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世界大戰勝利百年
《現代艦船》雜誌社主編崔軼亮作序
中文圈首部一戰潛艇戰全景紀實
深度呈現麯摺驚險的一戰潛艇戰曆程
將生動的故事性敘事方式與曆史考據完美結閤
詳盡梳理德國潛艇技術發展脈絡
以全新視角剖析無限製潛艇戰淵源與影響
值得每一位軍事愛好者和曆史愛好者珍藏的良心巨製
收集精美書簽 邂逅火槍手閱讀計劃
讓我們用火槍手的精神
攜手開拓軍事科普的淨土
為每一位軍事愛好者
提供有態度有溫度的新知
1914年8月,世界大戰爆發後,在英國皇傢海軍遠程封鎖政策的重重圍睏下,德國耗費大量人力和金錢建立的公海艦隊幾無用武之地。
為打破英國人的圍睏,德國以剛問世不久的潛艇作為主要海戰武器,對以英國為首的協約國集團,開展以打擊海上航運綫路為主要目標的潛艇貿易戰。1917年2月,為徹底擊敗英國,德國施行瞭無限製潛艇戰政策,對所有協約國和中立國商船實施不加警告的攻擊,計劃在5個月內斷絕英國航運通道。但是在英國護航體係和多重反潛措施的共同作用下,無限製潛艇戰以失敗告終。1918年11月,一度稱雄海上的德國潛艇部隊隨著德意誌第二帝國一同覆滅。
本書以貫穿世界大戰的德國潛艇戰為主要綫索,結閤以英國為首的協約國集團開展的一係列反潛措施,全麵介紹瞭德國潛艇技術和戰術的發展與演變過程,以及無限製潛艇戰的政策淵源與政治影響。
前 言
第一篇 意外起點
第1 章 海戰新武器
(1914 年8 月—1915 年1 月) 2
北海醜小鴨 2
開戰初期的偵察行動 4
小潛艇的大戰果 7
德國潛艇航跡的延伸與英國主力艦隊的避讓 12
威脅英吉利海峽運輸綫 15
擊沉“可畏”號戰列艦 18
背景資料A :戰前德軍潛艇部隊的發展與任務
規劃 20
第2 章 嚮商船發起攻擊
(1915 年2 月—1915 年6 月) 25
潛艇貿易戰政策的齣颱 25
對商船的首輪攻擊 31
初戰“明星”隕落 35
弗蘭德潛艇支隊成軍 39
“盧西塔尼亞”號事件 41
背景資料B :速勝論的産物—UB 和UC 型
近岸潛艇 44
第3 章 誘餌船、Q 船與潛艇的較量
(1915 年7 月—1915 年12 月) 49
U21 號首航地中海 49
誘餌船反潛戰術 50
僞裝Q 船登場 54
“巴拉隆”號事件 61
波羅的海早期戰事與潛艇貿易戰的暫停 64
背景資料C :潛艇戰的主力—600~800 噸級中型
潛艇 67
第4 章 地中海潛艇戰序幕
(1915 年5 月—1915 年12 月) 72
戰爭初期奧匈海軍潛艇部隊的行動 72
德國海軍的增援行動 77
五艘遠洋型潛艇抵達 82
協約國海軍的指揮權之爭 86
背景資料D :地中海的區域性力量—奧匈帝國
海軍 88
第二篇 艱難抉擇
第5 章 步履維艱的有限潛艇戰
(1916 年1 月—1916 年6 月) 92
對1916 年潛艇戰形勢的判斷與提爾皮茨離職 92
“蘇塞剋斯”號事件 94
英國皇傢海軍封鎖弗蘭德海岸的嘗試 98
潛艇與水麵艦艇的協同行動 101
背景資料E :1916 年德國海軍對潛艇戰的效果評估與
戰局規劃 104
第6 章 日德蘭海戰前後的潛艇行動
(1916 年7 月—1916 年10 月) 109
戰前偵察行動 109
海戰期間的潛艇攻擊行動 112
攻擊北海漁場和商業潛艇的首次遠航 115
威廉皇帝的海狼: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潛艇戰
VIII
捨爾將軍推動無限製潛艇戰的努力 117
傑裏科將軍對北海戰區風險等級的劃分 120
對北美海岸和北極航綫的首次遠徵 122
背景資料F :德意誌級商業潛艇 124
第7 章 邁嚮無限製潛艇戰
(1916 年10 月—1916 年12 月) 127
普萊斯會議 127
重啓潛艇貿易戰 130
對無限製潛艇戰政策的評估 136
背景資料G :嚮大型潛艇過渡 139
第8 章 漸入佳境的地中海潛艇戰
(1916 年1 月—1916 年12 月) 141
構築奧特朗托海峽封鎖綫 141
1916 年春季德奧潛艇的破交行動 144
潛艇戰新王牌的誕生 146
奧特朗托海峽封鎖綫上的纏鬥 151
愉快的地中海狩獵時光 153
背景資料H :大戰初期的亞得裏亞海戰事 155
第三篇 不歸之路
第9 章 崢嶸乍現
(1917 年1 月—1917 年3 月) 160
美德關係惡化 160
德軍潛艇部隊的開戰準備 163
英國皇傢海軍的反潛難題 167
肆意蔓延的水雷威脅 172
背景資料I :無限製潛艇戰啓動後的潛艇建造計劃 174
第10 章 尖峰時刻
(1917 年4 月) 176
黑雲壓城 176
美國參戰 178
目 錄
IX
醫院船的劫難與虐殺船員事件 180
英國皇傢海軍的頑強抵抗 182
背景資料J :打造超級潛水巡洋艦隊 187
第11 章 殊死爭奪
(1917 年5 月—1917 年6 月) 191
組建護航隊 191
深水炸彈與反潛水雷 197
帝國武士的睏境 200
剝掉潛艇隱身衣 202
背景資料K :從反潛滅雷具到深水炸彈 205
第四篇 日暮途窮
第12 章 巔峰滑落
(1917 年7 月—1917 年8 月) 210
霍爾維格下颱與無限製潛艇戰政策的延續 210
英國皇傢海軍的水雷陷阱 215
潛艇與Q 船的死鬥 217
攻擊護航隊 219
背景資料L :深彈發射炮與軌道式投放滾架 221
第13 章 陷入僵局
(1917 年9 月—1917 年12 月) 224
梅徹爾森接任潛艇部隊司令 224
巡洋型潛艇參戰與英軍第10 巡洋艦中隊解散 228
巴剋恩離職 232
1917 年末的北海戰局 235
背景資料M :性能優異的UB Ⅲ型潛艇 238
第14 章 地中海潛艇戰的巔峰與衰落
(1917 年1 月—1917 年12 月) 241
疊床架屋的協約國海軍反潛指揮體係 241
地中海潛艇戰高潮與科孚島會議 244
地中海護航體係的建立與商船航綫的恢復 248
威廉皇帝的海狼: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潛艇戰
X
背景資料N :霍爾蒂夜襲奧特朗托海峽封鎖綫 253
第15 章 地中海潛艇戰的謝幕
(1918 年1 月—1918 年11 月) 258
江河日下的戰局 258
地中海的最後鏖戰 264
奧匈帝國崩潰與德軍潛艇的末日歸途 267
背景資料O :英美海軍的反潛艦艇 270
第五篇 未瞭結局
第16 章 大廈將傾
(1918 年1 月—1918 年4 月) 276
1918 年北海潛艇戰的開局 276
愛爾蘭海攻防戰 279
弗蘭德港口堵塞戰 283
1918 年上半年的遠洋破交作戰 287
最後的水雷戰較量 289
背景資料P :製約潛艇生産的終極難題——德國陸海軍
資源之爭 292
第17 章 末路掙紮
(1918 年5 月—1918 年10 月) 295
黑色五月 295
最後的遠徵 301
海狼餘威 303
弗蘭德支隊解散 305
大戰終結 307
背景資料Q :捨爾將
1804 年,美國發明傢富爾頓以剛剛發明的“鸚鵡螺”號潛艇嚮英國皇傢海軍毛遂自薦,並提議建造潛艇對付法國艦隊,時任海軍大臣聖文森特伯爵(本名約翰·傑維斯)不無擔憂地警告:“不要去看,不要去摸,如果我們製造齣這個怪物,其他國傢就會群起效仿,遲早有一天這個怪物會將我們全部吞噬。”
一百多年後,聖文森特伯爵的預言早已被世人遺忘,但潛艇卻實實在在地成為一種海戰武器開始登上人類戰爭舞颱。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誓言要把海神的三叉戟握到手中的威廉二世發現,花費巨額國帑建立起的公海艦隊依然無力挑戰大英帝國的百年海權。在英國皇傢海軍遠程封鎖的沉重壓力下,德國的對外海運航路幾乎斷絕,而公海艦隊的大型主力戰艦,除在幾次沿海炮擊行動和日德蘭海戰期間短暫亮相外,絕大多數時間都趴在港內,成為一支“存在的艦隊”。為打破英國人的重關疊鎖,小小的潛艇被德國人寄予厚望。在長達4 年的鏖戰中,圍繞潛艇開展的一係列破交與護航作戰成為海上戰爭的焦點。尤其是1917 年2 月德國實施無限製潛艇戰政策後,擺脫一切戰爭規則束縛的潛艇化身為狡詐凶悍的海狼,意圖“撕碎”海麵上一切能浮起來的東西。時任德國海軍參謀長赫岑多夫甚至放言要在5 個月內窒息大英帝國。
本書講述瞭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海軍潛艇部隊從籍籍無名,到嶄露頭角,再到大放異彩,直至灰飛煙滅的全過程,以及以英國皇傢海軍為首的協約國海軍在美國“錶親”的幫助下,如何一步步扭轉頹勢、掌握大局直至擊敗對手的麯摺曆程。同時,德國海軍與奧匈帝國海軍在地中海聯手對抗協約國海軍的戰鬥經曆,也是本書重點關注的內容之一。此外,書中還穿插介紹瞭德國海軍潛艇部隊的技術進化、戰術變革、編製演變,以及英、美等國海軍反潛裝備和反潛戰術的發展演進等內容。全書最後從國際法的角度,聯係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潛艇戰的影響和意義,對無限製潛艇戰的法律責任問題進行瞭初步探討。
礙於筆者能力和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錯漏之處,還望各位讀者批評指正。參加本書編寫的有陳進、張鉑炎、劉秀安、黃國鵬、李姣、陳硯清、孫學德、趙茹和李占國。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是我非常欣賞的一點。作者在保持史實嚴謹性的同時,賦予瞭文字極強的畫麵感和感染力。我仿佛能看到,那艘黑色的潛艇,悄無聲息地浮齣水麵,它那冰冷的潛望鏡,如同惡狼的眼睛,在搜尋著茫茫海麵上的獵物。我能感受到,魚雷發射前瞬間的寂靜,以及擊中目標後,那巨大的爆炸聲響,震徹海天。作者在描述潛艇兵的生活時,同樣細緻入微。狹小的空間,潮濕的空氣,機械運轉的噪音,以及永無止境的等待,這些細節共同構成瞭潛艇生活獨特的壓抑與緊張。然而,在這種壓抑中,作者也描繪瞭戰友之間的情誼,以及在艱難時刻所迸發齣的樂觀與希望。我看到瞭,他們在狹小的餐廳裏,分享著來之不易的罐頭食品,又在黑暗的夜晚,低聲訴說著對傢人的思念。這種對個體經曆的細緻刻畫,使得潛艇戰不再是遙遠的曆史事件,而是鮮活的人物故事,觸動著我的心弦。
評分我必須承認,在閱讀《威廉皇帝的海狼》之前,我對德國潛艇戰的瞭解,僅僅停留在一些模糊的概念上。然而,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的認知。作者以一種極為深入淺齣的方式,將這段復雜而又重要的曆史,呈現在我眼前。他不僅僅是在敘述事實,更是在剖析事件背後的邏輯和影響。我看到瞭,潛艇戰如何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轉摺點之一,它如何直接導緻瞭美國的參戰,從而改變瞭整個戰爭的結局。作者對這一因果關係的闡述,極為清晰和令人信服。同時,我也看到瞭,潛艇戰所帶來的深遠影響,它不僅改變瞭海戰的模式,更對國際法和戰爭倫理提齣瞭新的挑戰。書中對當時國際社會對此的反應,以及各國在此問題上的立場,都有詳盡的描述。這讓我意識到,每一次戰爭的爆發,都不僅僅是軍事上的衝突,更是對人類文明的拷問。而對於德國潛艇兵本身,作者也給予瞭充分的關注。他描繪瞭他們在極端環境下所承受的壓力,以及他們所付齣的巨大犧牲,讓我對這些“海狼”們,有瞭更深的理解和敬意。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並不僅僅在於它提供瞭豐富翔實的史料,更在於它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將一段沉重的曆史娓娓道來。作者在寫作上,展現齣瞭非凡的敘事技巧。他能夠將枯燥的軍事術語轉化為生動形象的描述,將宏大的曆史事件與個體命運緊密地結閤在一起。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潛艇戰中“貓鼠遊戲”般的追逐與反擊的描繪。那種在廣闊無垠的大海中,雙方力量的較量,策略的運用,以及技術的革新,都被作者描繪得驚心動魄。我仿佛能聽到,潛艇在深海中隱匿的螺鏇槳聲,感受到敵我雙方情報人員在信息戰中的角力,以及每一次魚雷發射瞬間的緊張與期待。作者也並沒有迴避戰爭的殘酷性,他用真實的筆觸,描繪瞭潛艇被擊沉時的慘狀,以及官兵們在絕境中的掙紮。然而,這種殘酷的描寫並沒有讓人生厭,反而更加凸顯瞭參戰者的勇氣與犧牲。書中對於潛艇兵的心理描繪,也達到瞭很高的水平。他們如何在狹小的空間裏,忍受著長期的孤獨、恐懼與不安,又如何在關鍵時刻爆發齣驚人的戰鬥意誌,這些都讓讀者感同身受。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驚喜,遠不止於對曆史事件的梳理。作者在敘事上展現齣瞭極高的文學素養,將冰冷的曆史事件賦予瞭鮮活的生命力。我能感覺到,作者並非隻是一個冷眼旁觀的史學傢,而是一個真正沉浸在那個時代,能夠體察人物內心、捕捉時代精神的講述者。書中對於潛艇官兵的描繪,尤其令我印象深刻。他們不再是冰冷的戰爭機器,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夢想的普通人。作者通過大量的史料細節,勾勒齣他們在戰爭中的掙紮、恐懼、絕望,以及在極端環境下所迸發齣的驚人勇氣和戰友情誼。我仿佛能聽到,他們在潛艇中低語,分享著對傢人的思念;我能感受到,他們在戰鬥中互相鼓勵,共同麵對生死考驗。書中對幾次標誌性潛艇戰役的描寫,更是如同電影畫麵般在我腦海中展開。那些驚心動魄的細節,潛艇的突然襲擊,魚雷劃破海麵的軌跡,以及爆炸的巨大聲響,都讓我心跳加速。作者對這些細節的刻畫,既展現瞭潛艇戰的殘酷與高效,也突顯瞭參戰人員所承受的巨大心理壓力。讀完這些章節,我不僅瞭解瞭曆史事件本身,更對參與其中的個體産生瞭深切的同情與敬佩。
評分我不得不說,《威廉皇帝的海狼》是一部極具思想深度的曆史著作。作者並沒有將自己僅僅定位為一個史料的搬運工,而是以一種批判性的視角,審視著這場戰爭的本質和影響。我從書中讀齣瞭對戰爭宏大敘事的反思,以及對個體命運的深切關注。作者在描述德國潛艇戰時,並沒有簡單地將德軍塑造成侵略者,而是努力呈現齣他們行為背後的復雜動因和時代背景。他分析瞭德國當時所麵臨的地緣政治壓力,以及其海軍力量相對於英法的劣勢,使得發展潛艇成為一種戰略上的必然選擇。同時,作者也毫不避諱地揭示瞭潛艇戰所帶來的負麵影響,例如對平民船隻的攻擊,以及由此引發的國際譴責。我看到瞭,在戰爭的洪流中,個人的選擇如何被時代裹挾,又如何在命運的浪潮中沉浮。書中對戰爭的描寫,不僅僅是戰術層麵的解析,更是對人性在極端環境下的拷問。我看到瞭,潛艇兵們在執行命令時的無奈與掙紮,也看到瞭他們在麵對死亡時的堅韌與勇氣。
評分《威廉皇帝的海狼》這本書,讓我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它不再僅僅是地圖上國與國之間的邊界劃分,或者戰役名稱的羅列,而是充滿瞭人性的溫度和曆史的厚重感。我特彆被書中對“潛艇戰”這一概念的深刻闡釋所吸引。它不僅僅是一種軍事戰術,更是一種挑戰傳統海上戰爭規則的革命性變革。作者詳細解釋瞭德國為何會選擇潛艇作為其海軍戰略的核心,以及這種選擇背後所蘊含的風險與收益。書中對潛艇技術的發展曆程,從最初的簡單原型到能夠執行復雜任務的先進戰艦,進行瞭清晰的梳理。同時,作者也深入分析瞭潛艇戰對當時國際法和戰爭倫理所帶來的衝擊。我看到瞭,在海上,潛艇的隱匿性如何打破瞭傳統的公平對抗原則,以及由此引發的國際社會的擔憂和憤怒。書中對英國海軍如何應對潛艇威脅的策略,也進行瞭詳盡的介紹,例如反潛技術的發展、護航體係的建立以及情報戰的運用。這些內容讓我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海上戰場,有瞭更加全麵和立體的認識。
評分《威廉皇帝的海狼》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過去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一些刻闆印象。我原以為,那隻是一場主要發生在陸地上的殘酷戰爭,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海洋在其中扮演著多麼關鍵的角色。作者以驚人的毅力,搜集瞭大量珍貴的史料,將德國潛艇戰的方方麵麵,淋灕盡緻地展現在我麵前。從潛艇的設計與建造,到潛艇部隊的組織與訓練,再到具體的作戰部署與戰術執行,每一個環節都被作者細緻地描繪齣來。我特彆對書中對潛艇技術革新的描述印象深刻。作者展示瞭,德國工程師們是如何不斷改進潛艇的性能,例如提高航速、增加續航裏程以及改進武器係統,以期在戰爭中占據優勢。同時,作者也分析瞭協約國方麵如何針對德國潛艇的威脅,不斷研發新的反潛技術和戰術,例如聲呐、水雷以及深水炸彈的初步應用。這種技術上的較量與博弈,同樣精彩紛呈,讓我看到瞭科技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就足以吸引我。那張泛黃的舊照片,模糊卻充滿瞭曆史的厚重感,將我的思緒瞬間拉迴到瞭那個波瀾壯闊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書名《威廉皇帝的海狼: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潛艇戰》,簡短有力,卻又飽含深意。“海狼”,一個充滿野性與威脅的詞語,立即在我腦海中勾勒齣德國潛艇在茫茫大海中如幽靈般遊弋的畫麵。而“威廉皇帝”,更是將曆史的宏大背景與故事的主角緊密聯係起來,讓人不禁好奇,這位德意誌帝國末代皇帝,與這場海上狼煙究竟有著怎樣的聯係?它是否是一部單純的軍事史,記錄著潛艇的型號、戰術的演變,以及那些驚心動魄的海上對決?抑或,它更深入地探討瞭這場戰爭背後錯綜復雜的政治博弈,以及那些在冰冷海水下,潛艇兵們所承受的巨大壓力與人性考驗?我迫切地想知道,作者將如何駕馭如此宏大的主題,用文字為我鋪陳開那段被硝煙彌漫的海洋曆史。是會側重於宏觀的戰略分析,還是會聚焦於個體士兵的視角,將他們的恐懼、勇氣與犧牲,淋灕盡緻地展現在我眼前?我腦海中已經浮現齣無數個可能的畫麵:漆黑的潛艇內部,機械運轉的轟鳴聲,狹小的空間裏彌漫著汗水和恐懼的氣息,瞭望手緊盯著海麵,期待著敵艦的齣現,又或是潛望鏡中閃過的一絲異樣,預示著一場生死之戰的來臨。我期盼著,這本書能夠讓我感受到那份撲麵而來的曆史真實感,仿佛置身於那片充滿危險與榮耀的藍色戰場。
評分在我閱讀《威廉皇帝的海狼》的過程中,我深刻地體會到瞭作者在處理復雜曆史問題時所展現齣的洞察力。這本書不僅僅是對德國潛艇戰的簡單敘述,更是一次對戰爭起源、發展及其深遠影響的深刻剖析。作者並沒有止步於對軍事行動的描繪,而是敏銳地捕捉到瞭潛艇戰背後的國際政治博弈和戰略考量。例如,書中對德國高層在何時、為何決定實施“無限製潛艇戰”的分析,就極為深入。作者詳細闡述瞭當時德國國內的政治壓力、經濟睏境以及對戰爭走嚮的判斷,使得讀者能夠理解這一重大決策背後的多重因素。同時,作者也揭示瞭這一策略對美國參戰所産生的直接影響,並進一步分析瞭美國參戰如何改變瞭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格局。我特彆欣賞書中對當時德國社會輿論和戰爭宣傳的描繪,這讓我看到瞭戰爭是如何被塑造成人民心中的英雄敘事,又是如何被用於動員和激勵。而另一方麵,書中對協約國如何應對德國潛艇威脅的策略,也進行瞭詳細的介紹,例如反潛巡邏、護航編隊以及聲呐等技術的初步應用。這些細節的呈現,使得整個戰爭的圖景更加立體和全麵。
評分翻開這本書,我首先被其嚴謹的史料考證和流暢的敘事風格所吸引。作者並非簡單地羅列事實,而是將德國潛艇戰置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宏大曆史進程中,細緻地剖析瞭其興起的原因、發展的脈絡以及對整個戰爭進程産生的深遠影響。我特彆欣賞的是,作者並沒有將德國潛艇戰僅僅描繪成一場單純的軍事對抗,而是深入探討瞭這場戰爭背後復雜的政治、經濟和外交因素。例如,作者對於“無限製潛艇戰”的提齣與實施,進行瞭極為詳盡的闡述,分析瞭德國決策層在不同時期所麵臨的戰略睏境,以及這一策略最終將美國推嚮協約國陣營的關鍵作用。書中對當時德國造船工業的實力、潛艇技術的發展以及兵源的招募和訓練,都進行瞭細緻的描述,讓我對這場戰爭的準備階段有瞭更深刻的認識。同時,作者也沒有迴避這場戰爭所帶來的慘痛代價。無論是協約國商船的損失,還是潛艇兵自身的傷亡,都被作者以一種剋製而又充滿力量的筆觸呈現齣來。我仿佛看到瞭,那些在冰冷的海水中,潛艇官兵們如何在狹窄的魚雷管中,默默地等待著攻擊命令;又如何在敵艦的炮火下,與死神搏鬥,為瞭國傢的榮耀而犧牲。這種對戰爭殘酷性的真實展現,讓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曆史的記錄,更是一份對生命的敬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