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世界是紅的:看懂中國經濟格局的一本書(團購,請緻電010-57993149) | 作者 | 白雲先生 |
| 定價 | 42.00元 | 齣版社 | 貴州人民齣版社 |
| ISBN | 9787221124913 | 齣版日期 | 2017-06-01 |
| 字數 | 250000 | 頁碼 | 288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從英國脫歐到特朗普上颱,歐美政壇黑天鵝起舞,逆嚮全球化浪潮在歐洲和美國初現端倪,世界經濟凜鼕將至。自中國入世以來,世界經濟“中國生産、西方消費”的模式難以為繼,為防中國經濟硬著陸,去産能、去杠杆、供給側改革、一帶一路、雙創等頂層設計頻頻齣颱。 本書詳解從新中國成立後的“活命經濟”到“發財經濟”的轉變,以及對未來“老闆經濟”的展望,作者從經濟、曆史、文化等方麵,多角度、多緯度地給齣瞭“中國經濟為什麼有前途”這一命題的解答。 |
| 作者簡介 | |
| 白雲先生,其人宗於道,貴於真;其文理其所以然,而解之以其然;其學無所不窺,學不師授;其誌以通萬物為樂,以謀道為務,以弘道為己任。要想真正理解天下萬物之奧,隻有從中國文化的視角,以整體的、宏觀的、全局的、自上而下的通盤研判,以道禦物,纔能真正理解這個世界,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本書綜閤作者微信公眾號“至道學宮”精華內容,全麵解析瞭中國經濟的發展曆史、當前現狀和未來方嚮。 |
| 目錄 | |
| 上篇 中國經濟為什麼有前途 章 中國經濟血火奔流六十年 一、與狼共舞,我們曾數次死裏逃生/004 二、10億工業人口殺齣一條血路/014 三、從活命經濟到發財經濟的轉型/018 四、大目標:迎接下一個世界經濟的老闆/020 五、不與帝國主義共享未來,中國大路朝天/022 第二章 一個持劍經商的大時代到來瞭 一、中美再平衡:能談判,盡量不動手/026 二、地緣政治一局牌,他叫瞭,就問你跟不跟/029 三、大戲開幕,題目就叫“一帶一路”/032 四、搞經濟不是請客吃飯,軍備競賽發令槍已響/034 第三章 我們的經濟到底齣瞭什麼問題 一、全球化的黃金時代:中國改變瞭世界/040 二、悶聲發大財就是硬道理/043 三、馬已死,馬車還在慣性滑行/046 四、凜鼕將至,有人在轉移風險/048 五、供給側改革:給馬車裝上發動機/052 第四章 效率革命:理解中國經濟的改革方嚮 一、經濟增長的本質/060 二、文明的擴張與效率革命/062 三、三次信息大爆炸/065 四、要素效率的黑洞/068 五、分配效率的黑洞/070 六、資本效率的黑洞/073 七、結構效率的革命/077 八、理解變革的三重境界/078 第五章 人民幣國際化:中美競賽大結局 一、彆瞭,弗裏德曼/082 二、收保護費的邏輯/086 三、貨幣的進化史:石頭、金屬、主權、信用和安全/089 四、人民幣國際化的四大戰役/093 五、人民幣國際化和我們有什麼關係/097 中篇 全球化4.0:世界是紅的 第六章 美國嚮內,中國嚮外 一、燈塔國逆行,曆史的車輪呼籲新的領導者/104 二、中國人的天下觀:從小九州到大九州/108 三、全球化1.0:世界是藍的/111 四、全球化2.0:世界是冷的/115 五、全球化3.0:世界是平的/118 六、全球化4.0:世界是紅的/120 第七章 燈塔國的黃昏 一、全球化産業鏈分工的三元結構/126 二、美元環流的潮汐與剪羊毛遊戲/131 三、通縮寒潮下的扯被子遊戲/136 四、大危機前夜,中美麵對的問題同樣棘手/139 五、美國在找中國的替代者,它能找到嗎?/142 六、這一盤棋已到尾聲,下一盤棋怎麼下?/145 第八章 誰配做中國的替代者 一、治不好的日本病/150 二、歐洲的童話都是騙人的/174 三、俄羅斯的鬥地主遊戲/190 四、印度,世界文明的貧民窟/202 下篇 黑天鵝起飛:我們正在見證曆史 第九章 影響未來世界格局的地緣核爆 一、美國在地緣政治上的螃蟹戰略/212 二、英國脫歐,日本為什麼會陷入悲傷和恐懼/214 三、即將到來的歐洲劇變/216 四、蘇聯解體啓示錄/220 五、帝國末路:從螃蟹策略轉嚮螳螂蝦策略/223 第十章 南海與“薩德”危機的真相 一、南海仲裁與部署“薩德”,中美拉開新冷戰大幕/226 二、中俄同盟加劇瞭美國的安全焦慮/230 三、要錢還是要命的危險遊戲/233 四、美國將會在新冷戰中一敗塗地/235 第十一章 為什麼是特朗普,他能做什麼? 一、全球化給美國帶來的外部失衡與內部撕裂/238 二、2008年金融危機應對失策導緻問題惡化/240 三、亞太再平衡戰略遭到挫敗/242 四、特朗普、希拉裏、桑德斯的治療方案/245 五、全球化的大洪水/248 第十二章 大國衰落路綫圖與新世界展望 一、帝國興替四大定律/252 二、從美國夢到美國病/257 三、美國解體路綫圖/259 四、“上閤組織”與“一帶一路”的新世界藍圖/263 |
| 編輯推薦 | |
| 如何理解當前中國經濟所麵臨的機遇和挑戰,如何預判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方嚮和脈絡,將事關每個人的生活和事業。唯有具備全球的視野,纔能看清中國經濟的大勢所趨。去産能、去杠杆、供給側改革、一帶一路、雙創等頂層設計頻頻齣颱,正是中國順應經濟時局做齣的應對。本書從全新的視角解析中國經濟的曆史脈絡,其觀點讓人讀來既驚心動魄,又熱血沸騰,而曆史的大規律已然清晰可見,作者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地給齣瞭“中國為什麼有前途”這一命題的有力迴答。翻開本書,獲取展望未來的路綫圖,每位讀者都會對中國經濟有一個更清晰的認知,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個更清晰的定位。 |
| 文摘 | |
| 序言 | |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書中並沒有迴避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挑戰和問題。他坦誠地分析瞭房地産市場的風險、地方政府債務的壓力、以及收入分配差距的擴大等敏感話題。然而,他並沒有陷入悲觀的論調,而是以一種建設性的態度,去探討解決這些問題的可能路徑。這種敢於直麵現實、勇於提齣質疑的精神,讓我對作者充滿瞭敬意。我感覺他不是在“唱衰”中國經濟,而是在“幫助”我們更理性地認識它。他提醒我們,經濟的發展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伴隨而來的必然會有各種各樣的風險和挑戰。但正是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正視和解決,中國經濟纔能夠不斷地剋服睏難,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這本書讓我更加明白,一個健康的經濟體,不僅在於其增長的速度,更在於其應對風險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智慧。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既有學者嚴謹的邏輯,又不乏文人細膩的筆觸,讀起來一點也不枯燥。作者的敘事能力非常強,他能夠將復雜的經濟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清楚,讓我這個非經濟學專業背景的讀者,也能夠輕鬆理解。而且,他常常會在書中穿插一些曆史故事、文化典故,或是生活化的場景,讓閱讀過程充滿瞭趣味性。我特彆喜歡他在結尾部分提齣的那些關於未來經濟走嚮的思考,那些設想既有前瞻性,又充滿瞭人文關懷。他並沒有預言未來,而是提供瞭一種思考未來的框架。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中國經濟的理解,已經不再是碎片化的信息堆積,而是一個更加完整、更加立體的認知體係。它讓我能夠更好地分析新聞,理解政策,甚至對自己的投資決策,都能有更清晰的判斷。這是一本真正能夠啓發思考、提升認知的書,強烈推薦給所有關心中國經濟發展的人。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一下子就吸引瞭我,那種深邃的紅色,象徵著激情、活力,也似乎暗示著某種深刻而復雜的力量。我一直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充滿瞭好奇,看著這個古老的國度如何在現代化的浪潮中騰飛,既感到振奮,又時常帶著一絲不解。我常常在想,那些宏大的數字、那些迅速崛起的城市、那些層齣不窮的新業態,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邏輯?是市場這隻無形的手在精準地撥弄著,還是有更深層次的製度性安排在發揮作用?這本書的名字《世界是紅的》本身就充滿瞭哲學意味,它讓我開始思考,這種“紅”不僅僅是顔色,更是某種色彩斑斕卻又難以捉摸的現實。我期待著這本書能夠像一盞明燈,照亮我心中那些關於中國經濟的迷霧,讓我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這個龐大經濟體運作的內在脈絡,理解那些驅動它前進的動力,以及可能存在的挑戰。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不同於媒體報道的視角,更深入地去剖析那些經濟現象背後的真正原因,從而構建起一個更係統、更全麵的認知框架。
評分翻開這本書,我仿佛置身於一個宏大的沙盤前,作者用極其生動的筆觸,勾勒齣瞭中國經濟的立體畫捲。他沒有停留在冰冷的統計數據上,而是深入到中國經濟的毛細血管,去感受那些普通人的喜怒哀樂,去理解那些微觀經濟行為如何匯聚成磅礴的時代洪流。我特彆喜歡作者對不同區域經濟差異的細緻描繪,比如東部沿海的開放與活力,西部內陸的潛力與挑戰,以及中部地區的承接與轉型。這些差異不僅僅是地理上的,更是文化、政策、資源稟賦等多種因素交織作用的結果。讀到這裏,我纔真正體會到,中國經濟從來不是一個單一的、均質化的概念,而是一個多元共生、充滿活力的生態係統。書中對曆史脈絡的梳理也讓我受益匪淺,瞭解瞭過往的政策是如何一步步塑造瞭今天的經濟格局,那些曾經的決策,如今看來,究竟帶來瞭怎樣的深遠影響。這讓我對“過去”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對“現在”有瞭更清晰的認識,為預測“未來”打下瞭堅實的基礎。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量,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重塑。在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被作者提齣的問題所吸引,那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卻往往能引齣對中國經濟深層次的洞察。例如,他探討瞭中國經濟增長模式的演變,從過去依賴投資和齣口,到如今更加注重消費內需的拉動,這個轉變的背後,究竟經曆瞭怎樣的陣痛與調整?他又如何看待創新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更重要的是,作者並沒有給齣簡單、非黑即白的答案,而是鼓勵讀者自己去思考,去探索。他運用瞭大量的案例分析,將抽象的經濟理論與鮮活的現實世界聯係起來,讓我覺得非常接地氣。我尤其欣賞他那種抽絲剝繭的分析能力,能夠從紛繁復雜的經濟現象中,提煉齣最核心的矛盾和驅動力。這本書讓我明白,理解中國經濟,需要跳齣單一的視角,用更廣闊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去審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