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從機製設計理論看比特幣區塊鏈
肖風
中國萬嚮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交易(Transaction)是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經濟關係。企業、市場、金融中介、貨幣體係及與此有關的各種組織,都是重要的便於交易完成的經濟關係的一部分。在阿羅-德布魯(Arrow-Debreu)的新古典經濟環境中,交易無論是在市場中還是在企業內部進行,結果都完全一樣,不同的製度安排僅僅被視為滿足帕纍托最優(Pareto Optimality)所需的“替代方式”。
但是,近年來,從赫維茨(Hurwicz)、馬斯金(Maskin)、梅耶森(Myerson)、梯諾爾(Tirole)、奧斯特羅姆(Ostrom)、威廉姆森(Williamson)等著名學者紛紛獲得諾貝爾經濟學奬可以看齣,理論界和實務界重新認識到不同的製度安排和組織結構在非古典經濟環境中對交易費用、激勵機製和資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影響。
事實上,在更接近於現實世界的非古典經濟環境中,競爭性的市場機製或政府機構在很多情況下解決不瞭激勵和效率的問題,諸如規則和原則之類的分散決策機製、去中心化機製或許是更為有效的製度。尤其在一些超越國傢主權和市場主體的全球公共事務,如氣候變化、反恐等問題上,“自主治理、自主組織”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
區塊鏈的治理機製也是“自主治理、自主組織”。誕生於2009年的比特幣區塊鏈就是這樣一個自組織:非營利性組織、産權完全開源、代碼隨便復製、任何人使用無須得到許可;沒有股東會、沒有董事會、沒有管理層、沒有員工、沒有資産、沒有辦公場地、沒有資産負債錶。
機製設計理論的研究已經有幾十年曆史瞭,有關分布式網絡、數字貨幣與智能閤約技術的探討也有著幾乎同樣長的曆史,但它們同時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的2009年被世人所認識和追捧(比特幣區塊鏈於2009年1月上綫,奧斯特羅姆和威廉姆森兩位經濟學傢於2009年10月獲得諾貝爾經濟學奬)。冥冥之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兩者之間的緊密聯係:2008年金融危機,既使市場無形之手失靈,也使政府有形之手失效!於是大傢對“自主治理、自主組織”青睞有加。
比特幣區塊鏈可以看作經濟學機製設計理論在工程技術層麵的創新實踐。在對公共資源機製設計有效實踐的基礎上,區塊鏈技術把它延展到虛擬世界裏數字經濟的機製設計方麵。不管是《失控》(Out of Control)的作者凱文?凱利(Kevin Kelly),還是榖歌的首席經濟學傢哈爾?羅納德?範裏安(Hal Ronald Varian),在論及網絡經濟學的新規則、新規律時,都或多或少地提到“分布式、去中心、自組織”這個觀點。無獨有偶,奧斯特羅姆在一項非市場經濟製度的研究課題中對美國80個城市警察局進行瞭研究,結果錶明:多中心製度安排的錶現要優於大一統的體製。兩者在思想上是一脈相承的。比特幣區塊鏈9年的實踐,也證明瞭自組織經濟治理機製是可行並有效的。
當然,區塊鏈尤其是比特幣區塊鏈所謂的“去中心”,其實錶述的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結果,最終結果不會是完全去中心的。“去中心”的範圍也僅限於經濟和商業治理方麵。就算在經濟和商業治理方麵,我們看到的也更多是“分中心”、“非中心”,而不僅是“去中心”。
多位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奬者對“自組織”機製設計的研究也告訴我們:自組織、市場機製和政府管製三者的關係不是顛覆、取代、革命的關係,而是相互補充、相得益彰的關係。經濟學傢們的研究成果,是區塊鏈這種跨時空、跨主體、全球化、數字化經濟現象的理論基礎。
林華教授邀我為《比特幣:通往資産數字化之路》中文版寫序,我遂從經濟學機製設計理論的角度談一些對比特幣區塊鏈的學習體會,希望能夠為尊敬的讀者閱讀理解本書提供一點幫助。比特幣也許會消失,但比特幣區塊鏈在自組織治理機製方麵的工程實踐意義,必將像明燈一樣照亮人類的資産數字化遷徙之路!
比特幣是什麼
王俊峰
金杜律師事務所全球主席
這幾年科技行業最“火”的除瞭人工智能,估計就是區塊鏈瞭。數字貨幣,作為區塊鏈的一種典型應用,首先吸引瞭大傢的眼球。2017年以來,各種數字貨幣價格暴漲,而一傢傢區塊鏈初創公司通過首次幣發行(Initial Coin Offering,簡稱ICO),發行各種代幣,更是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募得幾億美元的資金。除瞭數字貨幣(以及其他代幣)市場的火爆,區塊鏈在商業市場的應用也是遍地開花。金融機構、科技企業紛紛試點區塊鏈應用,在供應鏈、慈善捐贈、跨境支付、農業生産等不同領域都能看到區塊鏈的身影。
提起區塊鏈,大傢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比特幣。不管讀者對比特幣抱著什麼樣的看法,毋庸置疑的是,第一個得到廣泛認可的數字貨幣是比特幣。區塊鏈的概念正是發源於比特幣。研究區塊鏈而不談及比特幣,總是讓人感覺少點東西。那麼比特幣到底是什麼?
比特幣確切的發布時間,很難說清楚,但是我們可以從幾個關鍵事件大緻判斷其齣現的時間:一個是2008年11月,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在一個密碼學討論組中發錶瞭一篇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係統》(Bitcoin: A Peer�瞭o�睵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另外一個是在比特幣的創世區塊上引用瞭2009年1月3日《泰晤士報》(The Times)上的一句話:“財政大臣正處於實施第二輪銀行緊急援助的邊緣。”(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保┐由廈媼郊�事可以判斷,比特幣的思想在2008年11月前已經成熟,而其發布時間應該不早於2009年1月3日。
比特幣創世區塊上引用的那句話,結閤當時金融危機的背景及比特幣的這個幣(coin)的含義,看起來挑釁意味十足,暗示傳統金融已經病入膏肓,隻有設計一種全新的貨幣體係,纔能避免金融危機。
那麼中本聰認為的這種理想貨幣是怎麼實現的呢?他在論文的摘要中是這麼寫的:“我們在此提齣一種解決方案,使現金係統在點對點的環境下運行,並防止雙重支付問題。該網絡通過隨機散列對全部交易加上時間戳(timestamps),將它們閤並入一個不斷延伸的基於隨機散列的工作量證明(Proof�睴f�瞁ork)的鏈條作為交易記錄,除非重新完成全部的工作量證明,否則形成的交易記錄將不可更改。最長的鏈條不僅將作為被觀察到的事件序列的證明,而且被看成來自CPU計算能力最大的池。隻要大多數的CPU計算能力沒有打算閤作對全網進行攻擊,那麼誠實的節點將會生成最長的、超過攻擊者的鏈條。這個係統本身需要的基礎設施非常少。信息盡最大努力在全網傳播即可,節點可以隨時離開和重新加入網絡,並將最長的工作量證明鏈條作為在該節點離綫期間發生的交易的證明。”這段話聽起來有點拗口,簡單來說,比特幣是一種數字貨幣,它建立在點對點的網絡之上,基於密碼學的方法,大量計算機的分布式計算,經由算力的纍積,形成不可篡改的區塊鏈,從而解決雙重支付(double�瞫pending)、中心化信任等問題。
當然,近十年過去瞭,金融行業的基礎——貨幣,並沒有被中本聰的這個憑空而齣的理想的電子現金係統取代。但隨著比特幣的麵世帶來的思想變革和技術革新卻實實在在地對現代社會帶來瞭巨大的影響。
首先是分布式的思想。比特幣網絡沒有中心節點,所有節點的身份都是平等的,共同維護網絡的安全、穩定運行。網絡本身是開放的,節點可以隨時選擇加入或者退齣。
然後是自治的思想。由於沒有中心,就需要有一種方法使所有節點能夠自發地形成共識。這本書的封麵,畫的是一種螞蟻,成百上韆萬隻的這種螞蟻組成的組織,可以在簡單規則的約束及互相製約影響下,締造齣一個完美的帝國。比特幣也是如此,共識算法讓無數參與者共同形成瞭一個完美的生態體係。
更加重要的還有區塊鏈的概念。當然,區塊鏈不能脫離上麵提到的思想。基於密碼學理論的共識算法,分布式的計算與存儲的區塊鏈可以確保數據的不可篡改性,並能做到分布式(或者弱中心化)的信任。這種特性由於與眾多應用場景相契閤,極具想象空間。有人甚至把區塊鏈形容為互聯網之後的人類的最大創新,或者叫價值互聯網。
當前國內齣版的區塊鏈相關書籍講應用的多,涉及技術細節的少,偏技術的主要有林華等人之前翻譯的普林斯頓的教科書《區塊鏈:技術驅動金融》,主要以比特幣為例,介紹瞭區塊鏈的基本原理,偏嚮技術普及,深度上尚有所欠缺。這本《區塊鏈:通往資産數字化之路》則專注比特幣的講解,在深度、廣度上都遠超目前已齣版的數字貨幣相關書籍。
該書的作者安德烈亞斯?安東諾普洛斯(Andreas M�盇ntonopoulos)是比特幣領域的知名專傢,他這本書的編排非常有特點,按他自己的說法,是采用講故事的方式介紹比特幣的。全書看下來,確實如此。作者的第一個故事就是介紹如何獲取第一個比特幣,如何使用比特幣購買一杯咖啡,如何確認支付已經完成。一個完全不明白比特幣的人看完第一個故事,也能立即對比特幣係統有個直觀的概念。針對故事的每個細節,作者通過不斷深入的方式,逐步揭示瞭整個比特幣係統的運行機製。一本書看下來,相信讀者會對比特幣瞭然於胸。如果有編程基礎,參照書中的程序示例,也許創建一種自己的數字貨幣也不是問題。
在我看來,關於比特幣,關於區塊鏈,我還沒有發現有第二本書能像這本書講得如此透徹而生動。
值此新書齣版之際,特嚮所有區塊鏈的愛好者隆重推薦這本書!
前言
為什麼撰寫本書
我第一次偶遇比特幣是在2011 年年中, 當時的第一反應就是:“書呆子貨幣!” 然後就把它扔到一邊長達6 個月,這讓我白白失去瞭一次瞭解它的機會, 更不用說深入認識它的重要性瞭。其實,我熟悉的很多聰明人麵對比特幣時也是跟我一樣的反應,這倒是給瞭我一些安慰。第二次接觸比特幣,是在一個郵件列錶討論群,這次我決定好好拜讀一下中本聰發錶的白皮書,研究一下權威來源是怎麼說的,看看比特幣到底是什麼。我依然記得,當讀完這9 頁文字後,我有多震撼! 比特幣不僅僅是一個數字貨幣,它的意義已遠超數字貨幣本身,它是構成信用網絡的基礎,可以在更廣泛的領域應用。意識到“ 這不是一種貨幣,而是一個去中心化的信用網絡” 後,我開始瞭4 個月的比特幣之旅,我飢渴地吸收所有能收集到的有關比特幣的信息,我變得如此癡迷, 以緻每天都要花12 個小時甚至更多的時間盯著屏幕,閱讀、寫作、編碼,希望能夠學到有關的一切。由於飲食不正常,我瘦瞭18 斤,我決定從這種狀態中擺脫齣來,專心投入比特幣的研究工作。
兩年來,在創建瞭幾傢小型創業公司以探索各種比特幣相關的服務和産品後,我覺得是時候開始寫我的第一本書瞭。比特幣使我有瞭瘋狂的創意,充實瞭思想;這是自互聯網以來我見過的最激動人心的技術。我要把對這個偉大技術的熱情分享給更多朋友。
目標受眾
本書主要麵嚮開發人員。如果你已經掌握一門編程語言,這本書可以告訴你加密貨幣是如何工作的,怎麼使用它們,怎麼開發基於它們的應用。前麵幾章同樣也適閤希望深入瞭解比特幣和加密貨幣內部運行機製的非開發人員,這幾章將對這些方麵進行瞭深度介紹。
我一直對金融科技領域的發展抱有極大的興趣,而這本書無疑是近期我讀過的最有啓發性的一本。作者的分析角度非常獨特,他沒有將區塊鏈僅僅視為一種技術革新,而是將其置於一個更宏觀的經濟與社會變革的背景下進行解讀。書中關於“資産數字化”這一概念的論述,尤其讓我眼前一亮。它清晰地闡述瞭如何將現實世界中各種形態的資産,如不動産、股權、債券,甚至是抽象的權利,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代幣化,從而實現更高效、更便捷的流轉和交易。這種“資産上鏈”的過程,在書中被描繪得既有邏輯又充滿可能性,讓我對傳統的金融體係及其局限性有瞭更深的理解。此外,作者在探討區塊鏈技術在風險管理、閤規性以及提高市場透明度方麵的作用時,也提齣瞭許多有價值的見解。他深入剖析瞭區塊鏈如何通過其固有的機製,有效降低信息不對稱,減少欺詐行為,並為監管機構提供更可靠的數據支持。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技術,更是關於一場深刻的經濟範式轉移的預演,它讓我對未來的投資、融資以及資産配置方式充滿瞭期待。
評分一本真正能帶人走進區塊鏈世界的門扉之書,它沒有枯燥的技術堆砌,也沒有晦澀的理論模型,而是用一種平實易懂的語言,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一步步地引領著我探索這個令人著迷的數字世界。我尤其欣賞作者在開篇對於區塊鏈核心概念的闡釋,那種化繁為簡的能力,讓我這個初學者也能迅速抓住重點,理解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透明等關鍵特性。書中對於現實世界中,資産數字化如何通過區塊鏈實現的問題,進行瞭非常深入的探討。它不僅僅是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生動地展示瞭區塊鏈技術在房地産、藝術品、知識産權等領域的實際應用前景。讀完這部分,我仿佛看到瞭一個全新的市場正在徐徐展開,資産的流動性和價值的創造將迎來顛覆性的變革。作者對於未來趨勢的判斷也極具前瞻性,讓我對區塊鏈技術在金融、供應鏈、身份認證等更多領域的潛力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也更加期待這個技術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意想不到的改變。總而言之,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區塊鏈世界的大門,它不僅滿足瞭我對技術的好奇,更激發瞭我對未來數字經濟的無限遐想。
評分閱讀體驗非常棒!這本書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導遊,帶領我穿梭於浩瀚的區塊鏈知識海洋。它的語言風格非常流暢自然,沒有那種生硬的教科書式錶達,讀起來輕鬆愉快,一點也不會感到枯燥乏味。作者在講解區塊鏈的底層技術原理時,巧妙地運用瞭許多生動形象的比喻,將復雜的概念變得淺顯易懂,我之前一直對哈希函數、共識機製這些東西感到頭疼,但讀瞭這本書之後,感覺茅塞頓開,豁然開朗。而當談到區塊鏈如何驅動資産數字化時,作者的論述更是層層遞進,邏輯嚴謹。他詳細介紹瞭從資産的識彆、評估,到代幣的設計、發行,再到鏈上交易和結算的整個過程,讓我對資産數字化的完整鏈條有瞭清晰的認知。書中還穿插瞭許多引人入勝的案例,比如如何將一幅名畫分割成多個數字代幣進行眾籌,或者如何通過區塊鏈實現供應鏈金融的自動化和透明化,這些都極大地拓展瞭我的視野,讓我看到瞭區塊鏈在現實世界中巨大的應用潛力。這本書的結構安排也十分閤理,循序漸進,既有廣度的介紹,又不乏深度的剖析,是一本非常值得反復品讀的佳作。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震撼,在於它不僅僅是關於一個技術,更是一場關於未來經濟形態的深刻洞察。作者以一種宏大敘事的視角,將區塊鏈技術巧妙地融入到全球經濟發展的宏大背景中,讓我看到瞭資産數字化的廣闊前景和深遠影響。他對於區塊鏈如何重塑價值的創造和分配方式的分析,尤為深刻。書中提到,通過將資産轉化為數字代幣,不僅可以極大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流動性,更能解鎖許多傳統金融市場難以觸及的投資機會,例如碎片化所有權、更廣泛的投資者參與等。這種賦能普通人參與到更高級彆資産投資的願景,讓我倍感興奮。同時,作者對區塊鏈在構建更公平、更透明的商業生態係統方麵的作用也進行瞭深入探討。他闡述瞭如何利用區塊鏈技術,構建去信任化的信任機製,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從而推動商業模式的創新和效率的提升。這本書讓我意識到,資産數字化並非遙不可及的未來,而是正在發生的現實,它將對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和財富管理方式産生深遠的影響。
評分作為一名對金融創新充滿好奇心的讀者,我被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深深吸引。作者在探討區塊鏈與資産數字化結閤的議題時,展現齣瞭非凡的洞察力。他沒有局限於技術本身,而是深入挖掘瞭區塊鏈技術如何與法律、監管、商業模式等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動資産數字化的進程。書中關於數字資産的法律地位、閤規性挑戰以及監管框架的構建,都進行瞭細緻的分析,這對於理解這項新興技術在現實世界中的落地至關重要。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描述如何實現不同類型資産的數字化時,所提供的清晰路徑和可行性分析。無論是傳統的金融資産,還是新興的數字原生資産,作者都一一進行瞭梳理,並指齣瞭其在區塊鏈上的實現方式和潛在價值。這本書不僅僅是技術科普,更是一部關於未來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的藍圖,它讓我對資産數字化在降低交易摩擦、提升市場效率、促進普惠金融等方麵的巨大潛力有瞭更全麵的認識。讀完這本書,我感到自己對未來數字經濟的發展有瞭更清晰的把握,也更加期待區塊鏈技術能夠帶來的切實改變。
評分好評!!!!!!!!!
評分書不錯,朋友推薦
評分企業采購
評分東西挺好的,發貨速度很快
評分快遞很快,東西很不錯,值得買!
評分書不錯,到的很及時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企業采購
評分好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