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大金融——中国金融体制改革40年(复兴之路——中国改革开放40年回顾与展望)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大国大金融——中国金融体制改革40年(复兴之路——中国改革开放40年回顾与展望)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大国大金融——中国金融体制改革40年(复兴之路——中国改革开放40年回顾与展望)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曹远征 著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22


商品介绍



出版社: 广东经济出版社
ISBN:9787545457759
版次:1
商品编码:1234018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4-01
用纸:铜版纸

大国大金融——中国金融体制改革40年(复兴之路——中国改革开放40年回顾与展望)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书籍





书籍描述

内容简介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踏上了改革开放的新长征,至今已近40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金融体制改革,不仅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更以自身改革旋律汇入总谱,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新时代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即将进入第四十个年头之际,本书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历程进行了回顾,对金融体制改革的起点、目标、顺序、特征、推进方式和背后的逻辑进行了分析,对金融业各主要领域的发展进程进行了梳理,并对未来的金融体制改革方向进行展望,希望对关心关注中国金融事业的读者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作者简介

曹远征,1954年6月21日出生。1983年至1986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世界经济专业学习,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苐一届经济学博士。1986年博士毕业后进入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先后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科研处处长,国外经济体制司比较经济体制处处长,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副所长,经济体制改革研究院苐一副院长(正局级),曾担任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专家。1998年进入中国银行,担任中银国际董事、副执行总裁、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现任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中银国际经济学家,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联席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南加州大学客座教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俱乐部轮值主席,“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历史地位

第二节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起点、特征与推进方式

第三节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顺序安排

第四节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新进度

第五节 大国大金融


第一章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历史起点与基本线索

第一节 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与金融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

第二节 中国渐进式改革与金融体制改革的配合方式

第三节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历程与推进路径

第四节 中国金融改革的下一步


第二章 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商业银行改革的起点

第二节 中国商业银行改革的进程

第三节 中国商业银行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第三章 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资本市场的缘起

第二节 中国资本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中国资本市场的问题和挑战

第四节 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走向


第四章 中国保险业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经济体制转轨下的中国保险业改革发展逻辑

第二节 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下中国保险业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保险业发展展望与建议


第五章 中国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计划经济体制的农村金融安排

第二节 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第三节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成就与挑战

第四节 发展普惠金融


第六章 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利率市场化

第一节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动因及内涵

第二节 渐进式放开利率管制之路

第三节 建立和完善市场利率形成机制

第四节 推动中央银行利率调控方式改革


第七章 汇率市场化与国际收支资本项目开放

第一节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下的汇率形成机制

第一节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进程

第三节 人民币国际化下资本项目开放的创新经验

第四节 建立人民币利率和汇率的平价关系


第八章 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与重塑

第一节 金融监管及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第二节 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演进过程

第三节 全球金融监管新趋向与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新指向

第四节 建立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金融监管新体制


第九章 积极参与完善国际经济金融治理

第一节 现行国际治理体系与中国的融入、参与和建设

第二节 现行国际金融治理的缺陷与改革方向

第三节 推进发展中国家经济金融的务实合作

第四节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后记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绪论

以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踏上了改革开放的新长征,至今已近40年。40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着眼未来,锐意进取,使中国的面貌为之一新。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贸易体,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极大的提升,中国已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国。这一切充分彰显了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魅力和历史影响。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金融体制改革,不仅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更以自身改革旋律汇入总谱,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第一节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历史地位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市场以及为支持金融运行的基础设施和包括法律法规在内的监管制度,构成现代金融体系的主要内容。历史经验表明,早在人类出现商品货币关系之前,金融活动就已产生。但是,真正意义上的金融运行则发生在工业革命后的西方国家。由于机器大工业的出现,大规模集中生产的工厂制度得以确立,通过标准化主流工业技术的社会化生产使单个自有资本的积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依靠单个资本的积累需要转向社会资本的积聚。在这种情况下,催生了现代银行业。利用杠杆经营的银行类金融机构将信用无限延展,将遥远角落的点滴资金集腋成裘,汇成支持大工业发展的资本。而信用向空间地域和时间维度的延伸所带来的信用风险,又促使银行类金融机构需要管理风险,其中一个办法就是利用资本市场进行时点上的对冲。股票、债券及其衍生工具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不仅在融资上有力地支持经济发展,而且对风险的管控更加有效。反过来,资本市场的发展又进一步促使信用关系的延伸。金融与实体经济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同时,金融产品多样化,使经营不同金融产品的金融机构风格化,形成多层次、期限和结构不同的品种丰富的金融市场体系。

金融活动的内涵是信用,体现为社会成员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信用的延伸,从整体上看,取决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深化。市场经济是契约关系,当契约由短期延伸到长期、由地域延伸到世界时,信用便随之向空间和时间扩展。从金融自身来看,要使这一扩展中的信用关系得以良好维持并顺畅运行,取决于包括内在交易规则及外在监管制度在内的一整套制度安排。从这个意义上讲,金融发展的高度依赖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制度建设,因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而完善,因内在交易规则和外在监管制度的细化而深化。

由上,现代金融活动既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也是市场经济关系深化的体现。相形之下,发展中国家之所以是发展中的,不仅在于其工业化程度低,从而导致其社会化生产水平不高,还在于其广泛存在的自然经济状态,从而使市场经济关系不发达。这可以从百年前中国的经济状况中窥见一斑。按购买力平价计算,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1/3。明清时期的苏州,已有千人的织布工厂;宋代的汴梁,就有全球最发达的城市;甚至在隋唐,就有横贯中国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但这些都是传统自然经济外延式发展的结果,男耕女织、耕读之家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然是其本质。制造技术发达的手工业也仅是为皇家服务,城市只不过是封建统治的行政中心。与这一自然经济状态相适应,当时中国的货币制度是金属本位的,货币仅仅用于支付的,是流通手段,而不是信用创造。与之相对应,在金属本位的条件下,典型的金融机构是钱庄、票号,它们主要处理汇兑等业务,目的是保证支付。虽然也有信用放款,但放款的对象多集中于商品流通领域的商家巨贾或贩夫走卒,不仅期限短,而且不稳定,更重要的是放款的目的不是为促进社会化大生产的工业资本的形成,而是赚取高额的利息,而高昂的资金成本甚至成了阻碍工商业发展的桎梏。在中国,其代表就是山西票号,尽管其网点分布全国,但其宗旨还是汇通天下。

落后是要挨打的,鸦片战争后,伴随着西方列强对华战争的屡战屡胜,在洋货像潮水一样涌进中国的同时,外商开始在中国从事近代产业的投资。外资投资初始于出口及其相关产业,以船舶修造业最为突出。在这个领域,外资首先使用了机器和机械动力。随着通商口岸向长江沿岸和北方港口的延伸,外资投资的机器工业也随之延伸到内陆的轻工业,通商口岸也因之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中心。与之相适应,在通商口岸出现了第一批外资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的出现最初是为了方便中外贸易所必需的信用关系的建立,是贸易融资,随后深入到外商产业投资的金融支持上,是产业融资。洋行成为银行,成为中国最早出现的商业银行。而在中日甲午战争前,中国尚没有一家民族银行,外资银行独占中国金融。

外资所带来的机器大工业和现代金融业急剧地瓦解着中国的自然经济秩序。在外资的竞争下,传统农业萎缩,传统手工业破产,传统的钱庄、票号也不敌竞争对手,即使是维持了千年以上的京杭漕运行业,也被保险业支持下的火轮所打败。

残酷的事实使中国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意义,也意识到自身体制的落后性,除旧布新、富国强兵成为民族的向往。以“师夷之长”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为开启,建立民族工业、建立民族金融机构成为振兴中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马关条约》的签署,中国被迫解除了机器进口的禁令,民间开始投资机器工业,以工厂制度为标志的近代民族工业开始兴起,构成了为其资本积聚提供服务的银行业的强大需求。与此同时,随着八国联军打入北京,清政府财政以及连同支持财政的钱庄、票号的破产,需要重建金融体系。这在正反两方面构成了中国近代金融兴起的土壤和条件。1897年,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现代金融机构——中国通商银行成立;1905年,以整顿币制,推行纸币,以济财政为目的的清政府改革产物——大清户部银行成立,并演变成为后来的中国银行。以此为起点,中国现代民族金融业的历史也仅仅百年出头。

百年来,民族金融业在夹缝中挣扎。新中国成立前,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和战乱的侵扰,民族金融奄奄一息,即使是最早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也仅剩一些房产,有名而无实。新中国成立后,虽迎来一段民族金融的发展时期,但囿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自我强化,金融发展的市场经济基础渐渐不复存在。尤其在“文化大革命”中,中国金融机构仅剩中国人民银行一家,不仅使金融徒有其名,而且使国民经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百年民族金融业的发展史,既表明了工业化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必然之路,也预示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市场经济体制将取代包括自然经济、计划经济等在内的其他经济体制的历史趋势。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反映了一个事实,即发达与不发达的差距的重要标志就是金融体制和金融发展的现代化水平。从世界范围来看,如果说“二战”后初期因工业差距的巨大,这一标志尚不明显,但经过战后几十年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水平持续提高,使今天全球GDP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几乎各占一半,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工业化水平的差距已不再明显,发达和不发达的差距因此而基本体现在金融发育程度及发展水平上。与金融发展相关的体制安排、金融机构治理机制及管理水平、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以及与这些相关的包括法律法规在内的监管制度建设,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它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发达与不发达,同时也成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讲,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金融体制、提升金融发展水平、完善金融体系,既是中国经济迈向发达经济的必然之路,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追求。

[=ZL(]一[=]中国银行简史

在当今中国众多的银行和金融机构中,中国银行拥有超过百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银行,也是近代中国第一家现代金融机构,被视为中国金融业发展的代表和缩影。20世纪初的清朝末年,中国政治、社会、经济一派衰败景象,在帝国主义列强的觊觎和侵略下,中华民族陷入风雨飘摇之中,大清政府不得不进行改革。1905年,在五大臣出洋建议的基础上,清政府成立大清户部银行,目的是整顿币制,推行纸币,以济财政。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政府成立。1912年2月,经孙中山先生批准,大清户部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从1912年至1949年的38年间,中国银行的职能发生了三次变化:1912—1928年,中国银行行使当时政府中央银行的职能;1928年,中国银行被改为政府特许的国际汇兑银行;1942年,中国银行成为发展国际贸易的专业银行。在此过程中,中国银行坚持以服务社会民众、振兴民族金融为己任,历经磨难,艰苦奋斗,在民族金融业中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并在国际金融界占有一席之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政府接管了中国银行,同年12月,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由上海迁至北京。1950年,中国银行总管理处归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领导。1953年10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公布《中国银行条例》,明确中国银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特许的外汇专业银行。

1979年3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设出来,同时行使国家外汇管理总局职能,直属国务院领导。中国银行总管理处改为中国银行总行,负责统一经营和集中管理全国外汇业务。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让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随后中国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总局分设,各行其职,中国银行统一经营国家外汇的职责不变。至此,中国银行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监管之下的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的各项业务得到了长足发展,跨入了世界大银行的前列。1994年初,根据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部署,中国银行由外汇外贸专业银行开始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

2003年,国家选择中国银行作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两家试点银行之一。

2004年8月26日,经国务院、银监会批准,中国银行以汇金公司独家发起的方式,整体改建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此基础上,引进了战略投资者,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深化内部改革,转变经营机制,取得新的发展。

2006年6月1日和7月5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2011年,中国银行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这是当时中国及新兴市场国家唯一入选的金融机构。


前言/序言


大国大金融——中国金融体制改革40年(复兴之路——中国改革开放40年回顾与展望)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大国大金融——中国金融体制改革40年(复兴之路——中国改革开放40年回顾与展望)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

大国大金融——中国金融体制改革40年(复兴之路——中国改革开放40年回顾与展望) pdf 下载 mobi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大国大金融——中国金融体制改革40年(复兴之路——中国改革开放40年回顾与展望)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大国大金融——中国金融体制改革40年(复兴之路——中国改革开放40年回顾与展望)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读者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大国大金融——中国金融体制改革40年(复兴之路——中国改革开放40年回顾与展望)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大国大金融——中国金融体制改革40年(复兴之路——中国改革开放40年回顾与展望)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书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