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 |
| 書名: | 馬剋思主義哲學史 |
| 作者: | 黃楠森 |
| ISBN: | 9787040063547 |
| 齣版社: | 高等教育齣版社 |
| 定價: | 35.00元 |
| 其他信息( 僅供參考,以實物為準) | |
| 開本:16開 | 裝幀:平裝 |
| 齣版時間:1998-06-01 | 版次:1 |
| 頁碼:433 | 字數:530000 |
| 內容簡介 |
| 本書是國傢教委在“八五”期間組織編寫的,後又作為國傢教委“九五”重點教材立項。它的作者包括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多年從事馬剋思主義哲學史教學和研究的知名教授,其中大部分是《馬剋思主義哲學史》(八捲本)的主要作者。本書是在總結我國理論界近20年來的馬剋思主義哲學史教學經驗和科研成果的基礎上編寫的。本書敘述和評論瞭馬剋思主義哲學萌芽、形成和發展的曆史,包括從19世紀40年代到20世紀90年代大約150年。本書把這150年大體分為三個50年加以評述:第一、二、三章為19世紀下半葉馬剋思主義哲學的形成和在歐洲的傳播與發展;第四、五、六章為20世紀上半葉在俄國、西方國傢和中國的傳播和發展;第七、八、九、十章為20世紀下半葉在蘇聯、西方國傢和中國的研究和發展。這個框架同國傢教委1993年公布的教學大綱基本一緻,不同的是20世紀下半葉部分中國占瞭兩章,突齣瞭鄧小平理論的哲學貢獻。本書材料豐富,觀點全麵,說理透徹,行文流暢,除供哲學專業本科生使用外,亦可作為一般讀者瞭解馬剋思主義哲學史學科內容的參考書。 |
| 圖書目錄 |
| 文摘|序言 |
| 作者介紹 |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可以說是一種“漸入佳境”的過程。最初的幾章,在梳理馬剋思主義哲學誕生的曆史背景和核心概念時,雖然信息量巨大,但整體脈絡還是比較清晰的。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努力為讀者構建一個堅實的理論基礎。隨著閱讀的深入,特彆是進入到對第二代、第三代馬剋思主義者思想的探討時,理論的復雜性和多樣性開始顯現。我發現,馬剋思主義哲學並非鐵闆一塊,而是充滿瞭各種不同的解讀和發展路徑。書中對葛蘭西的“霸權”理論、盧卡奇的“復闢”理論,以及法蘭剋福學派的“批判理論”等內容,都有比較細緻的介紹。這讓我對馬剋思主義哲學在不同曆史語境下的適應性和生命力有瞭更深刻的認識。有些時候,書中對某個理論的闡釋,會讓我聯想到現實社會中的一些現象,然後我再去書中尋找理論的解釋,這種互動式的閱讀體驗,讓我覺得非常有收獲。盡管書中某些段落的哲學思辨略顯晦澀,但整體而言,它提供瞭一個宏觀的視角,幫助我理解馬剋思主義哲學是如何在全球範圍內産生影響,並演變成如此豐富多樣的思想體係的。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不僅僅是一本梳理曆史的著作,更像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哲學對話。作者並沒有將馬剋思主義哲學史簡單地視為綫性的發展,而是著重展現瞭其內部的張力和批判性。例如,書中對於“正統馬剋思主義”與“非正統馬剋思主義”之間的理論分歧,有著深刻的剖析,通過對不同學派代錶人物的論述,揭示瞭他們在認識論、方法論以及曆史觀上的差異。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後結構主義馬剋思主義的討論印象深刻,這部分內容打破瞭我以往對馬剋思主義的刻闆印象,展現瞭它在麵對當代社會復雜性時所進行的持續的自我反思和理論革新。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跳齣書本,去與我已有的知識體係進行對照和思考。書中對一些關鍵概念的追溯,比如“意識形態”在不同曆史時期的演變,或者“異化”在現代社會中的新錶現,都激發瞭我對現實問題的更深層思考。它提供瞭一個批判性的視角,讓我能夠審視社會現象背後的權力結構和意識形態運作。雖然有些章節的分析略顯密集,但總體而言,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理解馬剋思主義哲學如何在曆史的長河中不斷演變、適應和迴應不同時代挑戰的宏觀框架。
評分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它不僅僅局限於對馬剋思主義哲學內部理論的梳理,更是試圖揭示這些理論如何與現實世界發生深刻的互動。黃楠森教授在書中,並沒有將哲學史割裂開來,而是將其置於宏大的曆史進程中進行考察。例如,書中對馬剋思主義哲學如何迴應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同階段,以及如何在社會主義革命實踐中發揮指導作用,都有深入的分析。我尤其對書中關於“中國化馬剋思主義”的探討部分印象深刻,這部分內容讓我看到瞭馬剋思主義哲學如何與中國具體的國情相結閤,並不斷進行理論創新。閱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學習一套哲學理論,更是在學習一種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論。書中對一些哲學概念的闡釋,比如“實踐的唯物主義”在不同曆史時期的不同側重點,或者“辯證法的普遍性”在麵對具體問題時的應用,都給予瞭我很大的啓發。盡管某些章節的理論深度對我來說仍有挑戰,但它所呈現的馬剋思主義哲學的生命力,以及其在解決現實問題上的巨大潛力,都讓我對這本書充滿瞭敬意。
評分說實話,剛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對它抱持著一種既期待又略顯沉重的心理。畢竟,“馬剋思主義哲學史”這個標題本身就預示著一場艱深的智力挑戰。然而,在翻閱的過程中,我發現作者黃楠森教授的寫作風格,雖然嚴謹,卻也並非冰冷。他試圖將抽象的哲學理論與具體的曆史情境相結閤,讓讀者能夠體會到這些思想是如何在特定的社會曆史條件下孕育、發展並産生影響的。書中對早期馬剋思主義者是如何從哲學角度解讀當時的社會矛盾,以及後來者如何繼承和發展這些理論,都給予瞭詳實的梳理。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一些代錶性著作的引用和分析,這讓我在閱讀時,仿佛能夠聽到那些偉大的思想傢們在進行一場跨越時代的辯論。當然,書中涉及的理論深度和廣度依然是相當可觀的,有些段落需要我反復閱讀,甚至查閱一些背景資料纔能完全理解。但正是這種挑戰性,讓我覺得這本書的價值所在。它不是一本輕鬆的讀物,需要你投入時間和精力,但如果你願意,它將為你打開一扇通往更深層次理解馬剋思主義哲學的大門。
評分這本《馬剋思主義哲學史》讀起來真是讓人又愛又恨。愛它,是因為它確實是梳理瞭馬剋思主義哲學自誕生以來一係列重要的發展脈絡和思想流派,從馬剋思恩格斯的原著齣發,到第二國際的修正主義,再到列寜主義的創新,乃至後來的西方馬剋思主義的各種分支,都試圖給齣一個相對清晰的圖景。黃楠森教授的論述,在一些關鍵的理論節點上,能夠抓住其精髓,並給齣獨到的見解。比如,在分析馬剋思主義哲學如何迴應資本主義的早期危機時,書中對唯物史觀的闡釋就顯得尤為紮實,它不僅僅是簡單地復述,而是通過曆史事件和思想傢的辯論,展現瞭馬剋思主義哲學的強大解釋力。讀到這部分,我時常會停下來,思考這些理論在當下的現實意義。然而,說它“恨”,也在於這種宏大的敘事,有時候會讓人感覺有些“高高在上”,尤其是當涉及到一些抽象概念的辯證法闡述時,對於非哲學專業的讀者來說,理解起來確實有相當的門檻。書中大量的理論術語和復雜的哲學思辨,需要讀者具備一定的哲學基礎,否則很容易在閱讀過程中感到迷失。盡管如此,作為一個想要深入理解馬剋思主義哲學體係的讀者,這本書依然提供瞭寶貴的理論財富,隻是需要耐心和反復咀嚼。
評分好
評分好
評分商品真的很不錯,雖說快遞慢瞭一點點,但應該也是因為路程比較遠,O(∩_∩)O~ 收到時快遞員服務態度很不錯,所以點贊~~~~~收到的書本包裝很整齊,打開後書本平整,再點個贊!~~~~~~ 五顆星好評O(∩_∩)O~
評分商品真的很不錯,雖說快遞慢瞭一點點,但應該也是因為路程比較遠,O(∩_∩)O~ 收到時快遞員服務態度很不錯,所以點贊~~~~~收到的書本包裝很整齊,打開後書本平整,再點個贊!~~~~~~ 五顆星好評O(∩_∩)O~
評分好
評分商品真的很不錯,雖說快遞慢瞭一點點,但應該也是因為路程比較遠,O(∩_∩)O~ 收到時快遞員服務態度很不錯,所以點贊~~~~~收到的書本包裝很整齊,打開後書本平整,再點個贊!~~~~~~ 五顆星好評O(∩_∩)O~
評分商品真的很不錯,雖說快遞慢瞭一點點,但應該也是因為路程比較遠,O(∩_∩)O~ 收到時快遞員服務態度很不錯,所以點贊~~~~~收到的書本包裝很整齊,打開後書本平整,再點個贊!~~~~~~ 五顆星好評O(∩_∩)O~
評分好
評分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