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特種部隊指揮官斯科爾茨內,親述二戰期間德國特種兵傳奇。★青年翻譯傢陸大鵬傾力翻譯,精加注釋,完整係統。★二戰親曆者再現營救墨索裏尼、抓捕匈牙利攝政王、鐵拳行動、米老鼠行動、格裏芬計劃等諸多二戰事件,疑點、焦點盡在其中。
奧托?斯科爾茲內是二戰中非常著名的德國特種部隊指揮官,指揮並參加過營救墨索裏尼、抓捕匈牙利攝政王、鐵拳行動、米老鼠行動、格裏芬計劃等諸多二戰重要事件。在自己的迴憶錄中,他如實地將其指揮的著名的行動一一記述,展現在人們麵前。全書從作者的童年講起,依次敘述瞭他的學校生活、參軍、戰爭中的德國和意大利、進軍莫斯科、加入特種部隊、解救墨索裏尼、監獄生涯等。本書不僅展現瞭著名的德國特種部隊的發展史,而且對二戰期間德國、意大利、美國的關係及細節均有記述,兼具曆史性和可讀性。
奧托?斯科爾茨內 (1908—1975),納粹德國黨衛軍後期軍官。曾創立特種部隊奧寜堡部隊,並指揮和參加瞭營救墨索裏尼、抓捕匈牙利攝政王、鐵拳行動、米老鼠行動、格裏芬計劃等諸多二戰事件。
第一章 恰英雄少年
第二章 動蕩的年代
第三章 德奧閤並
第四章 最後的和平時光
第五章 入伍
第六章 西歐戰役
第七章 戰爭的間歇
第八章 南斯拉夫戰役
第九章 從巴巴羅薩到葉爾納
第十章 基輔閤圍戰
第十一章 莫斯科城下
第十二章 進入特種部隊
第十三章 前往意大利
第十四章 尋找墨索裏尼
第十五章 鷹從天降
第十六章 論功行賞
第十七章 維希風波
第十八章 特種武器
第十九章 意大利和南斯拉夫
第二十章 7月20日事變與“魔彈射手行動”
第二十一章 鐵拳行動
第二十二章 阿登攻勢的籌劃
第二十三章 第150裝甲旅
第二十四章 獅鷲行動的失敗
第二十五章 1944年的聖誕節
第二十六章 東綫危局
第二十七章 施韋特橋頭陣地
第二十八章 最後的戰爭歲月
第二十九章 嚮美軍投降
第三十章 在威斯巴登監獄
第三十一章 鐵窗生涯
第三十二章 在達豪
第三十三章 審判與自由
附錄:斯科爾茨內的戰後生涯
後記
第一章 恰英雄少年
1908年6月12日是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皇帝登基六十周年。這一天,維也納舉行瞭五彩繽紛的慶祝活動和盛大遊行。我就齣生在這一天的下午早些時候。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我還是個孩子,所以我對戰前歲月的記憶完全來自父母講的故事。按照他們的說法,一戰之前是個黃金時代。從之前幾個世紀裏撰寫的書籍,尤其是傳記中可以看到,每一代人都把上一代稱為黃金時代。
今天,很多上瞭年紀的歐洲人仍然對一戰之前的奧匈帝國時代贊不絕口。而一戰及其可怕的後果將世界變成瞭一個動蕩的海洋,其影響甚至波及今日。在一戰前的“黃金時代”,每個人都相信,他本人以及他的傢庭和整個世界都會迎來安全穩定的未來。隻有極為傲慢的民族主義者纔對現狀不滿。
我對這個“黃金時代”的末尾,也就是一戰爆發之際還有這麼一段記憶。1914年7月,我的母親、哥哥、姐姐和我在不來梅港附近的一個北海療養地度假。我的父親是土木工程師,當時留在維也納處理公務,計劃隨後與我們團聚。8月初,當我們在北海之濱的淺灘涉水漫步時,可以看到遠方有龐大的灰色船隻全速航行,那是德國海軍在執行最初的戰術任務。我們當時還很難理解這個震撼景象的意義何在,當然我們後來知道,它代錶著四個漫長戰爭年頭的開端。幾天後,我們離開瞭北海海灘,前往不來梅。
1914年8月,不來梅的夜晚濕氣很重,英軍對不來梅港口和橋梁的第一輪空襲就是在此時開始的。雖然這種空襲和二戰時相比造成的損失甚微,但還是導緻不來梅城內實施燈火管製,高射炮開火還擊。這些充滿瞭戰爭喧囂的漫漫黑夜,我們永生難忘。後來,我們最終離開不來梅、返迴維也納,途中發生瞭一件令我母親焦慮不已的事情。由於戰時的鐵路係統優先執行軍用運輸,所以到維也納的行程長達96個小時,途中還發生瞭很多延誤。在德纍斯頓,火車停瞭幾個鍾頭,我趁母親不注意溜下火車,跑到大街上,想把手裏的一個硬幣花掉。我自豪地走進一傢糖果店,買瞭一塊糖。隨後我還能順利地找到火車站颱,完全是憑運氣。
幼年時代的我非常頑皮,但在學校過得還算順利。在小學第一年,我一下子體會到,奧地利從一個富足社會猛然間變成瞭一個物資緊缺的戰時國度。我小學一年級那一年,一個夾香腸的白麵包捲隻賣20海勒;而在一戰的最後一年,我們的早餐就隻能吃到塗著少許果醬的粗糧麵包。我上小學時,由於戰爭的緣故發生瞭很多動蕩,這讓我們都變成瞭腳踏實地的現實主義者。
我的中學時代(1919—1926)也很平靜。年輕一代對舊帝國的垮颱沒有任何惋惜。我們很快就忘記瞭過去,為經濟的每一步復蘇而高興。在戰後的最初幾年,國際紅十字會對我們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作為營養不良的兒童,我們通過紅十字會得到瞭美國、荷蘭、瑞典、挪威和丹麥的援助。這些援助主要包括食品和衣物,幫助我們度過瞭艱難的歲月。不幸的是,由於貧睏,社會關係也變得緊張起來,甚至孩子都能察覺到這一點。工人階級子弟和來自中産階級的中學生之間經常打架鬥毆。有時我也捲入瞭這些鬥毆,受瞭一些輕傷。
我很輕鬆地掌握瞭算術、幾何、物理和化學,但英語和法語對我來說很睏難。我經常受罰留校,但大多數情況都是因為整個班級受到瞭集體懲罰(這種懲罰在今天頗為流行),我們班的同學也活該受到這些懲罰,一般是因為惡作劇和無意中損害公物。我們一般不會把犯錯的人招供齣來,於是老師不得不把全班一起懲罰,我們有難同當。
我們很討厭期末考試,另外老師也不喜歡我們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尤其是因為他們僅僅從教師的角度來看待我們。如果他們沒有把我們當作沒教養的野孩子的話,一定會為我們的團結精神欣慰。中學一共八年,一年級的時候我們班有90多人,到最後一年已經隻剩下17名學生。因此我們這個小集體凝聚力非常強,絕不會允許任何同學在期末考試中掉隊。
在中學期間,我對各種體育運動都興緻盎然,尤其癡迷健身。我們學瞭各種球類運動。我經常參加校隊,在夏季的中學聯賽與其他學校的隊伍比賽。雖然我參加瞭各種各樣的運動,但沒有真正成為優秀的運動員,不過還是大齣風頭。
我的職業選擇早已確定——工程師,就像我的父親和哥哥一樣。我對技術問題很有天賦,而且我的創新能力也在日漸增長。1926年鞦季,我進入維也納工業大學,第一學期學習機械工程。
我的很多朋友是醫科學生或醫生。因此我常常去解剖學院參觀,聽瞭一些相關課程,對外科手術産生瞭興趣。有時我會懷疑,機械工程是不是真的是我的理想職業。有好幾個月時間,我對自己的未來職業猶豫不決:工程學還是醫學。最後我還是決定學機械工程,但直到今天我對醫學的進步仍然很感興趣。
我在學習方麵沒有遇到任何睏難。課程要求我作大量的技術繪圖,我很喜歡這項工作,很快就掌握瞭繪製高質量設計圖紙的技能。但我的課外活動豐富多彩,所以有的課程會缺席,復習功課準備考試的時間也很少。我有些要好的同學缺席很少,所以我會抄他們的課堂筆記。
在我大學時代的早期,奧地利的大學裏仍然能感受到戰爭的影響。大學生一般是十九到二十四歲的年輕人,但也有很多年紀較大的學生。由於戰爭以及戰後條件的艱苦,很多人上大學很晚,或學業曾經中斷過,多年後又撿起瞭學業。我們從這些年紀較大的學生那裏得知,戰爭對他們的生活造成瞭災難性的影響,讓他們的雄心壯誌受挫。他們給我們講述過去的故事(我們對那些事情沒有直接體驗),對我們産生瞭某種特彆的影響。
由於戰爭的緣故,年輕教師很少,大多數教授年紀都很大。很多教授在帝國時期都曾是皇室或王室顧問,他們和過去有著緊密的聯係。在這方麵,我們也感受到瞭過去時代的影響。
我的大學同學中有一位是奧地利前皇室成員,剋萊門斯·馮·哈布斯堡大公,他的大學學業沒能完成。由於他的正式頭銜比較長,為瞭簡便起見,我們都稱呼他為“同學先生”。我曾和這位上層階級的同學一起參加皇室顧問賽德爾教授主持的一次考試,這是我們較早期的一次考試。賽德爾教授嚮大公提每一個問題時都要說“殿下”,我們聽瞭都想笑。教授非常小心,總是隻以廷臣的方式用第三人稱稱呼大公。
1928年至1929年鼕天,我順利通過瞭第一次國傢考試,基本上完成瞭理論階段的學習。隨後是機械工程的實習階段,此時我已經確定,這就是我的理想職業。
我於1926年加入瞭一個大學生社團組織“擊劍兄弟會”,結交到很多朋友,和他們的友誼一直維持到大學畢業之後。在這個兄弟會裏,我們的目標是成為能戰勝生活考驗的男子漢。
直到今天,我都不是很確定,我的“疤臉”的這個綽號是怎麼得來的。一般來講,我不反對這一類諢名,但“疤臉”聽起來就好像美國西部片或20年代黑幫片裏的角色一樣。我要說明的是,我臉上的疤痕是以光榮的方式得來的。我明白,大學生之間擊劍打鬥的古老傳統對大多數人來說都很難接受。在有些國傢,決鬥仍然很常見,也受到指摘,因為它與很多國傢的人道標準不契閤。
天啊,我簡直無法相信我花瞭整整一周纔把這本《斯科爾茨內迴憶錄》看完!老實說,一開始我帶著一種半是獵奇半是期待的心情翻開的,畢竟“斯科爾茨內”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傳奇色彩,總覺得裏麵會充斥著驚心動魄的冒險和不為人知的內幕。然而,這本書給我的震撼卻遠不止於此。它並非簡單地羅列事件,而是將我拉入瞭一個充滿矛盾和張力的世界。閱讀的過程就像是在剝洋蔥,一層又一層,每一次揭開,都能發現更深層次的東西。我特彆喜歡作者在描述一些關鍵時刻時那種冷靜而又充滿力量的筆觸,仿佛他能穿透時空的阻隔,直接將當時的氛圍傳遞給我。書中的人物塑造也非常立體,即使是那些不常齣現的配角,也仿佛躍然紙上,有著自己鮮活的生命。我甚至在某些章節反復閱讀,試圖揣摩人物當時的心境,以及那些微妙的眼神和手勢背後可能隱藏的含義。這本書讓我對曆史的理解不再是單一的綫性和敘事,而是充滿瞭灰色地帶和人性的復雜。它不僅僅是一本迴憶錄,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那個時代,也映照齣人性的光輝與暗影。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對曆史、對人性有深刻思考的朋友們,絕對是一次令人難忘的閱讀體驗。
評分從我拿到《斯科爾茨內迴憶錄》的那一刻起,我就預感到這是一次不尋常的旅程,而事實證明,我的直覺並沒有錯。這本書就像一位老朋友,用一種近乎耳語的方式,嚮我娓娓道來那些塵封的往事。我常常在深夜裏,伴著昏黃的颱燈光,沉浸在文字構築的世界裏,仿佛自己也置身其中,親曆那些跌宕起伏的歲月。作者對細節的把握令人驚嘆,每一個場景的描繪都栩栩如生,無論是宏大的曆史事件,還是細微的生活片段,都充滿瞭畫麵感。我尤其被書中對於一些決策過程的剖析所吸引,能夠感受到作者在麵對艱難抉擇時的掙紮與權衡,這種坦誠和不加掩飾的敘述,反而讓我對他的理解更加深刻。它並非是為瞭嘩眾取寵,而是以一種近乎自省的態度,將自己的經曆呈現齣來。讀完這本書,我腦海中閃過許多畫麵,也思考瞭許多問題,關於勇氣,關於責任,關於曆史的洪流如何塑造個體。它讓我看到瞭一個英雄背後,也有普通人的情感與睏惑,這種真實感,是任何虛構作品都難以比擬的。
評分我花瞭不少時間來消化《斯科爾茨內迴憶錄》的全部內容,而現在,我可以毫不猶豫地說,這是一次意義非凡的閱讀體驗。作者的筆觸樸實卻有力,他以一種近乎自傳的坦誠,嚮我們展示瞭一個時代的風貌,以及一個人物在其中的成長與蛻變。我特彆欣賞他對那些復雜人際關係的描繪,以及在處理衝突時所展現齣的智慧和韌性。書中的故事,有的令人熱血沸騰,有的則讓人心生感慨,每一章都充滿瞭引人入勝的情節。我常常在閱讀時,仿佛能聽到作者在耳邊講述,那種親切感和真實感,讓我覺得距離那些曆史事件不再遙遠。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過去,更是關於當下,它引發瞭我許多關於選擇、關於責任、關於堅持的思考。我被書中那種永不放棄的精神所鼓舞,也對作者所經曆的那些挑戰有瞭更深的理解。這絕對是一本能夠讓你掩捲沉思,並從中汲取力量的書籍。
評分我必須承認,《斯科爾茨內迴憶錄》是一本讓我久久不能平靜的書。從翻開第一頁開始,我就被一股強大的敘事力量所吸引,仿佛被一股無形的手牽引著,一步步走進作者所描繪的世界。他的文字,時而如驚濤拍岸,波瀾壯闊,時而又如涓涓細流,細膩動人。我尤其被書中對於一些重要曆史節點的描寫所震撼,作者能夠以一種旁觀者清的視角,去剖析當時錯綜復雜的局勢,並還原那些鮮為人知的細節。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像是穿越瞭時空,與作者一同經曆那些風雲變幻的年代。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並沒有一味地強調個人的功績,而是更加注重對事件背景的梳理,以及對個人在曆史洪流中的思考。這種謙遜而又深刻的錶達方式,反而讓我更加敬佩。我發現自己在閱讀過程中,常常會停下來,反復咀嚼那些充滿智慧的語句,並從中獲得啓發。這是一本能夠拓展視野、豐富思想的書,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對曆史和人生有追求的讀者。
評分不得不說,《斯科爾茨內迴憶錄》是一本極具分量的作品,它遠遠超齣瞭我最初的預期。我原本以為會看到一些關於軍事策略或者政治博弈的枯燥論述,但這本書卻以一種更加人性化的視角,展現瞭一個時代的縮影。作者的敘事風格非常有感染力,他能夠將那些宏大的曆史背景與個人的情感體驗巧妙地融閤在一起,讀起來絲毫不會感到枯燥乏味。我最欣賞的是他在描繪睏境時的那種堅韌不拔的精神,以及在麵對挑戰時的那種智慧與勇氣。書中不乏令人動容的瞬間,也有讓人深思的片段,每一次閱讀都像是在進行一場精神上的對話。我甚至能感受到作者在落筆時的那種情感波動,時而激昂,時而沉重,時而又帶著一絲釋然。這本書讓我對“曆史人物”有瞭更鮮活的認知,他們不再是教科書上冷冰冰的名字,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欲的個體。我非常喜歡這種能夠引發讀者共鳴和思考的敘述方式,它不僅僅是記錄,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
評分物流質量有保障,就是前後配貨時間有點長,需要各地調貨,錶示理解。書品很好,前言部分帶有豐富的圖片,加深瞭對這位1.92米傳奇人物的印象。作為世界最早的特種部隊指揮官,“狼巢”守護者,各類榮譽等身的奧地利鬥士,其對戰爭的理解對同族的熱愛對生命的執著,自是彆具一格,值得後來者揣摩和發現。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好書,陸大鵬的書買就是瞭。
評分不錯的迴憶錄,傳奇的經曆,厚厚的一本,可以看好久。
評分好
評分618屯書,購物車種草許久,不一一評價瞭,摺扣尚可
評分書很好,下次還來買
評分618屯書,購物車種草許久,不一一評價瞭,摺扣尚可
評分很大一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