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因印刷批次不同,圖書封麵可能與實際展示有所區彆,增值服務也可能會有所不同,以讀者收到實物為準。
《中公版·2018國傢教師資格考試專用教材:體育與健康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是中公教育教師資格考試研究院研發團隊在深入研究曆年教師資格考試高中體育與健康真題及考試大綱的基礎上,精心編寫而成。
(一)師資力量雄厚
本書是由中公教育教師資格考試研究院教資研發團隊,在多年教師資格考試培訓課程的基礎上,推齣的契閤大綱、真題的教師資格考試輔導圖書。
(二)契閤考試大綱
本書依據考試大綱編寫,緊隨考試形式變化,分析命題規律,優化圖書內容,將真題和考點緊密結閤起來。
(三)圖書體係完備
本書整體使用雙色設計,詳細講解重難點,層次分明。並在正文部分穿插真題再現、考題預測等闆塊,對教材要點進行必要的拓展延伸,便於考生鞏固提高。
(四)圖書實用高效
本書設置瞭應試攻略、知識拓展、能力提升訓練。
為瞭迴饋廣大考生對中公教育始終如一的支持,本書還設有“教師題庫”助力考生備考——掃碼進入教師考試題庫,每日一練+專項練習+綫上模考。
教材和曆年真題試捲搭配使用效果更佳!
內容簡介
《中公版·2018國傢教師資格考試專用教材:體育與健康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根據教師資格高中體育與健康考試真題以及考試大綱,構架起以體育與健康學科知識與能力、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四個模塊有機結閤的龐大知識體係,是一本針對國傢教師資格考試高級中學體育與健康的教材。本教材條理清晰,結構嚴謹,從考試重點和考試要點齣發,深入淺齣地嚮考生講解各個知識點,使考生能透徹地理解知識點。
本書嚴格依據考試大綱,緊扣真題考點,依照教師資格考試大綱進行知識構建,並在書中設置真題再現、考題預測、能力提升訓練等闆塊。真題再現為考生呈現瞭曆年有代錶性的真題;考題預測重要知識點進行命題預測;能力提升訓練選取難度適中、契閤真題的練習題,滿足考生學練結閤的需要。
目錄
第一部分學科知識與能力
從考試大綱看本章考點(2)
考點聚焦(2)
第一節運動解剖學(2)
考點梳理(2)
一、人體結構的基本構成(2)
二、常用解剖學術語(4)
三、人體主要器官與係統(6)
第二節運動生理學(35)
考點梳理(35)
一、骨骼肌機能(35)
二、運動與循環機能(43)
三、運動與呼吸(48)
四、運動時的能量代謝(53)
五、運動與內分泌(56)
六、軀體運動的神經控製(58)
七、身體素質的生理學基礎(61)
八、運動過程中人體機能狀態的變化(67)
九、運動技能形成過程及發展(70)
十、肥胖(71)
十一、運動處方(72)
第三節體育保健學(74)
考點梳理(74)
一、現代健康觀(74)
二、運動與環境(75)
三、不同人群的體育衛生(77)
四、運動性疲勞(80)
五、體育教育的醫務監督(83)
六、運動性病癥(87)
七、運動損傷(94)
八、常用按摩手法(112)
九、競技運動中違禁藥物對身體健康的危害(113)
第四節運動營養學與生物化學(114)
考點梳理(114)
一、食物的營養價值與閤理膳食(114)
二、營養與健身(117)
三、運動員營養(118)
四、環境與生活中生物化學因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119)
能力提升訓練(119)
從考試大綱看本章考點(122)
考點聚焦(122)
第一節體育概論(122)
考點梳理(122)
一、體育的概念及本質(122)
二、體育的功能(123)
三、體育的目的與任務(124)
四、體育手段(125)
五、體育過程(126)
六、體育文化(127)
七、我國體育體製與體育發展趨勢(129)
第二節學校體育學(130)
考點梳理(130)
一、學校體育概述(130)
二、課外、課餘體育活動與體育訓練(136)
第三節體育心理學(137)
考點梳理(137)
一、體育心理學的含義(137)
二、運動興趣(137)
三、運動動機(141)
四、運動歸因(144)
五、喚醒、焦慮、心境狀態與運動錶現(145)
六、運動中的心理乾預方法(147)
七、動作技能的學習(151)
八、運動中的攻擊性行為(154)
第四節運動訓練學(155)
考點梳理(155)
一、競技體育與運動訓練(155)
二、項群訓練理論(157)
三、運動訓練的基本原則(159)
四、運動訓練的方法與手段(163)
五、運動員體能及其訓練(172)
六、運動員心理能力與運動智能及其訓練(175)
七、運動員訓練計劃與組織(177)
能力提升訓練(179)
從考試大綱看本章考點(182)
考點聚焦(182)
第一節田徑(182)
考點梳理(182)
一、田徑運動概述(182)
二、田徑運動競賽組織與裁判工作(184)
三、田徑運動項目的基本技術與訓練方法(191)
第二節籃球(200)
考點梳理(200)
一、籃球運動概述(200)
二、籃球技術(207)
三、籃球戰術(213)
四、籃球競賽方法(適用於足球、乒乓球、排球、羽毛球等運動項目)(217)
第三節足球(218)
考點梳理(218)
一、足球運動概述(218)
二、足球基本技術(225)
三、足球戰術(233)
第四節排球(235)
考點梳理(235)
一、排球運動概述(235)
二、排球技術與教學(243)
三、排球戰術(248)
四、排球競賽編排(250)
第五節羽毛球(252)
考點梳理(252)
一、羽毛球運動概述(252)
二、羽毛球基本技術(254)
第六節乒乓球(256)
考點梳理(256)
一、乒乓球運動概述(256)
二、乒乓球擊球的基本原理與環節(259)
三、乒乓球運動的基本技術(259)
第七節體操(262)
考點梳理(262)
一、體操運動概述(262)
二、體操術語(264)
三、保護與幫助(265)
四、體操運動項目的基本動作與練習方法(267)
第八節武術(278)
考點梳理(278)
一、武術運動概述(278)
二、武術徒手基本動作與方法(282)
三、武術常見運動項目的基本技術、技法與練習方法(287)
第九節健美操(290)
考點梳理(290)
一、健美操運動概述(290)
二、健美操基本動作(291)
能力提升訓練(293)
第二部分教學設計
從考試大綱看本章考點(298)
考點聚焦(298)
第一節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性質與基本理念(298)
考點梳理(298)
一、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性質(298)
二、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價值(299)
三、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基本理念(300)
第二節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設計(300)
考點梳理(300)
一、根據課程目標確定課程內容標準(300)
二、根據課程內容特徵確定必修內容(301)
三、根據學生的需求和愛好加大運動技能學習的自主選擇性(301)
四、根據可操作性和可觀察性要求設置具體的學習目標(302)
五、根據課程的發展性要求建立評價體係(302)
第三節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目標體係(303)
考點梳理(303)
一、製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的依據(303)
二、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的設置(303)
三、課程的總目標(304)
四、課程的具體目標和水平目標(304)
第四節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內容標準(305)
考點梳理(305)
一、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水平五的內容標準(305)
二、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內容標準(308)
從考試大綱看本章考點(309)
考點聚焦(309)
第一節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內容分析(309)
考點梳理(309)
一、課程學習內容中的係列與模塊(309)
二、健康教育專題係列的學習內容(310)
三、運動技能係列的學習內容(310)
第二節高中體育教學內容的選擇與安排(313)
考點梳理(313)
一、選擇體育教學內容的原則(313)
二、競技運動項目的改造(314)
三、模塊教學內容的安排(315)
第三節高中學生體育選項安排(319)
考點梳理(319)
一、學生對學習內容的選擇(319)
二、選項程序(319)
三、學生選項的指導(320)
第四節體育教學計劃(320)
考點梳理(320)
一、製定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計劃的要求(321)
二、製定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計劃(321)
從考試大綱看本章考點(323)
考點聚焦(323)
第一節體育教學資源概述(323)
考點梳理(323)
一、體育教學資源的含義(323)
二、體育教學資源的分類(323)
三、現代教育技術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323)
四、體育教學資源的利用與開發應考慮的因素(324)
五、體育教學資源利用與開發的意義(325)
第二節體育課程內容的開發與利用(325)
考點梳理(325)
一、體育鍛煉項目的開發與利用(325)
二、體育課件的製作與利用(327)
第三節場地器材的開發與利用(329)
考點梳理(329)
一、挖掘常用體育器材的潛在功能(329)
二、廢物利用,製作簡易體育器材(329)
三、生活物品的利用(330)
四、改造現有體育場地器材,提高利用率(331)
五、閤理布局和設計體育場地器材(331)
從考試大綱看本章考點(333)
考點聚焦(333)
第一節體育教學設計概述(333)
考點梳理(333)
一、體育教學設計的概念(333)
二、體育教學設計的主要環節(333)
三、體育教學設計的主要特徵(334)
四、體育教學設計的基本要素與流程(334)
五、體育教學設計的一般要求(335)
六、體育教學設計方案評價的內容與標準(336)
第二節體育教學策略的選擇與設計(337)
考點梳理(337)
一、體育教學策略的特徵(337)
二、常用的體育教學策略類型(337)
三、體育教學策略選擇的依據(339)
四、體育教學策略的設計(340)
第三節體育課教案設計(340)
考點梳理(340)
一、製定教學目標(340)
二、教學重難點的製定(341)
三、選擇教學內容(341)
四、運用教學策略(342)
五、改變教學方式(343)
六、教學組織形式的安排(344)
七、課堂效果的評價(344)
第四節體育教案分析(345)
考點梳理(345)
能力提升訓練(347)
第三部分教學實施
從考試大綱看本章考點(354)
考點聚焦(354)
第一節體育課組織教學的概述(354)
考點梳理(354)
一、體育課組織教學階段劃分的依據(354)
二、體育課組織教學的階段特徵(355)
三、體育課的結構(355)
第二節高中體育課程與教學(356)
考點梳理(356)
一、體育課程(356)
二、體育教學(356)
三、體育教學原則(357)
四、常見的體育教學模式(358)
第三節高中體育課教學的組織形式(366)
考點梳理(366)
一、體育課教學組織形式與管理(366)
二、體育課教學組織形式的類型(366)
三、影響體育課教學組織形式選擇的因素(367)
四、高中體育課選項教學的組織實施(367)
第四節體育課教學環境的創設(368)
考點梳理(368)
一、體育課教學環境的概念、要素與特點(368)
二、優化體育教學環境的策略(369)
三、體育課場地器材的布置(370)
四、體育課堂常規(371)
五、體育課突發事件的類型及應變措施(372)
第五節體育課運動負荷的安排與調控(373)
考點梳理(373)
一、體育課的適宜運動負荷(373)
二、體育課運動負荷的量度(374)
三、閤理安排體育課運動負荷的注意事項(374)
四、調控體育課運動負荷的方法(375)
五、體育課的心理負荷(376)
從考試大綱看本章考點(377)
考點聚焦(377)
第一節體育教學方法概述(377)
考點梳理(377)
一、體育教學方法的概念(377)
二、體育教學方法的分類(377)
三、體育教學方法選擇的意義與依據(378)
第二節體育各類教材教學方法的運用(379)
考點梳理(379)
一、體育知識類教材教學方法的運用(379)
二、運動技能類教材教學方法的運用(380)
三、發展體能類教材教學方法的運用(381)
從考試大綱看本章考點(383)
考點聚焦(383)
第一節體育學習策略的指導與訓練(383)
考點梳理(383)
一、體育學習策略的分類(383)
二、體育學習策略指導與訓練(384)
第二節學生運動技能學習的指導(386)
考點梳理(386)
一、運動技能學習的導入方式與要求(386)
二、處理好言語指導(講解)、示範與學生練習的關係(386)
三、充分利用反饋,提高學習效率(387)
第三節新型學習方式的指導(388)
考點梳理(388)
一、學習方式的種類(388)
二、自主學習的指導(389)
三、探究學習的指導(390)
四、閤作學習的指導(391)
能力提升訓練(393)
第四部分教學評價
從考試大綱看本章考點(398)
考點聚焦(398)
第一節體育教學評價的功能及其構成(398)
考點梳理(398)
一、體育教學評價的意義與功能(398)
二、體育教學評價的基本構成(399)
三、體育教學評價流程(400)
四、體育教學評價的十個要點(401)
第二節體育教學評價的類型(401)
考點梳理(401)
一、按教學評價的功能分類(401)
二、按教學評價的錶達方法分類(402)
三、按教學評價的基準分類(403)
從考試大綱看本章考點(405)
考點聚焦(405)
第一節體育學習評價概述(405)
考點梳理(405)
一、體育學習評價的目的(405)
二、體育學習評價的原則(406)
三、體育學習評價的特點(406)
四、學生體育學習評價的基本要求(407)
五、體育課程學習評價的理念(408)
第二節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評價的內容(409)
考點梳理(409)
一、體能的評定(409)
二、體育與健康知識與技能的評定(409)
三、學習態度的評定(410)
四、情意錶現與閤作精神的評定(410)
五、健康行為的評價(410)
第三節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評價的實施(411)
考點梳理(411)
一、高中體育學習評價方法的選擇(411)
二、高中體育學習評價標準的形成(413)
三、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嚮發展(415)
四、《國傢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內涵和實施(416)
從考試大綱看本章考點(419)
考點聚焦(419)
第一節體育教師教學評價概述(419)
考點梳理(419)
一、體育教師教學評價與體育教師評價的關係(419)
二、體育教師教學評價的核心理念(420)
三、體育教師教學評價內容(420)
四、體育教學評價指標體係(421)
五、體育教師教學評價指標體係分配(423)
第二節體育教師教學評價的方法與案例(424)
考點梳理(424)
一、教師自我評價與案例(424)
二、同行專傢評價與案例(424)
三、學生評價與案例(426)
第三節體育教師教學反思(427)
考點梳理(427)
一、體育教師教學反思的內涵、意義及原則(427)
二、體育教師教學反思的內容、類型及水平(428)
三、體育教師教學反思的過程、策略及形式(429)
能力提升訓練(431)
全國教師資格證統考輔導課程(435)
中公教育·全國分部一覽錶(438)
精彩書摘
1.瞭解人體結構的基本組成、人體主要器官和係統的結構特點與功能。
2.掌握骨骼肌的收縮原理、收縮形式和特徵、肌縴維類型與運動的關係。
3.熟悉氧運輸係統的功能、能量代謝、人體運動的神經、體液調控等內容。
4.掌握運動技能形成的過程及影響因素、運動過程中人體機能變化的規律。
5.掌握身體素質的生理學基礎和製定運動處方的基本方法。
6.瞭解體育衛生、醫務監督、按摩和醫療體育的基礎知識。
7.掌握常見運動損傷的種類、運動性疾病與運動損傷的預防、處理和康復等內容。
8.瞭解食物的營養價值與閤理膳食,熟悉各種營養素的來源、功能和需要量。
9.掌握運動過程中糖、脂肪和蛋白質的代謝特點。
1.本章知識點在曆年考試中多以客觀題的形式齣現。
2.本章中人體結構的基本組成以及各器官的結構功能和特點為常考內容。
第一節運動解剖學
運動解剖學是在正常人體解剖學基礎上研究體育運動對人體形態結構産生的影響和發展規律,是探索人體機械運動與體育動作關係的一門基礎學科,具有較強的應用性。
一、人體結構的基本構成
(一)細胞與細胞間質
人體細胞可分為三部分: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
1.細胞膜
細胞膜主要由蛋白質、脂類和糖類構成,有保護細胞、維持細胞內部的穩定性、控製細胞內外物質交換的作用。
2.細胞質
細胞質是細胞新陳代謝的中心,主要由水、蛋白質、核糖核酸、酶、電解質等組成。細胞質中還懸浮有各種細胞器,其中主要的細胞器有綫粒體、內質網、溶酶體、中心體等。
3.細胞核
細胞核由核膜圍住,其內有核仁和染色質。染色質含有核酸和蛋白質。核酸是控製生物遺傳的物質。細胞核是細胞的核心結構。除成熟的紅細胞外,所有的細胞都有細胞核。
4.細胞間質
細胞間質是指由細胞所産生的,並存在於細胞周圍的物質,也叫細胞外基質,由縴維和基質組成。縴維包括彈性縴維、膠原縴維和網狀縴維。基質包含復閤性糖類、水分和一些代謝産物等。
(二)人體四大基本組織
1.上皮組織
上皮組織也叫作上皮,它覆蓋在身體錶麵或體內管腔和囊(如腸、胃、血管、關節囊)的內錶麵上,由密集的上皮細胞和少量細胞間質構成。結構特點是細胞結閤緊密,細胞間質少。通常具有保護、吸收、分泌、排泄和感受外界刺激的功能。
2.結締組織
結締組織是由細胞和大量細胞間質構成,結締組織的細胞間質包括基質、細絲狀的縴維和不斷循環更新的組織液,具有重要功能意義。其功能是保護、防禦、支持、修復和貯存等。細胞均勻分布於細胞間質間,分布無極性。廣義的結締組織,包括液狀的血液、鬆軟的固有結締組織和較堅固的軟骨與骨。一般所說的結締組織僅指固有結締組織。
3.肌肉組織
肌肉組織包括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個部分。骨骼肌一般通過肌腱附於骨骼上,但也有例外,如食管上部的肌層及麵部錶情肌並不附於骨骼上。心肌分布於心髒,構成心房、心室壁上的心肌層,也見於靠近心髒的大血管壁上。平滑肌分布於內髒和血管壁,如消化道。心肌具有收縮和舒張的功能,還具有自律性和傳導性。
骨骼肌與心肌的肌縴維均有橫紋,又稱橫紋肌。平滑肌縴維無橫紋。肌肉組織具有收縮特性,是軀體和四肢運動,以及體內消化、呼吸、循環和排泄等生理過程的動力來源。骨骼肌具有收縮和舒張的功能。
4.神經組織
神經組織也是人和高等動物的基本組織之一,是神經係統的主要構成成分。神經組織是由神經元(即神經細胞)和神經膠質組成。神經元是神經組織中的主要成分,具有接受刺激和傳導興奮的功能,也是神經活動的基本功能單位。神經膠質在神經組織中起著支持、保護和營養的作用。
神經細胞,包括細胞體和突起兩部分。一般每個神經元都有一條長而分支少的軸突,幾條短而呈樹狀分支的樹突。神經元的突起也叫神經縴維。神經縴維末端的細小分支叫神經末梢,分布到所支配的組織。神經元受刺激後能産生興奮,並能沿神經縴維傳導興奮。
二、常用解剖學術語
(一)人體標準解剖學姿勢
人體的標準解剖學姿勢是指身體直立,雙眼平視,手臂下垂,掌心嚮前(拇指在外側),兩足並攏,腳尖嚮前。
(二)解剖學方位術語
為瞭準確錶達運動的人體各部分及各器官或結構的相互位置關係,以人體解剖學姿勢為基準,定齣下列解剖學方位術語。
1.上與下
上與下是描述器官或結構距顱頂或足底的相對遠近關係的術語。近顱頂者為上,近足底者稱為下。
2.前與後
前與後是指距身體腹側麵或背側麵距離相對遠近的術語。靠近腹麵稱為前,靠近背麵稱為後。
3.淺與深
淺與深是描述與皮膚錶麵相對距離關係的術語,距錶層皮膚近者為淺,遠離錶層皮膚者為深。
4.內側與外側
內側與外側是描述人體各部位或器官、結構與人體正中矢狀麵相對距離位置關係的術語,靠近人體正中矢狀麵者為內側,遠離人體正中矢狀麵者為外側。
5.近側與遠側
近側與遠側是描述四肢與軀乾距離關係的術語,近側是指距肢體與軀乾的連接處較近者,遠側指距肢體與軀乾的連接較遠者。
6.尺側與橈側
尺側與橈側是依據前臂的尺骨與橈骨排列的位置關係而規定的。尺側是指前臂的內側,橈側是指前臂的外側。
7.腓側與脛側
腓側與脛側是依據小腿的脛骨與腓骨排列的位置關係而規定的。脛側是指小腿的內側,腓側是指小腿的外側。
8.內與外
內與外是描述空腔器官相互位置關係的術語,接近內腔者為內,遠離內腔者為外。
此外,還有左與右、垂直、水平和中央等與一般概念相同。
《師道光華:高級中學體育與健康教育教學實踐指南》 一、 曆史的沉澱與時代的呼喚:體育與健康教育的演進之路 體育與健康教育,作為現代教育體係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其發展曆程深刻地烙印著人類社會文明的進步與變遷。從古代“六藝”中的射、禦、書、數、禮、樂,到近代以體能訓練為核心的軍事化體育,再到如今強調身心全麵發展、健康生活方式塑造的素質教育理念,體育與健康教育的功能和內涵不斷豐富與深化。 尤其進入21世紀,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科技的日新月異以及人們健康意識的空前提高,高級中學階段的體育與健康教育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一方麵,青少年群體在成長過程中承受著日益增長的學習壓力,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電子産品對視力的影響、心理健康問題等,都對他們的身體素質和精神狀態構成瞭嚴峻考驗。另一方麵,社會對高素質、全麵發展人纔的需求日益迫切,體育與健康教育被賦予瞭培養學生健全人格、提升生命質量、促進終身學習能力的重要使命。 《師道光華:高級中學體育與健康教育教學實踐指南》正是誕生於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本書旨在為一綫的高級中學體育與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套係統、全麵、前沿的教學理念、方法與實踐指導,幫助教師們更好地理解並踐行新時代體育與健康教育的價值與意義,從而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培養齣體魄強健、心理健康、意誌堅韌、積極樂觀的新一代。 二、 教學的核心:理論指導與實踐創新的深度融閤 本書深諳教學之道,將理論的深度與實踐的廣度完美結閤,構建瞭一個立體化的教學支持體係。 (一) 理論基石:科學認知與教育哲學 運動生理學與運動解剖學前沿解讀: 深入剖析人體在不同運動負荷下的生理反應與結構變化,引導教師理解運動訓練的科學原理,如何根據青少年生長發育規律,設計安全有效的訓練計劃,預防運動損傷,最大化運動效益。本書將重點關注最新的研究成果,如運動與神經可塑性的關係,運動對青少年認知能力發展的積極影響等,幫助教師構建基於科學證據的教學體係。 運動心理學與青少年心理健康: 探討運動在塑造青少年堅韌意誌、剋服睏難、培養團隊閤作精神、提升自信心以及調節情緒等方麵的重要作用。本書將詳述如何通過體育活動幫助學生應對學業壓力、緩解焦慮、培養積極樂觀的心態,識彆並乾預潛在的心理健康問題。特彆會引入積極心理學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以及如何利用運動促進學生的社會性發展。 健康教育學與生活方式的構建: 強調健康不僅僅是生理的健康,更包括心理、社會和情感的全麵健康。本書將圍繞疾病預防、營養膳食、睡眠衛生、急救知識、環境保護以及性健康教育等核心內容,指導教師如何將健康知識融入日常教學,引導學生樹立科學、健康的生活觀念和行為習慣,為他們終身健康奠定堅實基礎。 體育教育學理論的時代發展: 迴顧體育教育學的發展脈絡,重點闡述新課程標準下的教育理念、教學目標、評價體係等。本書將深入解讀“以學生為中心”、“全納式教育”、“活動化教學”等核心教育哲學,幫助教師理解教育的本質,找準教學的定位,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體性。 (二) 實踐導航:情境教學與創新方法 課程設計與教學組織創新: 告彆程式化的教學模式,本書提供多元化的課程設計思路,如主題式教學、項目式學習、遊戲化教學等,將不同運動項目、健康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聯係。同時,提供精細化的教學組織策略,如何進行高效的課前準備、課堂管理、分組協作,以及如何最大化課堂時間利用率,確保教學活動的有序與高效。 運動技能教學的精細化指導: 針對高級中學階段學生常見運動技能(如田徑、球類、體操、遊泳、新興運動項目等)的掌握難點,本書將提供詳細的技術分解、動作示範、錯誤糾正方法,並結閤現代教學技術,如視頻分析、動作捕捉等,幫助教師精準指導,提升學生的運動技能水平。 健康主題活動的策劃與實施: 引導教師將健康教育融入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如健康知識競賽、運動體驗日、急救技能培訓、戶外拓展活動、社區健康服務實踐等。本書將提供活動策劃的步驟、資源整閤、安全保障以及效果評估的完整流程,鼓勵教師將課堂延伸至課外,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健康素養。 技術賦能下的教學改革: 探索信息技術在體育與健康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如利用可穿戴設備進行運動數據監測與分析,利用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技術進行運動技能模擬訓練,利用在綫平颱進行知識學習與互動交流等。本書將介紹當前技術發展的趨勢,並提供實際的應用案例,幫助教師擁抱技術,提升教學的智能化與個性化水平。 評價體係的多元化與個性化: 強調評價不僅僅是分數,更是促進學生發展的手段。本書將提供過程性評價、錶現性評價、診斷性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並結閤運動技能、健康知識、學習態度、閤作能力等多個維度,幫助教師建立全麵、科學、個性化的評價體係,真正做到“以評促學、以評促教”。 三、 關注的焦點:學生發展與教師成長 本書的核心價值在於以學生全麵發展為導嚮,同時關注教師的專業成長。 (一) 以學生為中心:激發潛能,點燃熱情 差異化教學與個性化發展: 深刻認識到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在身體素質、運動興趣、學習能力等方麵存在差異。本書將提供針對不同能力水平、不同興趣愛好的學生設計教學內容與方法的策略,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體育與健康教育中找到適閤自己的發展路徑,獲得成就感。 生命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 強調安全是體育與健康教育的生命綫。本書將係統闡述運動場地、器材的安全規範,運動過程中的風險防範,以及學生自我保護和互助的意識與技能,幫助學生在安全的環境中享受運動的樂趣。 終身體育與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導: 體育與健康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生活習慣,並將其延續至一生。本書將引導教師如何通過多樣化的運動項目選擇、健康知識的普及以及對體育文化的熱愛,播下終身運動的種子,引導學生成為健康生活方式的實踐者和倡導者。 (二) 教師專業發展:賦能前行,成就卓越 教學反思與專業診斷: 鼓勵教師建立持續的教學反思機製,通過對教學過程、教學效果的分析,發現問題,總結經驗。本書將提供教學反思的框架和工具,幫助教師進行有效的專業診斷,不斷優化教學實踐。 閤作交流與資源共享: 強調教師之間的交流與閤作是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本書將分享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的構建思路,以及如何利用各種平颱進行學術交流、案例分享、課程研究,形成互助共贏的良好局麵。 教育研究與學術視野的拓展: 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教育研究,關注體育與健康教育領域的最新研究動態和學術前沿。本書將提供研究方法、選題指導等,幫助教師提升學術素養,為教育實踐提供理論支撐。 四、 展望未來:教育的溫度與社會的責任 《師道光華:高級中學體育與健康教育教學實踐指南》不僅僅是一本教學工具書,更是一種教育情懷的體現。我們深知,體育與健康教育承載著塑造美好心靈、培養健康體魄、傳遞積極價值觀的時代重任。本書希望通過為教師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撐和前沿的實踐指導,幫助他們點燃教學的熱情,激發學生的潛能,讓體育與健康教育的陽光照亮每一位學生的心靈,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力量。 這不僅僅是關於運動技能的傳授,更是關於生命質量的提升;不僅僅是關於知識的灌輸,更是關於價值觀的塑造。我們相信,每一位緻力於體育與健康教育的教師,都是點亮學生未來的一束光。願本書能成為您在教育道路上閃耀的光華,助您在教書育人的徵途上,不斷探索,不斷超越,成就教育的溫度與社會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