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考点快速记忆系列--方剂学速学速记

中医考点快速记忆系列--方剂学速学速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西建,张艳 著
图书标签:
  • 中医
  • 方剂学
  • 速记
  • 考点
  • 记忆
  • 医学
  • 教材
  • 复习
  • 速学
  • 中医考研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07095
版次:1
商品编码:1227699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医考点快速记忆系列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159
字数:12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特别适用于中医药高等学校学生及医师资格考试备考人员参考。
内容配套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方剂学》,所涉及的知识点与该教材相一致。
1.重点明确:全书以教学大纲为参考,贴合课堂教学,重点明确,具有一定的学习参考价值。
2.图表为主:将教材中繁杂的条目整理成表格,形象生动,便于读者理解记忆。
3.速记歌诀:全书大部分重点内容均附有速记歌诀,便于读者在理解的同时更容易的去记忆。
4.类比记忆:本书还将某些类似内容进行对比,重点分析。

内容简介

本书以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方剂学》为蓝本,将教材中必须掌握的方剂进行精简,运用图表形式归纳各类方剂的组成、功用、主治、配伍特点、组方分析、注意点等,更将重点内容以歌诀形式展示。本书重点突出,简洁明了,易学易记,适用于中医药高等学校学生及医师资格考试备考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刘西建,山东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经方分会常务理事。现从事方剂学教学、针药结合及方剂效用机制研究。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主编、参编教学辅导丛书方7部及校内教材2部。

内页插图

目录

上篇总论
第一章方剂的起源与发展/2
第二章方剂与治法/3
一、方剂与治法的关系3
二、常用治法3
第三章方剂的分类/5
一、病证分类5
二、组成分类5
三、治法分类5
四、笔画分类6
第四章方剂的剂型/7
一、液体剂型7
二、固体剂型7
第五章方剂的煎服法/9
一、煎药法9
二、服药法9
第六章方剂的组方原则与变化/11
一、组方原则11
二、方剂的变化12
下篇各论
第一章解表剂/14
一、辛温解表剂15
二、辛凉解表剂20
三、扶正解表剂23
第二章泻下剂/25
一、寒下剂26
二、温下剂27
三、润下剂28
四、逐水剂29
五、攻补兼施剂30
第三章和解剂/31
一、和解少阳剂32
二、调和肝脾剂34
三、调和寒热剂36
第四章清热剂/38
一、清气分热剂39
二、清热凉血剂41
三、清热解毒剂43
四、气血两清剂45
五、清脏腑热剂46
六、清虚热剂52
第五章祛暑剂/53
一、祛暑解表剂53
二、祛暑利湿剂54
三、祛暑益气剂55
第六章温里剂/56
一、温中祛寒剂56
二、回阳救逆剂59
三、温经散寒剂60
第七章表里双解剂/62
一、解表清里剂62
二、解表温里剂63
三、解表攻里剂64
第八章补益剂/65
一、补气剂66
二、补血剂70
三、气血双补剂73
四、补阴剂74
五、补阳剂77
六、阴阳并补剂78
第九章固涩剂/79
一、固表止汗剂80
二、敛肺止咳剂81
三、涩肠固脱剂81
四、涩精止遗剂83
五、固崩止带剂83
第十章安神剂/85
一、重镇安神剂86
二、补养安神剂86
三、交通心肾剂88
第十一章开窍剂/89
一、凉开剂90
二、温开剂91
第十二章理气剂/92
一、行气剂93
二、降气剂97
第十三章理血剂/100
一、活血祛瘀剂101
二、止血剂108
第十四章治风剂/112
一、疏散外风剂113
二、平息内风剂116
第十五章治燥剂/119
一、轻宣外燥剂120
二、滋润内燥剂123
第十六章祛湿剂/126
一、化湿和胃剂127
二、清热祛湿剂129
三、利水渗湿剂132
四、温化寒湿剂134
五、祛湿化浊剂137
六、祛风胜湿剂138
第十七章祛痰剂/140
一、燥湿化痰剂141
二、清热化痰剂143
三、润燥化痰剂144
四、温化寒痰剂145
五、治风化痰剂145
第十八章消食剂/147
一、消食化滞剂148
二、健脾消食剂149
第十九章驱虫剂/150
第二十章涌吐剂/152
第二十一章治痈疡剂/154
一、散结消痈剂155
二、托里透脓剂159
三、补虚敛疮剂159

前言/序言

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与组方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是联系中医基础学科与中医临床学科的桥梁课程,也是中医药类专业骨干课程,学好方剂学对于提高中医师临证能力至关重要。
为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全面、有效地掌握各知识点主要内容,我们主要以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为基础,参照教学大纲,编写了《方剂学速学速记》一书,以切实起到执简驭繁、易学易记的作用。
本书以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方剂学》为蓝本,对每类方剂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配伍特点、方解、注意点都进行了精简压缩,涵盖全部易考知识点。本书内容编排与统编教材章节一致,并运用图表归纳知识点,简明清晰,易学易记,以期能使读者学习事半功倍。根据教学大纲,所选方剂分为3级,在方名后以Ⅰ、Ⅱ、Ⅲ标注。Ⅰ级方剂需要全面掌握其组成、用法、功用、方义和药物配伍意义;Ⅱ级方剂需要熟悉其组成、功用、主治及主要配伍意义;Ⅲ级方剂需要了解其主要组成、主要功用及主治病证。
本书适宜于高等中医院校在校学生、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人员以及其他中医药相关从业人员使用。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及时修正!

编者
于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7年10月
《医林精要:经典方剂的智慧与临床应用》 内容简介 《医林精要:经典方剂的智慧与临床应用》是一部深入探讨中医方剂学精髓的著作。本书并非仅仅罗列药方,而是旨在揭示中医方剂背后深刻的理论体系、辨证论治的思维模式以及临床应用的灵活变通。全书以严谨的学术态度,结合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为读者构建一个全面而深入的方剂学知识框架,致力于帮助中医爱好者、学习者及临床医师真正掌握方剂的“道”,而非仅仅停留在“术”的层面。 本书共分为四个主要部分: 第一部分:方剂学理论基石与辨证思维 本部分是理解后续方剂知识的基石,重点在于梳理和阐释方剂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理论。 中医基本理论与方剂的渊源: 从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基础理论出发,详细阐述这些理论如何指导方剂的配伍原则。例如,如何理解“君臣佐使”理论在方剂中的具体体现,以及不同方剂如何围绕某一脏腑的功能失调或某一病机进行组方。我们将探讨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如何融入方剂的预防和调理之中,并追溯经典方剂的起源和发展演变,让读者领略中华医药的千年智慧。 辨证论治:方剂的灵魂: 深入剖析辨证论治在方剂学中的核心地位。本书将详尽讲解如何通过“四诊合参”收集病机信息,如何运用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多种辨证方法,准确判断病邪性质、病位深浅、病势缓急以及患者体质。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如何根据辨证结果,灵活选择和化裁方剂,做到“法随证立,方随证变”。我们将通过大量典型案例,演示辨证的思维过程,以及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症状中提炼出病机要点,从而为方剂的选择奠定坚实基础。 方剂的组成原则与配伍艺术: 深入解析方剂的君、臣、佐、使四部分药在方剂中的作用机理和配伍原则。本书将通过剖析经典方剂,如《伤寒论》中的桂枝汤、麻黄汤,《金匮要略》中的炙甘草汤等,详细讲解每味药物在方剂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药物之间是如何协同增效、相互制约,共同达到治疗目的的。此外,还将探讨药物的“十八反”与“十九畏”,以及如何根据病证的复杂性,对经典方剂进行加减化裁,以适应个体化治疗的需求。 第二部分:常见病证与核心方剂的精析 本部分是本书的核心内容,将系统性地介绍中医内、外、妇、儿各科常见病证,并对与之相关的经典方剂进行深入的剖析。 内科常见病证与方剂: 外感热病类: 重点介绍伤寒、温病的辨证论治思路,深入剖析麻黄汤、桂枝汤、白虎汤、承气汤、银翘散、桑菊饮等经典方剂的组成、功用、主治、用法用量及方义讲解。我们将探讨不同证型下的药物配伍特点,以及这些方剂在现代临床上的应用拓展。 脾胃病证类: 详细讲解湿、寒、热、虚等不同性质的脾胃病变,并系统介绍香砂六君子汤、理中丸、半夏泻心汤、胃苓汤、藿香正气散等经典方剂。我们将重点关注其配伍中的精妙之处,以及如何根据脾胃功能紊乱的程度和兼夹证进行调整。 呼吸系统病证类: 涵盖咳嗽、哮喘、胸痹等常见病,深入解析杏苏散、止嗽散、苏子降气汤、养心汤、血府逐瘀汤等方剂。通过案例分析,展示辨证选方的过程,以及如何运用方剂缓解呼吸系统的不适。 其他内科常见病证: 如头痛、失眠、水肿、痹证、泄泻等,分别介绍相关经典方剂,如川芎茶调散、酸枣仁汤、五苓散、独活寄生汤、四神丸等,并对其辨证要点和配伍原则进行阐述。 妇科与儿科常见病证及方剂: 妇科病证: 关注月经不调、带下、胎产等常见妇科问题,深入介绍温经汤、逍遥散、归经汤、四物汤、生化汤等经典方剂,解析其在调经、止带、活血、安胎等方面的独特功效。 儿科病证: 重点关注小儿感冒、咳嗽、厌食、腹泻等常见儿科疾病,介绍保和丸、参苓白术散、小建中汤等方剂,并强调儿科用药的特殊性,如剂量、剂型等。 外感杂病与疑难杂症方剂: 疮疡痈疽类: 介绍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的常用方剂,如仙方活命饮、犀黄散等。 跌打损伤类: 探讨活血化瘀、接骨续筋的方剂,如七厘散、桃红四物汤等。 部分疑难杂症: 结合部分经典医案,解析一些用于治疗复杂或疑难病证的方剂,展示方剂学的博大精深。 第三部分:方剂的临床应用与现代研究 本部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讨方剂在现代临床中的实际应用,以及现代医学对其疗效的探索。 方剂的加减化裁与临证辨识: 详细讲解如何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病情轻重、兼夹证以及地域气候等因素,对经典方剂进行合理的加减。例如,如何根据脾胃虚寒程度,调整理中丸的组成;如何根据肺热的盛衰,调整银翘散的配伍。本部分将通过大量的临床实例,示范加减化裁的思维过程,以及如何做到“审证求因,审因施治”。 方剂的煎煮与服用方法: 强调正确的煎煮方法对于发挥方剂疗效的重要性。本书将详细介绍中药饮片的炮制、煎煮时间、火力控制、头煎二煎的合并等细节,以及不同剂型(汤、丸、散、膏、丹)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现代医学对经典方剂的认识与研究: 梳理现代药理学、药化研究、临床对照试验等领域对经典方剂的研究成果。介绍部分经典方剂的现代药理作用,如抗炎、免疫调节、抗病毒、保护心血管系统等,以及这些研究如何为方剂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将探讨一些现代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以及如何看待和解读这些研究结果。 第四部分:方剂学学习方法与思维拓展 本部分旨在帮助读者建立高效的学习方法,并培养对中医方剂学的深刻理解和创新思维。 构建方剂学知识体系: 引导读者如何将零散的方剂知识进行系统化、条理化。通过总结归纳不同方剂的共同特点,如“治风先治肝”,“治血先治气”等原则,帮助读者建立融会贯通的认识。 掌握学习方剂的有效方法: 推荐多种学习方法,如: 理解记忆法: 强调理解方剂的配伍原理和药物作用,而非死记硬背。 类比联想法: 将功能相似的方剂进行类比,找出其异同点。 病证结合法: 以病证为纲,学习与之相关的方剂。 医案分析法: 通过分析经典医案,体会方剂的临床应用。 方剂学的思维拓展与临床创新: 鼓励读者在掌握经典方剂的基础上,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引导读者思考如何根据不断变化的疾病谱和患者需求,对经典方剂进行进一步的改良和发展,从而推动中医药事业的进步。 《医林精要:经典方剂的智慧与临床应用》以其严谨的学术性、丰富的临床指导性和深刻的理论内涵,将成为中医学习者和从业者的重要参考书籍。本书力求帮助读者不仅能够“知方”,更能“用方”,真正领略中医方剂学的博大精深,并将这份古老的智慧,有效地应用于现代的健康实践之中。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个对中医理论有着浓厚兴趣但又被繁杂的记忆任务压得喘不过气的医学生,尤其是方剂学,简直是我学习路上的拦路虎。我尝试过各种方法,也读过不少参考书,但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直到我遇到了这本《方剂学速学速记》,我才真正体会到“事半功倍”的学习体验。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每个方剂的讲解方式。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方剂组成和功效,而是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每个方剂背后的病机以及药物的配伍原理,让我不再是被动地记忆,而是理解记忆。例如,在讲解某个清热解毒的方剂时,作者会先分析这个方剂所针对的“热毒”的具体表现,然后解释为什么加入某味药可以“解毒”,为什么另一味药可以“清热”,这种条分缕析的讲解方式,让整个方剂的学习过程变得逻辑性十足,充满了探索的乐趣。而且,书中的插图也非常精美,有些插图甚至带着动态感,将药物的功效和药理作用形象化,让枯燥的文字瞬间变得生动起来。我发现,当我理解了方剂背后的原理,记忆就变得自然而然,而且更加牢固。这本书真的帮我打开了方剂学的大门,让我对中医的学习充满信心。

评分

我一直觉得,中医的魅力在于它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尤其是在方剂学领域,如何根据不同的证候来选择恰当的方剂,是中医治疗的关键。我曾阅读过不少经典的方剂学著作,虽然受益匪浅,但在记忆和应用上,总觉得有些欠缺。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震撼,在于它在“记忆”和“应用”之间的完美平衡。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方剂,而是巧妙地将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用法以及加减变化,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易于理解和记忆的体系。书中对每一味药在方剂中的作用都有深入的分析,让我明白了“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以及为何这样配伍能够达到预期的疗效。更令我赞叹的是,书中还提供了一些“经验方”和“临证举隅”,这些都是作者在临床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对于我提升临床辨证施治的能力非常有帮助。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常见病症的方剂应用分析,它会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讲解如何辨证,如何选方,如何化裁,让我能够举一反三。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中医方剂学的理解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更有信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

评分

这本书真是太让我惊喜了!作为一个中医爱好者,我一直对浩瀚的方剂学知识感到头疼,总觉得记不住,也理不清头绪。市面上有很多方剂学的教材,有的过于理论化,有的又过于晦涩难懂,让我望而却步。偶然间看到了这本书,它的名字就深深吸引了我——“方剂学速学速记”,这简直就是我梦寐以求的神器!拿到手后,迫不及待地翻阅。我最欣赏它的地方在于,它并没有像其他书那样堆砌大量的理论知识,而是巧妙地将每一个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用法用量都精炼地提炼出来,并且通过一些非常形象的比喻和口诀,让记忆变得轻松有趣。比如,在讲解某个温里散寒的方剂时,作者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将药材的作用一一对应到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一下子就让我茅塞顿开,再也不会把药材混淆了。而且,书中的逻辑结构也非常清晰,按照功效分类,每一类方剂都有一个总纲,然后再细分到具体的方剂,这样一来,我不仅能记住单个方剂,更能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体系。以前觉得记方剂就像是在死记硬背,现在感觉像是在玩一个记忆游戏,每天学习一点,很快就能掌握不少。这对于即将面临考试的我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评分

说实话,我对中医的兴趣完全是出于好奇,总觉得古老的中医文化中蕴藏着许多神奇的智慧。但接触到方剂学之后,我才发现这简直就是一门“知识的海洋”,各种药材、各种配伍,看得我眼花缭乱,完全摸不着头绪。我之前也买过一些方剂学的入门书籍,但那些书要么太厚重,要么讲得太深奥,很多时候我都看得云里雾里,很快就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动力。直到我偶然发现了这本书,它的名字就很有吸引力:“速学速记”,这听起来就很适合我这种“速成型”的学习者。拿到书后,我真的被它的“轻巧”和“高效”惊艳到了。它没有庞杂的理论,也没有晦涩的术语,而是用非常简洁明了的语言,把每个方剂的核心信息都提炼出来,并且配以一些生动有趣的插图和故事,让学习过程不再枯燥乏味。比如,在讲解某个祛湿的方剂时,作者会把药材的作用比喻成“搬运工”,把湿气比喻成“沉重的水”,这种形象的比喻让我一下子就能理解药材在方剂中的作用。而且,书中的排版也很合理,重点内容都会用醒目的方式标注出来,让我能够快速抓住关键点。现在,我每天都会花一点时间来阅读这本书,感觉学起来毫不费力,而且记忆也比以前深刻很多。

评分

我是一名临床中医医生,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病人,虽然我接受过系统的中医教育,但总觉得在方剂学的应用上,有些方面还是不够得心应手。尤其是面对一些疑难杂症,或者一些不常见的病症,有时候会一时想不起最合适的方剂。我之前也看过不少方剂学的书籍,但总感觉它们更侧重于理论讲解,对于临床实践的应用指导不够直接。直到我偶然看到了这本《方剂学速学速记》,它的名字就已经表明了它的实用性。这本书的内容非常精炼,没有过多的理论铺垫,而是直接切入到方剂本身,并且非常注重方剂的临床应用。书中对每个方剂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以及临床经验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让我感觉就像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在传授秘诀。我特别喜欢书中的“辨证与立方”这一部分,它会通过一些典型的病例,一步一步地分析如何进行辨证,然后如何根据辨证结果来选择和加减方剂,这种“授人以渔”的方式,对我临床思维的提升非常有帮助。我现在经常会在遇到疑难病例时翻阅这本书,它总能给我带来新的启发和思路,让我能够更精准地为病人选方用药,大大提高了我的临床疗效。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