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从五千余篇“舆论场”研究成果中爬罗剔块,逐年甄选,举其荦荦大者,将其珍珠穿线般集成一辑,寻求多元“舆论场”走向“一体化”的科学依据,以推进中国社会进步为价值诉求,善莫大焉。该书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实事求是。全书按事物发生、发展的顺序编排,脉络分明;以问题梳理为导向谋篇布局,富有历史纵深感;融问题提出、现象描摹、理论解析和对策探究于一炉,视野开阔。
作者简介
张淑华,河南新密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副院长。2008 年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2010~2014 年在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省优秀社科学者等多项荣誉。近5 年主持国家社科项目1 项,教育部项目1 项,其他省部级项目3 项。出版学术著作4 部,发表论文30 余篇,对新媒体传播和网络舆论有较多关注。
王佳林,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李凌凌,郑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目录
第一部分 分散表达与凝聚共识:前十年成果撷集
(1998)增强新闻报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力【南振中】
(1999)“病理标本”与舆论场
——写作《140万双袜子的命运》的感想【余兰生】
(2000)舆论场效应的利用及调适【熊志超】
(2001)电视谈话节目如何营造舆论场【吴玉兰】
(2003)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改进新闻报道的着力点
——对“三贴近”本质和核心的思考【南振中】
(2004)寻求“媒体舆论场”与“口头舆论场”最大重合度
【新华社“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研究”课题组】
(2005)《决策》栏目对“舆论场”的借鉴【李 杨】
(2006)新闻报道要对公众舆论进行导航
——关于把“两个舆论场”统一起来的思考【鲁兰洲】
(2007)以媒体为支点的三个舆论场整合探讨【刘九洲 付金华】
第二部分 新媒体热词与研究热点:新语境下的五年
(2009)中国语境下的网络“舆论场”【胡 泳】
(2010)网络舆论场的构成及其研究方法探析
——试述西方学者的“场”论对中国网络舆论场研究带来的启示【余秀才】
(2011)虚拟舆论场:政府怎样发挥主场优势【陈力丹】
(2011)当前中国舆论场的宏观观察【张涛甫】
(2011)人民网评之一:打通“两个舆论场”
——善待网民和网络舆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2011)人民网评之二:为“网络问政”喝彩
——善待网民和网络舆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2011)人民网评之三:对话“意见领袖”
——善待网民和网络舆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2011)人民网评之四:网络舆论的“生态治理”
——善待网民和网络舆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2011)人民网评之五:网民、人民和公民
——善待网民和网络舆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2011)官方民间舆论场异同剖析【童 兵】
(2012)从“威权舆论”到“权威舆论”
——“微时代”主流舆论的解构与重振【周廷勇】
(2012)@人民日报:对接两个舆论场的有益尝试【明廷栋 王 琪 沈 阳】
(2012)“两个舆论场”的由来和融通之道【祝华新】
(2012)求解“两个舆论场”的最大公约数
——自媒体时代党报创新实践的“集体性自觉”【赵 兵 李建春】
(2012)2012年新媒体热词【邓 瑜】
第三部分 理论思辨与实践总结:最近五年成果汇集
(2013)“两个舆论场”若干歧义的破解【刘建明】
(2013)论具有中国特色舆论场之构建【何溢诚】
(2013)“穿越”在两个舆论场【卢新宁】
(2013)主流媒体微博:如何打通“两个舆论场”【王君超】
(2013)以议题设置推动“两个舆论场”共振
——以《南方日报》九论九策报道为例【曾 妮 姚燕永 姜玉龙】
(2014)集合传播权与谦抑性原则
——解析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两个舆论场”【支庭荣】
(2014)从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看两个舆论场的打通【石艳红】
(2014)简论“两个舆论场”的内涵与价值【张 征 陈海峰】
(2014)打通两个舆论场,传统媒体能有所作为【王 悦 范以锦】
(2014)在舆论场的融合中重新发现社会【曹 林】
(2014)如何塑造媒体融合时代的新型主流媒体与现代传播体系?
【朱春阳 刘心怡 杨 海】
(2015)2014年:两个舆论场共识度明显提高【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2015)微信时代民间舆论场的建构与舆论引导策略
——以“APEC蓝”在民间舆论场的发酵过程为例【郭 英 刘东建】
(2015)后媒体时代的两个舆论场【魏武挥】
(2015)我国“两个舆论场”研究现状之述评
——基于2003-2014期刊论文的分析【张 露】
(2016)互联网时代舆论引导范式的新思考【张志安 张美玲】
(2016)关于网络舆论场供给侧改革的几点思考
——基于网络舆情生态的复杂性原理【喻国明】
(2016)论潜在舆论和潜在舆论场及其引导【童 兵 王 宇】
(2016)舆论场结构演化论【李后强 彭 剑 李贤彬】
(2016)社会化传播背景下舆论场的重构【李凌凌】
(2017)2016年网络舆论场观察【东 鸟】
(2017)在全媒体舆论场构筑我们的“主流叙述”【卢新宁】
后记【张淑华】
前言/序言
致敬中国“舆论场”研究二十年(序言)
舆论,作为新媒体时代最为活跃的公民参与表征,正在构建着当下社会政治、经济等公共生活的丰富内涵和合法性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2月19日全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就曾说过,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面对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现实和新的历史时期舆论传播的新特征,习总书记在2016年4月19日网信工作座谈会上对如何察民意、知得失、凝聚共识等作了更为具体、明确的指示,“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在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关注网络民意的要求之后,总书记还表达了对网络舆论、网络异见包容和吸纳的意见,对广大网民“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对建设性意见要及时吸纳,对困难要及时帮助,对不了解情况的要及时宣介,对模糊认识要及时廓清,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形成良好网上舆论氛围,不是说只能有一个声音、一个调子”“对网上那些出于善意的批评,对互联网监督,不论是对党和政府工作提的还是对领导干部个人提的,不论是和风细雨的还是忠言逆耳的,我们不仅要欢迎,而且要认真研究和吸取”,因为“网民大多数是普通群众,来自四面八方,各自经历不同,观点和想法肯定是五花八门的,不能要求他们对所有问题都看得那么准、说得那么对”。这些论述,不仅说明了新时期新闻舆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更重要的,它所表现出来的理性、客观、务实的态度,为我国的舆论工作实践和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方法论启示。一是讲话指出了当前舆论生态多样化的现实,有不一样的声音和调子,“来自四面八方”,观点和想法“五花八门”;二是不同的舆论空间和平台可能会有不一样的舆论氛围,同一议题在网上的舆论和传统媒体的舆论可能就有着不一样的舆论体征,表现出观点、情感倾向、立场等差异,需要加以分辨和进行区别对待;三是对批评意见和舆论监督的宽容和支持,以辩证和客观务实的态度提出新媒体时代舆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主张。这些论述为“舆论场”研究提供了直接的理论论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1998年“舆论场”概念提出到2017年底,二十年间,“舆论场”的研究文章浩如烟海,以“舆论场”为主题在“中国知网”上搜索,可得文章6075篇;“舆论场”一词直接出现在标题中的文章就有500篇(2017年11月20日检索)。“舆论场”的研究从现象描述发展到规律探寻,从个体经验上升到理论总结,从讨论个别问题体系化为对策探索和制度设计,研究内容被不断拓展、细化和深化。其研究范式也经历了从思辨到实证、从观察和体验走向数据和多种研究工具共同使用、从宏观的学理讨论到微观的实践模型建构、从宏大叙事到具体场景分析等变化,研究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从研究队伍看,许多重要成果出自新闻传播学界、业界长期关注舆论的人士之手,如童兵、刘建明、喻国明、南振中、卢新宁、祝华新等,也不乏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等新生力量;很多学者,几十年如一日关注和研究舆论、研究舆论场,探究舆论传播规律,寻求舆论引导的科学路径,像爱羽毛一样热爱着真理和自己的学术声誉,对历史负责,为百姓发声,为政府出谋,以良心执笔,倾听着“众声喧哗”,敬畏着“天理民心”,思考着如何更好地筑起我们的“国家防火墙”,皓首穷经地表达着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构成了“舆论场”研究的队伍主体。
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舆论大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也是一部舆论传播的研究史。古代的统治者深谙“下水上山问渔樵,要知民意听民谣”,所以设有“采风官”,《诗经》中最具华彩的部分就是“风”。无论是孟子提出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是魏征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都在强调舆论和民意支持的重要性。“舆论场”的分化和统一,与国家、民族的分化和统一息息相关。
当代社会,无疑是舆论最为活跃的时代。最为多样化的媒介平台、全球化和新媒体的语境,最低成本的参与渠道,普遍获得的权利保障,管理者对异见的宽容和尊重,吸引了最大数量的人群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实现了“舆论”公共性的回归。每年“两会”,政府主动征集民意和提案;重要事项,面向全体公民寻计问策;公共政策,公共讨论成为必有环节和程序正义的一个衡量尺度。在历史上最为宽松的舆论管理氛围里,网络问政、民主协商、舆论监督,成为当前社会治理的基本元素。
但同时,当代社会也是“舆论场”分化特征最为鲜明的时代。“舆论场”是空间维度和人际维度的融合,“包含若干互动因素从而使一些人形成共同意见的时空环境谓之舆论场”,“舆论场”的分化具有空间上的分化和观点上的对抗两重特征。在2012年度的“新媒体热词”中,“两个舆论场”为排名第一的年度热词。从1998年“两个舆论场”被提出到2012年成为“热词”,公众对“舆论场”的关注经久不衰且程度更甚。
一方面,“舆论场”互不衔接、互不交融的现象依然存在。新媒体兴起以后,新旧媒体平台之间、官媒和自媒体之间都存在着差异,互联网成为社会问题的集散地和社会情绪的控制阀门,“只要有声音,就会有不一样的意见,就会有不一样的人群和立场”,新媒体的公共领域属性提供了不同意见、多元观点的讨论空间,也加剧了舆论表达的“区隔”化特征:浅层表现是空间和平台的分化,如基于地域、职业、兴趣、议题等差异形成的人群在不同网络站点和社区的聚集;深层表现是阶层和立场的分化,基于阶层认同、利益诉求、意见和观点、情感倾向等差异形成的网络社群、社会群层间的对立。伴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兴起与媒介生态中个人力量的扩张,呼应社会转型中公共问题的簇生和决策过程中提供争论空间、广泛吸纳民意的需求,全球化语境下争议性问题又被赋予了特殊政治敏感和表征为价值体系间的博弈,舆论多元和“舆论场”分化的问题也由此得到了理性承认和更加细致入微的研究。
另一方面,多个“舆论场”的提出也表达了人们对打通不同“舆论场”、实现舆论“一体化”的渴望。“中国两个舆论场的‘一体化’将意味着中国社会的进步”。虽然有人提出,在党性和人民性高度一致的情况下,党和政府执政为民,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不应有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分立——这种“应然”可以看作舆论生态的“理想型”,也是舆论工作者的工作目标和自觉追求,但现实中,难免会有利益冲突和意见分歧。正是冲突和分歧的存在,推动了社会变革,构成了社会进步的动力;对冲突的感知,是社会“减压阀”发挥作用的前提,具有正向的社会建构功能。舆论引导和舆论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寻求“舆论场”最大范围的重合和“一体化”,寻求差异中的认同。“一个机构,一个个人,这背后还是两个不同的权力场,因为掌握了同样的传播手段,让每个个体的声音一下响亮了起来。所以,出现了‘两个舆论场’的问题,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甚至一度异常分裂,原因就在于我们传播机构的话语世界与老百姓的个体经验世界产生了偏差,甚至非常严重的对立……两个舆论场的对立,如果长此下去,消解的是执政合法性,动摇的是党本、国本。”这样严重的对立后果,是正在走向大国崛起、一直致力于和谐稳定发展的中国不能承受之重。如何在快速发展的时代,寻求公民的广泛支持,夯实国家发展的舆论根基,防止意见割裂对国家根本利益的伤害,发挥新媒体时代舆论在国家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相关的学术研究不仅十分必要而且迫切。这不仅是当代知识分子的学术自觉,更是他们的使命和责任。
正是基于对当前舆论、“舆论场”研究重要意义的认识,本书编者渴望对“舆论场”研究近二十年的成果做一次相对比较系统的梳理。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个数据库平台,编者检索了1998年以来国内刊物公开发表的“舆论场”研究论文六千多篇,从中粗选出比较有影响力的论文两百多篇,经过编者团队的认真阅读和多次讨论,遴选出现结集于本书的论文46篇。全书以问题梳理为框架,以对话为目的,广泛吸纳业界学界意见,努力体现问题研究的历史纵深和全面观照的辩证逻辑,希望以梳理“舆论场”研究作为感知当代中国社会的“皮肤”,作为解析纷繁社会问题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价值观、文化冲突等的切入点,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虚拟模型和方法论探索,尝试建构平等对话的话语模式,敦促“舆论场”从“实然”到“应然”的跨越,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寻求“舆论场”走向“一体化”的科学依据,为推进中国社会进步尽绵薄之力。但基于编写者的水平,这些努力可能并不完全奏效。
致敬本书的论文作者们,他们用自己的勤奋和严谨记录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问题和成绩,并用理性和智慧描绘和建设着一个更加丰富美好的世界!感谢各位作者的无私支持,同意编者使用他们的成果,使本书得以成集!同时,编者也渴望能得到各位学者、各位读者对本书粗陋、草率之处的谅解和宽容。
祝愿“舆论场”研究在经历了二十年的历史时期之后,能够迎来一个与时俱进、持续深耕、新人辈出、成果不断的新二十年!
编 者
2017年11月
迁徙与重构:中国“舆论场”研究二十年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迁徙与重构:中国“舆论场”研究二十年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