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全新旅行随笔隆重登场,与《当我谈跑步》《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并列为村上三大经典之作
在焦虑的时代,像村上春树一样享受人生,发现一个温暖有趣的世界
不确定为什么要去,正是出发的理由,一帆风顺的话,就失去了旅行的意义
从查尔斯河到湄公河畔,从雷克雅未克到托斯卡纳,寻访7国11地,与村上一起走遍世界
知名设计师设计精装版,含25张首度公布旅行写真
我至今仍然能历历在目地回忆起沿途的景致,就像想起与恋人约会时走过的路线。——村上春树
海报:
《假如真有时光机》是村上春树周游世界各地,写下的妙趣横生的随笔集。
在遍布苔藓的冰岛,邂逅没有尾巴的羊和可爱的迷途之鸟;再访《挪威的森林》的起点希腊小岛,在日益繁杂的街上追溯遥远的记忆。在梅雨季节去熊本,拜访夏目漱石的故居……不论怎样的旅行都充满了惊喜与意外,诸多的挫折都化为无穷的乐趣。这才是所谓的旅行,抑或说人生的意义。
人生是一条单行线,假如真有时光机,你想实现什么愿望?从查尔斯河到湄公河畔,从雷克雅未克到托斯卡纳,我们跟随村上春树走遍七国十一地,仿佛乘上一台穿越现实的时光机,发现一个温暖有趣的世界。
村上春树,日本作家。生于1949年。29岁开始写作,处女作《且听风吟》获日本群像新人奖。1987年出版《挪威的森林》。2009年出版《1Q84》,被誉为“新千年日本文学的里程碑”,获每日出版文化奖、新风奖。写作之余,热衷翻译英语文学、跑步、爵士乐等。
施小炜,翻译家、学者,旅日多年。译有《老师的提包》《1Q84》《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天黑以后》《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我的职业是小说家》等。
其实不论怎样的旅行都充满了惊喜与意外。这份“懵懂无知”才是旅行或者说人生的妙趣。读完这本书,忽然想摆脱日常生活,来一场未知之旅。
——产经新闻
旅行有苦有累,有时还会让人失望,但那些经历一定有各自的意义。本书向读者展现出各地的自然人文魅力,还让人深深思考“旅行”的哲学意义。
——朝日新闻
村上对日常生活有一套自己的见解,他不仅发现了旅行的美,也发现了日常的美。
——热心读者
查尔斯河畔的小径(波士顿1)
有绿苔与温泉的去处(冰岛)
想吃美味的东西(俄勒冈州波特兰·缅因州波特兰)
两座令人怀念的小岛(米克诺斯岛·斯佩察岛)
假如真有时光机(纽约的爵士俱乐部)
拜访西贝柳斯和考里斯马基(芬兰)
伟大的湄公河畔(老挝琅勃拉邦)
棒球、鲸鱼和甜甜圈(波士顿2)
白色道路与红色葡萄酒(意大利托斯卡纳)
从漱石到熊本熊(日本熊本县)
后记
在琅勃拉邦漫步,悠然自得地巡游寺院,我有了一个发现:平时生活在日本,我们看什么东西时,其实从来没有好好地看过。我们每天当然都会看很多东西,然而是因为需要看,我们才看的,并非因为发自内心地想看。这与坐在火车或汽车上,仅仅用眼睛追逐着一闪而过的景色相似。我们太过忙碌,无暇花时间仔细查看某样东西。渐渐地,我们甚至忘记了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观察)事物了。
然而在琅勃拉邦,我们却不得不亲自寻觅想看的东西,花时间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唯独时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每一次,我们都得勤勤恳恳地动用现有的想象力,因为那不是能随意套用现成的标准与窍门,像流水作业般处理信息的场所。我们不得不剔除先入之见,观察种种事物,自发地想象(有时是妄想),推测前后情况,把信息一一对应起来,从而做出取舍抉择。因为是平时未曾做惯的事情,一开始可能相当累人,然而随着身体熟悉了当地的空气,意识适应了时间的流淌,这样的做法会变得越来越有趣。
我在琅勃拉邦小城里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东西。从寺院微暗的伽蓝精舍里供奉的无数旧佛像、罗汉像、高僧像,以及不明其意的种种塑像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东西来,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倘若只是粗粗一看便匆匆而过,仅仅会觉得“有好多佛像嘛”,便算完事了,但如果假以时日,聚精会神逐一欣赏的话,就会发现每一座塑像都有各不相同的表情与姿势。
偶尔还会遇上仿佛为我量身定制的、魂魄都要被勾去的塑像。遇到这样的塑像时,就会忍不住打声招呼:“哟,你这家伙居然在这里啊!”多数都是颜料斑驳,表面发黑,边边角角缺了一块。其中还有鼻子和耳朵整个儿不见了踪影的。然而他们在微暗之中从无怨言,目不斜视,不问雨季旱季,只管默默地、无声无息地任时间流逝而去。如此经过一百年、两百年。我感觉与其中的几座塑像虽然沉默不语,却能心心相通。给人的这种温柔亲近之感,大概与西欧教堂的气氛大不相同。西欧的教堂有一种让参观者臣服脚下、心生庄严之感的氛围。这当然也令人惊叹,但在老挝的佛寺里却感觉不到这种“自上而下的催人折腰的压力”。
虽然不太清楚详细的情形,但老挝人似乎一有事情就向寺庙敬献塑像。有钱人敬献高大华美的塑像,穷苦人就敬献小而朴素的塑像。在这个国度,这似乎是信仰的体现,因而有许许多多的佛像和塑像汇集到寺庙里来。仔细一找,不知为何,其中还当真存在与我有私人联结—只能如此视之—的东西。我能以多余的时间和自己的想象力,在那里点点滴滴地拾起类似自身碎片一般的东西。真有些不可思议。世界是那般广阔无垠,而同时,它又是一个仅靠双脚就能抵达的小巧场所。
总而言之,琅勃拉邦小城的特征之一,就是那里充满了故事。几乎都是宗教故事。寺庙的墙上密密麻麻地绘满了故事画。每一幅都颇为奇妙,似乎大有深意。我向当地人请教:“这幅画是什么意思?”大家都会抢着解说那故事的原委:“啊,这个嘛……”每个(宗教性的)故事都很有趣。首先让我感到吃惊的,是如此之多的故事,人们竟然全都熟记于心。换句话说,如此之多的故事都集中存储在人们的意识中。这个事实首先感动了我。以这样存储起来的故事为前提,共同体得以建立,人们得以牢牢地团结在地缘关系中。
要确定宗教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或许可以说,这种固有的“故事性”成了认识世界的框架,发挥着作用,这也是宗教被赋予的一种基本职能。千真万确,没有故事的宗教是不存在的。而且那(追本溯源)是不需要目的、不需要他人解读的纯粹的故事。因为宗教这东西是规范与思维的源泉,与此同时,不,在此之前,它作为故事的(换句话说是流动意象的)共有行为,注定又是自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也就是说,它自然地、无条件地被人们共享这件事,对灵魂而言是重于一切的。
我一面巡游琅勃拉邦小城的寺庙,一面左思右想,思考着这样的问题。尽管算不上是思索,脑子里却不知不觉地这样思来想去,大概是因为时间富余吧。
走进小巷里的一座小庙,看见那儿有一尊小小的猴子像,正恭恭敬敬地将类似香蕉的东西献给一位高僧。不对,那也许不是香蕉,总之是从热带雨林里采摘的食物。不管怎样,猴子像不太多见,加上这猴子又非常生动可爱,我便问本地人:“这是个怎样的故事?”据他说,这位高僧在热带雨林中进行严格的断食修行,颇有成果,眼看就要开悟,进入圣人之境了。可是猴子看到他的苦状,非常同情:“这么了不起的大和尚竟然饿肚子,好可怜!”便送来了香蕉(之类),递给他说:“大和尚,请吃这个。”就是这样一个故事。自然,高僧郑重地谢绝了猴子的好意。断食意味着什么,猴子是理解不了的—我也有点理解不了。不过,真是只值得称赞的猴子啊。可是那位和尚有没有成为圣人呢?这个我没问,所以不得而知。
反正我对这尊猴子像格外喜欢,到那座小庙去了好几次,从各种角度观赏猴子的姿态。大概是因为时间绰绰有余吧。那座小庙里总是有两三只大狗,百无聊赖地睡着午觉。它们的时间好像也绰绰有余。
我在这座小城里遇到的人,个个都笑容可掬、温文尔雅,说话轻声细语,信仰坚定,主动向托钵的僧人布施食物。他们爱护动物,街上到处都有许多狗和猫,优哉游哉自由自在,大概也没什么精神压力。狗儿们面容柔和,几乎一声也不叫,那模样看上去甚至让人觉得是在微笑。美丽的九重葛仿佛水量丰沛的粉色瀑布,在街角缤纷地盛开。
然而只要踏出小城一步,那里就有泥浆般混浊的滔滔奔涌的湄公河,奏响于沉沉夜幕之中的土生土长的音乐。黑色的猿猴们游荡在密林之中,河里(可能)成群地潜伏着我们从未见过的奇形怪状的鱼儿。
登上位于琅勃拉邦小城正中的普西山(得徒步爬上三百二十八级陡峭的台阶),可以遥望在葱茏密林间蜿蜒蛇行的湄公河。站在那里纵目远眺这条大河,与站在岸边就近观察时的印象截然不同。夕阳映照下,这条闪耀着金光的河流圣洁地抚慰着人们的心灵。那里似乎有一种流逝的时光放缓了脚步般的宁静。暮色渐深,佛塔上方开始闪现白色的星光。鱼儿们在河底准备安眠—如果湄公河的鱼儿是在夜里睡觉的话。
“老挝到底有什么呢?”对于越南人的这个疑问,我眼下还没有明确的答案。要说我从老挝带回来了什么,除了少数土特产,就只有几段光景的记忆了。然而那风景里有气味、有声音、有肌肤的触感。那里有特别的光,吹着特别的风。人们的说话声萦绕在耳际,我能回忆起那时心灵的颤抖。这正是与寻常照片不同的地方。这些风景作为唯独那里才有的东西,至今仍然立体地留存在我的心里,今后大概也会鲜明地留存下去吧。
至于这些风景是否会起到什么作用,我并不知道。或许最终并没有起什么作用,仅仅是作为记忆而告终结。然而说到底,这不就是所谓的旅行?这不就是所谓的人生?
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对我而言,就像是一个由现实与超现实交织而成的奇妙空间。他的故事,往往从最寻常的生活切入,却又能在不经意间,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隐喻世界。我非常欣赏他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那种微妙的情绪波动,那种难以言喻的孤独感,都被他描绘得淋漓尽致,仿佛我们就是那个身处其中的人。他的语言风格,有一种独特的节奏感,不急不缓,却又充满了张力,让你沉浸其中,无法自拔。我常常觉得,他的作品,就像是现实生活的放大镜,将我们内心深处那些被忽视的情感和想法,以一种艺术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一次与自己灵魂的对话,让我们更深层次地认识自己,也更深刻地理解这个世界。他的小说,总能给我带来一种宁静的力量,让我重新审视生活,寻找属于自己的意义。
评分我尤其着迷于村上笔下那种独特的氛围感,仿佛置身于一个由音乐、猫和孤独组成的永恒的下午。他的叙事节奏总是那么舒缓,让你不自觉地放慢脚步,去体会每一个细微的感知,去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情绪。每一次翻开他的书,都像是一次深入内心迷宫的探险,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遇见什么,或许是象征着失落的耳朵,或许是代表着某种未知的指引。他对于细节的描绘,那种一丝不苟的精致,让整个故事仿佛拥有了触感和气味。他常常在看似平淡的场景中,融入一些超现实的元素,这种奇妙的融合,既不显得突兀,反而更能凸显出人物内心的挣扎与孤独。我喜欢这种不设限的想象力,它打破了现实的壁垒,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一种在平凡生活中绽放的诗意。他的作品,总能带给我一种平静的力量,让我们在纷扰的世界里,找到片刻的宁静与思考。
评分对于村上春树,我总觉得他的作品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精巧的拼图,每一块碎片都看似独立,却又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而迷人的世界。他的叙事方式,常常带着一种碎片化的特质,就像是在拼凑一段朦胧的记忆,或者是在描绘一个支离破碎的梦境。他对于音乐的运用,更是我欣赏的另一大亮点,那些反复出现的乐曲,不仅是情节的背景,更是人物情感的烘托,是故事深层含义的象征。我喜欢他那种不动声色的幽默感,藏在那些看似平淡的对话和场景中,不经意间就能让你会心一笑。他的文字,有一种独特的治愈力,尤其是在你感到迷茫和失落的时候,读他的书,会让你觉得,孤独并不可怕,迷失也并非终点。他总能在那些看似虚无缥缈的意象中,找到现实的根基,让我们在虚构的世界里,找到真实的力量。
评分村上春树的文字,总是以一种不动声色的方式,一点点地渗透进你的意识,然后在那儿生根发芽,长出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我发现,他的故事往往不是那种情节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类型,而是更像是在你心湖中投下一颗小小的石子,激起的涟漪,久久不散。他对于现代人普遍存在的疏离感、孤独感有着极其敏锐的捕捉,而且总能用一种极其个人化、却又极其具有普遍性的方式来呈现。我常常在阅读时,会不自觉地停下来,反复咀嚼某一句,某一段,感觉像是被点醒了什么,或者,像是看到了一个从未被自己真正意识到的角落。他的小说,就像是精心调制的鸡尾酒,每一味都恰到好处,却又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散发出某种奇特的韵味,让你欲罢不能。每次读完,总会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仿佛故事并没有真正结束,而是在你的脑海中,还在继续上演。
评分关于村上春树,他总有一种独特的魔力,能够将我们带入一个既熟悉又疏离的世界。我一直很喜欢他作品中那种淡淡的忧伤,还有那些似乎随时会发生,却又总是止于未然的暧昧。他的文字就像一杯微醺的威士忌,入口醇厚,后味绵长,总能在不经意间触动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角落。我常想,在他的故事里,那些看似平凡的生活日常,其实都潜藏着巨大的叙事能量,等待着一个契机去爆发,或者,就那样静静地沉淀,成为我们生命中那些难以言喻的印记。他笔下的人物,常常带着一丝孤寂,却又在孤独中寻找着某种连接,这种挣扎与渴望,在现代社会中显得尤为真实。我总觉得,读村上的书,就像在听一位老友在深夜里娓娓道来,他不说太多大道理,只是描绘生活,描绘感受,而你却在那些描绘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找到了共鸣。他的作品,就像一扇扇窗户,让我们窥见那些隐匿在我们内心深处的奇幻与现实。
评分物美价廉,赶上活动,一次买了好多书,目前正在屯书中,慢慢看。
评分一直都在京东购物,当然包括买书。
评分旅行是脱离日常生活的,放松身心,开阔眼界,遇见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事,我们自己的旅行有各自的视角和侧重,大不相同!那么,名作家的视角又是什么样的呢,这本书让我很期待。。。
评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618活动的时候买,真的够优惠。
评分很棒的书,喜欢的。 各位都看看吧。 知识驱动美好生活
评分我为什么喜欢在京东买东西,因为今天买明天就可以送到。我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我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京东购物这么久,有买到很好的产品
评分活动入的 每天讲故事 看看书 增加阅读
评分书很不错,是正版,下次还来京东买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