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指南:抗生素分册(原著第15版)

治疗指南:抗生素分册(原著第15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澳] 治疗指南有限公司 编
图书标签:
  • 抗生素
  • 感染
  • 药物治疗
  • 临床指南
  • 医学
  • 传染病
  • 处方
  • 用药
  • 细菌感染
  • 治疗方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96689
版次:2
商品编码:12261327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74
字数:58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内容丰富详尽,诊疗方法精要、指导性强,适合临床医师诊断后合理选用抗生素,也适合药师监督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1.《治疗指南》丛书由澳大利亚治疗指南有限公司组织编写,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翻译,共14个分册。
2.《抗生素分册》第15版全新改版。
3.说明了抗生素使用原则,介绍了相关疾病的一般表现和诊断指导,并阐述了简洁、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
4.内容丰富详尽,诊疗方法精要、指导性强。
5.适合临床医师诊断后合理选用抗生素,也适合药师监督抗生素药合理应用。

内容简介

《治疗指南》丛书由澳大利亚治疗指南有限公司组织编写,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翻译。在国际治疗指南领域,本丛书有重要影响。该指南已有30多年的历史,覆盖抗生素、心血管、消化、呼吸、内分泌、神经内科和皮肤病等十多个学科,主要提供了相关疾病诊断的定位指导,并阐述了简洁、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是一套简明实用的临床治疗指南。《治疗指南》丛书共14个分册,相关的分册内容在诊断、治疗方面各有呼应,可作为临床住院医师工作中的必备参考读物。
《抗生素分册》第15版积淀了前14版的精华,说明了抗生素使用原则,介绍了相关疾病的一般表现和诊断指导,并阐述了简洁、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本书内容丰富详尽,诊疗方法精要、指导性强,适合临床医师诊断后合理选用抗生素,也适合药师监督抗生素药合理应用。

作者简介

李大魁,北京协和医院,主任药师,主任药师, 曾任药剂科主任多年。现兼任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学杂志和中国药房杂志副主编。WHO药物安全顾问委员会成员.主要从事医院药学,药剂学和药物情报工作。先后在中外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书3部, 参编或译校书5部。曾获部级成果三等奖2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目录

第1章抗微生物药物使用原则1
1.1合理的抗微生物药物处方1
1.2预防性、经验性和针对性的抗微生物药物治疗2
1.3给药途径3
1.4优化抗微生物药物给药方案5
1.5抗微生物药物疗程5
1.6抗微生物药物不良反应6
1.7抗微生物药物耐药7
1.8抗微生物药物管理8
1.9患者可查阅的网站9
第2章抗微生物药物相关知识介绍11
2.1抗微生物药物11
2.2抗真菌药22
2.3抗病毒药24
2.4抗寄生虫药25
2.5相关网站28
第3章抗微生物药物超敏反应29
3.1超敏反应的类型29
3.2抗微生物药物超敏反应的诊断30
3.3β-内酰胺类药物的交叉过敏反应31
3.4青霉素过敏的处理33
3.5脱敏33
3.6过敏反应和变态反应的紧急处理33
第4章感染的预防:外科预防用药34
4.1基本原则34
4.2腹部手术用药40
4.3消化道内镜操作43
4.4乳腺手术45
4.5烧伤外科45
4.6心脏外科46
4.7植入式心脏装置置入47
4.8皮肤外科47
4.9头颈外科48
4.10下肢截肢术48
4.11神经外科49
4.12妇产科手术50
4.13眼科手术52
4.14矫形外科53
4.15整形手术54
4.16胸外科55
4.17泌尿外科55
4.18血管外科61
第5章感染的预防:心内膜炎63
5.1操作和抗生素推荐65
5.2延伸阅读70
第6章感染的预防:内科预防用药72
6.1风湿热反复发作的预防72
6.2脑膜炎的化学预防73
6.3脾或脾功能减退患者感染的预防74
6.4肝硬化患者感染的预防76
6.5遭受性侵犯后的预防用药78
6.6血源性病毒的暴露后预防78
6.7产科患者的预防用药82
第7章感染的预防:免疫功能低下患者86
7.1重要感染的预防88
7.2其他感染的预防100
7.3延伸阅读102
第8章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104
8.1脓毒症的定义104
8.2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的初始处理104
8.3抗微生物治疗105
第9章呼吸道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129
9.1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129
9.2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146
第10章呼吸道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153
10.1诊断和病原体153
10.2经验性治疗154
第11章呼吸道感染:吸入性肺炎166
11.1经验性治疗167
第12章呼吸道感染:肺炎的目标治疗173
12.1肺炎球菌性肺炎173
12.2葡萄球菌性肺炎174
12.3军团菌肺炎176
12.4其他病原菌引起的肺炎177
第13章呼吸道感染:免疫抑制患者的肺炎182
13.1HIV感染者的细菌性肺炎183
13.2真菌感染183
第14章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191
14.1诊断191
14.2治疗191
14.3预防194
第15章呼吸道感染:支气管扩张症196
15.1急性加重的抗生素治疗196
15.2长期抗生素治疗197
第16章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198
16.1急性加重的抗生素治疗198
16.2长期抗生素治疗199
第17章耳鼻喉感染200
17.1咽炎和(或)扁桃体炎200
17.2急性会厌炎202
17.3外耳道炎203
17.4中耳炎205
17.5百日咳210
17.6急性细支气管炎212
17.7急性鼻窦炎212
17.8急性支气管炎214
17.9义膜性喉炎214
第18章眼部感染215
18.1眼睑和附属器感染215
18.2结膜感染221
18.3角膜感染225
18.4眼球感染227
18.5其他眼部感染228
第19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229
19.1脑膜炎229
19.2脑脓肿和硬膜下积脓243
19.3硬膜外脓肿245
19.4脑囊虫病247
19.5脑炎247
第20章心血管系统感染250
20.1心内膜炎250
20.2感染性动脉瘤和血管内假体感染262
第21章胸腔感染263
21.1纵隔炎263
21.2肺脓肿263
21.3肺炎旁积液和脓胸265
第22章腹腔感染268
22.1急性阑尾炎269
22.2憩室炎269
22.3急性胆囊炎271
22.4逆行性胆管炎272
22.5急性腹膜炎274
22.6急性胰腺炎279
22.7肝吸虫281
22.8病毒性肝炎281
22.9肝脓肿282
22.10其他腹腔内脓肿284
第23章胃肠道感染:急性胃肠炎286
23.1临床表现286
23.2治疗方案288
23.3几种病原体的具体治疗方案292
23.4特殊人群的急性腹泻297
第24章胃肠道感染:原虫306
24.1人芽囊原虫胃肠炎306
24.2隐孢子虫胃肠炎307
24.3卡耶塔环孢子虫胃肠炎308
24.4脆弱双核阿米巴病308
24.5溶组织内阿米巴病309
24.6贾第鞭毛虫胃肠炎310
24.7贝氏等孢球虫胃肠炎310
24.8微孢子虫胃肠炎311
第25章胃肠道感染:蠕虫312
25.1犬钩虫感染312
25.2钩虫感染312
25.3蛔虫感染312
25.4蛲虫感染313
25.5包虫病313
25.6血吸虫病313
25.7类圆线虫病313
25.8绦虫感染314
25.9鞭虫感染314
25.10社区灭虫运动315
第26章骨和关节感染316
26.1骨髓炎316
26.2骨和关节假体的感染323
26.3化脓性关节炎325
26.4感染性滑囊炎327
26.5开放性骨折327
第27章皮肤和软组织感染331
27.1细菌感染331
27.2病毒感染355
27.3真菌感染357
27.4寄生虫感染357
第28章尿路感染364
28.1抗生素耐药与选择364
28.2成人366
28.3儿童372
28.4老年护理机构居住者尿路感染375
28.5症状菌尿377
28.6尿管相关性菌尿和尿路感染377
28.7念珠菌尿380
28.8前列腺炎381
第29章生殖器感染和性传播性疾病384
29.1一般原则384
29.2龟头炎385
29.3睾丸附睾炎385
29.4生殖器瘙痒387
29.5生殖器溃疡性疾病387
29.6人乳头瘤病毒感染391
29.7传染性软疣393
29.8盆腔炎症性疾病393
29.9直肠炎397
29.10前列腺炎399
29.11梅毒399
29.12尿道炎和宫颈炎403
29.13外阴阴道炎407
29.14延伸阅读409
第30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411
30.1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原则411
30.2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时机412
30.3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前的检查413
30.4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药物414
30.5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疗效的评估423
30.6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方案的调整424
30.7妊娠期HIV感染424
30.8机会性感染427
30.9延伸阅读436
第31章分枝杆菌感染438
31.1结核病438
31.2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449
第32章疟疾456
32.1治疗456
32.2预防460
32.3备用应急处理462
第33章其他感染463
33.1巴尔通体感染463
33.2布鲁菌病464
33.3丝虫病465
33.4包虫病466
33.5钩端螺旋体病466
33.6莱姆病467
33.7类鼻疽467
33.8Q热469
33.9立克次体感染470
33.10血吸虫病470
33.11伤寒和副伤寒471
33.12病毒感染472
第34章门诊患者肠外抗微生物药物治疗478
34.1OPAT模式478
34.2OPAT团队及其职责479
34.3筛选患者479
34.4OPAT的适应证480
34.5抗微生物药物管理480
34.6OPAT使用的静脉通路装置487
34.7患者监护488
附录1抗微生物药物血药浓度监测489
附录2氨基糖苷类药物的使用原则492
附录3万古霉素的使用原则503
附录4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工具509
附录5脱敏方案512
附录6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的抗生素治疗516
附录7肾损害与抗微生物药物剂量调整527
附录8计算公式556
索引558

表格、框和图
表格
表1-1抗微生物药物不良反应分类6
表5-1心脏疾病患者(见框5-1所列)牙科操作及其心内膜炎预防用药66
表5-2心脏疾病患者(见框5-1所列)呼吸道操作及其心内膜炎预防用药68
表5-3心脏疾病患者(见框5-1所列)泌尿生殖道和胃肠道操作及其心内膜炎预防用药69
表6-1HBV暴露后的处理80
表7-1免疫抑制患者重要的潜在感染87
表7-2免疫抑制患者感染预防的常见适应证89
表12-1细菌性肺炎的目标治疗178
表13-1免疫抑制患者肺炎的可能病原体182
表20-1草绿色链球菌性心内膜炎的治疗方案253
表24-1胃肠道原虫的病原学分类306
表26-1长骨或椎骨骨髓炎的推荐疗程317
表26-2化脓性关节炎的推荐疗程326
表27-1破伤风疫苗的预防331
表30-1HIV感染患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时机412
表30-2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成人用量和不良反应415
表30-3妊娠期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方案的原则425
表30-4成人HIV感染合并机会性感染的治疗和预防427
表31-1抗结核治疗实用剂量443
表34-1OPAT常用药物的稳定性、适应证及推荐的给药方案482
表34-2稳定性差不推荐用于OPAT的药物487
附表2-1氨基糖苷类药物的使用原则概要493
附表2-2氨基糖苷类药物用于成人感染经验性治疗的剂量495
附表2-3氨基糖苷类药物用于新生儿和儿童感染经验性治疗的剂量496
附表3-1成人万古霉素建议维持剂量及谷浓度测定时间504
附表3-2成人万古霉素剂量调整505
附表3-3新生儿及儿童万古霉素建议起始剂量及谷浓度测定时间507
附表5-1成人快速口服青霉素脱敏方案513
附表5-2成人快速静脉青霉素脱敏方案514
附表5-3成人使用甲氧苄啶+磺胺甲�み虻目焖倏诜�脱敏方案515
附表6-1妊娠期和哺乳期的抗微生物药物应用519
附表7-1理想体重529
附表7-2成年肾功能损害患者的抗微生物药物给药剂量531

框1-1抗微生物药物使用的六个信条1
框1-2口服与胃肠外给药等效的抗微生物药物4
框4-1外科预防性抗生素合理应用原则35
框5-1高危心内膜炎不良结局相关性心脏疾病64
框8-1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危险因素108
框9-1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危险信号132
框14-1流感不良结局的高危人群192
框30-1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前需要进行的相关检查414
框34-1可进行OPAT的感染480
附框2-1因药物动力学特性改变,对氨基糖苷类药物需特殊给药方案和监测的患者494
附框2-2氨基糖苷类药物的禁忌证和注意事项494
附框7-1Cockcroft-Gault公式528

图3-1青霉素过敏患者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建议处理路径32
图9-1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处理135
图10-1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治疗157
图11-1社区或护理院获得性吸入性肺炎的经验性抗生素治疗168
图18-1与感染性疾病相关的眼部结构216
图19-1疑诊细菌性脑膜炎成人和儿童患者的处理流程231
图23-1急性感染性胃肠炎的处理流程291
图26-1开放性骨折的抗生素治疗328
图28-1老年护理机构怀疑UTI者的初步评估和处理379
图33-1怀疑HSV感染的新生儿或出生于母亲患有HSV感染的新生儿的初治方案475
附图4-1用于评估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成年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SMART-COP工具510
治疗指南:抗生素分册(原著第15版) 概述 《治疗指南:抗生素分册(原著第15版)》是一部全面、权威的临床用药参考手册,专为需要精准、高效抗生素治疗方案的医务人员而设计。本书汇集了当前医学界在抗感染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临床实践指南以及专家共识,以清晰、系统的方式阐述了各种常见及罕见细菌、真菌、病毒感染的诊断要点、病原体特征、耐药性监测以及针对性的抗生素选择、剂量、疗程和不良反应管理。本书不仅涵盖了成人和儿童感染的治疗原则,还特别关注了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以及特定器官系统(如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软组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考量。 内容梗概 本书的结构设计力求实用和易于检索,便于临床医生在繁忙的工作中快速找到所需信息。 第一部分:抗感染治疗基础 抗生素的作用机制与分类: 详细解析各类抗生素(如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喹诺诺酮类、糖肽类、噁唑烷酮类、磺胺类等)的作用机制,包括其对细菌细胞壁合成、蛋白质合成、核酸合成、叶酸代谢的干扰,以及各类抗生素的药理学特性、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 细菌耐药性: 深入探讨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如酶的产生、靶点改变、外排泵的过度表达、渗透性改变等),重点关注临床上常见的重要耐药菌株(如MRSA、VRE、ESBLs、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的流行现状、传播途径和防控策略。 抗生素选择原则: 强调基于病原体鉴定、药敏试验结果、感染部位、患者临床状况(如肾功能、肝功能、过敏史)、药物相互作用以及经济效益等因素进行合理抗生素选择的循证医学方法。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详细阐述了经验性治疗、目标性治疗、预防性用药、减权治疗(de-escalation)等临床策略,以及在不同临床场景下的应用要点。 特殊人群抗生素治疗: 针对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抗生素选择和剂量调整提供具体指导。 第二部分:常见感染的抗生素治疗 本部分是本书的核心内容,针对不同系统和部位的常见感染,提供详尽的治疗方案。 呼吸道感染: 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 详细分析不同危险因素分层的CAP患者的病原学特点、影像学表现,并提供基于社区流行病学数据和患者危险因素的经验性治疗指南,以及针对特定病原体(如肺炎链球菌、非典型病原体、流感嗜血杆菌)的目标性治疗建议。 医院获得性肺炎 (HAP) 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 重点阐述HAP/VAP的危险因素、常见耐药菌株及其治疗难点,提供针对不同风险等级患者的抗生素选择方案,并强调早期诊断、病原学检测和优化治疗的重要性。 急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急性加重: 讨论细菌感染在这些疾病中的作用,以及何时需要抗生素治疗,并提供相应的治疗建议。 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 明确区分病毒性和细菌性感染,指导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泌尿系统感染: 单纯性尿路感染 (UTI): 详细介绍单纯性膀胱炎和肾盂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流程和一线、二线抗生素治疗方案,以及复发性UTI的防治。 复杂性尿路感染: 探讨伴有解剖异常、功能异常或基础疾病的UTI的治疗挑战,以及针对不同病原体(如绿脓杆菌、肠球菌)的治疗策略。 前列腺炎: 区分急性和慢性前列腺炎,指导抗生素的选择和疗程。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蜂窝织炎、丹毒: 描述常见病原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的感染特点,提供针对性的抗生素选择。 脓肿: 强调引流的重要性,以及对于复杂性或并发症脓肿的抗生素治疗。 坏死性筋膜炎: 详细阐述其高危性,强调早期诊断和联合广谱抗生素治疗的紧迫性。 糖尿病足感染: 讨论其病原学多样性,指导分级分类的抗生素治疗和多学科协作。 褥疮感染: 关注不同分期褥疮感染的病原体和治疗策略。 胃肠道感染: 细菌性腹泻: 讨论常见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空肠弯曲菌、致病性大肠杆菌),以及抗生素使用的时机和注意事项。 艰难梭菌感染 (CDI): 详细介绍CDI的诊断、分级治疗(包括新一代药物的应用)和复发性CDI的管理。 幽门螺杆菌感染: 提供当前推荐的根除治疗方案。 心血管系统感染: 感染性心内膜炎 (IE): 详细介绍IE的病因、诊断标准(如Duke标准),以及针对不同瓣膜类型、病原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耐药菌)的长期、高剂量抗生素治疗方案,强调心脏外科评估的重要性。 血流感染(菌血症、败血症): 强调快速诊断、早期有效抗生素治疗和液体复苏的重要性,以及针对不同感染源的治疗原则。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细菌性脑膜炎: 详细阐述不同年龄段细菌性脑膜炎的常见病原体,强调脑脊液检查的重要性,以及早期经验性治疗、目标性治疗和辅助用药(如地塞米松)的应用。 脑脓肿: 讨论影像学诊断、手术引流和长疗程抗生素治疗。 脊髓炎: 探讨病因诊断和抗生素治疗。 骨关节感染: 骨髓炎: 区分急性和慢性骨髓炎,讨论病原学诊断、手术清创和抗生素治疗的选择与疗程。 化脓性关节炎: 强调关节腔穿刺引流和关节冲洗的重要性,以及抗生素的早期应用。 妇科感染: 盆腔炎 (PID): 详细分析PID的危险因素、病原体,以及门诊和住院治疗的抗生素方案。 产褥感染: 关注术后和产后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其他感染: 全身性感染: 针对感染性休克、脓毒症等危重情况的抗生素管理。 结核病: 概述结核病的一线和二线治疗方案,以及耐药结核病的治疗挑战。 真菌感染: 介绍常见致病真菌(如念珠菌、曲霉菌)的抗真菌药物治疗。 病毒感染: 讨论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如流感、艾滋病、肝炎等。 第三部分:抗生素药物信息 药物 Monograph(药物单页): 本部分将对每一类主要抗生素进行详细介绍,包括: 药理学: 作用机制、抗菌谱、药代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药效学。 适应症: 明确的临床适应症。 禁忌症: 绝对和相对禁忌症。 剂量和给药途径: 成人、儿童常用剂量,不同感染部位的剂量调整,以及静脉、口服等给药途径的指导。 不良反应: 常见和罕见不良反应,以及处理建议。 药物相互作用: 与其他药物的潜在相互作用,以及临床意义。 特殊人群应用: 妊娠、哺乳、肝肾功能不全、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用药注意事项。 耐药性监测: 针对特定药物的耐药性趋势和监测建议。 抗菌药物监测: 介绍药物浓度监测(TDM)的意义、时机以及常用药物(如氨基糖苷类、糖肽类)的监测指南。 第四部分:附录 常用药物参考剂量列表: 方便快速查阅。 药敏试验结果解读指南: 帮助医生理解药敏报告,并做出合理选择。 感染控制与预防: 简述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以及抗生素合理使用的重要性。 新兴抗生素和治疗策略: 关注未来可能出现的抗生素以及新的治疗方法。 特色与价值 《治疗指南:抗生素分册(原著第15版)》的出版,体现了其在以下方面的独特价值: 权威性与时效性: 基于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国际临床指南,确保了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全面性与系统性: 覆盖了抗感染治疗的各个层面,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结构清晰,易于理解。 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提供详尽的治疗方案、剂量指导和不良反应管理,直接服务于临床决策。 聚焦临床难题: 深入探讨了耐药菌感染、特殊人群感染等临床上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专家智慧结晶: 由国内外知名感染病学专家和临床药学专家共同编撰,凝聚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本书是所有从事临床感染病学、内科、外科、重症监护、急诊医学、儿科、妇产科以及临床药学工作的医务人员不可或缺的参考工具。通过掌握本书内容,广大医务工作者将能够更科学、更精准地诊断和治疗各类感染性疾病,优化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有效遏制细菌耐药性的蔓延,最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拿起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沉甸甸的质感,这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知道,抗生素作为一把双刃剑,在治疗细菌感染方面功不可没,但同时也伴随着诸多挑战,比如耐药性的产生和各种副作用。这本书的标题“治疗指南:抗生素分册”本身就传递了一种专业、权威和实用的信息,而“原著第15版”更是表明了它的历史悠久和不断更新的生命力。我在想,这本书会不会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的方方面面?比如,会不会有关于不同类型细菌的药理学特性介绍,以及它们对各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分析?或者,会不会在书中提供详细的诊断流程和治疗建议,帮助临床医生在面对各种感染性疾病时,能够做出最合适的抗生素选择?我尤其关注的是,这本书是否会强调“个体化治疗”的理念,针对不同的患者群体,比如儿童、老年人、孕妇、以及有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提供相应的用药指导和剂量调整建议。这些细节,对于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评分

在我看来,一本医学治疗指南的价值,在于其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而“治疗指南:抗生素分册(原著第15版)”这个标题,无疑勾起了我极大的阅读兴趣。我一直觉得,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当前全球医学界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耐药性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规范和优化抗生素的使用,显得尤为重要。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在这个方面提供深刻的见解和具体的指导。会不会有对各类抗生素的详细分类介绍,包括它们的抗菌谱、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特点?我猜测,这本书一定还会详细阐述不同感染部位、不同病原体所对应的抗生素选择原则,并且会提供最新的临床实践指南和专家共识。此外,我非常关心的是,这本书是否会包含一些关于抗生素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详细描述,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毕竟,在临床应用中,如何最大程度地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也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构建一个更全面、更系统、更科学的抗生素治疗知识体系。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我还没来得及细细翻阅,但光是拿在手里,就觉得分量十足,也沉甸甸地压着一份期待。我知道市面上有很多关于医学的书籍,但“治疗指南”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权威感和实用性,何况还是“抗生素分册”,这可是临床医生和药师们每天都离不开的宝贝。原著第15版,这说明它经过了无数次的修订和打磨,肯定汇集了当下最前沿的知识和最成熟的经验。我平常关注一些医学论坛,经常看到大家讨论各种复杂的感染性疾病,以及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生素,这个问题真是太重要了。有时候,看到一些不恰当的用药导致耐药性增加,心里就觉得很惋惜。所以,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提供清晰、系统、详实的指导,帮助我们更精准地选择抗生素,掌握剂量和疗程,以及应对各种耐药菌株的挑战。我甚至在想,这本书会不会对一些罕见感染的治疗方案也有所提及?或者,会不会有一些关于抗生素选择的图表或者决策树,能让我在面对棘手病例时,有个快速的参考?这本书的出版,对我来说,就像是给我的专业学习和临床实践打了一针强心剂,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其中,汲取知识的养分,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评分

这本书在我手上,虽然还没有被完全“消化”,但它给我一种非常有条理、有深度、并且与时俱进的感觉。我一直在关注医学界关于抗生素耐药性的讨论,这无疑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一本“治疗指南:抗生素分册”到了第15版,这本身就说明它在不断地更新迭代,紧跟医学发展的步伐。我非常好奇,在这最新的版本里,作者们是如何应对日益严峻的耐药性问题的。是不是会收录最新的耐药菌株的流行病学数据?会不会提供一些关于基于药敏试验的精准用药策略的详细指导?而且,我个人一直认为,关于抗生素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这本书有没有专门的章节来详细介绍这些内容,并且提供相应的处理方案?我希望它不仅仅是列出药物和适应症,更应该包含如何预防和处理抗生素相关的不良事件,比如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二重感染等等。一本真正优秀的治疗指南,应该能够帮助我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疗效,同时将风险降到最低。

评分

说实话,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它的设计风格。封面设计简洁大方,虽然是医学类书籍,但并没有那种过于枯燥的排版,字体的大小和字间距都恰到好处,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不容易产生视觉疲劳。虽然我还没有开始深入研读其内容,但我能感受到它在细节上的用心。我猜想,这本书的作者团队一定是经验非常丰富的医学专家,他们不仅在专业知识上有着深厚的造诣,在如何将复杂的医学信息清晰地传达给读者方面,也一定下了不少功夫。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用一种非常易于理解的方式,来阐述抗生素在各种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是不是会包含一些经典的病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来印证理论知识?或者,会不会有关于新一代抗生素的介绍,以及它们在不同感染场景下的应用前景?我特别关心的是,这本书是否会强调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比如避免滥用、规范疗程、以及在不同年龄段和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者)的用药注意事项。这些细节,往往是临床实践中容易被忽视但又至关重要的环节。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