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哲學是一切學問的基礎。
著名學者鄧曉芒先生新作《哲學起步》,用“我們從哪裏來?我們是誰?我們到哪裏去?”來描述哲學的根本問題,並將自己多年的哲學研究融會其中,中西互鏡,史哲相彰,抽絲剝繭,窮幽極微。它始於人類起源的新解,止於方法論的探討,是鄧曉芒先生構建個性化哲學體係的嘗試,也是一種古典而現代、樸素又深入的智慧思考。有助於初入哲學門徑者領略思想魅力,一窺哲學堂奧,亦可使讀者感到,哲學之於今天的我們並不遙遠,它使我們更好地認識自我、認識世界。
作者簡介
鄧曉芒,1948年生,1982年碩士畢業後長期在武漢大學任教,2009年12月起擔任華中科技大學哲學係教授、德國哲學研究中心主任。中華外國哲學史學會常務理事、《德國哲學》主編。專攻德國哲學,同時研究美學、文化心理學、中西文化比較等。
精彩書評
在中國哲學界,鄧曉芒是一位學術功底紮實而且有獨立思想的學者。在幾十年的學院生涯中,他孜孜不倦地從事德國古典哲學尤其是康德和黑格爾哲學的翻譯、研究和教學,做瞭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的求真精神和學術業績,在哲學界的同人中獲得高度評價,我本人對他也十分敬重。
《哲學起步》一書是鄧曉芒闡述自己哲學思想的一本著作,全書分為三個部分,按照“我們從哪裏來,我們是誰,我們到哪裏去”這個韆古之問,分彆論述人的本質、自我意識的本質、自由的本質三大問題。作為一本初步構建哲學體係的書,本書不是按照一般的套路,從本體論、認識論說到邏輯學、倫理學、美學,而是直入哲學的核心問題,而把上述哲學各個分支的內容融閤在對核心問題的論述之中,綱舉目張,自成一體,令人耳目一新。在具體的闡述中,處處可以感受到作者熟知德國古典哲學傢和馬剋思的哲學思想,加以融會貫通,信手拈來,瞭無痕跡,同時也常有自己獨到而新穎的見解,這些見解顯然源自切身的體悟和獨立的思考。本書是在作者講學的基礎上整理成書的,保留瞭課堂教學的現場感,錶述通俗生動,善於用日常語言講解深奧的哲學道理。總之,這是一本融進瞭作者畢生研究心得的有分量的學術專著,也是一本值得嚮廣大讀者推薦的有質量的哲學啓濛讀物。作者所開課程原本就是麵嚮非哲學專業的學生的,《哲學起步》的書名是一個召喚,我本人樂意傳遞這個召喚:如果你對哲學感興趣,就從這本書起步吧。
本屆文津圖書奬授予這樣一位堅守學術事業並且做齣貢獻的學者,是一種緻敬。
(書評人:周國平)
2018年4月18日
目錄
第一部分 人的本質
一、人類的起源
(一)古代的迴答:人的定義
(二)現代人的迴答:人猿之彆
(三)語言的誕生:符號模式
二、人的曆史
(一)曆史的雙重含義
(二)曆史的曆史
(三)曆史的疑問
三、人的精神
(一)知的方麵
(二)意的方麵
(三)情的方麵
第二部分 自我意識的本質
一、和反思
二、自我意識辨義
三、自我意識的自欺
四、懺悔與真誠
第三部分 自由的本質
一、自由的起源
二、自由的曆史
(一)自由意識的三階段
(二)中國人的自由觀
(三)西方人的自由觀
三、自由的譜係
(一)自在的自由
(二)自為的自由
(三)自在自為的自由
四、自由與必然的關係
(一)自由與必然的辯證法
(二)自由與自然
(三)自由與理性
(四)自由與邏輯
後記
精彩書摘
後記
本書根據我2013年在華中科技大學哲學係給外係(主要是法律係)本科生講“哲學導論”課的課堂錄音整理而成。多年以來,我一直從事西方哲學經典的解讀和闡發,以及西方哲學和中國思想的比較研究。除瞭把自己的一些哲學思考順便帶齣來,以及偶爾有幾篇純哲學的文章發錶以外,很少有機會直接展開我自己的哲學。完成於1987年、齣版於1995年的《靈之舞》差不多是唯一的例外,那時我試圖將自己的人生體驗以一種體係化的方式進行一番哲學的清理,但主觀色彩比較濃。由於長期做一種“注經”和比較的工作,有年輕朋友經常問我,你什麼時候把自己的哲學“正式”建立起來?我的迴答是,起碼要六十歲以後,要看的書太多瞭,還有一些必看的經典尚未掌握。然而,現在我滿六十歲又有好幾年瞭,還在經典解讀的“圍城”中艱難地突圍。其中,康德“三大批判”的“句讀”花瞭十年,接下來黑格爾《精神現象學》的句讀也已經快五年瞭,該課的課堂講授雖然已經結束,但整理的事還得再努一把力纔能完成。看來我的哲學計劃要真正著手,可能要推遲到七十歲以後瞭。正是在這樣一種心有不甘但又無能為力的狀況下,我接受瞭係裏安排的本科教學任務“哲學導論”課。當時的想法是,即使無法在六十歲建立起一個完整的哲學體係,能夠把這個哲學體係的導論部分完成,也算沒有食言瞭。所以,雖然是一門本科生的課,我也感到絕不輕鬆,而且是把它當作創建我自己哲學的一樁重要的工作來做的。當然我還是盡量講得通俗易懂,我認為,如果一門“哲學導論”課連大學本科生都聽不懂,這樣一種哲學是失敗的。我將來要建立的哲學也肯定不會像西方那些古典哲學大師們那樣在思辨的雲端盤鏇而不肯下降到人間來,但也絕不是現時流行的那種“心靈雞湯”,而應當是樸素又深入的一種個性化的哲學思考。
當然,通過這次講課,我也勉強建立起瞭一種類似於“體係”的建構,而且看起來還像那麼迴事,基本上是按照辯證法的三段式一步步展開的。但我知道自己的準備仍然是不足的,原先計劃要看的一些重要的書還是沒有來得及看,而且恐怕以後也很難找得齣時間來看瞭。但我也知道,把一切都準備好纔動手乾活是一種不現實的想法。每個人的精力和時間都是有限的,思維的創造總是在不經意間,甚至在倉促之間就必須走上自己的徵途。據說,法國啓濛思想傢、散文大師濛田一次在郊外和朋友一起散步,突然間掉頭就往傢裏跑,朋友以為齣瞭什麼事,跟在後麵猛追。等追到傢,看到濛田正在伏案奮筆疾書。後來朋友問起他為什麼這麼慌張,他說,我如果不及時寫下來,恐怕這個念頭就會被忘掉瞭。這種體會,我相信每個寫作的人都會有,是很真實的。我自己也經常會為某個一閃而過的靈感惋惜,通常是在半夜醒來想到,決心早上起來一定要把它寫下來,可是等到早上起來,腦子裏麵已經空空如也,再也想不起昨天的話題瞭。有些人因此喜歡在床頭櫃上準備好紙和筆,和濛田的做法是一個道理,但我始終沒有養成這種習慣。我更相信的是那些長期以來深思熟慮、駕輕就熟的思路,寜可不斷地對它加以錘煉,而不情願在腦子裏裝滿一大堆偶然冒齣來的東西——這些東西多瞭,恐怕會妨礙思維邏輯的輕靈通透。但畢竟自己想到的有意思的念頭沒有留下來還是可惜的,在這方麵,我發現課堂實錄是一個兩全其美的好辦法。首先,經過嚴密的邏輯推敲準備好講稿,在麵對學生的時候,我往往又會脫稿發揮,有些想法是埋頭寫作時絕對想不到的,如果沒有錄音,靠迴憶也是想不起來的。事後再根據錄音進行加工和補充,還會有些靈感迸發齣來,常常能夠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這次課堂實錄,我實際上是寫一部分就拿一部分去課堂上講。每周兩次課,講稿是陸陸續續寫成的,所謂“草鞋沒樣,邊打邊像”,最後完成的時候,看起來就像一個預先經過精心策劃的體係一樣。當然總體構思是早已有瞭的,其中有的章節幾乎就是我曾經發錶過的文章的改寫。但也有一些觀點是臨場發揮而定型的,這些觀點往往是本書的看點。
本書最重要的創新之處,我以為就在於把全部哲學都建立在有關人類起源的一種新觀點上,這個觀點我已經在好幾篇文章中錶達過[1],這就是:人的本質定義以及人和猿的區彆應當修訂為“人是製造、使用和攜帶工具的動物”。本書對“攜帶工具”這一現象的哲學意義展開瞭係統的大規模的論證,尤其是它與形成語言和自我意識結構的密切關係,這是前人未曾注意到的。運用這一觀點,我解釋瞭一係列人類現象,如人為什麼能夠用火?“野人”是不是人?嬰兒生齣來為什麼要大聲哭叫?人的語言和動物的“語言”到底有什麼區彆?由此進入人的精神和自我意識的構成,以及人的自由的起源和發展。但所有這些,我仍然認為都還屬於哲學的“起步”,當然已經是哲學瞭,但還沒有進到純粹哲學,而是為純粹哲學做鋪墊、做準備。
有意思的是,我自己事先未曾料到,本書會終結於“自由與邏輯”,即有關方法論的問題,這居然與康德和黑格爾的做法如齣一轍。康德“三大批判”每一批判的最後部分都是“方法論”,黑格爾的《邏輯學》也是以方法論結束。為什麼會這樣?是巧閤嗎?我還沒有想清楚,但至少給瞭我很大的便利,就是與我將要建立的“自否定哲學”有一個很自然的銜接。所謂“自否定”,首先肯定是一個邏輯問題,它本身就是一個邏輯概念,但邏輯問題是現實問題的最高抽象,它是打開一切現實問題的最根本的鑰匙,並且正因為如此,也是切入一切現實問題的方法。對於一個哲學體係來說,方法總是在先的,隻是有的哲學不承認這一點而已。我將要建立的哲學,就是要在本源的方法後麵揭示齣現實的內涵,使它成為我們能動地對待現實問題的一種新型的世界觀。
_______
[1]參看《論曆史的本質》,載《社會科學論壇》2012年第5期;《什麼是自由?》,載《哲學研究》2012年第7期;《從哲學看宏觀曆史問題》,載《湖北社會科學》2013年第1期。
……
哲學起步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哲學起步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