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宪益,人称“最后的士大夫”。他的主业是翻译,他和夫人戴乃迭合作翻译的《红楼梦》等名著,在国外影响极大。翻译之外,他的诗词、散文也很精彩。本书为杨宪益诗文菁华,分为漏船载酒、去日苦多、零墨新笺、银翘拾遗四个栏目。“漏船载酒”主要收录世事沧桑、人生轨迹类文字,“去日苦多”收怀念故人文字,“零墨新笺”收花鸟虫鱼及其他文字,“银翘拾遗”则为诗选。
杨宪益(1915-2009),祖籍淮安盱眙(今属江苏省淮安市)鲍集镇梁集村,中国著名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诗人。杨宪益曾与夫人戴乃迭合作翻译全本《红楼梦》、全本《儒林外史》等多部中国历史名著,在国外皆获得好评,产生了广泛影响。
出版前言
岁月流沙,时光在俯仰之间不经意中从我们指尖滑落;岁月流金,光阴在云起云落的当儿,世人创造了多少辉煌的业绩,铸就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流沙是岁月之花,流金是岁月之果。
我们出版这套“流金文丛”,旨在梳理扒抉现当代文人墨客的“流金”——性情之作,即闲适的零墨散笺。这些作品多为作者在月光里、芭蕉下、古砚边搦管挥毫的闲情偶寄,或是在花笺上信手点染的斗方小品。这些佳构华章,曾星散在历史卷宗的字行间,有的不大为人注目,我们将这些吉光片羽珠串结集于斯。丛书内容丰赡、题材多样:书简、日记、随笔、词章或其他,类盘中的珠玉,似掌上的紫砂,如心中的玫瑰,可赏可玩可品;然又不失思想,不阙情趣,不乏品位。
我们多么希望这套“流金文丛”能流入阁下的书斋,站在你的书架上。
说实话,一开始我只是抱着随便翻翻的心态拿起了这本书,毕竟现在市面上同类题材的书籍实在太多了,很难有能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但是,这本书的开篇几章就展现出了非同一般的叙事功力。它的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既有娓娓道来的悠长,也有戛然而止的悬念,让人欲罢不能。作者的观察视角非常独特,他能从最寻常的街景、最细微的生活细节中,提炼出深刻的哲理和时代印记。读着读着,我发现自己不仅是在阅读文字,更像是在与一位智者进行深度对话。他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故事和诗意的描摹,引导你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历史的走向。特别是关于友情和理想的那些段落,那种纯粹而又坚韧的精神力量,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显得尤为珍贵。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文字本身,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自己内心深处那些被忽略的情感和信念。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第二天,我就一口气读完了大半。我发现作者的思维跳跃性非常强,上一段还在描写江南烟雨的朦胧美景,下一段可能就转到了对宏大社会变迁的深刻反思。这种看似不经意的切换,却构建了一个非常完整的精神世界。对我个人而言,书中很多关于“选择”与“坚守”的探讨,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制的迷茫解药。我们每个人在人生的关键路口都会面临艰难的抉择,而作者通过他的人生轨迹和文字,展示了一种超越个人得失的担当和气节。这种精神力量是会传染的,它会激励你在面对现实的困境时,依然能保持内心的那份清明和正直。这本书的结构布局非常巧妙,像是精心编排的音乐会,有起承转合,有高潮迭起,读完后,心中涌动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满足感,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
评分这本书的文笔,怎么说呢,有一种洗尽铅华的朴素美。它不像某些文人那样堆砌辞藻,矫揉造作,而是那种大音希声、返璞归真的境界。读起来非常顺畅,没有任何阅读障碍,但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却足以让你在合卷之后陷入沉思良久。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复杂历史事件时的那种冷静与克制,他没有采取极端化的叙事方式,而是以一种近乎纪录片的客观态度,呈现了事件的全貌和不同侧面。这种处理方式,反而更能体现出历史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对于那些希望深入了解特定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群像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极佳的窗口。而且,书中穿插的那些手稿影印件或者老照片的描述,更增添了一份史料的厚重感和真实感,让阅读体验更加立体和饱满。强烈推荐给所有对历史人文有兴趣的朋友们。
评分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本书给我的感受,那就是“隽永”。它没有追逐时下的潮流,而是沉淀下来,打磨出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文字。这本书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作者那颗始终保持敬畏之心的人文情怀。他对待传统文化的那种尊重和继承,并非盲从,而是深刻理解其内核价值后的创新表达。无论是那些充满哲思的短句,还是那些结构严谨的长篇论述,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我感觉自己像是在一个古老的书房里,与一位饱经风霜的长者促膝长谈,听他讲述那些被时间冲刷却依旧清晰的往事和见解。这本书的文字,如同陈年的老酒,初品可能觉得醇厚,细品之后,方能体会到其复杂的回甘和悠长的余韵。这是我近几年读到的最值得珍藏的一本集子,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体悟。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心头好!刚翻开序言,就被那种沉郁而又充满力量的笔触深深吸引住了。它不是那种故作高深的文学作品,而是将历史的厚重与个人的细腻情感交织在一起,读起来让人感觉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作者对于文字的运用简直是出神入化,每一个词语都像是经过千锤百炼,精准地击中读者的内心。尤其是对一些传统意象的重新诠释,既保留了古典韵味,又注入了现代的思考,让人耳目一新。我尤其喜欢其中几篇关于故乡和亲人的散文,那种对逝去时光的怀念,那种对人情冷暖的洞察,写得真实而又动人,让人读完后久久不能平静,甚至会忍不住想拿起笔记录下自己的一些感触。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相当考究,纸张的质感和字体的选择都透着一股文人特有的雅致,让人爱不释手,捧在手里都是一种享受。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值得反复品读,每次都能有新发现的佳作。
评分商务印书馆新出的流金文丛,很不错的一套书。
评分流金文丛 商务印书馆新丛书 大赞
评分早就想买这本书了,趁着活动拿下
评分早就想买这本书了,趁着活动拿下
评分大翻译家的小作品
评分【作者简介】
评分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评分杨宪益,人称“最后的士大夫”。他的主业是翻译,他和夫人戴乃迭合作翻译的《红楼梦》等名著,在国外影响极大。翻译之外,他的诗词、散文也很精彩。本书为杨宪益诗文菁华,分为漏船载酒、去日苦多、零墨新笺、银翘拾遗四个栏目。“漏船载酒”主要收录世事沧桑、人生轨迹类文字,“去日苦多”收怀念故人文字,“零墨新笺”收花鸟虫鱼及其他文字,“银翘拾遗”则为诗选。
评分这两年囤了太多的书,读都读不过来,背后的原因是我对书籍滑稽的占有欲,但其实真正重要的是吸收消化书里面的知识,批判了解书里面的思想,而不是撕掉塑胶摆放在书架上给自己带来附庸风雅的快感。2018年希望自己能够沉下心来,买一本书,就认真读一本书,就踏踏实实学习一本书,不要再囤货。精买书,少买书,多思考,勤做读书笔记,好好消化库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