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中的科学2(penny老师教你创意玩科学)

游戏中的科学2(penny老师教你创意玩科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乃绮(Penny) 著
图书标签:
  • 科学实验
  • STEM教育
  • 儿童科学
  • 动手实践
  • 趣味科学
  • 游戏化学习
  • 科学启蒙
  • 亲子互动
  • 小学科学
  • 创意实验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3102113
版次:1
商品编码:12285923
包装:平装
开本:24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270
字数:100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无论小孩大人都需要、好玩又好用的科学原理,孩子有趣的科学入门书,爸妈好用的亲子学习书!

⊙每个实验都附上简单的原理解释,方便孩子理解。

⊙实验材料大多家中可得,无需花大钱就能轻松动手做。

⊙适时辅以生活周遭可见的科学趣闻与现象,让孩子更容易亲近科学。

⊙用三根火柴棒就能吊起矿泉水瓶?用两张纸和玻璃珠就能做显微镜?用一张纸和一根针就能听黑胶唱片?你总是听到物理化学就头大、看到科学就走神吗?其实—— 科学一点都不难!

内容简介

做实验、玩科学,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几乎都是用科学原理制造出来的!

本书用生活中取得的材料,设计出大人、小孩在家就能进行的实验,辅以浅显易懂的图解,增添相关的信息与图像,是一本很棒的学习科学入门书,也是亲子互动的创意玩科学之书。

全书分为12个月、25堂课,共75个科学实验,辅以照片、图说,深入浅出地介绍这些有趣的实验,除了科学知识外,其中一些实验也可以成为玩具、食物或生活文具用品。例如:可以当作玩具的自制光剑、仙女棒、针孔相机;可以当作食品的自制干酪、膨糖、自制冰淇淋;以及生活用品,像是叶脉书签、自制暖暖包、自制手电筒……

书中所有实验简单的让你吃惊,有些实验还附上辅助信息与相关知识,使孩子在游戏中巩固课堂知识,在游戏中享受科学乐趣。

作者简介

陈乃绮(Penny老师)是一位全方位的创意人、主持人、企划人、科学人,也是非常受孩子欢迎的科学老师,一直致力于推广科普教育活动为宗旨。

目录

LESSON 1

生物的起源! 看一看自己的 DNA

? 科学好好玩 1 : DNA 萃取

? 科学好好玩 2 : 指纹采集

? 科学好好玩 3 : 茅屋干酪

LESSON 2

地球不能没有它,小生物大功能!

? 科学好好玩 4 : 立报纸仿叶脉

? 科学好好玩 5 : 叶脉书签

? 科学好好玩 6 : 香蕉刺青

LESSON3

好硬的水? !深藏不露的溶液特性

? 科学好好玩 7 : 牛奶彩盘

? 科学好好玩 8 : 自制非牛顿流体

? 科学好好玩 9 : 蜜糖彩虹塔

LESSON4

变温、放电,还会爆发?不可思议的气体大观园

? 科学好好玩 10 : 迷你冷冷包

? 科学好好玩 11 : 自制光剑

? 科学好好玩 12 : 可乐喷泉

LESSON 5

有气才大声!听得到声音的秘密

? 科学好好玩 13 : 动感声波

? 科学好好玩 14 : 大声加油

? 科学好好玩 15 : 自制黑胶唱片机

LESSON6

它决定我们看见什么!光的魔法

? 科学好好玩 16 : 针孔相机

? 科学好好玩 17 : 自制显微镜

? 科学好好玩 18 : 浮空投影

LESSON 7

纸烧不掉,土豆片却烧得很大?温度与热量的真面目

? 科学好好玩 19 : 自制温度计

? 科学好好玩 20 : 烧不破的纸钞

? 科学好好玩 21 : 土豆片火种

LESSON8

用纸碗也能煮火锅!超神奇的热传播

? 科学好好玩 22 : 纸火锅

? 科学好好玩 23 : 热水往上流

? 科学好好玩 24 : 激光笔射气球

LESSON 9

急冻!超快速的温度变化

? 科学好好玩 25 : 胖胖膨糖

? 科学好好玩 26 : 热冰

? 科学好好玩 27 : 自制冰淇淋

LESSON 10

不只昆虫会变态?!差别很大的物质三态变化

? 科学好好玩 28 : 自制干冰

? 科学好好玩 29 : 隔空点蜡烛

? 科学好好玩 30 : 自制瓶中雪

LESSON 11

一秒变金币?炼金术必学,金属的特性

? 科学好好玩 31 : 神奇炼金术

? 科学好好玩 32 : 海底花园

? 科学好好玩 33 : 自制仙女棒

LESSON 12



LESSON 14


LESSON 15


LESSON 17


LESSON 18


LESSON 19


LESSON 20


LESSON 21


LESSON 22


LESSON 23


LESSON 24


精彩书摘

作者序:动手玩科学、 轻松学理化

陈乃绮 (Penny老师)

初中时,学校往往为了升学考试,毅然决然牺牲了我们的实验课,就这样一直到了高中,连半个完整实验都没操作过的我,想起了小时候读的爱迪生传记,记得他从小就拥有不停做实验的机会,相较于学习科学方式仅局限于教科书的我来说,明显比近两百年前的古人还要落后许多。心中除了羡慕也立下了一个愿望,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能有机会尽一点心力,让每一个小朋友都能简单地开始动手做实验。
研究所时,在补习班任教的我,常常和同学们分享学习的乐趣及科学时事,而他们往往都是津津有味的听着。但考不理想的同学只要一谈到物理、化学,总是避之唯恐不及,学习态度也更趋低落。这景象令我难过了许久,我不希望学生只因为分数不理想,而切断自己和科学的联结,这也让我更坚定地走上实验教学这条路。
科学实验在日常生活中俯拾即是,如果只为了考试而硬背物理定律或化学方程式,只会使你的求知欲望越来越委靡、越来越消沉,倘若学校宣布物理、化学课要开始制作黑胶唱片机、针孔相机、扩音喇叭,倘若认识显微镜是教你从自制显微镜开始、拿可乐做闹钟、大吃纸火锅、自制仙女棒,冬天带领大家自制暖暖包,夏天则是冷冷包??是不是光听一下就觉得有趣又不可思议呢?

科学一直以来想要教会我们的,不是考卷上面的成绩,而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场需要思考、探索以及寻找的知识盛宴,通过亲手做实验,将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推敲理解个中的道理,以及更改实验产生的不同实验结果,每每都是宝贵经验,会深刻地印在脑海中,升华成一辈子受用不尽的知识宝藏,比光看教科书上的文字或公式,逼迫自己在明天考试前完全熟记还要令你印象深刻、让你难以忘记。
我在这本书中设计了 25 个中学生必学的科学原理,再将之延伸成75个超酷的实验,每个实验都附上简单的原理解释,方便同学理解,由浅入深,先学会重要的概念和原则,再按难度和层次循序渐进,适合试图在课堂中让学生耳目一新的老师,或是渴望和孩子共同学习的家长,抑或是曾经对科学失去希望、现在期盼和科学重新认识的人,除了带你做一个个新奇有趣的超酷实验外,其内容尚涵盖中学生物、物理、化学课程,让你全方位学习科普知识,将相关知识重新以新奇有趣的图片真实呈现出来,以创造自发性学习的动机。
书中的实验材料大多都是家中唾手可得的,无须花钱去买,书中也适时辅以生活周遭可见的科学趣闻与现象。亲近科学绝非难事,倘若你愿意一步一脚印地挖掘其中奥妙的乐趣,得到的收获绝对超过教科书上单方面传授的知识,期许同学能借助此书得到对科学的启发,让求知欲尽情挥洒,实现“动手玩科学、轻松学理化”的理想。


翻开《游戏中的科学2:Penny老师教你创意玩科学》,解锁隐藏在玩乐中的无限可能! 想象一下,孩子们放学回家,不再是瘫坐在沙发上盯着屏幕,而是兴致勃勃地围着一张桌子,手里拿着各种奇妙的材料,脸上洋溢着探索的快乐。空气中弥漫着好奇的低语,偶尔夹杂着成功的欢呼和对失败的探讨。这,就是《游戏中的科学2:Penny老师教你创意玩科学》想要为你带来的场景。 本书绝非一本枯燥乏味的科普读物,更不是一本填鸭式的教条汇编。它是一扇门,一扇通往科学世界的奇幻之门,而Penny老师,则是你最得力的向导。她将带领你告别刻板印象中的科学实验,用最贴近生活、最富有趣味的方式,将复杂的科学原理融入到孩子们喜爱的游戏中,让学习变成一场充满惊喜的冒险。 为什么要选择《游戏中的科学2》?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让孩子真正爱上科学,并且在玩乐中潜移默化地掌握知识,是许多家长和教育者面临的挑战。《游戏中的科学2》正是为了解决这一痛点而生。它深知,孩子们的学习动力来源于兴趣,而兴趣的培养则离不开“玩”。Penny老师巧妙地将科学概念与孩子们熟悉的游戏元素相结合,让原本抽象的科学原理变得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玩中学”的理念。它不是让你照本宣科地进行每一个实验,而是鼓励你根据Penny老师提供的思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科学游戏。每一个实验都像一个等待解开的谜题,每一次尝试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发现。在这种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能够接触到丰富的科学知识,更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游戏中的科学2》为你打开的科学大门: 翻开这本书,你将踏上一段奇妙的科学旅程,探索隐藏在生活中的各种科学奥秘。 物理的乐趣: 你是否曾经好奇,为什么有些东西会浮在水上,有些则会沉下去?为什么弹簧会有弹性?为什么我们会感到风吹?在《游戏中的科学2》中,Penny老师会用最简单易懂的方式,引导你用日常用品,如气球、吸管、瓶盖、橡皮筋等,设计出各种有趣的物理游戏。你可以尝试制作自己的“空气炮”,体验气压的威力;可以搭建一座“纸桥”,挑战承重极限,理解结构力学;甚至可以制作一个简单的“风车”,观察风的能量转化。这些游戏不仅能让你直观地感受物理定律,更能激发你对运动、力、能量等概念的深入思考。 化学的魔法: 科学的奇妙之处,往往藏在物质的变化之中。你可能见过小苏打和醋反应产生大量气泡,但你有没有想过,这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化学原理?《游戏中的科学2》将带你走进有趣的化学世界,用厨房里常见的食材,如面粉、糖、食用色素、柠檬汁等,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化学反应。你可以尝试制作“隐形墨水”,揭开酸碱中和的秘密;可以制作“彩虹瓶”,观察密度不同的液体如何分层;还可以尝试制作“自制橡皮泥”,理解聚合物的神奇特性。这些实验不仅安全有趣,更能让孩子们对化学反应产生浓厚的兴趣,理解物质的组成和变化。 生物的奥秘: 生命的神奇,从微小的种子到庞大的动植物,无不令人着迷。Penny老师将带领你近距离观察生命的奇迹。你可以尝试在家中种植绿豆,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理解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你可以制作一个简单的“昆虫观察盒”,近距离了解身边的微小生物;你还可以尝试观察水的蒸发和凝结,理解水的循环。这些生物学实验,将孩子们的目光引向自然,培养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工程的智慧: 科学不仅仅是理论,更是实践。在《游戏中的科学2》中,孩子们将扮演小小工程师的角色,用双手创造出各种有趣的科学装置。你可以尝试用纸板和胶带搭建一座“高塔”,挑战平衡的极限;你可以用吸管和橡皮筋制作一个“简易投石器”,体验力学原理;你还可以用瓶子和电机制作一个“小风扇”,感受电路的魅力。这些工程项目,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更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游戏中的科学2》的独特之处: 创意无限的游戏设计: Penny老师并非提供一套固定不变的实验流程,而是提供一系列“激发点”。每一个实验都附有清晰的操作步骤,但更重要的是,Penny老师会鼓励孩子们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改造和创新。例如,当孩子们学会制作一个简单的“漂浮装置”后,Penny老师会引导他们思考:“如果改变物体的形状,它还会漂浮吗?如果改变液体的密度呢?”这样的引导,能够极大地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成为科学的创造者,而非被动的接受者。 融入生活,随处可见的科学: 本书的实验材料,绝大多数都取材于生活,例如厨房里的食材、家里的旧物、文具店里的简单工具等。这不仅降低了实验的门槛,更重要的是,它让孩子们意识到,科学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就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孩子们看到一个普通的水龙头、一个简单的玩具,甚至是一块橡皮擦,都能从中发现科学原理时,他们对科学的认知将变得更加深刻和生动。 强调过程,而非结果: Penny老师深知,学习科学的真正价值在于探索的过程。即使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那也是一次宝贵的学习经历。本书鼓励孩子们大胆尝试,不怕失败,并在失败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这种“试错”的学习方式,更能培养孩子们的韧性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家庭互动的绝佳选择: 《游戏中的科学2》不仅仅是一本给孩子的书,更是连接亲子关系的桥梁。Penny老师设计的许多游戏,都非常适合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在共同探索科学的乐趣中,家长不仅能够给予孩子支持和指导,更能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情感。想象一下,和孩子一起在厨房里进行一场“火山爆发”的化学实验,或者一起搭建一座“火箭发射台”,这将成为多么美好的亲子回忆! 这本书将带给孩子什么? 科学的启蒙与兴趣的培养: 告别枯燥的理论,用最有趣的方式点燃孩子对科学的火花。 动手能力的提升: 在一次次亲手实践中,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操作技巧。 逻辑思维的锻炼: 通过观察、分析、推理,孩子将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造力的激发: 在Penny老师的引导下,孩子将敢于想象,勇于创新。 探索精神的养成: 鼓励孩子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未知世界的不懈探索精神。 科学素养的提升: 潜移默化地理解科学原理,为未来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游戏中的科学2:Penny老师教你创意玩科学》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它将科学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让他们在玩乐中快乐成长,在探索中发现真理,最终成为一个拥有科学头脑、富有创造力、勇于实践的未来之星。 现在,就和Penny老师一起,打开这扇科学之门,让孩子的童年充满奇思妙想和科学的魅力吧!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我以前对“科学”这个词有点敬而远之,总觉得那是属于实验室里的高深学问。但是,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固有观念。它让我意识到,科学其实无处不在,就隐藏在我们最放松、最开心的活动里。书里探讨的很多问题,比如为什么有些游戏中的角色移动起来感觉“黏滞”,或者为什么不同材质的地面会影响球的反弹角度,这些都是我以前玩游戏时随口一过但从未深究的问题。作者用极为细腻的笔触去解构这些现象,并且不吝篇幅地提供了一些简单的家庭实验方法,鼓励读者动手操作验证。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方式,极大地增强了知识的可信度和趣味性。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仿佛拥有了一副“科学透视镜”,看世界的角度都变得不一样了,看任何一个体育比赛或者电子竞技,都会不自觉地去分析其中的物理规律。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堪称一绝,它巧妙地避开了传统教材的线性思维定式,采用了主题模块化的方式来组织内容。我可以根据自己当前最感兴趣的游戏类型来选择阅读的章节,自由度非常高。比如,我对电子游戏中的运动轨迹和物理引擎特别好奇,就直接跳到了那一部分,里面详细分析了抛物线运动在不同游戏场景下的应用,甚至还涉及到空气阻力对角色跳跃的影响,这些细节的探讨让我对游戏的“幕后工程”有了全新的认识。更妙的是,作者时不时会穿插一些历史典故和科学家的趣闻轶事,让冰冷的科学知识立刻有了温度和人情味。这些小插曲不仅丰富了阅读体验,也让我明白,伟大的科学发现往往源于对日常现象的执着探究。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十分用心,大片的留白和恰到好处的重点加粗,使得阅读节奏张弛有度,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直是我最欣赏的一点。它完全摒弃了学术论文的腔调,采用了一种近乎于脱口秀的幽默感来阐述科学原理。读到一些精妙的比喻时,我常常会忍不住笑出声来,这种愉悦的心情使得知识的吸收效率大大提高。例如,在解释熵增原理时,作者将一个整理好的积木塔逐渐倒塌的过程,比喻成一个刚刚结束聚会的房间的“自然趋势”,这个比喻生动到我以后看到任何混乱的场景,都会联想到热力学第二定律。而且,这本书的深度是可调节的,初学者可以仅仅停留在了解游戏现象背后的基本原理,而对科学有一定基础的读者,则可以深入挖掘作者引用的那些更深层次的数学模型和物理公式。它真的做到了“雅俗共赏”,既能满足小白的好奇心,也能给专业人士带来新的启发。这是一本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寓教于乐”的优秀作品。

评分

这本《游戏中的科学2》真是个宝藏!我原本以为自己对科学知识已经有了点了解,但读了这本书才发现自己懂得太少了。作者以一种非常新颖的方式,将复杂的科学原理融入到我们日常玩的游戏中,让枯燥的公式和理论瞬间变得生动有趣。我特别喜欢那种作者在讲解一个科学概念时,总是先抛出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游戏场景,然后层层剥茧,深入浅出地剖析背后的物理、化学或者生物学原理。比如,当讲到惯性的时候,他不会直接给你一个定义,而是会先描述一下玩弹珠台时,弹珠在斜坡上滑行和撞击时的状态,然后才引出牛顿第一定律。这种教学方法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好奇心,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学习,而是在探索一个充满谜题的奇妙世界。书中的插图也非常精美,那些手绘的示意图清晰明了,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让人一目了然。总而言之,这本书成功地架起了一座科学与娱乐之间的桥梁,让我找回了儿时对科学探索的纯粹热情。

评分

拿到这本书后,我首先被它充满活力的封面设计吸引了,那股热情洋溢的氛围简直要从纸张里溢出来。翻开内页,我发现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有个性,带着一种既专业又俏皮的口吻,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劲。它不像传统的科普读物那样严肃刻板,反而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朋友在耳边跟你分享他发现的那些“秘密”。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解释一些经典物理现象时,总能找到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蕴含深厚科学哲理的游戏环节来作为切入点。比如,关于概率论的讲解,作者没有采用复杂的数学模型,而是通过分析掷骰子和抽卡牌的成功率,将抽象的贝叶斯定理讲得清晰透彻。这种将宏大理论拆解成可以触摸、可以感知的“游戏组件”的做法,对我这种理科基础薄弱的人来说,简直是救星。读完一个小章节,我常常会忍不住放下书,立刻去实践一下书中所说的原理,那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是其他书籍难以给予的。

评分

信任京东,物流很快,包装完整

评分

一直想要,终于拿到了,和孩子一起舀,培养兴趣和感情

评分

老师开的书单还没看

评分

信任京东,物流很快,包装完整

评分

好书!!!!!!!!

评分

老师开的书单还没看

评分

老师开的书单还没看

评分

挺有意思的,适合家长带着孩子做一做。

评分

一直想要,终于拿到了,和孩子一起舀,培养兴趣和感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