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第八次全国法院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会议(民事部分)纪要》理解与适用

2017《第八次全国法院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会议(民事部分)纪要》理解与适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杜万华 著
图书标签:
  • 民事审判
  • 商事审判
  • 法院会议
  • 审判实务
  • 案例分析
  • 司法解释
  • 最高法院
  • 2017年
  • 法律法规
  • 裁判要点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惟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法院出版社
ISBN:9787510918070
商品编码:1275948538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第八次全国法院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会议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57
套装数量:1
字数:606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第八次全国法院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会议(民事部分)纪要/理解与适用

作  者:编者:杜万华定  价:108出 版 社: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日期:2017-05-01页  数:557装  帧:平装ISBN:9787510918070

主编推荐

本书由杜万华大法官主编、*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起草纪要的法官编撰,对DANG*当前诸多争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和裁判尺度的意见。

内容简介

针对民事审判工作中集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新问题、新情况,*高人民法院于2016年11月21日印发了《第八次全国法院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会议(民事部分)纪要》,纪要内容涵盖婚姻家庭纠纷案件、侵权纠纷案件、房地产纠纷案件、物权纠纷案件、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及民事审判程序方面诸多争议较大、亟待统一法律适用与裁判标准的问题。为准确理解和适用纪要,杜万华主编的《第八次全国法院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会议<民事部分>纪要理解与适用/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丛书》对于纪要条文逐条解读,采取“条文主旨”“条文理解”“相关规定”“参考案例”“权*观点”“延伸阅读”的结构模式,既比较全面地展现了纪要规定的本意,又对相关疑难问题提供了解决路径和指引,为广大法官和其他法律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目录

会议纪要 
*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第八次全国法院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会议(民事部分)纪要》的通知 
(2016年11月21日) 
领导讲话 
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 加强民事商事审判工作 
为实施“十三五”规划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在第八次全国法院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5年12月23日)周 强 
在第八次全国法院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会议上的专题讲话 
(2015年12月24日)杜万华 
关于DANG*当前民事审判工作中的若干具体问题 
(2015年12月24日)程新文 
关于DANG*当前商事审判工作中的若干具体问题 
(2015年12月24日)杨临萍 
纪要解读 
**章  婚姻家庭纠纷案件的审理 
**节  未成年人保护问题 
**条  在审理婚姻家庭案件中,应注重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特别是涉及家庭暴力的离婚案件,从未成年子女利益*大化的原则出发,对于实施家庭暴力的父母一方,一般不宜判决其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 
【条文主旨】 
【条文理解】 
【相关规定】 
【参考案例】 
【延伸阅读】 
第2条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父母一方提出探望未成年子女诉讼请求的,应DANG*当向双方DANG*当事人释明探望权的适DANG*当行使对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人格塑造的重要意义,并根据未成年子女的年龄、智力和认知水平,在有利于未成年子女成长和尊重其意愿的前提下,保障DANG*当事人依法行使探望权。 
【条文主旨】 
【条文理解】 
【相关规定】 
【参考案例】 
【延伸阅读】 
第3条  祖父母、外祖父母对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孙子女、外孙子女尽了抚养义务,其定期探望孙子女、外孙子女的权利应DANG*当得到尊重,并有权通过诉讼方式获得司法保护。 
【条文主旨】 
【条文理解】 
【相关规定】 
【参考案例】 
【权*观点】 
【延伸阅读】 
第二节  夫妻共同财产认定问题 
…… 
后记

促销语

本书由杜万华大法官主编、*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起草纪要的法官编撰,对DANG*当前诸多争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和裁判尺度的意见。 
《中国民事诉讼前沿:司法实践中的新趋势与疑难问题解析》 内容简介 本书并非对特定会议纪要的解读与适用指南,而是深入剖析近年来中国民事诉讼领域所涌现出的前沿动态、深层次理论争议以及司法实践中亟待解决的复杂疑难问题。全书聚焦于民事审判理念的革新、诉讼程序制度的重大调整以及实体法适用中的争议焦点,旨在为法律实务工作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刻且具有前瞻性的分析框架。 本书结构严谨,内容涵盖了民事诉讼法理论与实务的多个维度,力求在宏观视野下把握司法改革的脉络,在微观层面剖析具体案件的处理技巧。 第一部分:民事诉讼理念的重塑与发展 本部分探讨了在“智慧法院”建设和司法公信力提升的大背景下,民事审判所面临的理念转型。重点分析了“裁判规则化”与“类案裁判指引”机制的构建对审判工作的影响,以及如何平衡司法能动性与法律确定性之间的关系。 1. 司法裁判规则的生成逻辑与适用边界: 详细阐述了裁判规则如何从司法判例中提炼、固化,并探讨了规则适用中的灵活性与僵化风险。讨论了裁判规则在填补法律空白、统一裁判标准中的作用,并批判性地审视了规则体系自身的完备性问题。 2. 证据裁判思维的深化: 关注民事诉讼中证据的收集、审查和证明标准的重构。重点分析了电子证据的审查认定标准、举证责任的转移机制在新型案件中的具体运用,以及如何有效防范“证明妨碍”行为。讨论了“高度可能”与“优势证据”在不同案件类型中的适用差异。 3. 司法公开与透明度的提升: 探讨了裁判文书的强制公开制度对审判活动的影响,包括如何界定和保护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与裁判文书公开的平衡点。分析了庭审实质化改革对举证、质证环节的影响和要求。 第二部分:程序法前沿的疑难解析 本部分聚焦于民事诉讼程序中不断出现的新型争议点,特别是与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紧密相关的程序性挑战。 1. 诉讼主体资格的扩大与限制: 深入研究了代表诉讼、代表人诉讼制度的最新司法解释适用,特别是关于“共同诉讼”中当事人适格的认定标准。分析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环境公益诉讼等领域中原告主体资格的特殊要求。 2. 管辖权制度的重构与选择性: 探讨了网络侵权案件、涉外商事案件中,地域管辖、专属管辖与协议管辖的冲突与协调。详细分析了“最密切联系地”原则在跨区域、跨国界案件中的具体衡量要素。 3. 期间与时效制度的动态适用: 重点讨论了因不可抗力或情势变更导致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认定标准。分析了证据保全、先予执行等临时性措施在司法实践中的滥用风险与规制路径。 4. 裁判的承认与执行程序: 细致梳理了国内判决在不同地域的承认与执行问题,特别是仲裁裁决承认与执行中的司法审查范围。探讨了对拒绝履行生效判决的强制执行措施的适用限度和程序保障。 第三部分:实体法与程序法的交叉融合:热点领域实务 本部分将民事诉讼程序原理应用于当前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复杂实体问题,解析实体争议的程序性解决路径。 1. 合同法领域的新问题: 重点分析了格式条款效力的认定、情势变更原则在疫情后经济环境下的适用弹性。探讨了电子合同的订立与履行中,责任限制条款的有效性判断标准。 2. 侵权责任的归责模式创新: 关注网络环境下的侵权行为,如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新型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深入分析了产品责任中,设计缺陷、生产缺陷与说明缺陷的认定标准及举证责任分配。 3. 知识产权审判的程序挑战: 探讨了专利无效抗审与侵权诉讼的衔接、临时禁令的适用条件。分析了在高度技术性的知识产权案件中,法院如何有效利用技术专家的协助与鉴定意见。 4. 公司纠纷与财产性权益: 研究了股东知情权诉讼、损害公司利益责任纠纷中的程序启动要件。分析了财产分割、债权转让等涉及复杂财产关系的诉讼中的证据展示与财产处分限制。 第四部分:司法改革背景下的律师执业与法官职业伦理 本部分侧重于宏观层面对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影响,探讨在司法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律师和法官应如何应对新的执业要求和伦理挑战。 1. 律师在庭审实质化中的角色定位: 探讨了律师庭前准备义务的强化、法庭辩论的规范化对律师代理策略的影响。分析了律师调查取证权与司法机关职权调查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 2. 法官职业的去行政化趋势: 讨论了员额制改革对法官专业化能力的要求,以及法官在面对“疑难复杂案件”时,如何平衡效率与公正。探讨了法官职业伦理在司法独立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张力。 本书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高度的实务关怀为指导,力求超越对既有文件条文的简单重述,致力于为读者提供一套系统性、前瞻性的民事诉讼实践方法论。它面向的读者群体包括但不限于一线民事法官、企业法务、律师以及法律院校的师生,旨在提升从业者对当代民事审判前沿问题的洞察力和解决能力。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非法律专业人士而言,理解法律条文和司法判例往往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然而,这本《2017《第八次全国法院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会议(民事部分)纪要》理解与适用》却以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清晰和易懂的方式,将复杂的法律概念和裁判规则呈现在读者面前。即使我并非职业法官或律师,也能从书中感受到它为解决实际纠纷所提供的智慧和方向。书中通过大量的解释和举例,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生动具体的案例,让读者能够直观地理解法律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例如,书中对于一些涉及普通人权益的案件,如交通事故赔偿、房屋租赁纠纷、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都给出了清晰的分析和指导,让人感觉司法不再遥不可及,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拉近了法律与普通公众的距离,提升了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评分

一直以来,我都很关注司法解释的更新和发展,尤其是民商事领域,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最为紧密。这次的《第八次全国法院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会议(民事部分)纪要理解与适用》这本书,对我来说,犹如一场及时雨。它不仅是对会议精神的全面梳理,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浅出地解读了这些精神在实际审判中的具体运用。书中对于一些抽象的法律原则,都进行了细致的分解,并提供了具体的裁判方法和考量因素。我特别赞赏书中对一些疑难案件的分析,能够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并提出不同观点,这有助于读者更全面地认识案件的复杂性,并形成自己的判断。此外,书中对于一些新出现的问题,比如在互联网经济背景下的合同履行、知识产权保护等,都给予了及时的关注和指导,体现了其与时俱进的特点。这本书的问世,对于提高民商事审判的质量和效率,维护公平正义,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评分

对于渴望在民商事审判领域有所建树的年轻一代法官和律师来说,拥有一本能够指导实践、解释疑难的著作是至关重要的。这本书,无疑就是这样一本难得的良师益友。它不仅仅是对“第八次全国法院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精神的简单复述,更是一次深入的、富有洞察力的解读与适用。我看到书中对于一些长期困扰司法实践的问题,都给出了富有建设性的解答,并且强调了“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的裁判原则。书中在对法律条文进行阐释时,非常注重与中国具体国情的结合,避免了照搬照抄。同时,它也鼓励读者在理解和适用法律时,发挥主观能动性,但又不能脱离法律的框架。这种兼具指导性和启发性的写作风格,让我受益匪浅。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民商事审判的理解又上了一个台阶,对于如何更好地履行审判职责,充满了信心。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中国法治进程的法律从业者,我对于每一次全国性的司法会议纪要都格外重视。这次的《第八次全国法院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会议(民事部分)纪要理解与适用》更是引发了我极大的兴趣。这本书的编撰团队显然是下了苦功,他们不仅梳理了会议的主要精神,更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剖析和实践指引。书中对于一些关键性、指导性的裁判规则,都进行了细致的阐释,并且结合了大量的案例进行佐证。我尤其欣赏书中在论述过程中,能够辩证地看待一些问题,既指出了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的优点,也分析了其存在的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符合时代发展和司法实践需求的理解与适用建议。这种严谨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使得这本书不仅具有学术价值,更具备极强的实践指导意义。读了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当前中国民商事审判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为我日后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律师和法官的福音,一本不可或缺的案头必备。它的出现,填补了许多司法实践中的空白,为民商事审判提供了一份极为详尽且具有高度操作性的指导。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编写者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务经验,他们不仅对“第八次全国法院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了精准解读,更将其转化为一系列具体、可行的裁判指引。例如,书中对一些长期存在争议的法律问题,如合同的效力认定、侵权责任的划分、证据的采信标准等方面,都给出了清晰的释义和明确的适用建议。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于许多复杂案件的处理思路更加清晰,裁判尺度也更加统一和规范。这不仅能够提高审判效率,更能切实维护司法公正,提升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满意度。特别是对于一些新类型案件的出现,书中也及时进行了回应和指导,体现了其前瞻性和实用性。总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深入体悟的宝典。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