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系由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等单位编辑,中央文献出版社和江西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一套大型资料著作,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包括“党的系统”卷(第1-5卷)、“政权系统”卷(第6-8卷)、“军事系统”卷(第9-13卷)。“全” “珍” “精”是该文库的特点。“全”是指编辑组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收集了大量苏区时期的各类历史文献资料,从而使本套文库成为目前为止较为全面地反映苏区情况的资料汇编。其中,党的系统收录了700多份文件,政权系统收录了500多份文件,军事系统收录了1600多份文件。收录的历史文献包括报告、指示、信函、电报、命令、个人讲话、会议决议和记录,等等;“珍”是指一批苏区时期党政军系统的珍贵资料,经过中央文献研究室审核后,首次在本文库中公开发表;“精”是指全书编辑体例规范,校对严谨细致。它的出版,对于抢救保护中央革命根据地珍贵史料,对于缅怀革命先烈,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对于激活并传承红色基因,对于深化苏区史和中共党史的研究,均具有重大意义。
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党的系统
中央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武装斗争、建设红色政权的中心区域。本书系统地辑录了这一时期党的系统方面的文献资料。
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军事系统
中央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武装斗争,建设红色政权的中心区域。这一时期,党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军事斗争。本书系整理这一时期军事方面的历史资料而成。
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政权系统
中央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土地革命、建设红色政权、开创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中心区域。在开辟和建设革命根据地过程中,党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了如火如荼的政权建设,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本书系整理这一时期政权建设方面的历史资料而成。
这套文库给我的最大震撼,在于它对“新生事物如何诞生”这一命题的深刻剖析。它不是简单地讲述一个结果,而是像解剖一台复杂的机器一样,把构成它的每一个零件都拆解开来,逐一展示。尤其是那些涉及根据地法律、金融体系初步建立的材料,展现了极强的创新性和适应性。在几乎完全隔绝于外部主流体系的情况下,他们如何迅速构建起一套能够支撑军事斗争和民生运转的复杂系统,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课题。这些记录的珍贵之处,在于它们保留了原始的、未经后世修饰的痕迹,让研究者能够直接面对历史的第一手信息,这对于任何一个对社会转型和制度创新感兴趣的人来说,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这本书,读完之后,感觉就像是重新上了一遍历史课,只不过这次的老师是那些亲身经历过那段风云变幻的岁月的人们留下的文字和影像。它不像那种干巴巴的教科书,而是充满了鲜活的细节和生动的叙述。我尤其喜欢它对那些基层建设的描绘,比如土地改革的实际操作、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这些内容让宏大的历史叙事变得触手可及。它没有回避那个时代面临的巨大困难和复杂矛盾,而是坦诚地展现了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一代人是如何摸索前行、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治理体系的。特别是关于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的记录,展现了那个时期特有的那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面貌,这对于我们今天理解如何在一个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组织起一个社会,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参照。那种对历史的敬畏感和对先辈智慧的赞叹,贯穿了整个阅读过程,让人深思良久。
评分坦率地说,初看这套书时,我有些担心它会过于侧重于宏伟叙事而显得空泛,但很快,我的担忧就被那些扎实的、微观层面的记录所打消了。比如,关于粮食征收、军民互助的具体办法,甚至是根据地内部的教育普及工作的宣传口号设计,都有详尽的记载。这些“小事”恰恰反映了一个政权如何建立其合法性和凝聚力。它展现了“治理”的艺术,是如何将抽象的政治理念转化为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可感可触的制度和秩序。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政策调整,都有清晰的脉络可循,让人能够清晰地追踪其政策演变的逻辑链条。这套书对于理解早期国家构建的“最小可行性”原则,提供了极佳的案例分析材料。
评分这套资料的编纂水平,实在令人赞叹,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史料汇编,更像是一份精雕细琢的“口述历史档案”。从那些零散的会议记录、个人日记,到后来的回忆文章,每一种文体的穿插运用都极其巧妙。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对于具体事件决策过程的还原,那种多方观点交锋、权衡利弊的细节描写,远比最终定稿的结论要深刻得多。你会发现,重大的历史抉择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无数次的讨论、试错和修正。这种对“过程”的关注,极大地提升了历史的厚重感和真实性。而且,资料的注释和索引做得非常详尽,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工具,可以看出编纂者在严谨性上所下的苦功夫,绝非一般资料集可比。
评分读罢这部鸿篇巨著,心中涌起一种强烈的“现场感”。它成功地将我带回了那个特定时空,去感受那些决策者和普通民众在面对严峻挑战时的心路历程。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根据地内部关系处理的记录,包括如何平衡不同派系之间的利益诉求,如何处理与周边势力的复杂关系。这些内容往往是宏大叙事中被淡化的部分,但恰恰是这些充满张力的细节,构筑了根据地生存和发展的复杂基石。作者们似乎没有采取居高临下的评判姿态,而是以一种近乎人类学研究的细致,去观察和记录那个特定社会群体的行为逻辑。这种去魅化的处理方式,使得历史叙述更加可信,也更具启示意义,让我们看到革命的实践是如何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艰难前行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