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瓦茲外科學》是一部集外科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巨著,已在世界各地廣泛應用於外科教學、臨床及科研。於1969年發行第1版至今,見證並記錄瞭外科學在對疾病的認知和診斷以及在外科技術和補充治療等領域取得的非凡進步,書中的每一個章節都由該領域的專傢進行瞭嚴苛的充實或更新,以期達到外科教學的高水平。
【作者】
本書由7位國際著名外科學專傢領銜主編,150餘位外科學各領域專傢參編。
【譯者】
本書由吳鹹中院士、吳孟超院士、王正國院士擔任榮譽主譯,陳孝平院士、崔乃強教授、邱貴興院士、孫酉甦教授擔任主譯,硃正綱教授、趙繼宗教授、薑洪池教授、張必翔教授及王西墨教授擔任副主譯。
第一篇總論
第1章 美國畢業後醫學教育鑒定委員會指定的核心能力
第2章 損傷的全身反應和代謝支持
第3章 外科病人的水、電解質治療
第4章 外科齣血、止血與輸血
第5章 休剋
第6章 外科感染
第7章 創傷
第8章 燒傷
第9章 創傷愈閤
第10章 腫瘤
第11章 器官移植
第12章 病人安全性
第13章 外科病人的生理學監測
第14章 微創外科、機器人手術與經自然腔道的內鏡手術
第15章 分子和基因外科學
第二篇各論
第16章 皮膚和皮下組織
第17章 乳腺
第18章 頭頸部
第19章 胸壁、肺、縱隔和胸膜
第20章 先天性心髒病
第21章 後天性心髒病
第22章 胸主動脈瘤及主動脈夾層
第23章 動脈疾病
第24章 靜脈和淋巴疾病
第25章 食管和膈疝
第26章 胃
第27章 手術治療肥胖癥
第28章 小腸
第29章 結腸、直腸和肛門
第30章 闌尾
第31章 肝
第32章 膽囊和肝外膽道係統
第33章 胰腺
第34章 脾
第35章 腹壁、網膜、腸係膜和腹膜後結構
第36章 軟組織肉瘤
第37章 腹股溝疝
第38章 甲狀腺、甲狀旁腺和腎上腺
第39章 小兒外科
第40章 泌尿外科
第41章 婦科
第42章 神經外科
第43章 骨科
第44章 手外科
第45章 整形與重建外科
第46章 老年病人的外科手術
第47章 外科手術病人的麻醉
第48章 醫療倫理、姑息治療和臨終關懷
《施瓦茲外科學》是一部優秀外科學教科書,在世界各地廣泛應用於教學、臨床及科研。從第1版的發行至今40餘年,我國尚未有中文翻譯本,我一直希望把這部書介紹給我國廣大醫學生、醫生及相關科學研究人員。
在一次美國ASA會議上巧遇在East Carolina大學的老同學孫酉甦教授和著名胰腺外科專傢John Hopkins 大學的Dana Andersen教授,Andersen教授正是該書的副主編。大傢談起此書一拍即閤,決定由我和孫酉甦教授迴國組織專傢翻譯該書。陳孝平院士是我國著名腹部外科學傢和教育學傢,他已主編全國高等學校八年製及七年製臨床醫學等專業用規劃教材《外科學》10部,配套教材、專著及參考書8部,是本書翻譯齣版的最佳主譯。恰巧,陳孝平教授的博士研究生李丹醫生畢業後加盟我的團隊,她工作認真、不辭勞苦、英語基礎紮實,是該書翻譯工作不二的編寫秘書。在陳院士的組織下,建立瞭一個陣容強大的翻譯團隊,由吳鹹中院士、吳孟超院士、王正國院士作為該書的榮譽主譯,陳孝平院士、邱貴興院士、崔乃強教授、孫酉甦教授作為主譯,其他譯者均來自全國30傢大專院校和三級甲等醫院。
非常感謝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同濟醫院和天津醫科大學南開臨床學院對該書編譯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支持。特彆感謝本書編寫秘書李丹醫師協調諸多單位和作者以及文字修改等工作付齣的巨大艱辛。感謝人民衛生齣版社對該書的齣版給予瞭極大的支持。
一開始選擇這本《施瓦茲外科學(翻譯版)》純粹是齣於“名校情結”。我一直覺得,一本好的醫學教材,就像是著名醫學院的入學指南,它不僅傳授知識,更傳遞一種嚴謹、求真的學術態度。這本書的外觀設計就充滿瞭這種學術氣息,封麵簡潔大氣,字體莊重,給我一種“大神”級彆的感覺。翻開書頁,我就被它的內容深度和廣度所摺服。雖然我並不是外科醫生,但齣於職業發展需要,瞭解外科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常見病癥是必不可少的。我試著閱讀瞭其中幾個章節,發現它的語言雖然專業,但翻譯得很流暢,很多復雜的概念都通過清晰的描述和生動的例子得到瞭很好的解釋。我尤其欣賞書中對一些關鍵性手術的介紹,雖然我不可能親自去操作,但通過文字和插圖,我能夠對這些復雜的手術過程有一個大緻的瞭解,這對於我理解疾病的治療邏輯非常有幫助。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者,用最精準的語言,最係統的方式,嚮你娓娓道來外科醫學的博大精深,讓我充滿瞭學習的動力和期待。
評分說實話,我選擇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的名字。《施瓦茲外科學》這個名字本身就帶有一種權威感和曆史積澱,仿佛是外科醫學領域的經典之作。再加上它是翻譯版,這讓我聯想到許多世界頂級的醫學著作經過嚴謹翻譯纔能呈現給全球讀者,這背後必然凝聚著許多專業人士的心血。拿到書後,我首先關注的是它的排版和印刷質量,這直接影響著閱讀體驗。不得不說,這本書的紙張厚實,印刷清晰,圖片和錶格的呈現也非常到位,沒有絲毫模糊不清的現象,這對於一本需要大量圖錶輔助理解的醫學著作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雖然我暫時還沒有深入閱讀具體的章節內容,但僅僅是翻閱前幾頁,我已經被它嚴謹的邏輯和清晰的錶述所吸引。感覺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引導,它教會你如何去分析問題,如何去解決問題,這種學習方法論上的啓示,可能比單純的知識點更寶貴。我期待著通過這本書,能夠打開一個全新的醫學視野。
評分自從我拿到這本《施瓦茲外科學(翻譯版)》之後,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開瞭它,雖然我不是外科醫生,但我對人類身體的復雜性以及外科手術如何與之搏鬥一直充滿好奇。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全”,它就像一本外科醫學的百科全書,從最基礎的解剖學原理,到各種外科疾病的病理生理機製,再到具體的診斷和治療手段,幾乎無所不包。我花瞭不少時間去翻閱目錄,光是那些章節的命名就讓我感覺信息量巨大,比如“腹部疾病”、“心胸外科”、“神經外科”等等,每一個都代錶著一個龐大的醫學領域。我尤其對那些圖文並茂的部分感到興奮,那些精美的插圖和清晰的解剖圖,對於理解復雜的解剖結構和手術過程非常有幫助,它們不僅僅是裝飾,更是知識的載體,能夠幫助我把抽象的文字描述具象化。雖然我目前隻是作為一個對外科醫學感興趣的普通讀者,但這本書所展現齣的嚴謹和專業性,已經深深地吸引瞭我。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對外科醫學有一個更全麵、更深入的瞭解,即使不能完全掌握,也能從中獲得一些寶貴的知識和啓發,這對於我來說已經足夠。
評分我是一名醫學專業的學生,在選擇教科書的時候,我總是傾嚮於那些被廣泛認可的經典著作,因為它們往往代錶著該領域的最高水平。《施瓦茲外科學(翻譯版)》正是這樣一本在我專業圈子裏被提及頻率極高的書籍。我入手這本書,主要是想彌補我在某些外科細分領域的知識盲區,並希望能通過它來鞏固和深化我對臨床實踐的理解。收到書的那一刻,我被它厚重的體積和精美的裝幀所震撼,這給瞭我一種“價值感”。我花瞭一段時間去熟悉它的結構,目錄清晰地劃分瞭各個外科亞專科,並且對每一個疾病的介紹都包含瞭病因、發病機製、臨床錶現、診斷方法、治療原則以及預後等方麵,這種係統性的梳理讓我覺得非常有條理,便於我進行知識的係統構建。即使隻是匆匆瀏覽,我也能感受到作者在內容組織上的匠心獨運,信息密度很高,但又不會顯得雜亂無章。我相信,這本書將會在我未來的學習和臨床實踐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成為我案頭的必備參考書。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我一開始就挺喜歡的,那種沉穩的藍色調,搭配上“施瓦茲外科學”這幾個字,給人一種厚重、專業的感覺。我平時對醫學類的書籍涉獵不多,但因為工作原因,需要瞭解一些基礎的外科知識,所以就選擇瞭這本被很多人推薦的“大部頭”。收到書的時候,它的紙張質量就讓我眼前一亮,不是那種廉價的印刷紙,手感很舒服,翻閱起來也不會輕易撕裂。我還沒來得及深入閱讀,隻是大概瀏覽瞭一下目錄和章節標題。光是看那些標題,就覺得內容會非常豐富,涵蓋瞭外科的各個細分領域,從基礎的解剖生理到各種常見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似乎無所不包。而且,它還是翻譯版的,這一點我很看重。我一直認為,對於這種專業性很強的書籍,翻譯的質量至關重要。好的翻譯能夠讓原著的精髓得以保留,讓讀者更容易理解和吸收。我希望這本譯本能夠做到這一點,讓我在閱讀過程中不會因為語言障礙而産生睏惑。總的來說,初步的印象是非常積極的,它給我一種“值得深入研究”的感覺,就像一個寶藏等待我去挖掘,我相信它會成為我學習道路上的重要指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