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资本论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任保平,师博,韩海燕 等 著
图书标签:
  • 马克思主义
  • 政治经济学
  • 资本论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新时代
  • 经济学
  • 理论研究
  • 中国经济
  • 政治经济学研究
  • 经济思想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ISBN:9787513650250
版次:1
商品编码:1233429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0
字数:256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资本论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深入学习和探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典巨著《资本论》,主要采用归纳和演绎的分析方法,对质量经济学理论、劳动关系、不平衡发展理论以及垄断资本主义等理论热点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进一步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细致地分析了创新驱动、城乡统筹、生态经济以及“一带一路”等实践问题。本书致力于在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层面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贡献智慧。

作者简介

  任保平,1968年生,陕西凤县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年被评为陕西省师德标兵,2009年被评为陕西省教学名师,2011年被评为陕西省新世纪三五人才,2013年当选教育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4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5年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陕西省首届人文社会科学英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017年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近年来主要研究中国经济增长质量问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家》等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成果文库项目等10余项,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省部级奖项10余项。

  师博 1980年生,博士,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北大学仲英青年学者。近年来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学与能源经济问题研究,在《管理世界》和《世界经济》等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项以及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获得过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韩海燕 1977年生,女,博士,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人文杂志》社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和收入分配研究。


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第一篇 《资本论》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热点

第一章

《资本论》的质量经济理论及其中国特色的质量经济学的构建

第二章

《资本论》视角下我国劳动关系的现实反思与建设路径

第三章 马克思资本不平衡发展理论逻辑思考——兼论资本全球化的不平衡发展格局?

《资本论》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四章

《资本论》手稿中的空间思想及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建构的启示——以《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为例》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与公有资本

第六章 垄断资本主义理性化改良理论与实践研究

第二篇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五大发展理念

第七章 马克思创新思想视角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现路径

第八章 为何应及时回归马克思的技术创新观

第九章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统筹发展思想对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启示

第十章

《资本论》生态经济思想的内涵及其对绿色发展的启示

第十一章 绿色发展理念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前言/序言


好的,以下是一部虚构的、与您提供的书名《资本论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无关的图书简介,力求内容详实,力求自然流畅,不含任何“AI”痕迹。 --- 图书名称:《失落的星图:亚特兰蒂斯文明的终极探秘》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挖掘了人类历史上最引人入胜的谜团之一——传说中高度发达却神秘消失的亚特兰蒂斯文明。作者凭借数十年的考古学、海洋地质学以及古代神话文本的交叉研究,试图重建这个“失落之邦”的辉煌面貌及其最终的毁灭之谜。 第一部分:文明的曙光与黄金时代 本书伊始,我们首先回顾了柏拉图笔下关于亚特兰蒂斯的最初记载,审视了这些文字的可靠性与潜在的寓言色彩。随后,我们将视角转向对世界各地古代文明早期遗迹的比较分析。作者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亚特兰蒂斯并非仅仅是一个神话,而是一个真实存在于地中海西部或大西洋洋流交汇处的先进海洋文明。 我们详尽描绘了亚特兰蒂斯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它是一个基于严格的等级制度和精密的工程技术构建的城邦联盟。书中描绘了其独特的能源系统——据推测,他们可能掌握了利用地热或水晶能量的技术,这使得他们的城市能够实现前所未有的繁荣与和谐。我们通过分析古代埃及的神秘知识残片和克里特岛米诺斯文明的壁画,试图解读亚特兰蒂斯人所崇拜的神祇、他们的艺术风格,以及他们对宇宙运行规律的理解。这一部分重点在于展现一个技术与哲学深度融合的“黄金时代”。 第二部分:超越时代的工程奇迹 亚特兰蒂斯的科技水平,是本书着墨最多的部分。书中详细探讨了关于其“同心圆城市布局”的重建模型。作者结合声纳探测数据和海底地形分析,对环形水道、运河系统以及核心神殿的规模进行了精确推算。我们特别关注了亚特兰蒂斯人对金属冶炼技术的掌握——特别是传说中与黄金具有同等价值的“秘银”(Orichalcum)。通过对特定矿物共振频率的研究,我们尝试揭示这种金属的真实物理特性及其在当时社会中的核心作用。 此外,本书对亚特兰蒂斯的航海技术进行了深入剖析。不同于同时代的独木舟或桨帆船,亚特兰蒂斯人被认为拥有能够远航至美洲和非洲西海岸的巨型船只。我们引入了现代流体力学模型,模拟了在古代洋流条件下,其船体设计可能实现的航速与载重能力。这部分内容旨在证明,亚特兰蒂斯文明的衰落并非因为技术停滞,而是源于其他不可抗拒的力量。 第三部分:道德的衰落与自然的惩罚 任何高度发达的文明都可能面临内在的腐朽。本书的第三部分聚焦于亚特兰蒂斯从理想国走向堕落的过程。随着物质财富的积累和对自然力量掌控的加剧,社会内部出现了严重的阶级固化与道德滑坡。作者引用了古希腊哲学家对“过度傲慢”(Hubris)的批判,探讨了亚特兰蒂斯统治阶层如何滥用其技术优势,将原本用于和平发展的力量转向军事扩张与内部压迫。 这种内部矛盾的激化,恰逢地质活动的异常期。本书将焦点转向地中海-大西洋地震带的研究。我们详细梳理了数千年来该区域的火山爆发记录和海啸模型。作者结合古老文本中对“天火”与“地动山摇”的描述,构建了一个关于文明毁灭的灾难序列。这并非单一事件,而是一系列连锁反应:火山喷发引发了全球气候变化,随后的超级海啸和地壳沉降,最终将整个岛屿文明拖入了深渊。 第四部分:遗迹的低语与未来的回响 在本书的最后部分,作者将目光从古代拉回到现代。我们考察了全球范围内声称发现亚特兰蒂斯遗迹的争议性地点——从巴哈马的“比米尼之路”到地中海深处的沉船遗址。我们运用最新的水下遥感技术,对这些地点进行了批判性分析,区分了自然地质构造与人为建筑物的明确界限。 《失落的星图》的最终目的,并非仅仅是证明亚特兰蒂斯是否真的存在,而是试图理解一个伟大文明的兴衰规律对现代社会的警示意义。亚特兰蒂斯的消失,如同一个亘古的警钟,提醒着人类,科技的进步必须与道德的修养同步,否则,即便是最辉煌的文明,也可能在瞬间化为深海中的尘埃。本书对历史的严谨考证与对人类命运的深刻反思,将为所有对历史、考古学和人类文明发展轨迹感兴趣的读者带来一次震撼心灵的阅读体验。 ---

用户评价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进行一场深刻的自我反思和认知升级。作者以一种极为宏大且冷静的视角,勾勒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时代脉络。我尤其被书中对于“社会生产”与“国家调节”之间辩证关系的阐述所吸引。在书中,作者并没有将市场和国家视为对立的两极,而是强调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如何通过宏观调控、产业政策以及金融监管等手段,来引导社会生产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这种对国家在经济发展中角色的 nuanced 理解,与我之前对自由市场经济的简单理解形成了鲜明对比。书中以大量翔实的案例,例如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以及发展绿色经济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充分论证了国家调节的有效性和必要性。这本书让我对“中国模式”的经济学内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增强了我对中国经济制度优越性的信心。

评分

这本书仿佛一场思想的盛宴,每一章节都像一道精心烹制的菜肴,味道醇厚,回味无穷。作者在探讨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时,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历史的批判,而是将这种批判精神巧妙地嫁接到对当前全球经济格局的分析之中。特别是关于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和其带来的周期性危机,在书中被赋予了新的时代解读,作者旁征博引,将历史上的金融危机与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的一些经济现象进行类比和分析,揭示出资本主义内在的逻辑贯穿古今的普遍性。更令人惊喜的是,书中并没有止步于“批判”,而是着重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如何在吸取资本主义某些发展经验的同时,又成功地规避了其固有的弊端,并且创造出了一套具有中国智慧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既有批判的犀利,又有建设性的探索,让整本书读起来既有震撼力,又充满了启迪性。它让我深刻认识到,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其不断回应现实问题的能力,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正是这样一种充满活力的理论体系。

评分

这本书像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那些曾经遥不可及的理论概念是如何被巧妙地融入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宏大叙事之中。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细细品味那些看似抽象的政治经济学原理,是如何在字里行间被赋予鲜活的生命力。作者在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时,并没有止步于历史的陈迹,而是将其作为一面镜子,深刻反思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例如,关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如何相互促进的论述,在书中被具体地联系到当下中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践,分析了新技术革命对现有生产关系提出的变革要求,以及国家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来适应和引领这种变革。这种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使得原本晦涩的经济学原理变得触手可及,也让我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坚定的信心。特别是对于那些对经济学有一定兴趣,但又觉得传统理论过于枯燥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它既有理论的深度,又不乏现实的关照,让人在阅读中不断产生新的思考。

评分

这是一次关于经济学理论与现实的奇妙对话,让我重新审视了那些曾经被我视为陈旧学说的概念。作者以一种非常生动且富有逻辑性的方式,将《资本论》中的核心观点与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巧妙地结合起来。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在现代中国经济中的演变与应用。例如,书中对中国制造业升级过程中,如何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来提升产品附加值的分析,让我对“剩余价值”的来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不再仅仅是传统工业生产线上的简单剥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知识产权、技术研发以及品牌溢价之中。这种对经济范畴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动态解读,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同时,书中对于中国在应对全球化挑战,维护国家经济主权方面的论述,也充满了深刻的洞见。它让我看到,理论并非僵化的教条,而是可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活的灵魂。

评分

这本书以其深邃的理论洞察力和高度的现实关怀,为我打开了一扇理解中国经济新范式的大门。作者在梳理《资本论》的深刻洞见时,并没有遗忘其批判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锋芒,而是将这种批判性的视角转化为对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深刻反思和辨析。我尤其赞赏书中对“资本”这一概念在新时代中国语境下的多重维度解读。它不再仅仅局限于私有资本的形态,而是涵盖了国有资本、混合所有制资本,以及更为重要的,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知识资本和社会资本。书中对中国如何有效利用和引导这些不同形态的资本,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论述,令我耳目一新。它让我看到,中国的政治经济学体系,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又具备了高度的创新性和实践性,能够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探讨,更是一部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智慧的生动展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