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问题不仅让员工更清楚应该做些什么、怎样去做,也让员工学会思考,逐步培养起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让员工觉得自己是可靠的、被信任的,从而产生强烈的责任感,自动自发地认真学习和工作。身为领导者,学会正确提问无疑很重要。
问对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提问看似简单,然而其中却隐藏着丰富的道理和技巧。团队中,领导者总是希望下属能够快速且准确地完成任务,但是现实中,很少有下属能够做到。为什么会这样呢?很有可能是因为下属并没有领会工作的精髓,而作为领导的你没有问对问题,
懂得提问,带人会变得更简单。让下属带着问题去实践,不仅可以提高下属的工作积极性,令其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得到锻炼,还可以省去大量返工的成本,何乐而不为呢?
如何才能正确提问,正确地提问有哪些方法和技巧,怎样才能让下属工作事半功倍并从中得到自我认同感?翻开本书,你将找到答案。
于治军,卓越自主创业者、优秀管理者,资深理财投资达人。拥有十数年的职场经历以及多年创业、管理经验,对如何工作、管理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认为,“团队的效率的关键在于领导者,领导者的关键在于引导团队成员主动发现问题,寻找方法并解决问题,也就是调动成员的自主能动性”。在多年的管理实践中,总结了一套提问式管理方法,简化了员工的管理过程,提升了人力管理成效,被众多管理者借鉴、实施。
第一章
这么问,员工才能跟随你
冰释前嫌,建立良好开端:你是否介意我们从头开始 _ 3
谁都渴望被聆听:你能多跟我讲讲吗 _ 6
适时倾听下属意见:你怎么想 _ 10
找到契机,赢得下属认同:你有什么想要去做的事情吗 _ 13
换位思考,宽容才能服众:如果站在对方的角度,你希望如何被对待 _ 17
第二章
问对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找到关键,直奔主题:你的问题是什么 _ 23
优化目标,引导决策:我们要做出怎样的决定呢 _ 27
不断进取,挑战极限:这是你能做到的最好吗 _ 30
抽丝剥茧,循循善诱:你最想把时间花在哪一方面?你又希望自己可以在哪个方面少做点? _ 34
抓住动机,理清需求:为什么要做这些呢 _ 37
停止抱怨,立刻行动:你希望他们做些什么改善呢 _ 40
追根溯源,把握核心:为什么?为什么…… _ 43
及时指导,促进决策:这对于既定的目标有何促进作用呢 _ 46
第三章
懂得提问,让带人变得更简单
在问题中提升领导形象 _ 51
抛出问题,改变既定思维模式 _ 57
让下属带着问题去锻炼 _ 60
像伟人一样思考与提问 _ 63
答案自在问题中 _ 67
变吩咐为提问,提高工作主动性 _ 70
第四章
好领导会让下属主动开口
接纳才是最好的武器 _ 75
信任比威严更得人心 _ 78
问得越具体,下属才会越配合 _ 82
善听才能善言 _ 85
用人所长,激发下属成就感 _ 88
人有静气,风度自来 _ 91
第五章
换个方式提问,员工更有激情
提高下属行动力——让下属自己思考目标 _ 97
安抚下属不安情绪——提升彼此认同感 _ 100
加强下属向心力——找出团队共通点 _ 103
提高下属自信心——掌握提问的顺序是关键 _ 106
帮助下属渡过难关——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_ 109
激发下属想象力——引导下属走出自我限制 _ 113
第六章
7种方法,让你成为最优秀的领导者
嘘寒问暖才能留住人心 _ 119
要学会分享而不是独享 _ 122
用激励赢得“圣贤归” _ 126
个人魅力靠修养 _ 132
用人性化缩短管理的距离 _ 138
善待下属就是善待自己 _ 140
影响力——管理利器 _ 142
第七章
找出这些原因,下属工作事半功倍
第一步:找出下属做事的动机 _ 147
第二步:了解下属做事的意愿 _ 155
第三步:加深下属做事的意愿 _ 159
第四步:激发下属乐观积极的态度 _ 162
第五步:强调结果的重要性 _ 165
第六步:确认下属行动计划 _ 170
步步为营,轻松搞定问题员工 _ 172
第八章
改变员工7种观点,人人都能变将才
用责任代替责备 _ 183
人脉广不如人情深 _ 189
用竞争激发热情 _ 194
价值从贡献中来 _ 199
提升下属的自我认同感 _ 203
会合作才有发展 _ 208
敬业才能有事业 _ 213
提高下属行动力——让下属自己思考目标
晨会时,T经理讲得嘴都干了,可是坐在下面的下属却没几个用心听的。有的昏昏欲睡,有的不停摆弄自己的手机,有的拿着笔在笔记本上无意识地涂鸦……就好像出席晨会对于他们来说完全是例行公事,可有可无。
T经理故意将文件往桌子上重重地放了一下。“注意听我说!”一下子,所有下属都坐正了身子。但很快,下属们又故态复萌。
面对这种下属缺乏工作意愿的情况,领导应该怎么办呢?反复强调要下属认真、专心工作?又或者责问下属为什么不好好工作?显然,T经理的经历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效果甚微。与之相对的是,提问,通常会非常有效——问下属“我们要取得怎样的结果呢”。
这个问题能够提醒下属工作的目标,从而让下属的行动更有指向性、目的性,取得更好的效果。
要知道,即使是采取同样的行动,是否具有明确的目标,也会让下属的士气以及工作意愿大不相同。在会议上或是下属要开始某项工作时,问一问下属“我们要取得的理想结果是怎样的呢”,不仅能够提升士气,而且能明显提升下属的行动品质。
相反地,领导若不进行这样的询问,下属的工作目标暧昧不明,则会有“被迫听命行事”的感觉,这非常不利于下属的工作表现。
就像上例中的T经理,如果能够在晨会上问下属“今天,开晨会是为了什么呢”,那么下属的表现就会发生改变。
T经理:“今天,开晨会是为了什么呢?”
下属:“确定今天的工作内容。”
T经理:“那么,大家都知道自己今天要做些什么,取得怎样的成果吗?”
下属:“知道的。今天要××。”
T经理:“那么,要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
……
询问开晨会要达到的目标,让下属自己思考后明确目标,便能在彼此间达成共识,使得下属的工作表现更加符合领导的预期。
人是一种“目标性动物”,总是在心中描绘出自己认为理想的情况,并为之而努力。正是因为这样,一个简简单单询问下属工作目的的问题就能让下属的想法产生变化——心中“被迫听命行事”的感觉减弱了,而“想要实现理想目标”的工作心态增强了。
因此,当发现下属缺乏工作意愿时,领导一定不要忘记通过发问——问下属类似“我们要取得的理想结果是怎样的呢”,来改变下属的工作表现。比如,会议开始但下属缺乏工作意愿时询问“今天开会的目的是什么呢”;安排工作时询问“今天工作结束时,获得怎样的成果才是最棒的呢”;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接下来,请务必再询问下属“那么为了此目的该做些什么才好呢”“我所担任的角色是什么呢”“有什么事今天就能开始进行呢”“在这个阶段该做些什么呢”等问题。
这些问题,能够引导下属思考实现目标的方法。凭借这些问题,“在什么阶段”“做些什么”“如何去做”等步骤都被具体化,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下属的良好工作表现。
讲道理,不如会提问
做领导的,没有人不渴望自己手下都是得力干将,且越多越好。为了实现这个愿望,领导们总是竭尽所能地带人——为下属答疑解惑、解决问题。其实,这样永远也带不出合格的、能够让领导放心交付工作的下属。
想要带出能够自己解决问题的得力干将,领导就一定要学会问问题。
领导问问题,下属回答问题。
问题,就像魔法,能够让模糊的变清晰,让迷惘的得到指引,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当下属为某事烦恼、对现状不满却又不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时,往往领导的一个提问就能让下属茅塞顿开。
曾任法国雷诺汽车公司、日本日产汽车公司两大国际汽车巨头CEO的卡洛斯·戈恩在带人的过程中,就不断地通过提问来引导下属与自己一起努力,从而让日产汽车走出了经营危机并重获新生。
戈恩就任日产汽车CEO以后,立即走遍了所有工厂与销售点,每到一处,他都会不断地询问现场负责人各种问题——“价格起伏情况如何?”“顾客对汽车性能评价如何?”……正是这些问题,提升了员工的觉察力,让他们更清楚地了解问题出在什么地方,自己应该将着力点放在哪里,进而推动整个企业的状况逆转。
接着,在日产重建计划中,为了带领员工与自己一起实现“将成本降低两成”的目标,他并没有直接高高在上地命令下属去执行什么,而是问他们“该怎么做才能实现呢”,通过问题让员工去思考。因此,员工没有像机器人一样机械操作让领导伤透脑筋;他们把“将成本降低两成”视为自己的责任,在与供应商的洽谈中下足了功夫,最终实现了目标。
就是这样,像戈恩所说:“比起正确的答案,找到正确的问题才是更重要的。”正确的问题不仅让员工更清楚应该做些什么、怎样去做;也让员工学会思考,逐步培养起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让员工觉得自己是可靠的、被信任的,从而产生强烈的责任感,自动自发地认真学习和工作。
因此,作为一位睿智的领导,应该也必须掌握“提问”这一带人技巧。著名人类学家克劳德·李维史陀也是这样说的:“有智慧的人,并非提供‘正确答案’,而是‘正确发问’。”
倘若领导运用这一技巧,一定能看到下属令人惊喜的成长。要知道,人的成长通常是两方面的,一是用头脑去理解,一是用心去接受。别人告诉的答案,即便头脑能够理解,也总是难以心悦诚服的。正确的问题,往往能够引导人自己找到答案。在这个依靠自己走出烦恼的过程中,人就会突飞猛进地成长。并且,对于自己找到答案,人也更乐于展开行动,展现出更多的坚持和智慧。
简单地说,借助提问,让下属思考如何解决问题,领导便能够快速地培养出得力干将。本书呈现给读者的正是“正确提问”的技巧,你一定迫不及待了吧!
我的工作性质需要我经常与不同部门的人协作,有时候我们会因为对问题的理解不同而产生误会,甚至陷入僵局。我一直觉得,有效的沟通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而提问,无疑是沟通中最直接、最有力的工具。很多时候,我发现自己急于给出答案,或者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却忽略了先去倾听对方的想法,或者通过提问来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立场和需求。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它似乎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认识到提问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信息,更是一种能够建立信任、展现同理心、甚至引导对方思考的强大力量。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些“哇塞”的启发,让我能在未来的工作中,用更智慧的方式去和他人交流,去化解分歧,去达成共识。
评分这本书真的太及时了!我刚被提拔为项目主管,面对一群比我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心里直打鼓。我总担心自己的指令不够清晰,或者问的问题太笼统,让大家摸不着头脑。尤其是会议上,看着大家一脸茫然地看着我,那种尴尬简直能抠出三室一厅。我一直想找一本能教我如何“开口说话”的书,让我能更有效地沟通,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说出去的话总感觉像丢进了大海,激不起一点水花。这本书的书名就深深吸引了我,感觉它真的能解决我的燃眉之急。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实操性强的技巧,让我能摆脱那种“ I know what I want, but I can't say it”的困境。我期待它能帮助我建立自信,让我在团队面前展现出应有的领导力,而不是一个只会发号施令、却不擅长引导和激励的“甩手掌柜”。如果能学到如何在团队会议中引导大家畅所欲言,又能让讨论聚焦在核心问题上,那简直就是我的福音了。
评分我是一名技术团队的管理者,我们团队的技术能力都很强,但是大家往往都比较内向,不太擅长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的想法。每次开会,我都很头疼,总是我一个人在唱独角戏,大家要么沉默不语,要么只是简单地“嗯”几声。我尝试过一些方法,比如让大家提前准备发言稿,或者分组讨论,但效果都不太理想。我总觉得,问题可能出在我身上,是我没有创造出一种让大家愿意开口的环境,或者是我提出的问题不够有吸引力,没有激发他们的思考。这本书的标题,让我觉得它可能真的能提供一些“秘密武器”。我希望它能教我如何设计那些能够“钩子”一样,把团队成员的思绪牢牢抓住,让他们忍不住想说出自己的看法,甚至是被我引导着去挖掘出他们自己都未曾意识到的宝贵想法。
评分老实说,刚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时,我有点犹豫。因为我一直认为“带团队”更多的是关于战略规划、资源分配、绩效考核这些“硬核”的东西,而“提问”听起来像是软技能,似乎不那么重要。但仔细想想,很多时候团队成员的意见无法被充分表达,或者目标不一致,追根究底,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领导者“提问”的方式。我曾经在一个项目上,因为领导者问了一个非常模糊的问题,导致整个团队走了弯路,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那个时候我就在想,如果能掌握一些更精准、更有引导性的提问方式,是不是就能避免这样的低效?这本书,恰恰抓住了这个我一直以来忽略但又觉得至关重要的环节。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罗列一些问题,而是能深入分析不同场景下,如何通过提问来激发创意、解决冲突、统一思想,甚至是在棘手的问题面前,如何通过巧妙的提问来寻找突破口。
评分作为一名创业公司的早期成员,我经常身兼数职,同时需要和不同背景、不同专业的人打交道。有时候,我感觉自己在信息处理和需求梳理上特别吃力,总觉得对方表达不清,或者我接收到的信息不够全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提升我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的工具。这本书虽然名字看起来像是一本关于领导力的书,但我隐约觉得,它可能也包含了一些非常实用的“侦探”技巧。我希望它能教会我如何像一个优秀的调查记者一样,通过一系列精准、有针对性的问题,层层剥茧,最终挖出问题的本质,找到最有效的解决方案。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成为一个更高效的信息收集者和问题解决者,从而在快速变化的创业环境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