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本 序言
承东方出版社好意,要再版《中人白话》。想想此书出版应该有十来年了吧。拿来架上的订正本一看,竟有十七年了,那时的一个婴儿早就入了大学了。订正本的做法是向老师谭其骧先生学来的。他老人家每一篇文章发表后都要拿来重读一遍,校出其中的笔误或印误,加以订正。懒人如我则大大咧咧,出完就算数,没有耐心自己看,但若有读者指出,倒也会订正在书上,将其保留起来,这就是订正本,并不算什么特别。但这次不同,一翻开订正本,却翻出了惊喜,原来里头夹着王培军十来年前的一封信。王培军是青年才俊——现在也快步入中年了,擅长文献学,前不久,他的《光宣诗坛点将录》获得了首届宋云彬古籍整理奖,足见功力之深。他的信一方面是纠正《中人白话》的几处失误,一方面表达愿来做博士后的意思。现在的人,书信都不用了——自然也包括我自己,而这封手写信竟然还被保留着,我不禁为自己的收藏癖得意起来。
得意归得意,我自己书里的错误还是要改的,才不负重印此书的东方出版社的青睐。主要的错误是关于《洹上词》一文的。培军告诉我,国家图书馆藏有《洹上词》的两种油印本,两本年份不同。问我自藏的是否与该二本有异同。我至今也还没有机会去看国图的本子,而且我的藏本并没有印制年份,是否竟是第三种印本也未可知。但不管本子有何异同,原词中“玉街归去阒无人”的“阒”处印出来时却成了一个问号,想来是当时排版找不到此字而留下一个问号。接下来一句是“飘摇密云如花坠”,其中的云字断然是误字,云如何坠?培军则据词律,断其为雪之误,自然也应该改。其他还有一处是我自己误了的,解“竭来二十载”中的“竭”为离去之义,培军以为“竭来”是一个词,每用于发端。我想他是对的,但这次却无法挖改了,就记于此处,让读者知道我见识之短。
这些文章当年都是先发表在报刊上,然后才收入集子的。照理在每篇文章后头都应该标记发表的时间与报刊名,不知当年为什么没有做。现在想做就更麻烦了,所以真是有点遗憾。譬如现在去台湾一趟简直易如反掌,但在上世纪末的确是难于上青天。所以本书中《何时能到台湾去看书》这一篇恐怕要让现今的人觉得可笑,但在当时还真是反映了实情。老话说,斗转星移,真是一点不假,虽然是过气文章,也算是时代的记录吧。
此书当时是作为“九歌文丛”的一种出版的,这套文丛的作者一共是七人,当时的编辑陈丽菲是否想凑成九人之数,我一直没有问过她。七人之中,黄永年先生早已仙逝,令人心酸。黄先生曾对我说过他的愿望,说自己绝无期颐之思,但还是希望能活到九十,但由于肺气肿的困扰,先生未能实现这个期望。很可惜,我知道还有许多东西他都没来得及写出来。黄先生除写信外,还曾写过一个条幅、一个扇面赠我,什么时候也应该刊布一下以作纪念。黄先生之后,就数我年长,十几年前还不自觉已经臻入老境,现在则有自知之明了。至于其他五位,现在多已名满天下,而且春秋正富,无量在前途。
此书所附照片图片与文字同等重要,但当时的出版社也找不到原来的图版了,现任编辑陈卓说:“没关系,我们尽量翻拍得逼真。”其实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都知道日本的翻拍印刷技术很不错,但他们在出《诸桥辙次全集》时,就无法将上世纪30年代诸桥先生游历中国时的照片全部翻拍出来,只能择其要翻印数帧而已。好在《中人白话》原书的图片印刷甚佳,希望此书重印时能大抵不失其真。最后的套话是感谢编辑和东方出版社,虽看来客套,但却是真心。
拿到《中人白话(修订本)》的时候,我带着一种既好奇又忐忑的心情。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很多时候,那些古籍晦涩难懂的文字总像一道无形的墙,阻碍了我深入的脚步。市面上也有不少普及读物,但总觉得它们要么流于表面,要么为了“白话”而牺牲了原有的韵味和深度,让人读起来总有些隔靴搔痒的感觉。因此,当看到《中人白话(修订本)》这个书名时,我便燃起了一线希望,期待它能真正意义上地“白话”那些深邃的思想,让普通人也能触及到其中蕴含的智慧。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没有选择那种过于华丽或者陈旧的风格,而是采用了一种素雅而大气的风格,封面上的墨迹晕染恰到好处,散发着一种沉静而有力量的气质。翻开书页,纸张的触感也十分舒适,并非那种粗糙的印刷纸,而是带有微微的韧性,让人在阅读时有一种愉悦的体验。我喜欢这种不张扬却处处透露着用心的细节,它预示着这本书的内容或许也同样是经过精心打磨,而非粗制滥造。
评分坦白说,我并非是某个领域的专业学者,所以我的评价或许显得有些朴实,但我却是实实在在地被这本书所打动。它没有故弄玄虚,也没有卖弄学问,而是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与我这位普通读者进行着一场真诚的对话。我仿佛能听到古人的声音,通过作者的文字,在我的脑海中回响。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传统文化宝库的大门,让我不再畏惧那些曾经遥不可及的经典,而是能够以一种轻松而愉悦的方式,去探索其中博大精深的内涵。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滋养。它让我看到了古人的智慧是如何穿越时空,依然能够触动我们的内心。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各种信息淹没,而阅读《中人白话(修订本)》的过程,就像是在喧嚣中寻得一片宁静的港湾,让我有机会沉淀下来,去思考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我发现,书中很多关于人生处世的道理,放在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甚至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当下社会中的一些现象。
评分在阅读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便是作者的严谨和尊重。这本书在“白话”的基础上,并没有简单地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而是深入地理解了原文的语境和精髓,然后用现代汉语将其重新阐释。我能感受到作者在遣词造句上的深思熟虑,力求在保留原文意境的同时,又让现代读者能够清晰明了地理解。尤其是一些概念性的阐述,作者更是层层剥离,抽丝剥茧,将复杂的哲学思想转化为易于接受的语言,让我感到豁然开朗。
评分赞一个!
评分不惡
评分周振鹤老师随笔集,买来看看
评分我为什么喜欢在京东买东西,因为今天买明天就可以送到。我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我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京东购物这么久,有买到很好的产品,也有买到比较坑的产品,如果我用这段话来评价,说明这款产品没问题,至少85分以上,而比较垃圾的产品,我绝对不会偷懒到复制粘贴评价,我绝对会用心的差评,这样其他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会作为参考,会影响该商品销量,而商家也会因此改进商品质量。
评分周振鹤老师随笔集,买来看看
评分good good good good good good
评分周振鹤老师随笔集,买来看看
评分好书一本,值得拥有,推荐!
评分不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