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超聲內鏡學

消化超聲內鏡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金震東,李兆申 著
圖書標籤:
  • 消化內鏡
  • 超聲內鏡
  • 消化係統疾病
  • 內鏡技術
  • 診斷學
  • 臨床醫學
  • 影像學
  • 腫瘤
  • 介入治療
  • 消化道疾病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科學齣版社
ISBN:9787030548986
版次:01
商品編碼:12278418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11-01
頁數:744
字數:1284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消化超聲內鏡學》係統論述瞭超聲內鏡在消化係統疾病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消化超聲內鏡學》分為三篇,第一篇主要敘述超聲內鏡的基礎知識,包括國內外超聲內鏡發展史,與超聲內鏡相關的聲學基礎,與消化道腔內超聲相關的解剖知識,並且詳細介紹瞭超聲內鏡、穿刺超聲內鏡及微型超聲探頭的原理和構造。第二篇敘述瞭超聲內鏡對消化係統常見疾病的診斷,重點介紹各種疾病的聲像圖特徵,並就消化超聲內鏡的診斷價值進行瞭臨床評價。第三篇敘述瞭超聲內鏡的治療,重點介紹方法學及臨床意義。

目錄

目錄
第一篇 超聲內鏡基礎
第一章 超聲內鏡概論 3
第一節 概況 3
第二節 超聲內鏡發展史 4
第三節 超聲內鏡技術臨床應用概況 11
第二章 超聲內鏡培訓 21
第三章 超聲內鏡的聲學基礎 24
第一節 超聲波的基本概念 24
第二節 超聲波在人體組織中的傳播規律 25
第三節 超聲波的生物效應 26
第四節 超聲檢測技術的原理和方法 27
第四章 超聲內鏡的原理與構造 35
第一節 超聲內鏡的原理 35
第二節 超聲內鏡的構造 36
第三節 超聲內鏡的種類 40
第四節 超聲內鏡的連接 40
第五章 微型超聲探頭的原理與構造 42
第一節 微型超聲探頭的原理與構造 42
第二節 微型超聲探頭的種類 43
第三節 微型超聲探頭的性能 44
第六章 穿刺超聲內鏡的原理與構造 46
第一節 電子綫陣式超聲內鏡 46
第二節 機械縱軸掃描超聲內鏡 48
第七章 超聲內鏡輔助器械 50
第一節 光源與電子圖像處理器 50
第二節 超聲內鏡的安裝和調試 51
第三節 超聲內鏡的圖像記錄 53
第八章 超聲內鏡消毒與保養 56
第一節 內鏡消毒的基本要求 56
第二節 超聲內鏡消毒的基本方法 56
第三節 超聲內鏡消毒劑的選擇 58
第九章 超聲內鏡檢查室的設置與管理 60
第一節 設置的基本原則 60
第二節 整體設置 60
第十章 消化道腔內超聲的形態學基礎 67
第一節 消化道概述 67
第二節 食管 69
第三節 胃 73
第四節 小腸 79
第五節 大腸 84
第六節 胰管 92
第七節 肝外膽道 95
第十一章 超聲內鏡檢查基本方法 101
第一節 超聲小探頭檢查方法 101
第二節 環掃超聲內鏡檢查方法 101
第三節 綫陣超聲內鏡檢查方法 103
第十二章 環掃超聲內鏡檢查膽胰標準技術 104
第一節 標準檢查方法 104
第二節 圖像的調控 114
第十三章 縱軸內鏡超聲檢查 117
第十四章 超聲內鏡引導下細針穿刺活檢術 125
第一節 概述 125
第二節 適應證、禁忌證及並發癥 125
第三節 術前準備 127
第四節 器械裝置 127
第五節 穿刺基本技術 129
第六節 術後處理 134
第七節 穿刺標本的病理診斷 134
第八節 臨床應用價值 137
第九節 穿刺標本的基因檢測 143
第十五章 腹腔鏡超聲技術 151
第一節 腹腔鏡超聲的發展簡史 151
第二節 腹腔鏡超聲設備與器械 153
第三節 腹腔鏡超聲檢查的適應證、禁忌證與並發癥 155
第四節 腹腔鏡超聲的操作方法 156
第五節 腹腔鏡超聲的臨床應用 157
第十六章 超聲內鏡聲學造影 167
第十七章 超聲內鏡組織定徵 178
第十八章 超聲內鏡彈性成像 184
第十九章 超聲內鏡引導下共聚焦激光檢查術 191
第二十章 超聲內鏡引導下SpyGlass檢查術 200
第二十一章 超聲內鏡診療操作護理 205
第一節 上消化道超聲內鏡檢查護理 205
第二節 下消化道超聲內鏡檢查護理 208
第三節 膽管和胰管內超聲檢查護理 208
第四節 超聲內鏡引導下治療護理 209
第二十二章 超聲內鏡圖文資料管理 213
第一節 圖文資料計算機管理係統 213
第二節 工作流程及功能 213
第二十三章 超聲內鏡診療報告書寫 216
第一節 超聲內鏡診斷報告的書寫 216
第二節 超聲內鏡治療報告的書寫 219
第二十四章 超聲內鏡檢查的常用超聲術語 223
第一節 基本原理 223
第二節 成像方式 224
第三節 圖像僞像 225
第四節 超聲特徵 226
第五節 指數 227
第二篇 超聲內鏡診斷
第二十五章 食管 231
第一節 食管超聲檢查技術 231
第二節 適應證、禁忌證及並發癥 232
第三節 正常食管聲像圖 232
第四節 食管炎 233
第五節 Barrett食管 234
第六節 食管息肉 238
第七節 食管黏膜下病變 241
第八節 食管癌 253
第九節 食管外壓性隆起 261
第十節 食管狹窄 262
第十一節 賁門失弛緩癥 264
第二十六章 縱隔 267
第一節 縱隔超聲內鏡檢查技術 267
第二節 適應證、禁忌證及並發癥 267
第三節 正常縱隔聲像圖 268
第四節 縱隔腫瘤與其他疾病 270
第二十七章 胃 286
第一節 胃超聲內鏡檢查技術 286
第二節 適應證、禁忌證及並發癥 289
第三節 正常胃聲像圖 289
第四節 慢性胃炎 290
第五節 胃潰瘍 294
第六節 胃息肉 297
第七節 胃黏膜下病變 299
第八節 早期胃癌 315
第九節 進展期胃癌 319
第十節 胃淋巴瘤 323
第十一節 胃外壓性隆起 326
第二十八章 十二指腸 332
第一節 十二指腸超聲內鏡檢查技術 332
第二節 適應證、禁忌證及並發癥 333
第三節 正常十二指腸聲像圖 334
第四節 十二指腸潰瘍 334
第五節 十二指腸良性腫瘤 336
第六節 十二指腸惡性腫瘤 344
第二十九章 壺腹部 351
第一節 壺腹部超聲內鏡檢查技術 351
第二節 適應證、禁忌證及並發癥 352
第三節 正常十二指腸壺腹部聲像圖 352
第四節 壺腹部腺瘤 353
第五節 壺腹癌 355
第三十章 結腸 362
第一節 結腸超聲內鏡檢查技術 362
第二節 適應證、禁忌證及並發癥 364
第三節 正常結腸聲像圖 364
第四節 潰瘍性結腸炎 365
第五節 剋羅恩病 378
第六節 腸結核 385
第七節 結腸息肉 390
第八節 結腸黏膜下腫瘤 401
第九節 結腸癌 410
第十節 結腸壁外壓性病變 425
第三十一章 直腸 433
第一節 直腸腔內超聲檢查技術 433
第二節 適應證、禁忌證及並發癥 435
第三節 正常直腸聲像圖 435
第四節 直腸、肛管炎性病變 436
第五節 直腸肛管損傷及異物存留 439
第六節 直腸肛管腫瘤 439
第三十二章 膽囊 447
第一節 膽囊超聲內鏡檢查技術 447
第二節 膽囊結石 448
第三節 急性膽囊炎 451
第四節 慢性膽囊炎 453
第五節 膽囊良性腫瘤 455
第六節 膽囊惡性腫瘤 458
第三十三章 膽道 463
第一節 膽道超聲檢查技術 463
第二節 膽道超聲內鏡檢查適應證 466
第三節 正常膽道聲像圖 467
第四節 膽管炎 470
第五節 膽管結石 473
第六節 膽管癌 479
第七節 膽管狹窄 487
第八節 Mirizzi綜閤徵 493
第三十四章 胰腺 497
第一節 胰腺超聲內鏡檢查技術 497
第二節 胰腺腔內超聲檢查適應證和禁忌證 502
第三節 正常胰腺聲像圖 502
第四節 急性胰腺炎 507
第五節 慢性胰腺炎 510
第六節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517
第七節 胰腺假性囊腫 522
第八節 胰腺癌 529
第九節 胰腺內分泌腫瘤 536
第十節 胰腺囊腺瘤 542
第十一節 胰管內乳頭狀黏液瘤 549
第三十五章 腹膜後疾病 564
第一節 腹膜後結構超聲內鏡檢查技術 565
第二節 適應證、禁忌證及並發癥 565
第三節 正常腹膜後結構聲像圖 565
第四節 腹膜後腫瘤 566
第五節 腹膜後血腫 574
第六節 腹膜後膿腫 575
第三十六章 門靜脈高壓癥 578
第一節 門靜脈高壓癥EUS檢查技術 578
第二節 適應證、禁忌證及並發癥 579
第三節 正常門靜脈結構聲像圖 580
第四節 食管靜脈麯張 581
第五節 胃底靜脈麯張 584
第三十七章 肝髒 588
第一節 肝髒超聲內鏡檢查技術 588
第二節 適應證、禁忌證及並發癥 589
第三節 正常肝髒聲像圖 589
第四節 肝髒占位性病變的診斷 590
第五節 肝門部腫瘤 593
第三篇 超聲內鏡治療
第三十八章 超聲內鏡引導下膽管引流術 599
第一節 適應證 599
第二節 術前準備 599
第三節 操作方法 600
第四節 術後處理 605
第五節 並發癥及處理 605
第六節 臨床評價 606
第三十九章 超聲內鏡引導下膽管結石移除術 608
第四十章 超聲內鏡引導下膽囊引流術 611
第四十一章 超聲內鏡引導下經口膽囊取石術 617
第一節 超聲內鏡引導下膽囊取石術 617
第二節 超聲內鏡引導下膽囊結石激光碎石術 619
第四十二章 超聲內鏡引導下膽腸吻閤引流術 622
第四十三章 超聲內鏡引導下胰管引流術 625
第四十四章 超聲內鏡引導下胰腺假性囊腫引流術 635
第四十五章 超聲內鏡引導下胰腺膿腫引流及清創術 643
第一節 適應證與禁忌證 643
第二節 術前準備 643
第三節 操作方法 644
第四節 術後處理 649
第五節 並發癥及處理 649
第六節 臨床評價 650
第四十六章 超聲內鏡引導下盆腔積液引流術 653
第四十七章 超聲內鏡引導下消化道腫瘤標記術 656
第四十八章 超聲內鏡引導下消化道腫瘤注射術 662
第四十九章 超聲內鏡引導下射頻消融術 669
第五十章 超聲內鏡引導下無水乙醇消融術 678
第五十一章 超聲內鏡引導下碘-125粒子植入術 684
第五十二章 超聲內鏡引導下碘-131注射術 692
第五十三章 超聲內鏡引導下腹腔神經阻滯術 696
第一節 適應證與禁忌證 697
第二節 術前準備 697
第三節 操作步驟 698
第四節 注意事項及術後處理 699
第五節 並發癥及處理 700
第六節 臨床評價 700
第五十四章 超聲內鏡引導下腹腔神經節碘-125粒子植入術 703
第一節 適應證與禁忌證 703
第二節 術前準備 704
第三節 操作步驟 704
第四節 注意事項及術後處理 705
第五節 並發癥及處理 705
第六節 臨床評價 705
第五十五章 超聲內鏡引導下的血管介入術 707
第一節 超聲內鏡引導下門靜脈高壓的診治 707
第二節 超聲內鏡引導下非靜脈麯張齣血的診治 710
第五十六章 超聲內鏡引導下胃空腸吻閤術 713
附錄 中國內鏡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臨床應用指南 718
《腹腔鏡與消化內鏡技術精要》 概述: 本書旨在為消化係統疾病的診斷與治療領域提供一本全麵、深入且實用的指南。我們聚焦於兩種在現代消化病學中占據核心地位的微創技術——腹腔鏡手術和消化內鏡檢查。通過整閤這兩項技術的理論基礎、操作技巧、適應癥、禁忌癥、並發癥處理以及未來發展趨勢,本書力求為臨床醫生、醫學生、研究人員乃至相關行業從業者構建一個紮實的知識框架。本書的撰寫團隊匯集瞭國內在消化外科與消化內鏡領域的資深專傢,他們將多年的臨床經驗、科研成果和教學心得毫無保留地奉獻齣來,旨在提升國內該領域的整體診療水平。 核心內容: 第一部分:腹腔鏡技術在消化外科中的應用 腹腔鏡手術,作為一種微創外科的典範,已深刻改變瞭消化道疾病的治療模式。本部分將從基礎理論齣發,逐步深入到臨床實踐。 腹腔鏡基礎與器械: 發展曆程與優勢: 詳細迴顧腹腔鏡手術的發展,闡述其相對於開放手術在減輕創傷、縮短恢復期、降低並發癥等方麵的顯著優勢。 腹腔鏡手術室的配置: 詳細介紹腹腔鏡手術所需的核心設備,包括腹腔鏡電視係統(高清、4K)、光源、氣腹機、不同類型的腹腔鏡器械(抓鉗、剪刀、分離鉗、縫閤器等)、能量器械(電刀、超聲刀、射頻刀)、標本袋、吸引器等,並對各種器械的性能、選擇與維護進行詳盡解讀。 無菌操作與氣腹技術: 強調腹腔鏡手術無菌原則的重要性,詳細講解不同氣腹方式( CO2 氣腹)的原理、安全性、禁忌癥、監測指標(如氣腹壓力、潮氣量、血流動力學變化)及應對策略。 解剖學在腹腔鏡下的再認識: 重點復習腹腔、腹膜腔、腸係膜、血管、神經等與消化外科手術密切相關的解剖結構,並著重分析在腹腔鏡下觀察和識彆這些結構的要點與難點,包括標誌性解剖結構的應用。 基本操作技術: 詳細闡述腹腔鏡手術的基本操作技巧,如 trocar 的選擇與置入、鏡頭操作、解剖顯露、組織分離、止血、縫閤、打結(體內結與體外結)等,通過圖文並茂的方式,力求使讀者能夠清晰地掌握每一個操作步驟。 常見消化道疾病的腹腔鏡手術: 胃部疾病: 涵蓋胃潰瘍穿孔修補術、胃十二指腸切除術( Billroth I / II 式)、胃癌根治術(包括全胃切除、近端胃切除、保留幽門胃癌切除術等)、胃部分切除術、胃底摺疊術(抗反流手術)、胃腸吻閤術等。對每種手術的適應癥、禁忌癥、術前評估、術中關鍵步驟、術後並發癥(如吻閤口漏、傾倒綜閤徵、反流等)的預防與處理進行深入分析。 小腸與結直腸疾病: 包括小腸部分切除術、腸粘連鬆解術、闌尾切除術、結腸癌根治術(包括右半結腸切除、左半結腸切除、乙狀結腸癌切除、直腸癌保肛手術等)、迴腸造口術、結腸造口術、便秘相關的手術(如結腸次全切除術)等。重點講解腸道準備、腸道切除與吻閤技術(包括直綫縫閤器、環形切割縫閤器等的使用)、淋巴結清掃策略以及不同部位結直腸癌的腔鏡手術特點。 肝膽胰疾病: 重點介紹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LC )、腹腔鏡膽總管探查取石術、腹腔鏡肝髒部分切除術、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 Whipple 手術)以及腹腔鏡脾切除術等。對膽道解剖的精細識彆、膽囊三角的遊離、膽囊管與膽總管的離斷、肝髒腫瘤的邊界識彆與離斷等關鍵技術進行詳述。 疝修補術: 詳細介紹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 TEP 、 TAPP )以及腹腔鏡切口疝修補術,包括網片的選擇、固定方式以及術後復發與並發癥的處理。 腹腔鏡手術的進階技術與挑戰: 單孔腹腔鏡手術( SILS ): 介紹 SILS 的概念、優勢、器械選擇、技術要點和局限性,以及在消化外科中的應用前景。 機器人輔助腹腔鏡手術: 探討機器人技術在消化外科手術中的優勢,如更精細的操作、更佳的視野、更少的手部震顫,以及其在復雜手術中的應用。 術中導航與影像技術: 介紹術中超聲、熒光成像(如吲哚菁綠)等技術在腹腔鏡手術中的應用,以提高手術的精準性和安全性。 並發癥的識彆與處理: 係統梳理腹腔鏡消化外科手術可能齣現的各種並發癥,包括齣血、感染、漏、腸梗阻、腹腔積液、切口疝等,並提供詳細的診斷方法、處理原則與治療方案。 第二部分:消化內鏡技術在消化係統疾病診斷與治療中的應用 消化內鏡技術是診斷和治療消化道疾病的“金標準”之一,其無創或微創的特點使其應用範圍日益廣泛。本部分將涵蓋消化內鏡檢查的各個方麵,並重點介紹其在臨床實踐中的應用。 消化內鏡基礎與器械: 內鏡的曆史與發展: 簡述消化內鏡從硬管到電子軟鏡的發展曆程,以及其在成像質量、操作靈活性、治療功能等方麵的飛躍。 電子胃腸鏡的組成與分類: 詳細介紹電子胃腸鏡的組成部分(如插入管、操作部、光源處理器、影像處理器等),不同類型內鏡(如胃鏡、結腸鏡、十二指腸鏡、小腸鏡)的特點與適應癥。 內鏡操作技術: 詳細講解胃鏡和結腸鏡的基本操作技術,包括進鏡、退鏡、方嚮控製、活檢、電凝、黏膜剝離( ESD )、黏膜切除( EMR )、息肉切除( Polypectomy )、止血等。強調動作的輕柔、準確與安全。 內鏡下麻醉與鎮靜: 討論內鏡檢查與治療中麻醉與鎮靜的不同選擇、適應癥、禁忌癥、藥物選擇、監測以及相關並發癥的處理。 消化內鏡在疾病診斷中的應用: 食管疾病: 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炎、食管潰瘍、食管靜脈麯張、食管癌、食管憩室、食管異物等。重點講解內鏡下食管黏膜的觀察要點,以及活檢部位與時機。 胃與十二指腸疾病: 急性與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黏膜脫垂、胃腸道間質瘤( GIST )、早期胃癌、賁門失弛緩癥等。詳細闡述糜爛、潰瘍、齣血點、息肉、腫塊的內鏡下形態學特徵,以及對幽門螺杆菌( H. pylori )檢測方法的介紹。 小腸疾病: 小腸黏膜病變(如剋羅恩病)、小腸息肉、小腸腫瘤、小腸血管病變等。介紹小腸鏡檢查的適應癥、技術要點和臨床價值。 結直腸疾病: 結腸息肉、結腸癌、炎癥性腸病(潰瘍性結腸炎、剋羅恩病)、憩室炎、缺血性結腸炎、痔瘡等。重點講解結腸鏡檢查的全麵性、息肉的定性與切除、腸道癌前病變的識彆以及活檢策略。 消化內鏡在疾病治療中的應用(內鏡下介入治療): 止血治療: 消化道齣血的內鏡下止血技術,包括金屬鋏、聚閤物栓塞劑、注射療法(如腎上腺素、硬化劑)、射頻熱療、氬離子凝固術( APC )等,並分析不同齣血原因和部位的止血策略。 息肉切除術: 介紹息肉切除的各種方法,如圈套器切除、熱活檢、黏膜切除術( EMR )、內鏡下黏膜下剝離術( ESD )等,並詳細講解其適應癥、禁忌癥、操作技巧與並發癥。 黏膜病變的切除與剝離: 重點介紹 ESD 技術在早期消化道腫瘤、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早期結直腸癌等病變切除中的應用,強調其精細操作與適應癥的把握。 擴張與支架置入術: 針對消化道狹窄(如賁門失弛緩、術後狹窄、惡性腫瘤引起的狹窄),介紹球囊擴張術、內鏡下支架置入術(金屬支架、塑料支架)及其適應癥、技術要點與並發癥。 異物取齣術: 消化道異物的內鏡下取齣方法,包括不同類型異物(如魚刺、硬幣、電池)的取齣技巧與注意事項。 其他介入治療: 如內鏡下鼻膽管引流( ERBD )、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 ERCP )在膽道與胰腺疾病治療中的應用,以及內鏡下喂養管置入術等。 內鏡的未來發展與挑戰: 超聲內鏡( EUS ): 介紹 EUS 在消化道壁層結構評估、淋巴結診斷、胰腺疾病、膽道疾病診斷與介入治療中的重要作用。 染色內鏡與放大內鏡: 介紹電子染色內鏡(如 NBI 、 FSA )和放大內鏡在提高病變檢齣率、鑒彆良惡性病變方麵的作用。 人工智能( AI )在內鏡中的應用: 探討 AI 如何輔助內鏡醫生進行病竈識彆、息肉分類、病理診斷,提高診斷效率與準確性。 膠囊內鏡: 介紹其在小腸病變診斷中的優勢、局限性與未來發展。 第三部分:腹腔鏡與消化內鏡技術的結閤與協同 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我們將腹腔鏡技術與消化內鏡技術進行有機結閤,強調兩者在診斷與治療消化係統疾病中的協同作用。 診斷與治療的無縫銜接: 探討如何在同一患者身上,根據疾病的特點,閤理地選擇和安排腹腔鏡手術與消化內鏡檢查,實現從診斷到治療的流程優化。例如,通過內鏡發現的早期腫瘤,可直接安排腹腔鏡根治性切除;腹腔鏡手術中發現的解剖變異或可疑病竈,可指導內鏡進一步檢查。 內鏡輔助腹腔鏡手術: 介紹如何在腹腔鏡手術中,利用消化內鏡的引導,提高手術的精準度。例如,在膽總管探查取石術中,利用十二指腸鏡進行膽管造影和取石;在胃腸吻閤術中,利用內鏡監測吻閤口的通暢性。 腹腔鏡治療後的內鏡隨訪: 強調腹腔鏡手術後,消化內鏡在監測術後並發癥、復發以及隨訪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病例分析與討論: 提供一係列經典的腹腔鏡與消化內鏡結閤的臨床病例,從病史、影像學、內鏡檢查、手術過程、術後恢復等多個維度進行深入分析,引導讀者理解技術融閤的實際應用。 本書的特色: 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閤: 既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又有詳實的臨床操作指南,使讀者既能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 內容全麵且深入: 涵蓋瞭消化外科和消化內鏡領域的幾乎所有重要技術和疾病,細節充實,避免泛泛而談。 圖文並茂,直觀易懂: 大量高質量的圖片、圖錶和手術錄像截圖,生動形象地展示關鍵技術和解剖結構。 專傢經驗的凝練: 匯集瞭眾多一綫專傢的臨床智慧和技術訣竅,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前沿技術的引入: 關注行業最新發展,介紹機器人輔助手術、AI 等前沿技術,為讀者描繪未來圖景。 強調協同與整閤: 創新性地提齣腹腔鏡與消化內鏡技術的協同應用,為臨床實踐提供新思路。 目標讀者: 消化內科醫生(包括胃腸、肝膽、胰腺專科醫生) 普外科醫生(特彆是胃腸外科、肝膽外科、腔鏡外科醫生) 消化內鏡技術培訓學員 醫學院校高年級學生 相關醫療器械研發與生産人員 對消化係統疾病診斷與治療感興趣的醫務工作者 《腹腔鏡與消化內鏡技術精要》將成為您在消化係統疾病診療領域不可或缺的寶貴工具書,助您在技術精進的道路上更進一步。

用戶評價

評分

初次翻閱《消化超聲內鏡學》,我最直觀的感受是,這書的裝幀設計非常有品味,紙張的質感極佳,拿在手裏沉甸甸的,是一種很舒服的觸感。封麵配色沉靜而不失格調,很有學術書籍的範兒,這讓我對這本書的內容充滿瞭期待,以為會是一本嚴謹而深入的學術著作。然而,當我開始閱讀時,纔發現它似乎在講述一個截然不同的故事。書中大篇幅地描繪瞭不同地域的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從遙遠的北歐冰原到神秘的非洲叢林,再到古老的東方文明,都留下瞭作者的足跡。他用一種非常詩意和富有想象力的筆觸,將這些古老的故事重新演繹,並試圖從中挖掘齣人類共通的情感和價值觀。書中穿插瞭大量的精美插畫,風格各異,有的寫實,有的抽象,都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趣味性。我尤其著迷於作者對不同文化背景下“英雄之旅”的解讀,他通過對比不同神話中的英雄形象,闡述瞭勇氣、犧牲、智慧等品質在人類文明中的意義。雖然我本來是衝著醫學相關的內容來的,但這本書的文學性和人文色彩也著實讓我驚艷。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讓我重新審視那些古老而充滿魅力的故事。

評分

我帶著對醫學前沿技術的嚮往,購買瞭《消化超聲內鏡學》,幻想著能夠深入瞭解這項診斷技術在臨床應用上的最新進展。然而,這本書的內容走嚮讓我大跌眼鏡。它竟然是一本關於“如何在傢種植有機蔬菜,享受田園生活”的詳盡指南。書中從土壤的選擇、肥料的製作,到各類蔬菜的種植技巧,以及病蟲害的防治,都進行瞭細緻的講解。作者的語言樸實而充滿熱情,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農夫在嚮你傳授他的心得。他詳細地列齣瞭不同季節適閤種植的蔬菜種類,並提供瞭具體的播種、育苗、移栽和采收時間錶。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自製堆肥”的部分,作者介紹瞭多種簡便易行的堆肥方法,讓我在傢中也能輕鬆實現廚餘垃圾的資源化利用。他還分享瞭許多關於如何應對不同天氣狀況的經驗,以及如何製作天然的驅蟲劑,避免使用化學農藥。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關於健康飲食和生活方式的建議,強調瞭食用新鮮、無汙染蔬菜對身心健康的重要性。雖然這本書的內容和我最初的期望完全不符,但它激發瞭我對綠色生活的熱愛,並且讓我開始計劃在自傢陽颱上開闢一塊屬於自己的小菜園。

評分

這本書的書名是《消化超聲內鏡學》,但實際拿到手後,我驚奇地發現它並沒有我預想中的那樣,深入探討消化係統疾病的超聲內鏡診斷技術。相反,它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管理你的日程錶,讓你每天都充滿驚喜”的指南。一開始我以為自己拿錯瞭書,但書脊上的書名清晰無誤。翻開第一頁,撲麵而來的是關於番茄工作法的詳細介紹,作者洋洋灑灑地寫瞭如何劃分工作時間,如何休息,甚至還舉瞭許多例子來說明高效工作帶來的滿足感。接著,他又花瞭大量的篇幅講述瞭如何利用日曆工具來規劃一周甚至一個月的任務,並且提供瞭許多實用的模闆,可以根據自己的工作性質和生活習慣進行調整。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應對拖延癥”的章節,作者並沒有給齣空泛的建議,而是提供瞭一係列循序漸進的練習,讓我能夠逐步剋服那些總是讓我提不起精神的任務。書中還涉及瞭一些關於時間管理的心理學原理,解釋瞭為什麼我們會拖延,以及如何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習慣。總的來說,雖然書名與內容存在巨大反差,但這本關於時間管理的“意外之喜”倒也給瞭我不少啓發。我原本是想學習醫學知識的,但現在我感覺自己的工作效率要提高一大截瞭。

評分

手捧《消化超聲內鏡學》,我期待著一本能為我打開消化係統神秘麵紗的專業著作。然而,這本書的內容卻齣乎意料地偏離瞭醫學軌道,轉而描繪瞭一幅幅關於“如何在傢布置齣溫馨舒適的書房,打造屬於自己的閱讀空間”的畫捲。作者以一種極其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分享瞭自己對閱讀的熱愛,以及如何將這種熱愛融入到居傢環境的營造中。書中從書房的選址、采光,到傢具的選擇、燈光的布置,再到裝飾品的搭配,都進行瞭細緻的建議。他強調瞭書房不僅僅是存放書籍的空間,更是一個能夠激發靈感、放鬆身心的港灣。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書架的陳列藝術”的章節,作者介紹瞭如何根據書籍的類型、顔色、尺寸來擺放,讓書架既實用又美觀。他還分享瞭許多關於如何利用綠植、香薰、音樂來營造閱讀氛圍的技巧,讓整個空間充滿瞭生命力和藝術感。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關於不同文學流派的介紹,以及對一些經典著作的獨到見解,仿佛在引導讀者在美麗的閱讀空間中,開啓一場場心靈的探險。雖然這本書的內容與我最初的醫學學習目標無關,但它卻意外地觸動瞭我內心深處對閱讀的熱情,並且讓我開始憧憬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充滿書香的寜靜角落。

評分

拿到《消化超聲內鏡學》這本書時,我首先被它的封麵上那張精美的插畫所吸引。那是一幅描繪星空和宇宙的畫作,色彩絢麗,意境深遠,瞬間就點燃瞭我對宇宙奧秘的好奇心。我以為這本書會深入探討天文學的知識,或者介紹一些前沿的太空探索技術。然而,當我翻開書頁,映入眼簾的卻是關於“如何培養一隻有愛心、懂禮貌的寵物狗”的詳細指南。作者以一種非常溫柔細膩的筆觸,講述瞭如何與狗狗建立深厚的情感連接,如何通過科學的方法進行訓練,以及如何理解狗狗的行為語言。書中從選擇幼犬的注意事項,到幼犬的喂養、清潔、社交化訓練,都進行瞭詳盡的闡述。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積極強化訓練”的章節,作者通過大量的實例,生動地展示瞭如何通過奬勵和鼓勵來塑造狗狗的良好行為,而非懲罰。他還分享瞭許多關於如何與狗狗進行情感互動的小技巧,比如如何通過眼神交流、肢體語言來增進彼此的理解。書中還涉及瞭一些關於狗狗健康護理的知識,比如如何辨彆狗狗的常見疾病,以及如何進行日常的健康檢查。雖然這本書的內容與我最初的期待相去甚遠,但它卻讓我對養寵物的世界有瞭全新的認識,並且讓我深深地愛上瞭那些毛茸茸的小生命。

評分

正版,內容經典,值得推薦!

評分

多學習多學習多學習

評分

送貨快,質量好,是正品

評分

正版書,值得擁有。

評分

老婆科室裏買來用的,書很好,價格不錯。

評分

書真心不錯,不過不知道是我眼睛毒還是什麼原因看瞭幾頁就發現有錯字瞭……,纔買兩天居然降價14元,有點鬱悶?

評分

超值價,終於買到瞭心儀已久的寶貝。為京東618點贊?

評分

好書,正品,用塑料袋裝的,書非常重,所以外殼邊緣破瞭,希望能用心保護

評分

不錯的科室用書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