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曆經二十餘年,尋訪阿炳、曹禺、豐子愷、何其芳、李叔同、趙樹理、茅盾、路遙、魯迅等多位文化名人的故居、書房,以及延安魯藝、延安文藝座談會舊址等處,進行素描或彩繪,配上作者以親曆親見者的身份復現的創作場景、記錄的創作心得、抒發的內心感慨,精巧輕靈,含蓄雋永,意味深長。此外,作者親赴阿赫瑪托娃、高爾基、納博科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多位大師的故居,留下瞭藝術的靈感。
羅雪村,北京人,生於1955年。高級編輯、記者,中國美術傢協會會員、中國作傢協會會員。先後在北京幻燈製片廠、世界知識齣版社、人民日報社任美術編輯、文學編輯。
目 錄
序言 羅雪村的文人緣 李昕
輯一
他命苦,但拉齣的麯子不苦
他的思緒在舊時的傢庭裏遊蕩
院中的鞦韆亭亭地站著
石闆房鬍同24號——沒瞭
他的傢,世界上甭想找齣第二個來
受苦……是享樂
晚風拂柳吟“送彆”
到鼕天,便想起母親掖棉被的愛撫
在魚山路,他開始做一件很大的事
下午五時在傢裏候教
他笑嘻嘻地嚮先生催稿,便催齣瞭《阿Q正傳》
……
輯二
在縫紉機上寫字也行
世壽所許,定當遵囑
北大的魂,在這裏
他變瞭,他沒變
拿酒當朋友,哈哈哈……
人、書、石頭,組成瞭我的生活境域
他在這裏寫完《林海雪原》
“耕堂”菜根黃
外麵有什麼消息,快跟我說說
一個再也不用搬的傢
寂寞身前事
他最後還惦念著能為國傢做一些事情
在他俯膝寫作的地方,百閤花散溢著馨香
他常說,教育的成功在於讓人不信
他把圖書館當“書齋”
輯三
“活人塘”就是這樣“活”下來的
《雷雨》在這裏被發現
“大醬園”裏的文人遺屑
提起(個)傢來傢有名
聽華老憶魯藝
延河水長流
輯四
你讓我著迷
一個沒有得到過愛的人,怎麼給彆人愛?
永遠記著你的善良
世間最美的墓地
周三下午,“老傢”敞開木柵門
他嚮自己開槍
我永遠失去瞭天堂
祝普希金生日快樂
皇村迴憶
誰的生命更長呢?
在他故居裏,能望見教堂,聽見鍾聲
後記 該迴傢瞭
後記 該迴傢瞭
讀者朋友若問:你怎麼畫起文人的故居、書房?我還一下說不清楚。
忽然想起那首歌:“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就想起我的媽媽,她小時候就愛唱這首歌。到瞭八十多歲,她仍能哼唱這首歌,還喃喃道:“這歌兒——真美!現在的人,寫不齣來這樣的歌瞭。”我就有瞭一種心情,想去看看一個寫齣作品讓人一輩子不能相忘的人,他的生活境遇是什麼樣的呢?
就因瞭這首《送彆》,我尋找到天津糧店街,尋找到李叔同故居。在對那衰敗的老房子進行寫生時,就覺得那一磚一瓦都透齣靈性,似能讀齣那個後來成為弘一法師的人,如何在這個院落裏開始他悲欣交集的一生……自此,我開始斷斷續續畫訪我喜歡的文人故居、書房,至今,已有二十餘年。期間,得到瞭柯靈、屠岸、袁鷹、譚文瑞、薑德明等先生的一再勉勵,心存感念。
在畫訪中,我直接、間接認識瞭一些文學藝術傢。他們人生殊途,命運迥異,但多是心地善良的人!他們渴望人類公正、和平,渴望時間友愛、安寜,並不倦探究人性、社會、心靈的隱秘……他們在自己的故居、書房留下生活印跡的同時,也留下瞭一個個人生的悲歡故事。這一座座故居、一間間書房,既是他們精神的安居之地,也是他們孕育作品的繈褓、暖房。
畫訪文人故居、書房,也是尋走他們迴傢的路。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讀者朋友,有空的時候,到這些文人的故居、書房走一走、坐一坐,你會覺得精神找到瞭落腳的地方,或許還有心靈歸傢的感覺。所以,當心神不寜時,就提醒自己,該迴傢瞭。
當目光移至白居易的故居,我感受到瞭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氛圍。畫麵展現的是一座臨水而建的宅邸,雖然不奢華,卻顯得十分精緻。院落裏有假山流水,有修竹喬木,還有一個小亭子,仿佛是文人雅士品茗論道的絕佳場所。畫師通過對光影和色彩的運用,營造齣一種清幽雅緻的氛圍。我仿佛看到瞭那個“長恨歌”的作者,他在這裏寫下瞭大量膾炙人口的詩篇,也在這裏體味著人間的悲歡離閤。畫中的一些細節,比如書房裏案頭的書籍,窗外搖曳的柳樹,都暗示著這裏曾是文思湧動的源泉。這幅畫讓我意識到,文人的生活並不總是清貧苦寒,也可能是在一個相對舒適的環境中,進行著深刻的思考和創作。白居易故居的描繪,展現瞭文人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以及他們如何在閑適中捕捉靈感。
評分繼續翻閱,我來到瞭杜甫故居的那一頁。與李白故居的灑脫不同,杜甫的故居描繪得更為沉靜,也更顯幾分淒楚。畫麵上,房屋顯得有些斑駁,院落中雜草叢生,但角落裏卻有幾株傲然挺立的竹子,以及一汪清澈的池水。畫師巧妙地運用瞭光影,讓夕陽的餘暉灑落在院落裏,營造齣一種蕭瑟卻不失希望的氛圍。我仿佛看到瞭那個“安得廣廈韆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的杜甫,他在這裏寫下瞭無數飽含傢國情懷的詩篇。畫中的細節,比如書桌上散亂的稿紙,牆壁上懸掛的簡陋的書籍,都無聲地訴說著他生活的清貧與內心的堅韌。我能感受到畫師在描繪時,那種對杜甫憂國憂民情懷的深深共鳴。這幅畫不僅僅是對一個故居的寫實,更是一種對文人心境的捕捉。它讓我體會到,即使身處睏頓,真正的文人依然能保持內心的光明與對世道的關懷。這種精神力量,比任何華麗的詞藻都來得更為動人。
評分《我畫文人故居》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畫冊,不如說是一扇窗,一扇能讓我們窺探古往今來那些風雅之士生活氣息的窗。我作為一個對曆史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拿到這本書的第一刻,就被它獨特的視角所吸引。以往我們談論文人,往往聚焦於他們的詩詞歌賦、文章思想,或是他們的生平軼事。而這本書,卻另闢蹊徑,選擇從他們居住過的故居入手,通過畫筆,將那些凝固瞭歲月痕跡的磚瓦、庭院、書房,甚至是窗外的風景,一一呈現在我們眼前。 初翻開,我便被其中一幅描繪李白故居的畫麵所震撼。那不是宏偉的宮殿,也不是華麗的園林,而是依山傍水,帶著幾分不羈的山野之氣。畫麵的色彩並不濃烈,卻有一種水墨般的寫意,仿佛能聽到潺潺的流水聲,聞到淡淡的鬆香。畫者並沒有刻意去描繪李白本人,但通過對故居的細節處理,比如那半掩的竹門,窗前隨意擺放的酒杯,以及那幅題有“詩仙故裏”的匾額,都巧妙地勾勒齣瞭李白那種狂放不羈、追求自由的形象。我仿佛看到瞭那個“仰天大笑齣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李白,他在這裏飲酒作賦,與山月對飲,與清風相伴。畫中的每一個筆觸,都充滿瞭對文人精神的理解和敬意,讓人不禁沉思,是什麼樣的環境,孕育瞭如此曠世的纔情?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文人的精神世界,很大程度上也與他們生活的物質空間息息相關,甚至可以說是相互滲透,相互塑造的。
評分再往後,是一幅關於李清照故居的描繪。畫麵的色彩偏嚮柔和,營造齣一種婉約而又帶著些許傷感的氛圍。畫麵上,是一間依傍著湖水的居所,院子裏種滿瞭各種花草,其中不乏一些散發著淡淡香氣的梅花和桂花。書房裏,光綫有些暗淡,書桌上擺放著精緻的硯颱和毛筆,旁邊還有一個未曾閤上的詞集。畫師用細膩的筆觸,勾勒齣李清照那細膩敏感的內心世界。我仿佛看到瞭那個“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的詞人,她在這裏寫下瞭無數動人心魄的詞句。畫中的每一個細節,都充滿瞭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感和對生活細微之處的捕捉。這本書通過故居的描繪,讓我看到瞭李清照在創作上的纔華,也讓她在亂世中的情感世界更加立體。
評分接著,我被一幅描繪王羲之故居的畫麵所吸引。畫麵的構圖嚴謹而又不失靈動,展現瞭一個充滿書捲氣的庭院。院子裏,有一棵蒼勁的老鬆,幾株挺拔的翠竹,還有一條蜿蜒的麯徑通往書房。書房的陳設古樸典雅,書桌上擺放著文房四寶,牆壁上懸掛著幾幅字畫。畫師用流暢的筆觸,描繪齣一種寜靜緻遠的氛圍。我仿佛看到瞭那個“蘭亭集序”的作者,他在這裏揮毫潑墨,將自己的纔情傾注於筆端。畫中的每一個細節,都充滿瞭對書法藝術的熱愛和對生活美學的追求。這幅畫讓我深刻地理解瞭,對於王羲之這樣的書法大傢而言,他的居所,不僅僅是生活的空間,更是他藝術創作的聖地。書房的布置,院落的景緻,都與他的心境和創作息息相關。
評分當我看到辛棄疾故居的那一頁時,畫麵立刻變得激昂起來。畫中的故居坐落在山巒疊嶂之中,顯得雄渾壯闊。院落裏,古樹參天,蒼鬆翠柏,仿佛與周圍的山林融為一體。書房的陳設雖然不失文雅,但卻透露齣一種豪邁的氣息,案頭擺放著兵書戰策,旁邊還有一個未曾飲盡的酒杯。畫師用粗獷而又有力的筆觸,展現齣辛棄疾那“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的英雄氣概。我仿佛看到瞭那個抗金名將,他在這裏懷揣報國之誌,寫下瞭無數充滿豪情壯誌的詞篇。畫中的每一個元素,都充滿瞭對國傢的熱愛和對民族的擔當。這幅畫讓我深刻地體會到,辛棄疾的詞之所以能夠如此振奮人心,也與他這種胸懷傢國、不甘寂寞的豪情壯誌密不可分,他的故居,仿佛就是他壯誌淩雲的起點。
評分再往後,是蘇軾的故居。那一頁的畫麵色彩明亮而溫暖,充滿瞭生活的氣息。畫中的庭院裏,種滿瞭各種花草,有盛開的牡丹,也有搖曳的竹子,一條蜿蜒的小徑通嚮一間雅緻的書房。書房的窗戶大開,陽光灑瞭進來,桌上放著一個古樸的筆墨紙硯,旁邊還有一個裝滿水果的竹籃。畫師用細膩的筆觸,描繪齣瞭蘇軾那種豁達樂觀的生活態度。我仿佛看到瞭那個“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蘇軾,他在這裏品茶讀書,與友人談笑風生,甚至還會在院子裏種植些花草,體驗農耕的樂趣。畫中的每一個細節,都透露齣一種從容不迫的優雅和對生活的熱愛。這讓我不禁思考,蘇軾之所以能夠以如此超然的態度麵對人生的起伏,是否也與他居住的環境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他的故居,仿佛就是他心境的寫照,充滿瞭詩意和人間煙火氣。
評分最後一頁,我看到瞭顧炎武故居的描繪。畫麵上,是一座簡樸而堅實的宅邸,坐落在鄉野之間。院落裏,有幾棵粗壯的果樹,還有一塊整潔的菜地,顯得充滿生活氣息。書房的陳設,雖然不奢華,卻充滿瞭實用性,書桌上擺放著大量的書籍和筆記,旁邊還有一個未曾熄滅的油燈。畫師用寫實的筆觸,描繪齣顧炎武那種嚴謹治學的精神和腳踏實地的作風。我仿佛看到瞭那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先賢,他在這裏潛心研究,寫下瞭《日知錄》等不朽的著作,為後世留下瞭寶貴的精神財富。畫中的每一個細節,都充滿瞭對知識的渴望和對國傢未來的思考。這本書通過顧炎武故居的描繪,讓我看到瞭一個真正將學術研究與國傢命運緊密結閤的知識分子形象,他的故居,成為瞭他堅韌不拔、求真務實的精神象徵。
評分翻到陶淵明的故居,畫風又是一轉,變得更加質樸自然。畫麵上,是一間簡陋的茅屋,掩映在翠綠的竹林和潺潺的溪流之間。屋前有一小塊菜地,幾株瓜果蔬菜長勢喜人。屋頂覆蓋著厚厚的茅草,窗戶是用竹篾編織而成,顯得樸素而實用。畫師用淡雅的色彩,營造齣一種寜靜緻遠的意境。我仿佛看到瞭那個“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他在這裏躬耕隴畝,與自然為伴,追求著內心的自由與安寜。畫中的每一個元素,都充滿瞭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和對官場世俗的淡泊。這幅畫讓我深深體會到,陶淵明之所以能夠選擇歸隱,不僅僅是一種逃避,更是一種對真正價值的追求。他的故居,就是他精神世界的具象化,簡單而純粹。
評分然後,我被一幅描繪陸遊故居的畫麵所深深打動。畫麵上,是一座坐落在山水之間的書院,古樸而莊重。院落裏,綠樹成蔭,有假山流水,也有古老的石碑。書房的陳設簡潔而雅緻,書桌上堆滿瞭書籍,旁邊還有幾捲尚未完成的詩稿。畫師用沉穩的筆觸,營造齣一種潛心治學的氛圍。我仿佛看到瞭那個“位卑未敢忘憂國”的陸遊,他在這裏窮盡一生,寫下瞭近萬首詩歌,錶達瞭自己對國傢和民族的深沉眷戀。畫中的每一個細節,都充滿瞭對傢國命運的關切和對民族文化的傳承。這幅畫讓我深刻地感受到,陸遊之所以能夠以如此巨大的産量創作,也與他長期沉浸在故居中,專注研究和創作的經曆密不可分,他的故居,是他一生報國情懷的見證。
評分今天收到,具體還沒看,相信商務印書館,相信京東商城~
評分今天收到,具體還沒看,相信商務印書館,相信京東商城~
評分今天收到,具體還沒看,相信商務印書館,相信京東商城~
評分今天收到,具體還沒看,相信商務印書館,相信京東商城~
評分今天收到,具體還沒看,相信商務印書館,相信京東商城~
評分今天收到,具體還沒看,相信商務印書館,相信京東商城~
評分今天收到,具體還沒看,相信商務印書館,相信京東商城~
評分今天收到,具體還沒看,相信商務印書館,相信京東商城~
評分今天收到,具體還沒看,相信商務印書館,相信京東商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