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通路一体化管理手册(丁震)
本书由三部分组成,上篇共17章,介绍了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相关内容,包括我国目前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发展状况、通路团队建设、血管通路穿刺护理等方面内容,通过参考国外血管通路临床实践,针对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较为实际的意见与建议。下篇共7章,主要讲述了腹膜透析的通路小组管理与通路质量控制,涵盖了腹膜透析通路的建立、置管期间的治疗与护理等内容。附录共17篇,仅以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肾脏内科为例,介绍了各种血液净化通路临床所需的操作流程、相关评估内容及并发症处理步骤等,便于肾脏内科及血液净化专业医护人员阅读参考。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国内外资料,促使理论联系实际,力求贴近临床工作。
肖光辉,副主任护师,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肾脏内科科护士长兼血透室护士长,本科学历,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系。兼任中华护理学会血液净化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护理装备与材料分会血液净化专委会委员兼学术秘书、北京护理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北京市血液净化质控中心质控专家、京津冀血液净化质控联盟委员等。
肖光辉护士长在肾脏病临床护理、血管通路手术管理及血液净化中心护理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其中对血管通路的使用、全程质控管理、规范化随访维护及腔内治疗护理规范等摸索出一些护理理念与实践方法,并不断应用于临床。执笔起草由中国医学装备学会护理分会血液净化专委会编写的《透析血管通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护理规范》。主编中华护理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编制的行业指南《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护理操作指南》2015版、参编《血液透析专科护理操作指南》、《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防控护理管理指南》等专业著作。
王玉柱,主任医师,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肾脏内科主任,博士学位,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兼任北京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委员、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委员及血管通路学组副组长、北京医学会血液净化分会常务委员、北京医师协会血液净
化通路分会副主任委员等。海淀区属卫生系统学科带头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全国卫生计生委系统先进工作者。
王玉柱主任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肾脏疾病的临床实践与研究工作,擅长于各种肾小球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治以及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肾脏替代治疗技术,其中对于复杂血管通路的建立与维护、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各种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血管通路并发症的介入治疗以及血管通路的超声微创治疗和研究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主编了学术专著《血液净化通路》、《血液净化通路问答》、《血液净化理论与实践》等多部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 150 余篇。
上 篇
第一章 全球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流行病学.................. 3
第二章 我国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发展现状.................. 13
第三章 我国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临床目标................ 16
第四章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团队建设...................... 18
第五章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联络员职责.................... 21
第六章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医联体建立.................... 23
第七章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培训基地设置.................. 25
第八章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技术准入制度.................. 26
第九章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质量控制.................... 29
第十章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相关环境建设.................. 32
第十一章 动静脉内瘘建立的时机与准备.................. 36
第十二章 血管通路护理管理组织架构及职责.............. 38
第十三章 血管通路血管预先保护措施.................... 43
第十四章 血管通路的护理质量控制标准.................. 45
第十五章 动静脉内瘘物理检查及实施方法................ 51
第十六章 动静脉内瘘的使用与穿刺...................... 55
第十七章
血管通路护理安全管理及应急处理流程.................... 71
下 篇
第十八章 腹膜透析通路建立的目标与要求................ 85
第十九章
腹膜透析通路小组的建立与质量控制...................... 86
第二十章
腹膜透析患者转诊和通路建立的时机...................... 89
第二十一章 腹膜透析手术室的建设和要求................ 90
第二十二章
腹膜透析置管术前患者的评估流程........................ 91
第二十三章
腹膜透析管路相关并发症的处理.......................... 93
第二十四章 腹膜透析置管围手术期管理.................. 101
附 录
附一
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肾脏
内科血管通路规划时间表及步骤.......................... 105
附二
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肾脏
内科中心静脉置管规范化流程.......................... 107
附三
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肾脏
内科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紧急处理流程................ 109
附四
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肾脏
内科动静脉内瘘随访监测评估流程...................... 112
附五
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肾脏
内科动静脉内瘘成熟评估表...................... 113
附六
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肾脏
内科AVF穿刺前一分钟物理检查流程................ 117
附七
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肾脏
内科AVG穿刺前一分钟物理检查流程................ 119
附八
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肾脏
内科AVG穿刺执行单............................ 121
附九
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肾脏
内科超声引导动静脉内瘘穿刺建议................. 122
附十
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肾脏
内科动静脉内瘘狭窄预警评估表................... 127
附十一
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肾脏
内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高危评估表................. 128
附十二
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肾脏
内科血管通路护理质量控制标准评价表.............. 130
附十三
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肾脏
内科动静脉内瘘穿刺知情同意书........................ 133
附十四
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肾脏
内科动静脉内瘘穿刺并发症处理流程图.............. 135
附十五
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肾脏
内科动静脉内瘘追踪评估与维护系统意向书.......... 137
附十六
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肾脏
内科中心静脉导管追踪评估与维护系统意向书........ 139
附十七
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肾脏
内科血管通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护理规范.......... 142
参考文献....................................... 147
随着现代化血液净化技术的日趋发展以及糖尿病、高血压、老年透析患者的不断增加,透析通路的问题越发突出。从血液净化诞生之日起,透析通路一直是一个被关注的问题。
血液净化通路一体化管理是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肾脏内科提出的用于透析通路诊疗的理念。指为了延长血液净化通路使用寿命、实现通路维护的理想目标,使患者在生命周期内拥有最长、最理想的生命线,医护患协作共同建立的系统化、全过程的诊疗管理模式。
我们提出血液净化通路一体化管理,需要对一些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进行推广应用,需要专业通路团队建立对患者的追踪管理与指导,在此基础上,创建一个能贯穿前期宣教保护、建立、维护、治疗为一体的通路医疗护理模式。
北京市海淀医院肾脏内科成立以来,一直以血液净化通路建立与维护为学科发展方向,在各项通路技术方面力求精益求精。13 年来连续开展通路医生进修班48 期,通路短训班19 期,作为中华护理学会血液净化专业护士临床教学基地,以血液净化通路规范化质控管理为教学特色培养全国各地学员200 余名。应广大临床医生护士的要求,肾脏内科团队根据多年通路临床实践及丰富的血管通路教学经验,结合国内
外大量通路前沿文献资料与著作,编写了《血液净化通路一体化管理手册》。
手册内容包括两大部分,分别为血液透析血管通路部分及腹膜透析通路部分。血液透析血管通路部分重点强调以下三方面内容。
1.
患者进入透析前早期血管保护教育:通过佩戴医学警示手环等措施,为未来创建通路预留的血管提供警示帮助。
2.
通路团队建设:包括通路联络员职责的确认、通路医联体建立以及通路技术准入制度等。
3.
血管通路维护护理方面:强调推荐使用可视设备进行评估引导穿刺,提高穿刺成功率,关注通路安全与预警措施,建立通路穿刺相关并发症等专科敏感监测指标,并利用管理工具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分析;同时通过集束化管理,确保导管使用安全第一的原则等。
腹膜透析通路部分重点强调腹膜透析通路的质量控制目标、腹膜早期保护理念等。
本手册由北京市海淀医院肾脏内科医护团队协作完成。手册编写过程中,特别感谢我科张丽红医生为编写所做的大量素材收集与整理工作,同时特别感谢付纲及詹申医生给予的无私协助!本手册经过编委会反复讨论审校,但定有不足与欠缺,恳请广大血液净化专业同行不吝提出宝贵意见,以不断改进!
2018 年1 月
这本书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我本来以为会是一本非常枯燥的技术指南,没想到读起来却像是在探索一场精密的手术,每个细节都充满了生命的力量。作者没有简单地罗列数据和流程,而是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将复杂的血液净化原理娓娓道来。比如,他用“身体的过滤器”来形容肾脏,用“生命的河流”来比喻血液,这些比喻让我瞬间就能抓住核心概念。而且,书中对各种净化方式的介绍,不仅仅是介绍了“是什么”,更深入地探讨了“为什么”,解释了每种技术背后的科学依据,以及它们是如何协同作用,共同守护患者的生命。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这个领域的理解跃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甚至能和医护人员进行更深入的交流。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通路”的论述,它不仅仅是指物理上的连接,更是一种对患者整体情况的考量,从诊断到治疗再到康复,每个环节都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这种全方位的视角,让我看到了现代医学的深度和广度。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它让我看到了“管理”在医疗实践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血液净化这样一个高度专业化的领域。书中并没有过多地纠缠于具体的器械型号或者操作步骤,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如何构建一个高效、安全、人性化的管理体系。作者详细阐述了从患者入院评估、治疗方案制定、到治疗过程中的监控、以及出院后的随访,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细化的管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风险管理”的部分,作者列举了许多潜在的并发症,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这让我看到了这本书在保障患者安全方面的周全考虑。而且,它还强调了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医生、护士、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等,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信息共享,共同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给专业人士看的,也为家属和患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治疗过程,积极配合。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血液净化操作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构建和管理一个高效、安全、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体系的指南。作者在书中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通路”的概念,强调了各个环节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协同作用。我尤其赞赏书中关于“流程优化”的论述,作者通过详实的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通过精细化的流程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为患者赢得更多宝贵的时间。此外,书中对“信息共享”的强调也让我受益匪浅,它说明了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畅通的信息交流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对血液净化领域的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当我翻开这本书时,我并没有期待它会给我带来多大的惊喜,毕竟“血液净化”听起来就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然而,这本书却以一种非常人性化的方式,将复杂的技术难题转化为了易于理解的知识。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流畅,没有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即使是对医学知识不太了解的读者,也能轻松跟上思路。我特别喜欢书中对“通路”这个词的解读,它不仅仅是指生理上的通路,更是一种对患者生命轨迹的关照。从患者最初的诊断,到漫长的治疗过程,再到最终的康复,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而这本书就像是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如何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它不仅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案,更传递了一种积极面对疾病的态度。
评分这是一本非常有启发性的读物,它让我重新思考了“一体化”这个概念在医疗服务中的真正含义。在阅读之前,我对血液净化通路停留在比较表面的理解,认为就是连接机器和患者。但这本书深刻地揭示了,真正的“一体化”是贯穿于整个治疗周期的,它涉及到技术、流程、人员、信息,甚至是患者的心理需求。作者用大量的案例研究和数据分析,证明了科学的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最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持续改进”的理念,它鼓励医疗机构不断地评估和优化现有的管理模式,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医疗技术和患者需求的变化。这种前瞻性的思考,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手册,更是一种指导思想,能够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