它让我明白,《易经》的智慧并非是僵化的教条,而是活生生的、可以应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指南。

评分

我被《易经:中国古代的大智慧》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住了,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占卜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人生哲学和宇宙规律的百科全书。作者以一种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的方式,将《易经》的博大精深展现在读者面前。我特别喜欢书中对“物极必反”这一观点的解读。它让我们认识到,任何事物发展到极致都会出现转折,无论是好是坏,都需要我们保持警惕和审慎。这种辩证的思维方式,对于我们在面对顺境时保持谦逊,在逆境时保持希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书中还详细讲解了“六十四卦”的象征意义,虽然记忆所有卦象并非易事,但作者通过举例和类比,让每个卦象都仿佛拥有了生命,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它不仅是一次知识的获取,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让我更加注重内心的成长和精神的富足。

评分

评分

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

评分

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

评分

正版书吧,质量不错!

评分

这本书不错。包装完好。快递也非常快。支持京东五星好评。

评分

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

评分

支持京东自营!

评分

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挺好的还没看

评分

支持京东自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