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普外科护理手册

实用普外科护理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田姣,李哲 编
图书标签:
  • 普外科
  • 外科护理
  • 护理手册
  • 临床护理
  • 实用指南
  • 手术护理
  • 围术期护理
  • 急诊护理
  • 护理技术
  • 医学参考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02137
版次:1
商品编码:12259444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722
字数:606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可供临床护理人员、护理专业学生及临床医师参考阅读,也可作为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士继续教育用书。
该书对普外科护理管理、法规、护理技术、设备食使用、护理操作、护理用药等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介绍了普外科的护理管理、常见疾病的护理要点及难点、常用的护理技术,并介绍了普外科常用治疗及监护设备的使用方法。本书内容丰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临床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供临床护理人员、护理专业学生及临床医师参考阅读,也可作为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士继续教育用书。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篇 普外科的组织与管理
第一章 普外科护理人员职责 3
第一节 护理管理人员职责 3
第二节 各级护理技术人员职责 7
第三节 护理人员各岗位职责 10
第二章 普外科护理管理制度 14
第一节 病房护理管理制度 14
第二节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16
第三章 普外科护理安全目标 17
第一节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17
第二节 伤口/造口/失禁护理安全质量目标 21
第三节 静脉治疗护理安全质量目标 23
第四章 普外科护理工作制度 27
第一节 护理人员管理制度 27
第二节 护理人员工作制度 29
第三节 查对制度 30
第四节 交接班制度 31
第五节 医嘱执行制度 32
第六节 分级护理制度 33
第七节 护理过失及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34
第八节 消毒隔离制度 35
第九节 物品、器械管理制度 37
第十节 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39
第十一节 危重患者转交接制度 39
第十二节 陪伴制度 40
第十三节 探视制度 41
第五章 普外科应急预案及防范措施 41
第一节 抢救及特殊事件报告处理制度 41
第二节 护理应急预案及防范措施 42
第三节 紧急意外事故护理应急预案及防范措施 51
第六章 普外科住院患者治疗流程 55
第七章 感染控制与预防 59
第一节 普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 59
第二节 常见院内感染 61
第八章 普外科护理记录单书写 66
第一节 体温单 66
第二节 医嘱的处理要求 69
第三节 护理日夜交接班报告 69
第九章 普外科压疮预防及治疗 71
第一节 压疮的预防 71
第二节 压疮治疗 78
第三节 伤口护理 82
第十章 普外科患者身体约束 87

第二篇 普外科护理技术
第十一章 普外科常用护理技术 93
第一节 手术备皮 93
第二节 换药 94
第三节 更换引流袋 95
第四节 造口护理 96
第五节 更换T形管引流袋 98
第六节 胃肠减压 99
第七节 腹腔内套管冲洗 101
第十二章 普外科特殊检查护理常规 102
第一节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102
第二节 内镜下鼻胆导管引流术 104
第三节 置三腔二囊管 105
第十三章 麻醉患者的护理 106
第一节 麻醉前 106
第二节 全身麻醉 109
第三节 椎管内麻醉 117
第四节 局部麻醉 125
第五节 麻醉后 128
第十四章 围术期患者的护理 131
第一节 手术前 131
第二节 手术后 138
第十五章 普外科监护技术 149
第一节 心电图监测 149
第二节 血流动力学监测 153
第三节 肾功能监测 163
第四节 肝功能监测 167
第五节 凝血功能监测 171
第十六章 营养支持治疗 172
第一节 肠内营养 172
第二节 肠外营养 182

第三篇 普外科疾病护理
第十七章 颈部疾病的护理 193
第一节 单纯性甲状腺肿 193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97
第三节 甲状腺腺瘤 201
第四节 甲状腺癌 203
第五节 颈部常见肿块 206
第十八章 乳房疾病的护理 209
第一节 急性乳腺炎 209
第二节 乳腺囊性增生病 211
第三节 乳房良性肿瘤 213
第四节 乳腺癌 215
第十九章 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护理 220
第一节 胃、十二指肠溃疡 220
第二节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 224
第三节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 228
第四节 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 234
第五节 胃癌 238
第六节 胃肉瘤 243
第七节 十二指肠憩室 252
第二十章 阑尾炎的护理 255
第一节 急性阑尾炎 255
第二节 慢性阑尾炎 259
第三节 其他类型阑尾炎 261
第二十一章 肠疾病的护理 268
第一节 肠梗阻 268
第二节 肠结核 273
第三节 肠伤寒穿孔 277
第四节 非特异性炎性肠疾病 280
第五节 急性出血性肠炎 286
第六节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 289
第七节 肠息肉 292
第八节 小肠肿瘤 294
第九节 肠瘘 297
第十节 结肠癌 303
第二十二章 直肠和肛管疾病的护理 305
第一节 痔 305
第二节 肛瘘 310
第三节 肛裂 312
第四节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 314
第五节 直肠脱垂 318
第六节 直肠癌 322
第二十三章 肝脏、脾脏疾病的护理 326
第一节 肝脓肿 326
第二节 肝癌 330
第三节 肝良性肿瘤 343
第四节 肝囊肿 347
第五节 门静脉高压症 350
第六节 脾脏疾病 355
第二十四章 胆道疾病的护理 360
第一节 胆囊结石 360
第二节 胆管结石 363
第三节 胆道感染 369
第四节 胆道蛔虫病 379
第五节 胆囊息肉样病变 383
第六节 胆囊癌 385
第七节 胆管癌 387
第二十五章 胰腺疾病的护理 389
第一节 急性胰腺炎 389
第二节 慢性胰腺炎 392
第三节 胰腺囊肿 395
第四节 胰腺癌 396
第五节 胰岛素瘤 400
第六节 胃泌素瘤 402
第二十六章 腹部损伤的护理 405
第一节 脾破裂 405
第二节 肝破裂 409
第三节 胰腺损伤 413
第四节 胃、十二指肠和小肠损伤 415
第五节 结肠、直肠损伤 419
第二十七章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护理 422
第一节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422
第二节 腹腔脓肿 426
第二十八章 腹外疝的护理 432
第一节 腹股沟疝 432
第二节 股疝 435
第三节 其他腹外疝 437
第二十九章 周围血管疾病的护理 445
第一节 周围血管损伤 445
第二节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448
第三节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451
第四节 急性动脉栓塞 455
第五节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457
第六节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 460
第七节 深静脉血栓形成 462
第三十章 外科感染患者的护理 465
第一节 浅部组织的化脓性感染 465
第二节 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 473
第三节 全身性外科感染 477
第四节 有芽孢厌氧菌感染 479
第三十一章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患者的护理 488
第一节 水、钠代谢 488
第二节 其他电解质代谢失调 497
第三节 酸碱平衡紊乱 507
第三十二章 外科休克患者的护理 513
第一节 低血容量性休克 513
第二节 感染性休克 521
第三十三章 普通外科患者常见症状及护理 524
第一节 恶心与呕吐 524
第二节 腹胀 528
第三节 黄疸 531
第四节 水肿 534
第五节 腹痛 537
第六节 便血 540

第四篇 常用药物
第三十四章 常用抗微生物药物 545
第三十五章 血液系统药物 586
第三十六章 呼吸系统药物 600
第三十七章 消化系统药物 609
第三十八章 中枢神经药物 619
第三十九章 泌尿系统药物 630
第四十章 抗变态反应药物 635
第四十一章 激素 639

第五篇 操作篇
第四十二章 标本采集 651
第一节 血培养标本采集 651
第二节 粪便标本采集 653
第三节 尿标本采集 654
第四节 痰标本采集 655
第四十三章 仪器操作 656
第一节 多功能监护仪使用 656
第二节 输液泵使用 658
第三节 微量泵使用 663
第四节 肠内营养泵的使用 667
第五节 GEMPremier3000血气分析仪的使用 670
第六节 心电图机的使用 672
第七节 ACTⅡ的使用 675
第八节 吊塔 676
第九节 亚低温治疗仪的使用 678
第十节 气压治疗仪的使用 687
第十一节 多功能病床 690
第十二节 电复律 691
第十三节 PHILIPS HEARTSTART XL除颤仪使用 693
第十四节 血糖仪的使用 696
第四十四章 其他操作 699
第一节 氧气疗法 699
第二节 气道湿化 705
第三节 鼻空肠管主动置入法 707
第四节 静脉营养液配制 711
第五节 PICC操作技术 714
第六节 PICC、CVC换药 720

前言/序言

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是医学科学中一门独立且非常重要的学科。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理论和诊疗护理不断更新,护理学科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普外科是外科系统最大的专科,近年来发展迅猛,其护理知识与要求也应随之相应地提高和完善。为了促进广大普外科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认识、了解普外科的疾病,普及和更新普外科的临床及护理知识,从而满足普外科专业人员以及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的需要,结合临床经验,我们编写了此书。
本书系统介绍了普外科的护理管理、常见疾病的护理要点及难点、常用的护理技术以及普外科常用治疗及监护设备的使用方法。力求做到内容翔实、结构合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一本了解普外科、熟悉普外科各种疾病的护理及操作的简明手册。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多位同行的支持和关怀,他们在繁忙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之余参与撰写,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写时间较紧迫,编者经验水平有限,书中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同道不吝赐教。

编者
2017年4月
《外科疑难病例诊治精要》 内容概述: 本书旨在为临床外科医生提供一套系统、深入的疑难病例诊治思路与实践指南。不同于基础操作手册,《疑难病例诊治精要》聚焦于外科领域中最具挑战性、最易出现误诊漏诊或治疗方案复杂的情况。本书不侧重于常规手术技巧的详述,而是强调在面对复杂病变、罕见疾病、合并症多发、术后并发症棘手等情形时,如何进行精准的诊断、周密的术前评估、个体化的治疗决策以及精细化的术后管理。 全书以病例为导向,选取了普外科、胸外科、骨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妇科等多个外科亚专科中的典型疑难病例。每个病例都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的要点切入,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影像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等多维度检查进行鉴别诊断。对于诊断过程中的难点和易混淆点,本书会提供详细的分析和鉴别思路,帮助读者避免误入歧途。 在治疗决策方面,本书突出强调多学科协作(MDT)的重要性。对于复杂病例,往往需要内科、影像科、病理科、放疗科、重症监护科等多个科室的专家共同会诊,才能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本书会通过详细的MDT讨论过程模拟,展示不同学科专家如何基于各自的专业知识,权衡利弊,为患者量身定制最合适的治疗路径,包括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的选择、药物治疗的优化、以及放化疗的协同应用等。 本书对复杂手术的适应症、禁忌症、术前准备、术中关键技术、以及潜在的风险和并发症进行了深入剖析。但这部分内容并非操作教程,而是侧重于术前为何选择某种术式,术中需要警惕哪些关键环节,以及如何预判和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例如,对于粘连严重、解剖变异明显、肿瘤侵犯重要血管神经的病例,本书会详细讲解术前如何通过影像学准确评估,术中如何运用精细解剖技巧、导航技术,以及如何进行复杂血管或神经的重建。 术后管理是疑难病例诊治成功的关键一环。《疑难病例诊治精要》将大量篇幅用于讨论如何识别和处理术后各种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器官功能衰竭、切口愈合不良、以及特定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等。本书会提供详细的并发症预防策略,早期识别的体征和症状,以及循序渐进的治疗措施。例如,对于大型腹部手术后出现的腹腔感染,本书会详细分析其病因,并指导读者如何通过影像学、细菌学检查进行诊断,以及如何采取积极的抗生素治疗、引流、甚至再次探查手术等综合措施。 此外,本书还关注围手术期疼痛管理、营养支持、康复指导等全方位治疗。对于高龄、体弱、或合并多系统疾病的疑难病例,围手术期管理尤为重要。本书会提供基于证据的疼痛控制方案,肠内肠外营养的优化策略,以及针对不同手术术后的早期康复计划,旨在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本书的特点: 1. 病例驱动,深度解析: 以真实、典型的疑难病例为载体,深入剖析诊断、治疗、管理的全过程,而非泛泛而谈。 2. 多学科协作,思维拓展: 强调MDT模式,引导读者跳出单一学科的视角,学会整合多方信息,做出更全面的决策。 3. 前沿技术与传统智慧结合: 融合了最新的影像学技术、微创手术理念、分子生物学诊断手段,同时也汲取了资深外科医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老方法”。 4. 关注细节,强调预防: 不仅关注治疗,更重视并发症的预防和早期识别,将风险管理贯穿于诊疗全过程。 5. 个体化治疗,量身定制: 拒绝“一刀切”的模式,强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最适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6. 图文并茂,直观易懂: 配备大量高质量的影像学图片、病理切片、手术示意图等,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复杂概念。 7. 专家视角,经验传承: 由多位外科领域资深专家联袂撰写,分享其宝贵的临床经验和独到见解。 目标读者: 各级医院的外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 外科进修医生、研究生。 对复杂外科病例感兴趣的临床医生。 需要提升疑难病例诊治能力的医务工作者。 本书能为您带来什么: 通过阅读《外科疑难病例诊治精要》,您将能够: 提升诊断的精准度: 掌握识别复杂、罕见病变的思维模式和鉴别技巧,减少误诊漏诊。 优化治疗决策: 学会如何在复杂的个体化情况下,通过MDT模式制定最优的治疗方案。 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深入理解复杂手术的风险与应对策略,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精细化术后管理: 能够及时、准确地识别和处理各种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拓展临床视野: 接触到外科领域最前沿的诊疗理念和技术,不断更新知识体系。 增强临床信心: 在面对棘手的病例时,能够更加从容、自信地应对。 《外科疑难病例诊治精要》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您在外科临床道路上,面对挑战、不断成长、追求卓越的得力助手。它将带您走进外科疑难病例的深度世界,解锁更高级的诊疗智慧。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真的算是意外之喜!我一直对医学领域,特别是外科手术方面抱有浓厚的兴趣,但苦于没有系统性的入门读物,很多时候只能从一些科普文章或者网络碎片信息中拼凑概念。这次偶然翻到这本《实用普外科护理手册》,虽然我不是专业护理人员,但书中的内容还是让我大开眼界。首先,它并没有像很多技术性书籍那样,上来就充斥着晦涩难懂的术语和复杂的理论。相反,它从基础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讲起,用非常清晰易懂的语言解释了普外科常见疾病的发生机制。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疾病时,会结合一些生动的临床案例,让我能更直观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比如,书中对腹股沟疝的描述,不仅解释了其解剖学上的原因,还详细列举了不同类型疝的特点和易感人群,甚至还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了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如何进行初步的观察和处理。这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讲解方式,让我这个医学“小白”也能轻松跟上,并且能从中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虽然它不是一本直接教你如何做手术的书,但它提供的那些关于疾病原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的知识,对于我理解整个外科诊疗过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甚至觉得,作为一名对医学充满好奇的读者,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让我对普外科这个领域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评分

我是一名在非医疗领域工作的普通读者,对医学,尤其是普外科,一直抱有一种既敬畏又好奇的态度。偶然间看到了《实用普外科护理手册》,出于一种想要了解身边可能接触到的健康知识的心理,我入手了这本书。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枯燥乏味,反而是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复杂的医学概念变得容易理解。它并没有直接抛出一些高深的术语,而是从最基本的人体构造和生理功能讲起,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进入普外科的领域。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各种常见外科疾病时,所采用的“症状-诊断-治疗-护理”的模式,这种结构清晰,逻辑性很强,让我能够快速把握一个疾病的关键信息。书中关于术后并发症的讲解,也让我印象深刻。它不仅列举了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还详细说明了如何通过观察来及时发现这些问题,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应该如何应对。虽然我不是一名专业的护理人员,但这本书让我对如何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外科医生和护理人员的辛勤付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意。它让我明白,即使是看似基础的护理工作,也需要深厚的医学知识和高度的责任心。

评分

说实话,我一直对“护理”这个词有一些刻板印象,总觉得是重复性的、操作性的工作。但是,《实用普外科护理手册》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护理工作背后蕴含的深刻医学知识和人文关怀。我之所以会买这本书,是因为我身边有亲人正在经历一场普外科手术,我希望能多了解一些相关信息,以便更好地照顾她。这本书提供的知识,远远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打针、如何换药,而是从疾病的本质出发,详细解释了各种普外科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改变,以及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在讲解每一个疾病时,它都会列出详细的护理要点,并且这些要点并不是空洞的指令,而是紧密围绕着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展开的。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术后疼痛管理的章节,书中不仅列举了各种止痛药物的特点和使用方法,还强调了评估疼痛程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非药物手段来缓解患者的痛苦。这种“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贯穿了整本书的始终,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护理工作在患者康复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让我明白,护理不仅仅是技术,更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

评分

作为一名对医学理论充满好奇的普通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清晰、系统地介绍医学知识的读物,《实用普外科护理手册》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我的需求,尽管它并非为我这样的读者量身定做。这本书以一种非常务实和面向实践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普外科领域的一些核心概念。我特别喜欢它在描述各种疾病时,能够将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的知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我能够从更宏观的视角去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例如,当书中讨论到胃肠道肿瘤时,它不仅仅是介绍肿瘤的类型和分期,还会详细分析肿瘤的生长位置如何影响消化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这会对患者的营养吸收和排泄功能造成怎样的影响。这种将理论知识与临床表现紧密结合的讲解方式,让我更容易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对现实世界的理解。虽然我无法亲身实践书中的护理操作,但通过对这些操作背后的原理的了解,我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某些护理措施是必要的,以及它们在保障患者安全和促进康复中扮演的角色。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普外科护理这个专业领域的深度和广度。

评分

拿到这本《实用普外科护理手册》纯属偶然,我本来想找一本关于运动康复的书,结果不小心拿错了。不过,翻了几页之后,我发现它虽然不是我最初想找的书,但内容却意外地引人入胜。我一直以来都对身体的奥秘充满了好奇,尤其对外科手术那种“修复”身体损伤的过程感到惊叹。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这种好奇心。它没有像很多学术著作那样,上来就摆出一堆数据和图表,而是用一种非常贴近实际操作的视角来展开。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各种外科操作步骤的描述,虽然我不可能真的去执行,但通过文字和附带的插图,我能大致勾勒出手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关键环节,以及为什么需要这样做。例如,书中在讲解引流管的护理时,不仅仅是简单地说明怎么更换,还深入解释了引流管的作用,不同类型引流管的适应症,以及引流液的性状变化可能预示着什么问题。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让我觉得非常受用。它让我看到了护理工作背后严谨的科学逻辑和对患者健康的细致关怀,也让我对外科疾病的复杂性和治疗过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就像一本“幕后揭秘”的指南,让我看到了一个我之前不太了解的领域,并且激发了我更多的学习兴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