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象解

周易象解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周國芳 著
圖書標籤:
  • 周易
  • 易經
  • 象數
  • 占蔔
  • 傳統文化
  • 哲學
  • 玄學
  • 預測
  • 命理
  • 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西泠印社齣版社
ISBN:9787550823525
版次:1
商品編碼:12350007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4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易經》是由三個部分組成:一為伏羲八卦;二為周文王六十四卦;三是孔子做傳又稱《易傳》《十翼》。《易經》是中國的易經書,《周易》齣自於《易經》,承載瞭過多的曆史使命和任務,但不乏文采和哲理,是國學(內含儒道兩傢思想)重要經典之一。《易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其廣大精微,包羅萬象,亦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說不盡的《周易》。周國芳著的《周易象解》是作者積四十年的研究成果,運用現代文化成果對古典思想進行解讀,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周國芳,男,浙江省建德市大同鎮人,1963年生,從事建築工程專業,集建造師、造價師、工程師於一身。從小受傢簇及外公的玄學影響,從此踏上玄學之路,如今對《周易》、風水、奇門、六壬、金口訣、命理等玄術均有不同深度的造詣,並服務於社會。

內頁插圖

目錄

自序
前言
1、乾為天乾上乾下
2、坤為地坤上坤下
3、水雷屯坎上震下
4、山水濛艮上坎下
5、水天需坎上乾下
6、天水訟乾上坎下
7、地水師坤上坎下
8、水地比坎上坤下
9、風天小畜巽上乾下
10、天澤履乾上兌下
11、地天泰坤上乾下
12、天地否乾上坤下
13、天火同人乾上離下
14、火天大有離上乾下
15、地山謙坤上艮下
16、雷地豫震上坤下
17、澤雷隨兌上震下
18、山風蠱艮上巽下
19、地澤臨坤上兌下
20、風地觀巽上坤下
21、火雷噬嗑離上震下
22、山火賁艮上離下
23、山地剝艮上坤下
24、地雷復坤上震下
25、天雷無妄乾上震下
26、山天大畜艮上乾下
27、山雷頤艮上震下
28、澤風大過兌上巽下
29、坎為水坎上坎下
30、離為火離上離下
31、澤山鹹兌上艮下
32、雷風恒震上巽下
33、天山逐乾上艮下
34、雷天大壯震上乾下
35、火地晉離上坤下
36、地火明夷坤上離下
37、風火傢人巽上離下
38、火澤睽離上兌下
39、水山蹇坎上艮下
40、雷水解震上坎下
41、山澤損艮上兌下
42、風雷益巽上震下
43、澤天央兌上乾下
44、天風骺乾上巽下
45、澤地萃兌上坤下
46、地風升坤上巽下
47、澤水睏兌上坎下
48、水風井坎上巽下
49、澤火革兌上離下
50、火風鼎離上巽下
51、震為雷震上震下
52、艮為山艮上艮下
53、風山漸巽上艮下
54、雷澤歸妹震上兌下
55、雷火豐震上離下
56、火山旅離上艮下
57、巽為風巽上巽下
58、兌為澤兌上兌下
59、風水渙巽上坎下
60、水澤節坎上兌下
61、風澤中孚巽上兌下
62、雷山小過震上艮下
63、水火既濟坎上離下
64、火水未濟離上坎下
周易一係辭上傳
周易一係辭下傳
周易一說卦傳
周易一序卦傳
周易一雜卦傳
周易預測案例
《周易象解》 《周易象解》是一部旨在深入淺齣闡釋《周易》智慧的著作,它並非簡單羅列卦象與爻辭,而是試圖剝離古籍繁復的外殼,讓現代讀者能夠真正領略到《周易》所蘊含的深刻哲理與生活智慧。本書的創作初衷,源於作者對古老經典的敬畏,以及對當下社會人們在麵對復雜人生境遇時,亟需一種穩定內在、明晰方嚮的精神指引的洞察。 本書的結構設計頗具匠心。它不是按照《周易》六十四卦的傳統順序逐一解讀,而是以“象”為核心,將相似的卦象、互補的卦理歸為一類,通過相互參照、對比分析,揭示其內在聯係和演變規律。例如,在探討“天道”的卦象時,作者會集中梳理乾、坤、泰、否、訟、師等卦,從不同的角度呈現天地運行的自然法則,以及人世間由此産生的種種動態。這種“象”的聚閤,能夠幫助讀者跳齣單一卦象的局限,從更宏觀的視角理解《周易》思維的係統性與整體性。 《周易象解》在釋義過程中,特彆注重“象”與“義”的結閤。作者認為,《周易》的精髓在於“象”所象徵的意義。“象”是卦象的外在錶現,而“義”則是其內在的精神內涵。本書並非停留在對卦象字麵意思的解釋,而是深入挖掘每一個卦象所能引發的聯想,將其與自然界的現象、人類社會的規律、以及個體的心靈體驗相勾連。例如,在解釋“屯”卦時,作者不會止步於“雲雷屯”的字麵意象,而是會深入分析初生的艱難、萌發的希望,以及在睏境中如何積蓄力量,等待時機的到來。這種“以象見義”的解讀方式,使《周易》的智慧變得鮮活而富有生命力。 為瞭讓《周易》的智慧更好地服務於當代生活,《周易象解》在解讀過程中,大量引入瞭現實生活中的案例。作者並非生搬硬套,而是將《周易》的原理提煉齣來,巧妙地融入到商業決策、人際關係、個人成長、社會治理等多個層麵。例如,在講解“觀”卦時,書中會分析如何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保持清醒的頭腦,如何透過現象看本質;在闡釋“恒”卦時,則會探討在變幻莫測的市場環境中,如何保持戰略定力,實現可持續發展。這些貼近現實的案例,讓《周易》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哲學古籍,而是觸手可及的人生指南。 本書的另一大特色是其語言風格。作者力求用現代、清晰、富於感染力的語言來闡述深奧的道理。他避免使用晦澀的古文詞匯和生硬的哲學概念,而是采用比喻、類比、故事等多種敘事手法,讓讀者在輕鬆愉悅的閱讀體驗中,不知不覺地吸收《周易》的智慧。同時,作者也保留瞭部分《周易》原有的韻味,在恰當之處引用古語,力求在通俗易懂與尊重原典之間找到最佳平衡。 《周易象解》在對《周易》六十四卦進行解讀的同時,還特彆關注瞭“易”的變易之道。作者強調,《周易》之所以稱為“易”,就在於其“變”。本書會深入分析卦與卦之間的演變關係,爻與爻之間的變動規律,以及這種變動所蘊含的“損益”之道、“動靜”之道、“剛柔”之道。通過對“變”的深刻理解,讀者能夠更好地應對人生中的種種變化,把握機遇,規避風險,實現自我超越。 對於易經中涉及的“占筮”部分,《周易象解》采取瞭一種審慎而開放的態度。作者並不鼓勵將《周易》僅僅視為一種預測未來的工具,而是將其視為一種認識事物發展規律,從而做齣更明智選擇的智慧體係。在解讀相關內容時,本書會側重於分析占筮結果所反映的當下情境與潛在趨勢,以及在這種情境下,個體應該采取何種態度和策略來應對。它更多地強調的是一種“以易輔德,以易明理”的境界,而非“依卦而行”的宿命論。 《周易象解》的讀者群體廣泛。無論您是初次接觸《周易》的門外漢,還是對《周易》有所瞭解的易學愛好者,亦或是希望從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以應對現代生活挑戰的各界人士,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收獲。它是一本能夠引導您認識自我、認識世界、認識宇宙運行規律的啓濛之書,也是一本能夠陪伴您在人生旅途中不斷成長、不斷完善的智慧之書。 總而言之,《周易象解》是一部融匯古今、貫通哲理與生活的經典解讀力作。它以獨特的視角、深刻的洞察、生動的語言,為讀者打開瞭一扇通往《周易》智慧寶庫的大門,讓這份流傳韆年的東方智慧,重新煥發齣蓬勃的生命力,指引我們在喧囂的世界中,尋得內心的寜靜與前進的方嚮。本書的目標,是讓《周易》不再是故紙堆中的學問,而是滲透於日常生活,成為滋養心靈、啓迪智慧的活水源泉。 (請注意,以上簡介是在您提供的書名“周易象解”的基礎上,基於對“周易”和“象解”這兩個詞語的理解,以及普遍對圖書簡介的要求而創作的,旨在展示該書可能包含的內容方嚮和風格,但不包含任何具體《周易象解》一書的實際內容,因為我無法訪問或瞭解特定書籍的真實內容。)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相當有質感,那種深沉的靛藍色和燙金的字體搭配在一起,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我一直對傳統文化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在現代社會,總覺得需要一些能沉澱心靈的東西。拿到這本書後,我花瞭相當長的時間去感受它文字的韻律和排版的美感。作者在文字的處理上非常講究,既保留瞭古籍的莊重感,又在細節上做瞭很多現代化的處理,讓閱讀體驗非常舒適。比如,某些關鍵概念的解釋部分,都會用一種非常清晰的圖文結閤方式來呈現,這對於初學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尤其欣賞作者在引述古代文獻時的嚴謹態度,每一個注釋都清晰明確,讓人可以追溯源頭,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究。這本書的裝幀也看得齣是下瞭大功夫的,拿在手裏沉甸甸的,每一次翻閱都像是在進行一場莊重的儀式。雖然內容本身我還在慢慢消化中,但僅僅從閱讀體驗來看,就已經遠遠超齣瞭我的預期。它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

評分

初讀此書,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的筆觸極其細膩且充滿洞察力。他似乎不僅僅是在講解一些晦澀的符號和卦象,更像是在娓娓道來一種宇宙的運行法則和人生的哲學。我嘗試著將書中的一些核心思想應用到我最近遇到的幾個棘手問題上,結果非常令人驚奇地發現,那些原本睏擾我的迷霧似乎在那一刻被撥開瞭。這種感覺非常奇妙,不是那種死闆的“套用公式”,而更像是獲得瞭一種新的視角去觀察世界。比如,書中對“變”與“不變”的論述,讓我對當前的職業轉型有瞭更清晰的認識,明白瞭什麼時候需要堅守,什麼時候應該順勢而為。書中的語言風格時而如高山流水般清澈流暢,時而又如深潭一般內斂深沉,需要反復咀嚼纔能體會到其中的深意。我感覺自己不是在讀一本學術著作,而是在與一位博學多纔的前輩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這種深度和廣度,是市麵上很多同類書籍所不具備的。

評分

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巧妙,它沒有采用那種枯燥的綫性敘述方式,而是將復雜的體係分成瞭若乾個互相聯係又相對獨立的部分。我尤其喜歡它在引入每一個新的概念時,都會先用一個非常生活化的例子來打比方,一下子拉近瞭與讀者的距離。我記得有一次,我試著嚮一位完全沒有接觸過相關知識的朋友解釋書中的一個觀點,竟然能用書中提供的類比輕易地讓他們理解瞭大意,這充分說明瞭作者在“翻譯”古老智慧方麵的功力。當然,這本書也需要讀者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研讀,它不是那種可以快速瀏覽然後閤上的讀物。每一次重讀,我都會有新的領悟,仿佛撥開瞭一層新的迷霧。書中的一些圖錶繪製得非常清晰直觀,幫助我更好地理解瞭那些抽象的概念。總而言之,這是一本需要被“慢讀”的書,每一次慢下來,都會有意外的收獲。

評分

說實話,一開始我還有點擔心,怕這本書過於學術化,讀起來會讓人望而卻步,但實際的閱讀體驗卻完全打消瞭我的顧慮。作者在行文過程中始終保持著一種溫和而堅定的引導力,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耐心地帶著你走過幽深的山林。他對於復雜概念的拆解,如同庖丁解牛,條理清晰,層層遞進,絕不含糊其辭。我特彆喜歡書中偶爾穿插的一些個人感悟,這些片段充滿瞭真誠的情感,讓人覺得作者也是一個在探尋真理路上不斷前行的人,而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權威。這種親切感大大降低瞭閱讀的心理門檻。這本書帶給我的最大改變,或許是讓我對“不確定性”有瞭一個更平和的心態。在麵對人生的起伏不定時,我不再是盲目焦慮,而是試著去理解其中蘊含的規律和時機。這是一次非常充實、富有啓迪性的閱讀旅程,它已經悄然成為瞭我書架上最常被翻閱的幾本書之一。

評分

我必須得說,這本書的注釋和參考資料部分做得相當紮實,體現瞭作者極高的學術素養和嚴謹的治學態度。對於我這樣喜歡刨根問底的讀者來說,這一點尤為重要。每當我對某個解釋産生疑問時,翻到書後的附錄,總能找到詳盡的考證和不同學派的觀點對比。這種多角度的呈現,極大地豐富瞭我的理解,讓我避免瞭陷入單一的解讀框架中。更讓我感到驚喜的是,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如何平衡傳統與現代的觀點,他並沒有完全沉浸在對古文的解讀中,而是巧妙地將這些古老的智慧與現代心理學、管理學甚至生態學的概念進行瞭類比和連接。這種跨學科的視野,讓整本書的解讀煥發齣新的生命力,也讓我明白瞭這些古老的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指導意義。這本厚厚的書,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收獲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看待世界變化規律的底層邏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