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人体解剖图谱·妇产科分册

临床人体解剖图谱·妇产科分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金宝 编
图书标签:
  • 解剖学
  • 妇产科
  • 医学
  • 图谱
  • 临床
  • 人体解剖
  • 解剖图
  • 医学教材
  • 妇科
  • 产科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47836507
版次:1
商品编码:12269834
包装:精装
开本:大16开
出版时间:2017-10-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183
字数:280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

《临床人体解剖图谱?妇产科分册》是一本系统、全面、实用的解剖图谱,涵盖了从基础到教学再到临床的全部内容,既有妇产科的大体解剖,也有局部解剖,更有经典的手术入路解剖,全方位系统地展示妇产科的正常结构和相关手术路径,内容翔实。

内容简介

《临床人体解剖图谱?妇产科分册》 是 《临床人体解剖图谱》 套系书的其中一本分册,而《临床人体解剖图谱》 是在 《实用人体解剖图谱》 的基础上,为了方便使用,将内容重新进行了组合。本分册为了满足临床需要,采取了系统解剖、 局部解剖、表面解剖、 影像解剖和运动解剖相结合, 以及正常与变异相结合、 大体标本与显微镜切片相结合的方法, 充分展示妇产科相关内容的正常结构,增加了妇产科部分疾病的影像学、胚胎学和手术入路解剖学的内容。


作者简介

陈金宝:1944年生,山东单县人,1963年考入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学习,1969年毕业。1994年晋升为教授,2000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医科大学教育技术中心主任, 网络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

目录

1. 腹部标志线/1

2. 腹部分区/2

3. 腰部分区/2

.骨骼/3

4. 腰椎(前面观)/3

5. 腰椎(侧面观)/3

6. 第4 腰椎/4

7. 前纵韧带(前面观)/5

8. 腰椎韧带(侧面观)/5

9. 后纵韧带(后面观)/5

10. 黄韧带和横突间韧带(前面观)/5

.肌肉/6

11. 腹肌(前面观1)/6

12. 腹肌(前面观2)/7

13. 腹肌(前面观3)/7

14. 膈(侧面观)/8

15. 腰肌(前面观)/8

16. 腰肌(后面观1)/9

17. 腰肌(后面观2)/9

18. 腰肌(后面观3)/ 10

19. 腰肌(后面观4)/ 11

20. 腰肌(后面观5)/ 11

21. 腹前壁(内面观)/ 12


目录

.血管/ 13 50. 腹部局部解剖4 / 29

22. 腰部动脉(前面观)/ 13 51. 腹部局部解剖5 / 30

23. 腰部动脉(侧面观)/ 13 52. 腹部局部解剖6 / 30

24. 腹主动脉(前面观)/ 14 53. 腹部局部解剖7 / 31

25. 腹主动脉及其分支/ 15 54. 腹部局部解剖8 / 31

26. 腹腔干的分布/ 15 55. 腹部局部解剖9 / 32

27. 腹主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16

28. 腹腔干超声(经腹主动脉纵切面观)/ 16

腹膜与腹膜腔/ 33

29. 腹腔干超声(经剑下横切面观)/ 16 56. 腹后壁腹膜的配布/ 33

30. 完整型腹腔干/ 17 57. 女性腹膜腔(正中矢状断面)/ 34

31. 不完整型腹腔干/ 17 58. 网膜/ 35

32. 腹腔动脉分支与肠系膜上动脉形成共干/ 17 59. 胃/ 36

33. 下腔静脉及其属支(女)/ 18 60. 胃胰襞和肝胰襞/ 36

34. 门腔静脉系吻合模式图/ 19 61. 结肠上区的间隙1 / 37

35. 下腔静脉及其属支(前面观)/ 20 62. 结肠上区的间隙2 / 37

36. 下腔静脉及其属支(侧面观)/ 2063. 结肠下区的间隙及交通/ 38

.淋巴/ 21

37. 大肠淋巴回流/ 21

38. 腹部淋巴结/ 22

.神经/ 23

39. 腹部外周感觉神经支配(前面观)/ 23

40. 腰部外周感觉神经支配(后面观)/ 23

41. 腹前外侧壁的皮神经和浅静脉/ 24

42. 腹部浅层血管和神经(前面观)/ 25

43. 腰部浅层皮血管和神经(后面观)/ 25

44. 腹后壁的血管和神经(前面观1)/ 26

45. 腹后壁的血管和神经(前面观2)/ 27

46. 腹壁神经(侧面观)/ 27

.局部解剖/ 28

47. 腹部局部解剖1 / 28

48. 腹部局部解剖2 / 28

49. 腹部局部解剖3 / 29

腹股沟区/ 39

64. 腹股沟区的深层结构/ 39

65. 股鞘/ 40

66. 股疝/ 40

.腹部断面与影像对照/ 41

67. 腹部水平断面1 / 41

68. 腹部计算机断层摄影(轴位1)/ 41

69. 腹部水平断面2 / 42

70. 腹部计算机断层摄影(轴位2)/ 42

71. 腹部水平断面3 / 43

72. 腹部计算机断层摄影(轴位3)/ 43

73. 腹部水平断面4 / 44

74. 腹部计算机断层摄影(轴位4)/ 44

75. 腹部水平断面5 / 45

76. 腹部计算机断层摄影(轴位5)/ 45

77. 腹部水平断面6 / 46

78. 腹部计算机断层摄影(轴位6)/ 46



目录

170. 盆部磁共振图像(轴位2)/ 103


171. 盆部水平断面3 / 104


172. 盆部磁共振图像(轴位3)/ 104


173. 盆部水平断面4 / 105


174. 盆部磁共振图像(轴位4)/ 105


175. 盆部水平断面5 / 106


176. 盆部磁共振图像(轴位5)/ 106


177. 盆部水平断面6 / 107


178. 盆部磁共振图像(轴位6)/ 107


179. 盆部水平断面7 / 108


180. 盆部磁共振图像(轴位7)/ 108


181. 盆部水平断面8 / 109


182. 盆部磁共振图像(轴位8)/ 109


183. 盆部水平断面9 / 110


184. 盆部磁共振图像(轴位9)/ 110


185. 盆部冠状断面1 / 111



186. 盆部磁共振图像(冠状位1)/ 111


187. 盆部冠状断面2 / 112


188. 盆部磁共振图像(冠状位2)/ 112


189. 盆部冠状断面3 / 113


190. 盆部磁共振图像(冠状位3)/ 113


191. 盆部冠状断面4 / 114


192. 盆部磁共振图像(冠状位4)/ 114


193. 盆部冠状断面5 / 115


194. 盆部磁共振图像(冠状位5)/ 115


195. 盆部冠状断面6 / 116


196. 盆部磁共振图像(冠状位6)/ 116


197. 盆部冠状断面7 / 117


198. 盆部磁共振图像(冠状位7)/ 117


199. 盆部冠状断面8 / 118


200. 盆部磁共振图像(冠状位8)/ 118




.外生殖器/ 119

201. 女性外生殖器/ 119


202. 女性生殖器(冠状断面)/ 120



.内生殖器/ 121

203. 子宫及附件(后上面观)/ 121


204. 子宫和输卵管的形状与结构/ 121


205. 女性盆腔输尿管的进程/ 122


206. 女性内生殖器的动脉/ 122


207. 女性内生殖器的动脉变异/ 123


208. 宫腔镜图像1 / 124


209. 宫腔镜图像2 / 124


210. 子宫超声影像(耻骨上横切面观)/ 124


211. 子宫超声影像(耻骨上纵切面观)/ 124


212. 正常卵巢/ 124


213. 卵巢皮质(猫卵巢,HE 染色,×40)/ 125



214. 原始卵泡(猫卵巢,HE 染色,×400)/ 125


215. 初级卵泡(猫卵巢,HE 染色,×400)/ 125


216. 次级卵泡(猫卵巢,HE 染色,×100)/ 126


217. 黄体(人卵巢,HE 染色,×400)/ 126


218. 闭锁卵泡与间质腺(猫卵巢,HE 染色,×40)/ 126


219. 输卵管(人输卵管,壶腹部,横切面,HE 染色,×100)/ 127


220. 子宫颈与阴道移行部(人子宫颈与阴道,HE 染色,×100)/ 127


221. 增生期子宫内膜(人子宫,HE 染色,×400)/ 128


222. 分泌期子宫内膜(人子宫,HE 染色,×400)/ 128


223. 月经早期子宫内膜(人子宫,HE 染色,×400)/ 128



目录

.女性生殖器的发生/ 129

224. 女性生殖腺的发生与分化(第6 ~12 周)/ 129


225. 女性生殖腺的发生与分化(第20 周)/ 129


226. 女性生殖管道的发生/ 130


227. 女性外生殖器的发生(第9 ~12 周)/ 131



.子宫发育畸形/ 132

228. 阴道发育不全,有未发育的残角子宫/ 132


229. 阴道发育不全,合并宫颈发育不全/ 132


230. 子宫颈发育不全,阴道正常 1 / 132


231. 子宫颈发育不全,阴道正常 2 / 132


232. 子宫和子宫颈发育不良/ 133


233. 输卵管发育不全/ 133


234. 单角子宫和残角子宫的子宫腔相连/ 133



235. 单角子宫和残角子宫融合 1 / 133


236. 单角子宫和残角子宫融合 2 / 133


237. 单角子宫/ 133


238. 双子宫双子宫颈/ 133


239. 双子宫双子宫颈, 完全阴道纵隔/ 133


240. 双角子宫(完全型)/ 134


241. 双角子宫(部分型)/ 134


242. 纵隔子宫(完全型)/ 134


243. 纵隔子宫(部分型)/ 134


244. 弓形子宫/ 134


245.“T”形子宫/ 134


246.“T”形子宫(宫角处扩张)/ 134


247.“T”形子宫(各种变异)/ 134




248. 乳房结构/ 135 251. 女性乳房淋巴回流/ 136


249. 乳房矢状切面模式图/ 135 252. 胸导管/ 136


250. 乳房局部解剖/ 135




.胎盘/ 137 257. 胎盘 1 / 138

253. 正常胎盘1 / 137 258. 胎盘 2 / 138


254. 正常胎盘2 / 137


255. 完全性前置胎盘/ 137



胎血循环/ 139

256. 边缘性前置胎盘/ 137 259. 正常胎儿血液循环/ 139


260. 精子的发生/ 140 265. 胚泡植入的过程和二胚层胚盘形成/ 144


261. 卵子的发生/ 141 266. 三胚层胚盘形成/ 145


262. 受精过程/ 142 267. 第3 周的胚盘背面观/ 146


263. 卵裂与胚泡形成/ 143 268. 脊索早期的发生/ 147


264. 卵巢周期、受精和第1 周人胚发生/ 144 269. 脊索晚期的发生/ 148



动态生命之泉:孕育与繁衍的科学画卷 这本书并非为您展示冷冰冰的骨骼、肌肉或神经系统,而是带您走进一个更加动态、更加充满生命力的领域——人类生命的起源与孕育。它将深入探讨女性生殖系统的精妙构造,以及在生命孕育的伟大过程中,身体所经历的每一个关键阶段。这本书的核心,在于揭示生命如何从最初的萌芽,经历漫长的孕育,直至新生命的诞生,这其中蕴含的复杂而又和谐的生理机制。 首先,我们将聚焦于女性骨盆的独特结构。这不仅仅是一堆坚硬的骨头,而是承担着支撑、保护重要内脏,更关键的是,在分娩过程中,它将成为生命得以通过的关键通道。我们将细致描绘骨盆的各个组成部分,如髂骨、坐骨、耻骨等,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更重要的是,我们会深入分析骨盆的生理性变化,特别是女性在妊娠期间,为了迎接胎儿的到来,骨盆会发生怎样的适应性改变,例如韧带的松弛、骨缝的微调,这些细微但至关重要的变化,是如何共同作用,确保分娩的顺利进行。我们将通过清晰的图示,展现不同年龄段、不同生理状态下骨盆的形态差异,并强调其在妇产科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意义,比如评估骨盆狭窄的可能性,以及在术前规划中的作用。 接着,本书将把视角转向女性盆腔内的核心区域——生殖器官。我们将从宏观到微观,逐一解析构成这生命摇篮的各个组成部分。首先是卵巢,这孕育生命种子的地方。我们会详细介绍卵巢的解剖位置、大小、形态,以及其内部细致的结构,包括卵泡的发育过程,黄体的形成与退化。我们将深入阐述排卵机制,激素的分泌与调控,以及这些生理过程如何规律地影响女性的生殖周期。书中的图谱将精确展示卵巢在不同月经周期阶段的形态变化,以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常见病变时的外观改变,帮助读者直观理解这些临床情况。 子宫,这个孕育生命的容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将仔细描绘子宫的整体形态,包括子宫体、子宫颈和子宫腔。子宫壁的层级结构——内膜、肌层和浆膜层,它们的组织学特点以及在妊娠过程中的变化,都将是重点。我们将深入探讨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为受精卵的着床做好准备。妊娠期间,子宫肌层的扩张能力,以及分娩时肌层的强大收缩力量,都将通过精美的图解得到生动呈现。对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常见妇科疾病,我们也会展示其在子宫上的不同表现,让读者理解这些病变如何影响子宫的功能。 输卵管,连接卵巢与子宫的桥梁,也是受精卵运行的通道。我们将详细解析输卵管的解剖结构,包括其漏斗部、壶腹部、峡部和子宫部,以及输卵管粘膜的纤毛上皮如何协助卵子和胚胎的移动。输卵管妊娠,这一潜在的危及生命的状况,其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也会通过图谱和文字得到清晰的解释。 阴道,作为女性生殖道的出口,其结构和功能也至关重要。我们将描绘阴道的解剖位置、长度、形态,以及其壁的组成。阴道粘膜的褶皱如何适应性扩张,以及阴道在性行为和分娩中的作用,都将得到细致的讲解。阴道微生态的研究成果,也将被融入其中,强调其在维持女性健康方面的重要性。 除了生殖器官本身,本书还将关注支撑和固定这些器官的盆底组织。我们将重点介绍盆底肌群,如耻骨尾骨肌、肛提肌等,以及它们在维持盆腔器官位置、控制排尿排便以及支撑妊娠中的关键作用。随着年龄增长或多次妊娠,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以及其对女性生活质量的影响,都将通过图谱展示,并提供相关的临床见解。 生命孕育的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精妙的周期性变化。本书将引导读者理解从月经周期开始,到排卵,再到受精卵的形成与着床,最终发展为胎儿的整个过程。我们将描绘排卵后,卵巢分泌黄体酮,为子宫内膜的蜕变做准备。受精卵在输卵管内分裂,并成功着床于子宫内膜,这一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将通过细腻的图示和详实的描述来展现。 妊娠期,女性身体将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将详细阐述妊娠对母体各个系统的影响,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例如,为了满足胎儿发育的需求,母体的血容量会增加,心率会加快。肺通气量也会随之改变。这些生理适应性变化,都将通过清晰的解剖学和生理学图谱来辅助理解。 胎儿在子宫内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动态的奇迹。本书将按照孕周,展示胎儿在各个阶段的形态变化,从最初的受精卵,到胚胎,再到逐步形成器官和组织的胎儿。骨骼系统的发育,神经系统的形成,以及各大器官的功能成熟,都将通过生动的图谱和严谨的科学描述来呈现。 分娩,是生命孕育的最终篇章。我们将深入探讨分娩的各个产程,包括宫颈扩张、胎儿下降以及胎盘娩出。子宫收缩的机制,胎儿如何适应产道的挤压,以及会阴部的扩张和撕裂风险,都将是重点内容。我们将分析不同分娩方式的解剖学考量,以及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如胎位不正、产道梗阻等,所采取的临床干预措施的解剖学基础。 最后,本书也将关注产后母体的恢复过程,以及新生儿的早期发育。子宫的复旧,盆底功能的恢复,以及母乳喂养的相关解剖生理学知识,都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本书并非一本枯燥的教科书,而是一部关于生命繁衍的动态画卷。它将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精美、准确的图谱,为您揭示女性身体在孕育新生命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令人惊叹的智慧与力量。通过阅读本书,您将不仅能够理解女性生殖系统的精巧构造,更能深刻体会到生命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强大的全过程,领略生命最本质的奥秘。这是一次关于生命、关于女性、关于繁衍的深度探索之旅。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认为,学习解剖学不仅仅是记住名词和结构,更重要的是理解其功能以及在整体生理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在妇产科领域,许多疾病都与生殖器官的解剖结构异常或功能紊乱密切相关。我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够将解剖结构与其生理功能、常见病变巧妙结合的参考书。例如,在介绍子宫内膜时,除了展示其层级结构,还能结合月经周期变化来讲解其生理功能。在讨论卵巢时,除了描述其解剖位置和形态,还能进一步探讨其在排卵、激素分泌等生理过程中的角色。而对于一些常见的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炎等,我期望本书能通过解剖图示,直观地展示病变如何影响正常解剖结构,以及这些结构性改变又如何导致临床症状的发生。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让我更深入地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坚实的理论支撑。

评分

我一直对医学影像的解读充满好奇,尤其是在妇产科领域,超声、CT、MRI等影像技术在疾病诊断和手术规划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要准确地将影像图像与实际的解剖结构对应起来,需要扎实的解剖学基础。我希望找到一本能够帮助我建立这种联系的参考书。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不同成像模式下的解剖图像,并且附带清晰的解剖标注,那就太棒了。例如,能够展示子宫在MRI T1和T2加权像上的表现,或者卵巢在超声图像中的形态特征,并与相应的解剖图进行对比。此外,了解盆腔脏器在影像学上的正常位置和大小,对于识别肿瘤、囊肿等病变至关重要。我设想的书籍,或许还能加入一些影像学上的经典病例,通过对比正常解剖结构和病变影像,来加深理解,提升我的影像解读能力。能够将解剖学知识与临床影像学紧密结合,是我学习和工作的迫切需求。

评分

在我过去的学习经历中,我发现许多解剖图谱虽然精美,但往往缺乏对临床操作相关性的强调。尤其是在妇产科,手术操作如子宫肌瘤剔除术、卵巢囊肿剥除术、剖宫产等,都需要对盆腔内深层结构有精准的把握,包括重要的血管、神经以及周围脏器的位置,以避免损伤。我渴望一本能够更侧重于“实用性”的解剖学图谱,例如,在展示子宫动脉和卵巢动脉的走行时,能够清晰地标示出其在手术中的关键解剖层次和标志点。又比如,在描述盆腔神经分布时,能重点突出其与常见手术区域的毗邻关系,以及可能造成的术后并发症。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解剖学-手术操作”之间的联系,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就能够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指导,提前预判可能遇到的解剖挑战,从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效率。

评分

作为一个对胚胎发育和生殖生理充满兴趣的学生,我常常在思考,女性生殖器官的复杂结构是如何在漫长的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以及在不同的生命阶段,这些结构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我希望找到一本能够深入探讨这些问题的图书。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不同孕周的胚胎发育图像,展示生殖器官的原始形态如何逐渐分化,并最终形成我们所熟知的结构,那将极大地满足我的求知欲。同时,对于青春期、妊娠期、哺乳期以及更年期等不同生理阶段,卵巢、子宫等器官在形态、大小和功能上发生的细微变化,我也希望有详细的阐述和图示。了解这些动态变化,不仅能帮助我理解女性生理周期的奥秘,更能为我将来在妇科内分泌、生殖医学等领域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我期待的是一本既有宏观的解剖概览,又能深入细节的动态变化讲解的书籍。

评分

作为一名即将踏入妇产科临床领域的新手,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清晰地展现女性生殖系统及其周围解剖结构的权威参考书。我之前翻阅过几本综合性的人体解剖图谱,虽然内容详实,但总觉得在妇产科这个细分领域,缺乏一种针对性的、聚焦式的讲解。尤其是在理解子宫、卵巢、输卵管等器官的空间关系,以及与盆腔其他重要结构(如膀胱、直肠、血管、神经)的毗邻关系时,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辨认和整合。我特别希望有一本书,能够提供清晰、多角度的解剖图像,最好能结合实际手术视野或者临床病例,这样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为将来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对于一些易混淆或解剖变异的区域,我也希望能有特别的提示和讲解,这对于减少手术中的误操作至关重要。我理想中的教材,不应仅仅是图片的堆砌,更需要有精炼的文字注解,能够点出关键的解剖标志、重要的血管神经走行,以及这些解剖结构在不同生理或病理状态下的变化。

评分

送货很快

评分

京东就是好,很棒很强大~~~~~

评分

评分

不错

评分

评分

评分

临床人体解剖图谱,印刷精美,内容不错,没有太多的语言,基本上都是用图来标明。很值得临床医师参考的一本书。京东自营行货正版书,发货快。

评分

评分

送货很快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