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你到底在怕什么》
国外的一项精神分析调查显示:2000年以来,世界上恐惧症的种类已经由上世纪的300种增至1030种,恐惧症人群也由10%提高到25%。35岁前的年轻人和高智商人群更易患上恐惧症:怕细菌、怕灰尘,怕人群、怕脱发,怕高、怕幽闭、怕皱纹,怕发胖,怕坐地铁……
恐惧症确实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很多人在被各种恐惧症困扰的同时,又经常会被身边的人误解为“发狂”“怪异”或“软弱”,这进一步加大的恐惧症患者的心理压力。本书将全面剖析包括社交恐惧症、幽闭恐惧症、广场恐惧症、选择恐惧症、密集恐惧症等多种常见的恐惧症,并对恐惧症的病因、表现以及克服办法做深度解析,希望能够帮助各类恐惧症人群,一起战胜恐惧症。
《我们为什么如此焦虑》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们的生活压力也在不断地增加,人们心理上承受的东西越来越多。但是当你开始感到紧张不安、失眠难受、渴望避开人群时,这就不仅是压力问题了,事实上你已经被焦虑症所困扰。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它将会影响你的人际关系、日常生活、工作以及学习。本书从心理分析出发,用简单通俗的语言,在大量心理学知识及生活化案例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地分析了生活中人们会被焦虑困扰的原因,详细介绍了各种焦虑症的情况,以及克服焦虑症的方法。本书是普通大众了解焦虑症,并学会自我克服焦虑症的心理学通俗读物。
作者简介
吴婉绚,自由作家,旅行作家,现居北京,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生活的经验让她更加注重对人及社会文化背景的观察,热衷于心理学的研究,语言风格形象含蓄,直击人心,曾著有《巴西常识》等作品。
江丰,本名宋笋荣,贵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拘谨不失敏捷,直率予人温暖,任真且很坚持。沉寂中从来饱含自性光芒,照亮夜凉如水的青春,芬芳暗自来。淡淡开、浅浅放,不负光阴不负卿。参与出版合集《我们都曾在青春的路口迷了眼》、《遥望那些叫作希望的星光》、《当生活不相信眼泪,努力也疯狂》等。
目录
《你到底在怕什么》
第一章你的恐惧从何而来——恐惧是生命原初的底色
1.那些我们害怕的事情/004
2.正常的恐惧VS恐惧症/007
3.恐惧症不等于没勇气/011
【Conclusion】你可以征服生命中所有的恐惧/014
第二章是谁把你推向了恐惧症——大脑开的一个玩笑
1.为什么会患上恐惧症?/022
2.逃避给了恐惧更多的可能/027
3.想象为你上演了一部恐怖片/030
【Conclusion】不要再因为恐惧而恐惧/035
第三章孤独者的挣扎——社交恐惧症
1.社交恐惧症患者到底在怕什么?/042
2.当沟通成为一种折磨/048
3.完美主义与社交恐惧症/053
4.社交恐惧症是个大家族/058
5.如何预防社交恐惧症/065
【Conclusion】残酷的毁灭者——社交恐惧症/069
第四章奇奇怪怪的恐惧症——特殊恐惧症有多特殊
1.来自幽闭空间的恐吓/076
2.人为什么会恐高?/080
3.特殊恐惧症从何而来?/084
4.科学看待特殊恐惧症/088
【Conclusion】其他鲜为人知的恐惧症/091
第五章潜伏着的怪兽——广场恐惧症
1.广场恐惧症真的是恐惧广场吗?/098
2.难以穿越的“广场”/103
3.广场恐惧症可以治愈吗?/107
【Conclusion】被广场恐惧症夺走了的生活/111
第六章你生活中潜藏的“炸弹”——它们也是恐惧症之一
1.约拿情结/118
2.选择恐惧症/122
3.爱情恐惧症/126
4.婚姻恐惧症/130
5.密集恐惧症/137
6.上班恐惧症/141
【Conclusion】恐惧症主要分三大类/149
第七章恐惧症的家庭因素——你从原生家庭中得到了什么
1.你是否把孩子推向恐惧症?/156
2.帮孩子克服“学校恐惧症”/160
3.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了恐惧症/164
【Conclusion】对待恐惧症不要急/168
第八章如何战胜心中的恐惧——打赢这场反恐战
1.恐惧症不等于精神病/174
2.恐惧症发作时,我们能做什么?/178
3.恐惧症是否能自愈?/182
4.治好你的恐惧症/186
【Conclusion】直面or逃避?/191
《我们为什么如此焦虑》
第一章那些让我们害怕的焦虑症
1.警惕身边的“隐形杀手”:焦虑症/002
2.令人莫名担心害怕的:广泛焦虑症/007
3.出现濒死感或失控感的:急性焦虑症/012
4.由特定场所或情景引起的:恐怖焦虑症/019
5.灾难带来的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024
6.强迫性思维和强迫行为带来的焦虑:强迫障碍/030
7.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社交焦虑症/036
第二章我们为什么会患上焦虑症
1.焦虑症自我测评/044
2.怎样正确辨别焦虑症?/049
3.焦虑症是如何形成的?/054
4.人们为什么会患上焦虑症?/059
5.社交网络是让人焦虑的原因之一吗?/064
6.认知模式是让人焦虑的原因之一吗?/069
7.焦虑症的两大诱因/074
第三章焦虑症的表现
1.焦虑症在情绪方面的表现/080
2.焦虑症在行为方面的表现/085
3.焦虑症在心理方面的表现/090
4.焦虑症在躯体方面的表现/094
5.焦虑症在临床方面的表现/097
6.焦虑症的早期表现/101
第四章不同类型人格与焦虑症
1.完美型人格与焦虑症/106
2.成就型人格与焦虑症/110
3.传统型人格与焦虑症/114
4.刺猬型人格与焦虑症/117
5.回避型人格与焦虑症/121
6.边缘型人格与焦虑症/127
7.表演型人格与焦虑症/132
第五章焦虑症克服方法释疑
1.运动可以克服焦虑症吗?/138
2.按摩可以克服焦虑症吗?/144
3.美食可以克服焦虑症吗?/147
4.催眠可以克服焦虑症吗?/151
5.吃药可以克服焦虑症吗?/155
6.听音乐可以克服焦虑症吗?/159
7.亲近自然可以克服焦虑症吗?/162
第六章静下来,跟焦虑的自己聊聊天
1.增加自信:让焦虑无法靠近你/166
2.自我松弛:让焦虑有多远走多远/171
3.自我反省:让焦虑在潜意识里也无法躲藏/176
4.自我放松练习:把焦虑扼杀在萌芽阶段/180
5.保持良好心态:让焦虑无可乘之机/184
6.自我刺激:让焦虑主动离开/188
7.认知重构:扭转你的焦虑倾向/192
精彩书摘
前言地球上四分之一的人有恐惧症,你有没有
恐惧症是什么?
它是一种无来由的、非理性的害怕,有时还会不断强化,甚至毁掉我们的生活。
恐惧症从何而来?
有人说它是人性的一部分,有人说它来自幼年时外界环境的影响,有人说它是人类在自然界中进化的副产品……
恐惧正常,不合逻辑的恐惧是病!
国外的一项精神分析调查显示:2000年以来,世界上恐惧症的种类已经由20世纪的300种增至1030种,恐惧症人群也由10%提高到25%。35岁前的年轻人和高智商人群更易得恐惧症,怕细菌,怕灰尘,怕人群,怕脱发,怕高,怕幽闭,怕皱纹,怕发胖,怕下到地铁……
不管怎样,这种混杂着厌恶的恐惧情绪,确实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很多人在被各种恐惧症困扰的同时,又经常会被身边的人误解为“发狂”“怪异”或“软弱”,他们不理解为何自己看来正常的事物会令人感到恐惧!
恐惧症人群所选择的自救办法,通常是让自己远离恐惧的对象。
这种方法在很多时候当然是有效的,但是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而且由于部分人群的易感性,他们可能根本无法很好地回避,有时候相近的字眼儿或是一点暗示也会让他们感到非常不舒服,因此我们还是要从心理上来缓解或消除恐惧症。
首先,我们要知道,恐惧症并不是个体案例,而是很多人都具有的一种神经症。事实上它是仅次于抑郁症和酒精依赖的精神障碍,很多名人也都曾被恐惧症困扰过:比如,拿破仑、成吉思汗有恐猫症,弗洛伊德有火车恐惧症,希区柯克有鸡蛋恐惧症,鬼才导演伍迪?艾伦有泛恐惧症,张爱玲有虱子恐惧症,贝克汉姆有混乱恐惧症,奥普拉有口香糖恐惧症……这种认知有助于我们放松神经,悦纳自己。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心理调整来对抗恐惧症,比如,系统脱敏、角色更换、领悟疗法等。
最后,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做一点松弛训练,晨跑、瑜伽都是不错的选择。
世界是这样一个地方:它总是被分成已知与未知,已知的世界未必安全,未知的世界却有无限精彩。人生是这样一种平衡:我们要学会承受,直到你的勇气可以支撑自己;我们要学会冒险,直到把陌生的世界变成舒适的生活环境!
第一章你的恐惧从何而来——恐惧是生命原初的底色
【章前测试】你是否患上了恐惧症?
1.经常想到亲人会有不幸?
2.经常检查水龙头是否关好?
3.对人群中的推搡感觉烦躁?
4.对自己做的事总是不满意?
5.喜欢反复洗手和擦拭家具?
6.总是无法轻易做出决定?
7.常出门后又回家检查门窗?
8.没用的旧东西舍不得扔掉?
9.习惯性地默默数东西?
10.物品总要放在同一个地方?
【测试结果】
从“是”的回答数量看患上恐惧症的程度:
没到3个说明跟恐惧症沾不上边。
3~7个说明患有轻度恐惧症。
7~10个说明患有中度恐惧症。
10个以上就得注意了,有患上潜伏性神经官能症恐惧的危险。
1.那些我们害怕的事情
埃莉诺?罗斯福说:“每天做一件让你恐惧的事。”
说起来,让人类产生恐惧的事物还真是千奇百怪,种类繁多。除了最常见的密集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人惧怕特定的动物(狗、蛇、蟑螂等)、高空、血液、幽闭空间、牙医、飞行、某种疾病以及其他任何事物。
19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用条件反射理论来解释恐惧的发生机制,认为恐惧症状的扩展和持续是由于症状的反复出现使焦虑情绪条件化,而回避行为则阻碍了条件化的消退。患者在首次发病前可能会有某种精神刺激因素,资料表明,有近2/3的患者都主动地追溯到与其发病有关的某一事件。
当患者遭遇某一恐惧性刺激时,当时情景中另一些并非恐惧的刺激(无关刺激)也可能同时作用于患者大脑皮层,两者作为一种混合刺激形成条件反射,所以今后重遇这种情景,即便是只有无关刺激,也能引起强烈的恐惧情绪。然而部分患者并无曾受恐吓的经历,有些患者恐惧的对象经常变换,这些都是条件反射学说难以解释的。
引起恐惧的刺激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人们熟悉的环境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奇怪、陌生、可怕的事物突然出现,黑暗、巨响、凶猛动物、歹人、悬空、身体突然失去平衡及他人恐惧情感的感染等,都可能引起恐惧,其中心理因素是导致内心恐惧的主要原因。
人们之所以感到恐惧,关键在于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主要是自身缺乏处理可怕情境的能力。当危险情境极度威胁人的生命,自身又无能为力时,会产生绝望情绪。有的刺激还可能导致人的心理变态,出现强迫性的恐怖症状,如惧高症、惧空旷症和惧不洁症等。
人对未知的事物总有一种恐惧感,对不能把握的东西同样恐惧,这是非常正常的,恐惧是动物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动物对自己不了解、无法控制、无法战胜的环境和事物的恐惧有助于其趋利避害。
之所以心理学家对恐惧心理的治疗研究一直颇为热衷,是因为外部环境和躯体本身的致病因素,常常首先使人产生恐惧的情绪反应,然后才产生其他心理、生理功能的异常变化。因此对人的身心健康危害最大的就是恐惧心理。
恐惧源于我们内心,我们只要勇于直面自己的内心,坦然面对外界一切,就不会再感到恐惧。
2.正常的恐惧VS恐惧症
每个人都会有恐惧感,而持续且过分的恐惧就演变成了恐惧症。
与大自然相比,我们人类显得太渺小、太无力了,天灾、猛兽等轻易就可以要了我们的性命。所以,大自然在不断打磨我们、催促我们不断进化的时候,还附赠了一样东西——恐惧。恐惧并非毫无用处,对于人类而言,就好比是一个警报,当人类面临危险时,这个警报就会自动提醒人们小心应对危险。
一般情况下,正常的恐惧是具有调节性的,运作起来也十分精准。所谓的精准体现在哪里呢?我们不妨来做个假设:你面临着一场雪崩,巨大的雪球向你滚了过来,那么,你肯定会有恐惧的心理,很多人会惊慌失措,甚至大脑一片空白。但是,如果这场雪崩不过是一场3D电影的逼真特效,那么即使你再害怕雪崩,你心中的这种恐惧感显然就不会过于强烈;同样地,一只凶狠的老虎和一只汪汪叫的狗给你造成的恐惧强度肯定是不同的。针对不同的恐惧强度,我们所做的应对措施也会有所不同,例如,面对一只龇牙发怒的狗时,尽管有点恐惧,我们可能还是会捡起石头或棍棒,把狗吓走或打走;而如果是碰见了一只野生老虎,那么所有人的选择都是立刻逃跑。这么看来,恐惧感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一份宝藏,因为它的存在,我们能够在感应或者发现危险的时候,及时做出反应。
……
《情绪的炼金术:驾驭内心的巨兽与解构时代的焦虑》 内容简介 你是否曾在深夜,被莫名的恐惧攫住,仿佛巨大的阴影笼罩心头,让你寸步难行?你是否曾因日常琐事感到不堪重负,一种难以名状的焦虑感如影随形,吞噬着你的平静与快乐?你是否渴望摆脱那些根植于内心的“怪物”,不再被恐惧、不安和无名的忧虑所束缚,而是能够拥有更充盈、更自信的生活? 《情绪的炼金术》是一套旨在引领读者深入探索内心世界,重塑情绪健康,实现人生蜕变的深度指南。它并非简单罗列恐惧的种类或焦虑的表现,而是通过精妙的理论框架和实用的实践方法,帮助你透彻理解情绪的运作机制,并掌握主动驾驭它们的力量。这套书将带领你踏上一段深刻的自我发现之旅,帮助你识别、理解并最终转化那些阻碍你前进的内心障碍。 第一卷:《打破恐惧的牢笼:直面并征服你内心的“怪物”》 在这卷中,我们将首先深入剖析“怪物”的本质。它不是一个固定的实体,而是潜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由过往经历、思维模式、社会文化影响等复杂因素交织而成的具象化恐惧。它可能表现为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对失败的担忧,对被评判的排斥,对孤独的抗拒,或是对不确定性的极度不安。这本书不会告诉你“不要害怕”,而是教会你如何“与恐惧共舞”。 我们将从心理学的多个角度,如认知行为疗法(CBT)、接纳承诺疗法(ACT)、依恋理论等,来解析恐惧的根源。你将学会识别那些自动化、非理性的恐惧反应,以及它们是如何在你的大脑中形成和强化的。书中将详细阐述思维的“自动化负面思维模式”,例如灾难化思考、非黑即白思维、过度概括等,这些思维模式是如何为“怪物”提供养分的。 更重要的是,本书将提供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策略,帮助你积极地面对和转化恐惧: 恐惧地图的绘制: 学会系统地识别你具体的恐惧来源,从最浅层的表现到其深层的根源。通过详尽的自我观察和记录,你将清晰地勾勒出自己“恐惧地图”。 认知重构的艺术: 掌握如何挑战和改变那些扭曲的、负面的信念,用更现实、更积极的视角来解读引发恐惧的情境。你将学会区分“我认为”和“事实上”,从而削弱恐惧的逻辑基础。 行为激活的实践: 针对具体的恐惧,学习逐步暴露和系统脱敏的方法。我们将提供清晰的操作步骤,帮助你在安全可控的环境下,一次次地挑战你的恐惧边界,体验成功克服的喜悦。 情绪接纳的智慧: 理解恐惧并非敌人,而是人生的正常组成部分。学会不带评判地接纳自己的恐惧情绪,认识到恐惧的存在并不意味着软弱,而是你渴望成长和突破的信号。 正念与觉察的培养: 通过冥想、身体扫描等正念练习,提升对当下情绪和身体感受的觉察力。这将帮助你在恐惧袭来时,能够及时地察觉,并从中抽离,避免被其完全吞噬。 创造性表达的疗愈: 探索绘画、写作、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作为释放内心压抑情感、与“怪物”对话的有力工具。 建立内在的力量支撑: 认识并激活你自身的优势、资源和支持系统,建立强大的内在力量,让你有信心面对任何挑战。 本书将用生动的故事、真实的案例和易于理解的语言,引导你逐步拆解恐惧的围墙,你会发现,曾经让你畏惧的“怪物”,在你的理解和勇气面前,正逐渐变得渺小,甚至化为成长的基石。 第二卷:《拨开焦虑的迷雾:理解并驾驭现代人的普遍困境》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焦虑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挥之不去的“背景噪音”。第二卷《拨开焦虑的迷雾》将聚焦于“我们为什么如此焦虑”,并为你提供一套系统性的应对方案。这本书将深入探讨现代社会对个体心理造成的普遍影响,帮助你理解焦虑的深层原因,并学会与之和谐共处,而非被其奴役。 我们将从社会心理学、神经科学、经济学等多维度,剖析现代焦虑的成因: “比较陷阱”与社会期望: 探讨社交媒体、消费主义文化如何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攀比,制造了不切实际的社会期望,从而引发普遍的“不够好”的焦虑感。 不确定性时代的生存压力: 分析全球化、技术变革、经济波动等因素如何增加了生活的不确定性,使得人们对未来感到担忧,并产生持续的焦虑。 信息过载与注意力分散: 解释海量信息如何压垮我们的认知系统,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决策困难,进而引发效率焦虑和任务焦虑。 “完美主义”的毒药: 揭示现代社会对“完美”的过度追求,如何让我们对自身的不足耿耿于怀,从而陷入持续的自我否定和焦虑。 生理与心理的连接: 阐述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如何直接影响情绪健康,加剧焦虑。 在理解了焦虑的根源之后,本书将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焦虑管理系统”: “焦虑雷达”的校准: 学会识别你独特的焦虑触发因素和早期预警信号。通过细致的自我观察,你将能及时察觉焦虑的苗头,并主动采取措施。 情绪调节的工具箱: 提供多种实用的情绪调节技巧,包括深呼吸、渐进式肌肉放松、引导式想象等,帮助你在焦虑情绪升温时,快速恢复平静。 时间管理的智慧: 学习如何更有效地规划时间和管理精力,将复杂任务分解,设定现实的目标,从而减少因“事情太多”而产生的焦虑。 边界感的重塑: 掌握如何在人际关系、工作生活中设定健康的界限,学会拒绝不必要的请求,保护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避免被过度消耗。 “当下”的力量: 深入练习正念,将注意力聚焦于此刻,感受生命的真实存在。通过培养“活在当下”的能力,你将能减少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担忧,从而有效缓解焦虑。 价值驱动的生活: 引导你探索和明确自己真正看重的生活价值观,并将行动与这些价值观相结合。当你的人生目标与内心需求一致时,外在的压力和干扰将难以撼动你的内心平静。 建立积极的社会连接: 鼓励你培养高质量的人际关系,寻求支持,并为他人提供支持。真实的社会连接是抵御焦虑的重要屏障。 《情绪的炼金术》系列,不仅仅是一套关于情绪管理的书籍,更是一份邀请,邀请你踏上自我成长的征途。它将帮助你装备必要的心理工具,让你在面对内心的“怪物”时,不再束手无策;在被焦虑的迷雾笼罩时,能够找到清晰的方向。通过学习和实践书中的智慧,你将有机会炼就一颗强大的内心,真正实现情绪的自由,活出更加自在、充实和有意义的人生。这套书将陪伴你,一步步解锁你潜藏的力量,让你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而非它们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