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特种部队指挥官斯科尔茨内,亲述二战期间德国特种兵传奇。★青年翻译家陆大鹏倾力翻译,精加注释,完整系统。★二战亲历者再现营救墨索里尼、抓捕匈牙利摄政王、铁拳行动、米老鼠行动、格里芬计划等诸多二战事件,疑点、焦点尽在其中。
奥托?斯科尔兹内是二战中非常著名的德国特种部队指挥官,指挥并参加过营救墨索里尼、抓捕匈牙利摄政王、铁拳行动、米老鼠行动、格里芬计划等诸多二战重要事件。在自己的回忆录中,他如实地将其指挥的著名的行动一一记述,展现在人们面前。全书从作者的童年讲起,依次叙述了他的学校生活、参军、战争中的德国和意大利、进军莫斯科、加入特种部队、解救墨索里尼、监狱生涯等。本书不仅展现了著名的德国特种部队的发展史,而且对二战期间德国、意大利、美国的关系及细节均有记述,兼具历史性和可读性。
奥托?斯科尔茨内 (1908—1975),纳粹德国党卫军后期军官。曾创立特种部队奥宁堡部队,并指挥和参加了营救墨索里尼、抓捕匈牙利摄政王、铁拳行动、米老鼠行动、格里芬计划等诸多二战事件。
第一章 恰英雄少年
第二章 动荡的年代
第三章 德奥合并
第四章 最后的和平时光
第五章 入伍
第六章 西欧战役
第七章 战争的间歇
第八章 南斯拉夫战役
第九章 从巴巴罗萨到叶尔纳
第十章 基辅合围战
第十一章 莫斯科城下
第十二章 进入特种部队
第十三章 前往意大利
第十四章 寻找墨索里尼
第十五章 鹰从天降
第十六章 论功行赏
第十七章 维希风波
第十八章 特种武器
第十九章 意大利和南斯拉夫
第二十章 7月20日事变与“魔弹射手行动”
第二十一章 铁拳行动
第二十二章 阿登攻势的筹划
第二十三章 第150装甲旅
第二十四章 狮鹫行动的失败
第二十五章 1944年的圣诞节
第二十六章 东线危局
第二十七章 施韦特桥头阵地
第二十八章 最后的战争岁月
第二十九章 向美军投降
第三十章 在威斯巴登监狱
第三十一章 铁窗生涯
第三十二章 在达豪
第三十三章 审判与自由
附录:斯科尔茨内的战后生涯
后记
第一章 恰英雄少年
1908年6月12日是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皇帝登基六十周年。这一天,维也纳举行了五彩缤纷的庆祝活动和盛大游行。我就出生在这一天的下午早些时候。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我还是个孩子,所以我对战前岁月的记忆完全来自父母讲的故事。按照他们的说法,一战之前是个黄金时代。从之前几个世纪里撰写的书籍,尤其是传记中可以看到,每一代人都把上一代称为黄金时代。
今天,很多上了年纪的欧洲人仍然对一战之前的奥匈帝国时代赞不绝口。而一战及其可怕的后果将世界变成了一个动荡的海洋,其影响甚至波及今日。在一战前的“黄金时代”,每个人都相信,他本人以及他的家庭和整个世界都会迎来安全稳定的未来。只有极为傲慢的民族主义者才对现状不满。
我对这个“黄金时代”的末尾,也就是一战爆发之际还有这么一段记忆。1914年7月,我的母亲、哥哥、姐姐和我在不来梅港附近的一个北海疗养地度假。我的父亲是土木工程师,当时留在维也纳处理公务,计划随后与我们团聚。8月初,当我们在北海之滨的浅滩涉水漫步时,可以看到远方有庞大的灰色船只全速航行,那是德国海军在执行最初的战术任务。我们当时还很难理解这个震撼景象的意义何在,当然我们后来知道,它代表着四个漫长战争年头的开端。几天后,我们离开了北海海滩,前往不来梅。
1914年8月,不来梅的夜晚湿气很重,英军对不来梅港口和桥梁的第一轮空袭就是在此时开始的。虽然这种空袭和二战时相比造成的损失甚微,但还是导致不来梅城内实施灯火管制,高射炮开火还击。这些充满了战争喧嚣的漫漫黑夜,我们永生难忘。后来,我们最终离开不来梅、返回维也纳,途中发生了一件令我母亲焦虑不已的事情。由于战时的铁路系统优先执行军用运输,所以到维也纳的行程长达96个小时,途中还发生了很多延误。在德累斯顿,火车停了几个钟头,我趁母亲不注意溜下火车,跑到大街上,想把手里的一个硬币花掉。我自豪地走进一家糖果店,买了一块糖。随后我还能顺利地找到火车站台,完全是凭运气。
幼年时代的我非常顽皮,但在学校过得还算顺利。在小学第一年,我一下子体会到,奥地利从一个富足社会猛然间变成了一个物资紧缺的战时国度。我小学一年级那一年,一个夹香肠的白面包卷只卖20海勒;而在一战的最后一年,我们的早餐就只能吃到涂着少许果酱的粗粮面包。我上小学时,由于战争的缘故发生了很多动荡,这让我们都变成了脚踏实地的现实主义者。
我的中学时代(1919—1926)也很平静。年轻一代对旧帝国的垮台没有任何惋惜。我们很快就忘记了过去,为经济的每一步复苏而高兴。在战后的最初几年,国际红十字会对我们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作为营养不良的儿童,我们通过红十字会得到了美国、荷兰、瑞典、挪威和丹麦的援助。这些援助主要包括食品和衣物,帮助我们度过了艰难的岁月。不幸的是,由于贫困,社会关系也变得紧张起来,甚至孩子都能察觉到这一点。工人阶级子弟和来自中产阶级的中学生之间经常打架斗殴。有时我也卷入了这些斗殴,受了一些轻伤。
我很轻松地掌握了算术、几何、物理和化学,但英语和法语对我来说很困难。我经常受罚留校,但大多数情况都是因为整个班级受到了集体惩罚(这种惩罚在今天颇为流行),我们班的同学也活该受到这些惩罚,一般是因为恶作剧和无意中损害公物。我们一般不会把犯错的人招供出来,于是老师不得不把全班一起惩罚,我们有难同当。
我们很讨厌期末考试,另外老师也不喜欢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尤其是因为他们仅仅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待我们。如果他们没有把我们当作没教养的野孩子的话,一定会为我们的团结精神欣慰。中学一共八年,一年级的时候我们班有90多人,到最后一年已经只剩下17名学生。因此我们这个小集体凝聚力非常强,绝不会允许任何同学在期末考试中掉队。
在中学期间,我对各种体育运动都兴致盎然,尤其痴迷健身。我们学了各种球类运动。我经常参加校队,在夏季的中学联赛与其他学校的队伍比赛。虽然我参加了各种各样的运动,但没有真正成为优秀的运动员,不过还是大出风头。
我的职业选择早已确定——工程师,就像我的父亲和哥哥一样。我对技术问题很有天赋,而且我的创新能力也在日渐增长。1926年秋季,我进入维也纳工业大学,第一学期学习机械工程。
我的很多朋友是医科学生或医生。因此我常常去解剖学院参观,听了一些相关课程,对外科手术产生了兴趣。有时我会怀疑,机械工程是不是真的是我的理想职业。有好几个月时间,我对自己的未来职业犹豫不决:工程学还是医学。最后我还是决定学机械工程,但直到今天我对医学的进步仍然很感兴趣。
我在学习方面没有遇到任何困难。课程要求我作大量的技术绘图,我很喜欢这项工作,很快就掌握了绘制高质量设计图纸的技能。但我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所以有的课程会缺席,复习功课准备考试的时间也很少。我有些要好的同学缺席很少,所以我会抄他们的课堂笔记。
在我大学时代的早期,奥地利的大学里仍然能感受到战争的影响。大学生一般是十九到二十四岁的年轻人,但也有很多年纪较大的学生。由于战争以及战后条件的艰苦,很多人上大学很晚,或学业曾经中断过,多年后又捡起了学业。我们从这些年纪较大的学生那里得知,战争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让他们的雄心壮志受挫。他们给我们讲述过去的故事(我们对那些事情没有直接体验),对我们产生了某种特别的影响。
由于战争的缘故,年轻教师很少,大多数教授年纪都很大。很多教授在帝国时期都曾是皇室或王室顾问,他们和过去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这方面,我们也感受到了过去时代的影响。
我的大学同学中有一位是奥地利前皇室成员,克莱门斯·冯·哈布斯堡大公,他的大学学业没能完成。由于他的正式头衔比较长,为了简便起见,我们都称呼他为“同学先生”。我曾和这位上层阶级的同学一起参加皇室顾问赛德尔教授主持的一次考试,这是我们较早期的一次考试。赛德尔教授向大公提每一个问题时都要说“殿下”,我们听了都想笑。教授非常小心,总是只以廷臣的方式用第三人称称呼大公。
1928年至1929年冬天,我顺利通过了第一次国家考试,基本上完成了理论阶段的学习。随后是机械工程的实习阶段,此时我已经确定,这就是我的理想职业。
我于1926年加入了一个大学生社团组织“击剑兄弟会”,结交到很多朋友,和他们的友谊一直维持到大学毕业之后。在这个兄弟会里,我们的目标是成为能战胜生活考验的男子汉。
直到今天,我都不是很确定,我的“疤脸”的这个绰号是怎么得来的。一般来讲,我不反对这一类诨名,但“疤脸”听起来就好像美国西部片或20年代黑帮片里的角色一样。我要说明的是,我脸上的疤痕是以光荣的方式得来的。我明白,大学生之间击剑打斗的古老传统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很难接受。在有些国家,决斗仍然很常见,也受到指摘,因为它与很多国家的人道标准不契合。
天啊,我简直无法相信我花了整整一周才把这本《斯科尔茨内回忆录》看完!老实说,一开始我带着一种半是猎奇半是期待的心情翻开的,毕竟“斯科尔茨内”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传奇色彩,总觉得里面会充斥着惊心动魄的冒险和不为人知的内幕。然而,这本书给我的震撼却远不止于此。它并非简单地罗列事件,而是将我拉入了一个充满矛盾和张力的世界。阅读的过程就像是在剥洋葱,一层又一层,每一次揭开,都能发现更深层次的东西。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描述一些关键时刻时那种冷静而又充满力量的笔触,仿佛他能穿透时空的阻隔,直接将当时的氛围传递给我。书中的人物塑造也非常立体,即使是那些不常出现的配角,也仿佛跃然纸上,有着自己鲜活的生命。我甚至在某些章节反复阅读,试图揣摩人物当时的心境,以及那些微妙的眼神和手势背后可能隐藏的含义。这本书让我对历史的理解不再是单一的线性和叙事,而是充满了灰色地带和人性的复杂。它不仅仅是一本回忆录,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也映照出人性的光辉与暗影。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历史、对人性有深刻思考的朋友们,绝对是一次令人难忘的阅读体验。
评分我花了不少时间来消化《斯科尔茨内回忆录》的全部内容,而现在,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阅读体验。作者的笔触朴实却有力,他以一种近乎自传的坦诚,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时代的风貌,以及一个人物在其中的成长与蜕变。我特别欣赏他对那些复杂人际关系的描绘,以及在处理冲突时所展现出的智慧和韧性。书中的故事,有的令人热血沸腾,有的则让人心生感慨,每一章都充满了引人入胜的情节。我常常在阅读时,仿佛能听到作者在耳边讲述,那种亲切感和真实感,让我觉得距离那些历史事件不再遥远。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过去,更是关于当下,它引发了我许多关于选择、关于责任、关于坚持的思考。我被书中那种永不放弃的精神所鼓舞,也对作者所经历的那些挑战有了更深的理解。这绝对是一本能够让你掩卷沉思,并从中汲取力量的书籍。
评分从我拿到《斯科尔茨内回忆录》的那一刻起,我就预感到这是一次不寻常的旅程,而事实证明,我的直觉并没有错。这本书就像一位老朋友,用一种近乎耳语的方式,向我娓娓道来那些尘封的往事。我常常在深夜里,伴着昏黄的台灯光,沉浸在文字构筑的世界里,仿佛自己也置身其中,亲历那些跌宕起伏的岁月。作者对细节的把握令人惊叹,每一个场景的描绘都栩栩如生,无论是宏大的历史事件,还是细微的生活片段,都充满了画面感。我尤其被书中对于一些决策过程的剖析所吸引,能够感受到作者在面对艰难抉择时的挣扎与权衡,这种坦诚和不加掩饰的叙述,反而让我对他的理解更加深刻。它并非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以一种近乎自省的态度,将自己的经历呈现出来。读完这本书,我脑海中闪过许多画面,也思考了许多问题,关于勇气,关于责任,关于历史的洪流如何塑造个体。它让我看到了一个英雄背后,也有普通人的情感与困惑,这种真实感,是任何虚构作品都难以比拟的。
评分不得不说,《斯科尔茨内回忆录》是一本极具分量的作品,它远远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我原本以为会看到一些关于军事策略或者政治博弈的枯燥论述,但这本书却以一种更加人性化的视角,展现了一个时代的缩影。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有感染力,他能够将那些宏大的历史背景与个人的情感体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读起来丝毫不会感到枯燥乏味。我最欣赏的是他在描绘困境时的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在面对挑战时的那种智慧与勇气。书中不乏令人动容的瞬间,也有让人深思的片段,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进行一场精神上的对话。我甚至能感受到作者在落笔时的那种情感波动,时而激昂,时而沉重,时而又带着一丝释然。这本书让我对“历史人物”有了更鲜活的认知,他们不再是教科书上冷冰冰的名字,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欲的个体。我非常喜欢这种能够引发读者共鸣和思考的叙述方式,它不仅仅是记录,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评分我必须承认,《斯科尔茨内回忆录》是一本让我久久不能平静的书。从翻开第一页开始,我就被一股强大的叙事力量所吸引,仿佛被一股无形的手牵引着,一步步走进作者所描绘的世界。他的文字,时而如惊涛拍岸,波澜壮阔,时而又如涓涓细流,细腻动人。我尤其被书中对于一些重要历史节点的描写所震撼,作者能够以一种旁观者清的视角,去剖析当时错综复杂的局势,并还原那些鲜为人知的细节。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穿越了时空,与作者一同经历那些风云变幻的年代。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并没有一味地强调个人的功绩,而是更加注重对事件背景的梳理,以及对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思考。这种谦逊而又深刻的表达方式,反而让我更加敬佩。我发现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常常会停下来,反复咀嚼那些充满智慧的语句,并从中获得启发。这是一本能够拓展视野、丰富思想的书,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历史和人生有追求的读者。
评分不错,值得一看
评分商品非常好,物流速度非常快,派送服務非常好,非常滿意,值得信賴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陆大鹏翻译的,正好也很好奇,入手慢慢读。
评分东西挺好的。陆大鹏老师的翻译没得说。
评分还没开始看 趁读书节优惠多买点 快递很好
评分一口气看完。早就想看这个人的传记,之前未能找到。回忆录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二战细节和士兵的心态演变。翻译流畅,军事术语翻译到位,注释很专业,值得阅读和收藏!
评分物流质量有保障,就是前后配货时间有点长,需要各地调货,表示理解。书品很好,前言部分带有丰富的图片,加深了对这位1.92米传奇人物的印象。作为世界最早的特种部队指挥官,“狼巢”守护者,各类荣誉等身的奥地利斗士,其对战争的理解对同族的热爱对生命的执著,自是别具一格,值得后来者揣摩和发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