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编写,是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辅导读物;
2、党建研究专家、党的理论研究者联系实际阐释,通俗易懂;
3、以词条的形式重点阐述了党务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方法,是党支部书记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做好新时代党支部工作的重要参考和得力助手。
党的19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本书根据19大新修改的党章以及19大报告和党务工作的有关规定的要求,从各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务工作,包括发展党员工作、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党的宣传工作、党的组织工作、党的干部工作等方面,以词条的形式重点阐述了党务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方法,是党支部书记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做好新时代党支部工作的重要参考和得力助手。
金钊/中共党员,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博士,副教授,全国思想政治专业委员会研究员,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会员,中国现代史学会会员,北京市大钊学社理事,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青年委员。主要从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党史党建教学与研究。在《人民日报》《北京日报》《中国教育报》以及全国核心期刊《*思想研究》《社会主义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理论前沿》等发表多篇论文。在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新华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发表专著、合著、主编《读懂邓小平》《邓小平精神:当代中华魂》《国内邓小平理论研究述评》(与李君如主编)、《解读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与邢贲思主编)、《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新体系》(与李忠杰主编)、《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执政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读本》共计20余种。《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解放军报》《党的文献》等发表专家评论。
第一章 党支部基本知识
第二章 党支部的党员发展、教育与管理工作
第三章 党支部的群众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
第四章 党支部的纪律检查工作
第五章 党支部的自身建设
第六章 党支部的制度建设
第七章 党支部的工作方法与领导艺术
后 记
党支部基本知识
学习导航
党支部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是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本章主要介绍了党支部机构设置、党支部的地位和作用、党支部的基本任务等基本知识。
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所谓党的基层组织,按照十九大修改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以下简称《党章》)的界定,是指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组织强则基层稳,基层稳则天下安。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来,各地在以地域、单位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健全组织体系,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大幅拓展,党组织已由传统领域向新兴领域延伸,由单位向区域延伸,由实体向网络延伸,由党的基层组织向其他各类组织延伸。截至2016年底,全国基层党组织总数达到450多万个。作为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人,了解和掌握党支部的基本知识,是切实履行好职责、开展好工作的基础。
第一节 党支部机构设置
一、党支部的设立
(一)建立党支部的原则
党的十九大修订通过的《党章》规定:“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并且规定:“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二)党的基层组织的设置
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又不足50人的基层单位,设立党的支部委员会。党员在50人以上,不足100人的,可设立总支部委员会,下设若干支部委员会。
党员超过100人的,可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党员不足100人,如工作需要,经过上级党组织批准,也可设党的基层委员会。党的基层委员会下设若干总支部委员会或支部委员会。
经上级党组织决定,党员超过50人的也可不设总支部委员会,而设支部委员会;党员超过100人的也可不设党的基层委员会,而设总支部委员会。
联合支部。正式党员不足3人,没有条件单独成立党支部的生产单位、工作单位、行政单位、战斗单位,可与邻近单位的党员组成联合支部。
临时支部。外出执行某项临时性的任务,或者参加短期的学习或会议,或者被抽调参加某一个临时机构的工作,凡是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均可设立临时党支部。
党支部一般应按照党员人数和分布情况划分党的小组,把干部党员和非干部党员一起编组过组织生活。
建立党的支部应当经过县、团或相当于县、团级党的委员会决定。党支部的领导机关是支部党员大会,在支部党员大会闭会期间,是它直接选举出来的支部委员会。
建立党支部的一般程序是:
向上级党委写出建立党支部的请示。请示的内容包括:建制单位的工作性质、人员数量等简要情况;现有正式党员、预备党员的数量,建立党支部的依据和理由;所建党支部的性质;党支部委员会组成人数和委员设置方案等。
上级党组织批准成立党支部后,应召开支部党员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差额选举产生支部委员会。
召开党支部委员会,等额提名或直接选举产生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并对委员进行分工。
向上级党委写出党支部委员会组成的请示。请示的主要内容包括:选举支部委员会的依据;支部党员大会进行选举的简要情况,党支部委员会选举书记、副书记的情况以及党支部委员的分工情况。
上级批复。党支部委员会开始工作,履行职责。
二、支部委员会的设置
(一)支部委员会的产生
十九大《党章》规定:“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的书记、副书记选举产生后,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根据这一规定,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经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后,应在充分酝酿、讨论的基础上选举产生书记、副书记,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不能采取由委员会协商分工的办法产生书记、副书记。
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两年或三年,期满后应按时改选。委员如有缺额,应当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及时补选。
(二)支部委员会的组成人数
应根据本支部党员人数和工作的需要来确定,一般应是单数,并以3~5人为宜,最多不超过7人。
党员人数不足10人的党支部,一般不设立支部委员会,只设支部书记一人,必要时可增设副书记一人,由支部正副书记主持党支部的日常工作。
(三)支部委员会委员的分工
支部委员会一般可设支部书记(必要时可设副书记)、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其他还可设纪律检查委员、生活委员、青年委员、统战委员、保密委员和妇女委员等。每个支部委员会设哪些委员,可根据实际需要来定,有的不一定设专职委员,可采取分工负责的办法。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真的让我眼前一亮。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不接地气的说教感,而是充满了真诚和温度。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撰写这本书时,是站在基层党员的立场,用他们的语言,去解决他们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比如,在讲解“如何处理党员之间的矛盾”时,书中并没有简单地套用理论,而是提供了一些非常接地气的沟通技巧,比如“先倾听,再表达”、“多理解,少指责”等,这些看似简单的话,却在实践中非常有效。我还发现,书中有很多“妙招”和“窍门”,是那些在日常工作中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例如,在如何组织一次成功的支部大会上,书中就分享了一些调动党员参与积极性的方法,比如提前预告议题、鼓励大家提前思考、设置互动环节等,这些细节都能让会议变得更加生动和有效。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关于“如何建立支部工作台账”的章节,它不仅提供了详细的台账设置建议,还附带了一些实用的模板,这对于我们这些习惯于手写记录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这本书让我觉得,党支部工作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优化的过程,充满了智慧和乐趣。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一种非常庄重而务实的感觉,深蓝色为主色调,搭配金色的烫金字体,显得格外专业。翻开第一页,纸张的质感很好,厚实且有韧性,即便反复翻阅也不会轻易损坏。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作者在内容的组织上,并非简单地罗列条例,而是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党支部在基层组织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将其工作落到实处。每一个章节的标题都恰如其分,直指核心,例如“如何制定支部工作计划”、“党员发展流程详解”、“组织生活会的规范要求”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我特别欣赏的是,书中并没有出现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案例和操作指南,这对于我们这些基层工作者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比如,在关于“如何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的章节,不仅列举了多种活动形式,还提供了详细的活动策划步骤和注意事项,甚至连一些主持人串词和互动环节的设计都有涉及,这让我在组织活动时,能够更有章法,也更能调动党员的积极性。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工作思路和操作方法,让我对党支部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更具象化的把握,非常有指导意义。
评分拿到这本《党支部工作手册》,我原本以为它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工具书,但出乎意料的是,它带给我许多惊喜。书中的语言风格非常生动活泼,不同于一般政策性文件那种刻板的措辞,而是更贴近基层党员的实际语言习惯。我尤其喜欢其中一些“过来人”的经验分享,那些朴实无华的文字,却蕴含着宝贵的实践智慧。例如,在谈到如何做好党员的思想引导时,作者引用了一个小故事,讲述了一位老党员如何通过日常的耐心谈心,化解了一位年轻党员的困惑,最终使其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转变。这种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比那些生硬的理论阐述更能打动人心,也更能引发我们的共鸣。此外,书中还特别强调了“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指导我们如何在支部工作中关注党员个体,了解他们的需求,发挥他们的特长,从而增强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如何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章节,它并不是简单地要求大家“互相挑毛病”,而是引导大家以真诚的态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共同进步。书中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沟通技巧和化解矛盾的方法,让这个看似棘手的环节变得更加顺畅和有建设性。这本书让我感受到,党支部工作不仅仅是完成任务,更是充满人情味和智慧的艺术。
评分读了这本《党支部工作手册》,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不仅仅是一本指导工作的书,更是一部关于基层党建的“百科全书”。书中内容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从支部概论、组织建设,到党员教育、活动开展,再到纪律作风、制度建设,几乎涵盖了党支部工作的方方面面。我之前对一些党建工作的细节了解不够深入,比如如何规范地召开组织生活会,如何进行党员的民主评议,以及如何处理一些突发性的党务工作等。在这本书里,我找到了详尽的解释和指导。作者在讲解每一个环节时,都力求做到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并且引用了很多最新的党内文件精神,确保了内容的权威性和时效性。我特别欣赏的是,书中还特别强调了如何发挥党支部的政治引领作用,以及如何将其与实际业务工作相结合,提升党建工作的整体效能。这让我意识到,党建工作并非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应该渗透到各项工作的全过程,起到战斗堡垒的作用。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让我对党支部工作有了更系统、更全面的认识,也为我未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人性化,每一页都给我一种清晰明了的感觉。我认为,一本好的工作手册,不仅仅在于内容的丰富,更在于其易于查阅和理解的特点。这本《党支部工作手册》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采用了分章节、分条目的方式,将复杂的党支部工作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可操作的步骤。我经常在工作中遇到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党员的组织关系转接如何办理,或者如何撰写一份规范的支部会议记录,这时候翻开这本书,总能迅速找到我需要的答案。而且,书中还配备了大量的表格、流程图和示例,让抽象的规定变得一目了然。我特别喜欢其中的“疑难解答”板块,它集合了许多基层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并给出了详细的解答,这大大节省了我自己摸索和查询的时间。还有一些章节,比如“如何进行党费收缴与管理”,不仅详细列出了操作步骤,还提供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据,让我心中有数,工作起来更加踏实。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工具书,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指导员,随时随地为我的工作提供帮助和支持,让我在开展党支部工作中,能够更加得心应手,也更加有信心。
评分整体还不错,价格不贵,非常好
评分一次买了八本,好好学习一下,包装一般般
评分好书,内容翔实,体例完整。物流超快,值得购买。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单位买的,每次都在京东买,方便快捷,主要是时间有保障!
评分好好学习
评分书的质量整体不错,还是满意
评分看起来挺不错 内容挺新的
评分这本书不是水管工,据说还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