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小孩大人都需要、好玩又好用的科学原理,孩子有趣的科学入门书,爸妈好用的亲子学习书!
⊙每个实验都附上简单的原理解释,方便孩子理解。
⊙实验材料大多家中可得,无需花大钱就能轻松动手做。
⊙适时辅以生活周遭可见的科学趣闻与现象,让孩子更容易亲近科学。
⊙用三根火柴棒就能吊起矿泉水瓶?用两张纸和玻璃珠就能做显微镜?用一张纸和一根针就能听黑胶唱片?你总是听到物理化学就头大、看到科学就走神吗?其实—— 科学一点都不难!
做实验、玩科学,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几乎都是用科学原理制造出来的!
本书用生活中取得的材料,设计出大人、小孩在家就能进行的实验,辅以浅显易懂的图解,增添相关的信息与图像,是一本很棒的学习科学入门书,也是亲子互动的创意玩科学之书。
全书分为12个月、25堂课,共75个科学实验,辅以照片、图说,深入浅出地介绍这些有趣的实验,除了科学知识外,其中一些实验也可以成为玩具、食物或生活文具用品。例如:可以当作玩具的自制光剑、仙女棒、针孔相机;可以当作食品的自制干酪、膨糖、自制冰淇淋;以及生活用品,像是叶脉书签、自制暖暖包、自制手电筒……
书中所有实验简单的让你吃惊,有些实验还附上辅助信息与相关知识,使孩子在游戏中巩固课堂知识,在游戏中享受科学乐趣。
陈乃绮(Penny老师)是一位全方位的创意人、主持人、企划人、科学人,也是非常受孩子欢迎的科学老师,一直致力于推广科普教育活动为宗旨。
LESSON 1
生物的起源! 看一看自己的 DNA
? 科学好好玩 1 : DNA 萃取
? 科学好好玩 2 : 指纹采集
? 科学好好玩 3 : 茅屋干酪
LESSON 2
地球不能没有它,小生物大功能!
? 科学好好玩 4 : 立报纸仿叶脉
? 科学好好玩 5 : 叶脉书签
? 科学好好玩 6 : 香蕉刺青
LESSON3
好硬的水? !深藏不露的溶液特性
? 科学好好玩 7 : 牛奶彩盘
? 科学好好玩 8 : 自制非牛顿流体
? 科学好好玩 9 : 蜜糖彩虹塔
LESSON4
变温、放电,还会爆发?不可思议的气体大观园
? 科学好好玩 10 : 迷你冷冷包
? 科学好好玩 11 : 自制光剑
? 科学好好玩 12 : 可乐喷泉
LESSON 5
有气才大声!听得到声音的秘密
? 科学好好玩 13 : 动感声波
? 科学好好玩 14 : 大声加油
? 科学好好玩 15 : 自制黑胶唱片机
LESSON6
它决定我们看见什么!光的魔法
? 科学好好玩 16 : 针孔相机
? 科学好好玩 17 : 自制显微镜
? 科学好好玩 18 : 浮空投影
LESSON 7
纸烧不掉,土豆片却烧得很大?温度与热量的真面目
? 科学好好玩 19 : 自制温度计
? 科学好好玩 20 : 烧不破的纸钞
? 科学好好玩 21 : 土豆片火种
LESSON8
用纸碗也能煮火锅!超神奇的热传播
? 科学好好玩 22 : 纸火锅
? 科学好好玩 23 : 热水往上流
? 科学好好玩 24 : 激光笔射气球
LESSON 9
急冻!超快速的温度变化
? 科学好好玩 25 : 胖胖膨糖
? 科学好好玩 26 : 热冰
? 科学好好玩 27 : 自制冰淇淋
LESSON 10
不只昆虫会变态?!差别很大的物质三态变化
? 科学好好玩 28 : 自制干冰
? 科学好好玩 29 : 隔空点蜡烛
? 科学好好玩 30 : 自制瓶中雪
LESSON 11
一秒变金币?炼金术必学,金属的特性
? 科学好好玩 31 : 神奇炼金术
? 科学好好玩 32 : 海底花园
? 科学好好玩 33 : 自制仙女棒
LESSON 12
LESSON 14
LESSON 15
LESSON 17
LESSON 18
LESSON 19
LESSON 20
LESSON 21
LESSON 22
LESSON 23
LESSON 24
作者序:动手玩科学、 轻松学理化
陈乃绮 (Penny老师)
初中时,学校往往为了升学考试,毅然决然牺牲了我们的实验课,就这样一直到了高中,连半个完整实验都没操作过的我,想起了小时候读的爱迪生传记,记得他从小就拥有不停做实验的机会,相较于学习科学方式仅局限于教科书的我来说,明显比近两百年前的古人还要落后许多。心中除了羡慕也立下了一个愿望,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能有机会尽一点心力,让每一个小朋友都能简单地开始动手做实验。
研究所时,在补习班任教的我,常常和同学们分享学习的乐趣及科学时事,而他们往往都是津津有味的听着。但考不理想的同学只要一谈到物理、化学,总是避之唯恐不及,学习态度也更趋低落。这景象令我难过了许久,我不希望学生只因为分数不理想,而切断自己和科学的联结,这也让我更坚定地走上实验教学这条路。
科学实验在日常生活中俯拾即是,如果只为了考试而硬背物理定律或化学方程式,只会使你的求知欲望越来越委靡、越来越消沉,倘若学校宣布物理、化学课要开始制作黑胶唱片机、针孔相机、扩音喇叭,倘若认识显微镜是教你从自制显微镜开始、拿可乐做闹钟、大吃纸火锅、自制仙女棒,冬天带领大家自制暖暖包,夏天则是冷冷包??是不是光听一下就觉得有趣又不可思议呢?
科学一直以来想要教会我们的,不是考卷上面的成绩,而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场需要思考、探索以及寻找的知识盛宴,通过亲手做实验,将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推敲理解个中的道理,以及更改实验产生的不同实验结果,每每都是宝贵经验,会深刻地印在脑海中,升华成一辈子受用不尽的知识宝藏,比光看教科书上的文字或公式,逼迫自己在明天考试前完全熟记还要令你印象深刻、让你难以忘记。
我在这本书中设计了 25 个中学生必学的科学原理,再将之延伸成75个超酷的实验,每个实验都附上简单的原理解释,方便同学理解,由浅入深,先学会重要的概念和原则,再按难度和层次循序渐进,适合试图在课堂中让学生耳目一新的老师,或是渴望和孩子共同学习的家长,抑或是曾经对科学失去希望、现在期盼和科学重新认识的人,除了带你做一个个新奇有趣的超酷实验外,其内容尚涵盖中学生物、物理、化学课程,让你全方位学习科普知识,将相关知识重新以新奇有趣的图片真实呈现出来,以创造自发性学习的动机。
书中的实验材料大多都是家中唾手可得的,无须花钱去买,书中也适时辅以生活周遭可见的科学趣闻与现象。亲近科学绝非难事,倘若你愿意一步一脚印地挖掘其中奥妙的乐趣,得到的收获绝对超过教科书上单方面传授的知识,期许同学能借助此书得到对科学的启发,让求知欲尽情挥洒,实现“动手玩科学、轻松学理化”的理想。
坦白说,我以前对“科学”这个词有点敬而远之,总觉得那是属于实验室里的高深学问。但是,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固有观念。它让我意识到,科学其实无处不在,就隐藏在我们最放松、最开心的活动里。书里探讨的很多问题,比如为什么有些游戏中的角色移动起来感觉“黏滞”,或者为什么不同材质的地面会影响球的反弹角度,这些都是我以前玩游戏时随口一过但从未深究的问题。作者用极为细腻的笔触去解构这些现象,并且不吝篇幅地提供了一些简单的家庭实验方法,鼓励读者动手操作验证。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方式,极大地增强了知识的可信度和趣味性。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仿佛拥有了一副“科学透视镜”,看世界的角度都变得不一样了,看任何一个体育比赛或者电子竞技,都会不自觉地去分析其中的物理规律。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堪称一绝,它巧妙地避开了传统教材的线性思维定式,采用了主题模块化的方式来组织内容。我可以根据自己当前最感兴趣的游戏类型来选择阅读的章节,自由度非常高。比如,我对电子游戏中的运动轨迹和物理引擎特别好奇,就直接跳到了那一部分,里面详细分析了抛物线运动在不同游戏场景下的应用,甚至还涉及到空气阻力对角色跳跃的影响,这些细节的探讨让我对游戏的“幕后工程”有了全新的认识。更妙的是,作者时不时会穿插一些历史典故和科学家的趣闻轶事,让冰冷的科学知识立刻有了温度和人情味。这些小插曲不仅丰富了阅读体验,也让我明白,伟大的科学发现往往源于对日常现象的执着探究。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十分用心,大片的留白和恰到好处的重点加粗,使得阅读节奏张弛有度,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直是我最欣赏的一点。它完全摒弃了学术论文的腔调,采用了一种近乎于脱口秀的幽默感来阐述科学原理。读到一些精妙的比喻时,我常常会忍不住笑出声来,这种愉悦的心情使得知识的吸收效率大大提高。例如,在解释熵增原理时,作者将一个整理好的积木塔逐渐倒塌的过程,比喻成一个刚刚结束聚会的房间的“自然趋势”,这个比喻生动到我以后看到任何混乱的场景,都会联想到热力学第二定律。而且,这本书的深度是可调节的,初学者可以仅仅停留在了解游戏现象背后的基本原理,而对科学有一定基础的读者,则可以深入挖掘作者引用的那些更深层次的数学模型和物理公式。它真的做到了“雅俗共赏”,既能满足小白的好奇心,也能给专业人士带来新的启发。这是一本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寓教于乐”的优秀作品。
评分这本《游戏中的科学2》真是个宝藏!我原本以为自己对科学知识已经有了点了解,但读了这本书才发现自己懂得太少了。作者以一种非常新颖的方式,将复杂的科学原理融入到我们日常玩的游戏中,让枯燥的公式和理论瞬间变得生动有趣。我特别喜欢那种作者在讲解一个科学概念时,总是先抛出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游戏场景,然后层层剥茧,深入浅出地剖析背后的物理、化学或者生物学原理。比如,当讲到惯性的时候,他不会直接给你一个定义,而是会先描述一下玩弹珠台时,弹珠在斜坡上滑行和撞击时的状态,然后才引出牛顿第一定律。这种教学方法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好奇心,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学习,而是在探索一个充满谜题的奇妙世界。书中的插图也非常精美,那些手绘的示意图清晰明了,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让人一目了然。总而言之,这本书成功地架起了一座科学与娱乐之间的桥梁,让我找回了儿时对科学探索的纯粹热情。
评分拿到这本书后,我首先被它充满活力的封面设计吸引了,那股热情洋溢的氛围简直要从纸张里溢出来。翻开内页,我发现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有个性,带着一种既专业又俏皮的口吻,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劲。它不像传统的科普读物那样严肃刻板,反而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朋友在耳边跟你分享他发现的那些“秘密”。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解释一些经典物理现象时,总能找到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蕴含深厚科学哲理的游戏环节来作为切入点。比如,关于概率论的讲解,作者没有采用复杂的数学模型,而是通过分析掷骰子和抽卡牌的成功率,将抽象的贝叶斯定理讲得清晰透彻。这种将宏大理论拆解成可以触摸、可以感知的“游戏组件”的做法,对我这种理科基础薄弱的人来说,简直是救星。读完一个小章节,我常常会忍不住放下书,立刻去实践一下书中所说的原理,那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是其他书籍难以给予的。
评分信任京东,物流很快,包装完整
评分一直想要,终于拿到了,和孩子一起舀,培养兴趣和感情
评分老师开的书单还没看
评分信任京东,物流很快,包装完整
评分好书!!!!!!!!
评分老师开的书单还没看
评分老师开的书单还没看
评分挺有意思的,适合家长带着孩子做一做。
评分一直想要,终于拿到了,和孩子一起舀,培养兴趣和感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