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特繪圖版醫學全集——第4捲:皮膚係統(中文翻譯版,原書第2版)

奈特繪圖版醫學全集——第4捲:皮膚係統(中文翻譯版,原書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 奈特 等 編,劉躍華 等 譯
圖書標籤:
  • 醫學
  • 皮膚病學
  • 解剖學
  • 圖解
  • 奈特繪圖版
  • 醫學全集
  • 臨床醫學
  • 醫學教育
  • 皮膚係統
  • 醫學參考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科學齣版社
ISBN:9787030514479
版次:01
商品編碼:12279092
包裝:精裝
叢書名: 奈特繪圖版醫學全集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11-01
頁數:292
字數:60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作者以通俗易懂的形式,簡明扼要地介紹瞭人體皮膚係統的正常解剖、生理與異常狀態下的相關改變 , 以及疾病的關鍵知識,並配以形象逼真、高度概括的插圖,將深奧的基礎科學與臨床醫學融會貫通,瞬間使人領悟奇妙的人體結構和機體功能,以及疾病發生機製和臨床錶現的原由。《奈特繪圖版醫學全集——第4捲:皮膚係統(中文翻譯版,原書第2版)》實現瞭“醫學與藝術”“理論與臨床”“專業與科普”的三大完美結閤,是一部具有近 70 年沉澱和輝煌的經典著作。

目錄

目錄
第1章 皮膚解剖學、生理學和組織胚胎學 1
一、皮膚組織胚胎學 2
二、正常皮膚解剖學 3
三、正常皮膚組織學 4
四、皮膚生理學:角化的過程 5
五、皮膚正常菌群 6
六、維生素D的代謝 7
七、光生物學 8
八、傷口愈閤 10
九、形態學 11
第2章 良性增生 13
一、軟縴維瘤 14
二、Becker痣(平滑肌錯構瘤) 16
三、皮膚縴維瘤(硬化性血管瘤) 17
四、小汗腺汗孔瘤 18
五、小汗腺螺鏇腺瘤 19
六、小汗腺汗管瘤 20
七、雀斑和黑子 21
八、錶皮包涵體囊腫 23
九、錶皮痣 24
十、縴維毛囊瘤 25
十一、縴維性丘疹 26
十二、腱鞘囊腫 27
十三、血管球瘤和血管球性血管瘤 28
十四、乳頭狀汗腺瘤 29
十五、汗囊瘤 30
十六、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 31
十七、平滑肌瘤 32
十八、苔蘚樣角化病 34
十九、脂肪瘤 35
二十、中縫囊腫 36
二十一、色素痣 37
二十二、粟丘疹 40
二十三、神經縴維瘤 42
二十四、淺錶脂肪瘤樣痣 44
二十五、太田痣和伊藤痣 45
二十六、皮脂腺痣 46
二十七、皮膚骨瘤 47
二十八、柵欄狀有包膜神經瘤 48
二十九、毛根鞘囊腫(毛發囊腫) 49
三十、汗孔角化癥 50
三十一、化膿性肉芽腫 51
三十二、網狀組織細胞瘤 52
三十三、脂溢性角化病 53
三十四、Spitz痣 54
第3章 惡性增生 55
一、附屬器惡性腫瘤 56
二、血管肉瘤 57
三、基底細胞癌 58
四、鮑恩病 60
五、鮑恩樣丘疹病 61
六、皮膚轉移癌 62
七、隆凸性皮膚縴維肉瘤 63
八、乳房和乳房外Paget 病 64
九、卡波西肉瘤 65
十、角化棘皮瘤 66
十一、黑色素瘤 67
十二、Merkel 細胞癌 69
十三、蕈樣肉芽腫 70
十四、皮脂腺癌 72
十五、鱗狀細胞癌 73
第4章 皮疹 75
一、黑棘皮病 76
二、尋常痤瘡 77
三、項部瘢痕疙瘩性痤瘡 79
四、急性發熱性嗜中性皮膚病(Sweet綜閤徵) 80
五、變應性接觸性皮炎 81
六、特應性皮炎 84
七、自身炎癥綜閤徵 86
八、昆蟲叮咬 90
九、鈣化防禦 92
十、皮膚紅斑狼瘡 94
十一、皮膚鬆弛癥 97
十二、皮肌炎 98
十三、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100
十四、匐行性穿通性彈性縴維病 102
十五、發疹性黃瘤 103
十六、火激紅斑 105
十七、離心性環狀紅斑 106
十八、多形紅斑、Stevens-Johnson綜閤徵和中毒性錶皮壞死鬆解癥 107
十九、結節性紅斑 109
二十、Fabry病 110
二十一、固定性藥疹 111
二十二、痛風 112
二十三、移植物抗宿主病 115
二十四、環狀肉芽腫 116
二十五、Grave病和脛前黏液性水腫 117
二十六、化膿性汗腺炎(反常性痤瘡) 118
二十七、刺激性接觸性皮炎 119
二十八、毛發角化病 120
二十九、朗格漢斯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癥 121
三十、白細胞碎裂性血管炎 124
三十一、扁平苔蘚 126
三十二、慢性單純性苔蘚 127
三十三、下肢血管功能不全 128
三十四、肥大細胞病 129
三十五、硬斑病 132
三十六、黏液水腫 133
三十七、類脂質漸進性壞死 134
三十八、漸進性壞死性黃色肉芽腫 135
三十九、中性粒細胞性小汗腺炎 136
四十、褐黃病 137
四十一、血液疾病的口腔錶現 139
四十二、植物光敏性皮炎 140
四十三、色素性紫癜 141
四十四、玫瑰糠疹 142
四十五、毛發紅糠疹 143
四十六、結節性多動脈炎 144
四十七、妊娠性瘙癢性蕁麻疹性丘疹和斑塊 146
四十八、彈性縴維假黃瘤 147
四十九、銀屑病 148
五十、放射性皮炎 152
五十一、反應性關節炎 154
五十二、酒渣鼻 155
五十三、結節病 156
五十四、硬皮病(進行性係統性硬化癥) 158
五十五、脂溢性皮炎 159
五十六、炎癥性腸病的皮膚錶現 160
五十七、淤積性皮炎 162
五十八、蕁麻疹 163
五十九、白癜風 164
第5章 自身免疫性大皰病 165
一、基底膜帶、半橋粒和橋粒 166
二、類天皰瘡 168
三、黏膜類天皰瘡 169
四、皰疹樣皮炎 170
五、獲得性大皰性錶皮鬆解癥 172
六、綫狀IgA 大皰性皮病 174
七、副腫瘤性天皰瘡 175
八、落葉型天皰瘡 176
九、尋常型天皰瘡 177
第6章 感染性疾病 179
一、放綫菌病 180
二、芽生菌病 181
三、軟下疳 182
四、球孢子菌病 183
五、隱球菌病 184
六、皮膚幼蟲移行癥 185
七、皮膚癬菌病 186
八、單純皰疹病毒 190
九、組織胞漿菌病 194
十、麻風(漢森病) 195
十一、虱病 196
十二、萊姆病 198
十三、性病性淋巴肉芽腫 199
十四、腦膜炎球菌性血癥 200
十五、傳染性軟疣 202
十六、副球孢子菌病 203
十七、疥瘡 204
十八、孢子絲菌病 205
十九、金黃色葡萄球菌皮膚感染 206
二十、梅毒 210
二十一、水痘 213
二十二、帶狀皰疹 214
二十三、疣 216
第7章 毛發和甲疾病 219
一、斑禿 220
二、雄激素性脫發 221
三、常見甲疾病 222
四、毛乾異常 225
五、毛囊附屬器的正常結構和功能 226
六、甲單位的正常結構及功能 228
七、休止期脫發和生長期脫發 230
八、拔毛癖 231
第8章 營養和代謝性疾病 233
一、維生素B1缺乏癥 234
二、血色病 238
三、代謝性疾病:Niemann-Pick病、von Gierke病和半乳糖血癥 240
四、糙皮病 242
五、苯丙酮尿癥 244
六、壞血病 248
七、維生素A缺乏癥 252
八、維生素K缺乏癥和維生素K拮抗藥 254
九、肝豆狀核變性 258
第9章 遺傳性皮膚病和綜閤徵 259
一、艾迪生病 260
二、澱粉樣變性 262
三、基底細胞痣綜閤徵 264
四、卡尼綜閤徵 266
五、庫欣綜閤徵和庫欣病 268
六、庫欣綜閤徵:病理生理學 270
七、唐氏綜閤徵 272
八、Ehlers-Danlos綜閤徵 274
九、馬方綜閤徵 275
十、神經縴維瘤病 276
十一、結節性硬化癥 278
《奈特繪圖版醫學全集——第4捲:皮膚係統》是一部詳盡描繪人體皮膚及其附屬器官的專業醫學著作。此書中文翻譯版,基於原書第二版,旨在為皮膚科醫生、內科醫生、外科醫生、以及所有對皮膚科學有深入瞭解需求的醫學專業人士提供一本權威、實用且圖文並茂的參考資料。 全書內容圍繞皮膚這一復雜而至關重要的器官展開,從其基本結構、胚胎發育,到各種病理生理過程和臨床疾病,均進行瞭係統而深入的闡述。其核心價值在於其“繪圖版”的特色,通過大量精美的、高分辨率的插圖,將抽象的解剖結構、組織學特徵、細胞活動以及疾病的病理改變以直觀易懂的方式呈現齣來,極大地增強瞭讀者的理解力和記憶力。 結構與內容概覽: 本書的結構設計精巧,邏輯清晰,遵循從宏觀到微觀,從基礎到臨床的科學研究和學習路徑。 第一部分:皮膚的正常結構與功能(Norm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Skin) 皮膚的解剖學(Anatomy of the Skin): 詳細介紹瞭皮膚的分層結構,包括錶皮(epidermis)、真皮(dermis)和皮下組織(subcutaneous tissue)的各個層次。對於錶皮的各個層級——角質層(stratum corneum)、透明層(stratum lucidum)、顆粒層(stratum granulosum)、棘層(stratum spinosum)和基底層(stratum basale)——均有詳盡的描述,包括其細胞組成、結構特點以及各自的功能。同樣,對真皮的乳頭層(papillary dermis)和網狀層(reticular dermis)也進行瞭細緻的劃分和闡述。 皮膚的組織學(Histology of the Skin): 深入到細胞和亞細胞層麵,通過高質量的組織切片圖,展示皮膚各層細胞的形態、排列以及細胞間的相互關係。重點講解瞭角質形成細胞(keratinocytes)、黑色素細胞(melanocytes)、朗格漢斯細胞(Langerhans cells)和默剋爾細胞(Merkel cells)等主要細胞群的結構和功能。 附屬器官(Appendages of the Skin): 詳細闡述瞭汗腺(sweat glands,包括外泌汗腺 eccrine 和頂泌汗腺 apocrine)、皮脂腺(sebaceous glands)、毛囊(hair follicles)及其附屬的竪毛肌(arrector pili muscle)的解剖結構、生理功能以及在皮膚健康中的作用。對指甲(nails)的生長、結構和功能也進行瞭獨立的章節介紹。 皮膚的生理學(Physiology of the Skin): 涵蓋瞭皮膚在體溫調節(thermoregulation)、感覺(sensation)、屏障功能(barrier function)、維生素D閤成(vitamin D synthesis)、免疫(immunology)等方麵的關鍵生理過程。例如,皮膚如何通過齣汗和血管舒張/收縮來維持體溫;皮膚的機械、觸覺、痛覺和溫覺感受器是如何工作的;皮膚的脂質屏障和角質層屏障是如何防止水分丟失和外界物質入侵的。 皮膚的胚胎學(Embryology of the Skin): 追溯瞭皮膚及其附屬器官的起源和發育過程,從受精卵開始,逐步分化形成不同皮膚結構。這部分內容對於理解先天性皮膚異常和某些發育性疾病具有重要意義。 第二部分:皮膚病的診斷(Diagnosis of Skin Diseases) 病史采集與體格檢查(History Taking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強調瞭詳細的病史采集對於皮膚病診斷的重要性,包括癥狀的性質、發生時間、發展過程、誘發或緩解因素等。詳細介紹瞭皮膚科體格檢查的要點和技巧,如何係統地觀察和描述皮膚病變(如皮損的形態、顔色、質地、分布、融閤程度等),以及對附屬器官進行檢查。 臨床技術與輔助檢查(Clinical Techniques and Ancillary Tests): 介紹瞭皮膚科常用的診斷技術,包括皮膚鏡檢查(dermoscopy)、伍德燈檢查(Wood's lamp examination)、颳片檢查(scraping)、拔毛檢查(epilation)、碘酒/酒精塗抹等。同時,也係統介紹瞭各種實驗室檢查方法,如皮膚活檢(skin biopsy)的適應癥、取材原則、固定和處理方法,以及組織病理學(histopathology)在診斷中的核心作用。還包括微生物學檢查(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s,如細菌、真菌、病毒培養和鑒定)、免疫學檢查(immunological examinations,如免疫熒光、血清學檢測)和分子生物學技術(molecular biology techniques)在診斷中的應用。 影像學檢查(Imaging Studies): 簡要介紹瞭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影像學檢查(如超聲、CT、MRI)在評估皮膚腫瘤、皮膚感染擴散或皮膚相關係統的疾病時可能發揮的作用。 第三部分:皮膚病的分類與臨床錶現(Classification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Skin Diseases) 炎癥性皮膚病(Inflammatory Dermatoses): 這是本書篇幅最宏大的部分之一,涵蓋瞭最常見和最復雜的皮膚疾病。 濕疹與皮炎(Eczema and Dermatitis): 詳細分類和描述瞭各種類型的濕疹,如特應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接觸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包括刺激性和過敏性)、脂溢性皮炎(seborrheic dermatitis)、汗皰疹(dyshidrotic eczema)等,深入分析其病因、發病機製、臨床特徵和治療原則。 銀屑病(Psoriasis): 詳細闡述瞭銀屑病的各種亞型(如尋常型、關節型、膿皰型、紅皮病型),討論其遺傳易感性、免疫學發病機製、臨床錶現、影像學特徵及治療策略。 丘疹鱗屑性疾病(Papulosquamous Disorders): 除瞭銀屑病,還包括玫瑰糠疹(pityriasis rosea)、扁平苔蘚(lichen planus)等,對其形態學特徵、病理生理和鑒彆診斷進行瞭深入探討。 蕁麻疹與血管性水腫(Urticaria and Angioedema): 介紹瞭急性與慢性蕁麻疹的誘因、發病機製、臨床錶現及治療,並對血管性水腫進行瞭區分和闡述。 紅斑狼瘡(Lupus Erythematosus): 重點介紹皮膚狼瘡的各種錶現,如盤狀狼瘡(discoid lupus erythematosus)、亞急性皮膚狼瘡(subacute cutaneous lupus erythematosus)和係統性狼瘡的皮膚錶現,討論其免疫學基礎和臨床治療。 皮膚澱粉樣變(Cutaneous Amyloidosis): 介紹不同類型的皮膚澱粉樣變,包括原發性局限性皮膚澱粉樣變和繼發性皮膚澱粉樣變。 感染性皮膚病(Infectious Diseases of the Skin): 細菌感染(Bacterial Infections): 詳述瞭膿皰瘡(impetigo)、毛囊炎(folliculitis)、癤(furuncle)、癰(carbuncle)、丹毒(erysipelas)、蜂窩織炎(cellulitis)、麻風(leprosy)等常見細菌性皮膚感染的病原學、臨床特點、並發癥及抗生素治療。 真菌感染(Fungal Infections): 詳細介紹瞭皮膚癬菌病(tinea,包括頭癬、體癬、股癬、足癬、手癬)、念珠菌病(candidiasis)、馬拉色菌毛囊炎(Malassezia folliculitis)等,包括其病原體、傳播途徑、臨床錶現、診斷和抗真菌治療。 病毒感染(Viral Infections): 涵蓋瞭單純皰疹(herpes simplex)、帶狀皰疹(herpes zoster)、尋常疣(verruca vulgaris)、蹠疣(verruca plantaris)、尖銳濕疣(condyloma acuminata)、傳染性軟疣(molluscum contagiosum)、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等,對其病原學、臨床特徵、傳播方式和抗病毒治療進行瞭詳細介紹。 寄生蟲感染(Parasitic Infections): 重點講述疥瘡(scabies)、虱病(pediculosis)等,強調其診斷方法和殺蟲劑治療。 腫瘤性皮膚病(Neoplasms of the Skin): 良性腫瘤(Benign Tumors): 介紹瞭各種常見的良性皮膚腫瘤,如脂溢性角化病(seborrheic keratosis)、皮脂腺瘤(sebaceous adenoma)、毛發上皮瘤(trichilemmoma)、血管瘤(hemangioma)、淋巴管瘤(lymphangioma)、痣(nevus,包括色素痣、血管痣等)等,重點在於其形態學特徵和鑒彆。 皮膚癌(Skin Cancer): 這是本書極為重要且臨床價值極高的部分。詳盡介紹瞭基底細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鱗狀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黑色素瘤(melanoma)的發生發展、危險因素、臨床錶現、分期、病理學診斷、手術及輔助治療。此外,還涉及少見的皮膚惡性腫瘤,如 Merkel 細胞癌(Merkel cell carcinoma)、皮膚淋巴瘤(cutaneous lymphoma)、肉瘤(sarcoma)等,對其早期識彆和處理提供瞭指導。 色素異常性疾病(Disorders of Pigmentation): 色素沉著性疾病(Hyperpigmentation Disorders): 包括雀斑(ephelides)、黃褐斑(melasma)、炎癥後色素沉著(postinflammatory hyperpigmentation)、黑棘皮病(acanthosis nigricans)等,分析其原因和治療。 色素減退性疾病(Hypopigmentation Disorders): 重點介紹瞭白癜風(vitiligo)的各種類型、病因機製、臨床錶現及治療進展,以及其他原因導緻的色素減退。 其他重要皮膚病學領域: 皮膚血管性疾病(Vascular Diseases of the Skin): 涵蓋瞭血管炎(vasculitis)、紫癜(purpura)、血管瘤、血管畸形等。 結締組織病與皮膚(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 and the Skin): 討論瞭係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dermatomyositis)、硬皮病(scleroderma)等係統性疾病在皮膚上的錶現,強調皮膚作為係統性疾病早期預警信號的重要性。 皮膚附屬器官疾病(Diseases of the Skin Appendages): 深入探討瞭脫發(alopecia,包括雄激素性脫發、斑禿等)、多毛癥(hirsutism)、痤瘡(acne vulgaris)、酒渣鼻(rosacea)、指甲病變(nail disorders)等。 口腔黏膜疾病(Oral Mucosal Diseases): 盡管是皮膚係統,本書也包含對口腔黏膜常見疾病的介紹,如口腔潰瘍(oral ulcer)、唇炎(cheilitis)、扁平苔蘚的口腔錶現等。 藥物性皮膚病(Drug Eruptions): 詳述瞭各種藥物可能引起的皮膚反應,從常見的皮疹到嚴重的 Stevens-Johnson 綜閤徵(SJS)和中毒性錶皮壞死鬆解癥(TEN)。 本書的特點與優勢: 1. 精美的插圖和詳細的圖注: 這是“繪圖版”最大的特色。書中包含數韆幅高清晰度的彩色照片,覆蓋瞭各種皮膚病變的典型外觀,以及清晰的組織病理學圖片、解剖示意圖和病理機製圖。每一幅插圖都配有詳細的說明,精準地指齣關鍵的形態學特徵和病理改變,極大地彌補瞭文字描述的不足,幫助讀者建立直觀的認識。 2. 內容全麵而深入: 涵蓋瞭皮膚科學的絕大部分內容,從基礎理論到臨床實踐,從常見病到罕見病,無所不包。作者在各個領域都進行瞭深入的探討,對於復雜的發病機製和治療方案,也力求解析透徹。 3. 嚴謹的科學性和權威性: 本書基於最新的醫學研究成果和臨床指南,內容嚴謹,引用可靠。其權威性使其成為皮膚科領域的經典著作,被廣泛推薦為學習和參考的必備書籍。 4. 結構邏輯清晰,易於查閱: 書中的章節劃分閤理,內容編排有序,便於讀者根據自身需求進行查閱。索引和目錄設計詳細,能夠幫助讀者快速找到所需信息。 5. 臨床指導性強: 不僅關注疾病的描述,更側重於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書中提供瞭大量的臨床病例分析和治療方案建議,具有很強的實踐指導意義,能夠幫助臨床醫生提高診斷水平和治療效果。 6. 語言準確,翻譯到位: 中文翻譯版在保持原文科學嚴謹性的同時,力求語言流暢、專業,符閤中文醫學術語的習慣,方便中國醫學專業人士閱讀理解。 適用人群: 皮膚科醫生: 無論是初學者還是資深專傢,都能從中獲益。初學者可以係統地學習皮膚病學的基本知識和診斷技能;有經驗的醫生可以將其作為一本全麵的參考書,解決疑難雜癥,瞭解最新的研究進展。 內科、外科、兒科、婦産科等相關科室醫生: 許多全身性疾病都伴有皮膚錶現,本書可以幫助這些科室的醫生更好地識彆和管理與皮膚相關的癥狀。 醫學院學生: 是學習皮膚病學專業課程的優秀教材和參考書,其豐富的插圖和清晰的講解有助於學生建立紮實的理論基礎和臨床概念。 醫學研究人員: 可以從中獲取皮膚科學的最新信息和研究方嚮,為自己的科研工作提供支持。 對皮膚健康有深入瞭解需求的專業人士: 如美容整形醫生、藥學研究人員、生物技術專傢等。 總而言之,《奈特繪圖版醫學全集——第4捲:皮膚係統》以其卓越的圖文結閤、內容之詳實、論述之嚴謹、臨床之實用,成為皮膚科學領域不可或缺的參考寶典。它不僅是一本書,更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臨床導師,一位精準的解剖學傢,一位清晰的病理學傢,引領讀者深入探索人體最外層、最龐大、最復雜的器官——皮膚的奧秘。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是一名在基層醫院工作的全科醫生,日常工作中也會接觸到一些常見的皮膚問題,比如濕疹、皮癬、帶狀皰疹等等。之前我主要依靠一些基礎的醫學教科書來處理這些問題,但總覺得在診斷和治療上不夠精細。《奈特繪圖版醫學全集——第4捲:皮膚係統》的中文翻譯版,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實用的臨床參考工具。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清晰、簡潔的診斷流程和鑒彆診斷要點,幫助我快速準確地判斷患者的病情。在治療方麵,我希望能獲得最新的、基於證據的治療方案推薦,包括藥物的選擇、劑量、療程以及副作用的管理。此外,對於一些需要轉診的復雜病例,我也希望書中能有明確的轉診指徵和建議。本書的插圖質量也非常重要,希望能有豐富的臨床圖片,幫助我更好地認識各種皮膚病。

評分

作為一名資深皮膚科醫生,我對於學習新知識和更新臨床技能有著持續的需求。奈特繪圖版係列一直以其嚴謹的科學性和精湛的藝術性著稱,這次的第四捲《皮膚係統》更是備受期待。我尤其看重其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希望它不僅僅停留在基礎的皮膚解剖和生理層麵,更能深入探討皮膚科領域最新的研究進展、突破性的治療方法以及前沿的診斷技術。例如,在過敏性皮膚病、自身免疫性皮膚病、皮膚腫瘤以及皮膚感染等領域,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最新的循證醫學證據和臨床指南。此外,對於一些復雜的病例,我期待它能夠提供詳細的鑒彆診斷思路和多學科協作的視角。這本書的翻譯質量也至關重要,我希望譯者能夠準確傳達原文的醫學術語和精髓,避免齣現誤譯或理解偏差,確保我們能夠無障礙地獲取最前沿的醫學信息。

評分

我是一名研究型醫學院的學生,對於奈特繪圖版係列的嚴謹性和科學性早有耳聞。這次的第四捲《皮膚係統》對我來說,是一個深入研究皮膚科學領域絕佳的學習資源。我非常關注書中在分子生物學、遺傳學以及免疫學等前沿領域與皮膚病學相結閤的內容。例如,關於皮膚屏障功能的分子機製、炎癥信號通路在皮膚疾病中的作用、皮膚腫瘤的基因突變與靶嚮治療等,都是我希望能夠深入瞭解的方麵。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最新的研究數據、實驗結果以及理論模型,並且能夠引用權威的文獻。此外,對於一些罕見的皮膚病,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詳細的病理生理機製和最新的研究進展,為我的科研方嚮提供參考。這本書的圖解應該不僅僅是解剖學上的直觀,更能體現細胞和分子層麵的動態過程。

評分

我是一名業餘的健康愛好者,對人體皮膚的奧秘一直充滿好奇。之前接觸過一些關於皮膚護理的書籍,但總覺得不夠深入和係統。《奈特繪圖版醫學全集——第4捲:皮膚係統》的齣現,對我來說無疑是一份驚喜。我希望能通過這本書,係統地瞭解皮膚的構造,比如錶皮、真皮、皮下組織各自的功能,以及毛發、指甲、汗腺、皮脂腺這些附屬器官是如何運作的。同時,我也希望它能解釋一些常見的皮膚問題,比如為什麼會長痘痘,為什麼皮膚會發癢,為什麼會有雀斑和皺紋等等,並且能夠提供一些科學的解釋和基礎的預防建議。我尤其看重這本書的插圖,希望它能用非常直觀的方式展示這些過程,讓我這個非專業人士也能看得懂。如果它還能介紹一些影響皮膚健康的因素,比如紫外綫、汙染、飲食等等,那就更好瞭。

評分

終於等到《奈特繪圖版醫學全集——第4捲:皮膚係統》中文翻譯版的齣版,實在是太令人振奮瞭。我一直非常關注奈特繪圖版係列,尤其是其精美的插圖和清晰的講解,簡直是學習醫學知識的利器。這次的第四捲聚焦皮膚係統,我早早就開始期待瞭。拿到書後,翻閱瞭幾頁,就被它細緻入微的插畫風格深深吸引。那些關於皮膚結構、生理功能,乃至各種病變的圖解,栩栩如生,仿佛能夠觸碰到皮膚的紋理,感受到細胞的運作。相較於一些文字堆砌的教材,奈特繪圖版的光輝在於它將抽象的醫學概念具象化,讓學習過程變得生動有趣,也更容易理解和記憶。作為一名對皮膚病學充滿好奇的醫學生,我深信這本書將是我未來學習和臨床實踐中不可或缺的參考書。我特彆期待它能夠涵蓋常見的皮膚疾病,從病因、發病機製到臨床錶現、診斷和治療,都有詳盡的論述,並且能夠輔以大量的病理圖片和臨床照片,這將極大地提升我的診斷能力和鑒彆診斷的準確性。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